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iveness of an intervention for reducing social stigma towards mental illness in adolescents 被引量:4
1
作者 Regina Vila-Badia Francisco Martínez-Zambrano +13 位作者 Otilia Arenas Emma Casas-Anguera Esther García-Morales Raúl Villellas José Ramón Martín María Belén Pérez-Franco Tamara Valduciel Diana Casellas Mar García-Franco Jose Miguel Joaquim Balsera Gemma Pascual Eugènia Julia Susana Ochoa 《World Journal of Psychiatry》 SCIE 2016年第2期239-247,共9页
AIM: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an intervention for reducing social stigma towards mental illness in adolescents. The effect of gender and knowledge of someone with mental illness was measured. METHODS: Two hund... AIM: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an intervention for reducing social stigma towards mental illness in adolescents. The effect of gender and knowledge of someone with mental illness was measured. METHODS: Two hundred and eighty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were evaluated using the Community Attitudes towards Mental Illness(CAMI) questionnaire. The schools were randomized and some received the intervention and others a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programme consisted of providing information via a documentary film and of contact with healthcare staff in order to reduce the social stigma within the school environment. RESULTS: The intervention was effective in reducing the CAMI authoritarianism and social restrictiveness subscales. The intervention showed significant changes in girls in terms of authoritarianism and social restrictiveness, while boys only showed significant changes in authoritarianism. Following the intervention,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was found in authoritarianism and social restrictiveness in those who knew someone with mental illness, and only in authoritarianism in those who did not know anyone with mental illness. CONCLUSION: The intervention was effective to reduce social stigma towards people with mental illness, especially in the area of authoritarianism. Some differences were found depending on gender and whether or not the subjects knew someone with mental ill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IAL STIGMA ADOLESCENT mental illness INTERVENTION studies prevention
下载PD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and global mental health 被引量:5
2
作者 Klaus W.Lange 《Global Health Journal》 2021年第1期31-36,共6页
The mental health effects of the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pandemic may shape population health for many years to come.Failure to address the mental health issues stemming from the pandemic is likely to prolon... The mental health effects of the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pandemic may shape population health for many years to come.Failure to address the mental health issues stemming from the pandemic is likely to prolong its impact.The COVID-19 pandemic has created a significant global challenge and,in lower-income countries,even a disruption of mental health services.Given our experience with previous pandemics,the present COVID-19 crisis can be expected to cause psychological trauma,and steps are needed to address this issue proactively.Policies focusing on the long-term mental health consequences of COVID-19 may equal the importance of those currently seeking to mitigate its physical effects.The implications of the GOVID-19 pandemic for mental health call for a greater focus on the needs of those with mental disorders and on mental health issues affecting health care workers and the general public.Timely preventive and therapeutic mental health care is essential in addressing the psychosocial needs of populations exposed to the pandemic.In addition to specialist care,"task-shifting"and digital technologies may provide cost-effective means of providing mental health care in lower-income countries worldwide as well as in higher-income countries with mental health services overwhelmed by the effects of the COVID-19 pandemic.In view of the ever-increasing pressure on global health systems resulting from the COVID-19 pandemic,adopting and adapting"task-shifting",i.e.,the delegation of psycho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to trained non-specialists,as an element of the provision of mental health services,is overdue.Digital technologies can be used to enhance social support and facilitate resilience to the detrimental mental health effects of the pandemic;they may also offer an efficient and cost-effective way to provide easy access to mentalhealth ca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 mental health prevention treatment Task shifting Digital technology
下载PDF
A new anti-hypoxia functional agent ——Schizophyllum commune fermented broth and its biochemical mechanisms
3
作者 Hao Limin Lu Jike +5 位作者 Wu Tianyi Ba Jianming Guo Changjiang Qian Ping Yu Jianyong Xing Xinhui 《Engineering Sciences》 EI 2013年第2期82-87,共6页
In order to overcome hypoxia induced sickness, a stable source of anti-hypoxia functional agents, Sehizophyllum commune fermented broth has been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Animal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examine it... In order to overcome hypoxia induced sickness, a stable source of anti-hypoxia functional agents, Sehizophyllum commune fermented broth has been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Animal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examine its anti-hypoxia activities and possible mechanisms involved. The acute hypoxic experiment showed that Sehizophyllum commune fermented broth could significantly prolong the survival time of mice.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were associated with improved energy metabolism based on a study carried out in rats exposed to a low pressure chamber simulating the low pressure environment of 8 000 m altitude.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Schizophyllum commune fermented broth was an effective anti-hypoxia functional agent and could be greatly bene- ficial to those living and working at high altitudes, such as people who reside in the reconstruction regions of Yush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titude illnes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NTI-HYPOXIA aerobic metabolism GLYCOGEN adenosinetriphosphate (ATP)
下载PDF
Understanding Anger and Effective Anger Management Techniques(A Short Review)
4
作者 Bahman Zohuri Shiva Dalili 《Management Studies》 2023年第4期236-244,共9页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complex topic of rage and its important concomitant,anger management.Anger is a natural emotion that is experienced in many ways.Its triggers,body reactions,and mental components are all exam...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complex topic of rage and its important concomitant,anger management.Anger is a natural emotion that is experienced in many ways.Its triggers,body reactions,and mental components are all examined.Developing techniques for efficient anger management begins with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rage.This short review emphasizes the significance of anger management,stressing its critical role in preserving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stimulating personal development,and preserving relationships.Anger that is out of control can have serious ramifications,such as long-term stress,poor decision-making,damaged relationships,and legal issues.In order to provide readers with practical knowledge,an extensive range of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managing anger is provided.These techniques include deep breathing,cognitive restructuring,self-awareness,and physical practices including progressive muscle relaxation and exercise.Other essential elements of anger control are stress reduction,obtaining professional help,and developing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skills.The conclusion highlights the transformative potential of anger management,highlighting that the key to effectively managing and utilizing this powerful emotion is not about repressing anger.By putting these strategies into practice and seeing anger as a chance for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people can start down the path to greater wellbeing,more wholesome relationships,and a more peaceful li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er and paranoia hallucinations and anger severe mental illness schizophrenia and anger coping with paranoia managing hallucination anger psychosis treatment emotional distress and anger
下载PDF
我国儿童青少年抑郁防治进展、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晓东 刘志 钱鹏 《卫生软科学》 2024年第1期92-95,共4页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抑郁防治在心理健康干预、早期识别、诊治服务供给和保障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与儿童青少年抑郁防治的严峻形势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当前,我国儿童青少年抑郁防治存在着综合防治体系尚未健全、早期识别能力薄弱且...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抑郁防治在心理健康干预、早期识别、诊治服务供给和保障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与儿童青少年抑郁防治的严峻形势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当前,我国儿童青少年抑郁防治存在着综合防治体系尚未健全、早期识别能力薄弱且覆盖面不足、治疗存在一定风险和短板、防治专业人才缺口巨大等问题。应进一步健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完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筛查和分级管理制度,提高儿童青少年抑郁诊疗水平和优化服务模式,多途径培养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相关人才,不断提升儿童青少年抑郁防治服务的供给能力和可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 心理健康 抑郁防治
下载PDF
治未病理念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6
作者 何美娜 胡慧 +2 位作者 王朝阳 黄正正 文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9期86-89,共4页
目的将中医治未病理念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并评价其效果。方法从湖北中医药大学校2020级随机抽选两个班级共101名学生为观察组,以中医治未病心理健康教育方案为指导开展教育活动;随机抽选另外两个平行班级共98名学生作为对照组,根据学校常... 目的将中医治未病理念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并评价其效果。方法从湖北中医药大学校2020级随机抽选两个班级共101名学生为观察组,以中医治未病心理健康教育方案为指导开展教育活动;随机抽选另外两个平行班级共98名学生作为对照组,根据学校常规心理健康计划开展教育活动。比较两组学生中医心理健康状态和心理健康水平。结果实验后,观察组SCL-90总分和因子评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SCL-90总分及“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4个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对方案的满意度为82.18%(83/101)~100.00%(101/101)。结论中医治未病心理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和学生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未病 心理健康 大学生
下载PDF
从《内经》“生病起于过用”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因机证治 被引量:3
7
作者 叶佰盛 李威 +5 位作者 黄振 黄海 丰杰 陈琪 郄凤卿 史晓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6-249,共4页
目的从“生病起于过用”的角度出发,探讨过劳伤身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及其治则治法。方法通过查询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有关“生病起于过用”理论、中医药对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问题。结果“生病... 目的从“生病起于过用”的角度出发,探讨过劳伤身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及其治则治法。方法通过查询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有关“生病起于过用”理论、中医药对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问题。结果“生病起于过用”理论源自于《素问·经脉别论》,提出了中医独特的发病观,“过用”超出了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疾病便随之而起。结论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应遵循中医“治未病”思想,注重补肾健脾,并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妄作劳、谨慎养护、科学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病起于过用 骨质疏松症 过劳 治未病
下载PDF
犊牛常见疾病的预防治疗和饲养建议
8
作者 陈兴平 陈琳 +3 位作者 周旭东 康永刚 曹健 胡建宏 《中国牛业科学》 2024年第3期73-75,87,共4页
犊牛时期是牛整个生命过程中生长发育极为迅速且关键的时期,此阶段的重要任务是确保犊牛健康生长,为后续的生长发育和育肥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这一时期的小牛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调节体温的能力较差,管理稍有疏忽就可能导致各种病... 犊牛时期是牛整个生命过程中生长发育极为迅速且关键的时期,此阶段的重要任务是确保犊牛健康生长,为后续的生长发育和育肥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这一时期的小牛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调节体温的能力较差,管理稍有疏忽就可能导致各种病菌的侵袭而引起疾病,甚至死亡,因此这一阶段也是牛养殖过程中难度最大的环节。犊牛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是这一阶段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保障犊牛健康生长,提高犊牛成活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概述了犊牛的生长生理特点和常见疾病的预防治疗并提出几点饲养建议,以期为犊牛养殖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疾病 预防 治疗 建议
下载PDF
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与诊治现状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杨凯 宋佳 龚仕金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4年第1期35-38,共4页
重症患者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血栓脱落可导致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是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首要原因,也是导致医疗纠纷的主要根源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规范化的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意义重大。本文旨在通... 重症患者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血栓脱落可导致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是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首要原因,也是导致医疗纠纷的主要根源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规范化的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意义重大。本文旨在通过对深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与诊治现状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重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重症患者 血栓预防诊治
下载PDF
中医诊断装备辅助体质辨识的文献研究
10
作者 郭壮 于丽丽 +4 位作者 张娟 尹继瑶 全红琴 赵天慈 王俊文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790-2794,共5页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中医诊断装备对体质辨识“治未病”的辅助作用。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23年7月文献进行统计研究,导入Note Express中建立文献数据库,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有效文献录入Excel 2019表格,建立中医体质辨识文献数据库。依据红...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中医诊断装备对体质辨识“治未病”的辅助作用。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23年7月文献进行统计研究,导入Note Express中建立文献数据库,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有效文献录入Excel 2019表格,建立中医体质辨识文献数据库。依据红外仪、舌诊仪、脉诊仪和面诊仪研究归纳总结。结果:不同体质类型的不同部位温度情况、舌象特征、脉象指标、脉象特征、面象指标各不相同,且存在显著差异(P<0.05),可借助红外仪、舌诊仪、脉诊仪和面诊仪收集受检者相应的生理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辅助体质辨识。结论:利用中医检测装备可以降低体质辨识时由于医生主观判断所造成的偏差,能有效促进体质辨识系统化、规范化,从而提供更加精准的养生治疗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诊断装备 中医体质 治未病 文献研究
下载PDF
《美国荒野医学会关于急性高原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实践指南:2024年更新》解读
11
作者 俞燕露 杜文秀 +1 位作者 孙宝迪 邵旦兵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908-912,共5页
2023年12月27日,美国荒野医学会(the wilderness medical society,WMS)在《荒野与环境医学杂志(Wilderness&Environmental Medicine)》发布了《美国荒野医学会关于急性高原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实践指南:2024年更新》(以下简称2... 2023年12月27日,美国荒野医学会(the wilderness medical society,WMS)在《荒野与环境医学杂志(Wilderness&Environmental Medicine)》发布了《美国荒野医学会关于急性高原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实践指南:2024年更新》(以下简称2024版指南)。该指南详细介绍了急性高原病的主要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法,并就这些方法在疾病管理中的作用提出了建议。与2019版指南相比,2024版指南增加了“诊断”的内容,阐述了急性高原病的诊断方法。2024版指南还针对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0VID-19)患者进行高海拔旅行提出了额外的推荐意见。本文对2024版指南进行解读,以期给临床医生提供最佳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高原病 预防 诊断 治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下载PDF
精神科封闭病区水痘的护理与预防干预分析
12
作者 李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5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究精神科封闭病区水痘的护理与预防干预。方法选择2023年9月至2024年1月本院精神科封闭病区9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水痘,在对症治疗过程中,配合针对性护理及相应的预防干预措施,评价护理前后患者的焦虑与抑郁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程... 目的探究精神科封闭病区水痘的护理与预防干预。方法选择2023年9月至2024年1月本院精神科封闭病区9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水痘,在对症治疗过程中,配合针对性护理及相应的预防干预措施,评价护理前后患者的焦虑与抑郁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程度、病耻感、生活质量;同时统计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遵医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患者SAS、SDS评分低于护理前,健康知识知晓程度评分(88.15±6.12)分高于护理前(57.31±8.45)分,个人病耻感、感知社会歧视评分均低于护理前,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等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均P<0.05)。患者止疹时间为(4.20±0.61)d、疱疹结痂时间(5.55±0.77)d、退热时间(2.63±0.31)d、住院时间(12.75±2.55)d。患者遵医依从率88.89%(8/9),并发症发生率为0。结论在精神科封闭病区水痘护理中,采取以综合护理为基础上的针对性护理,同时配合预防干预措施,对减轻患者的身心应激反应与提升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而且还能避免并发症,有助于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护理 院内感染 水痘 预防
下载PDF
精神卫生防治工作人员职业压力、应对方式与职业延迟满足的相关性分析
13
作者 何娜 黄崇甫 +2 位作者 梁家英 许锦泉 李毅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1期161-163,共3页
目的:分析精神卫生防治工作人员职业压力、应对方式与职业延迟满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3年7—12月湛江市298名精神卫生防治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评估并比较职业压力源量表、应对方式问卷(SCSQ)、职业延迟满足量表(ODGS)评分的相关... 目的:分析精神卫生防治工作人员职业压力、应对方式与职业延迟满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3年7—12月湛江市298名精神卫生防治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评估并比较职业压力源量表、应对方式问卷(SCSQ)、职业延迟满足量表(ODG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298名精神卫生防治工作人员职业压力评分中,要求与能力评分为(32.84±7.18)分、付出与回报评分为(27.81±5.46)分、组织氛围评分为(22.97±4.05)分,总分为(83.62±11.74)分;SCSQ评分中,积极应对评分为(20.70±4.58)分、消极应对评分为(8.43±2.01)分;ODGS评分中,职业延迟满足过程评分为(9.36±1.78)分、延迟满足特质评分为(7.86±1.45)分、总分为(17.22±3.56)分。精神卫生防治工作人员要求与能力、付出与回报、组织氛围评分与积极应对评分、职业延迟满足过程、延迟满足特质评分呈正相关,与消极应对评分呈负相关(P<0.001)。结论:精神卫生防治工作人员职业压力、应对方式与职业延迟满足存在密切相关性,需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减轻其职业压力,以积极方式应对压力,提高职业延迟满足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卫生防治 职业压力 应对方式 职业延迟满足
下载PDF
疾控中心对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治疗项目管理的经验探讨
14
作者 路艳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7期57-59,69,共4页
本文首先概述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治疗项目管理的内容与原则,明确疾控中心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治疗项目管理的作用,并总结地区疾控中心对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治疗项目管理的经验,包括精神卫生防治综合能力建设、信息管理与项目质控、患者... 本文首先概述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治疗项目管理的内容与原则,明确疾控中心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治疗项目管理的作用,并总结地区疾控中心对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治疗项目管理的经验,包括精神卫生防治综合能力建设、信息管理与项目质控、患者管理治疗、人员培训、健康教育和宣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控中心 严重精神障碍管理 项目患者治疗项目 信息管理 患者管理治疗 人员培训
下载PDF
主动式社区治疗的国外应用现状及其对我国精神疾病社区管理的启示 被引量:23
15
作者 杜蕾 张赛 +4 位作者 金光辉 冯时 张乐辉 陈斌 路孝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2141-2144,共4页
主动式社区治疗(assertive community treatment,ACT)是一种应用于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社区照顾模式,通过该模式提供服务可以帮助精神疾病患者逐渐恢复独立生活能力、减少再住院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将主动式社区治疗的相关概... 主动式社区治疗(assertive community treatment,ACT)是一种应用于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社区照顾模式,通过该模式提供服务可以帮助精神疾病患者逐渐恢复独立生活能力、减少再住院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将主动式社区治疗的相关概念、研究进展及其在国外应用的现状等进行介绍,以期为我国社区卫生工作人员及精神卫生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式社区治疗 精神疾病 社区精神卫生
下载PDF
严重精神疾病社区管理和治疗的主动性社区治疗模式(综述) 被引量:35
16
作者 赵伟 朱叶 +3 位作者 罗兴伟 刘浉妍 马晓倩 王湘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9-96,共8页
主动性社区治疗(ACT),是在世界广泛应用的精神病社区治疗模式之一。ACT起源于美国,有明确的实施标准,与传统的个案管理模式有很大不同。长期的研究证实,ACT在减少住院,提高患者社区生活能力方面有明显的效果。近年来,ACT对精神患者中的... 主动性社区治疗(ACT),是在世界广泛应用的精神病社区治疗模式之一。ACT起源于美国,有明确的实施标准,与传统的个案管理模式有很大不同。长期的研究证实,ACT在减少住院,提高患者社区生活能力方面有明显的效果。近年来,ACT对精神患者中的物质滥用者、失业者和犯罪者的效果也正在探索。目前,ACT的研究和应用扩展到了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采用ACT的时候,根据自身情况做了不同的改良。我国的精神病社区服务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ACT模式发展与应用的经验可以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性社区治疗 社区精神卫生 管理模式 重性精神病 综述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7
作者 冯斌 刘兰英 +6 位作者 张滢 陈炯 骆利元 张宁 杨森君 朱春青 刘静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80-887,共8页
各类精神疾病患病率已经达到17.5%,而目前精神疾病的治疗,通常采用西药治疗,心理治疗及物理治疗。由于精神疾病的高致残率、低治愈率、易复发的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社会稳定的公共卫生的重大疾病。已经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目前的西... 各类精神疾病患病率已经达到17.5%,而目前精神疾病的治疗,通常采用西药治疗,心理治疗及物理治疗。由于精神疾病的高致残率、低治愈率、易复发的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社会稳定的公共卫生的重大疾病。已经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目前的西药,典型的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副作用大,新型的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起效慢,物理治疗方法疗效不稳定,治疗精神疾病药物的副反应处理缺乏有效手段。这些问题,采用中药、针灸、穴位刺激调控法有望能较顺利解决。本文提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疾病,力争通过多学科、多技术的有机结合,构建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疾病的技术体系,同时列举了一些治疗的经典案例,以便为热衷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疾病的同道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穴位刺激调控法 中药 精神疾病治疗
下载PDF
我国前列腺炎患者心理健康研究的文献统计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赵文 孙自学 +3 位作者 王祖龙 王诗琦 张琦 马慧杰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53-557,共5页
目的:通过对近20年的文献统计分析,了解我国前列腺炎患者心理健康研究的基本状况和规律,为前列腺炎患者的心理医学研究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我国前列腺炎患者心理健康研究文献的年代、期刊分布、核心期刊作者等进... 目的:通过对近20年的文献统计分析,了解我国前列腺炎患者心理健康研究的基本状况和规律,为前列腺炎患者的心理医学研究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我国前列腺炎患者心理健康研究文献的年代、期刊分布、核心期刊作者等进行统计,用文献的篇名、关键词以及文摘进行主题分析。结果:共检索到234篇中文文献,其中相关学术论文共226篇,发表于核心期刊文献31篇,涉及作者共29人;研究主题集中在3个方面:其中研究心理疗法在治疗前列腺炎中的作用和意义的文献102篇,约占统计文献的45.13%,研究前列腺炎与精神心理因素相关性的文献52篇,约占统计文献的23.01%,研究伴发性功能障碍的前列腺炎与精神心理因素相关性的文献23篇,约占统计文献的10.18%;《中华男科学杂志》最关注前列腺炎患者心理健康的研究。结论:我国前列腺炎患者心理健康研究呈现出研究阵地多元化、研究方向多样化,但有待进一步深入。"预防-沟通-治疗"等综合治疗模式已显现,相关研究有逐渐从平面角度上升到立体空间角度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前列腺炎 文献统计 “预防-沟通-治疗”模式
下载PDF
疾控中心与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在精神疾病防治工作中的差异性调查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任华 秦小荣 +2 位作者 李慧 代光智 欧阳艾莅 《四川医学》 CAS 2019年第4期347-351,共5页
目的调查分析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简称疾控中心)与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精专机构)在精神疾病防治工作中的差异性。方法 2017年6月至9月,对成都市22个区县精防机构相关科室工作人员的一般情况、工作内容、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自评分等进行统计... 目的调查分析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简称疾控中心)与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精专机构)在精神疾病防治工作中的差异性。方法 2017年6月至9月,对成都市22个区县精防机构相关科室工作人员的一般情况、工作内容、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自评分等进行统计分析,并依据所属单位分为疾控中心组与精专机构组,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结果疾控中心组有公卫背景的人员比例(60. 00%)明显大于精专机构组(5. 00%),疾控中心组有精神科背景的人员比例(6. 67%)明显小于精专机构组(50.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疾控中心组用于联络协调工作时间占比最大(16. 81±13. 28)%,其次是督导(14. 62±6. 87)%;精专机构组督导工作时间占比最大(14. 37±8. 34)%,其次是填写报表(13. 76±10. 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疾控中心组精防工作人员精神症状识别、精神疾病诊断、精神科药物知识、建立健康档案、危险性评估、应急医疗处置及双向转诊流程的知识自评分均显著低于精专机构组,疾病预防知识自评分显著高于精专机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疾控中心组指导辖区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检出率、管理率及服药率显著低于精专机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相比疾控中心,精专机构精防人员中有精神科医师/护士专业背景者更多,对精神症状识别等专业知识掌握程度更深,有利于重性精神疾病检出及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精神卫生专业机构 精神疾病防治 差异性
下载PDF
基层部队卫生士官对中暑防治认知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邱晨 王毅欣 +2 位作者 师文文 李爽 桂莉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8期27-30,共4页
目的了解基层部队卫生士官对中暑防治现状的认知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为开展系统化中暑防治培训及完善中暑救治体系提供参考。方法 2015年5-6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12名在某军医大学参加任职教育培训的卫生士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 目的了解基层部队卫生士官对中暑防治现状的认知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为开展系统化中暑防治培训及完善中暑救治体系提供参考。方法 2015年5-6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12名在某军医大学参加任职教育培训的卫生士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法,通过笔记及录音采集数据,运用Colaizzi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提炼出3个主题:卫生士官对基层部队中暑宣教必要性的认识;卫生士官对基层部队中暑宣教与防治现状的看法;卫生士官参与中暑防治实践的自我反思。结论有必要加大基层部队官兵中暑宣教力度和广度,加强卫生士官中暑救护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以普及中暑防治知识、提高中暑救护能力,实现科学、有效、安全的中暑紧急救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暑 防治 卫生士官 基层部队 认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