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ivate Benefits of Politicians and Delayed Privatization
1
作者 Michal Katdofiski Jacek Mizerka 《Journal of Moder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2011年第4期368-379,共12页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consider the problem of politicians' control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a transforming economy. The control of a company can be treated as a choice of a strategy pursued by this company...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consider the problem of politicians' control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a transforming economy. The control of a company can be treated as a choice of a strategy pursued by this company. In order to present politicians' influence on a company's strategy, we consider the case of a firm controlled by the State Treasury (i.e., by politicians) and a company outside politicians' control, both functioning in a favorable and an unfavorable state of the economy. We propose the option-to-switch valuation model as a method of measuring politicians' private benefits of control. We illustrate the considerations using data concerning Poland's printing indu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itical control private benefits PRIVATIZATION real options
下载PDF
Have the Private Benefits in Italian Firms Decreased?
2
作者 Carmelo Intrisano 《Chinese Business Review》 2012年第10期911-922,共12页
The topic of the paper is the estimate of the benefit of control, according to the Barclay and Holderness method. The reference system of this research is Italy, given that the empirical evidence of the past which had... The topic of the paper is the estimate of the benefit of control, according to the Barclay and Holderness method. The reference system of this research is Italy, given that the empirical evidence of the past which had underlined private benefits particularly high among Italian companies and the reference period is 1999-2007. The idea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emonstrate that, since the Legislative Decree No. 58 of February 24, 1998 (Consolidated Law on Finance, henceforth Consolidated Law), which has significantly changed the protection of minority shareholders, in Italian, the intensity of private benefits has on average declined sharply. To this end, considering the results of the empirical researches on periods pre-1998 and at the turn of the Consolidated Law, the paper provides evidence that the improvement of minority shareholder protection already shown by these researches is further accentuated over the years, because of the effects that the new regulatory framework has produced. In fact, the basic assumption is that the important laws, as Consolidate Law, require several years to produce the desired results in full. This idea is supported by the findings of research that show an average percentage of private benefits dropped to five percent of the capital. Hence, the investigation is extended to the demonstration of comparability of this estimation with other estimations quoted in literature, verifying th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measures estimated and the variables considered as determinants in much of the lit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ivate benefits of control AMENITIES block premium voting rights insider shareholders outside shareholders
下载PDF
Private Benefits of Control,Growth Opportunities and Investor Protection 被引量:4
3
作者 Min Xiao Jiaxing You 《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09年第1期123-145,共23页
We develop a model to illustrate that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choose the level of investor protection that maximizes their own interests.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in companies with complicated control structures can ... We develop a model to illustrate that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choose the level of investor protection that maximizes their own interests.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in companies with complicated control structures can easily extract private benefits and are thus reluctant to enhance investor protection which would necessitate increased transparency. In contrast,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in companies with valuable growth opportunities are willing to improve investor protection so that they can benefit from the increased value resulting from the lower cost of capital. We test this prediction using firm-level data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evel of investor protection increases with decreases in control structure opacity and increases in growth opportunities. The correlation is more significant for enforcement than for the mechanisms of investor prot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ivate benefits of control Growth opportunities Investor protection
原文传递
The Private Benefits of Corporate Control:Evidence from China 被引量:1
4
作者 XIAOJIN LIU TERENCE T.L.CHONG 《Economic and Political Studies》 2014年第1期44-64,共21页
By analyzing block share transfers in China during 1999-2006,this study provides estimates of the private benefits of corporate control in China.We find that those controlling blocks are usually priced at a significan... By analyzing block share transfers in China during 1999-2006,this study provides estimates of the private benefits of corporate control in China.We find that those controlling blocks are usually priced at a significant positive premium compared to those comparable non-controlling blocks.The benefits of corporate control vary with shareholders structure,firm characteristics and institutional variables.In particular,targets with a high intangible asset ratio have less benefits of control,cross-listing in B or H shares curbs the extract of private benefits and companies acquired by private firms are associated with higher private benefits.Moreover,it is found that benefits of control are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market economy and factor market development index.We argue that firms with higher private benefits experience more tunneling activities by their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ivate benefits of control block share transfers Chinese stock market
原文传递
Why Has Privatization Failed to Improve Corporate Performance?——A Case Study of Guoguang Ceramics' Privatization
5
作者 朱红军 王彬 田子莘 《China Economist》 2007年第3期115-124,共10页
This paper is a case study based on the privatization of Guoguang Ceramics.It is found that,contrary to the thoughts of some scholars, corporation performance actually deteriorated,rather than improved under privatiza... This paper is a case study based on the privatization of Guoguang Ceramics.It is found that,contrary to the thoughts of some scholars, corporation performance actually deteriorated,rather than improved under privatization.We analyze ownership arrangements before and after privatization and find that private ownership arrangements still have deficiencies and are not necessarily better than state ownership arrangements.The existence of private benefits of control is the essential reason why performance had been deteriorating.Private benefits of control under state ownership come from the government’s multiple objectives of corporation control,whereas the benefits with private ownership lie on resources transferred from the corporation.Ta succeed in privatizing SOEs,it is essential that legal systems be strengthened to effectively oversee private benefits of contr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perty RIGHTS REFORM private benefits of control Case study
下载PDF
公司控制权的规制变革与平衡进路
6
作者 汪青松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101,共15页
现代公司法高度重视股权保护,但股权保护之立法目的需要通过规制控制权的规则设计来达成。公司控制关系的普遍存在表明“控制性利益”可以构成一种隐性激励,控制关系对公司治理具有双面影响。传统立法对“控制性利益”谋取行为采取“强... 现代公司法高度重视股权保护,但股权保护之立法目的需要通过规制控制权的规则设计来达成。公司控制关系的普遍存在表明“控制性利益”可以构成一种隐性激励,控制关系对公司治理具有双面影响。传统立法对“控制性利益”谋取行为采取“强制禁止+事后追责”的规制策略是低效的,特别是欠缺积极的引导性规则,呈现出明显的制度失衡。新《公司法》展现出对公司控制进行平衡规制的取向,以立法目的之扩展调适公司法的制度功能,以股权配置多元化满足控制人的控制需求,以灵活的组织机构提升公司治理的实效性,以周延的问责机制保障控制行为的妥当性。未来应当进一步将控制从事实转变为权利,完善其识别规则与权能体系,明晰司法介入商业的限度以实现审慎科责,并注重运用程序性引导的规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权 控股股东 实际控制人 控制性利益
下载PDF
所有权安排对大股东控制权私利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林朝南 刘星 郝颖 《中国管理科学》 CSSCI 2007年第6期132-139,共8页
尽管所有权安排将通过所有权的性质、控制方式和结构比例等主要特征影响大股东控制权私利的攫取行为,但在不同国别和公共治理模式下却存在着利益目标抉择和诉求的相对差异。本文结合分级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制度背景下,中央和地方国资委分... 尽管所有权安排将通过所有权的性质、控制方式和结构比例等主要特征影响大股东控制权私利的攫取行为,但在不同国别和公共治理模式下却存在着利益目标抉择和诉求的相对差异。本文结合分级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制度背景下,中央和地方国资委分别掌握上市公司终极控制权的基本特征,着重从所有权的控制方式和结构比例两方面阐释了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攫取控制权私利的动机、能力和实际效果差异。本文的研究结论将为股权分置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中配套法规的建立提供经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有权安排 控制权私利 控制方式
下载PDF
合理控制权私有收益与超额控制权私有收益——基于中小股东视角的解释 被引量:33
8
作者 冉戎 刘星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3-83,共11页
引入小股东容忍水平,从小股东角度对大股东控制权私有收益进行划分,将控制权私有收益区分为合理控制权私有收益与超额控制权私有收益,对大股东侵害和控制权私有收益理论做出相应的调整,探讨了适度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合理性,并结合模型对... 引入小股东容忍水平,从小股东角度对大股东控制权私有收益进行划分,将控制权私有收益区分为合理控制权私有收益与超额控制权私有收益,对大股东侵害和控制权私有收益理论做出相应的调整,探讨了适度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合理性,并结合模型对该思想进行验证.研究表明,一定的条件下,大股东会选择一个能使小股东保持沉默的水平来获取合理控制权私有收益,保持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可持续性.合理控制权私有收益对大股东经营与管理公司具有正向激励作用,而超额控制权私有收益具有侵害性质,会使得大、小股东收益受损,同时公司价值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权收益 合理控制权私有收益 超额控制权私有收益 小股东容忍水平
下载PDF
风险投资中控制权分配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李金龙 费方域 胡海鸥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07-115,共9页
在风险投资中,创业者和风险投资家由于目标不同而存在着利益冲突,这时对风险企业的控制权进行适当分配成为关键。由于风险投资中有关控制权问题的复杂性,国内外对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较少,尚处于起步阶段。文章以不完全合同作为理论基础... 在风险投资中,创业者和风险投资家由于目标不同而存在着利益冲突,这时对风险企业的控制权进行适当分配成为关键。由于风险投资中有关控制权问题的复杂性,国内外对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较少,尚处于起步阶段。文章以不完全合同作为理论基础通过建立两期模型分析了影响风险企业中控制权配置的重要因素,从而在统一的不完全合同理论的框架下对风险企业的控制权、现金流量权、声誉机制等各种影响因素展开系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权 私人利益 声誉 现金流权
下载PDF
大股东控制和控制权私人利益研究 被引量:73
10
作者 邓建平 曾勇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0-58,共9页
本文用控股股权和非控股股权转让的溢价差来估计我国控制权的私人利益,发现我国的控制权私人利益约为17%,负债率和转让比例对于控股股权转让溢价和非控股股权转让溢价有不同的影响,公司规模和股权转让溢价存在负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发... 本文用控股股权和非控股股权转让的溢价差来估计我国控制权的私人利益,发现我国的控制权私人利益约为17%,负债率和转让比例对于控股股权转让溢价和非控股股权转让溢价有不同的影响,公司规模和股权转让溢价存在负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控股股东的控制力、股权离散度和控股股权转让溢价存在正相关关系,同时股权制衡度越低,控股股权转让溢价越高。没有发现高管持股比例对控股股权转让溢价存在影响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股东 控制权私人利益 股权结构 溢价
下载PDF
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私有收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兆国 何威风 周婕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1-87,共7页
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平均私有收益水平为18%左右,与新兴市场的国家相近,但明显地高于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法律制度、公司规模、公司盈利状况、负债融资比例及结构、第二至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和流通股比例... 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平均私有收益水平为18%左右,与新兴市场的国家相近,但明显地高于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法律制度、公司规模、公司盈利状况、负债融资比例及结构、第二至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和流通股比例都对控股股东私有收益有不同程度的负向影响,而行业保护和控股股东持股比例都对控股股东私有收益有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股股东私有收益 影响因素 中小股东保护
下载PDF
我国上市公司终极股东的剥夺机理研究:基于“股权控制链”与“社会资本控制链”的比较 被引量:33
12
作者 关鑫 高闯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24,共9页
随着第二类公司治理问题成为理论研究的新焦点,上市公司终极股东的剥夺行为越发引起了学者们的高度关注。在"双重控制链"分析范式下,终极股东控制权与其现金流权之间的偏离加大,导致控制权私利增大,这种被"修正"后... 随着第二类公司治理问题成为理论研究的新焦点,上市公司终极股东的剥夺行为越发引起了学者们的高度关注。在"双重控制链"分析范式下,终极股东控制权与其现金流权之间的偏离加大,导致控制权私利增大,这种被"修正"后的控制权私利,即被"社会资本控制链"分析范式下的控制权溢价放大的"股权控制链"分析范式下的控制权私利,才是终极股东对上市公司进行剥夺的根本动因。沿着这一分析思路,文章分别对终极股东利益输送渠道的选择、剥夺行为的逻辑起点、"隧道挖掘"行为以及"二次剥夺"等问题进行剖析和深刻解读,并特别提出了显性剥夺和隐性剥夺两种剥夺形式,从而更加全面清晰地认识终极股东的剥夺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极股东 社会资本 控制权私利 隧道挖掘
下载PDF
控制权私有收益、公司治理与非效率投资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香梅 袁玉娟 戴志敏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9-143,共5页
文章在考察控制权私有收益对企业投资行为影响的基础上,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控股股东对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追求会引起非效率投资;公司治理机制对非效率投资具有显著的治理效果。具体而言:股权集中度越高,控制权私有收益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越... 文章在考察控制权私有收益对企业投资行为影响的基础上,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控股股东对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追求会引起非效率投资;公司治理机制对非效率投资具有显著的治理效果。具体而言:股权集中度越高,控制权私有收益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越大,企业越易发生非效率投资;股权制衡和独立董事人数的增加,有助于降低控制权私有收益导致的过度投资;高管薪酬能显著缓解控制权私有收益对投资不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治理 控制权私有收益 非效率投资
下载PDF
股权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5
14
作者 杨建君 盛锁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87-792,共6页
分析股权结构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认为控制权私人收益是股权集中的原因之一,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概念模型,并运用实证研究检验了关于股权结构、控制权私人收益和技术创新投入之间关系的相关假设。
关键词 股权结构 技术创新投入 控制权私人收益 风险规避
下载PDF
终极控制、利益一致性与公司价值 被引量:19
15
作者 冉戎 郝颖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3-94,共12页
在我国上市公司终极控制背景下,对代表不同利益一致性的控制权私利的定性与作用进行了理论阐释,并以1998~2006年的数据为样本对代表不同利益一致性的控制权私利作用及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我国的上市公司当中,存... 在我国上市公司终极控制背景下,对代表不同利益一致性的控制权私利的定性与作用进行了理论阐释,并以1998~2006年的数据为样本对代表不同利益一致性的控制权私利作用及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我国的上市公司当中,存在超额控制权私利和合理控制权私利.(2)超额控制权私利具有侵害性质,会对公司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公司价值的贬损;合理控制权私利,它具有补偿和激励作用,对公司产生积极地正向效应,有助于公司价值增加.(3)不同的两权分离度对控制权私利影响公司价值的效用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而言,较低的两权分离度,促进了合理控制权私利对公司价值的正向影响;较高的两权分离度加剧了超额控制权私利对公司价值的负面影响.上述研究发现,可以为当前"控制权悖论"以及公司价值与控制权私利间的不确定关系提供一种解释,同时还能为公司治理中控制权私利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个有益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权分离度 控制权私利 股东利益一致性 公司价值
下载PDF
控制性股东侵占行为及其负外部性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贾明 张喆 万迪昉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0-77,共8页
如何保护投资者利益免受侵害和提高资本市场效率是在转型经济背景下中国公司治理、产权制度以及金融市场改革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然而,控制性股东主导的公司治理中,相对于"控制性股东监督效应"而言,"控制性股... 如何保护投资者利益免受侵害和提高资本市场效率是在转型经济背景下中国公司治理、产权制度以及金融市场改革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然而,控制性股东主导的公司治理中,相对于"控制性股东监督效应"而言,"控制性股东侵占效应"是占优均衡.控制权私人收益的排他性使得侵占行为同时具有很强的负外部性.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通过动态配置决策权来建立有效的制衡机制优化公司治理机制以实现利益相关者间的互惠相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权私人收益 负外部性 声誉机制 数据模拟
下载PDF
股权激励、银行债务约束、控制权私利与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经营者过度投资行为 被引量:17
17
作者 陈其安 李红强 徐礼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2013年第5期675-684,共10页
在现有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以中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背景,从理论和实证2个方面研究股权激励、银行债务约束和控制权私利对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经营者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司过度投资行为与公司经营者股权激励反相关,... 在现有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以中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背景,从理论和实证2个方面研究股权激励、银行债务约束和控制权私利对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经营者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司过度投资行为与公司经营者股权激励反相关,与公司经营者控制权私利正相关。当公司的银行债务融资具有正监管弹性或者较小的负监管弹性时,公司经营者的过度投资行为将随着银行债务融资的增加而减弱;当公司的银行债务融资具有较大的负监管弹性时,公司经营者的过度投资行为将随着银行债务融资的增加而加强。实证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了理论研究结果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激励 银行债务约束 控制权私利 过度投资行为
下载PDF
完善公司治理确实能抑制大股东的控制私利吗 被引量:9
18
作者 曹廷求 王倩 钱先航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26,63,共10页
本文采用流行的终极所有权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私利进行了量化,并在此基础上采用2004和2005年1099家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检验了公司治理状况对于大股东控制私利的约束效果。我们的研究表明,公司治理整体上与大股东控制私利呈现... 本文采用流行的终极所有权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私利进行了量化,并在此基础上采用2004和2005年1099家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检验了公司治理状况对于大股东控制私利的约束效果。我们的研究表明,公司治理整体上与大股东控制私利呈现倒U型的曲线关系,这种公司治理的总体效果是监事会治理和经理层治理两种治理机制对于大股东控制私利作用的叠加,除此之外的四种治理机制并没有起到约束大股东控制私利的显著作用。此外我们还发现,不同的公司特征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大股东控制私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股东控制私利 南开治理指数 终极所有权
下载PDF
终极产权控制下的私利行为及其治理——基于异质控制机制的研究述评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星 付强 蒋水全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4年第4期1-6,共6页
有学者通过追溯产权控制路径研究,发现很多国家的上市公司受到终极控股股东的控制。终极控股股东通常通过金字塔股权结构、交叉持股和优先表决权的一股多票等方式实际控制着上市公司,对公司行使不对称的控制权与所有权,从而引起控制权... 有学者通过追溯产权控制路径研究,发现很多国家的上市公司受到终极控股股东的控制。终极控股股东通常通过金字塔股权结构、交叉持股和优先表决权的一股多票等方式实际控制着上市公司,对公司行使不对称的控制权与所有权,从而引起控制权私利行为等代理问题。文章从终极产权控制理论发展脉络出发,重点梳理和总结了双重股权结构、金字塔股权结构和交叉持股等三种异质终极产权控制机制下的控制权私利行为及其治理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极产权 异质控制机制 控制权私利 股权结构
下载PDF
私人利益、代理关系和公司并购:一个投票权模型——兼作控制权折价的解释 被引量:6
20
作者 马晓军 沈勍晔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6-91,共6页
私人利益对公司并购的效率分析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一个投票权模型对公司并购的效率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两个结论:1.显性的私人利益优于隐性的私人利益;2.在显性私人利益的条件下,现金流利益相对于私人利益越大,越有利于实现帕... 私人利益对公司并购的效率分析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一个投票权模型对公司并购的效率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两个结论:1.显性的私人利益优于隐性的私人利益;2.在显性私人利益的条件下,现金流利益相对于私人利益越大,越有利于实现帕雷托最优。该文还通过此模型从私人利益角度解释了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折价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人利益 控制权 “帕雷托最优” 公司并购 上市公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