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ER、PR、HER-2/neu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有效率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李志华
苏逢锡
+1 位作者
贾卫娟
姚和瑞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7年第5期339-342,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ER、PR、HER-2/neu的表达及其与新辅助化疗有效率的关系及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预测指标。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160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人化疗前后ER、PR、HER-2/neu的表达情况,并评估其与乳腺癌新辅助化...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ER、PR、HER-2/neu的表达及其与新辅助化疗有效率的关系及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预测指标。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160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人化疗前后ER、PR、HER-2/neu的表达情况,并评估其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有效率的关系。结果160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例中,ER、PR阴性率、HER-2/neu过度表达率分别为35.63%,24.38%,33.13%,ER(+)组与ER(-)组、PR(+)组与PR(-)组及HER-2/neu过度表达组与非过度表达组化疗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875,P<0.05);新辅助化疗前后ER、PR的阳性率和HER-2/neu过度表达率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R或PR阴性的乳腺癌病人对化疗更敏感,化疗后获益更多,而HER-2/neu过度表达的病人化疗不敏感,ER、PR和HER-2/neu可作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预测指标;新辅助化疗不改变ER、PR及HER-2/neu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乳腺癌组织微阵列HER-2/neu,ER,PR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官静
陈莹
刘丽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0-53,共4页
目的 构建乳腺癌组织微阵列 ,研究HER - 2 /neu ,雌激素受体 (estrogen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ogenreceptor,PR)在原发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应用组织微阵列仪制作乳腺癌组织微阵列 (tissuemicroarray)。用免...
目的 构建乳腺癌组织微阵列 ,研究HER - 2 /neu ,雌激素受体 (estrogen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ogenreceptor,PR)在原发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应用组织微阵列仪制作乳腺癌组织微阵列 (tissuemicroarray)。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ER - 2 /neu ,ER ,PR在 180例乳腺癌中的表达。结果 180例乳腺癌肿瘤组织中HER - 2 /neu ,ER ,PR阳性率分别为 37.8,38.3和 4 7.2 ,HER - 2 /neu表达与激素受体 (hor monereceptor,HR)呈负相关 ,而与ER ,PR无明显相关性。在激素受体和HER - 2 /neu均阳性的患者中 ,HER -2 /neu与HR蛋白表达水平也呈负相关。结论 乳腺癌细胞HER - 2 /neu表达及表达水平与HR表达及表达水平负相关。同时检测HER - 2 /neu ,ER ,PR对乳腺癌的辅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组织微阵列
HER-2/NEU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雌、孕激素受体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
被引量:
27
3
作者
胡庆伟
俞文菊
+1 位作者
朱玉蓉
杜英
《浙江医学》
CAS
2008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息肉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进一步阐明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机制。方法子宫内膜息肉组患者40例,设为内膜息肉组;同期选择24例输卵管因素不孕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取材前半年未曾口服...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息肉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进一步阐明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机制。方法子宫内膜息肉组患者40例,设为内膜息肉组;同期选择24例输卵管因素不孕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取材前半年未曾口服任何激素类药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ER、PR的表达,同时在月经第3~5天进行血抑制素B(INH-B)、促卵泡素(FSH)、雌激素(E)和孕激素(P)的检测。结果ER、PR在内膜息肉组和对照组中均有表达。PR在内膜息肉组中腺上皮细胞(3.050±0.714)和间质细胞(2.850±0.700)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中腺上皮细胞(3.542±0.588)和间质细胞(3.417±0.654)的表达(U腺上皮细胞=-2.695,P<0.05;U间质细胞=-3.082,P<0.05)。血FSH、E、P水平在子宫内膜息肉组分别为(7.84±2.64)nmol/L、(181.78±105.48)nmol/L、(4.09±3.65)pmol/L,对照组分别为(7.25±1.73)nmol/L、(183.13±78.27)nmol/L、(2.84±0.91)pmo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FSH=0.761,P>0.05;tE=0.06,P>0.05;tP=1.694,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组织中PR的表达较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组织表达低,而使孕酮对子宫内膜增殖的负调控作用减弱,PR可能参与了息肉形成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息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子宫腺肌病雌孕激素受体表达与细胞增殖的研究
被引量:
6
4
作者
王璐
李斌
+1 位作者
王君
范颖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03-906,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ER、PR、PCNA在子宫腺肌病(Am)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探讨ER、PR在Am细胞增殖活动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6例Am组患者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及30例对照组正常内膜中ER、PR、PCNA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结果:...
目的:通过检测ER、PR、PCNA在子宫腺肌病(Am)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探讨ER、PR在Am细胞增殖活动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6例Am组患者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及30例对照组正常内膜中ER、PR、PCNA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结果:异位内膜组ER、PR表达均低于在位内膜(P<0.05)、高于正常内膜(P<0.05);PCNA表达高于在位和正常内膜(P<0.05);正常和在位内膜组ER和PR表达呈中度正相关(P<0.05),ER和PCNA表达也呈正相关(P<0.05)。1级和2级异位内膜组ER、PR表达和PCNA水平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在位内膜ER、PR、PCNA的表达增殖期高于分泌期(P<0.05),异位内膜三者表达无周期性(P>0.05)。结论:Am异位内膜组ER、PR与PCNA水平无明显相关关系且缺乏周期性变化,提示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增殖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不受卵巢激素的调节,可能异位内膜与在位内膜存在不同的生长环境和增殖分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增殖细胞核抗原
细胞增殖
原文传递
题名
ER、PR、HER-2/neu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有效率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李志华
苏逢锡
贾卫娟
姚和瑞
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乳腺肿瘤中心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科
出处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7年第5期339-342,共4页
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资助课题(A2005226)
广东省科技计划资助课题(2006B36002010)
文摘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ER、PR、HER-2/neu的表达及其与新辅助化疗有效率的关系及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预测指标。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160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人化疗前后ER、PR、HER-2/neu的表达情况,并评估其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有效率的关系。结果160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例中,ER、PR阴性率、HER-2/neu过度表达率分别为35.63%,24.38%,33.13%,ER(+)组与ER(-)组、PR(+)组与PR(-)组及HER-2/neu过度表达组与非过度表达组化疗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875,P<0.05);新辅助化疗前后ER、PR的阳性率和HER-2/neu过度表达率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R或PR阴性的乳腺癌病人对化疗更敏感,化疗后获益更多,而HER-2/neu过度表达的病人化疗不敏感,ER、PR和HER-2/neu可作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预测指标;新辅助化疗不改变ER、PR及HER-2/neu的表达水平。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Keywords
Breast canc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Estrogen receptor
progestogenreceptor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ecepor-2
分类号
R737.9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乳腺癌组织微阵列HER-2/neu,ER,PR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官静
陈莹
刘丽江
机构
江汉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出处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0-53,共4页
文摘
目的 构建乳腺癌组织微阵列 ,研究HER - 2 /neu ,雌激素受体 (estrogen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ogenreceptor,PR)在原发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应用组织微阵列仪制作乳腺癌组织微阵列 (tissuemicroarray)。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ER - 2 /neu ,ER ,PR在 180例乳腺癌中的表达。结果 180例乳腺癌肿瘤组织中HER - 2 /neu ,ER ,PR阳性率分别为 37.8,38.3和 4 7.2 ,HER - 2 /neu表达与激素受体 (hor monereceptor,HR)呈负相关 ,而与ER ,PR无明显相关性。在激素受体和HER - 2 /neu均阳性的患者中 ,HER -2 /neu与HR蛋白表达水平也呈负相关。结论 乳腺癌细胞HER - 2 /neu表达及表达水平与HR表达及表达水平负相关。同时检测HER - 2 /neu ,ER ,PR对乳腺癌的辅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及实用价值。
关键词
乳腺癌
组织微阵列
HER-2/NEU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Keywords
breast neoplasma
tissue microarray
HER-2/neu
es trogen receptor
progestogenreceptor
分类号
R737.9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雌、孕激素受体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
被引量:
27
3
作者
胡庆伟
俞文菊
朱玉蓉
杜英
机构
湖州市妇幼保健院
出处
《浙江医学》
CAS
2008年第2期120-122,共3页
文摘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息肉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进一步阐明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机制。方法子宫内膜息肉组患者40例,设为内膜息肉组;同期选择24例输卵管因素不孕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取材前半年未曾口服任何激素类药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ER、PR的表达,同时在月经第3~5天进行血抑制素B(INH-B)、促卵泡素(FSH)、雌激素(E)和孕激素(P)的检测。结果ER、PR在内膜息肉组和对照组中均有表达。PR在内膜息肉组中腺上皮细胞(3.050±0.714)和间质细胞(2.850±0.700)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中腺上皮细胞(3.542±0.588)和间质细胞(3.417±0.654)的表达(U腺上皮细胞=-2.695,P<0.05;U间质细胞=-3.082,P<0.05)。血FSH、E、P水平在子宫内膜息肉组分别为(7.84±2.64)nmol/L、(181.78±105.48)nmol/L、(4.09±3.65)pmol/L,对照组分别为(7.25±1.73)nmol/L、(183.13±78.27)nmol/L、(2.84±0.91)pmo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FSH=0.761,P>0.05;tE=0.06,P>0.05;tP=1.694,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组织中PR的表达较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组织表达低,而使孕酮对子宫内膜增殖的负调控作用减弱,PR可能参与了息肉形成的病理过程。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息肉
Keywords
Estrogen receptors
progestogenreceptor
s Endometrium Endometrialpolyp
分类号
R737.33 [医药卫生—肿瘤]
R737.9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子宫腺肌病雌孕激素受体表达与细胞增殖的研究
被引量:
6
4
作者
王璐
李斌
王君
范颖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出处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03-906,共4页
基金
首都医科大学基础-临床科研合作基金〔09JL58〕
文摘
目的:通过检测ER、PR、PCNA在子宫腺肌病(Am)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探讨ER、PR在Am细胞增殖活动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6例Am组患者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及30例对照组正常内膜中ER、PR、PCNA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结果:异位内膜组ER、PR表达均低于在位内膜(P<0.05)、高于正常内膜(P<0.05);PCNA表达高于在位和正常内膜(P<0.05);正常和在位内膜组ER和PR表达呈中度正相关(P<0.05),ER和PCNA表达也呈正相关(P<0.05)。1级和2级异位内膜组ER、PR表达和PCNA水平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在位内膜ER、PR、PCNA的表达增殖期高于分泌期(P<0.05),异位内膜三者表达无周期性(P>0.05)。结论:Am异位内膜组ER、PR与PCNA水平无明显相关关系且缺乏周期性变化,提示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增殖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不受卵巢激素的调节,可能异位内膜与在位内膜存在不同的生长环境和增殖分化机制。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增殖细胞核抗原
细胞增殖
Keywords
Adenomyosis
Estrogen receptor
progestogenreceptor
PCNA
Cell proliferation
分类号
R711.7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ER、PR、HER-2/neu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有效率的关系研究
李志华
苏逢锡
贾卫娟
姚和瑞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7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乳腺癌组织微阵列HER-2/neu,ER,PR相关性的研究
官静
陈莹
刘丽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雌、孕激素受体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
胡庆伟
俞文菊
朱玉蓉
杜英
《浙江医学》
CAS
2008
2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子宫腺肌病雌孕激素受体表达与细胞增殖的研究
王璐
李斌
王君
范颖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1
6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