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混流式水轮机高负荷区压力脉动陡增问题解决方法的研究
1
作者 王选凡 查荣瑞 +2 位作者 马云华 燕翔 张岗 《大电机技术》 2024年第3期116-122,共7页
近几年陆续出现一些大容量混流式水轮机存在高负荷区压力脉动陡增问题,引发机组顶盖振动超标,出力无法达到设计值,严重影响水电站安全生产和经济运行。本文分析了高负荷区压力脉动陡增原因,提出了解决办法,通过CFD计算和转轮模型试验验... 近几年陆续出现一些大容量混流式水轮机存在高负荷区压力脉动陡增问题,引发机组顶盖振动超标,出力无法达到设计值,严重影响水电站安全生产和经济运行。本文分析了高负荷区压力脉动陡增原因,提出了解决办法,通过CFD计算和转轮模型试验验证,转轮出口叶片修型能改善水轮机高负荷区压力脉动,该方法在糯扎渡电站真机上实施后,高负荷区尾水进口压力脉动和顶盖垂直振动明显降低,为解决混流式水轮机高负荷区压力脉动陡增问题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负荷 压力脉动 顶盖振动 CFD计算 模型试验 转轮修型
下载PDF
低负荷血流限制和高强度抗阻运动对男性运动青年大腿微循环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彭永 胡江平 朱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3-401,共9页
背景:微循环作为人体物质能量代谢交换的唯一场所,与人体运动能力密切相关。抗阻运动是提高微循环功能的有效方式,但也有研究指出血流限制训练也能提高微循环功能,且具有负荷小和安全性高等优点。目的:比较6周低负荷血流限制运动、高强... 背景:微循环作为人体物质能量代谢交换的唯一场所,与人体运动能力密切相关。抗阻运动是提高微循环功能的有效方式,但也有研究指出血流限制训练也能提高微循环功能,且具有负荷小和安全性高等优点。目的:比较6周低负荷血流限制运动、高强度抗阻运动对运动型男性青年大腿微循环功能的影响,并从血管内皮功能角度探讨运动改善微循环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将湖北民族大学60名体育专业男性大学生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高强度抗阻运动组和低负荷血流限制运动组,每组20人。低负荷血流限制运动组进行6周(每周3次、每次90 min、运动强度为30%1RM)的低负荷血流限制运动;高强度抗阻运动组进行6周(每周3次、每次90 min、运动强度为70%1RM强度)的抗阻训练;对照组该时间段不进行任何形式的运动训练。分别在干预开始的前1 d以及6周干预结束后次日的晨起空腹状态下对3组受试者微血管血流灌注量、经皮氧分压、肌氧饱和度、一氧化氮、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内皮素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大腿围、肌力等指标进行测试。结果与结论:①运动干预后,低负荷血流限制运动组和高强度抗阻运动组的微血管血流灌注量加热值、血细胞移动速度加热值与对照组及运动干预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低负荷血流限制运动组微血管血流灌注量加热值、血细胞移动速度加热值与高强度抗阻运动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经皮氧分压和肌氧饱和度与干预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运动干预后,低负荷血流限制运动组和高强度抗阻运动组一氧化氮、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内皮素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对照组及运动干预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③运动干预后,低负荷血流限制运动组和高强度抗阻运动组大腿围和大腿肌肉力量与运动干预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④上述结果证实,6周低负荷血流限制运动和高强度抗阻运动可能通过调节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内皮素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等血管因子的分泌,提高体育专业大学生大腿微循环功能,并增加大腿肌肉的收缩力量,且低负荷血流限制运动对微血管血流灌注量、血细胞移动速度的干预效果更佳,因此低负荷血流限制运动较高强度抗阻运动在提高微循环功能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负荷血流限制 高强度抗阻 微循环功能 肌肉力量 微血管血流灌注量 经皮氧分压 肌氧饱和度 一氧化氮 内皮素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双抽热电机组–抽背热电机组双机联合运行特性及优化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璇 钟文琪 +4 位作者 石岩 陈曦 宋俊 刘振海 刘洪兵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1-212,共12页
为挖掘混合类型热电联产机组的节能潜力、降低发电成本,通过EBSILON软件搭建60MW双抽(double-extraction condensing unit,CC)-抽背(extraction condensing unit with a high back-pressure,CB)热电联产机组的仿真模型,研究该联合机组... 为挖掘混合类型热电联产机组的节能潜力、降低发电成本,通过EBSILON软件搭建60MW双抽(double-extraction condensing unit,CC)-抽背(extraction condensing unit with a high back-pressure,CB)热电联产机组的仿真模型,研究该联合机组的运行特性并建立基于可解释增强机和鸟群算法的双抽-抽背热电联产机组负荷优化模型,最后以典型日热电负荷优化任务为例,给出双机热电负荷优化结果。结果表明:当保持双抽机组的中压流量不变,存在中压流量极限值10.39t/h,使低压流量与电功率的运行区域只受到最大主蒸汽流量、最小凝汽量以及最小主蒸汽流量的限制;存在中压流量极限值59.26t/h,使运行区域只受最大主蒸汽流量和最小凝汽量限制;当双机总中压流量一定时,双抽-抽背机组的联合运行区域可以用极限工况即抽背机组承担最大中压流量,双抽机组承担剩余中压流量来近似表示。该优化方法与热电负荷平均分配方案对比,典型日可以降低1148.58GJ热耗,发电标准煤耗率由212.10g/(kW·h)降低为209.05g/(kW·h),可以节省标煤3.05g/(k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抽机组 抽背机组 联合运行 热电特性 负荷优化
下载PDF
混流式水轮机偏负荷工况内流场及压力脉动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卜玮晶 潘树昌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06-912,共7页
为探究水光蓄互补联合发电系统中比转数混流式水轮机在偏负荷工况下机组内部流态变化和稳定性影响,在额定水头和最大水头下对国内某电站3种大开度工况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对机组进行稳态与瞬态数值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偏负荷工况下的... 为探究水光蓄互补联合发电系统中比转数混流式水轮机在偏负荷工况下机组内部流态变化和稳定性影响,在额定水头和最大水头下对国内某电站3种大开度工况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对机组进行稳态与瞬态数值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偏负荷工况下的转轮内部流态稳定,转轮出口与下环流道内出现流线紊乱区.尾水管内存在圆柱形的空腔涡带,涡带衍生于转轮泄水锥,并在尾水管内直锥段发展.混流式水轮机无叶区在偏负荷工况下的压力脉动主频为叶频,尾水管内部主要为幅值接近的低频脉动.研究结果揭示了水光蓄互补联合发电系统中混流式水轮机在偏负荷工况下的内部流场变化、尾水管涡带发展规律和机组压力脉动成因,为拓宽水轮机运行区间提供了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光蓄互补系统 偏负荷工况 数值计算 内流场 涡带发展规律 压力脉动
下载PDF
The Third-Order Viscoelastic Acoustic Model Enables an Ice-Detection System for a Smart Deicing of Wind-Turbine Blade Shells
5
作者 Eugen Mamontov Viktor Berbyuk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2016年第10期1949-1976,共28页
The present work is based on the third-order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PDE) of acoustics of viscoelastic solids for the quasi-equilibrium (QE) component of the average normal stress. This PDE includes the stress-... The present work is based on the third-order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PDE) of acoustics of viscoelastic solids for the quasi-equilibrium (QE) component of the average normal stress. This PDE includes the stress-relaxation time (SRT) for the material and is applicable at any value of the SRT. The notion of a smart deicing system (SDS) for blade shells (BSs) of a wind turbine is specified. The work considers the stress in a BS as the one caused by the operational load on the BS. The work develops key design issues of a prospective ice-detection system (IDS) able to supply an array of the heating elements of an SDS with the element-individual spatiotemporal data and procedures for identification of the material parameters of atmospheric-ice (AI) layer accreted on the outer surfaces of the BSs. Both the SDS and IDS flexibly allow for complex, curvilinear and space-time-varying shapes of BSs. The proposed IDS presumes monitoring of the QE components of the normal stresses in BSs. The IDS is supposed to include an array of pressure-sensing resistors, also known as force-sensing resistors (FSRs), and communication hardware, as well as the parameter-identification software package (PISP), which provides the identific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aforementioned PDE and the data measured by the FSRs. The IDS does not have hardware components located outside the outer surfaces of, or implanted in, BSs. The FSR array and communication hardware are reliable, and both cost- and energy-efficient. The present work extends methods of structural-health/operational-load monitoring (SH/OL-M) with measurements of the operational-load-caused stress in closed solid shells and, if the prospective PISP is used, endows the methods with identification of material parameters of the shells. The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s that can underlie the PISP are computationally efficient and suitable for implementation in the real-time mode. The identification model and algorithms can deal with not only the single-layer systems such as the BS layer without the AI layer or two-layer systems but also multi-layer systems. The outcomes can be applied to not only BSs of wind turbines but also non-QE closed single- or multi-layer deformable solid shells of various engineering systems (e.g., the shells of driver 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of ships, cars, busses, airplanes, and other vehicles). The proposed monitoring of the normal-stress QE component in the mentioned shells extends the methods of SH/OL-M. The topic for the nearest research is a better adjustment of the settings for the FSR-based measurement of the mentioned components and a calibration of the parameter-identification model and algorithms, as well as the resulting improvement of the PI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Equilibrium Deformable Solid System Quasi-Equilibrium Mechanical Variable Average Normal Stress pressure-Sensing Resistor Acoustics of Viscoelastic Solids Third-Order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Shell of a Blade of a Wind Turbine Atmospheric Ice Smart Deicing Structural-Health/operational-load Monitoring Identification of Material Parameters
下载PDF
垃圾焚烧电站汽轮机低负荷高背压运行分析
6
作者 苏天亨 刘艺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第31期168-171,176,共5页
该文介绍垃圾焚烧电站目前的典型汽水与旁路系统,阐述目前行业停机不停炉工况的运行特点及企业生产现状,并针对国内外新建垃圾焚烧电站项目,用户的新工艺需求,提出汽轮机低负荷高背压工况运行的潜在风险。采用蒸汽透平的基本原理对汽轮... 该文介绍垃圾焚烧电站目前的典型汽水与旁路系统,阐述目前行业停机不停炉工况的运行特点及企业生产现状,并针对国内外新建垃圾焚烧电站项目,用户的新工艺需求,提出汽轮机低负荷高背压工况运行的潜在风险。采用蒸汽透平的基本原理对汽轮机末级叶片的安全运行,振动风险进行评估,运用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对蒸汽在汽轮机流道的流场分布进行理论分析。发现汽轮机出现低负荷高背压的运行状态后,不但降低机组出力,同时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及末级动叶片寿命。该文给出6种可行的解决方案,对汽轮机末级动叶片零功率或负功率的工况进行限制,降低其出现频次,供垃圾焚烧电站行业相关从业及汽轮机设计人员在进行系统、产品设计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电站 汽轮机 低负荷 高背压 运行分析
下载PDF
浅谈高海拔矿山作业制氧和氧气增补方式的选择
7
作者 曹鹏 孔东萍 张雄天 《世界有色金属》 2023年第20期144-146,共3页
本文通过简单分析高海拔与氧分压和氧含量的关系,说明了高海拔矿山作业时氧气增补对作业人员健康需求和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对现行主流的制氧方式和氧气增补方式进行了简单介绍。通过联系矿山作业的实际情况对制氧方式和增氧方式在... 本文通过简单分析高海拔与氧分压和氧含量的关系,说明了高海拔矿山作业时氧气增补对作业人员健康需求和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对现行主流的制氧方式和氧气增补方式进行了简单介绍。通过联系矿山作业的实际情况对制氧方式和增氧方式在矿山作业中的适用性进行了比选,最终以各自的优缺点及适宜性进行了推荐选择。最后得出通过变压吸附法制氧方式配合弥散式供氧方式更加适用于高海拔矿山作业人员健康发展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分压 氧含量 高海拔 矿山作业 制氧方式 变压吸附法(PSA) 增氧方式 弥散供氧方式
下载PDF
基于高频信号注入的IPMS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策略 被引量:85
8
作者 王高林 杨荣峰 +2 位作者 李刚 于泳 徐殿国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2-68,共7页
为了提高无位置传感器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IPMSM)的低速运行性能,提出一种基于高频信号注入的转子位置鲁棒观测方法。采用注入脉振高频电压信号的方式,通过高频电流的幅值信息获取转子位置误差信号,对信号处理及数字滤波器设计进行分析... 为了提高无位置传感器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IPMSM)的低速运行性能,提出一种基于高频信号注入的转子位置鲁棒观测方法。采用注入脉振高频电压信号的方式,通过高频电流的幅值信息获取转子位置误差信号,对信号处理及数字滤波器设计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一种具有较强抗负载扰动能力的转子位置观测器,通过考虑负载扰动转矩动态特性,给出位置鲁棒观测器的理论设计方法,根据实际扰动转矩特点及位置观测期望误差,采用极点配置法设计反馈矩阵系数。通过IPMSM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进行了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 转子位置观测器 低速运行 脉振高频信号注入 负载扰动
下载PDF
三峡右岸水轮机水力性能优化设计 被引量:6
9
作者 刘胜柱 纪兴英 《大电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0-34,45,共6页
三峡左岸水轮机虽然通过模型验收 ,但其高部分负荷区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 ,模型试验结果存在高部分负荷压力脉动区。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在三峡右岸水轮机优化设计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大量水力设计和模型试验 ,最终优选出的A... 三峡左岸水轮机虽然通过模型验收 ,但其高部分负荷区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 ,模型试验结果存在高部分负荷压力脉动区。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在三峡右岸水轮机优化设计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大量水力设计和模型试验 ,最终优选出的A858a转轮在稳定运行区内不仅无高部分负荷压力脉动 ,且空化性能、能量指标及其他水力性能亦非常优秀 ,更适于三峡水电站长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机 水力性能 优化设计 三峡水利枢纽 A858a转轮
下载PDF
首钢2号高炉高压差操作实践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贺顺 刘利锋 《炼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12,共3页
在焦炭品种变化频繁、质量波动较大的条件下,首钢2号高炉进行重负荷冶炼,通过抓好原料筛分、出铁排渣,炉内调整基本操作制度,适应了高压差操作,较好地解决了高产和低耗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 高炉 高压差 重负荷 操作
下载PDF
高压水射流清洗机对称角度布置液力端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光恒 曾艳丽 +3 位作者 孙震 秦臻 韩乃波 刘庆云 《清洗世界》 CAS 2005年第11期1-3,共3页
介绍了一种高压水射流清洗机液力端的工作原理、结构形式和应用实例。该液力端呈对称角度布置进液腔和排液腔的设计方案,有效避开了整体液力端十字交叉孔相惯线处的应力集中,大大增加了高压水射流清洗机液力端的疲劳强度储备,显著提高... 介绍了一种高压水射流清洗机液力端的工作原理、结构形式和应用实例。该液力端呈对称角度布置进液腔和排液腔的设计方案,有效避开了整体液力端十字交叉孔相惯线处的应力集中,大大增加了高压水射流清洗机液力端的疲劳强度储备,显著提高了液力端的承载能力和抗疲劳破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水射流清洗机 液力端 脉动循环载荷
下载PDF
辊压机及其挤压粉磨工艺系统的操作 被引量:1
12
作者 包玮 张永龙 +1 位作者 董立珂 胡俊亚 《水泥》 CAS 1997年第11期1-5,共5页
分析了辊压机各操作参数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种挤压粉磨工艺的特点。并以此为依据,确定辊压机在工艺中的操作方式,以期达到较高的技术经济指标。
关键词 水泥 辊压机 操作方式 粉磨系统 挤压 粉磨工艺
下载PDF
高压液氨泵并联运行流量脉动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凤魁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14年第6期51-54,共4页
通过对往复泵运动规律的分析,给出双泵并联运行累加流量和流量不均匀系数的计算公式,并利用Excel函数编程,对高压液氨泵并联运行累加流量进行模拟,探讨双泵并联运行在不同错相位角和转速下流量不均匀系数的变化规律,总结最佳操作工况,... 通过对往复泵运动规律的分析,给出双泵并联运行累加流量和流量不均匀系数的计算公式,并利用Excel函数编程,对高压液氨泵并联运行累加流量进行模拟,探讨双泵并联运行在不同错相位角和转速下流量不均匀系数的变化规律,总结最佳操作工况,提出峰值分散技术应用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液氨泵 并联运行 流量脉动 Excel函数编程 流量不均匀系数 错相位角
下载PDF
三峡电厂21F机组高负荷运行时的噪声分析
14
作者 孙建平 戴勇峰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7-119,共3页
针对三峡电厂21F机组运行时的噪声和振动问题,分别测量和分析了机组的噪声、振动及水压脉动情况。结果表明,涡壳进入门处86.5Hz的噪声来源于导叶相对开度为70%~77%时的流体绕流,与机组振动无关。水车室53.55、35.70、17.85Hz... 针对三峡电厂21F机组运行时的噪声和振动问题,分别测量和分析了机组的噪声、振动及水压脉动情况。结果表明,涡壳进入门处86.5Hz的噪声来源于导叶相对开度为70%~77%时的流体绕流,与机组振动无关。水车室53.55、35.70、17.85Hz的噪声主要来源于旋转的转轮与水流的相互作用及各叶片通道流体的不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机组 高负荷运行 故障诊断 噪声测量 水压脉动 三峡电厂
下载PDF
基于动态实验的双馈抽水蓄能机组空载特性与变速演化 被引量:16
15
作者 赵志高 杨建东 +3 位作者 董旭柱 陈满 彭煜民 杨桀彬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7439-7450,共12页
可变速抽水蓄能具备调节速动性、高效性、灵活性、可靠性等优势,是全球抽水蓄能发展的新方向。然而,国内暂无已投运的双馈抽水蓄能电站,对变速机组动态特性和控制策略研究多依赖数值仿真,并且严重缺乏运行数据支持和真机验证。该文依托... 可变速抽水蓄能具备调节速动性、高效性、灵活性、可靠性等优势,是全球抽水蓄能发展的新方向。然而,国内暂无已投运的双馈抽水蓄能电站,对变速机组动态特性和控制策略研究多依赖数值仿真,并且严重缺乏运行数据支持和真机验证。该文依托国内首台可变速抽水蓄能动态特性实验台,通过不同水头不同转速下模型实验分析变速机组的空载特性,揭示空载变速运行背后的演化规律。提出迁移里程和工况点斜率等量化指标,并纳入到可变速机组空载性能评估中,进一步提出适用于可变速机组的发电快速启动策略并集成于监控系统。运行结果表明,变速机组可以突破反“S”特性区和并网同期带的约束,节约常规启动时间47.87%,最大可降低空载无叶区压力脉动幅值45.54%,有望从根本上解决低水头条件由空载频率波动导致的并网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抽水蓄能 模型实验 空载特性 变速运行 压力脉动
下载PDF
高背压双抽热电联产机组联合运行特性及负荷分配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学 胡刚刚 +3 位作者 李健 杨志平 王宁玲 戈志华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19-228,共10页
大型汽轮机组采用高背压方式进行供热能够尽可能多利用排汽余热,节能效果显著,在热负荷允许的条件下,已成为越来越多火电厂供热改造的首选。针对某电厂2×330 MW高背压抽汽热电联产机组进行建模,分析其理论供热能力,结合热网供回水... 大型汽轮机组采用高背压方式进行供热能够尽可能多利用排汽余热,节能效果显著,在热负荷允许的条件下,已成为越来越多火电厂供热改造的首选。针对某电厂2×330 MW高背压抽汽热电联产机组进行建模,分析其理论供热能力,结合热网供回水温度分析其调峰能力与经济性投运条件,研究了采用抽凝-抽背方式(EC-EHBP)、双抽凝方式(EC-EC)运行时的抽汽与负荷分配问题,确定了抽汽分配和电负荷分配原则,明确了不同环境温度下的背压运行方式。研究结果对电厂实际运行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背压 热电联产 经济性运行 抽汽分配 负荷分配
下载PDF
1000 MW机组增设零号高压加热器经济性分析及运行优化 被引量:4
17
作者 常东锋 付亦葳 +2 位作者 王伟 范庆伟 黄嘉驷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21,共5页
以某超超临界1 000 MW机组为例,采用热平衡方法建立热力计算模型,对增设单列或双列零号高压加热器2种方案和运行方式进行了比选和优化。结果显示:单、双列零号高压加热器均可将给水加热至脱硝的要求范围内,二者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差... 以某超超临界1 000 MW机组为例,采用热平衡方法建立热力计算模型,对增设单列或双列零号高压加热器2种方案和运行方式进行了比选和优化。结果显示:单、双列零号高压加热器均可将给水加热至脱硝的要求范围内,二者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差别很小,考虑投资、运行、维护等因素时各有优势;随着零号高压加热器进汽压力的升高,机组节能收益逐渐增大,选型中应尽量选择较高的进汽参数;水量分配对单列布置零号高压加热器的热经济性影响存在最佳点,且该最佳流量偏差和节能收益随负荷的增加而增大,在运行时可适当调整两列高压加热器的水量分配,以达到系统经济性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号高压加热器 热平衡方法 双列高压加热器 热经济性 低负荷脱硝 运行优化
下载PDF
800MW水轮发电机组高压油减载系统报警原因浅析
18
作者 刘斌 刘钊 谌裕嘉 《水电与新能源》 2020年第3期1-4,共4页
对国内某巨型水电站机组高压油减载系统的组成及其运行情况分析表明,高压油系统压力与推导油温成反比关系,与水头成正比关系。高压油系统压力在不同油温、不同水头下将会有所不同,在设定高压油系统运行参数时应经过精密计算,同时参考系... 对国内某巨型水电站机组高压油减载系统的组成及其运行情况分析表明,高压油系统压力与推导油温成反比关系,与水头成正比关系。高压油系统压力在不同油温、不同水头下将会有所不同,在设定高压油系统运行参数时应经过精密计算,同时参考系统所需最小压力限值以及高压油系统正常运行压力范围,进而合理设定运行参数,方能避免报警信号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型水电站 高压油 减载系统 运行情况 水轮发电机组
下载PDF
部分负荷下高压油泵供油量影响参数量化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兰奇 范立云 +3 位作者 商荣凯 陈超 白云 连历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1期204-207,共4页
高压油泵作为共轨系统动力元件,为共轨系统提供定量的高压燃油。利用AMESim液力仿真平台建立高压油泵仿真模型,并通过油泵试验台的测量数据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由于高压油泵通常工作在部分负荷下,所以着重利用仿真模型对高压油泵... 高压油泵作为共轨系统动力元件,为共轨系统提供定量的高压燃油。利用AMESim液力仿真平台建立高压油泵仿真模型,并通过油泵试验台的测量数据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由于高压油泵通常工作在部分负荷下,所以着重利用仿真模型对高压油泵在部分负荷下循环供油量的影响参数进行了量化分析,这对高压油泵的参数匹配与设计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油泵 部分负荷 供油量 量化分析 AMESIM
下载PDF
多工况下高水头水泵水轮机压力脉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萍 宁楠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7-140,共4页
为研究多工况下高水头水泵水轮机内部的压力脉动特性,以某抽水蓄能电站水泵水轮机模型为例,采用SST湍流模型对非设计工况点下的水泵水轮机进行三维全流道非定常数值模拟,同时监测了固定导叶与活动导叶间、无叶区及尾水管处的压力脉动。... 为研究多工况下高水头水泵水轮机内部的压力脉动特性,以某抽水蓄能电站水泵水轮机模型为例,采用SST湍流模型对非设计工况点下的水泵水轮机进行三维全流道非定常数值模拟,同时监测了固定导叶与活动导叶间、无叶区及尾水管处的压力脉动。结果表明,对于固定导叶与活动导叶之间的区域,水轮机工况下的压力脉动主频为叶片通过频率,而水泵工况下的最高扬程和最低扬程工况的主频分别为转频和叶片数通过的频率;对于无叶区,由于受到强烈的动静干涉效应,水轮机、水泵工况下的主频均为转轮叶片数通过频率,且脉动幅值较大;对于尾水管区域,直锥段处的频率分布规律与流量有关,水轮机小流量工况下,尾水管内主要为0.3倍转频的低频压力脉动,而水轮机大流量工况下,脉动频率主要以2.6倍转频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泵水轮机 多工况 高水头 压力脉动 非定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