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chanism and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technology for rockburst in coal mines 被引量:13
1
作者 Xue-qiu He Chao Zhou +4 位作者 Da-zhao Song Zhen-lei Li An-ye Cao Shen-quan He Majid Kh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7期1097-1111,共15页
On the basis of the massive amount of published literature and the long-term practice of our research group in the field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rockburst,the research progress and shortcomings in understanding t... On the basis of the massive amount of published literature and the long-term practice of our research group in the field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rockburst,the research progress and shortcomings in understanding the rockburst phenomenon have been comprehensively in-vestigated.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occurrence mechanism and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technology for rockburst in coal mines.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rockburst had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However,with the increasing mining depth,several unre-solved concerns remain challenging.From the in-depth research and analysis,it can be inferred that rockburst disasters involve three main problems,i.e.,the induction factors are complicated,the mechanism is still unclear,and the accuracy of the monitoring equipment and multi-source stereo monitoring technology is insufficient.The monitoring and warning standards of rockburst need to be further clarified and im-proved.Combined with the Internet of Things,cloud computing,and big data,a study of the trend of rockburst needs to be conducted.Further-more,the mechanism of multiphase and multi-field coupling induced by rockburst on a large scale needs to be explored.A multisystem and multiparameter integrated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system and remote monitoring cloud platform for rockburst should be explored and developed.High-reliability sensing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and perfect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standards are considered to be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rockburst in the future.This research will help experts and technicians adopt effective measures for controlling rock-burst disas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mine ROCKBURST mechanism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technology MULTIPARAMETER
下载PDF
Energy evolution and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of coal under different failure modes:An experimental study
2
作者 Yarong Xue Xueqiu He +4 位作者 Dazhao Song Zhenlei Li Majid Khan Taoping Zhong Fei Y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5期917-928,共12页
Structural instability in underground engineering,especially in coal-rock structures,poses significant safety risks.Thus,the development of an accurate monitoring method for the health of coal-rock bodies is crucial.T... Structural instability in underground engineering,especially in coal-rock structures,poses significant safety risks.Thus,the development of an accurate monitoring method for the health of coal-rock bodies is crucial.The focus of this work is on understanding energy evolution patterns in coal-rock bodies under complex conditions by using shear,splitting,and uniaxial compression tests.We examine the changes in energy parameters during various loading stages and the effects of various failure modes,resulting in an innovative energy dissipation-based health evaluation technique for coal.Key results show that coal bodies go through transitions between strain hardening and softening mechanisms during loading,indicated by fluctuations in elastic energy and dissipation energy density.For tensile failure,the energy profile of coal shows a pattern of “high dissipation and low accumulation” before peak stress.On the other hand,shear failure is described by “high accumulation and low dissipation” in energy trends.Different failure modes correlate with an accelerated increase in the dissipation energy before destabilization,an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is present between the energy dissipation rate and the stress state of the coal samples.A novel mathematical and statistical approach is developed,establishing a dissipation energy anomaly index,W,which categorizes the structural health of coal into different danger levels.This method provides a quantitative standard for early warning systems and is adaptable for monitoring structural health in complex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environments,contribut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techn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ergy dissipation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early warning coal-rock mechanics failure mode
下载PDF
Mechanism,prevention,and control of mining-induced dynamic disasters in underground metal mines in China:Challenges and solutions
3
作者 LI Peng CAI Mei-feng +3 位作者 MIAO Sheng-jun REN Fen-hua GORJIAN Mostafa PENG Cha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8期2549-2606,共58页
Metal mineral resources play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Dynamic disasters in underground metal mines seriously threaten mining safety,which are maj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 Metal mineral resources play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Dynamic disasters in underground metal mines seriously threaten mining safety,which are maj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blems to be solved urgently.In this article,the occurrence status and grand challenges of some typical dynamic disasters involving roof falling,spalling,collapse,large deformation,rockburst,surface subsidence,and water inrush in metal mines in China are systematically presented,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ning-induced dynamic disasters are analyzed,the examples of dynamic disasters occurring in some metal mines in China are summarized,the occurrence mechanism,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methods,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iques of these disasters are highlighted,and some new opinions,suggestions,and solutions are proposed simultaneously.Moreover,some shortcomings in current disaster research are pointed out,and the direction of efforts to improve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level of dynamic disasters in China’s metal mines in the future is prospected.The integration of forward-looking key innovative theories and technologies in the abovementioned aspects will greatly enhance the cognitive level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in China’s metal mining industry and achieve a significant shift from passive disaster relief to active disaster preven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derground metal mines dynamic disasters mechanism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崩岸险情智能感知预警与防治关键技术研究构想及成果展望
4
作者 卢金友 周银军 +2 位作者 邓彩云 郭超 李凌云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共9页
崩岸是长江中下游河道自然演变的常见形式,严重威胁防洪安全、航道畅通及沿江经济基础设施正常运行甚至是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三峡工程等水利水电工程建成运行引起长江中下游水沙情势显著改变,近年来,中下游河道持续冲刷、局部河势调整... 崩岸是长江中下游河道自然演变的常见形式,严重威胁防洪安全、航道畅通及沿江经济基础设施正常运行甚至是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三峡工程等水利水电工程建成运行引起长江中下游水沙情势显著改变,近年来,中下游河道持续冲刷、局部河势调整、崩岸频发,造成多方面不利影响。尽管以往已开展了相关研究并进行了治理,但由于影响因素众多,崩岸机理复杂,隐蔽性、突发性和随机性强,预警及治理难度依然很大。本文以“崩岸机理揭示—大范围筛查—介入式监测—多尺度预警—系统化防治”为总体思路开展研究,围绕流-固耦合作用下的崩岸机理与险情智能筛查、河道岸坡土体全要素实时感知及崩岸模拟预警技术、耦合河势控制措施的崩岸系统防治技术等关键科学技术问题,重点研究持续冲刷下河势变化与崩岸动态响应关系,研发多源信息融合的崩岸险情智能筛查技术、河道岸坡全要素一体化智能感知技术、多尺度河道崩岸预测与预警技术,以及耦合河势控制措施的崩岸系统防治技术,旨在揭示持续冲刷条件下长江中下游崩岸发生的驱动因素及内在机理,研发崩岸险情智能感知预警及防治关键技术,实现崩岸险情智能筛查、多要素监测、动态预警与系统防治。研究有望显著提高长江中下游河道崩岸发生的预见性和治理技术水平,促进崩岸从灾后抢护向灾前预防转变,为河道系统治理和水安全保障能力提升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崩岸 机理 筛查 监测预警 系统治理 长江中下游
下载PDF
受载煤体微电流效应及煤岩动力灾害预警应用展望
5
作者 王恩元 李德行 +1 位作者 刘晓斐 王冬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95-706,共12页
利用建立的受载煤体微电流测试系统,开展不同加载条件下煤样微电流测试试验,研究揭示煤体受载变形微电流效应,分析煤体受载变形过程微电流响应特征,研究微电流与煤体力学行为间的定量关系,提出微电流法预测煤岩动力灾害的原理,结合现场... 利用建立的受载煤体微电流测试系统,开展不同加载条件下煤样微电流测试试验,研究揭示煤体受载变形微电流效应,分析煤体受载变形过程微电流响应特征,研究微电流与煤体力学行为间的定量关系,提出微电流法预测煤岩动力灾害的原理,结合现场实践结果,对微电流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结果表明,煤体受载变形能够产生微电流,微电流变化与应力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微电流与煤体力学行为(应力、应变、应变率等)紧密相关,在压密阶段和塑性变形阶段,微电流随应变率增加而增加,在弹性变形阶段随应力和应变线性增加;煤体在扰动载荷下能够产生随应力周期性变化的微电流,即脉动直流电,其变化与应力变化一致。微电流对煤体破坏具有较好的前兆响应,微电流在加速增加过程(塑性变形阶段)中的异常波动可作为煤体渐进性破坏的前兆特征,微电流在衰减过程中的脉冲式波动可作为煤体蠕变破坏的前兆特征。煤体受载微电流效应及现场应力梯度的存在,是矿井微电流测试的重要基础;微电流与煤体力学行为间的紧密相关性,是利用微电流技术观测煤岩体应力的重要前提;微电流对煤体破坏具有明显的前兆响应,是利用微电流技术预测预报煤岩动力灾害的重要保障。微电流技术具有响应灵敏度高、前兆信息明显和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在煤岩体应力观测及煤岩动力灾害预警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未来需进一步开展受载煤岩微电流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方面的研究,为发展煤岩动力灾害精准时空监测预警的微电流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载煤体 微电流 力学行为 前兆响应 监测预警
下载PDF
我国煤矿开采工作面顶板灾害及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6
作者 徐刚 张震 +13 位作者 张春会 范志忠 卢振龙 黄志增 陆闯 薛吉胜 王传朋 陈法兵 李岩 刘前进 李正杰 孙晓东 蔺星宇 马镕山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38,共26页
从岩层控制理论、监测预警技术及装备、矿压规律及数据分析、防控手段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当前我国煤矿开采工作面顶板灾害方面的研究现状。当前工作面顶板灾害依然是制约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近两年来无论是顶板灾害起数还是伤... 从岩层控制理论、监测预警技术及装备、矿压规律及数据分析、防控手段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当前我国煤矿开采工作面顶板灾害方面的研究现状。当前工作面顶板灾害依然是制约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近两年来无论是顶板灾害起数还是伤亡人数,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顶板灾害防控依然严峻。在矿压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国内科研人员相继提出了“砌体梁”、“传递岩梁”、“组合悬臂梁–铰接岩梁”、“切落体”和“分区支撑理论”等力学结构模型,明确了不同岩层赋存条件下顶板灾害致灾机理;在顶板灾害监测预警方面,我国煤矿已经开始摆脱传统单一的近场矿压监测,逐步向工作面近、远场顶板状态联合实时监测、动态感知、协同预警发展,实现矿压监测系统监测近场支架工作阻力、顶板下沉量、煤体应力等,微震监测系统监测工作面远场上覆岩层顶板断裂位置和能量大小;在矿压规律及数据分析方面,总结了浅埋深、坚硬顶板、非坚硬顶板不同围岩赋存状态下工作面矿压规律,明确了各条件下支架工作阻力的增阻特性;在顶板灾害防治方面,针对不同围岩赋存条件下易发生的顶板灾害类型,形成了相对应的顶板灾害防治技术,针对矿压显现较强烈,容易发生顶板灾害的坚硬顶板矿井,通过顶板深孔爆破、浅孔水力压裂、井下定向区域水力压裂、地面水力压裂等技术,有效地预防了顶板灾害的发生。总体而言,我国工作面顶板灾害防控理论及技术体系仍在不断完善,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化矿井的建设,顶板灾害的智能预警及联动防控将获得更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板灾害 致灾机理 监测预警 矿压特征 灾害防治
下载PDF
降雨诱发滑坡的NPR锚索控制机理及临滑预警
7
作者 陶志刚 史广诚 +1 位作者 杨晓杰 何满潮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3-583,共11页
为研究降雨滑坡的控制及临滑预警技术,以熊家山滑坡为原型,通过分析边坡变形的时空特征,设计了相似模型试验.以普通预应力锚索(简称PR锚索)和NPR锚索为加固材料,运用高速摄像机、孔压、土压和锚索力传感器,分析了降雨诱发的滑坡规律和... 为研究降雨滑坡的控制及临滑预警技术,以熊家山滑坡为原型,通过分析边坡变形的时空特征,设计了相似模型试验.以普通预应力锚索(简称PR锚索)和NPR锚索为加固材料,运用高速摄像机、孔压、土压和锚索力传感器,分析了降雨诱发的滑坡规律和锚索控制机理,并结合现场试验探究了滑坡牛顿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孔隙水压力突降与边坡局部滑塌近似同步;NPR锚索力突降,边坡内部产生局部变形;PR锚索因无法承受大变形被拉断失效,而NPR锚索凭借恒阻大变形特性产生高应力吸能控制功能,促使边坡达到二次平衡状态;NPR锚索在滑坡前表现出明显的“先突增,后突降”的变形-临滑动力学规律;现场试验揭示了滑坡全过程牛顿力演变规律,提前7.5 h发出临滑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降雨 NPR锚索 控制机理 监测预警
下载PDF
煤岩瓦斯复合动力灾害监测预警与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8
作者 杨科 李彩青 +1 位作者 刘文杰 张寨男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32,共15页
煤岩瓦斯复合动力灾害是深部煤炭开采的重大安全隐患,探明其致灾机理、发展监测预警及防控技术是防治关键。提出了煤岩瓦斯复合动力灾害防治“四面体”理论,即分别从灾害分类、灾害机理、灾害预警、灾害防控4个层面概述煤岩瓦斯复合动... 煤岩瓦斯复合动力灾害是深部煤炭开采的重大安全隐患,探明其致灾机理、发展监测预警及防控技术是防治关键。提出了煤岩瓦斯复合动力灾害防治“四面体”理论,即分别从灾害分类、灾害机理、灾害预警、灾害防控4个层面概述煤岩瓦斯复合动力灾害研究进展。总结了以能量释放主体、初始瓦斯压力、载荷条件为主的复合动力灾害类型划分依据;梳理了理论分析尺度和实验室尺度下的复合动力灾害机理研究进展,发现应力路径、微裂纹动态演化和煤岩赋存地质因素临界指标是致灾机理研究的关键;概述了以前期灾害前兆信息判识、中期灾害前兆信息采集、后期灾害一体化监测预警为主线的复合动力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究进展;揭示了复合动力灾害消能减灾一体化防控技术和多尺度分源防控关键技术科学内涵。在此基础上针对两淮矿区灾害特点,提出了深部强动载条件下复合动力灾害智能判识与预警方法和分区协同防控方法。基于当前研究进展,提出了煤岩瓦斯复合动力灾害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助力实现深部煤炭安全、精准、高效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瓦斯复合动力灾害 灾害分类 致灾机理 监测预警 灾害防控
下载PDF
煤矿机电设备的远程监控与故障预警系统设计
9
作者 时宗林 《科学与信息化》 2024年第9期104-106,共3页
近年来,随着嵌入式技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进步,远程监控与故障预警系统已在各行各业取得了广泛应用。这些创新技术为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赋予了崭新的可能。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依托这些前沿科技,构建一... 近年来,随着嵌入式技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进步,远程监控与故障预警系统已在各行各业取得了广泛应用。这些创新技术为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赋予了崭新的可能。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依托这些前沿科技,构建一套契合煤矿机电设备的远程监控与故障预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机电设备 远程监控 故障预警 设计
下载PDF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鱼塘水质管理研究
10
作者 熊浩 《无线互联科技》 2024年第17期1-9,13,共10页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鱼塘水质管理成为保障养殖效率与产品品质的关键因素。文章探讨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鱼塘水质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该系统集成了多种水质传感器,如溶解氧、pH值、温度和氨氮浓度传感器,以实时监测鱼...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鱼塘水质管理成为保障养殖效率与产品品质的关键因素。文章探讨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鱼塘水质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该系统集成了多种水质传感器,如溶解氧、pH值、温度和氨氮浓度传感器,以实时监测鱼塘的水质参数。传感器节点通过无线方式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汇聚节点,再由汇聚节点将数据发送至远程监控中心,实现对水质的远程监控与管理。该系统采用自组织网络技术,能够适应鱼塘复杂多变的环境,降低布线成本,提高监测灵活性。此外,该研究还涉及数据处理算法与预警机制,以便及时发现水质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水质维持在适宜养殖的范围内。通过试验验证,该系统有效提升了鱼塘水质管理的效率与精确度,对促进水产养殖业的智能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水质监测系统 水质参数 传感器节点 自组织网络技术 数据处理算法与预警机制
下载PDF
地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新宇 潘存英 白翔宇 《河南科技》 2024年第3期106-110,共5页
【目的】随着我国地震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和规模不断增加,其已成为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提升地震地质灾害预报的准确性、及时性显得尤为重要。【方法】在分析我国地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国家... 【目的】随着我国地震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和规模不断增加,其已成为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提升地震地质灾害预报的准确性、及时性显得尤为重要。【方法】在分析我国地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国家、省级和市级等三个层面提出了地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机制建设思路与建议,并设计出一种地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机制。【结果】通过对建设地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络基础设施、完善地震地质灾害数据采集与处理软件系统、搭建地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保障措施等进行研究,从而形成完整的地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机制体系。【结论】该体系的应用能提高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及数据分析和决策水平,为我国地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地质灾害 监测 预警信息 共享机制
下载PDF
矿井离层水致灾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12
作者 华可 李文 +4 位作者 李江华 邱浩 杜明泽 白耀 郝帅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8-246,共9页
针对矿井离层水研究过程中遇到的突水征兆不明显、瞬时水量大、滞后性、周期性突水等问题,从覆岩移动离层水的形成、致灾机理、防治技术、监测预警等方面总结了离层水的研究进展。首先,离层水害是采动影响下采场覆岩运动和地下水运移的... 针对矿井离层水研究过程中遇到的突水征兆不明显、瞬时水量大、滞后性、周期性突水等问题,从覆岩移动离层水的形成、致灾机理、防治技术、监测预警等方面总结了离层水的研究进展。首先,离层水害是采动影响下采场覆岩运动和地下水运移的耦合结果,通过挖掘突水事故的表现、覆岩结构及运动特征、地下水运移规律及相关研究现状,总结得到离层水形成基本条件和发育的基本规律,分析了突水引发溃泥溃砂、瓦斯涌出、切顶压架等次生灾害的机制。其次,离层垂向和水平位置预测是离层水害防治的关键,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地面直通式泄水孔、离层注浆充填、井下截流孔、井下导流孔和地面抽排水孔5种离层水的防治方法,并结合工程实际,分析了其特点和问题。最后,利用岩层的岩性组合及地质条件评价离层突水危险性,同时结合回采过程中的多物理场监测数据实现了离层水害的预警,并提出了离层水研究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岩移动 离层突水 致灾机理 防治方法 监测预警
下载PDF
综放工作面自然发火综合监测预警系统应用研究
13
作者 行鹏 《能源与节能》 2024年第2期279-282,共4页
针对易自燃煤层回采期间可能发生煤炭自燃的危险,提出了合适的自然发火标志性气体及其临界值,设计了由井下束管采样监测系统、地面监测监控系统和色谱气体分析仪等组成的自然发火综合监测预警系统。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对易自燃煤... 针对易自燃煤层回采期间可能发生煤炭自燃的危险,提出了合适的自然发火标志性气体及其临界值,设计了由井下束管采样监测系统、地面监测监控系统和色谱气体分析仪等组成的自然发火综合监测预警系统。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对易自燃煤层回采期间可能发生的煤炭自燃起到预警作用,为易自燃煤层安全高效回采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监测预警系统 自然发火
下载PDF
高边坡GNSS自动化监测技术应用
14
作者 张春良 刘红 +3 位作者 向丽 邓华锐 景胜 金苗 《路基工程》 2024年第4期165-170,共6页
介绍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自动化监测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组成。依托在建G0615线久治至马尔康段高速公路项目某段典型高边坡,采用GNSS自动监测技术进行位移监测,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显示出边坡位移变化与降雨、冻融循环有较好的响应... 介绍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自动化监测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组成。依托在建G0615线久治至马尔康段高速公路项目某段典型高边坡,采用GNSS自动监测技术进行位移监测,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显示出边坡位移变化与降雨、冻融循环有较好的响应,论证自动化监测方案的可行性;在高寒、高海拔地区高边坡监控中,自动化监测技术的应用优势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安全 GNSS自动化监测技术 位移监测 预警机制 稳定性 经济性
下载PDF
北斗自动化监测系统在市政路堑边坡的应用
15
作者 何亨武 王华 《产业科技创新》 2024年第4期118-121,共4页
边坡失稳破坏预警一直以来都是工程界研究的重点,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对山体进行开挖,破坏了原有的应力场,形成的路堑边坡存在滑坡的安全隐患,严重威胁道路施工及后期公路运营安全。本文基于北斗卫星定位技术,建立北斗位移监测系统,对某... 边坡失稳破坏预警一直以来都是工程界研究的重点,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对山体进行开挖,破坏了原有的应力场,形成的路堑边坡存在滑坡的安全隐患,严重威胁道路施工及后期公路运营安全。本文基于北斗卫星定位技术,建立北斗位移监测系统,对某市政公路路堑边坡进行施工期的自动化监测。通过建立四级预警机制,设置合理的预警值,对边坡进行了成功预警,确保了施工人员安全。研究结果可为市政路堑边坡的监测预警提供经验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监测系统 路堑边坡 预警机制
下载PDF
环境监控数据分析与预警机制的优化研究
16
作者 王凯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第3期65-67,共3页
本研究致力于环境监控数据分析与预警机制的优化,通过深入探讨先进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数据分析与统计方法,以及数据可视化与解读的关键性,构建了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与预警系统。通过对现有预警机制的评估与问题分析,以及对预警指标... 本研究致力于环境监控数据分析与预警机制的优化,通过深入探讨先进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数据分析与统计方法,以及数据可视化与解读的关键性,构建了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与预警系统。通过对现有预警机制的评估与问题分析,以及对预警指标体系构建和预警模型与算法的优化,为未来环境监测领域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控 数据分析 预警机制 数据可视化 算法优化
下载PDF
餐饮行业食品安全智慧管控研究
17
作者 张丽 《现代食品》 2024年第8期52-54,共3页
本文探讨了餐饮行业食品安全智慧管控的现状、挑战及应用潜力,并提出了具体的智慧管控应用措施,旨在有效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保障消费者健康。
关键词 餐饮行业 食品安全 智慧管控 物联网 实时监控 预警机制
下载PDF
我国煤岩动力灾害研究进展及面临的科技难题 被引量:51
18
作者 袁亮 王恩元 +2 位作者 马衍坤 刘玉冰 李晓亮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25-1845,共21页
随着我国浅部煤炭资源日益枯竭,煤矿开采转向深部将成为保障我国能源需求的新常态。针对深部煤炭资源开采面临的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及其复合动力灾害等问题,分析了我国煤岩动力灾害机理研究进展,阐述了煤岩动力灾害评价和监测预警... 随着我国浅部煤炭资源日益枯竭,煤矿开采转向深部将成为保障我国能源需求的新常态。针对深部煤炭资源开采面临的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及其复合动力灾害等问题,分析了我国煤岩动力灾害机理研究进展,阐述了煤岩动力灾害评价和监测预警关键技术,总结了煤岩动力灾害防治和风险管控措施及技术手段,提出了煤岩动力灾害预防及研究面临的科技难题和科学研究展望:在研究手段方面,研发能真实反映现场复杂地质条件、工程条件及其多场耦合作用过程的科研仪器,发展矿山动力灾害演化模拟与再现技术,揭示煤岩动力灾害的耦合演化机制;在危险区探测方面,进一步发展基于地球物理手段的工作面动力灾害危险区超前精细探测理论与技术,研发原位条件及采掘影响下煤岩层多参量时空分布钻测与反演技术;在风险评价方面,开展深部复杂地层和采掘工程耦合条件下灾害危险性评价关键指标及智能评价方法研究;在监测预警方面,建立煤矿多灾害融合监控预警平台,实现煤矿多灾害融合监控、智能预警和安全态势的准确分析;发展煤岩动力灾害的远程精准区域防治技术,实现煤岩动力灾害的超前区域防控;研究煤岩动力灾害事故数字化应急决策理论与关键技术,实现煤岩动力灾害智能应急决策。通过理论、技术及设备等系统研究,为实现动力灾害有效防控、保障煤炭资源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动力灾害 演化机理 风险评价 监测预警 防治与管控
下载PDF
我国主要农作物病害灾变机制与综合防控研究进展:2018年-2022年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文德 代玉立 +10 位作者 邵小龙 张昊 陈华民 靳怀冰 刘文文 彭焕 张丹丹 李智强 钱国良 刘太国 陈捷胤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1,共31页
2018年以来,我国在主要农作物真菌、卵菌、细菌、病毒和线虫病害的病原菌致病机制解析、寄主植物抗病机理研究、主要农作物病害监测预警及绿色防控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应用方面取得了系列重要进展,同时推进了抗病品种、纳米农药、免疫调... 2018年以来,我国在主要农作物真菌、卵菌、细菌、病毒和线虫病害的病原菌致病机制解析、寄主植物抗病机理研究、主要农作物病害监测预警及绿色防控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应用方面取得了系列重要进展,同时推进了抗病品种、纳米农药、免疫调节和生态调控等病害防控新技术与新产品的研发。根据国内外农作物病害综合防治科技发展趋势和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现实需求,我国需进一步重视农作物病害交叉学科前沿和新兴技术领域,聚焦保障国家生物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主责主业,强化农作物病害防控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创制智能监测预警和绿色防控新技术、新产品,创新集成区域绿色防控和跨区协同治理技术体系,为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农业强国建设贡献植保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病害 灾变机制 综合治理 监测预警 绿色防控
下载PDF
暴雨型山洪灾害链监测预警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7
20
作者 唐文坚 范仲杰 +6 位作者 董林垚 刘纪根 张平仓 李同录 童官军 杜俊 王林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3-79,共7页
暴雨型山洪及其链生过程是山区常见的致灾隐患,因其点多面广、成因复杂,加之相关过程常表现显著的突发性、局地性与隐蔽性等特点,增加了灾害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的难度。目前,山洪灾害链转化机理与监测预警研究是防灾减灾领域具有综合交... 暴雨型山洪及其链生过程是山区常见的致灾隐患,因其点多面广、成因复杂,加之相关过程常表现显著的突发性、局地性与隐蔽性等特点,增加了灾害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的难度。目前,山洪灾害链转化机理与监测预警研究是防灾减灾领域具有综合交叉特色的国际前沿与热点问题。为此,通过梳理暴雨型山洪灾害链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了相关研究中亟需突破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研究方向和研究展望。其中亟待突破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有:如何揭示暴雨-洪水-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同源链生转化机理,如何建立灾害链精准监测与稳定传输技术,如何构建灾害链预警指标体系与动态预警平台。建议研究方向为:暴雨型山洪灾害链致灾因子辨识研究,暴雨型山洪灾害链关键要素监测预警技术研发,山区小流域山洪灾害链监测预警平台研发,暴雨型山洪灾害链监测预警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展望包括:突出多科学交叉、多手段融合,以“致灾因子辨识-关键技术研发-软件平台构建-集成应用示范”为研究主线,最终在灾害链驱动演化机理、精准监测与动态预警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和创新,预期成果可为提升山洪灾害链防御能力、推动生态可持续和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型山洪灾害 山洪灾害链转化机理 致灾关键因子 临界发育条件 监测预警平台 山洪灾害链防御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