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西部黄土区地质灾害调查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
作者 孙萍萍 张茂省 +4 位作者 贾俊 程秀娟 朱立峰 薛强 王佳运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6-107,共12页
西部黄土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地质构造背景,加之黄土特殊的工程特性,使得区内滑坡、崩塌、泥流等地质灾害多发、频发,举世瞩目的黄土高原更是全国的地质灾害高发区和防治重点区。自20世纪50年代,区内陆续开展了与地质灾害相关的调... 西部黄土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地质构造背景,加之黄土特殊的工程特性,使得区内滑坡、崩塌、泥流等地质灾害多发、频发,举世瞩目的黄土高原更是全国的地质灾害高发区和防治重点区。自20世纪50年代,区内陆续开展了与地质灾害相关的调查评价工作,特别是通过“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的工作,基本查明了区内地质灾害的成灾规律,探索了黄土地质灾害早期识别、调查技术方法、监测预警、风险评价等关键技术,搭建了自然资源部黄土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和野外科学观测站等平台,有效支撑了西北各省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的建立。笔者在回顾以往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受极端气候和人类工程活动影响,分析了西部黄土区地质灾害防治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基于强化地质灾害风险调查、优化和完善监测技术、构建隐患点与风险区双管控的风险管控模式,进一步整体提升西北黄土地区地质灾害防控水平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防灾减灾 监测预警 黄土高原 西北地区
下载PDF
南黄海西部滨浅海区灾害地质因素特征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7
2
作者 孔祥淮 刘健 +2 位作者 杜远生 温春 徐刚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3-52,共10页
根据浅地层地震剖面的解译结果,对南黄海西部滨浅海区灾害地质要素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研究区存在多种灾害地质要素,包括海岸侵蚀与淤积、水下浅滩、浅层气、埋藏古河道和古三角洲、沙脊、陡坡、沙层液化、冲蚀沟槽、滑坡、差异性压... 根据浅地层地震剖面的解译结果,对南黄海西部滨浅海区灾害地质要素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研究区存在多种灾害地质要素,包括海岸侵蚀与淤积、水下浅滩、浅层气、埋藏古河道和古三角洲、沙脊、陡坡、沙层液化、冲蚀沟槽、滑坡、差异性压实断层等等。探讨了灾害地质要素的特征和分布规律,并绘制了主要灾害地质要素分布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震剖面 灾害地质要素 减灾防灾 南黄海西部
下载PDF
湖北省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网络信息平台建设思考 被引量:7
3
作者 孙仁先 王小平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04年第4期43-47,共5页
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已形成了以政府部门的管理体系为主体,以群策群防体系、专业监测预警体系、科研专业技术支撑体系和科普宣传教育体系等为辅的五个工作体系,为高效地调度和运用各个工作体系,拟综合构建以“WebGIS”技术为手段的省... 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已形成了以政府部门的管理体系为主体,以群策群防体系、专业监测预警体系、科研专业技术支撑体系和科普宣传教育体系等为辅的五个工作体系,为高效地调度和运用各个工作体系,拟综合构建以“WebGIS”技术为手段的省级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网络信息平台,实现集数据采集、存储、分级管理、专业综合分析和信息传输与发布等系统功能,为省级地质灾害减灾防灾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可以大大提高政府对地质灾害的防灾减灾的能力,是目前应对地质灾害综合防御的行之有效的手段, 具有较广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防灾减灾 系统建设 WEBGIS 湖北 网络信息平台
下载PDF
四川省甘孜州地质灾害特征与防灾减灾对策 被引量:10
4
作者 郑万模 周东 王锦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0年第2期102-103,111,共3页
在论述了甘孜州环境地质条件的基础上 ,系统地阐述了甘孜州地区的地质灾害发育类型、分布特征及危害程度 ,并提出了相应的防灾减灾对策。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分布特征 防灾减灾 对策 四川
下载PDF
近村庄矿山堆渣场地质灾害防治及稳定性分析——以云南三江矿山堆渣场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赵金银 《矿业工程研究》 2016年第2期1-6,共6页
为深入研究近村庄堆渣体稳定性问题,依托云南三江矿山堆渣场工程实例,介绍了该类碎屑堆积体的环境特点、堆积形态、强度参数等工程特性,采用现场调研、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的数值模拟相结合方法对堆渣场工程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 为深入研究近村庄堆渣体稳定性问题,依托云南三江矿山堆渣场工程实例,介绍了该类碎屑堆积体的环境特点、堆积形态、强度参数等工程特性,采用现场调研、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的数值模拟相结合方法对堆渣场工程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自然工况下,对加固后的堆渣体边坡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主次沟谷安全系数分别为1.434和1.821,表明该堆渣体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与现场调研的变形形态相吻合.该工程采取的"抗滑桩+挡板墙+柔性挡土墙+截排水系统"加固措施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并为对此类大型堆积体采取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其治理措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渣场 强度折减法 数值分析 稳定性 地质灾害防治
下载PDF
地质灾害风险思维培育 被引量:3
6
作者 宋强辉 李晓雷 +1 位作者 吴应祥 覃小华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4-89,共6页
自然条件和人为活动的双重作用导致地质环境日益恶化、地质灾害频发,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而汶川大地震直接促成中国"防灾减灾日"的设立。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迫切需要改变地质灾害防治... 自然条件和人为活动的双重作用导致地质环境日益恶化、地质灾害频发,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而汶川大地震直接促成中国"防灾减灾日"的设立。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迫切需要改变地质灾害防治"重灾后整治、轻灾前预防"的传统安全性思维。本文分析了地质灾害防治从传统安全性思维到风险思维转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建议加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的相关研究,注重防灾减灾救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地质灾害风险思维的培育,特别强调以"防灾减灾日"为契机,不断提高公众的风险思维和防灾减灾意识,构建地质灾害风险文化,最终促成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不确定性 风险思维 防灾减灾日 风险文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