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5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Claim in Civil Procedure Law and the Applications on Court Trial Way Reform
1
作者 Dan Li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6年第4期10-12,共3页
In this paper, we conduct research on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claim in civil procedure law and the applications on the court trial way reform. The ultimate goal of the rule of law lies in identifying and protecting... In this paper, we conduct research on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claim in civil procedure law and the applications on the court trial way reform. The ultimate goal of the rule of law lies in identifying and protecting the rights of citizens. Way to protect the rights of citizens is diverse, but the judicial relief is the most basic and important form of insurance. Everyone can “into” the court and get the impartiality of the judicial relief, is a measure of a country judicial level height and the rule of law implementation degree of important yardstick. Judicial system and judicial procedure to build and build a better, if the subject of litigation rights are not being met and the safeguard, can’t get through the door and it is the legislators and legal scholars over the many efforts are meaningless, under this basic condition, we propose the new perspective on the corresponding issues that is necessa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ration Mechanism civil procedure COURT TRIAL WAY REFORM law Optimization
下载PDF
滥用管辖权异议的规制——以涉外知识产权诉讼为切入点
2
作者 张广良 巩凡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91,共10页
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滥用管辖权异议行为应予以规制。在现行法律体系下,我国司法机关可通过管辖权异议案件的快速审理对滥用管辖权异议行为予以训诫,甚至可以在管辖权异议未决时通过实体审理等方式遏制滥用管辖权异议行为。建议《民事诉... 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滥用管辖权异议行为应予以规制。在现行法律体系下,我国司法机关可通过管辖权异议案件的快速审理对滥用管辖权异议行为予以训诫,甚至可以在管辖权异议未决时通过实体审理等方式遏制滥用管辖权异议行为。建议《民事诉讼法》明确滥用管辖权异议的行为构成妨碍民事诉讼行为,依法应予以惩罚;同时规定受诉法院在案件管辖权异议争议未决的情形下,对是否继续进行实体审理享有自由裁量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辖权异议 滥用 涉外知识产权诉讼 妨碍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法
下载PDF
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制度建构路径优化——基于实体法与程序法交互方法
3
作者 赵蕾 樊文颖 《深圳社会科学》 2024年第2期102-112,共11页
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兼具实体法与程序法双重属性,基于实体法或程序法单一维度的制度建构将会陷入“一元观”困境。实体法与程序法交互为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程序建构提供一种实体法关照。通过优化最具交互特征的三个支点:受案范围、... 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兼具实体法与程序法双重属性,基于实体法或程序法单一维度的制度建构将会陷入“一元观”困境。实体法与程序法交互为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程序建构提供一种实体法关照。通过优化最具交互特征的三个支点:受案范围、责任形式和证明责任,不仅能够促进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制度建构的二元论,也有利于推动实体法与程序法的一体化衔接,实现司法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其一,从实体法维度,将“不特定多数人”公共利益说作为基础,增加“规模性”与“无差别性”的标准,解决受案范围“众多个人权益”的程序判断难题。其二,从程序法维度,通过诉讼信托的方式,允许原告受让惩罚性赔偿请求权,解决惩罚性赔偿这一责任形式缺乏实体适用空间难题。其三,从交互维度,一方面承认法官裁量分配证明责任,解决“规范说”在新型复杂案件的实体失范难题;另一方面设定证明责任减轻的请求权基础,解决裁判失度的程序适用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 民事公益诉讼 实体法与程序法交互方法 制度建构 路径优化
下载PDF
新修《民事诉讼法》中的网络侵权管辖研究——兼论涉外民事诉讼管辖规则
4
作者 张弛 侯伯远 《天中学刊》 2024年第3期32-42,共11页
我国现有网络侵权纠纷地域管辖规则难以实现当事人之间程序利益的平衡、司法资源与秩序利益的平衡、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平衡。2023年《民事诉讼法》以适当联系为补充根据扩大了平行诉讼的可能性,以先受理和不方便法院的混合规则强化... 我国现有网络侵权纠纷地域管辖规则难以实现当事人之间程序利益的平衡、司法资源与秩序利益的平衡、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平衡。2023年《民事诉讼法》以适当联系为补充根据扩大了平行诉讼的可能性,以先受理和不方便法院的混合规则强化了法院的自由裁量权,增加了涉外网络侵权纠纷管辖规则的不确定性。国内和涉外民商事纠纷管辖规则均为民事诉讼管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均具有民事诉讼本质和涉网特征,由此构成了网络侵权纠纷管辖体系的重塑动因。为解决当事人诉讼地位的差异、新兴权益保护的迫切需求、管辖规则与其他诉讼制度的衔接问题,应根据涉网程度不同,重塑“非网—弱网—强网—专网”的多层次管辖体系,以平衡网络侵权纠纷主体诉讼能力的差异,实现法院案件审判全流程的制度衔接,兼顾国内与涉外管辖规则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侵权 地域管辖 涉外民事诉讼 互联网法院 2023年《民事诉讼法》
下载PDF
多维视角下的“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5
作者 祝颖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11期61-64,共4页
“民事诉讼法”课程作为法学本科阶段专业核心必修课程,现行理论教学内容安排和实践教学内容设置均存在着体系性的结构缺陷,无法全面系统地塑造学生对民事诉讼程序制度和民事诉讼程序理论的认知框架,也不利于锤炼学生的民事诉讼实践能... “民事诉讼法”课程作为法学本科阶段专业核心必修课程,现行理论教学内容安排和实践教学内容设置均存在着体系性的结构缺陷,无法全面系统地塑造学生对民事诉讼程序制度和民事诉讼程序理论的认知框架,也不利于锤炼学生的民事诉讼实践能力与民事程序思维能力。遵循“大思政课”的理念精神,回应数字法治建设时代的发展需要,“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内容的完善应当搭建民事诉讼法课程群,拓展“民事诉讼法”课程的数字+新内容,构建“理实一体化”和“专思一体化”的教学内容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法”课程 理实一体化 专思一体化
下载PDF
民事诉讼现代化标准判识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卫平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3-174,共12页
民事诉讼现代化是我国民事诉讼发展的方向性命题。民事诉讼现代化首先需要解决其现代化的标准为何。否则,民事诉讼现代化的推进就没有方向。民事诉讼现代化的基本标准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民事诉讼与现代社会的契合;二是民事诉讼与民... 民事诉讼现代化是我国民事诉讼发展的方向性命题。民事诉讼现代化首先需要解决其现代化的标准为何。否则,民事诉讼现代化的推进就没有方向。民事诉讼现代化的基本标准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民事诉讼与现代社会的契合;二是民事诉讼与民事权利及体系发展的契合;三是强化民事诉讼的程序保障;四是实现民事诉讼的体系化;五是民事诉讼的科技化。民事诉讼的现代化应当主要围绕这几个方面展开和推进。实现民事诉讼现代化的有效路径是通过借鉴域外国家、地区现代民事诉讼制度,充分结合我国国情,实现中国式民事诉讼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法治现代化 现代社会 程序保障 中国式法治 标准判识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融入民事诉讼法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7
作者 孙颖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39-43,共5页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孕育出的“以人为本”“执法原情”“无讼”等理念,对实现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大有裨益,将其融入民事诉讼法学课程思政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更是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传承中华优秀...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孕育出的“以人为本”“执法原情”“无讼”等理念,对实现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大有裨益,将其融入民事诉讼法学课程思政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更是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应有之义。然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融入民事诉讼法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专业教师文化素养有待提升、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不深入、融入路径单一、融入成效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民事诉讼法学课程思政教学应从提升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素养、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完善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发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与民事诉讼法学课程思政教学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民事诉讼法学课程 课程思政
下载PDF
人格权禁令中实体和程序的衔接问题
8
作者 宋莉娜 洪琨凯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33-36,81,共5页
《民法典》新增人格权禁令,意义尤为重大。但学界对其如何适用却无衔接措施。本文通过对实体法上的权利与程序上的权利对接进行研究,以期完善人格权在实践中成为真正的权利,既确保民法典的有效实施,又能保护人格权,推动法治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 人格权禁令 民事诉讼法 衔接 实体法
下载PDF
民事诉讼法下民事程序三位一体研究
9
作者 娄超 《河北法律职业教育》 2024年第6期86-90,共5页
我国民事诉讼法于2021年和2023年两次重新修订,新法将独任制审判组织适用于一审及二审的普通程序中,改变了旧有的审判组织与审理程序互相捆绑的格局,并扩大了小额诉讼程序的适用范围,就此建立了一审终审小额诉讼程序、独任制审理程序、... 我国民事诉讼法于2021年和2023年两次重新修订,新法将独任制审判组织适用于一审及二审的普通程序中,改变了旧有的审判组织与审理程序互相捆绑的格局,并扩大了小额诉讼程序的适用范围,就此建立了一审终审小额诉讼程序、独任制审理程序、合议制审理程序三阶层的程序架构。在新的程序结构调整应用过程中,为了避免效率与公平顾此失彼,民事审判需要法官针对不同案件特征,划定“民事”与“商事”两个基本场域,适用不同的理念和规则,并在三程序互动联通机制完善的同时,通过良知的树立、自由的限制及真理的探究,引导民事审判权力在有效监督中正向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法 繁简分流 独任制 小额诉讼 公信
下载PDF
新中国民事诉讼法学五十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0
10
作者 常怡 田平安 +1 位作者 黄宣 李祖军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2-20,共9页
伴随新中国前进的步伐,民事诉讼法学经过了五十年的发展历程。回顾过去,新中国民事诉讼法学五十年中在立法、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展望未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民事诉讼法学理论体系... 伴随新中国前进的步伐,民事诉讼法学经过了五十年的发展历程。回顾过去,新中国民事诉讼法学五十年中在立法、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展望未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民事诉讼法学理论体系、深化民事诉讼基础理论研究、及时总结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实践成就、推进我国民事诉讼立法完善已成为我国新世纪民事诉讼法学的时代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法学 法学研究 回顾 展望
下载PDF
再论民事诉讼立案程序的功能与结构 被引量:43
11
作者 傅郁林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9-53,共15页
在我国民事诉讼制度中,最混乱不堪的程序环节莫过于立案程序。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正案》的相关修改条款因囿于旧的规范框架和程序结构之内而无法在政治和谐、保障当事人诉权、加速司法效率三大宗旨之间谋求平衡。我国立案程序的混乱... 在我国民事诉讼制度中,最混乱不堪的程序环节莫过于立案程序。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正案》的相关修改条款因囿于旧的规范框架和程序结构之内而无法在政治和谐、保障当事人诉权、加速司法效率三大宗旨之间谋求平衡。我国立案程序的混乱状况使得其结构与功能安排产生了诸多实践问题和理论困境,如:立案混合审查制产生诉讼时效起算点等法律难题;法院起诉审查截断原、被告之间的诉答程序,从而造成诉权保障与程序效率双重受损;答辩义务或权利期间缺乏适当法律拘束,从而导致程序公平与效率目标双双落空;先行调解的程序尴尬和宗旨悖逆,等等。以新法的规范和宗旨为前提,通过法律解释和司法改革,将立案程序与审前程序乃至与诉前途径之间进行界分和衔接,能够实现其基本宗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法修正案 立案程序 法律解释 司法改革 “Amendments to civil procedure law
下载PDF
中国民事诉讼法学成长的启示——以知识社会学为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齐树洁 熊云辉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4-172,共9页
从知识社会学考察,中国民事诉讼法学成长表现为四种知识的生产,即普法法学、注释法学、理论法学、实践法学,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学的关系结构构成了民事诉讼法学知识生产的社会环境。每种知识的生产既是对特定关系结构的表达,受特定... 从知识社会学考察,中国民事诉讼法学成长表现为四种知识的生产,即普法法学、注释法学、理论法学、实践法学,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学的关系结构构成了民事诉讼法学知识生产的社会环境。每种知识的生产既是对特定关系结构的表达,受特定关系结构的制约,又参与了关系结构的创造。民事诉讼法学知识生产是在历史的变迁中进行的,又是通过民事诉讼法学家群体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社会学 民事诉讼法学 民事诉讼法学家 知识生产
下载PDF
法官释明权之理论阐释与立法完善 被引量:47
13
作者 肖建华 陈琳 《北方法学》 2007年第2期74-83,共10页
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法官释明权的功能已从救济弱势当事人演进到促进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的沟通、避免突袭裁判的不意打击;到现代更发展为以达成共识为目的,促进当事人之间以及当事人与法院之间的共同讨论交流。法官释明权对促进实质正... 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法官释明权的功能已从救济弱势当事人演进到促进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的沟通、避免突袭裁判的不意打击;到现代更发展为以达成共识为目的,促进当事人之间以及当事人与法院之间的共同讨论交流。法官释明权对促进实质正义与程序正义的实现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完善我国有关的法官释明规范,是民事诉讼法修改的一项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官释明权 民事诉讼法 完善
下载PDF
以人为本与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修订 被引量:9
14
作者 廖永安 魏小凡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3-139,共7页
“以人为本”的理念,意味着法律要以人为核心,关注人的人性、自由,注重人的主体性地位。而我国以往的民事诉讼法是以“国家本位”、“权力本位”为指导思想,鲜少对人的法律关怀。因而,我国的民事诉讼法的修订应实现指导理念的转变,彰显... “以人为本”的理念,意味着法律要以人为核心,关注人的人性、自由,注重人的主体性地位。而我国以往的民事诉讼法是以“国家本位”、“权力本位”为指导思想,鲜少对人的法律关怀。因而,我国的民事诉讼法的修订应实现指导理念的转变,彰显以人为本,使司法更加便民、利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民事诉讼法 修改与完善 权力本位 国家本位
下载PDF
民事诉讼法修改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4
15
作者 江伟 杨剑 《法学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7,共3页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制定时间较早,未能全面反映一些先进的诉讼理念,并且存在着条文简单、粗糙,操作性不强的缺陷,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修订。本文提出了民事诉讼法修订的指导思想、立法框架,并对若干重大的程序问题进行了归纳和...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制定时间较早,未能全面反映一些先进的诉讼理念,并且存在着条文简单、粗糙,操作性不强的缺陷,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修订。本文提出了民事诉讼法修订的指导思想、立法框架,并对若干重大的程序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提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法 修订 若干问题
下载PDF
价值与制度的贯通:现代民法文化研究纲要——兼论我国民法典的制定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少伟 王延川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7-112,共6页
民法价值和制度之间需要民法文化来贯通。现代民法文化既要实现个人自由又要实现社会正义的价值,而这两种价值的变迁都可以在人格、所有权和契约制度中得以体现。在我国当前的民法制度建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培养民法文化的成长,另一... 民法价值和制度之间需要民法文化来贯通。现代民法文化既要实现个人自由又要实现社会正义的价值,而这两种价值的变迁都可以在人格、所有权和契约制度中得以体现。在我国当前的民法制度建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培养民法文化的成长,另一方面应该用现代民法文化的精神来指导民法典的制定,因为民法典是目前构筑现代民法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文化 个人自由 社会正义 民法典
下载PDF
个案举证释明研究——兼评2012年《民事诉讼法》第65条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祖军 吕辉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1-178,共8页
个案举证释明旨在根据具体案情进行针对性释明,2012年《民事诉讼法》第65条为其提供了直接法律依据,并开启了举证释明的新纪元。这一制度充分实现了法官与当事人之间在举证方面的互动,对完善证明责任分配、提升司法公信和诉讼效益均具... 个案举证释明旨在根据具体案情进行针对性释明,2012年《民事诉讼法》第65条为其提供了直接法律依据,并开启了举证释明的新纪元。这一制度充分实现了法官与当事人之间在举证方面的互动,对完善证明责任分配、提升司法公信和诉讼效益均具有积极意义。但实现这一机制的有效运行还必须探索其进路:一方面,从释明主体、阶段、内容、方式四方面进行重构;另一方面,要完善相应措施,确保释明精准,实现释明公正,健全释明救济,以及保障个案举证释明积极、规范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案 举证释明 新民事诉讼法
下载PDF
寻求独立的诉讼主体地位──当事人概念的再认识 被引量:37
18
作者 肖建华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7-50,共4页
民事诉讼学者对当事人概念的认识经历了(1)当事人限定于实体利害关系人的范围;(2)当事人不仅指实体利害关系人,还包括权利保护人;(3)当事人应当满足程序适格与实体适格的双重适格第三个阶段。本文以保障最大限度地实现当事... 民事诉讼学者对当事人概念的认识经历了(1)当事人限定于实体利害关系人的范围;(2)当事人不仅指实体利害关系人,还包括权利保护人;(3)当事人应当满足程序适格与实体适格的双重适格第三个阶段。本文以保障最大限度地实现当事人的诉讼主体地位为目标,以正在进行的审判方式改革为背景,分析了上述概念之局限性,指出程序当事人才是民事诉讼当事人的概念的内涵。确立程序当事人即当事人的概念,对扩大司法保障私权的功能,提升程序的自主性,具有特别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事人 诉讼主体 程序当事人 民事诉讼 私权
下载PDF
论我国民事诉讼法修订的基本原理 被引量:30
19
作者 刘敏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47-154,共8页
现代社会是一个尊重人的尊严、尊重和保障人权、尊重人的主体性的社会,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应当反映这个时代要求。为此,我国应当以裁判请求权保护原理、程序相称原理、程序选择权保护原理、系争外利益保护原理作为修订我国民事诉讼法... 现代社会是一个尊重人的尊严、尊重和保障人权、尊重人的主体性的社会,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应当反映这个时代要求。为此,我国应当以裁判请求权保护原理、程序相称原理、程序选择权保护原理、系争外利益保护原理作为修订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法 民事程序 裁判请求权
下载PDF
执行时效性质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被引量:17
20
作者 霍海红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4-176,共13页
从1982年《民事诉讼法(试行)》与1991年《民事诉讼法》之诉讼期限定性,到2007年《民事诉讼法》修正时时效之路"开端",再到2015年《民诉法解释》出台时时效之路"完成",我国执行时效制度终于脱胎换骨。但与此同时,执... 从1982年《民事诉讼法(试行)》与1991年《民事诉讼法》之诉讼期限定性,到2007年《民事诉讼法》修正时时效之路"开端",再到2015年《民诉法解释》出台时时效之路"完成",我国执行时效制度终于脱胎换骨。但与此同时,执行时效与诉讼时效的趋同化也导致执行时效独特性和独立性的危机。本文建议取消执行时效概念,对于常规规则,以"判决确认之请求权的诉讼时效"在民法典诉讼时效部分作出规定,实现诉讼时效制度的"统一化"。当然,这并不影响《民事诉讼法》对极特殊规则作出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时效 诉讼时效 性质 民事诉讼法 民法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