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体: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中介体”——兼论智能体在新闻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1
作者 杨保军 孙新 《全球传媒学刊》 CSSCI 2024年第3期3-23,共21页
认识智能体在新闻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需要准确把握智能体的性质。智能体既不是“人主体”,也不是“一般人造客体”,而是人类总体能力对象化的创造物,是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中介体”。在新闻生产实践中,新闻智能体由提供算力的动... 认识智能体在新闻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需要准确把握智能体的性质。智能体既不是“人主体”,也不是“一般人造客体”,而是人类总体能力对象化的创造物,是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中介体”。在新闻生产实践中,新闻智能体由提供算力的动力机器系统、结成网络的传动机器系统、供给算法的控制机器系统、直接参与新闻生产的工作机器系统共同构成。就目前来看,新闻智能体是创构、保障、调适新闻生产网络体系的基础设施型生产工具,它以新闻生产数据化的方式,催生出新的新闻劳动分工,从而在人与新闻双向运动中发挥中介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体 新闻生产 主体与客体相统一 中介体
下载PDF
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之界分
2
作者 郭泽强 王宣博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69-79,共11页
当前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适用量大幅上升。引发这一趋势的原因之一在于司法实践未能妥善区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目前学界有关上述两罪名的区分标准存在时间标准说、构成要件说、查证程度说三种理论学... 当前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适用量大幅上升。引发这一趋势的原因之一在于司法实践未能妥善区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目前学界有关上述两罪名的区分标准存在时间标准说、构成要件说、查证程度说三种理论学说,这三种学说均只关注了两罪在某一方面的差异,并仅针对特定方面提出区分标准,难以解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区分问题。要实现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有效界分,需坚持以符合构成要件作为形式标准,以罪名保护法益为实质标准,以主客观相统一为评价标准,并以疑罪唯轻原则为证明标准的综合区分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主客观相统一 疑罪唯轻 证明标准
下载PDF
马克思在何种意义上批判黑格尔辩证法的总体性
3
作者 尹健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54,209,共9页
马克思依据主客体统一的思想内涵,从生存论、方法论和论证方式三重视角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总体性进行了批判。在生存论上,马克思揭示黑格尔辩证法以形式批判性遮蔽现实活动非批判性的实质,驳斥其主客体未经现实批判就达至“绝对统一”的... 马克思依据主客体统一的思想内涵,从生存论、方法论和论证方式三重视角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总体性进行了批判。在生存论上,马克思揭示黑格尔辩证法以形式批判性遮蔽现实活动非批判性的实质,驳斥其主客体未经现实批判就达至“绝对统一”的虚假形式。在方法论上,马克思在分析黑格尔实现主客体统一所依托的“中介”时,批判其肆意移用“自我意识”代替劳动发挥“中介”作用而导致的逻辑断裂。在论证方式上,马克思通过审视黑格尔将“自我意识”的辩证运动直接沿用到剖析现实社会总体性的运思逻辑,批驳其基于概念展开“先验思索”的叙述结构。马克思在三重意义上对黑格尔的批判深刻揭示了黑格尔辩证法的总体性超脱于现实根基、沉浸于思辨逻辑的局限,彰显了马克思辩证法的总体性的理论旨趣和现实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黑格尔 辩证法的总体性 主客体统一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辩证统一
4
作者 李钊仪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1期12-16,共5页
全部哲学史围绕主体和对象物展开。主体的一切活动都是对象性的活动。实践过程中,主体不断认识着客体内在的规律,也不断依据自身需求去改变客体并塑造本身,这个过程中遵循了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坚持了中国优秀... 全部哲学史围绕主体和对象物展开。主体的一切活动都是对象性的活动。实践过程中,主体不断认识着客体内在的规律,也不断依据自身需求去改变客体并塑造本身,这个过程中遵循了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坚持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土壤并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行动指南,同时依据不同的时代主要矛盾、人民需求等价值原则的变化和驱动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功实现的三次飞跃是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双重逻辑的高度统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在坚持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中持续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理原则 价值原则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主体客体 主观客观
下载PDF
主观抑或客观:法理与学说性质的比较研究
5
作者 焦宝乾 李诗瑶 《法治现代化研究》 CSSCI 2024年第4期107-117,共11页
在学说与法理的主客观性问题上,学界一般认为学说是主观的,而法理则是客观的。但是,这一主题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因而有进一步探讨的余地。有观点认为法理是主观的,但这种看法似是而非,很大程度上混淆了法理自身的存在和人们对法理的认知... 在学说与法理的主客观性问题上,学界一般认为学说是主观的,而法理则是客观的。但是,这一主题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因而有进一步探讨的余地。有观点认为法理是主观的,但这种看法似是而非,很大程度上混淆了法理自身的存在和人们对法理的认知。学说是主观的,但也不排除学说可能具有某种客观性,这是对其主观性的一个反面补充。学说的客观性尤其还涉及法学通说。法学通说体现了具有普遍意义的专业、权威认知,具有某种客观性。但这种客观性也不可被高估,应看到其限度。虽然存在值得探讨的复杂与相对的一面,但从终极意义上,法理与学说在性质上有着根本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理 学说 主观 客观 法学通说
下载PDF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司法适用误区及匡正
6
作者 单佳 梁腾腾 《南海法学》 2024年第3期43-54,共12页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设立具有积极作用。然而该罪的司法适用存在对“主观明知”的判定随意,不能正确理解帮信罪中“犯罪”一词的含义,对“情节严重”的说理不充分,与相关罪名特别是掩饰、隐瞒犯罪活动罪的竞合问题突出等困境。为...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设立具有积极作用。然而该罪的司法适用存在对“主观明知”的判定随意,不能正确理解帮信罪中“犯罪”一词的含义,对“情节严重”的说理不充分,与相关罪名特别是掩饰、隐瞒犯罪活动罪的竞合问题突出等困境。为匡正适用误区,应在“包含说”基础上进一步界定“明知”的认定标准,确定被帮助者的“犯罪”行为只需符合客观构成要件标准,基于限缩目的细化司法解释、及时公布指导性案例和通过强制说理明确“情节严重”的标准,坚持帮信罪和掩隐罪应当排他适用并应继续坚持主客观相统一的认定标准等,以促进本罪在实践中的正确适用,推动相关网络犯罪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明知 情节严重 主客观相统一
下载PDF
Feng Youlan's Research into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and Philosophical Creation
7
作者 QIAO Qingju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2018年第1期23-38,共16页
With regard to the study of the general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and the creation of a philosophical system, Feng Youlan (Fung Yu-lan) has still not been surpassed in the circle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philosop... With regard to the study of the general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and the creation of a philosophical system, Feng Youlan (Fung Yu-lan) has still not been surpassed in the circle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philosophy. His text A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in two volumes) has particular value not only because of its description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but also because of its historical linking of antiquity and modernity, and of China and the West, a feat realized through philosophy. His philosophical system, set forth in the Six Books ofZhenyuan ~A~ (six philosophical monographs) and widely known as the New Learning of Principle system, has ontologically established the primacy of Principle, and, culturally, has instantiated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all of which retains its significance even today. Feng's thought on realms in his philosophy of life is centered around understanding-based self-enlightenment and has opened a new perspective for reflective thought about, and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philosophy. However, it falls short in its failure to acknowledge that "understanding-based self-enlightenment should also be a dynamic process of practice." Feng showed his academic orientation, distinguished by syncretizing the Learning of Principle and the Learning of Mind, by integrating philosophical creation into the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in his late years; however, this syncretism can be pushed further with regard to the issue of unity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continuity betwee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ings before complete understanding and complete enlightenment of the mind after the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things. Feng thinks in A Short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that the most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hat Chinese philosophy has made to the world is in its philosophy of life, and, subsequent to this assertion, one can point out that Chinese philosophy can also make contributions in terms of methodology. In Chinese philosophy, benevolence has an ontological meaning, and is the ontological basis for man and all the other beings to exist in the oneness, as well as the ontological basis for man and the world to be united. Chinese philosophy contains valuable insights in overcoming the opposition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establishing a new view of subjects, a new view of objects, and, consequently, creating a new type of subject-object relationship and realizing a second enlightenment of the wor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storical undertaking the primacy of principle unity of subjectand object the second enlightenment
原文传递
试论体育美学的内容、方法和意义 被引量:14
8
作者 白晋湘 钟海平 宋加华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1-34,共4页
本文运用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理论对体育这种特殊的生命现象进行了整体的分析,认为体育美具有自然美和社会美的属性,这种美是人的体质力量对象化的整体还原。体育美学就是对体育这种特殊的生命现象进行的一种整体的文化哲学解释。
关键词 体育美学 体育文化 主体 客体 审美境界 整体还原
下载PDF
网络信息资源配置主体刍议 被引量:11
9
作者 段宇锋 刘伟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5-39,共5页
本文在分析网络信息资源配置对象和配置原则的基础上,指出国家和市场都是实现网络信息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推动力,政府和其他经济主体作为网络信息资源配置主体相互之间是不可替代的。
关键词 网络信息资源 配置主体 配置对象 配置原则
下载PDF
试论大学数学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性原则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金山 王三强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8期100-102,共3页
近年来有关大学数学分层次教学的研究比较多,但主要集中在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中,很少考虑学生是教学过程的认知主体,层次结构设计也缺乏弹性。笔者从学生认知主体出发,结合数学教育的目的、原则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分析了大学数学实行分层... 近年来有关大学数学分层次教学的研究比较多,但主要集中在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中,很少考虑学生是教学过程的认知主体,层次结构设计也缺乏弹性。笔者从学生认知主体出发,结合数学教育的目的、原则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分析了大学数学实行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着重讨论了层次结构设计须遵循的指导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数学 分层次教育 认知主体 教学目的 教学原则
下载PDF
再论题元、论元和语法功能项——评“格标效应与语言差异” 被引量:3
11
作者 冯奇 万华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50-156,共7页
通过简要回顾格标效应的工作原理,可以重新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语法功能项在静态逻辑和延伸变异条件下的组配关系。继续观察表明英汉语言功能项的赋格允准和题元释放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差异实际上是研究者定义模糊和研究方法不当所致。... 通过简要回顾格标效应的工作原理,可以重新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语法功能项在静态逻辑和延伸变异条件下的组配关系。继续观察表明英汉语言功能项的赋格允准和题元释放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差异实际上是研究者定义模糊和研究方法不当所致。因没有采用统一的标准对待两种语言的各种搭配现象,单向强化汉语中不符合静态逻辑的非典型组合关系,格标效应无法解释英语中众多不按动核指派的题元释放的通例。因此英汉题元实现只有参数上的差异而没有原则上的差异。对比研究应该遵循典型对典型,变异对变异,而不是典型对变异的原则,对语言事实的认定不能简单地以点推到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题元 论元 主语 宾语 原则 参数
下载PDF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的生成与内涵 被引量:11
12
作者 聂立泽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8-82,共5页
本文对我国刑法中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的生成与内涵作了较为深入地探讨,指出该原则的生成直接导源于主、客观主义及折衷主义刑法理论之缺陷,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该原则不仅在定罪、量刑、行刑过程起指导作用,而且对整个刑事... 本文对我国刑法中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的生成与内涵作了较为深入地探讨,指出该原则的生成直接导源于主、客观主义及折衷主义刑法理论之缺陷,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该原则不仅在定罪、量刑、行刑过程起指导作用,而且对整个刑事立法、司法及刑法解释都起根本性指旱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 客观主义 主观主义 折衷主义 定罪 量刑 行刑
下载PDF
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到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 被引量:21
13
作者 谭德礼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8-140,共3页
杜威从实用主义立场出发,主张"教育即生活",强调道德教育应贯穿于学校的全部生活中,要求学校社会生活化,将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生活方式。陶行知则针对当时中国教育太重书本,与生活没有联系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生活即教育&qu... 杜威从实用主义立场出发,主张"教育即生活",强调道德教育应贯穿于学校的全部生活中,要求学校社会生活化,将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生活方式。陶行知则针对当时中国教育太重书本,与生活没有联系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理论。两种理论虽然字面上相对,但也是可以互相沟通。他们都强调生活与教育的一致性,突出生活的教育意义,只不过陶行知理论的内涵大大超过了杜威的教育理论。两位教育家对道德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认识对于我们今天的德育仍不乏积极的借鉴意义,既要主动了解德育客体,重视他们的思想变化,又要重视对他们的教育,启发我们的德育工作从内容到方法都要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做相应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客体中心 主客体统一
下载PDF
有效教学的法则与证验 被引量:11
14
作者 周小蓬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37,共4页
有效教学理论近年引进我国之后,受到教育界的高度关注。但在如何正确理解有效教学理论的内涵和如何根据具体的教学环境应用该理论和科学地评价、证验教学的有效性等问题上,仍然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有效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效果,必须... 有效教学理论近年引进我国之后,受到教育界的高度关注。但在如何正确理解有效教学理论的内涵和如何根据具体的教学环境应用该理论和科学地评价、证验教学的有效性等问题上,仍然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有效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效果,必须在主客体的联系中确立,在教与学的全过程中呈现,有效的要义在于教与学都符合法则;对有效教学理论的应用,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从城乡客观条件的差别出发,灵活创新;对教学的有效性的评价和证验,必须以教学实践的客观过程及其后果实事为依据;当前亟须尽快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有效教学目标,建立系统的支持有效教学评价的法则,推动教学质量真正有效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教学 主客体 法则 验证
下载PDF
“事后受财”行为能否构成犯罪——解一道商业贿赂的法律难题 被引量:3
15
作者 边学文 马忠诚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18,23,共5页
“事后受财”是近年来商业贿赂犯罪中呈现出的新特点,也是当前困扰司法人员办案的一个难点。事前有请托或者有约定的“事后受财”行为具备权钱交易的本质特征,应以受贿罪论处没有争议;但事前既无请托又无约定的“事后受财”行为是否完... “事后受财”是近年来商业贿赂犯罪中呈现出的新特点,也是当前困扰司法人员办案的一个难点。事前有请托或者有约定的“事后受财”行为具备权钱交易的本质特征,应以受贿罪论处没有争议;但事前既无请托又无约定的“事后受财”行为是否完全符合受贿罪的本质特征,应根据刑法的规定,依照罪刑法定原则,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后受财 权钱交易 主客观相统一
下载PDF
论诚信原则的民法适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陶信平 闫雅琴 +1 位作者 白荣君 刘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108-113,共6页
诚信原则为世界各国民法尊崇的基本原则,我国民法通则及合同法均将其确定为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本文对该原则及其在现代民法典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整理,同时提出在民法典中如何使其现代化的具体观点及认识。
关键词 诚实信用 原则 客观诚信 主观诚信
下载PDF
客观性:难以逾越的哲学问题 被引量:8
17
作者 金延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4-71,共8页
客观性问题是哲学研究中的根本性问题之一。19世纪中叶以后,关于客观性问题的辩争成为西方恒久不衰的哲学争论。一方面是深入批评传统哲学离开人的生活实践讨论客观性问题、以绝对主义的态度对待与自己观点不同的哲学观念,另一方面是努... 客观性问题是哲学研究中的根本性问题之一。19世纪中叶以后,关于客观性问题的辩争成为西方恒久不衰的哲学争论。一方面是深入批评传统哲学离开人的生活实践讨论客观性问题、以绝对主义的态度对待与自己观点不同的哲学观念,另一方面是努力揭露20世纪许多哲学流派的经验论、相对主义倾向,这构成客观性问题争论的两个侧面。客观性问题是一个认识论问题,而不是事物在自身的存在性问题。立足人的主体性存在重构符合当代文明发展的客观性观念是紧迫的哲学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性观念 解构 解析 重构 主体性原则
下载PDF
决策系统的研究——决策系统模型的重构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玉民 颜基义 +1 位作者 潘建均 陈泽玮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8-148,共11页
界定决策系统与决策系统模型的概念,讨论决策系统对决策学研究的作用。归纳出决策系统要素拆分的原则。对比了对应不同决策概念的决策系统存在的差异与漏洞。本文运用基于决策学研究前提的决策概念,提出全新的决策因素体系,分析了决策... 界定决策系统与决策系统模型的概念,讨论决策系统对决策学研究的作用。归纳出决策系统要素拆分的原则。对比了对应不同决策概念的决策系统存在的差异与漏洞。本文运用基于决策学研究前提的决策概念,提出全新的决策因素体系,分析了决策要素的关联关系,构建了决策系统的基本模型与一般模型。并引申出决策主体与决策客体,讨论了决策客体与决策问题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系统 决策要素 决策要素拆分原则 决策系统模型 决策客体 决策问题
下载PDF
标准化学科研究对象探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阳建新 李上 《中国标准化》 2012年第4期63-66,共4页
本文基于对现有标准化学科研究对象观点的分析,提出了标准化学科研究对象确定原则,进而给出了对标准化学科研究对象的相关见解。
关键词 标准化学科 研究对象 界定原则
下载PDF
论中文图书客观著录原则与文献编目规则的关系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纳新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3-66,共4页
本文探讨了客观著录的定义和原则,以及如何灵活掌握客观著录的标准和尺度问题。针对新版编目条例与旧版编目条例发生的变化,运用大量实例进行了比较详尽的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 客观著录原则 中国文献编目规则 主观能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