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网膜素、视黄醇结合蛋白4和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水平及意义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蔡勇 李璟 欧琴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800-803,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网膜素、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和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19年6月~2021年12月我院诊治的T2DM合并NAFLD患者102例(轻度39例,中度34例,重...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网膜素、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和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19年6月~2021年12月我院诊治的T2DM合并NAFLD患者102例(轻度39例,中度34例,重度29例)和T2DM患者98例,使用超声检查行脂肪肝分度,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网膜素、RBP4和PINP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各指标诊断NAFLD严重程度的效能。结果T2DM合并NAFLD患者血清网膜素和PINP水平分别为(45.4±12.4)ng/mL和(29.6±6.2)ng/mL,显著低于T2DM患者【分别为(68.3±15.6)ng/mL和(35.8±7.3)ng/mL,P<0.05】,而血清RBP4水平为(26.6±5.1)mg/L,显著高于T2DM患者【(20.1±4.6)mg/L,P<0.05】;重度NAFLD患者血清网膜素和PINP水平分别为(40.7±4.9)ng/mL和(25.8±3.7)ng/mL,显著低于中度患者【分别为(45.2±5.6)ng/mL和(29.9±4.0)ng/mL,P<0.05】或轻度患者【分别为(49.1±6.2)ng/mL和(32.2±3.3)ng/mL,P<0.05】,而血清RBP4水平为(30.3±3.0)mg/L,显著高于中度患者【(26.5±2.8)mg/L,P<0.05】或轻度患者【(23.9±3.1)mg/L,P<0.05】;联合血清网膜素、RBP4和PINP诊断T2DM合并重度NAFL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6,其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6.2%、79.5%和81.4%,显著高于三项指标单独评估(其AUC分别为0.744、0.752和0.704,P<0.05)。结论T2DM合并NAFLD患者血清网膜素和PINP水平显著降低,而RBP4水平显著升高,利用这些指标的变化规律可能能帮助临床判断合并脂肪肝的程度,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2型糖尿病 网膜素 视黄醇结合蛋白4 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 诊断
下载PDF
COPD患者血清PⅠNP、β-CTX水平与骨密度降低的关系研究
2
作者 陈嘉馨 李映梅 +4 位作者 刘志宝 黄汉培 张志海 谭慧锋 许健辉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0年第9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Ⅰprocollagen,PⅠ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β-C...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Ⅰprocollagen,PⅠ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β-CTX)水平与骨密度降低的关系。方法:选取COPD患者80例,分为COPD急性加重组40例与COPD稳定组40例,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人群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检测仪测量所有对象的骨密度,测定并比较血清中骨代谢指标PⅠNP、β-CTX的水平。结果:COPD急性加重组与COPD稳定组骨质疏松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COPD急性加重组与COPD稳定组血清β-CTX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且COPD急性加重组高于COPD稳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OPD急性加重组与COPD稳定组血清PⅠNP水平、PⅠNP/β-CTX比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COPD患者,尤其是急性加重期的患者,骨吸收功能异常活跃,新骨形成速度减慢,骨量丢失明显增加,从而存在较高的继发骨质疏松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型胶原氨基端前肽 型胶原羧基端肽β 特殊序列 骨密度
下载PDF
肺癌骨转移患者SPECT/CT最大标准化摄取值及血清ALP N-MID TPINP水平及意义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谭国威 于青禾 顾虹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808-814,共7页
目的:探讨肺癌骨转移患者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扫描(SPECT)/计算机断层成扫描(CT)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TPINP)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 目的:探讨肺癌骨转移患者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扫描(SPECT)/计算机断层成扫描(CT)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TPINP)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肺癌患者107例,其中合并骨转移患者37例,无骨转移患者70例,比较合并骨转移和无骨转移患者SUVmax、ALP、N-MID及TPINP差异,同时分析SUVmax、ALP、N-MID及TPINP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ALP、N-MID及TPINP诊断骨转移的价值。结果:骨转移患者ALP、N-MID和TPINP分别为(120.30±33.32)U/L、(19.03±3.54)mg/L和(82.21±26.65)mg/L,明显高于无骨转移患者(P<0.05),而腰椎骨密度(BMD)为(0.82±0.12),明显低于无骨转移患者(P<0.05)。腺癌患者SUVmax为(11.45±1.98),明显低于鳞癌和其他类型患者(P<0.05);肿瘤直径>5cm、TNM分期Ⅲ~Ⅳ期SUVmax分别为(13.38±1.95)和(12.99±2.00),明显高于肿瘤直径≤5cm、TNM分期Ⅰ~Ⅱ期患者(P<0.05)。TNM分期Ⅲ~Ⅳ期ALP、N-MID和TPINP分别为(110.39±21.12)U/L、(18.62±2.22)mg/L和(70.31±17.02)mg/L,明显高于TNM分期Ⅰ~Ⅱ期患者(P<0.05)。ALP、N-MID和TPINP诊断骨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5、0.734和0.837,P<0.05。结论:相比较无骨转移肺癌患者,肺癌骨转移患者及血清ALP、N-MID、TPINP水平明显升高,而SUVmax无明显差异;SUVmax、ALP、N-MID和TPINP与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有一定关系,其中ALP、N-MID和TPINP在诊断肺癌骨转移方面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骨转移 单光子发生计算机断层成像术 最大标准化摄取值 碱性磷酸酶 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 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
下载PDF
基于血清β-CTx、PINP及OC的列线图模型对绝经后骨质疏松预测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少容 梁声强 林淳峥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3年第5期53-59,共7页
目的 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患者血清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及骨钙素(OC)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4月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就诊的PMOP患者185例... 目的 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患者血清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及骨钙素(OC)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4月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就诊的PMOP患者185例作为研究对象(PMOP组),另选择绝经后骨量正常的体检者138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套索算法(LASSO)及Logistic回归分析女性PMOP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采用R语言构建列线图模型。结果 PMOP组的L1~L4段腰椎骨密度(BMD)(t=5.132)、全髋BMD(t=4.813)、股骨颈BMD(t=4.981)、β-CTx(t=9.726)、PINP(t=25.457)、OC(t=13.258)水平,以及糖尿病(χ^(2)=15.248)、骨折病史(χ^(2)=15.089)、PMOP家族史(χ^(2)=14.859)、维生素D缺乏(χ^(2)=8.670)、缺乏运动(χ^(2)=21.615)、雌激素替代治疗(χ^(2)=27.255)、补充钙剂(χ^(2)=57.288)的分布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调整混杂因素后,当β-CTx≥0.52μg/L时,β-CTx每增加0.20μg/L,受试者发生PMOP的风险增加17.00%;当PINP≥50.15μg/L时,PINP每增加2.00μg/L,受试者发生PMOP的风险增加14.00%;当OC≥21.52μg/L时,OC每增加1.00μg/L,受试者发生PMOP的风险增加11.00%。β-CTx、PINP、OC水平及维生素D缺乏均为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而雌激素替代治疗及补充钙剂为保护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在预测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方面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准确性和临床适用性。结论 血清β-CTx、PINP、OC水平异常变化与PMOP的发生密切相关,三者联合25羟基维生素D[25(OH)D]、雌激素替代治疗及补充钙剂等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PMOP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作为临床筛选高危人群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β胶原降解产物 型原胶原N端前肽 骨钙素 预测
下载PDF
羟基积雪草甙对体外培养人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章庆国 王磊 +2 位作者 万伟东 林鹤 吕洛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 研究羟基积雪草甙 (madecassoside ,Md)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 (humanskinfibrob last,HSFb)的增殖及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方法 XTT法研究Md对HSFb增殖的影响 ;放射免疫的方法测定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细胞上清液中Ⅰ型和Ⅲ型前胶原... 目的 研究羟基积雪草甙 (madecassoside ,Md)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 (humanskinfibrob last,HSFb)的增殖及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方法 XTT法研究Md对HSFb增殖的影响 ;放射免疫的方法测定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细胞上清液中Ⅰ型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原 (procollagenⅠandⅢofaminoterminalpropeptide ,PINP ,PⅢNP)的含量。 结果  (1 )Md在浓度高达 2 0 0 μg/ml时仍未见任何细胞毒性。 (2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 ,Md对HSFb有明显促进增殖作用 (P <0 0 5) ,有效刺激HSFbPINP和PⅢNP的分泌。 (3)Md刺激靶细胞PINP和PⅢNP分泌的生物学作用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 Md在刺激体外培养HSFb增殖及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积雪草甙 体外培养 成纤维细胞增殖 胶原蛋白合成 积雪草
下载PDF
男性骨代谢生化指标与年龄及骨密度相关分析 被引量:28
6
作者 邓伟民 刘坚 +6 位作者 叶竹 王应立 张金赫 韩炜 宋骤 杨健 韩丽萍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2年第3期179-185,共7页
目的分析男性血清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rosslaps)及N端骨钙素(N-MID)随年龄变化及其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析血清PINP、β-crosslaps及N-MID的含量,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Lun... 目的分析男性血清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rosslaps)及N端骨钙素(N-MID)随年龄变化及其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析血清PINP、β-crosslaps及N-MID的含量,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LunarProdigy双能X线(DXA)骨密度仪检测各部位BMD。结果 PINP、β-crosslaps及N-MID与年龄呈负相关(r=-0.240~-0.253,P<0.05),30~49年龄段处于较高且稳定的水平(PINP:46.98~46.79μg/L,β-crosslaps:0.46μg/L,N-MID23.65~23.08μg/L)。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PINP在60~69年龄段达最低水平(32.28μg/L),β-crosslaps及N-MID在80岁以后下降加速(0.30μg/L、14.75μg/L)。校正年龄、身高、体质量及体质量指数的偏相关分析显示,PINP和β-crosslaps与各部位BMD皆呈负相关(r=-0.155~-0.310,P<0.05);除L1-4外,N-MID与各部位BMD均呈负相关(r=-0.151~-0.189,P<0.05)。按BMD分组,方差分析显示70岁以上男性骨质疏松组PINP、β-crosslaps及N-MID高于正常骨量组(P<0.05),骨质疏松组β-crosslaps及N-MID高于低骨量组(P<0.05)。结论 PINP、β-crosslaps及N-MID是敏感且特异反映男性骨转换的指标;特异性强的骨形成和骨吸收指标增加为骨代谢转换率增高的表现,提示70岁以上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处于高骨转换状态,骨量快速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 β-胶原降解产物 N端骨钙素 骨密度 相关性
下载PDF
骨灵片对骨质疏松大鼠血清OPG/RANKL、PICP和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曹艳艳 李娟 +3 位作者 杨春莉 黄少慧 吴湘慧 赵毅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7期629-632,共4页
目的观察骨灵片对骨质疏松症(OP)大鼠血清OPG、RANKL及PICP和相关细胞因子(IL-6、TNF-α和IL-4)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骨灵片高、中、低剂量组,采用去势法建立大鼠OP动物模型,术后1个月,骨灵片组给予骨灵... 目的观察骨灵片对骨质疏松症(OP)大鼠血清OPG、RANKL及PICP和相关细胞因子(IL-6、TNF-α和IL-4)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骨灵片高、中、低剂量组,采用去势法建立大鼠OP动物模型,术后1个月,骨灵片组给予骨灵片,给药后3个月,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OPG、RANKL及PICP和IL-6、TNF-α、IL-4。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骨灵片各组的OPG、PICP值显著升高(P<0.05,P<0.01),而RANKL、IL-6和TNF-α值均显著下降(P<0.01,P<0.01,P<0.05),骨灵片高、中剂量组的IL-4值显著升高(P<0.05)。结论骨灵片可能通过上调OPG,下调RANKL的表达,影响OPG系统,并可能通过调节IL-6、TNF-α、IL-4水平,影响破骨细胞功能,抑制骨吸收,同时可能通过增加PICP表达而使I型胶原的合成增加,进而影响骨的韧性和强度,达到防治OP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灵片 护骨素 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
下载PDF
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柔脑膜纤维化的检测指标 被引量:4
8
作者 刘飞 刘运生 +2 位作者 廖达光 颜辉 李林勇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30-432,482,共4页
目的研究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柔脑膜纤维化程度的检测指标。方法采用枕大池两次注血法建立动物模型。第21天取全脑、冰冻切片、MASSON染色后,观察柔脑膜胶原纤维,并用图像分析系统测量柔脑膜的灰度值及厚度,用"100×厚度/... 目的研究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柔脑膜纤维化程度的检测指标。方法采用枕大池两次注血法建立动物模型。第21天取全脑、冰冻切片、MASSON染色后,观察柔脑膜胶原纤维,并用图像分析系统测量柔脑膜的灰度值及厚度,用"100×厚度/灰度值"衡量每个视野柔脑膜的胶原纤维含量;取脑脊液检测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结果①实验组柔脑膜的胶原纤维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②实验组脑脊液的PICP、PⅢNP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并均与柔脑膜胶原纤维衡量指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MASSON染色显示柔脑膜胶原纤维的含量,反映了柔脑膜的纤维化程度;脑脊液中的PICP、PⅢNP也间接反映柔脑膜的纤维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型前胶原羧基端肽 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柔脑膜 纤维化
下载PDF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性骨质疏松与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9
9
作者 陈芳 尤传一 +3 位作者 甘洁民 陈淑英 陈小平 朱汉民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52-54,72,共4页
目的 测定甲亢患者的骨密度与骨代谢生化指标 ,探讨甲亢骨质疏松发生的机理。方法 应用双能 X线测定仪 (DEXA) ,检查 6 1例甲亢患者骨密度 (BMD)的变化 ,同时测定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B- ALP)、骨钙素 (BGP)、 型前胶原末端肽 (PI... 目的 测定甲亢患者的骨密度与骨代谢生化指标 ,探讨甲亢骨质疏松发生的机理。方法 应用双能 X线测定仪 (DEXA) ,检查 6 1例甲亢患者骨密度 (BMD)的变化 ,同时测定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B- ALP)、骨钙素 (BGP)、 型前胶原末端肽 (PICP)、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 (TRAP)、尿吡啶啉(Pyd)、脱氧吡啶啉 (D- Pyd)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甲亢患者的各项骨代谢生化指标均明显升高(P<0 .0 1) ,且与 FT4 呈正相关。结论 甲亢时反映成骨细胞活性的 B- AL P、BGP、PICP和反映破骨细胞活性的 TRAP、Pyd和 D- Pyd均升高 ,以破骨指标升高更明显 ,呈高转换型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尿吡啶啉 脱氧吡啶啉 TRAP PICP
下载PDF
婴幼儿血清PICP和尿DPD的变化与生长发育的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海河 刘霞 +1 位作者 张会丰 陈源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55-256,259,共3页
【目的】探讨骨Ⅰ型胶原形成标志物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carboxy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I procol-lagen,PICP)和分解标志物脱氧吡啶啉(deoxypyridinoline,DPD)与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用酶免法测定68例健康婴幼儿(婴儿3... 【目的】探讨骨Ⅰ型胶原形成标志物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carboxy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I procol-lagen,PICP)和分解标志物脱氧吡啶啉(deoxypyridinoline,DPD)与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用酶免法测定68例健康婴幼儿(婴儿31例、幼儿37例)血清PICP和尿DPD水平,用苦味酸不除蛋白法测定尿肌酐(creatinine,Cr),然后分别计算校正的尿DPD浓度(尿DPD/Cr)和血清PICP与尿DPD/Cr的差值(血清PICP-尿DPD/Cr)。分析其与月龄、身长、体重及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关系。【结果】两组内男女间身长、体重、BMI和骨代谢指标差异无显著性。婴、幼儿组间血清PICP、血清PICP-尿DPD/Cr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尿DPD/Cr差异无显著性。血清PICP、尿DPD/Cr与年龄、体重、身长呈负相关,与BMI无相关性,血清PICP-尿DPD/Cr则与年龄、体重、身长呈负相关,与BMI呈正相关。【结论】血清PICP和尿DPD分别是反映骨合成和骨代谢的良好生化指标;二者的差值是监测婴幼儿生长情况的较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 脱氧吡啶啉 婴儿 幼儿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骨代谢标志物水平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霍丽静 于芳 +5 位作者 马倩 魏常梅 赵培 帖彦清 任路平 杨朝菊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0年第4期591-594,共4页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中性激素和骨代谢标志物的水平变化。方法连续收集2016年至2017年间在河北省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新确诊的PCOS患者65例(PCOS组)及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女性59例(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其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中性激素和骨代谢标志物的水平变化。方法连续收集2016年至2017年间在河北省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新确诊的PCOS患者65例(PCOS组)及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女性59例(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其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25(OH)D]、骨钙素(OC)、骨转换标志物(P1NP,β-CTX)、生物全段甲状旁腺素(PTH1-84),及各项性激素水平等相关指标,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PCOS组血清中骨形成标志物(P1NP和OC),泌乳素(PRL)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BMI、黄体生成素(LH)、总睾酮(TT)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5-羟基维生素D、骨吸收标志物(β-CTX)及生物全段甲状旁腺素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中雌激素LH与雄激素TT水平均较正常女性相比显著升高,骨形成标志物与健康年轻女性相比显著降低,骨形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骨代谢标志物 25-羟维生素D 骨钙素 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延长肽 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
下载PDF
骨代谢指标结合全身骨显像在肿瘤骨转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12
作者 彭东 刘学芬 +5 位作者 刘徽婷 何燕 王荣辉 黄德娟 潘科 徐可为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7期2395-2398,共4页
目的探讨骨代谢指标N端骨钙素(N-MID)、总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TP1NP)和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结合全身骨显像在肿瘤骨转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全身骨显像将210例恶性肿瘤患者分为无骨转移组(45例)和骨转移组(... 目的探讨骨代谢指标N端骨钙素(N-MID)、总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TP1NP)和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结合全身骨显像在肿瘤骨转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全身骨显像将210例恶性肿瘤患者分为无骨转移组(45例)和骨转移组(165例),采用Soloway分级将骨转移组病例分为4级(0~Ⅲ级),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N-MID、TP1NP和β-CTx水平,并与3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恶性肿瘤骨转移组血清N-MID、TP1NP和β-CTx水平明显高于无骨转移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骨转移组中随着转移病灶数目的增加,血清N-MID、TP1NP、β-CTx水平逐步增高且与病情进展呈正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N-MID诊断肿瘤骨转移截断值为17.59ng/mL,灵敏度70.3%,特异度88.9%,ROC曲线下面积0.831;血清TP1NP诊断肿瘤骨转移截断值为43.04ng/mL,灵敏度78.2%,特异度95.6%,ROC曲线下面积0.890;血清β-CTx诊断肿瘤骨转移的截断值为0.48ng/mL,灵敏度73.9%和特异度93.3%,ROC曲线下面积0.869。结论血清N-MID、TP1NP及β-CTx是反映恶性肿瘤骨转移骨代谢敏感、准确、简便的生化指标,检测其水平能明显提高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断效率,可结合全身骨显像检查早期诊断肿瘤骨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端骨钙素 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 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 全身骨显像 骨转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对结核性脑膜炎患儿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凤莲 付桂玲 +2 位作者 李晶 钱惠茵 郭学鹏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90-791,共2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结核性脑膜炎患儿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初治结核性脑膜炎30例患儿,观察组予抗结核及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同期住院的3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4周分别测定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PICP)和尿...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结核性脑膜炎患儿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初治结核性脑膜炎30例患儿,观察组予抗结核及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同期住院的3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4周分别测定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PICP)和尿脱氧吡啶啉(DPD)。结果结核性脑膜炎患儿激素治疗前血清PICP、尿DPD排泄率和对照组比较均无差异(P均>0.05);激素治疗4周后血清PICP(108.85±46.13)μg/L较治疗前(152.99±44.78)μg/L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激素治疗4周后尿DPD的排泄率(28.93±9.27)nmol/L较治疗前(19.94±5.77)nmol/L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激素治疗4周即可引起结核性脑膜炎患儿骨形成减少和骨吸收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型前胶原禾端前肽 脱氧啶啉 脑膜炎 结核性
下载PDF
补肾通络方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模型Wnt信号通路及骨硬化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凌家艳 薛莎 +2 位作者 马威 杨文强 沈霖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29-1434,共6页
目的探讨补肾通络方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卵巢切除法复制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补肾通络方大剂量组、补肾通络方小剂量组、雌激素组,每组8只,同时设置假手术组8只作为对照,各组分别给予相... 目的探讨补肾通络方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卵巢切除法复制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补肾通络方大剂量组、补肾通络方小剂量组、雌激素组,每组8只,同时设置假手术组8只作为对照,各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给药12周后检测大鼠血清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股骨骨密度(BMD)。采用Western blotting、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股骨中β-catenin、Wnt3a、sclerostin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补肾通络方大、小剂量组PINP增高(P<0.01),β-CTX明显降低(P<0.01),骨密度升高。补肾通络方大、小剂量组Wnt3a、β-catenin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增高(P<0.01),sclerostin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1)。结论补肾通络方能抑制sclerostin表达,调控Wnt3a表达增高,从而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发挥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通络方 骨质疏松症 型胶原氨基端前肽 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 Wnt/β-catenin信号 骨硬化蛋白
下载PDF
骨密度及相关生化指标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杜迅 任天丽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9期30-33,共4页
目的 探讨骨密度(BMD)和血钙、血磷、25(OH)维生素D3、碱性磷酸酶(AL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伸展肽(PINP)、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等指标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继发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通过测定SLE女性... 目的 探讨骨密度(BMD)和血钙、血磷、25(OH)维生素D3、碱性磷酸酶(AL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伸展肽(PINP)、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等指标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继发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通过测定SLE女性患者腰椎(L1~4)、两侧股骨颈BMD,从中筛选出40例继发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患者,测定血钙、血磷、25(OH)维生素D3、ALP、PINP、CTX等指标,并与40例同年龄段健康女性各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所选患者与同年龄段健康女性相比各部位BMD均显著降低(P〈0.001)。患者的25(OH)维生素D3水平较健康女性显著降低(P〈0.001),而血钙、血磷、ALP、PINP、CTX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E继发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患者的血清25(OH)维生素D3水平下降,血钙、血磷、ALP、PINP、CTX水平与BMD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25(OH)维生素D3 I型前胶原氨基端伸展肽 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下载PDF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对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树军 石太新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170-172,共3页
目的探讨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对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骨代谢的影响以及钙剂和维生素D的干预作用。方法将36例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A)和未干预组(B),给予口服泼尼松1.5mg/(kg·d),4~6周后逐渐减量。疗程超过... 目的探讨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对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骨代谢的影响以及钙剂和维生素D的干预作用。方法将36例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A)和未干预组(B),给予口服泼尼松1.5mg/(kg·d),4~6周后逐渐减量。疗程超过6月。干预组同时给维生素D330万IU1次口服,口服牡蛎碳酸钙75mg,Bid(牡蛎碳酸钙:每片150mg,东盛科技启东盖天力股份有限公司)。每周3天,共6月。治疗前及应用激素4周后采集患儿静脉血,分别测定I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PICP),尿脱氧吡啶啉(DPD)和DPD排泄率。结果两组患儿糖皮质激素治疗前血清中PICP的浓度、尿中DPD的排泄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血清中PICP的浓度、尿中DPD的排泄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干预组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血清中PICP的浓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尿中DPD的排泄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对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骨骼代谢有潜在的影响,早期干预可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I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 脱氧吡啶啉 维生素D 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儿童
下载PDF
绝经前期妇女血清PINP、ICTP和25-OH-VitD_3水平的变化及其与BMD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金山 罗良平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603-605,共3页
目的:观察绝经前期妇女血清PINP、ICTP和25-OH-VitD3水平的变化,分析其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对67例绝经前期健康女性进行第(1~4)腰椎(L1-4)、左、右髋部(股骨近段+股骨颈)的BMD测定,并根据BMD测定结果... 目的:观察绝经前期妇女血清PINP、ICTP和25-OH-VitD3水平的变化,分析其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对67例绝经前期健康女性进行第(1~4)腰椎(L1-4)、左、右髋部(股骨近段+股骨颈)的BMD测定,并根据BMD测定结果分为BMD正常组和BMD降低组。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测定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和25-羟维生素D3(25-OH-VitD3),分析与各部位BMD的相关性。结果:①19例出现BMD降低(28.4%),两组间腰椎及左、右髋部BMD差异显著(P<0.01);②BMD减低组的PINP和ICTP[分别为(56.9±18.2)μg/L和(3.78±0.83)μg/L]高于BMD正常组[分别为(43.8±15.1)μg/L和(3.45±0.98)μg/L],其中PINP差异显著(P<0.05),25-OH-VitD3水平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25.6±7.8)ng/ml和(27.4±9.2)ng/ml,P>0.05];③PINP与L1-4、左股骨近段、左股骨颈的BMD呈正相关(r=0.274~0.402,P<0.05),ICTP及25-OH-VitD3与BMD无明显相关性(r=-0.226~0.083,P>0.05),PINP与25-OH-VitD3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r=0.395,P<0.05)。结论:绝经前期妇女有骨转换增高趋势,BMD检查联合骨转换标志物测定有利于识别绝经前期高风险发生骨质疏松的妇女,以指导OP预防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前期 骨密度 骨转换 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 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 25-羟维生素D3
下载PDF
多项血清骨转换标志物对老年乳腺癌患者骨转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振 陈阳阳 张夕凉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5-18,22,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乳腺癌患者血清骨转换标志物包括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和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rosslaps)及其组合对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2016年8月~2017年6月... 目的:探讨老年乳腺癌患者血清骨转换标志物包括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和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rosslaps)及其组合对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2016年8月~2017年6月前瞻性纳入125例老年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包括骨扫描阳性患者37例,可疑阳性患者27例,阴性患者61例,同时检测血清BAP、TRAP5b、PⅠNP和β-Crosslaps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骨转移可疑组、阴性组相比较,骨转移阳性组的骨形成标志物PⅠNP和BAP及骨吸收标志物β-Crosslaps和TRACP5b的水平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阴性组和可疑阳性组间的任何一种骨转换标志物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联合多项血清骨转换标志物可提高诊断老年乳腺癌骨转移的敏感度,尤其在骨扫描假阳性时对骨转移提供更有力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乳腺癌 骨转移 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
下载PDF
骨转换标志物在红斑狼疮骨质疏松治疗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庄宇 吕志芬 +3 位作者 陈宇航 王志文 邹世勇 谭志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4年第14期2060-2063,共4页
目的 探讨骨转换标志物在红斑狼疮患者骨质疏松监测中的应用.方法 将确诊为骨质疏松的红斑狼疮病人分为高转换型组及低转化型组,组内再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监测其治疗前、治疗3、6、12个月后复查骨转换标志物变化.结果 骨质疏松的狼疮患... 目的 探讨骨转换标志物在红斑狼疮患者骨质疏松监测中的应用.方法 将确诊为骨质疏松的红斑狼疮病人分为高转换型组及低转化型组,组内再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监测其治疗前、治疗3、6、12个月后复查骨转换标志物变化.结果 骨质疏松的狼疮患者,β-CTx治疗前、后分别为(0.784 ±0.168) ng/ml和(0.454±0.136) ng/ml,P1NP治疗前、后分别为(85.5±15.1) ng/ml和(45.3±12.9)ng/ml,抗骨质疏松治疗后骨转换标志物明显下降(P<0.05).结论 骨转换标志物在抗骨质疏松治疗后均有下降,其变化趋势与患者骨骼疼痛缓解趋势一致,其可作为监测骨质疏松疗效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转换标志物 系统性红斑狼疮 骨密度 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 β胶原C-末端肽
下载PDF
实验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CSF中PICP、PⅢNP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林勇 刘飞 +1 位作者 颜辉 廖达光 《现代医药卫生》 2008年第7期949-950,共2页
目的:通过检测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脊液中(CSF)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浓度的动态变化,研究其反映蛛网膜下腔纤维化的意义。方法:采取在枕大池两次注血法建立大鼠SAH模型;在第三天、第六天、第十... 目的:通过检测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脊液中(CSF)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浓度的动态变化,研究其反映蛛网膜下腔纤维化的意义。方法:采取在枕大池两次注血法建立大鼠SAH模型;在第三天、第六天、第十天、第十四天、第二十一天取脑脊液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PICP、PⅢNP浓度。结果:(1)实验组脑脊液的TGF-β1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并呈双时相;(2)实验组脑脊液的PICP、PⅢNP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大鼠SAH发生后,脑脊液中的PICP、PⅢNP浓度升高提示蛛网膜下腔出现纤维化,早期检测可预测蛛网膜下腔的纤维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型前胶原羧基端肽 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转化生长因子-Β1 纤维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