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对紫外线致人工皮肤光损伤中MMP-1、pro-collagen Ⅰ mRNA表达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罗雯 姚露 +2 位作者 顾华 涂颖 何黎 《皮肤病与性病》 2011年第3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工皮肤光损伤中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与基质金属蛋白酶1及Ⅰ型前胶原蛋白的相互作用。方法以紫外线照射人工皮肤后,通过Real-Time RT-PCR法(荧光染料掺入法)检测其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Ⅰ型前胶原蛋白、TGFβRⅠ及TGFβRⅡm... 目的探讨人工皮肤光损伤中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与基质金属蛋白酶1及Ⅰ型前胶原蛋白的相互作用。方法以紫外线照射人工皮肤后,通过Real-Time RT-PCR法(荧光染料掺入法)检测其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Ⅰ型前胶原蛋白、TGFβRⅠ及TGFβRⅡmRNA的表达量。结果紫外线使人工皮肤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的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而Ⅰ型前胶原蛋白mRNA的表达下调(P<0.05),TGFβRⅡ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1);加入TGF-β1后MMP-1表达显著下调(P<0.01),Ⅰ型前胶原蛋白及TGFβRⅡ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1);而UV照射后8小时加入TGF-β1,MMP-1表达量较对照组高(P<0.05),Ⅰ型前胶原蛋白及TGFβRⅡmRNA表达量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UV可以抑制人工皮肤中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上调MMP-1的表达,而这种调控作用可能与TGF-βRⅡ的表达受抑制,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被削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人工皮肤 Ⅰ型前胶原 基质金属蛋白酶-1 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
下载PDF
胶原三肽的酶法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汪雪莲 刘鹏展 +1 位作者 崔春 刘国锋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7-101,共5页
以罗非鱼鱼皮为实验原料,研究不同蛋白酶处理对其蛋白质回收率、水解度以及酶解液风味的影响;以罗非鱼鱼皮内切蛋白酶酶解产物为底物,经解淀粉芽孢杆菌蛋白酶二次酶解后测定酶解液的肽分子量分布、胶原三肽种类和特征胶原三肽GPH含量。... 以罗非鱼鱼皮为实验原料,研究不同蛋白酶处理对其蛋白质回收率、水解度以及酶解液风味的影响;以罗非鱼鱼皮内切蛋白酶酶解产物为底物,经解淀粉芽孢杆菌蛋白酶二次酶解后测定酶解液的肽分子量分布、胶原三肽种类和特征胶原三肽GPH含量。结果表明,罗非鱼鱼皮经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于55℃下水解3.5 h,其蛋白回收率和水解度分别为87.59%和7.50%、88.59%和9.45%,酶解液有轻微苦味。在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酶解产物中加入解淀粉芽孢杆菌蛋白酶于55℃二次水解胶原蛋白肽12 h后,其水解度分别为18.40%和14.64%,水解产物中分子量<500 Da的肽段分别占比54.28%和48.90%。UPLC-MS/MS分析显示碱性蛋白酶酶解后经解淀粉芽孢杆菌蛋白酶二次酶解,鉴定发现酶解液中主要的胶原三肽有GPH、GPA和HAG,其中分步酶解产物中GPH含量达到1.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三肽 鱼皮胶原蛋白 Gly-Pro-Hyp Gly-Pro-Ala
下载PDF
草乌甲素对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建浩 杨云皓 +1 位作者 喻双雨 何成松 《西部医学》 2023年第8期1117-1121,共5页
目的 探究草乌甲素对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的作用。方法 20只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选取5只作为对照组,剩下的15只SD大鼠用来建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模型,根据关节炎评分表评估CIA模型,建模成功后再随机分成模型组、低剂量草乌甲素治疗... 目的 探究草乌甲素对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的作用。方法 20只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选取5只作为对照组,剩下的15只SD大鼠用来建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模型,根据关节炎评分表评估CIA模型,建模成功后再随机分成模型组、低剂量草乌甲素治疗组(50μg/kg)、高剂量草乌甲素治疗组(100μg/kg),此后每组大鼠连续给药干预30 d,第31天后处死大鼠。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TNF-α、IL-6、IL-17、MMP-3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关节滑膜组织中MMP-3 mRNA表达水平,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关节滑膜组织中MMP-3蛋白水平,HE染色观察滑膜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及草乌甲素治疗组TNF-α、IL-6、IL-17、MMP-3水平明显升高(P<0.05);同时,与模型组比较,草乌甲素治疗组TNF-α、IL-6、IL-17、MMP-3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MMP-3 mRNA、MMP-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同时,与模型组比较,草乌甲素治疗组MMP-3 mRNA、MMP-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组织病理结果显示草乌甲素治疗组的关节滑膜处的炎症细胞浸润及滑膜增生情况均减轻。结论 草乌甲素可以抑制炎症因子分泌和降低MMP-3的表达,对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乌甲素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 促炎细胞因子 MMP-3
下载PDF
曲尼司特辅助治疗烧伤后瘢痕疗效及对胶原纤维和MMPs的调节效应
4
作者 许涛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62-65,共4页
目的:探究曲尼司特联合疤痕止痒软化膏超声导入治疗烧伤后瘢痕的美学效果及对胶原纤维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s)的调节效应。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20年8月笔者医院106例烧伤后瘢痕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探究曲尼司特联合疤痕止痒软化膏超声导入治疗烧伤后瘢痕的美学效果及对胶原纤维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s)的调节效应。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20年8月笔者医院106例烧伤后瘢痕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3)、联合组(n=53)。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对照组采取疤痕止痒软化膏超声导入,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曲尼司特,均治疗3个月。统计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治疗前后改良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及超声指标、胶原纤维指标(Ⅰ型胶原纤维、Ⅲ型胶原纤维)、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促血管生成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结果: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0.57%高于对照组71.70%(P<0.05);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色泽、血管分布、厚度、柔软度评分低于对照组,瘢痕厚度小于对照组,瘢痕血流阻力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疼痛、瘙痒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Ⅰ型胶原纤维、Ⅲ型胶原蛋白及组织MMP-2、VEGF、MMP-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患者美观满意度92.45%高于对照组75.47%(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77%与对照组7.5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尼司特、疤痕止痒软化膏超声导入联合用于烧伤后瘢痕疗效确切,同时具有良好美容效果,可发挥对胶原纤维指标、MMPs的调节效应,改善瘢痕严重程度、疼痛、瘙痒等情况,该治疗方案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后瘢痕 曲尼司特 疤痕止痒软化膏 瘢痕程度 胶原纤维指标 促血管生成因子
下载PDF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翁睿 李峰 《老年医学研究》 2023年第3期53-56,共4页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疾病,多见于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女性,其最严重的并发症为骨折,但目前对骨折发生风险的预测方法有限且准确性不足。骨转换生化标志物为骨重塑时骨组织自身代谢产物,较骨密度可更敏感地反映体内骨代谢情况。血清Ⅰ...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疾病,多见于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女性,其最严重的并发症为骨折,但目前对骨折发生风险的预测方法有限且准确性不足。骨转换生化标志物为骨重塑时骨组织自身代谢产物,较骨密度可更敏感地反映体内骨代谢情况。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1NP)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评价骨量、监测治疗疗效等方面都有较高的应用价值;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作为骨吸收的标志物对于骨质疏松性骨折有着显著的预测作用;血清N-端骨钙素(N-MID)可作为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生物学标志物,但其单一预测价值有限,与P1NP和β-CTx等联合检测,临床预测效能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 骨质疏松症 骨折 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 β-胶原降解产物 N-端骨钙素
下载PDF
大鼠早期肝纤维化α_1(Ⅰ)、α_1(Ⅲ)前胶原mRNA及相应胶原蛋白表达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杜卫东 周筱梅 +4 位作者 张月娥 翟为溶 钱连芳 马捷 庄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24-328,T005,共5页
应用Northern杂交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CC1_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形成不同阶段α_1(Ⅰ)、α_1(Ⅲ)前胶原mRNA表达与相应Ⅰ、Ⅲ型胶原蛋白ColⅠ、ColⅢ及前Ⅲ型胶原端肽(PⅢP)表达间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①肝纤维化时α_1(Ⅰ... 应用Northern杂交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CC1_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形成不同阶段α_1(Ⅰ)、α_1(Ⅲ)前胶原mRNA表达与相应Ⅰ、Ⅲ型胶原蛋白ColⅠ、ColⅢ及前Ⅲ型胶原端肽(PⅢP)表达间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①肝纤维化时α_1(Ⅰ)、α_1(Ⅲ)前胶原mRNA表达增强,早期以α_1(Ⅲ)mRNA为主;α_1(Ⅰ)及α_1(Ⅲ)前胶原mRNA均于3~4周时呈一过性下降。②Ito细胞是肝纤维化过程中产生Col Ⅰ、ColⅢ及PⅢP的主要来源,肝细胞亦具有一定的合成ColⅢ及PⅢP的能力。③应用Northern杂交技术检测前胶原mRNA表达,能从基因水平了解肝内胶原含量的变化,能更敏感地反映肝纤维化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前胶原 MRNA 胶原蛋白 印迹杂交
下载PDF
Ⅲ型及Ⅳ型前胶原与心肌梗死病程演变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伟华 喻艳林 +1 位作者 陈月云 纪勤炯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7期410-412,共3页
目的:探讨Ⅲ型前胶原(PⅢP)和Ⅳ型前胶原(PⅣP)与心肌梗死(MI)病程演变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49例MI不同时期患者和19例健康体检者血清PⅢP、PⅣP水平,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结构和舒缩功能参数。... 目的:探讨Ⅲ型前胶原(PⅢP)和Ⅳ型前胶原(PⅣP)与心肌梗死(MI)病程演变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49例MI不同时期患者和19例健康体检者血清PⅢP、PⅣP水平,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结构和舒缩功能参数。结果:MI患者超急性期、急性期和亚急性期血清PⅢP浓度分别为(93.70±8.91)μg/L、(129.80±10.64)μg/L和(117.00±9.48)μg/L,较对照组〔(87.60±7.39)μg/L〕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急性期、亚急性期PⅣP分别为(80.20±9.23)μg/L、(74.50±6.89)μg/L,较对照组〔(57.90±6.41)μg/L〕明显升高(P均<0.01),而超急性期升高不显著(P>0.05)。两者浓度水平均在急性期达高峰,陈旧期PⅢP和PⅣP浓度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意义(P均>0.05)。MI血清PⅢP、PⅣP浓度水平与左室质量指数(LVMI)有良好的相关性(r=0.4830,r=0.4268,P<0.05和P<0.01),与左室舒缩功能呈负相关(r=-0.5612,r=-0.4415,P<0.01和P<0.001)。结论:心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胶原 心肌梗塞 心肌 预后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雷公藤甲素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徐朝军 宋岚 +2 位作者 尹晓清 郭正宇 杨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99-503,共5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ardi-acfibroblasts,CFb)增殖及α1(Ⅰ)型前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建立AngⅡ诱导新生大鼠心肌纤维化细胞模型。采用四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分别采用...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ardi-acfibroblasts,CFb)增殖及α1(Ⅰ)型前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建立AngⅡ诱导新生大鼠心肌纤维化细胞模型。采用四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印迹法检测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α1(Ⅰ)型前胶原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雷公藤甲素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α1(Ⅰ)型前胶原合成。结论:雷公藤甲素可以通过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α1(Ⅰ)型前胶原合成从而抑制心肌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 心肌成纤维细胞 血管紧张素Ⅱ α1(Ⅰ)型前胶原
下载PDF
缬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水平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陶志刚 孙少俐 +3 位作者 王洪敏 于凌云 初红霞 牟晓东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4年第12期944-947,共4页
目的 评价缬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 (PCⅢ )水平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测定分析18例无左室肥厚的高血压病患者 (NLVH组 )、16例伴左室肥厚的高血压病患者 (LVH组 )缬沙坦治疗前、后血清PCⅢ水平及左室舒张功能指标... 目的 评价缬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 (PCⅢ )水平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测定分析18例无左室肥厚的高血压病患者 (NLVH组 )、16例伴左室肥厚的高血压病患者 (LVH组 )缬沙坦治疗前、后血清PCⅢ水平及左室舒张功能指标的变化 ,并与 15例健康人 (正常对照组 )进行比较。分析血清PCⅢ水平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的相关性。结果 二组高血压病患者血清PCⅢ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其增高程度与左室舒张功能指标E A比值呈显著负相关 (r =- 0 .82 5 7,P <0 .0 5 ) ,与血浆AngⅡ水平无明显相关性 (r =0 .336 2 ,P >0 .0 5 )。缬沙坦治疗后二组血压和血清PCⅢ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均 <0 .0 5 ) ,左室舒张功能指标E峰峰值增高、E A比值增大 (P <0 .0 5 ) ,A峰峰值降低 (P <0 .0 5 )。LVH组的左室重量指数 (LVMI)明显下降 (P <0 .0 5 )。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血清PCⅢ水平增高 ,左室舒张功能下降 ,缬沙坦可降低血清PCⅢ水平 ,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高血压 Ⅲ型前胶原 左心室 舒张功能 重量指数
下载PDF
Vitamin D deficiency: Correlation to interleukin-17, interleukin-23 and PⅢNP in hepatitis C virus genotype 4 被引量:12
10
作者 Mona F Schaalan Waleed A Mohamed Hesham H Ami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28期3738-3744,共7页
AIM: To assess vitamin D (Vit D) abnormalities in hepatitis C infected patien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interleukin (IL)-17, IL-23 and 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Ⅲ pro-collagen (PⅢNP) as immune response media... AIM: To assess vitamin D (Vit D) abnormalities in hepatitis C infected patien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interleukin (IL)-17, IL-23 and 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Ⅲ pro-collagen (PⅢNP) as immune response mediators. METHODS: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50 Egyptian patients (36 male, 14 female) with hepatitis C virus (HCV) infection, who visited the Hepatology Outpatient Clinic in the Endemic Disease Hospital at Cairo University. Patients were compared with 25 ageand sexmatched healthy individuals. Inclusion criteria were based on a history of liver disease with HCV genotype 4 (HCV-4) infection (as new patients or under followup). Based on ultrasonography, patients were classified into four subgroups; 14 with bright hepatomegaly; 11 with perihepatic fibrosis; 11 with hepatic cirrhosis; and 14 with cirrhosi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Total Vit D (i.e., 25-OH-Vit D) and active Vit D [i.e., 1,25-(OH) 2 -Vit D] assays were carried out using commercial kits. IL-17, IL-23 and PⅢNP levels were assayed using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kits, while HCV virus was measured by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SULTS: Levels of Vit D and its active form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advanced liver disease (hepatic cirrhosis and/or carcinoma) patients, compared to those with bright hepatomegaly and perihepatic fibrosis. IL-17, IL-23 and PⅢNP levels were markedly increased in HCV patients and correlated with the progression of hepatic damage. The decrease in Vit D and active Vit D was concomitant with an increase in viral load, as well as levels of IL-17, IL-23 and PⅢNP among all subgroups of HCV-infected patients, compared to normal healthy control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was evident between active Vit D and each of IL-17, IL-23 and PⅢNP (r = -0.679, -0.801 and -0.920 at P < 0.001, respectively). HCV-infected men and women showed no differences with respect to Vit D levels. The viral load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Vit D and active Vit D (r = -0.084 and -0.846 at P < 0.001, respectively),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IL-17, IL-23 and PⅢNP (r = 0.951, 0.922 and 0.94 at P < 0.001, respectively). Whether the deficiency in Vit D was related to HCVinduced chronic liver disease or was a predisposing factor for a higher viral load remains to be elucidated. CONCLUSION: The nega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Vit D and IL-17, IL-23 and PⅢNP highlight their involvement in the immune response in patients with HCV-4related liver diseases in Egyp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tamin D INTERLEUKIN-17 INTERLEUKIN-23 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pro-collagen Hepatitis genotype 4
下载PDF
祛瘀生肌法对实验性创面肉芽组织中Ⅰ、Ⅲ型胶原和MMP-1 mRNA表达的动态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斌 王振宜 +2 位作者 章云 肖秀丽 范斌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讨祛瘀生肌法在创面修复早、中期对实验性创面新生肉芽组织中Ⅰ、Ⅲ型胶原和胶原金属蛋白酶-1(MMP-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Northem blot杂交法对大鼠创面肉芽组织中MMP- 1和Ⅰ、Ⅲ型胶原mRNA在创面修复早期和中期表达进行检... 目的探讨祛瘀生肌法在创面修复早、中期对实验性创面新生肉芽组织中Ⅰ、Ⅲ型胶原和胶原金属蛋白酶-1(MMP-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Northem blot杂交法对大鼠创面肉芽组织中MMP- 1和Ⅰ、Ⅲ型胶原mRNA在创面修复早期和中期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创面修复初期(3天)和中期(10天)对比,生肌化瘀组MMP-1的mRNA表达明显降低;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模型组MMP-1的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明显下降。结论祛瘀生肌法对实验性创面新生肉芽组织中Ⅰ、Ⅲ型胶原和MMP-1 mRNA表达的影响是其促进创面修复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瘀生肌法 创面修复 Ⅰ、Ⅲ型前胶原 胶原金属 蛋白酶-1 MRNA表达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功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春先 周磊 许曼波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04年第4期151-154,159,共5页
目的 :研究辛伐他汀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功能的影响 ,探讨其刺激成骨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4周龄大鼠骨髓基质细胞 ,在条件培养液诱导下 ,分化为成骨细胞。以不同浓度辛伐他汀 (0.062μmol/l ,0.125μmol/l,0.25μmol/l ,0.5... 目的 :研究辛伐他汀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功能的影响 ,探讨其刺激成骨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4周龄大鼠骨髓基质细胞 ,在条件培养液诱导下 ,分化为成骨细胞。以不同浓度辛伐他汀 (0.062μmol/l ,0.125μmol/l,0.25μmol/l ,0.5μmol/l,1.0μmol/l)作用于成骨细胞 ,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 ;PNPP法测定细胞碱性磷酸酶 (ALP)活性 ;检测培养液中羟脯氨酸 (Hpro)含量反映细胞I型胶原的分泌情况 ;通过矿化结节计数反映细胞的矿化能力。结果 :辛伐他汀抑制细胞增殖 ,在10 -7mol/l浓度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各浓度组的ALP活性均增加 ,以0.5μmol/l对酶活性的影响最显著 (P<0.05) ;羟脯氨酸含量增加 ,以10-7mol/l浓度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辛伐他汀显著提高细胞的矿化能力 ,0.5μmol/l浓度作用最显著 ( +43.2 %,P<0.05)。结论 :辛伐他汀抑制细胞增殖 ,促进细胞ALP活性增加 ,I型胶原分泌增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成骨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碱性磷酸酶 I型胶原 矿化能力 大鼠
下载PDF
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及Ⅳ型胶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陈丽 邓泽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2期1659-1660,共2页
目的分析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ⅣC)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肝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00例作为... 目的分析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ⅣC)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肝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查两组对象血清纤维化各项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HA、PCⅢ、ⅣC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肝病程度越重各项指标水平增加越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纤维化分期越高,血清HA、PCⅢ、ⅣC水平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纤维化指标HA、PCⅢ、ⅣC水平能够明显反映肝纤维化的程度,3项指标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血清纤维化 透明质酸 Ⅲ型前胶原 Ⅳ型胶
下载PDF
枸杞多糖对骨质疏松大鼠血清PICP、ICTP及钙、磷、镁和碱性磷酸酶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1
14
作者 马进峰 王一农 金锐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7-249,共3页
目的:研究枸杞多糖对骨质疏松大鼠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及钙、磷、镁、碱性磷酸酶等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SD大鼠45只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枸杞多糖低剂量组、枸杞多糖高剂量组和已烯雌酚组... 目的:研究枸杞多糖对骨质疏松大鼠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及钙、磷、镁、碱性磷酸酶等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SD大鼠45只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枸杞多糖低剂量组、枸杞多糖高剂量组和已烯雌酚组,每组9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行去势手术,常规饲养2个月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按5mL/(kg.d)的生理盐水灌胃,枸杞多糖低、高剂量组按10、40mg/(kg.d)枸杞多糖灌胃,已烯雌酚组按0.1mg/(kg.3d)的已烯雌酚腹腔注射。3个月后取血清行PICP、ICTP及钙、磷、镁、碱性磷酸酶检测。结果:5组大鼠血清PICP、ICTP、钙、磷、镁、碱性磷酸酶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2.092、21.018、11.901、4.180、15.022和3.850,P均<0.05)。血清PICP和ICTP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枸杞多糖低、高剂量组和已烯雌酚组下降;与枸杞多糖低剂量组比较,枸杞多糖高剂量组和已烯雌酚组下降。血清钙和镁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枸杞多糖低、高剂量组下降更显著。血清磷和碱性磷酸酶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枸杞多糖低剂量组下降更显著。结论:枸杞多糖可以显著降低骨质疏松症的高骨代谢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 骨质疏松 大鼠 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 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血清骨转换指标浓度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永敏 杨萍 王鹏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7期933-934,共2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血清骨吸收指标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和骨形成指标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浓度变化。方法选择甲亢患者和体检健康者各40例,分别纳入甲亢组和对照组。采集所有受试对象空腹静脉...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血清骨吸收指标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和骨形成指标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浓度变化。方法选择甲亢患者和体检健康者各40例,分别纳入甲亢组和对照组。采集所有受试对象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标本后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β-Crosslaps、tPINP水平。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甲亢组血清β-Crosslaps和tPINP浓度分别为(1.17±0.69)、(160.5±137.4)ng/mL,对照组血清β-Crosslaps和tPINP浓度分别为(0.61±0.20)ng/mL、(49.3±14.1)ng/mL。甲亢组血清β-Crosslaps和tPINP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甲亢患者因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导致骨代谢速度加快,骨转换过程呈活跃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β-胶原特殊序列 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黏附分子及胶原代谢变化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琮辉 窦献蕊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46-349,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sICAM 1)及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在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血中的变化及卡托普利对其影响。  方法 :43例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 [血肌酐正常 ,尿蛋白阴性 ,尿微量白蛋白和 (或 )尿... 目的 :探讨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sICAM 1)及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在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血中的变化及卡托普利对其影响。  方法 :43例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 [血肌酐正常 ,尿蛋白阴性 ,尿微量白蛋白和 (或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异常 ] ,按血压高低分为 3组 (原发性高血压 1组、原发性高血压 2组、原发性高血压 3组 ) ,给卡托普利治疗 8周 ,治疗前后测定血清中sICAM 1、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另选 18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  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组治疗前血清中sICAM 1、Ⅲ型前胶原及Ⅳ型胶原显著升高 ,与正常对照组及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0 0 1)。卡托普利治疗后 ,无论降压明显与否 ,上述指标均显著下降 ,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0 0 1)。血清中sICAM 1分别与Ⅲ型前胶原 ,与Ⅳ型胶原间呈显著正相关 (γ分别为 0 6914、0 70 99,P <0 0 1)。治疗后下降值之间也呈正相关 (γ =0 65 3 1、γ =0 6742 ,P <0 0 1)。  结论 :①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血清中sICAM 1升高 ,细胞间黏附分子 1(ICAM 1)可能参与了肾纤维化的发生 ;②原发性高血压早期已有胶原代谢紊乱 ;③卡托普利降低血清sICAM 1、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 ,可减轻肾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Ⅲ型前胶原 Ⅳ型胶原 血清 卡托普利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对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脏TGF-β1、CTGF和Col1a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付妤 但自力 +3 位作者 唐望先 晏维 潘志红 熊章鄂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9-183,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全反式维甲酸对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脏TGF-β1、CTGF和Collal表达的影响,探讨该药物对酒精性肝纤维化形成的作用.方法: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酒精组(J组),给予酒精-玉米油混悬液灌胃;治疗组(A组),给予上述混悬液灌胃8 w... 目的:通过观察全反式维甲酸对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脏TGF-β1、CTGF和Collal表达的影响,探讨该药物对酒精性肝纤维化形成的作用.方法: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酒精组(J组),给予酒精-玉米油混悬液灌胃;治疗组(A组),给予上述混悬液灌胃8 wk后加用0,15 mg/(kg·d) 的全反式维甲酸灌胃;对照组(N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和玉米油灌胃.16 wk后处死大鼠.光、电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高压液相色谱法(HPLC)测肝组织中维甲酸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蛋白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肝组织中TGF-β1、CTGF和Ⅰ型胶原前胶原α1(Collal)的mRNA水平.结果:光镜下酒精组及治疗组均呈不同程度的酒精性肝炎改变,电镜下酒精组肝细胞线粒体肿胀,内质网扩张,脱颗粒,而治疗组改变轻于酒精组.肝组织中维甲酸含量:酒精组低于正常组,治疗组接近对照组水平.Collal 的mRNA表达在酒精组中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0.18±0.03 vs 0.10±0.02,P<0.01),治疗组较酒精组表达下降(0.14±0.03 vs 0.18±0.03,P <0.05).TGF-β1的mRNA及蛋白表达在酒精组中增高(0.53±0.17 vs 0.34±0.05,105.93 ±10.12 vs 149.27±10.17,P<0.01),治疗组相对于酒精组有所下降(0.41±0.06 vs 0.53± 0.17,130.80±6.23 vs 105.93±10.12,P<0.05). CTGF的mRNA及蛋白表达在酒精组中增高 (0.41±0.13 vs 0.17±0.05,130.84±5.72 vs 158.37±6.64,P<0.05),治疗组对于酒精组有所下降(0.30±0.04 vs 0.41±0.13,149.23± 6.65 vs 130.84±5.72.P<0.05).结论:小剂量全反式维甲酸通过降低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脏致纤维化因子TGF-β1, CTGF和Collal的表达抑制早期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全反式维甲酸 转化生长因子 β1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Ⅰ型胶原前胶原α1基因
下载PDF
晚期血吸虫病与血管内皮素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晓贡 朱剑君 +1 位作者 汪军 赵雅琴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06年第2期75-77,共3页
目的了解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内皮素(ET)、透明质酸(HA)、三型前胶原(PCⅢ)、四型胶原(IV.C)、层粘蛋白(LN)与肝纤维化形成、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肝功能损伤程度的相关性及门脉高压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60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和... 目的了解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内皮素(ET)、透明质酸(HA)、三型前胶原(PCⅢ)、四型胶原(IV.C)、层粘蛋白(LN)与肝纤维化形成、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肝功能损伤程度的相关性及门脉高压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60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和150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清ET、HA、PCIII、IV.C、LN含量,并与肝功能分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晚期血吸虫病患者ET血清浓度明显增高,与慢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晚期血吸虫病患者ET、HA、PCⅢ、IV.C、LN水平随着chuild-pugh分级及肝纤维化程度增高而增高;晚期血吸虫病伴食道静脉曲张与无食道静脉曲张患者血清ET、HA、PCⅢ、IV.C、LN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T、HA、PCⅢ、IV.C、LN可能在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形成和门脉高压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并与肝功能损害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血吸虫病 肝纤维化 门脉高压 内皮素 透明质酸 Ⅲ型前胶原 Ⅳ型胶原 层粘蛋白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缬沙坦治疗前后血清PCⅢ浓度的变化及意义
19
作者 孙少俐 陶志刚 +2 位作者 王洪敏 袁国会 牟晓东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3-15,共3页
目的评价缬沙坦对高血压心肌纤维化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用放免法、超声心动图检查了16例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LVH组)、18例高血压无左室肥厚患者(NLVH组)缬沙坦治疗前后血清中Ⅲ型前胶原(PCⅢ)、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及左... 目的评价缬沙坦对高血压心肌纤维化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用放免法、超声心动图检查了16例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LVH组)、18例高血压无左室肥厚患者(NLVH组)缬沙坦治疗前后血清中Ⅲ型前胶原(PCⅢ)、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及左室舒张功能指标的变化,并与15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NLVH组及LVH组的血清PCⅢ、AngⅡ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或<0.01);用药前后比较,NLVH组及LVH组血清PCⅢ水平明显下降,AngⅡ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高血压患者血清PCⅢ水平与SBP、DBP、LVM I呈明显正相关(r=0.587、0.514、0.825,P均<0.05);与左室舒张功能指标E/A呈明显负相关(r=-0.762,P<0.05)。结论血清PCⅢ水平是反映高血压病患者心肌胶原合成活跃程度与心肌纤维化的敏感、早期指标。缬沙坦有助于减轻心肌纤维化的程度,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原发性 心肌纤维化 前胶原 Ⅲ型 缬沙坦
下载PDF
甘氨酸、脯氨酸及羟脯氨酸介导胶原蛋白代谢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0
作者 荣华 王正阳 +3 位作者 郝亭亭 梁云安 史庆超 毕保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3-61,共9页
氨基酸不仅是胶原蛋白合成的底物,而且可以作为信号分子参与胶原蛋白代谢的调控。文章从胶原蛋白合成和分解代谢角度对胶原蛋白代谢的营养调控研究进行综述,重点梳理了甘氨酸(glycine,Gly)、脯氨酸(proline,Pro)和羟脯氨酸(hydroxyproli... 氨基酸不仅是胶原蛋白合成的底物,而且可以作为信号分子参与胶原蛋白代谢的调控。文章从胶原蛋白合成和分解代谢角度对胶原蛋白代谢的营养调控研究进行综述,重点梳理了甘氨酸(glycine,Gly)、脯氨酸(proline,Pro)和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对胶原蛋白代谢的影响,及其介导胶原蛋白代谢的潜在信号通路和分子机制,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蛋白 代谢途径 甘氨酸 脯氨酸 羟脯氨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