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xidative Molecular Layer Deposition Tailoring Eco-Mimetic Nanoarchitecture to Manipulate Electromagnetic Attenuation and Self-Powered Energy Conversion 被引量:3
1
作者 Jin-Cheng Shu Yan-Lan Zhang +1 位作者 Yong Qin Mao-Sheng Cao 《Nano-Micro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9期224-237,共14页
Advanced electromagnetic devices,as the pillars of the intelligent age,are setting off a grand transformation,redefining the structure of society to present pluralism and diversity.However,the bombardment of electroma... Advanced electromagnetic devices,as the pillars of the intelligent age,are setting off a grand transformation,redefining the structure of society to present pluralism and diversity.However,the bombardment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n society is also increasingly serious along with the growing popularity of"Big Data".Herein,drawing wisdom and inspiration from nature,an eco-mimetic nanoarchitecture is constructed for the first time,highly integrating the advantages of multiple components and structures to exhibit excellent electromagnetic response.Its electromagnetic properties and internal energy conversion can be flexibly regulated by tailoring microstructure with oxidative molecular layer deposition(oMLD),providing a new cognition to frequency-selective microwave absorption.The optimal reflection loss reaches≈−58 dB,and the absorption frequency can be shifted from high frequency to low frequency by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oMLD cycles.Meanwhile,a novel electromagnetic absorption surface is designed to enable ultra-wideband absorption,covering almost the entire K and Ka bands.More importantly,an ingenious self-powered device is constructed using the eco-mimetic nanoarchitecture,which can conver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to electric energy for recycling.This work offers a new insight into electromagnetic protection and waste energy recycling,presenting a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radar stealth,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aerospace engineering,e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idative molecular layer deposition Eco-mimetic nanoarchitecture Microwave absorption Electromagnetic attenuation Self-powered energy conversion device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再生制动能量电阻吸收装置选型及散热分析
2
作者 霍长龙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0-134,共5页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再生制动能量电阻吸收装置散热量较大,为有效解决此类装置的散热问题,需对再生制动能量电阻吸收装置进行选型,并对其散热能力进行分析。[方法]通过推导得出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再生制动能量的计算方法,以及车...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再生制动能量电阻吸收装置散热量较大,为有效解决此类装置的散热问题,需对再生制动能量电阻吸收装置进行选型,并对其散热能力进行分析。[方法]通过推导得出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再生制动能量的计算方法,以及车辆段内的列车运行工况,对再生制动能量电阻吸收装置的电阻值选取、选型及散热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及结论]结合列车在车辆段内的实际运行工况,提出了车辆段再生制动能量电阻吸收装置中制动电阻的计算及选取方法。再生制动能量电阻吸收装置的散热量一般依据该装置峰值功率,并结合其间歇工作的特性进行估算,但该计算方法未考虑热电阻工况,其理论计算值与实际运行工况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提出了再生制动能量电阻吸收装置的散热功率估算方法,以及散热功率的校验方法,并提出了该装置布置方式的建议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辆段 再生制动能量电阻吸收装置 装置选型 散热分析
下载PDF
新型装配式耗能节点连接木构架抗震机理试验研究
3
作者 周晗 袁康 +1 位作者 刘寅 刘奕彤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7-228,共12页
针对传统木构架房屋易发生节点失效而导致墙倒架塌的震害现象,提出了一种新型装配式耗能节点连接木构架,其工作原理为:设防地震及罕遇地震时节点耗能元件受压屈服并耗散地震能量,极罕遇地震时耗能装置转化为节点斜撑,提升木构架抗侧能... 针对传统木构架房屋易发生节点失效而导致墙倒架塌的震害现象,提出了一种新型装配式耗能节点连接木构架,其工作原理为:设防地震及罕遇地震时节点耗能元件受压屈服并耗散地震能量,极罕遇地震时耗能装置转化为节点斜撑,提升木构架抗侧能力。研究在提出耗能装置设计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耗能元件试验及耗能节点木构架拟静力试验,对耗能装置工作性能及木构架抗震工作机理开展研究。研究表明,采用薄钢片制作的耗能元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耗能装置在木构架侧移变形中表现出良好的耗能能力,在耗能元件失效后形成节点斜撑,木构架在层间位移角θ=1/25时屈服,在层间位移角达到1/8时发生木柱根部劈裂破坏,耗能节点木构架作为二道防线可以实现多地震水准不同抗震机制,用于土木、砖木等结构房屋可有效提高房屋抗倒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能装置 滞回曲线 木构架 减震
下载PDF
以苝二酰亚胺染料分子为第三组份的光伏器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
作者 朱贤兵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7期179-181,共3页
针对有机光伏器件光学吸收效率不高的问题,通过在二元光伏器件PBDB-T/IT-M中添加苝二酰亚胺染料分子(SF-PDI),有效地改善了器件在可见光区(400~550 nm)的光学吸收效率,使得光伏器件在520 nm处的外部量子效率(EQE)从78%增加到85%。进一... 针对有机光伏器件光学吸收效率不高的问题,通过在二元光伏器件PBDB-T/IT-M中添加苝二酰亚胺染料分子(SF-PDI),有效地改善了器件在可见光区(400~550 nm)的光学吸收效率,使得光伏器件在520 nm处的外部量子效率(EQE)从78%增加到85%。进一步调整SF-PDI的含量,光伏器件的短路电流(J_(SC))从16.05 mA·cm^(-2)增加到17.79 mA·cm^(-2),能量转换效率(PCE)从9.98%提高到11.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器件 吸收 能量转换效率 苝二酰亚胺 染料分子
下载PDF
汽车气囊式行人保护装置设计
5
作者 欧广琪 范戈阳 +2 位作者 周灿 张益豪 闫凯波 《汽车实用技术》 2024年第8期35-44,共10页
交通事故特别是人车碰撞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巨大。为提高汽车被动安全性,设计了汽车气囊式行人保护装置,分别对行人头部与汽车前挡风玻璃、外置安全气囊进行碰撞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无气囊条件下头部头部损伤指标(HIC)为2 123,有气囊条件... 交通事故特别是人车碰撞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巨大。为提高汽车被动安全性,设计了汽车气囊式行人保护装置,分别对行人头部与汽车前挡风玻璃、外置安全气囊进行碰撞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无气囊条件下头部头部损伤指标(HIC)为2 123,有气囊条件下HIC值为845,因此,汽车气囊式行人保护装置能够有效降低行人头部伤害。使用AD软件设计了汽车气囊式行人保护装置硬件电路,同时使用Proteus结合Keil进行电路仿真,通过仿真验证了安全气囊能够在特定条件下成功触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车碰撞 安全气囊 行人保护装置 吸能装置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地铁车辆蜂窝式防爬器的结构设计及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陈佳明 朱涛 +2 位作者 肖守讷 阳光武 杨冰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57-664,共8页
为研究某型地铁车辆蜂窝式防爬器的吸能特性,根据轨道车辆耐撞性标准,对其吸能区域的结构进行合理设计,进而研究了不同薄壁壳厚度和蜂窝厚度下蜂窝式防爬器的吸能特性。利用四次多项式响应面代理模型拟合出其压缩力效率,并运用多岛遗传... 为研究某型地铁车辆蜂窝式防爬器的吸能特性,根据轨道车辆耐撞性标准,对其吸能区域的结构进行合理设计,进而研究了不同薄壁壳厚度和蜂窝厚度下蜂窝式防爬器的吸能特性。利用四次多项式响应面代理模型拟合出其压缩力效率,并运用多岛遗传算法对其压缩力效率最大值进行寻优。结果表明:多级蜂窝式防爬器的比吸能和压缩力效率都明显优于相同质量下的单级蜂窝式防爬器和圆管式防爬器;薄壁壳壁厚对多级蜂窝式防爬器的撞击力影响较铝蜂窝壁厚更为显著;通过使用四次多项式响应面法和多岛遗传算法在设计空间中寻找到其最优的壁厚组合,压缩力效率比优化前提高了6.03%,相较圆管式防爬器提高了60.96%;该防爬器在压缩力效率和比吸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应用于地铁车辆的吸能防爬环节将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式防爬器 耐撞性 吸能装置 响应面法 多岛遗传算法 比吸能
下载PDF
抗高过载MEMS器件双层异质防护结构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冯登虎 石云波 +3 位作者 赵锐 陈玉楠 张鹏 闫晓朋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18,共4页
针对MEMS器件的缓冲防护,建立了以响应加速度峰值比来评估结构缓冲性能的不同厚度比双层异质防护结构动力学响应模型。通过数值仿真,外层环氧树脂与内层聚氨酯厚度比为2︰1的双层防护结构缓冲性能最佳。其响应加速度峰值比可达到0.47,... 针对MEMS器件的缓冲防护,建立了以响应加速度峰值比来评估结构缓冲性能的不同厚度比双层异质防护结构动力学响应模型。通过数值仿真,外层环氧树脂与内层聚氨酯厚度比为2︰1的双层防护结构缓冲性能最佳。其响应加速度峰值比可达到0.47,误差小于4.60%。通过对MEMS器件的防护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为双层粘弹性材料用于MEMS器件抗高过载防护结构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S器件 双层异质 缓冲吸能 粘弹性材料 二阶系统
下载PDF
蜂窝与梯形格构腹板增强泡沫夹芯复合材料防撞装置吸能特性
8
作者 韩伟 方海 +2 位作者 祝露 韩娟 王健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36-248,共13页
为分析格构腹板增强泡沫夹芯复合材料试件的力学性能及吸能效果,对其进行准静态压缩试验。该试件的面层和格构腹板均使用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GFRP),芯材则使用聚氨酯(polyurethane,PU)泡沫。由这两种... 为分析格构腹板增强泡沫夹芯复合材料试件的力学性能及吸能效果,对其进行准静态压缩试验。该试件的面层和格构腹板均使用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GFRP),芯材则使用聚氨酯(polyurethane,PU)泡沫。由这两种材料制备的试件包括六边形(hexagonal,H)格构和梯形(trapezoidal,T)格构试件。试验结果表明,45°梯形格构试件的荷载-位移曲线最为理想,该试件不但避免了承载力突降的问题,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弹性行程。对于六边形格构试件,泡沫密度的提升对试件弹性极限承载力和吸能特性影响较大。基于梯形格构试件所截取基体单元受力情况的分析,得到45°梯形格构试件的等效压缩弹性模量。基于ANSYS/LS-DYNA模拟试件的压缩试验,模拟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最后通过船-防撞装置-桥墩的碰撞模拟情况,发现梯形格构复合材料防撞装置对船撞力的削减程度较大,抗撞防护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静态压缩 力学性能 能量吸收 有限元模拟 防撞装置
下载PDF
点吸收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姿态特性分析
9
作者 赵智坤 王项南 +1 位作者 张浦阳 夏海南 《海洋技术学报》 2023年第2期87-93,共7页
点吸收式波浪能发电装置是一种最简单的振荡体式波浪能发电装置,但其安装成本高、生存能力较差。本文针对点吸收式波浪能发电装置的姿态稳定性问题,开展了其在波浪作用下的运动姿态和发电功率之间的关系研究。首先介绍了点吸收波浪能发... 点吸收式波浪能发电装置是一种最简单的振荡体式波浪能发电装置,但其安装成本高、生存能力较差。本文针对点吸收式波浪能发电装置的姿态稳定性问题,开展了其在波浪作用下的运动姿态和发电功率之间的关系研究。首先介绍了点吸收波浪能发电装置的工作原理;然后,根据我国南海海域的自然资源条件,划定波况范围,利用相似理论在实验室中模拟波浪参数,选定工况,建立模型,设计测量系统,开展物理模型试验;最后,利用试验结果分析了发电装置的最佳发电周期、波高对装置发电功率的影响,装置姿态对发电功率的影响等。本文为点吸收式波浪能发电装置设计及测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吸收式波浪能发电装置 模型试验 运动姿态 发电功率
下载PDF
新型矿用组合折纹柱构件防冲吸能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海亮 郭旭 +1 位作者 宋义敏 安栋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5-232,共8页
巷道防冲吸能支护能有效防治冲击地压发生,减小突发灾害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已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防冲吸能支护中最为关键部位是防冲吸能构件,为提高防冲吸能构件的性能,针对现有矿用防冲吸能构件中存在的不足,依据塑性变形区... 巷道防冲吸能支护能有效防治冲击地压发生,减小突发灾害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已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防冲吸能支护中最为关键部位是防冲吸能构件,为提高防冲吸能构件的性能,针对现有矿用防冲吸能构件中存在的不足,依据塑性变形区域最大化原则,提出了一种新型矿用组合折纹柱构件。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新型矿用组合折纹柱构件与现有矿用方形预折纹构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新型矿用组合折纹柱构件在不同侧壁坡度、不同壁厚情况下吸能特性进行研究,使新型矿用组合折纹柱构件结构达到最优。结果表明:①在相同璧厚情况下,新型矿用组合折纹柱构件其峰值承载力、平均压溃承载力、总吸能、比吸能均有增长,其中平均压溃承载力提升34.2%、总吸能提升近33.6%,比吸能提高127.4%,新型矿用组合折纹柱构件防冲吸能性能优势明显;②随着侧壁坡度降低,压溃峰值承载力、承载力波动系数降低,平均压溃承载力增加,总吸能与比吸能轻微增加;③随着新型矿用组合折纹柱构件薄壁厚度增加,压溃峰值承载力、压溃平均承载力、总吸能与比吸能增加,承载力波动系数先减小后增加。通过对新型矿用组合折纹柱构件侧壁坡度与壁厚防冲吸能特性分析,当新型防冲吸能构件侧壁坡度为1.2、构件厚度为7 mm时,构件满足恒阻与大变形的要求;④可以通过平衡侧壁厚度和构件与刚性板接触摩擦因数来进一步降低承载力曲线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冲吸能构件 弧形薄壁构件 冲击地压 构件优化 折纹柱
下载PDF
深部巷道锚索拉剪破断机理及防护技术研究
11
作者 郑楠 杨永刚 +1 位作者 晁俊奇 朱修亮 《煤》 2023年第9期26-30,共5页
在深部复杂应力环境巷道支护工程中开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锚索破断弹射等问题,给锚索支护巷道可靠性和安全性带来重大系统性风险。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巷道顶板围岩大变形特征以及支护体受力状态关系,巷中两侧锚索受拉剪复合应力显著... 在深部复杂应力环境巷道支护工程中开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锚索破断弹射等问题,给锚索支护巷道可靠性和安全性带来重大系统性风险。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巷道顶板围岩大变形特征以及支护体受力状态关系,巷中两侧锚索受拉剪复合应力显著,岩层层间错动是锚索软剪切破断的主要原因。建立了锚索拉剪复合作用下的弹性势能计算模型,计算得出了锚索自由段破断时瞬时弹射速度为296 m/s,且锚索破断载荷仅为391.1 kN,是沿空巷道等复杂应力环境巷道锚索易发生破断的根本原因。通过弹射吸能装置研发,形成了锚索破断弹射被动防护技术,是深部巷道锚索主被动综合防护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朱集东煤矿1161(1)工作面轨道巷开展了井下工业试验,有效消除了锚索破断致灾威胁,显著提高了巷道支护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巷道 围岩变形 锚索破断弹射 吸能装置 弹射速度 被动防护
下载PDF
升船机钢丝绳-缓冲油缸防撞装置的动力学计算方法
12
作者 王蒂 金辽 廖乐康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81-186,共6页
钢丝绳-缓冲油缸防撞装置目前已在多座升船机中得到应用,其防撞吸能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动力学过程,目前还未有研究涉及。根据钢丝绳-缓冲油缸防撞装置的工作原理,在考虑水体对船舶的水动力作用、钢丝绳弹性变形、缓冲油缸溢流阀的限载功... 钢丝绳-缓冲油缸防撞装置目前已在多座升船机中得到应用,其防撞吸能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动力学过程,目前还未有研究涉及。根据钢丝绳-缓冲油缸防撞装置的工作原理,在考虑水体对船舶的水动力作用、钢丝绳弹性变形、缓冲油缸溢流阀的限载功能等因素的条件下,建立包括船舶和钢丝绳-缓冲油缸防撞装置的两阶段二阶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提出对升船机钢丝绳-缓冲油缸拦阻吸能装置关键性能参数进行分析的数值计算方法和防撞装置安全性评估方法。应用提出的方法对向家坝升船机钢丝绳-缓冲油缸防撞装置进行了动力学数值仿真计算,并与向家坝升船机实船撞击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说明提出的动力学计算方法与实船试验结果基本吻合且偏于安全,可为钢丝绳-缓冲油缸防撞装置的设计和校核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船机 钢丝绳-缓冲油缸 防撞吸能装置 二阶段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实船试验
下载PDF
除雪车滚扫装置结构试验及优化
13
作者 张保山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23年第3期106-108,共3页
通过静态加载模拟试验方法分别对三款滚扫装置的防撞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了不同设计结构滚扫装置的强度、刚度及弹性吸能极限大小,结果表明:改进后滚扫装置较改进前的强度、刚度、弹性吸能极限均有所提升,但提升效果不明显。基于对比试... 通过静态加载模拟试验方法分别对三款滚扫装置的防撞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了不同设计结构滚扫装置的强度、刚度及弹性吸能极限大小,结果表明:改进后滚扫装置较改进前的强度、刚度、弹性吸能极限均有所提升,但提升效果不明显。基于对比试验结果,设计开发了新型除雪车滚扫装置,经测试验证,新型滚扫装置的强度、刚度及弹性吸能极限较原滚扫装置分别提升了183%、244%和125%,整体防撞性能提升明显,有效保证了除雪车滚扫装置的作业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雪车 滚扫装置 强度 刚度 弹性吸能极限
下载PDF
材料的应变率效应对吸能装置的性能影响
14
作者 陈轩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3年第12期168-170,共3页
为了研究材料的应变率效应对吸能装置性能产生的影响,针对吸能装置变形的关键材料20Mn2分别进行静态拉伸试验和动态拉伸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变形速率的提高,20Mn2材料的抗拉强度及屈服强度显著增大,材料应变率效应明显。吸能装置的... 为了研究材料的应变率效应对吸能装置性能产生的影响,针对吸能装置变形的关键材料20Mn2分别进行静态拉伸试验和动态拉伸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变形速率的提高,20Mn2材料的抗拉强度及屈服强度显著增大,材料应变率效应明显。吸能装置的变形力值主要受材料性能的影响,因此推测动态冲击速度越大,吸能装置的变形力值也越大。为验证这一猜想,对吸能装置开展了准静态压缩试验及速度为25 km·h^(-1)的冲击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率效应 吸能装置 性能影响
下载PDF
组合式吸能装置仿真分析与试验
15
作者 苏永章 岳译新 匡希超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2023年第1期87-90,111,共5页
为了解决动车组司机室结构前端空间紧张和列车碰撞吸能能力不足的难题,文章提出一种组合式吸能装置,并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和动态冲击试验对吸能过程和防爬性能进行验证。仿真分析和试验结果均表明,该组合式吸能装置满足标准EN 15227-200... 为了解决动车组司机室结构前端空间紧张和列车碰撞吸能能力不足的难题,文章提出一种组合式吸能装置,并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和动态冲击试验对吸能过程和防爬性能进行验证。仿真分析和试验结果均表明,该组合式吸能装置满足标准EN 15227-2008+A1-2010的要求,碰撞过程中的压溃力平稳,变形有序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能装置 动态冲击 有限元仿真分析 试验
下载PDF
板块倾角对折棱管防冲支护装置吸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马箫 潘一山 +1 位作者 张建卓 肖永惠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2-127,共6页
鉴于煤矿支护设备抗冲击能力差、在冲击地压中易遭受破坏而失效,开发一种结构简单且吸能性能良好的防冲支护装置。对普通方管轴向压缩过程完成数值模拟后,设计折棱管防冲支护装置,并重点研究其板块倾角对其吸能效果的影响。首先,通过有... 鉴于煤矿支护设备抗冲击能力差、在冲击地压中易遭受破坏而失效,开发一种结构简单且吸能性能良好的防冲支护装置。对普通方管轴向压缩过程完成数值模拟后,设计折棱管防冲支护装置,并重点研究其板块倾角对其吸能效果的影响。首先,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不同板块倾角的防冲支护装置在冲击下的压溃全过程,分析板块倾角对装置吸能效果的影响;其次,将折棱管防冲支护装置与普通方管做吸能性能对比,综合评价折棱管防冲支护装置的优势;最后,结合室内试验,验证折棱管防冲支护装置的最佳板块倾角。结果表明,板块倾角为156°的折棱管防冲支护装置吸能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防冲支护装置 吸能结构 吸能性能 板块倾角
下载PDF
一种限流式混合直流断路器方案 被引量:104
17
作者 江道灼 张弛 +2 位作者 郑欢 叶李心 严玉婷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5-71,共7页
直流输电与交流输电相比,具有线损低、不存在系统同步运行稳定性问题等一系列优点。近年来,随着电压源型高压变流器等技术的迅速发展,柔性多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直流输配电网以及直流断路器等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 直流输电与交流输电相比,具有线损低、不存在系统同步运行稳定性问题等一系列优点。近年来,随着电压源型高压变流器等技术的迅速发展,柔性多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直流输配电网以及直流断路器等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文中简要阐述了机械式、全固态与混合式3类直流断路器的拓扑结构、工作原理、优缺点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高压直流断路器应以混合式为主要发展方向;提出一种限流式混合直流断路器方案并仿真验证了其可行性,该方案采用全/半控器件串联构成固态开关再与机械开关并联的混合开关结构及故障限流技术,可有效抑制直流短路电流上升率,降低故障判断灵敏性与机械开关速动性的要求,减少高压应用场合下固态开关器件的串联数量(特别是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等价格昂贵的全控型器件),从而降低装置工程化实现的技术难度及其体积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断路器 主电路拓扑 器件串(并)联 能量转移与吸收
下载PDF
冲击载荷作用下火工分离保护装置的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曹乃亮 徐宏 +1 位作者 辛宏伟 李志来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0-25,共6页
为了模拟空间火工分离保护装置冲击载荷下的动力学特性,首先,建立了该保护装置的简化模型,计算得到火工分离体的初速度,推导了装置的冲击变形和变形能公式;保护装置分别采用2A12、TC4、蜂窝夹层材料,建立三种材料的多线性本构模型,采用... 为了模拟空间火工分离保护装置冲击载荷下的动力学特性,首先,建立了该保护装置的简化模型,计算得到火工分离体的初速度,推导了装置的冲击变形和变形能公式;保护装置分别采用2A12、TC4、蜂窝夹层材料,建立三种材料的多线性本构模型,采用显式动力学求解步分析其冲击响应特性,分析可知,蜂窝夹层材料具有最佳的能量吸收特性,2A12的能量吸收特性介于蜂窝夹层材料和TC4之间,其塑性变形量适中;应变能释放和冲击碰撞的耦合分析可知,应变能占比小,体现为振荡衰减的过程,结构的冲击响应特性主要由碰撞冲击导致;试验表明,该火工分离保护装置的瞬态动力学过程与分析一致,局部最大应力为302 MPa,冲击响应谱最大值为3 242 g,满足有效载荷的可靠解锁分离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冲击 火工分离装置 有限元法 能量吸收
下载PDF
一种新型载货汽车后部防护装置的设计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昕 陆善彬 +1 位作者 刘海立 张君媛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9-23,共5页
根据某载货汽车后部防护装置不具有阻挡及缓冲吸能功能的缺点,设计了新型扩胀管式后防护装置,并根据GB11567.2-2001标准中关于汽车后下部防护装置的相关规定,利用LS-DYNA软件对新设计的防护装置进行了仿真分析及法规验证。结果表明,扩... 根据某载货汽车后部防护装置不具有阻挡及缓冲吸能功能的缺点,设计了新型扩胀管式后防护装置,并根据GB11567.2-2001标准中关于汽车后下部防护装置的相关规定,利用LS-DYNA软件对新设计的防护装置进行了仿真分析及法规验证。结果表明,扩胀管在扩胀变形阶段状态稳定,吸能具有线性叠加特性,易于控制;改进后的后防护装置满足相关法规要求,其阻挡及吸能功能也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货汽车 后防护装置 扩胀管式 吸能
下载PDF
诱导式防冲支护装置的屈曲吸能特性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马箫 潘一山 +1 位作者 肖永惠 李忠华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2-47,共6页
基于薄壁管件屈曲吸能原理,设计了具有特殊形状的诱导式防冲支护装置,应用于一种新式巷道吸能防冲液压支架中,旨在当突发围岩冲击时,通过装置自身及时的变形让位过程,应对支架遭受的冲击破坏作用并快速吸收其携带的冲击能,从而支架结构... 基于薄壁管件屈曲吸能原理,设计了具有特殊形状的诱导式防冲支护装置,应用于一种新式巷道吸能防冲液压支架中,旨在当突发围岩冲击时,通过装置自身及时的变形让位过程,应对支架遭受的冲击破坏作用并快速吸收其携带的冲击能,从而支架结构受到保护,围岩稳定性与巷道的整体性得到保障。防冲支护装置的承载力与吸能量通过吸能理论分析与计算获得;利用ABAQUS大型分析软件模拟两种防冲支护装置结构形式的变形吸能过程,在轴向加载的条件下进行单节支护装置准静态压缩试验。结果表明:单节防冲支护装置支护力大,比吸能高,吸能量大,总体吸能效果好。防冲支护装置吸能特性研究,为解决当下冲击地压发生时巷道支护安全问题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支护装置 吸能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