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埋超大跨隧道出口偏压段双层初期支护承载特征研究
1
作者 刘夏冰 贺少辉 +3 位作者 麻建飞 于娅娜 郭佳城 张军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5-525,共11页
为研究双层初期支护在开挖跨度达26.3 m、拱顶覆土约10.6 m的下北山2号浅埋超大跨4线隧道出口偏压段的工程应用效果,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比较单层初期支护和双层初期支护方案的承载特征差异,采用现场实测方法研究出口偏压段双层初期支护的... 为研究双层初期支护在开挖跨度达26.3 m、拱顶覆土约10.6 m的下北山2号浅埋超大跨4线隧道出口偏压段的工程应用效果,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比较单层初期支护和双层初期支护方案的承载特征差异,采用现场实测方法研究出口偏压段双层初期支护的受力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浅埋超大跨隧道在偏压侧的右拱脚~右拱肩范围内支护结构受力偏大,存在局部应力集中,采用双层初期支护技术时的结构承载安全性和对围岩拱顶沉降的控制效果均优于单层初期支护技术;2)出口偏压段的实测水平收敛最大值为18.5 mm,荷载偏压侧的围岩沉降值达49.5 mm,二次支护施作后在拆撑施工阶段能有效稳定围岩变形;3)由双层初期支护受力的实测结果可知,传递到二次支护上的接触压力与对应位置围岩/一次支护接触压力之比为16%~33%,荷载偏压侧的右拱脚及右拱肩位置的二次支护轴力约为一次支护轴力的15%,通过二次支护的施作补强了一次支护对偏压侧的承载作用,采用双层初期支护技术提高了浅埋超大跨隧道出口偏压段支护结构的安全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超大跨隧道 出口偏压段 双层初期支护 承载特征 数值模拟 现场实测
下载PDF
大载荷下空间桁架结构主承力用碳/环氧推力管的重量优化设计 被引量:17
2
作者 彭超义 杜刚 +1 位作者 曾竟成 肖加余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3-35,21,共4页
航天发动机推力支架空间桁架结构通常采用金属材料。碳 /环氧复合材料用于这种空间桁架结构的主承力推力管可以显著减轻推力支架的重量。为了节约昂贵的实验费用 ,通常先对支架结构和重量进行优化设计。本文以橡胶芯模辅助RTM工艺制备的... 航天发动机推力支架空间桁架结构通常采用金属材料。碳 /环氧复合材料用于这种空间桁架结构的主承力推力管可以显著减轻推力支架的重量。为了节约昂贵的实验费用 ,通常先对支架结构和重量进行优化设计。本文以橡胶芯模辅助RTM工艺制备的碳 /环氧管件为模型建立了某种结构优化后的推力支架空间桁架结构的有限元模型 ,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7.0对推力管的外径、壁厚和重量进行了优化设计 ,得出推力管最佳参数为外径 7.8cm ,壁厚 2 .2 3mm ,总重 11.5 8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桁架结构 主承力 碳/环氧推力管 重量优化 航天发动机 推力支架
下载PDF
对地观测微小卫星主承力结构的优化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7
3
作者 魏磊 金光 +2 位作者 谢晓光 张雷 杨林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183-3191,共9页
为降低对地观测小卫星单机安装点加速度响应均方根值,提出了一种使加速度响应均方根值最小化的微小卫星主承力结构拓扑优化方法。首先对整星方案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分析显示整星Z向某些单机安装点的随机振动加速度响应均方根值过大。对... 为降低对地观测小卫星单机安装点加速度响应均方根值,提出了一种使加速度响应均方根值最小化的微小卫星主承力结构拓扑优化方法。首先对整星方案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分析显示整星Z向某些单机安装点的随机振动加速度响应均方根值过大。对系统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确定了卫星主承力结构底板是影响随机振动加速度响应均方根值大小的关键因素。以卫星单机安装点的加速度响应均方根值为目标函数,以体积作为优化的约束条件,应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思想对卫星有限元模型进行拓扑优化设计,得到了一种单机安装点加速度响应均方根值满足指标要求的卫星主承力结构。最后,通过有限元分析与振动试验,证明了本文所设计的小卫星主承力结构力学性能参数均满足设计要求,其中整星的星敏感器、蓄电池、电源控制器等关键器件安装点的加速度响应均方根值相比优化前分别降低了23.3%、10.6%、11.3%,得到的结果验证了本文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卫星 主承力结构 拓扑优化 随机振动 试验验证
下载PDF
主承力缠绕管件轴压强度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彭超义 肖加余 曾竟成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27-731,共5页
缠绕复合材料管件已经在航空航天上用于大载荷主承力构件,为进一步提高这类管件的轴压强度,本文对影响缠绕管件轴压强度的一系列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系统地探讨了提高缠绕管件轴压强的途径.研究表明,除了一般文献研究较多的缠绕角对管... 缠绕复合材料管件已经在航空航天上用于大载荷主承力构件,为进一步提高这类管件的轴压强度,本文对影响缠绕管件轴压强度的一系列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系统地探讨了提高缠绕管件轴压强的途径.研究表明,除了一般文献研究较多的缠绕角对管件轴压强度具有很大影响以外,一般文献很少涉及的环向缠绕层含量和端面边缘效应等因素也对缠绕管件的轴压强度有重要影响.在材料用量和缠绕角相同的前提下,把20%的角度缠绕层改为环向缠绕层后,轴压强度最大能够提高77%;采用缠绕方式对管件受压端头进行加强以后,可以有效地消除受压端面边缘效应的负面影响,亦可提明显高管件轴压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承力 缠绕 管件 轴压强度
下载PDF
深埋软弱破碎围岩初期支护荷载承担比重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徐帮树 崔宇鹏 +3 位作者 晏勤 李浚元 张明伟 夏鹏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1-6,共6页
为了研究软弱破碎围岩隧道联合支护各构件的作用效果,以四川省宝兴水电站引水隧洞工程为背景,采用有限差分数值计算软件对隧道围岩注浆加固圈、喷射混凝土和型钢支撑3种支护措施的围岩荷载承担比重进行了研究。通过采用固定支座等效代... 为了研究软弱破碎围岩隧道联合支护各构件的作用效果,以四川省宝兴水电站引水隧洞工程为背景,采用有限差分数值计算软件对隧道围岩注浆加固圈、喷射混凝土和型钢支撑3种支护措施的围岩荷载承担比重进行了研究。通过采用固定支座等效代替某种支护的方式,设计了3种支护方案,每个方案仅采用2种支护方式,计算至平衡,提取支护反力并转化成应力,从而得到该支护结构的荷载分担比。研究表明:型钢支撑起到及时强支护作用,可有效控制围岩变形;随着时间推移,当喷射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后,发展为主要承载结构,喷射混凝土面层承担更大比率释放荷载,喷射混凝土承载荷载比重最大,注浆加固圈次之。计算得出宝兴水电站引水隧道型钢支撑、注浆加固圈和喷射混凝土3种支护荷载承担比重为1∶1.25∶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破碎围岩 隧道初期支护 支护时机 荷载承担比重 位移释放率 位移监测 支护结构
下载PDF
复合材料对称层合板的强度预测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放 张俊乾 丁军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3-96,共4页
基于层合板五层等效约束模型(EquivalentConstraintModel,ECM),建立了基体开裂下的层合板残余强度的分析方法。基体开裂导致层合板内部应力重分配,使得主受力层 (0°层 )应力或应变条件恶化。认为 0°层控制层合板的最终失效破... 基于层合板五层等效约束模型(EquivalentConstraintModel,ECM),建立了基体开裂下的层合板残余强度的分析方法。基体开裂导致层合板内部应力重分配,使得主受力层 (0°层 )应力或应变条件恶化。认为 0°层控制层合板的最终失效破坏:当 0°层失效时,整个层合板发生失效破坏。对不同材料体系和铺层结构的复合材料对称层合板的强度进行了预测。计算结果表明:这种强度准则的预测值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层合板 等效约束模型 主受力层 Hoffman准则 极限强度
下载PDF
航天运载器支架式主结构承载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7
作者 彭超义 曾竟成 +2 位作者 肖加余 杜刚 江大志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6-20,共5页
航天运载器主结构的功能是把载荷从一种结构传递到另一种结构上。依据对美国可重复使用运载器X-33和Atlas V型火箭上两种典型支架式CFRP(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主结构的分析,建立了两种支架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计算了在支架轴向力、... 航天运载器主结构的功能是把载荷从一种结构传递到另一种结构上。依据对美国可重复使用运载器X-33和Atlas V型火箭上两种典型支架式CFRP(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主结构的分析,建立了两种支架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计算了在支架轴向力、横向力和绕纵轴的扭矩及综合载荷作用下支架结构的形变、压缩比、偏心率和CFRP管件的轴向应力,通过计算结果对两种支架式主结构的承载性能特点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支架 主结构 承载性能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以初期支护为主要承载结构的复合式衬砌设计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罗章波 《隧道建设》 2012年第5期658-664,共7页
包兰线香山隧道和青天寺隧道长度均超过20 km,为全线控制工期的重点工程,为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投资,在满足机械化配套、快速施工的要求下,开展了以初期支护为主要承载结构的复合式衬砌设计参数研究。主要介绍了研究的方法和成果,结... 包兰线香山隧道和青天寺隧道长度均超过20 km,为全线控制工期的重点工程,为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投资,在满足机械化配套、快速施工的要求下,开展了以初期支护为主要承载结构的复合式衬砌设计参数研究。主要介绍了研究的方法和成果,结合安全性检算,系统地提出了时速200 km/h双层集装箱铁路以初期支护为主要承载结构的隧道结构优化参数,并进行优化前后的工程量对比,在施工机械化配套条件下隧道施工综合进度提高约20%。该成果对转变传统的隧道设计理念、改变目前以部颁标准图支护参数为设计依据的设计现状、对于以后时速200 km/h铁路特长单线隧道的施工方法和机械化配套的工程设计(施工)都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初期支护 承载结构 复合式衬砌 设计参数
下载PDF
承担全部设计荷载的隧道初期支护的设计计算方法 被引量:4
9
作者 剧仲林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218-226,共9页
针对当前隧道初期支护设计存在不能承担全部设计荷载、以初期支护仰拱闭合的有利结构而不是以仰拱未闭合的最不利结构为最终设计目标而造成结构存在安全隐患以及给不出锚杆锚固力设计值和现场围岩变形很大使得采用岩体力学进行设计初期... 针对当前隧道初期支护设计存在不能承担全部设计荷载、以初期支护仰拱闭合的有利结构而不是以仰拱未闭合的最不利结构为最终设计目标而造成结构存在安全隐患以及给不出锚杆锚固力设计值和现场围岩变形很大使得采用岩体力学进行设计初期支护不具备条件的问题,提出按照"荷载-结构"的计算模型,采取结构力学力法对隧道初期支护承担全部设计荷载、对应施工"三台阶"法、对型钢钢架和喷射混凝土按变形协调条件确定各自承担荷载的比例系数、就钢架和喷射混凝土承载能力分别进行计算分析,明确在各部施工时对喷射混凝土强度以及锚杆的锚固力的要求。计算结果表明:1)采取除中心夹角60°范围外其余均匀布置分布锚杆、采用"型钢钢架+分布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型式的隧道初期支护完全具有承担全部设计荷载的能力,且仰拱开挖不会威胁支护的稳定; 2)应将锚杆作为支护结构的链杆支座来确定锚杆锚固力; 3)锚杆和喷射混凝土3 h的强度对支护结构的承载能力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初期支护 单独承载 结构力学 两铰拱 荷载比例 早期强度 锚固力 仰拱开挖
下载PDF
Effects of Environment and Open Hole on the Mechanical Performance for Composite Laminate Plates
10
作者 LU Zhi-xian LIU Bin TUO Hong-li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nt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2017年第2期73-83,共11页
As composites are increasingly used in aircraft,composites-based the primary-load bearing structures were gradually considered for wide application. However,to determine worst case of the primary-load bearing structur... As composites are increasingly used in aircraft,composites-based the primary-load bearing structures were gradually considered for wide application. However,to determine worst case of the primary-load bearing structures of composites is quite necessary. In this paper,to reveal the effects on the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composite laminate plates were made,respectively by open holes and different environments. Firstly,we obtained the benchmark of composite plates by conducting tension and compression of room temperature and dry air( RTD),tension of cold temperature and dry air( CTD),and compression of elevated temperature and wet( ETW). Then opened circle holes were introduced into composite plates to know the influence of holes. Finally,CTD and ETW environment were respectively investigated to composite plate with holes being under tension and compression loads. As shown by experimental results,open-holes decreased tension and compression mechanical performance 42% and 46% respectively,and ETW environment have 17% and 23% decreasing influence on the compression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composite plate and plate with holes. Furthermore,the compression damage mechanism of composite plates and plates with holes are fiber compressing-shearing fracture after fiber buck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imary-load bearing openholes COMPOSITE CTD ETW fiber buckling
下载PDF
PREDICTIVE APPROACH TO FAILURE OF COMPOSITE LAMINATES WITH EQUIVALENT CONSTRAINT MODEL 被引量:2
11
作者 Fang Wang Xiangguo Zeng Junqian Zhang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SCIE EI 2010年第3期240-247,共8页
This work established a new analytical model based upon the equivalent constraint model (ECM) to constitute an available predictive approach for analyzing the ultimate strength and simulating the stress/strain respo... This work established a new analytical model based upon the equivalent constraint model (ECM) to constitute an available predictive approach for analyzing the ultimate strength and simulating the stress/strain response of general symmetric laminates subjected to combined loading, b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effect of matrix cracking. The ECM was adopted to mainly predict the in-plane stiffness reduction of the damaged laminate. Basic consideration that progressive matrix cracking provokes a re-distribution of the stress fields on each lamina within laminates, which greatly deteriorates the stress distributed in the primary load-bearing lamina and leads to the final failure of the laminates, is introduce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ailure criterion. The effects of lamina properties, lay-up configurations and loading conditions on the behaviors of the laminates were examined in this paper. A comparison of numerical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established model and other existed models and published experimental data was presented for different material systems. The theory predictions demonstrated great match with the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site laminates equivalent constraint model primary load-bearing lamina progressive matrix cracking strength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