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被引量:6
1
作者 Shou-kai Chen Qi-dong He Ji-gang Cao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I CAS CSCD 2018年第3期250-257,共8页
This research focused on the three-dimensional(3 D) seepage field simulation of a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CFRD) under complex hydraulic conditions. A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of fractured rock m... This research focused on the three-dimensional(3 D) seepage field simulation of a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CFRD) under complex hydraulic conditions. A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of fractured rock mass was used for equivalent continuous seepage field analysis based on the improved node virtual flow method. Using a high CFRD as an example, the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range was determined, and a finite element model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terrain and geological conditions, as well as structural fa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am area. The equivalent seepage coefficients of different material zones or positions in the dam foundation were calculated with the Snow model or inverse analysis. Then, the 3 D seepage field in the dam area was calculated under the normal water storage conditions, and the corresponding water head distribution, seepage flow, seepage gradient, and seepag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dam area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can effectively simulate overall seepage patterns of the CFRD under complex hydraulic conditions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eepage analysis of similar CFR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CFRD)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node virtual flow method Fractured rock mass SEEPAGE field SEEPAGE coefficient
下载PDF
Hierarchy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for the China Loess watersheds based on gully node calibration 被引量:4
2
作者 Hai-ying ZHAO Yi-peng +1 位作者 XU Yue-xue LIU Hai-ying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8年第12期2637-2650,共14页
A land surface region can be decomposed into a series of watershed units with a hierarchical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For loess landform, the watershed is a basic spatial–structural unit that can express natural lan... A land surface region can be decomposed into a series of watershed units with a hierarchical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For loess landform, the watershed is a basic spatial–structural unit that can express natural landforms, surface morphology characteristics, spatial organization and developmental evolution. In this research we adopted the concept of node calibration in the watershed structure unit, selected six complete watersheds on China Loess Plateau as the research areas to study the quantit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in terms of watershed geomorphology based on 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 data, and then built a watershed hierarchical structure model that relies on gully structure feature points. We calculated the quantitative indices, such as elevation, flow accumulation and hypsometric integral and found there are remarkably closer 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n flow accumulation and elevation with increasing gully order, and the same variation tendency of hypsometric integral also presen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al structure become more stable, and the intensity of spatial aggregation gradually enhances with increasing gully order. In summary, from the view of gully node calibration, the China Loess watershed structure shows more significantly complex, and the developmental situation variation of the loess landforms also exhibited a fairly stable status with gully order increasing. So, the loess watershed structure and its changes constructed the complex system of the loess landform, and it has the great significance for studying the spatial pattern and evolution law of the watershed geomorph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flow accumulation GULLY structure feature point Hypsometric integral LOESS LANDFORM node CALIBRATION
下载PDF
大型IP网络流量矩阵分析预测的探讨研究
3
作者 韦烜 刘志华 +2 位作者 李青 何晓明 黄君雅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64-2173,共10页
高效、准确的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网络流量流向分析预测是网络规划建设的基础。通过部署流量采集分析系统,运营商可轻松获取网络总流量、节点流量、节点分方向流量等较完备的历史基础数据,为流量分析预测提供关键的输入。IP... 高效、准确的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网络流量流向分析预测是网络规划建设的基础。通过部署流量采集分析系统,运营商可轻松获取网络总流量、节点流量、节点分方向流量等较完备的历史基础数据,为流量分析预测提供关键的输入。IP网络流量分析预测方法主要包括两类:传统统计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近年提出的NeuralProphet模型因结合两者优点而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首次基于NeuralProphet模型对大型运营级IP网络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流量流向进行直接预测,并采用改进的损失函数优化模型训练,预测结果表明NeuralProphet模型能够更科学、准确地预测IP网络流量矩阵,整体预测精度提升了8.7%,同时模型扩展性和鲁棒性也具有更佳的表现,可以更好地满足IP网络规划建设和运行维护的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矩阵 源节点到目的节点流量流向 节点流量 预测模型 自回归
下载PDF
深圳市轨道交通车站与土地利用互动性研究
4
作者 李云 刘泓昆 +3 位作者 胡慧敏 巩科麟 张亚男 殷子渊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5-405,共11页
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发展相互影响,两者协调发展有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利用中国深圳市1999年与2015年的建筑普查、土地利用以及轨道交通车站刷卡数据,从开发强度、用地信息熵、车站类型及早晚高峰... 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发展相互影响,两者协调发展有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利用中国深圳市1999年与2015年的建筑普查、土地利用以及轨道交通车站刷卡数据,从开发强度、用地信息熵、车站类型及早晚高峰客流量等多个指标精细化分析轨道交通车站运能与周边土地利用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引入“节点-场所”模型构建指标体系评价轨道交通车站与土地利用间的发展协调程度,利用k-means聚类分析将二者协调状态划分为从属状态、平衡状态及失衡状态.结果表明,随着轨道交通车站开发建设,深圳市轨道交通车站周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高;车站客流量与周边土地利用指标的相关性显著,全天客流量与容积率和商办建筑面积显著正相关,早高峰客流量与居住建筑面积和建筑密度显著正相关,而与容积率显著负相关,晚高峰客流量则与商办建筑面积和道路网密度显著正相关.深圳市轨道交通车站与站点周边土地利用协调发展水平偏低,站点类型以节点和场所价值低度均衡发展的从属状态为主,而协调状态则较少且集中分布在中心区圈层.未来应进一步对失衡节点地区采取针对性的开发策略,提升集聚效应与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轨道交通车站 土地利用 “节点-场所”模型 协调关系 客流量 深圳
下载PDF
基于容积法和水文模型法的海绵设施效能评估研究
5
作者 卢兴超 徐宗学 周玉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6-744,共9页
为了提升海绵设施布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充分发挥海绵设施的效能,提出了基于容积法和水文模型法的海绵设施效能评估方法.以迁安市某海绵型建筑小区为例,借助容积法量化海绵设计方案,利用水文模型设置海绵设施控制雨水的优选路径,分别选... 为了提升海绵设施布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充分发挥海绵设施的效能,提出了基于容积法和水文模型法的海绵设施效能评估方法.以迁安市某海绵型建筑小区为例,借助容积法量化海绵设计方案,利用水文模型设置海绵设施控制雨水的优选路径,分别选用2、5、10 a的短历时(2 h)设计降雨情景对海绵设施建设效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与排水口演算和不透水区演算模式相比,透水区演算模式更契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2)在2、5、10 a的短历时(2h)设计降雨情景下,相对于海绵设施布设前,布设后场地雨水径流总量削减率分别为86.9%、82.4%、79.6%,径流峰值流量平均削减为94.57%、87.89%、86.45%,雨水管道中最大充满度80%以上的管道长度分别降低了86.55%、85.27%、64.48%;3)在10 a一遇设计降雨重现期下,溢流节点J31在海绵设施布设后,井内最高水位降低了1.332 m,且其他9个溢流风险节点其水位也明显降低.上述研究表明,在低重现期短历时(2h)设计降雨情景下,海绵设施对场地径流总量、峰值流量有很好的削减作用,对雨水管道排水压力有显著减轻作用,对节点溢流风险有很好的控制效果,为今后开展海绵城市源头减排设施的布设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积法 水文模型法 径流路径 优化 径流总量 峰值流量 溢流节点
下载PDF
基于点-弧、弧-路模型的集装箱循环班列车流组织研究
6
作者 李思雨 杨凯丽 +2 位作者 董欣垒 郎茂祥 于乃康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0-521,共12页
立足“公转铁”和“散改集”货源,基于集装箱运输需求的变化性和区域的不均衡性,为了实现集装箱和车辆的均衡发展、改善集装箱运输组织模式,从而充分利用铁路运输能力、提升铁路货运服务质量,围绕一种新型集装箱班列组织模式—固定车底... 立足“公转铁”和“散改集”货源,基于集装箱运输需求的变化性和区域的不均衡性,为了实现集装箱和车辆的均衡发展、改善集装箱运输组织模式,从而充分利用铁路运输能力、提升铁路货运服务质量,围绕一种新型集装箱班列组织模式—固定车底循环班列,探讨其开行条件、班列走行径路等问题。以空车总走行距离最小为目标建立集装箱固定车底循环班列车流组织的点-弧模型,以求解循环班列的弧段选用和弧段上分配的箱流量;考虑循环班列的走行径路特点,以空车总运输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弧-路模型,以求解循环班列的走行路径和弧段上分配的箱流量。基于20英尺35 t通用箱的市场使用情况,以35 t通用箱的运单数据作为实证研究,设计搜索循环班列可行路径的算法,利用Gurobi求解器求解2种模型,分析求解结果得到了车流组织方案。对比分析2类模型在计算效率和求解结果等方面的区别,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案例结果表明:点-弧模型求解速度快但无法直观得到走行径路和分配结果,弧-路模型对大规模网络的求解效率较低但能直接得到走行径路和分配结果,集装箱循环班列的车流组织方案可根据运输需求的空间分布和运输组织的复杂性进行调整,以提升运输效率。本研究成果能够为丰富铁路货运产品、设计循环班列组织方案提供理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走行径路 车流组织 集装箱循环班列 点-弧模型 弧-路模型
下载PDF
Lagrangian generic second order traffic flow models for node 被引量:1
7
作者 Asma Khelifi Habib Haj-Salem +1 位作者 Jean-Patrick Lebacque Lotfi Nabli 《Journa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English Edition)》 2018年第1期14-27,共14页
This study sheds light on higher order macroscopic traffic flow modeling on road networks, thanks to the generic second order models (GSOM family) which embeds a myriad of traffic models. 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 This study sheds light on higher order macroscopic traffic flow modeling on road networks, thanks to the generic second order models (GSOM family) which embeds a myriad of traffic models. 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at such higher order models are easily solved in Lagrangian coordinates which are compatible with both microscopic and macroscopic descriptions. The generalized GSOM model is reformulated in the Lagrangian coordinate system to develop a more efficient numerical method. The difficulty in applying this approach on networks basically resides in dealing with node dynamics. Traffic flow characteristics at node are different from that on homogeneous links. Different geometry features can lead to different critical research issues. For instance, discontinuity in traffic stream can be an important issue for traffic signal operations, while capacity drop may be crucial for lane-merges. The current paper aims to establish and analyze a new adapted node model for macroscopic traffic flow models by applying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boundary conditions on the Lagrangian coordinates in order to perform simulations on networks of roads, and accompanying numerical method. The internal node dynamics between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links are taken into account of the node model. Therefore, a numerical example is provided to underscore the efficiency of this approach.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discretized node model yields accurate results. Additional kinematic waves and contact discontinuities are induced by the variation of the driver attribu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CROSCOPIC Traffic flow modeling GSOM family LAGRANGIAN node
原文传递
基于节点分类的区域货流分布预测方法
8
作者 吴淼晶鑫 杨圣文 +2 位作者 陈富泽 钱琛浩 张梦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9645-9653,共9页
为了更加精确地预测区域货流分布并准确描绘区域经济之间的联系与互动,提出了基于聚类算法与改进重力模型相结合的区域货流分布预测方法。首先,通过Pearson相关性检验对货运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针对不同区域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似性,采用K-me... 为了更加精确地预测区域货流分布并准确描绘区域经济之间的联系与互动,提出了基于聚类算法与改进重力模型相结合的区域货流分布预测方法。首先,通过Pearson相关性检验对货运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针对不同区域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似性,采用K-means++算法进行节点聚类,对起讫点(origin-destination,OD)进行精细化研究;其次,引入货运影响因素、社会联系强度以及由距离成本和时间成本构建的阻抗函数作为参数,对传统重力模型进行改进,灵活地适应不同地区的交通特征,使得模型更具通用性和适应性;最后,以云南省为例,利用构建的改进重力模型进行货流分布预测,并与传统重力模型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重力模型预测精度比传统重力模型提升了57.75%,稳定性提升了54.66%。该方法预测精度明显提升,为区域货流预测提供了更为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货流分布 节点分类 K-means++ 重力模型
下载PDF
基于多商品流和虚拟弧的铁路车流分配点-弧、弧-路模型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田亚明 林柏梁 纪丽君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12,共6页
重点研究铁路车流分配过程中的不可行流问题。采用设置虚拟弧的方式定位和计算不可行流,引入多商品流的概念,分别构建了基于多商品流和虚拟弧的车流分配点-弧、弧-路模型。二者均以广义运输费用最少为目标,利用弧段阻尼系数调节不同车... 重点研究铁路车流分配过程中的不可行流问题。采用设置虚拟弧的方式定位和计算不可行流,引入多商品流的概念,分别构建了基于多商品流和虚拟弧的车流分配点-弧、弧-路模型。二者均以广义运输费用最少为目标,利用弧段阻尼系数调节不同车流的运输成本,同时考虑了弧段的能力约束和不可行流的惩罚费用。此外,弧-路模型还将合理绕行率纳入约束体系。两类模型在决策变量和虚拟弧的设定原理上有所不同。通过分析对比得知,点-弧模型适用于精确测算不可行流总量,弧-路模型适用于直观确定不可行OD。最后,设计空车调配算例并利用LINGO软件实现了两类模型的求解,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归纳得出相关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车流分配 多商品流 不可行流 点-弧模型 弧-路模型 LINGO
下载PDF
基于重要度评价矩阵的电网关键节点辨识 被引量:28
10
作者 朱国威 王先培 +3 位作者 贺瑞娟 田猛 代荡荡 张其林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347-3353,共7页
电网中存在某些脆弱环节对系统连锁故障有重要影响,如何有效识别这些脆弱环节是目前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以IEEE 39节点系统作为测试算例,在直流潮流优化模型下,研究了电网部分节点移除对电力系统连锁故障的影响,采用了最大供电区域指... 电网中存在某些脆弱环节对系统连锁故障有重要影响,如何有效识别这些脆弱环节是目前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以IEEE 39节点系统作为测试算例,在直流潮流优化模型下,研究了电网部分节点移除对电力系统连锁故障的影响,采用了最大供电区域指标校验节点损失代价。并基于复杂网络特征参数及电网物理特性,定义了电网节点重要度矩阵,构造了一种电网关键节点辨识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节点及其相邻节点度值、节点效能值和线路的电抗值来表征电网节点重要度。仿真结果表明,电网的高度数节点不一定是引起连锁故障的关键节点,节点在整个网络中的效能值及其相邻节点度数是决定其关键程度的共同影响因素,该算法可以有效识别电网中的关键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节点辨识 重要度矩阵 直流潮流模型 连锁故障 复杂网络
下载PDF
基于PSASP的UPFC潮流控制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17
11
作者 陈剑平 李林川 +2 位作者 张芳 李传栋 刘宏江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6-70,共5页
为了将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嵌入到商业软件中,采用节点注入电流法建立了UPFC的潮流控制模型。该模型通过控制UPFC串联侧节点的注入电流和并联侧节点的无功注入电流来控制线路潮流和UPFC接入点母线电压,其... 为了将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嵌入到商业软件中,采用节点注入电流法建立了UPFC的潮流控制模型。该模型通过控制UPFC串联侧节点的注入电流和并联侧节点的无功注入电流来控制线路潮流和UPFC接入点母线电压,其中,串联侧节点的注入电流通过功率目标方程直接求取,并联侧节点的无功注入电流通过引入被控母线电压的参考值与实际值的偏差求得。基于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SASP(power system analysis software package)进行了算例研究,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有效实现UPFC的潮流控制作用,且具有较快的潮流追踪速度和较高的收敛精度。对其他FACTS(flexible AC transmission system)器件的控制建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 统一潮流控制器 潮流控制 节点注入电流 建模
下载PDF
河网非恒定水沙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孙昭华 李义天 曹志芳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5-172,共8页
建立了能够适用于多种情况的河网非恒定流水沙数学模型。推导提出了河网泥沙方程组的分级解法,提出了适用于河网计算的汊点分沙模式,分析和对比了多种分沙模式的适用性,对河网区域中可蓄水汊点也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办法。采用汉江杜家台... 建立了能够适用于多种情况的河网非恒定流水沙数学模型。推导提出了河网泥沙方程组的分级解法,提出了适用于河网计算的汊点分沙模式,分析和对比了多种分沙模式的适用性,对河网区域中可蓄水汊点也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办法。采用汉江杜家台分蓄洪区的资料作了模型的验证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网非恒定流 水沙数学模型 汉点分沙 河网泥沙 蓄洪区
下载PDF
含分布式电源的弱环配电网络潮流计算 被引量:33
13
作者 代江 王韶 祝金锋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7-41,46,共6页
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对配电网络安全运行产生很大影响,提出一种能处理各种分布式电源和弱环网的配电网改进潮流计算方法。该方法利用配电系统弱环网特点,采用前推回代法和回路电流法求解弱环配电网潮流。在基于几种常见分布式电源运行方式... 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对配电网络安全运行产生很大影响,提出一种能处理各种分布式电源和弱环网的配电网改进潮流计算方法。该方法利用配电系统弱环网特点,采用前推回代法和回路电流法求解弱环配电网潮流。在基于几种常见分布式电源运行方式和控制特点基础上,建立各种分布式电源在潮流计算中的节点模型。在处理PV节点类型分布式电源时,运用基于灵敏度阻抗矩阵的无功补偿量计算方法。采用该方法在33节点配电系统中进行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弱环配电网络 潮流计算 节点模型 灵敏度阻抗矩阵
下载PDF
含双馈风机的配电网模糊谐波潮流计算 被引量:8
14
作者 吴杰 颜秉超 梁婷婷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2-76,共5页
针对配电网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因素对接有双馈风机的配电网节点进行基波和谐波模糊建模。并考虑节点内部存在的关系:在节点基波建模中,考虑并联补偿器和功率因数的关系可以提高理论收敛程度;在节点谐波建模中,考虑风机负荷、无源负荷... 针对配电网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因素对接有双馈风机的配电网节点进行基波和谐波模糊建模。并考虑节点内部存在的关系:在节点基波建模中,考虑并联补偿器和功率因数的关系可以提高理论收敛程度;在节点谐波建模中,考虑风机负荷、无源负荷和非线性负荷的关系可以极大简化模糊谐波建模的复杂程度。最后把双馈风机接入典型33节点辐射型配电网进行模糊谐波潮流计算,证明了所提建模方法使模糊谐波潮流计算的速度和精度都有所提高,通过计算分析了双馈风机发出谐波对配电网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机 配电 不确定分析 节点基波模糊模型 节点谐波模糊模型 模糊谐波潮流 计算
下载PDF
基于虚拟节点连接的道路网络模型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庄生 王庆 万德钧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2008年第4期453-457,共5页
利用传统的基于节点连接的道路网络模型来表达真实世界中的道路网络,其存在的缺陷越来越突出,大大降低了导航系统的鲁棒性。为了消除这些缺陷,提出一个新的道路网络模型,即基于虚拟节点连接的道路网络模型;其虚拟节点是汇交路段的各个... 利用传统的基于节点连接的道路网络模型来表达真实世界中的道路网络,其存在的缺陷越来越突出,大大降低了导航系统的鲁棒性。为了消除这些缺陷,提出一个新的道路网络模型,即基于虚拟节点连接的道路网络模型;其虚拟节点是汇交路段的各个端点所围成的区域,具有真实道路路口的形状。与传统模型相比,该模型更能表达真实世界道路网络中的交通流,所以它能更好地满足地图匹配理论要求。另外,该模型能很好地表达真实道路路口参数,所以它在交通规划、交通管理和交通流模拟中都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节点 地理信息系统 道路网络 节点 交通流
下载PDF
电力系统地区电网模型拼接中的灵敏度潮流调整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舒琴 黄永伟 +3 位作者 汪晶 王霞 潘剑柔 鞠平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83-88,共6页
在地区电网模型拼接过程中,由于边界联络线处的电量和内网并不匹配,各分块模型不能直接拼接。针对该问题,采用基于节点间电气距离的灵敏度校正方法进行边界潮流调整。该方法以有功潮流方程中有功功率相对电压相角变化率的倒数来度量节... 在地区电网模型拼接过程中,由于边界联络线处的电量和内网并不匹配,各分块模型不能直接拼接。针对该问题,采用基于节点间电气距离的灵敏度校正方法进行边界潮流调整。该方法以有功潮流方程中有功功率相对电压相角变化率的倒数来度量节点间的电气距离,选取与边界节点电气距离较小的节点作为可调节节点,利用灵敏度校正方法交替进行迭代,可使偏差逐渐减小到要求的精度内。该方法仅选取部分对边界节点影响较大的节点作为可调节节点,并不会增加迭代计算的次数,还能够减小工作量。应用IEEE39节点系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距离 可调节点 模型拼接 灵敏度校正法 潮流调整
下载PDF
以支路为基元的封闭格式潮流算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文博 韩学山 张波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3-119,共7页
针对潮流修正方程计算中新注入元处理繁琐的问题,以支路微增模型为基元,充分利用极坐标下牛顿潮流计算中因子分解过程、节点编号及稀疏存储三者间的关联,形成封闭格式的潮流算法。该算法采用支路微增模型的修正方程表达,并以追加形式与... 针对潮流修正方程计算中新注入元处理繁琐的问题,以支路微增模型为基元,充分利用极坐标下牛顿潮流计算中因子分解过程、节点编号及稀疏存储三者间的关联,形成封闭格式的潮流算法。该算法采用支路微增模型的修正方程表达,并以追加形式与雅可比矩阵直接关联,无需导纳阵。依据节点编号同因子分解的关联性质,在节点编号的同时,跟踪未来与数值计算关联的拓扑结构,使前代自动定位,回代自动释放,形成封闭的计算格式,以期提高潮流计算算法的性能。以简单6节点电网为例详细阐述封闭计算格式的计算过程,通过3个IEEE标准系统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在内存和计算速度上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计算 稀疏技术 节点编号 LU分解 支路微增模型
下载PDF
面板堆石坝垂直缝破坏下三维渗流场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19
18
作者 陈守开 严俊 李健铭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473-3478,3486,共7页
采用改进节点虚流量法求解无压稳定渗流场,并引入无厚度的裂缝模型对破坏的垂直缝渗流行为进行模拟,得到面板堆石坝裂缝渗流问题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并编制Fortran程序。以某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为例,计算了面板单一垂直缝破坏和多条垂直缝... 采用改进节点虚流量法求解无压稳定渗流场,并引入无厚度的裂缝模型对破坏的垂直缝渗流行为进行模拟,得到面板堆石坝裂缝渗流问题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并编制Fortran程序。以某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为例,计算了面板单一垂直缝破坏和多条垂直缝破坏条件下的三维渗流场,得到不同条件下渗流场的水头分布、浸润线以及渗漏量,系统分析了面板堆石坝在垂直缝破坏条件下的稳定渗流场规律和特点。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对渗流逸出点和浸润线进行准确定位,还能很好地模拟面板垂直缝破坏对坝区渗流场的影响,可以为面板堆石坝的接缝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板堆石坝 垂直缝 渗流 改进节点虚流量法 裂缝模型
下载PDF
基于节点网络的水平井分段流入剖面预测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庞伟 刘理明 +2 位作者 何祖清 何同 王国华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3-98,共6页
随着水平井分段完井技术的发展,完井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为了准确模拟水平井分段完井流入剖面,研究了基于节点网络的水平井分段流入剖面预测方法.将完井结构简化为由地层、井壁与完井工具间的环空、完井工具构成的水平井井筒网络,基于... 随着水平井分段完井技术的发展,完井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为了准确模拟水平井分段完井流入剖面,研究了基于节点网络的水平井分段流入剖面预测方法.将完井结构简化为由地层、井壁与完井工具间的环空、完井工具构成的水平井井筒网络,基于物质守恒原理和动量守恒定理,建立了各类流动桥的压降模型;用桥流动指数来表征流体流动方向,建立了耦合地层、井壁与完井工具间的环空、完井工具三者之间的流体流入剖面预测模型,并采用Newton-Raphson迭代方法进行了求解.算例分析表明,应用该方法可预测水平井复杂完井结构的环空、油管中的压力和流量分布,准确反映完井方式和完井工具对井筒流体流入剖面的影响,且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研究认为,建立的水平井分段流入剖面模型可为完井方式选择、参数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分段完井 井筒网络 流入剖面 产能模型 完井参数
下载PDF
基于信号流图的流化床锅炉风烟系统建模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悦 韩璞 陈文颖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24-528,共5页
在机理建模的过程中,引入信号流图的概念来描述被分析的系统,将系统中的各种设备和连接关系简化成节点和支路,建立节点和支路的算法描述.选取某130t/h的流化床锅炉为仿真对象,根据上述方法建立燃烧系统机理模型,并进行在线仿真.结果表明... 在机理建模的过程中,引入信号流图的概念来描述被分析的系统,将系统中的各种设备和连接关系简化成节点和支路,建立节点和支路的算法描述.选取某130t/h的流化床锅炉为仿真对象,根据上述方法建立燃烧系统机理模型,并进行在线仿真.结果表明:一次风量的扰动对各个参数的影响趋势与流化床锅炉特性保持一致,该模型能够正确反映流化床锅炉风烟系统参数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锅炉 风烟系统 机理模型 信号流图 节点 支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