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8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PUT-OUTPUT MODEL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EVALUATING PROGRESS OF ENTERPRI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
作者 Hu Zhenhua Luo Fayou He Xiaojie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53-158,共6页
The method of compiling input-output model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as studied,and the application of input-output techniques in evaluating the progress of enterpri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as discussed.And the mo... The method of compiling input-output model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as studied,and the application of input-output techniques in evaluating the progress of enterpri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as discussed.And the models for determining direct,indirect and full contributions of the progress of enterpri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ve been set up which can be used to analyse and evaluate the direct,indirect and full benefits of the progress of enterpri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put-output techniques input-output models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ull economic benefits
下载PDF
Progress in Earthqua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Review and Prospects (I)
2
作者 Chen ZhangliChina Seismological Bureau, Beijing 100036, China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01年第4期329-345,共17页
In the article the author looks back the hard development course and great progress in earthqua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during the last near a half of century and expounds the following 3 aspects: (1) The st... In the article the author looks back the hard development course and great progress in earthqua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during the last near a half of century and expounds the following 3 aspects: (1) The strong desire of the whole society to mitigate seismic disasters and reduce the effect of earthquakes on social-economic live is a great driving force to push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earthqua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2) To better ensure people’s life and property,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tability is an essential purpose to drive the development of earthqua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and (3) To insist on the dialectical connection of setup of technical system for seismic monitoring with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of earthquakes and to better handle the relation between crucial task, current scientific level, and the feasibility are the important principles to advance the earthqua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Some success and many setbacks in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consistently enrich our knowledge regarding the complexity of the conditions for earthquake occurrence and the process of earthquake preparation, promote the reconstruction and modernization of technical system for earthquake monitoring, and deepe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of earthquakes. During the last 5 years, the improvement and modernization of technical system for earthquake monitoring have clearly provided the technical support to study and practice of earthquake prediction and precaution, give prominence to key problems and broaden the field of scientific research of earthquakes. These have enabled us to get some new recognition of the conditions for earthquake occurrence and process of earthquake prepa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eismic disaster, and mechanism for earthquake generation in China’s continent. The progress we have made not only encourages us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but also provides a basis for accelerating further development of earthqua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in the new century, especially in the 10th five-year plan. Based on the history reviewed, the author sets forth a general requirement for development of earthqua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and brings out 10 aspects to be stressed and strengthened at present and in the future. These are: upgrade and setup of the network of digitized seismic observation ; upgrade and setup of the network for observation of seismic precursors; setup of the network for observation of strong motion; setup of the laboratories for experiment on seismic regime; establishment of technical system for seismic information, emergency command and urgent rescue; research on short-term and imminent earthquake prediction; research on intermediate- and long-term earthquake prediction; research on attenuation of seismic ground motion, mechanism for seismic disaster, and control on seismic disaster; basic research fields related to seismology and geoscience. We expect that these efforts will significantly elevate the level of earthqua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to the advanced international level, improve theories, techniques, and methods for earthquake precaution and prediction, and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THQUA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REVIEW and PROSPECT
下载PDF
PROMO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3
作者 Lu Rongde Magistrate of Wuxi County,Jiangsu Province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1995年第1期6-6,共1页
Since China initiated the policy of reform and opening,Wuxi County has gained rapid development inindustry,agriculture and all the social undertakings.It was continuously appraised as the first of“OneHundred Powerful... Since China initiated the policy of reform and opening,Wuxi County has gained rapid development inindustry,agriculture and all the social undertakings.It was continuously appraised as the first of“OneHundred Powerful Counties of Comprehensive Strength of Rural Economics in China”for two years.So itis called the“First County in China”.In 1994,its GNP reached 17.5 billion yuan RMB and the gross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output value reached 65.04 billion.Benefiting from the industry,t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MO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下载PDF
Progress in Earthqua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Review and Prospects (Ⅲ)
4
作者 Chen ZhangliChina Seismological Bureau, Beijing 100036, China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02年第2期95-112,共18页
关键词 地震学 中国 发展前景 地震预报 数字地震台网
下载PDF
Progress in Earthqua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Review and Prospect (II)
5
作者 Chen ZhangliChina Seismological Bureau, Beijing 100036, China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02年第1期1-19,共19页
关键词 地震科学 地壳运动 地震活动 数字地震台网
下载PDF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6
作者 Weizhong LIU Zhijuan WANG Junpeng REN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9年第9期79-81,84,共4页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typical models,construction theory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s at home and abroad,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typical models,construction theory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s at home and abroad,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s in China.It is found that at present,the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in China is in the stage of quantitative development,neglecting the qualitative construction of the park.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balanced relationship among ecology,economy and society should be adjusted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pa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Development STATUS Research progress
下载PDF
The New Understanding of Potash Development Scale and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in Chaerhan Salt lake 被引量:1
7
作者 WANG Xingfu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S1期437-437,共1页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resources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advantages for Charhan salt lake;and elaborated the technology progress to increase potassium mining scale systematically,the impact of the
关键词 salt la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Solid-liquid conversion potassium devepmont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下载PDF
基于增长核算模型的广西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
8
作者 韦立权 沈伟航 +3 位作者 韩锋 宁攸凉 刘亚 胡冬冬 《广西林业科学》 2024年第3期409-413,共5页
为科学测算广西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在分析和借鉴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经验法的增长核算模型和基于要素份额法的增长核算模型,并对2006—2020年广西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广西林业经济增速明显回落,已... 为科学测算广西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在分析和借鉴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经验法的增长核算模型和基于要素份额法的增长核算模型,并对2006—2020年广西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广西林业经济增速明显回落,已由超高速增长转向较高速增长;基于要素份额法的增长核算模型更适用于广西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广西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为34.19%、46.94%和55.97%,总体呈增长态势;“十三五”期间,广西林业经济增长超过一半的贡献来自林业科技进步,广西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已由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评价 科技进步贡献率 增长核算模型 林业 广西
下载PDF
弱特征表面形貌测量的低成本渐进式匹配方法
9
作者 房长帅 刘赵阳 +1 位作者 王倩雯 张效栋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9-178,共10页
弱特征连续表面的匹配问题是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中的一个挑战性问题,基于标准夹具的特征辅助可以准确地实现测量数据与模型的匹配,但该方法成本较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低成本的渐进式的匹配算法,首先基于带有边界罚函数的“点到... 弱特征连续表面的匹配问题是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中的一个挑战性问题,基于标准夹具的特征辅助可以准确地实现测量数据与模型的匹配,但该方法成本较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低成本的渐进式的匹配算法,首先基于带有边界罚函数的“点到面”ICP算法实现粗配准,接着通过对测量数据进行两步微调即可对标工业常用评价结果。以汽车玻璃的面形误差评价为例,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所提方法匹配后的面形误差接近传感器本身的误差级别。对于40 cm×40 cm的汽车玻璃,基于所提方法匹配线结构光测量的玻璃数据与三坐标数据,两者偏差在-0.06/0.08 mm,基本满足工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科学与技术 弱特征表面配准 渐进式匹配算法 汽车玻璃 ICP算法
下载PDF
来自多方的声音:构建中国开放科学创新生态——第十届中国开放获取推介周(China OA Week)会议综述 被引量:9
10
作者 黄金霞 汪煊 +3 位作者 杨恒 刘静羽 张智雄 刘细文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2年第1期49-61,共13页
[目标/意义]2021年第十届中国开放获取推介周(10th China OA Week)的主题为“开放科学的意义和影响”,标志着中国最主要的开放获取平台主题正式转向开放科学,契合形势发展需要。[方法/过程]本届会议邀请到国内外的多方专家与代表,分专... [目标/意义]2021年第十届中国开放获取推介周(10th China OA Week)的主题为“开放科学的意义和影响”,标志着中国最主要的开放获取平台主题正式转向开放科学,契合形势发展需要。[方法/过程]本届会议邀请到国内外的多方专家与代表,分专题探讨开放科学目标、关键问题、实践案例并提出发展建议。[结果/结论]会议呼吁构建中国开放创新生态,初步勾画出中国开放科学发展现状。响应国家提出的推动开放科学发展要求,China OA Week平台及其研讨成果将持续助力中国开放科学事业的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开放获取推介周 开放科学 中国现状 实施路线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
下载PDF
甘肃省科技进步奖获奖成果分析研究
11
作者 李静芳 张小宁 +1 位作者 张龙 杨文静 《甘肃科技纵横》 2024年第7期1-7,共7页
科技奖励制度在激励自主创新、激发人才活力、营造良好创新环境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深入推进甘肃省“四强”行动实施,更好发挥科技进步奖的激励作用,文章选择2017—2021年甘肃省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省级科技进步奖成果,围绕获奖成果数... 科技奖励制度在激励自主创新、激发人才活力、营造良好创新环境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深入推进甘肃省“四强”行动实施,更好发挥科技进步奖的激励作用,文章选择2017—2021年甘肃省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省级科技进步奖成果,围绕获奖成果数量、完成单位、市州分布、所属经济行业及领域、成果类别等维度,分析了甘肃省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省级科技进步奖成果的特点,结合甘肃省当前发展实际,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高质量科技成果实现快速转化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进步奖 获奖成果 甘肃省
下载PDF
基于科学技术进步法落实情况的中国各省份新技术新应用立法前瞻对比研究
12
作者 王珊珊 王海芸 《科技管理研究》 2024年第12期36-42,共7页
目前中国学界对地方科技立法层面关注较少,对地方立法落实科学技术进步法的实际情况缺乏系统了解和把握。因此,围绕各省份对2021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的落实情况,从新技术新应用的发展现状及法律环境出发,着眼于研... 目前中国学界对地方科技立法层面关注较少,对地方立法落实科学技术进步法的实际情况缺乏系统了解和把握。因此,围绕各省份对2021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的落实情况,从新技术新应用的发展现状及法律环境出发,着眼于研发、应用、推广、激励和监管5个方面,对比分析地方性法规在新技术新应用的立法模式、章节设计、立法内容等方面的差异和特点。研究发现:当前中国的地方立法已经充分意识到新技术新应用立法的重要性,并尝试通过制定或修改科技创新条例予以规范。其中,普遍采取促进型立法模式,统一将新技术新应用问题作为科技创新的一部分放在综合性立法中,但章节设计缺乏系统性,条款数量较少、位置分散,问题意识淡薄;相关条款呈现出不同的立法侧重,关于新技术新应用的规制内容各有特色,但存在推广激励不足、法律责任真空等问题。建议各地应尽快加强新技术新应用立法,完善促进型立法模式,结合本地实际探索专章或专门立法的系统性制度设计,固化研发、应用、推广、激励、监管的实践经验,调整监管体系,明确违法结果,推动本区域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技术新应用 法律环境 地方科技立法 立法模式 地方性法规 科学技术进步法落实 区域科技进步
下载PDF
我国油茶科技进展与未来核心技术 被引量:19
13
作者 陈永忠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2,共22页
油茶是重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有2000多年的栽培和利用历史。油茶果实制取的茶油是优质食用油,榨油后的副产物也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具备打造特色产业的巨大潜力。自2008年开启现代产业建设以来,科技创新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通过... 油茶是重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有2000多年的栽培和利用历史。油茶果实制取的茶油是优质食用油,榨油后的副产物也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具备打造特色产业的巨大潜力。自2008年开启现代产业建设以来,科技创新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通过十几年发展,油茶产业初具规模,成为了我国大宗油料作物之一,在助力国家粮油安全和精准脱贫,促进乡村振兴和林业产业建设上,作出了重大贡献。本研究围绕油茶全产业链,系统总结了油茶生产利用各个环节的科学研究所取得的成就,概括了油茶基础研究,良种选育、丰产栽培、抚育和采收机械、鲜果剥壳和仓储物流、制油技术和综合利用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和主要技术成果,分析了油茶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研究提出了油茶科技发展的未来核心技术,主要包括油茶高产高抗优质新品种定向培育、适用于油茶生产的自动化机械装备研发、油茶多功能的精准高效生态经营、以智能化信息为支撑的油茶融合发展、油茶全资源绿色加工增值利用和质量管控等。为我国油茶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基础并指明前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科技进展 核心技术 育种研究 丰产栽培 仓储物流 制油技术 综合利用
下载PDF
我国科技创新制度的供给模式及演进特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强 沈天添 贾婷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1-35,共15页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技术快速迭代所引致的系统性风险的不确定性增强,过去被动、响应式的制度供给模式难以跟上科学技术快速革新的步伐。文章从逻辑、响应和运行三个层面入手,综合考虑政策的形成和运行过程,构建我国...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技术快速迭代所引致的系统性风险的不确定性增强,过去被动、响应式的制度供给模式难以跟上科学技术快速革新的步伐。文章从逻辑、响应和运行三个层面入手,综合考虑政策的形成和运行过程,构建我国科技创新制度供给模式分析框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以下简称《科学技术进步法》)的出台和两次修订过程为例,探明多方主体在政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认为我国科技创新制度供给呈现出由单点推进转变为多维互补、由单向传导转变为多方互动以及由响应性治理转变为前瞻性治理的三方面演进特征,进一步指出科技创新制度未来深化改革的方向,以期为技术快速迭代下科技创新制度供给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制度供给 演进特征 科学技术进步法
下载PDF
财政科技支出、全要素生产率与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兆良 张玉芹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8-47,共10页
基于2009-2019年中国276个城市面板数据,在采用EBM模型测度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探究财政科技支出在助力效率和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财政科技支出能显著促进高质量发展水平;机制分析表明,财政科技支出通过促... 基于2009-2019年中国276个城市面板数据,在采用EBM模型测度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探究财政科技支出在助力效率和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财政科技支出能显著促进高质量发展水平;机制分析表明,财政科技支出通过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尤其是促进技术进步而非改善技术效率,来推动高质量发展;空间效应分析表明,财政科技支出对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但全要素生产率在其中的机制作用不显著。研究结论可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深化科技评价改革提供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科技支出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进步 高质量发展 空间溢出效应
下载PDF
财政支农支出、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增长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永静 马春晓 《新疆农垦经济》 2023年第8期1-9,共9页
文章从理论上梳理了财政支农支出、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传导机制,并选取中国30个省域2008—2020年的面板数据,以索洛余值法测度农业科技进步率,构建基准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及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 文章从理论上梳理了财政支农支出、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传导机制,并选取中国30个省域2008—2020年的面板数据,以索洛余值法测度农业科技进步率,构建基准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及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无论全国整体还是东部、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均具有正向作用,且对于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强于中西部地区。(2)农业科技进步是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财政支农支出通过农业科技进步的中介效应促进了农业经济增长。(3)农业科技进步对财政支农支出驱动农业经济增长具有单门槛效应。当农业科技进步跨过门槛值时,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推动效果更强。基于研究结果,本文从加大财政支农支出力度,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积极推动农业科技创新,重视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科技进步的协调发展等角度提出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支农支出 农业科技进步 农业经济增长 中介效应
下载PDF
经济学视野的农业科学技术进步 被引量:2
17
作者 许经勇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3-19,共7页
农业用地是自然历史过程的产物,不是人类劳动创造的。人类可以开发已有的土地(广义的土地包括水面),却不能创造新的土地。农业用地的有限性与社会对农产品需求的无限性,决定了农业科学技术进步的迫切性。农业科学技术进步不仅表现在提... 农业用地是自然历史过程的产物,不是人类劳动创造的。人类可以开发已有的土地(广义的土地包括水面),却不能创造新的土地。农业用地的有限性与社会对农产品需求的无限性,决定了农业科学技术进步的迫切性。农业科学技术进步不仅表现在提供日益增多的农产品,还表现在提供逐步升级的优质、绿色农产品,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农业科学技术进步不仅要遵循无机界规律,而且要遵循有机界规律,其复杂性、艰巨性是其他产业所不能比拟的。在农业生态系统中,植物性产品是第一性产品,动物性产品是第二性产品,粮食是基础的基础。要注意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发扬我国传统农业的优势,坚持走绿色农业的发展道路。要把农业科学技术进步运用于发展农村大农业,创造农村新业态,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道路,发展县域富民产业,使广大农民群众都富裕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进步 提高要素生产率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发展农村新业态 县域富民产业
下载PDF
2001—2020年度水利领域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统计分析及未来对策建议
18
作者 廖丽莎 殷殷 孙天祎 《中国水利》 2023年第19期68-72,共5页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是我国定位最高、最具权威性的科技奖励。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是国民经济行业科技发展与创新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对2001—2020年度水利领域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近年来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改革情况...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是我国定位最高、最具权威性的科技奖励。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是国民经济行业科技发展与创新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对2001—2020年度水利领域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近年来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改革情况进行了梳理总结,以期为后续水利科技成果申报国家科技奖励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领域 国家科技进步奖 科技奖励制度
下载PDF
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申报材料撰写思路和技巧
19
作者 齐仁龙 赵亚君 李海焰 《中原工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78-81,共4页
随着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方案》(豫政办[2019]32号)文件的发布实施,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申报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重点任务、工作实施等为科学技术奖励申报授奖工作明确了方向。基于对河南省科... 随着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方案》(豫政办[2019]32号)文件的发布实施,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申报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重点任务、工作实施等为科学技术奖励申报授奖工作明确了方向。基于对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的认识和经验总结,提出了申报材料撰写思路和技巧,为申报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的科技成果完成人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奖 科技服务 科技成果 科技进步奖
下载PDF
政府资助科技人才成长路径研究:基于21世纪日本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瑞飞 韩霞 +1 位作者 韩学影 史冬梅 《科学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1-160,共10页
科技人才是国家科技创新的有效供给和重要支撑。以日本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为研究对象,结合21世纪日本诺贝尔科学奖的结构特征分析,从微观视角透视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科研成长轨迹,重点围绕讲座制及讲座费、竞争性资助计划、战略型研究... 科技人才是国家科技创新的有效供给和重要支撑。以日本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为研究对象,结合21世纪日本诺贝尔科学奖的结构特征分析,从微观视角透视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科研成长轨迹,重点围绕讲座制及讲座费、竞争性资助计划、战略型研究项目三个方面,针对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科研成长过程中的政府资助类型及培育特点进行深入探究。研究发现,在科技人才成长中,政府在提供稳定经费支持的同时给予更多的自主权,同时政府科研资助强调对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的导向。研究结论及建议对更好地发挥政府资助的支持和导向作用、加快科技人才成长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资助 科技人才 诺贝尔科学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