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fferences in source kitchens for lacustrine in-source and out-of-sourc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s
1
作者 ZHAO Wenzhi ZHANG Bin +5 位作者 WANG Xiaomei WU Songtao ZHANG Shuichang LIU Wei WANG Kun ZHAO Xia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SCD 2021年第3期541-554,共14页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s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between in-source and out-of-source oil pools, the demand for source kitchen is different. Based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source-to-reservoir correlation in the kn...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s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between in-source and out-of-source oil pools, the demand for source kitchen is different. Based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source-to-reservoir correlation in the known conventional accumulation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ale oil source kitchens as well,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ifferences of source kitchens for the formation of both conventional and shale oils. The formation of conventional oil pools is a process of hydrocarbons enriching from disperse state under the action of buoyancy, which enables most of the oil pools to be formed outside the source kitchens. The source rock does not necessarily have high abundance of organic matter, but has to have high efficiency and enough amount of hydrocarbon expulsion. The TOC threshold of source rocks for conventional oil accumulations is 0.5%, with the best TOC window ranging from 1% to 3%. The oil pools formed inside the source kitchens, mainly shale oil, are the retention of oil and gas in the source rock and there is no large-scale hydrocarbon migration and enrichment process happened, which requires better quality and bigger scale of source rocks. The threshold of TOC for medium to high maturity of shale oil is 2%, with the best range falling in 3%–5%. Medium to low mature shale oil resource has a TOC threshold of 6%, and the higher the better in particular. The most favorable kerogen for both high and low-mature shale oils is oil-prone type of I–II1. Carrying out source rock quality and classification evaluation and looking for large-scale and high-quality source rock enrichment areas are a scientific issue that must be paid attention to when exploration activity changes from out-of-source regions to in-source kitchen areas. The purpose i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upcoming shale oil enrichment area selection, economic discovery and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resource potent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ventional oil reservoirs out-source accumulation shale oil in-source hydrocarbon residue source kitchen differences organic abundance LACUSTRINE high-quality source rock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古生界源内和源下油气成藏特征及有利区预测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润泽 赵贤正 +3 位作者 刘海涛 李宏军 赵长毅 蒲秀刚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0-125,共16页
煤系烃源岩是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古生界含油气系统的主要烃源岩,源内和源下油气聚集机制和油气成藏过程不清。基于测井、录井、地震资料,结合烃源岩地球化学分析、储层岩心测试、包裹体测试、物理模拟实验等多种手段,探讨了渤海湾盆地... 煤系烃源岩是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古生界含油气系统的主要烃源岩,源内和源下油气聚集机制和油气成藏过程不清。基于测井、录井、地震资料,结合烃源岩地球化学分析、储层岩心测试、包裹体测试、物理模拟实验等多种手段,探讨了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古生界源内及源下油气聚集机制和成藏过程。研究结果表明:①黄骅坳陷古生界源内储层可有效聚集油气,紧邻的煤系地层烃源岩可优先对其供烃,稳定的构造背景使源内油气藏得到良好的保存。②研究区源下储层油气成藏的2个必要条件为:上部终止于煤系内部且下部连接奥陶系储层的断裂系统,且低角度断裂的油气输导效率更高;源储间存在大于10 MPa的压差,可为源下储层的油气成藏提供良好的动力。③研究区源内及源下油气藏具备早晚2期成藏、中期破坏的特征。中白垩世,低熟的煤系原油大量充注于储层中;白垩纪末期,地层的强烈抬升使古油藏遭受破坏或调整;新生代,随着烃源岩进一步成熟并生、排烃,形成了大量煤型气和轻质油油气藏。④研究区烃源岩有效充注范围内,储层相对优质、构造相对稳定的区域为源内勘探有利区,印支期逆冲断裂发育、受后期伸展作用改造较弱的区域为源下勘探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烃源岩 源内成藏 源下成藏 源储压差 油气聚集机制 古生界 黄骅坳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基于多周期注采的气藏型地下储气库储层渗流规律
3
作者 范宇 高新平 +4 位作者 宁飞 彭钧亮 李力民 彭欢 陈明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3-111,共9页
气藏型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会面临多周期、大流量地强注强采,其生产特征会使储层物性发生改变,进而影响注采井产能及储气库整体运行效果。为此,以碳酸盐岩气藏型储气库储层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模拟储气库实际注采生产特征的实验方... 气藏型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会面临多周期、大流量地强注强采,其生产特征会使储层物性发生改变,进而影响注采井产能及储气库整体运行效果。为此,以碳酸盐岩气藏型储气库储层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模拟储气库实际注采生产特征的实验方法,并开展了储层岩石强度、有效应力、注采压差和温度对注采能力影响的实验,最后形成基于储层保护的储气库高效注采技术方案。研究结果表明:①注采过程岩石抗压强度的变化对储气库运行无影响,注采生产对初始物性越好的储层渗流能力伤害越小,且伤害随注采周期的增加趋于平稳;②控制一定的生产压差,可避免微粒运移对储层的伤害并有利于排出储层中的微粒;③储层渗流能力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温度变化对储层渗流能力伤害主要发生在前3个注采周期。结论认为,储气库在投运前进行储层改造、从第4注采周期开始进行储气库扩容和控制生产压差注采,能显著提高注采效率并起到储层保护的作用,该认识对优化储气库注采制度提供技术支撑,对其他储气库制定高效注采方案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藏型储气库 岩石抗压强度 储层渗流能力 微粒运移 注采压差 高效注采技术
下载PDF
陆相源内与源外油气成藏的烃源灶差异 被引量:25
4
作者 赵文智 张斌 +5 位作者 王晓梅 吴松涛 张水昌 刘伟 王坤 赵霞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64-475,共12页
源内和源外油气成藏过程存在显著差异,导致二者对烃源灶的要求明显不同。基于中国陆相已知常规油藏的源-藏对应关系和页岩油烃源灶特征研究,论证常规油藏与页岩油的烃源灶差异性。常规油气藏大多数都分布在源外,其形成是油气受浮力作用... 源内和源外油气成藏过程存在显著差异,导致二者对烃源灶的要求明显不同。基于中国陆相已知常规油藏的源-藏对应关系和页岩油烃源灶特征研究,论证常规油藏与页岩油的烃源灶差异性。常规油气藏大多数都分布在源外,其形成是油气受浮力作用发生由分散到富集的过程,油气聚集不一定需要很高的母质丰度,但需要较高的排烃效率和排烃量,烃源岩TOC门限值为0.5%,最佳区间为1%~3%。源内油气藏以页岩油气为主,是油气在源内的滞留,缺少大规模运移富集过程,对烃源岩质量和规模要求更高。中高成熟度页岩油TOC门限值为2%,最佳区间为3%~5%,中低成熟度页岩油TOC门限值为6%,且越高越好;有机质类型以Ⅰ—Ⅱ_(1)倾油型有机质为宜。开展烃源岩品质与分级评价,寻找规模优质烃源岩富集区和富集段,是油气勘探从源外进入源内必须关注的科学问题,目的是为即将到来的页岩油富集区选区和选段、经济发现与客观评价资源潜力等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油气藏 源外聚集 页岩油 源内滞留 烃源灶差异 有机质丰度 陆相 优质烃源岩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成藏动力学系统划分 被引量:24
5
作者 吴孔友 查明 +3 位作者 王绪龙 吴时国 张立刚 聂政荣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5-82,共8页
本文在对成藏动力学系统的概念重新描述的基础上,选择经历了多旋回构造与沉积演化的准噶尔盆地进行成藏动力学系统划分。准噶尔盆地发育6套烃源岩、多套储集层、2套区域性盖层和数个局部盖层,它们构成6套生、储、盖组合。同时,钻井揭示... 本文在对成藏动力学系统的概念重新描述的基础上,选择经历了多旋回构造与沉积演化的准噶尔盆地进行成藏动力学系统划分。准噶尔盆地发育6套烃源岩、多套储集层、2套区域性盖层和数个局部盖层,它们构成6套生、储、盖组合。同时,钻井揭示盆地超压发育,结合测井与地震资料,将地层压力在垂向上划分为2个常压系统和3个超压系统。该盆地垂向通道众多,构造活动期流体上下连通性好,整体可划为一个复杂的成藏动力学系统。然而,断裂活动具幕式特征,相对盆地演化史,大部分时期处于静止封闭状态。因此,进一步将准噶尔盆地划分为6个成藏动力学子系统:①二叠系自源超压半封闭型成藏动力学子系统;②三叠系他源超压半封闭型成藏动力学子系统;③侏罗系混源超压半封闭型成藏动力学子系统;④白垩系—侏罗系混源常压开放型成藏动力学子系统;⑤古近系—白垩系混源超压封闭型成藏动力学子系统;⑥新近系他源常压开放型成藏动力学子系统。不同的子系统,成藏条件、成藏动力和成藏规律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盖组合 地层压力系统 成藏动力学系统
下载PDF
盆地沉降、抬升过程中源储压差的生排烃效应 被引量:18
6
作者 马中良 郑伦举 +1 位作者 秦建中 李志明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2-407,共6页
含油气盆地石油地质演化史可划分为持续沉降加载增压、整体上升卸载减压和全面萎缩调整平衡3个阶段。通过不同演化阶段地层压力的调整,最终实现成烃成藏过程。利用地层孔隙热压生排烃模拟实验装置进行了4个系列不同源储压差下的生排烃... 含油气盆地石油地质演化史可划分为持续沉降加载增压、整体上升卸载减压和全面萎缩调整平衡3个阶段。通过不同演化阶段地层压力的调整,最终实现成烃成藏过程。利用地层孔隙热压生排烃模拟实验装置进行了4个系列不同源储压差下的生排烃模拟实验,研究表明:(1)盆地持续沉降阶段,烃类可以在与烃源岩直接互层的砂岩中聚集,有利于源内岩性圈闭的成藏,但难于远距离运聚成藏。(2)盆地抬升剥蚀阶段,源储压差促进了烃类的有效排出,有利于长距离运聚成藏,压差越大,排油效率越高;且存在源-储压差有效排烃门限值:3~6MPa,只有达到该门限值,即抬升剥蚀300~600m的厚度时烃类才能有效大量排出。(3)源储压差有利于烃类的排出和烃源转化。排烃次数和排烃动力(源储压差)具有互补性,在源岩能提供大量烃类的情况下,排烃次数越多,排烃动力越大,烃类产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储压差 生烃增压 地层抬升 物理模拟 成烃成藏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 被引量:35
7
作者 李振宏 席胜利 刘新社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74-181,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烃源岩具有广覆式生烃特征;储集层在宏观上受沉积相带的控制,微观上受同沉积火山物质的影响;油气成藏经历了从异常高压向异常低压的演化,异常高压控制着油气的初次运移方向。根据包裹体均一温度及成份分析,油气成...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烃源岩具有广覆式生烃特征;储集层在宏观上受沉积相带的控制,微观上受同沉积火山物质的影响;油气成藏经历了从异常高压向异常低压的演化,异常高压控制着油气的初次运移方向。根据包裹体均一温度及成份分析,油气成藏过程主要经历了常温常压、异常高温高压、次异常高温次高压和常温低压4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根据岩性圈闭与烃源岩的关系,将上古生界的成藏组合划分为源储互层式、近源式和远源式3种组合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上古生界 烃源岩 储集层 异常压力 成藏组合
下载PDF
成藏期剩余压力与储层排替压力下限耦合恢复油气成藏过程——以济阳坳陷车西洼陷为例 被引量:11
8
作者 蒋有录 万涛 +1 位作者 林会喜 彭传圣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5-272,共8页
通过对济阳坳陷车西洼陷主要油田储层孔喉半径与含油气性关系的研究,确定了现今储层排替压力下限,结合地层沉积速率和压实模型,得到了不同时期储层排替压力下限。基于成藏期剩余压力与储层排替压力下限的耦合关系恢复了研究区主要油田... 通过对济阳坳陷车西洼陷主要油田储层孔喉半径与含油气性关系的研究,确定了现今储层排替压力下限,结合地层沉积速率和压实模型,得到了不同时期储层排替压力下限。基于成藏期剩余压力与储层排替压力下限的耦合关系恢复了研究区主要油田源下油气藏的形成过程。在古近系东营组沉积末期有少量油气充注,在馆陶组沉积中期生烃范围恢复到东营组剥蚀期前的水平并再次充注,主体油藏大规模聚集形成于明化镇组沉积早期,南部斜坡带的潜山油气藏成藏期最晚,为明化镇组沉积末期(距今2Ma左右)。根据成藏期油气运聚动力与阻力的耦合关系,预测源下油气藏分布范围为明化镇组沉积末期沙三段底部剩余压力大于0.6MPa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压力 储层排替压力下限 油气成藏过程 源下油气藏 车西洼陷 济阳坳陷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段烃源岩排烃机制及成藏意义 被引量:22
9
作者 赵雪娇 王震亮 +2 位作者 范昌育 英亚歌 吴彦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5-38,113,共4页
通过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泥岩综合压实曲线对比,明确研究区长7段烃源岩普遍存在欠压实现象,利用等效深度法计算了泥岩最大埋深时期的过剩压力,结果表明,欠压实产生的过剩压力是长7段烃源岩排烃的重要动力。由此,根据过剩压力的... 通过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泥岩综合压实曲线对比,明确研究区长7段烃源岩普遍存在欠压实现象,利用等效深度法计算了泥岩最大埋深时期的过剩压力,结果表明,欠压实产生的过剩压力是长7段烃源岩排烃的重要动力。由此,根据过剩压力的纵向分布特征划分了3种排烃方式,并叠合烃源岩的分布、源储压力差得出长7段烃源岩向其上下地层有利的排烃范围。结果表明,当源储压力差不小于储层的毛管压力时,排烃才可能发生;有利的排烃区受优质烃源岩分布、排烃方式和动力条件的综合控制;长7段烃源岩向下伏地层排烃的条件优于向上覆地层,是现今油藏选择在长8段大规模分布的主要原因;长6段小规模的油藏基本分布在长7段烃源岩向上有利排烃范围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剩压力 源储压力差 排烃方式 排烃条件 长7段 陇东地区
下载PDF
库车坳陷东部地层压力特征与油气成藏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祥 魏红兴 +1 位作者 石万忠 王媛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8-73,共6页
库车坳陷东部气藏既有常压气藏,也有超压气藏,对气藏实测压力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探讨了地层压力与油气成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库车坳陷东部地层压力在结构上划分为膏盐岩封闭层压力结构和泥岩封闭层压力结构,压力分布在22.8~... 库车坳陷东部气藏既有常压气藏,也有超压气藏,对气藏实测压力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探讨了地层压力与油气成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库车坳陷东部地层压力在结构上划分为膏盐岩封闭层压力结构和泥岩封闭层压力结构,压力分布在22.8~107.5MPa之间,压力系数分布在1.16~2.29之间,常压和超压并存,且以超压占优势。纵向上,浅部一般为常压,深部一般为超压;平面上,压力和压力系数均由南向北表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在源一储压差作用下,深部超压流体对浅部的储层发生强充注。气藏压力反映出各气藏保存条件存在差异,迪那地区地层保存条件最好,依南2井次之,依深4井最差。根据地层压力和油气藏剖面特征,库车坳陷东部存在远源封闭型强超压成藏、近源半封闭型超压成藏和远源封闭型常压成藏3种油气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藏压力 源一储压差 保存条件 成藏模式 库车坳陷东部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靖西地区奥陶系中组合天然气成因与成藏主控因素 被引量:15
11
作者 刘新社 蒋有录 +4 位作者 侯云东 刘景东 文彩霞 朱荣伟 王飞雁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26,共11页
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扩边勘探过程中,在靖西地区下古生界奥陶系中组合白云岩储层中发现了多个含气区,但各含气区及各含气层段天然气的富集程度差异明显,目前尚不清楚造成上述差异的原因。为此,依据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值等地球化学资... 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扩边勘探过程中,在靖西地区下古生界奥陶系中组合白云岩储层中发现了多个含气区,但各含气区及各含气层段天然气的富集程度差异明显,目前尚不清楚造成上述差异的原因。为此,依据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值等地球化学资料,对比分析了该区奥陶系中组合天然气的成因·与来源,并研究了天然气成藏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①该区奥陶系中组合天然气与奥陶系上组合、上古生界天然气的成因与来源相似,均以上古生界生成的煤型气为主,但混有一定量的油型气;②受煤系烃源岩生烃中心和源储接触关系的影响,平面上由北向南、纵向上从下奥陶统马家沟组马五_(10)亚段到马五_5亚段,煤型气所占比例依次增大。结论认为,靖西地区奥陶系中组合天然气成藏主要受控于以下因素:①供烃窗口处天然气的充注能力决定了天然气的富集程度;②马五_5—马五_(10)亚段输导通道的差异控制了天然气的纵向运移及分布:③构造与储层叠合关系控制了天然气的横向运移方向及成藏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靖西地区 早古生代 奥陶系中组合 天然气成因 源储接触关系 充注能力 富集差异 成藏主控因素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气藏充注动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占军 任战利 +4 位作者 万单夫 路中奇 薛雯 曹峰 周华龙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8-44,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气藏含气特征复杂,开发难度大。为此,从充注动力的角度分析了不同区带、不同层位成藏充注动力的差异性及其对该区气藏含气性的控制作用。首先根据该区上古生界气藏的地质特征,建立了气田的充注成藏模式,...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气藏含气特征复杂,开发难度大。为此,从充注动力的角度分析了不同区带、不同层位成藏充注动力的差异性及其对该区气藏含气性的控制作用。首先根据该区上古生界气藏的地质特征,建立了气田的充注成藏模式,认为充注动力的主要类型为源储流体势差,其成因为烃源岩生烃增压产生的流体过剩压力;在此基础上采用泥岩压实的方法计算了成藏期烃源岩与储层的流体过剩压力和压差。计算结果表明:烃源岩的流体过剩压力介于13.0~22.0 MPa,源储之间的流体过剩压差介于3.5~9.5 MPa,流体过剩压力从烃源岩向储层或更外围地层整体呈逐渐减小的趋势。进一步将典型井烃源岩产生的流体过剩压力、源储压差与区域的生烃强度相比较,发现区域生烃强度越高,则流体过剩压力与压差就越大,表明成藏期的充注动力越强劲。结论认为:充注动力对该区气藏的含气性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在储层物性、烃源岩与储层配置条件基本相当的条件下,充注动力越大,则储层含气饱和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苏里格气田 晚古生代 流体势 充注动力 源储压差 含气性 生烃强度
下载PDF
石油成藏的2个物理模型 被引量:3
13
作者 林景晔 张金友 +1 位作者 高微 李兴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6-30,共5页
为了研究松辽盆地扶余油层上生下储及叠状单砂体中石油聚集成藏的原理,利用实际油藏资料,从油气藏聚集形成原理入手,对上生下储及不同储层间形成的油气分异现象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石油从生油岩排出到储集层,在构造运动期间,以断层... 为了研究松辽盆地扶余油层上生下储及叠状单砂体中石油聚集成藏的原理,利用实际油藏资料,从油气藏聚集形成原理入手,对上生下储及不同储层间形成的油气分异现象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石油从生油岩排出到储集层,在构造运动期间,以断层为通道,油与水一同在重力的作用下从上部的储集层运移至下部的储集层,这种运移模式称之为重力涌流模型,到下部地层后又重新分异,以游离相沿通道向上运移及在圈闭中积聚;油气藏中石油、天然气与水不仅在同一储层中分异,也可以在上下两个砂体间通过断层(裂缝)连通形成分异系统,称之为异储分异物理模型。重力涌流和异储分异系统成藏原理物理模型,可以有效地指导油气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成藏 上生下储 势平衡流 重力涌流 异储分异
下载PDF
中国天然气高效成藏的内涵及意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文智 王红军 +1 位作者 王兆云 汪泽成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6-14,共9页
高效气源灶(包括分散可溶有机质裂解型高效气源灶和古油藏裂解型高效气源灶)、高效的成藏过程和优质要素有效组合是天然气高效成藏的核心内容。主要阐述了高效气源灶概念与评价方法、高—过成熟阶段有机质接力成气机理、高效成藏过程的(... 高效气源灶(包括分散可溶有机质裂解型高效气源灶和古油藏裂解型高效气源灶)、高效的成藏过程和优质要素有效组合是天然气高效成藏的核心内容。主要阐述了高效气源灶概念与评价方法、高—过成熟阶段有机质接力成气机理、高效成藏过程的(半)定量评价指标以及三大要素耦合控藏等认识。并依据这三个有效性,评价了我国的高效天然气资源。这些进展,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天然气地质理论,对拓展天然气勘探领域,指导高效气藏的勘探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天然气 高效 成藏 理论 气源灶 接力成气 源储剩余压力差 三要素耦合控藏
下载PDF
车西洼陷油气“倒灌”运移机理及最大距离预测 被引量:3
15
作者 向立宏 郝雪峰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4-37,共4页
车西洼陷是济阳坳陷西北部次级构造单元,勘探实践发现,在源储不对接的情况下,在Es3烃源岩之下的沙四段储层中发现了规模油气藏。基于"倒灌"油藏储盖沉积体系配置关系、源储动力构成、输导体系岩心观察等研究,提出了"厚... 车西洼陷是济阳坳陷西北部次级构造单元,勘探实践发现,在源储不对接的情况下,在Es3烃源岩之下的沙四段储层中发现了规模油气藏。基于"倒灌"油藏储盖沉积体系配置关系、源储动力构成、输导体系岩心观察等研究,提出了"厚泥封盖、隐蔽输导、超压启动、源储压差下排"的油气"倒灌"运移成藏机理,认为在输导体系存在的条件下,当Es3烃源岩中的压力大于下伏Es4地层压力时,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可以向下充注到Es4的储层中并运移成藏,向下充注的距离取决于源岩剩余压力(源动力)的大小及衰减程度。基于当源动力衰减到与常压系统中静水柱压力平衡时油气不再"倒灌"运移的动力学原理,建立了油气"倒灌"运移最大距离的定量预测方法。该项研究对拓展深层勘探空间,深化油气成藏认识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倒灌”运移 源储压差 动力衰减 下注距离 车西洼陷
下载PDF
油气倒灌不可能发生 被引量:26
16
作者 李传亮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9年第1期6-10,共5页
对油气运移中的倒灌问题研究后认为,油气是在浮力的作用下向上或侧向上运移的,油气倒灌是不可能发生的,油气倒灌的错误认识源于欠压实;欠压实是一个错误的概念,是对岩石变形理论的错误理解,用等效深度法计算烃源层压力也是一种错误做法... 对油气运移中的倒灌问题研究后认为,油气是在浮力的作用下向上或侧向上运移的,油气倒灌是不可能发生的,油气倒灌的错误认识源于欠压实;欠压实是一个错误的概念,是对岩石变形理论的错误理解,用等效深度法计算烃源层压力也是一种错误做法,断层不是倒灌的通道,油气倒灌缺少动力的支持,当然不可能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层 油气运移 欠压实 异常高压 油气倒灌 岩性油气藏
下载PDF
川东北元坝地区长兴组与飞仙关组天然气成藏差异性成因 被引量:30
17
作者 范小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20,104,共6页
四川盆地川东北元坝气田的气藏类型为我国埋藏最深、以台地边缘礁滩相储层为主的大型礁滩岩性气藏,勘探形势整体较好,然而其海相主要产气层上二叠统长兴组与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的气藏规模差异较大。为找出二者产能差异性的成因,对其储层... 四川盆地川东北元坝气田的气藏类型为我国埋藏最深、以台地边缘礁滩相储层为主的大型礁滩岩性气藏,勘探形势整体较好,然而其海相主要产气层上二叠统长兴组与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的气藏规模差异较大。为找出二者产能差异性的成因,对其储层、输导体系、压力系统及储源关系等特征进行了地质与成像测井相结合的综合分析。结论认为:该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上部—中三叠统雷口坡组膏盐岩盖层分布稳定,长兴组与飞仙关组气藏气源均主要来自上三叠统吴家坪组(P2w)和龙潭组(P2l)烃源岩;储层特征上的差异导致长兴组主要为中高产气藏,飞仙关组主要为低产气藏;而输导体系、压力系统、储源关系的不同,也对富集程度产生了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元坝地区 晚二叠世—早三叠世 成藏差异性 成因 疏导体系 储源关系 压力系统
下载PDF
烃源岩层中异常高压研究--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古近系为例 被引量:15
18
作者 赵国欣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40-344,共5页
异常高压对油气成藏具有重要作用。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古近系沙三、沙四段烃源岩普遍存在异常高压,泥岩的欠压实作用和生烃作用是异常高压产生的主要因素,异常高压的高值区与暗色泥岩厚度大的地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现今异常高压主要... 异常高压对油气成藏具有重要作用。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古近系沙三、沙四段烃源岩普遍存在异常高压,泥岩的欠压实作用和生烃作用是异常高压产生的主要因素,异常高压的高值区与暗色泥岩厚度大的地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现今异常高压主要分布在2700~3500m的深度范围,随着深度的增加,异常高压范围增大。应用异常高压研究成藏作用时,要考虑异常高压的时代性。烃源岩中现今异常高压对油藏的保存具有积极的作用,是未来油源灶;古异常高压对排烃是有效的,油气的主要富集区位于大规模生烃后的古异常低压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异常高压 油气藏 东营凹陷 济阳坳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致密油含油厚度定量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金涛 白蓉 +4 位作者 邹娟 李秀清 李育聪 周春林 邓燕 《天然气与石油》 2019年第3期51-55,共5页
致密油不同于常规油藏上油下水、油水分界较明显,其含油饱和度一般随孔隙度增高而增大,同时离烃源岩越近含油饱和度也越高。因此,含油厚度不能简单地用油层顶到油水界面高度来表示,同时还要考虑裂缝对含油饱和度的影响。根据致密油的主... 致密油不同于常规油藏上油下水、油水分界较明显,其含油饱和度一般随孔隙度增高而增大,同时离烃源岩越近含油饱和度也越高。因此,含油厚度不能简单地用油层顶到油水界面高度来表示,同时还要考虑裂缝对含油饱和度的影响。根据致密油的主要充注动力为生烃增压和毛细管压力差的特点,结合裂缝影响因素,应用渗流理论原理,建立了石油从烃源层直接渗入到致密储层深度的计算公式,应用加权平均方法计算致密油含油厚度。以中国石油3口井为例,计算各井致密储层的含油厚度,以此判断其含油情况,实践效果较好,为大面积致密油含油厚度评价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生烃增压 毛细管压力差 储层启动压力梯度 根源油藏 含油厚度
下载PDF
煤矿动压灾害多级分源时空监控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善坤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4-31,共8页
为弄清煤岩动压灾害的主要影响因素,以煤矿冲击地压和工作面动载压架2种典型动压灾害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煤矿典型动力灾害事故的分析,分别提出了应力控制防冲理论和浅埋煤层顶板动载矿压前兆损伤模型,针对煤矿动压灾害的多尺度力学影响特... 为弄清煤岩动压灾害的主要影响因素,以煤矿冲击地压和工作面动载压架2种典型动压灾害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煤矿典型动力灾害事故的分析,分别提出了应力控制防冲理论和浅埋煤层顶板动载矿压前兆损伤模型,针对煤矿动压灾害的多尺度力学影响特征,建立了以应力控制为中心煤矿动压多级分源时空监控评价体系,成功解决了浅埋房柱式采空区下动载矿压压架及孤岛强冲击危险工作面切巷贯通的问题,可为煤矿动压灾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载矿压 多级分源时空监测 冲击地压 应力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