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scores as predictors for progressive hemorrhage and neurological prognosis following traumatic brain injury 被引量:1
1
作者 Yirui Sun Caihua Xi +7 位作者 Ersong Wang Jianqing Wang Yong Liu Hua Liu Qiang Yuan Haijun Yao Liangfu Zhou Jin Hu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36-142,共7页
Coagulation abnormalities, such as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are associated with progressive hemcrrhagic injury (PHI) following head trauma. However, the exact relationship between coagulopathy... Coagulation abnormalities, such as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are associated with progressive hemcrrhagic injury (PHI) following head trauma. However, the exact relationship between coagulopathy and PHI remains unclear. The present study utilized a scoring system defined by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a high DIC score is predictive for PHI. This study was 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design involving four hospitals, a 6-month observation, and follow-up. Of 352 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 patients, serial CT scan indicated approximately one third of patients developed progressive hemorrhage, which was most frequently observed in the frontal, temporal, and orbitofrontal lobes of patients with brain contusion. PHI-positive patients exhibited poor prognosis, as indicated by prolonged length of hospital/intensive care unit stay and high mortality. More importantly, a DIC score after TBI, as well as patient age and sex, could serve as predictors for PHI. In addition, DIC scores we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injury severity. Therefore, the DIC scoring system facilitated early PHI diagnosis in TBI patients, and DIC scores might serve as a valuable predictor for TBI patients with PH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GULOPATHY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scoring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progressive hemorrhagic injury traumatic brain injury
下载PDF
颅脑损伤后发生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康新 伏光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9期45-47,共3页
目的 通过对比颅脑损伤患者的相关数据,为临床上针对颅内进展性出血性损伤寻找有效的影响因素,以便临床上及时干预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分析9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伤后10 h内是否出现颅内进展性出血性损伤分为进展组(n=38)与... 目的 通过对比颅脑损伤患者的相关数据,为临床上针对颅内进展性出血性损伤寻找有效的影响因素,以便临床上及时干预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分析9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伤后10 h内是否出现颅内进展性出血性损伤分为进展组(n=38)与稳定组(n=52)。比较两组入院时CT征象异常率、发病到入院后首次CT时间、性别、年龄、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凝血功能异常率,分析颅脑损伤后发生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 进展组入院时CT征象异常率76.3%、年龄(48.71±13.61)岁、凝血功能异常率73.7%大于稳定组的5.8%、(41.97±13.37)岁、21.2%,发病到入院后首次CT时间(1.05±0.36)h短于稳定组的(1.58±0.54)h,入院GCS评分(9.92±2.48)分低于稳定组的(11.35±2.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女性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是否发生进展性出血性损伤为因变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为自变量,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CT征象异常、年龄、入院GCS评分、凝血功能异常是颅脑损伤后发生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病到入院后首次CT时间是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 颅脑损伤后颅内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出现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临床应重点关注其发生的各种影响因素,有利于预判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进展性出血性损伤 CT征象异常 预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颅脑损伤病儿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文召 李娜 刘一鸣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66-270,共5页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病儿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AR)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PH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颅脑创伤病儿130例,根据第二次CT检查结果(入院后24 h内)将病儿分为PHI组(32例)和无进...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病儿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AR)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PH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颅脑创伤病儿130例,根据第二次CT检查结果(入院后24 h内)将病儿分为PHI组(32例)和无进展组(98例),收集病儿一般资料;采用凝固法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白蛋白(Alb)水平,并计算FAR;采用ROC曲线分析FAR对颅脑损伤病儿发生PHI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颅脑损伤病儿发生PHI的危险因素。结果PHI组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颅脑创伤类型、赫尔辛基CT评分[(4.70±1.38)分比(2.55±0.72)分]、受伤时间[(1.39±0.42)h比(2.01±0.63)h]、受伤到首次复查CT时间[(3.75±1.04)h比(8.12±2.59)h]、入院时血小板计数[(175.33±56.29)×10^(9)/L比(201.45±62.07)×10^(9)/L]、入院时D-二聚体[(7.28±2.32)mg/L比(3.09±1.01)mg/L]及癫痫、头痛和呕吐、瞳孔散大比例与无进展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I组病儿血浆Fib水平[(3.41±0.52)g/L比(3.74±0.63)g/L]及Alb水平[(33.25±5.27)g/L比(41.97±6.58)g/L]均低于无进展组(均P<0.05),FAR高于无进展组(0.103±0.012比0.089±0.009,P<0.05)。FAR预测PHI的曲线下面积为0.89,明显高于血浆Fib水平(Z=3.96,P<0.001)、血浆Alb水平(Z=1.66,P=0.048)。受伤到首次复查CT时间、入院时D-二聚体、血浆Fib、Alb水平及FAR均是影响颅脑损伤病儿发生PHI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FAR升高与颅脑损伤病儿发生PHI有关,可作为预测颅脑损伤病儿发生PHI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进展性出血性损伤 纤维蛋白原 白蛋白
下载PDF
CT影像学特征及FM、FAR水平与颅脑外伤患者并发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关系研究
4
作者 袁少勇 王媛 +1 位作者 闫均 相波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9期2045-2049,共5页
目的探究CT影像学特征及纤维蛋白单体(FM)、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率(FAR)水平与颅脑外伤患者并发进展性出血性损伤(PHI)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青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6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 目的探究CT影像学特征及纤维蛋白单体(FM)、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率(FAR)水平与颅脑外伤患者并发进展性出血性损伤(PHI)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青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6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24 h内均行头颅CT复查,根据复查结果将35例并发PHI的颅脑外伤患者纳入进展组,71例未并发PHI患者纳入非进展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CT影像学特征、FM和FAR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颅脑外伤患者发生PH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受伤至入院时间、饮酒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和致伤原因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组患者发生混杂征、岛征、颅骨骨折、硬膜外出血、硬膜内出血、脑实质内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比例分别为25.71%、11.43%、34.29%、42.86%、51.43%、62.86%、71.43%,均高于非进展组(4.23%、1.41%、14.08%、22.54%、28.17%、36.62%、43.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组患者FM和FAR水平分别为(182.72±45.27)mg/L、0.114±0.013,均高于非进展组[(113.77±46.73)mg/L、0.090±0.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FM、FAR、混杂征、岛征、颅骨骨折、硬膜外出血、硬膜内出血、脑实质内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均为影响颅脑外伤患者发生PH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颅脑外伤后PHI患者CT特征明显,且FM和FAR表达水平越高,提示患者发生进展性出血风险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进展性出血性损伤 CT 纤维蛋白单体 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率
下载PDF
脑外伤后颅内进展性出血的早期预测 被引量:14
5
作者 袁方 丁军 +5 位作者 郭衍 高文伟 王敢 陈世文 陈浩 田恒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8-484,共7页
目的建立早期预测脑外伤后颅内进展性出血的预测模型。方法收集396例脑外伤患者资料用作预测模型建立数据。系统分析入院相关危险因素与进展性出血的关系,Logistic回归建立预测模型,通过拟合优度检验和计算C统计值观察模型性能。根据Log... 目的建立早期预测脑外伤后颅内进展性出血的预测模型。方法收集396例脑外伤患者资料用作预测模型建立数据。系统分析入院相关危险因素与进展性出血的关系,Logistic回归建立预测模型,通过拟合优度检验和计算C统计值观察模型性能。根据Logisticβ回归系数分别对危险因素赋分,通过线性函数转换建立危险评分系统。外部验证模型并最终确定预测模型。开发方便临床应用的脑外伤后颅内进展性出血预测工具。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7岁、血小板计数降低、凝血酶原时间>14 s、D-二聚体≥5 mg/L、血糖≥10 mmol/L、脑实质内出血/脑挫伤、中线移位≥5 mm是脑外伤后颅内进展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入院危险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性能良好(拟合优度检验P>0.05,C统计值0.864)。外部验证证实预测模型外部适用性强(拟合优度检验P>0.05,C统计值0.862)。利用危险评分系统成功地将脑外伤患者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进展组。模型建立数据中,患者进展性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10.3%、47.3%和85.2%。模型验证数据中,患者进展性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10.9%、47.3%和86.9%。结论建立的预测模型可以早期、方便、准确地预测脑外伤后颅内进展性出血的发生,开发的预测工具可辅助临床决策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模型 预测 脑外伤 验证 进展性出血
下载PDF
创伤性脑损伤后颅内进展性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丁军 陈世文 +9 位作者 郭衍 王敢 高文伟 曹合利 居世明 陈浩 林在楷 袁方 徐涛 田恒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29-831,共3页
目的分析创伤性脑损伤患者颅内进展性出血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非手术创伤性脑损伤患者103例,根据颅内出血进展情况分为进展组(n=46)和非进展组(n=57)。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受伤至首次CT检查时间(HCT1)... 目的分析创伤性脑损伤患者颅内进展性出血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非手术创伤性脑损伤患者103例,根据颅内出血进展情况分为进展组(n=46)和非进展组(n=57)。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受伤至首次CT检查时间(HCT1)、受伤至第二次CT检查时间(HCT2)、入院时凝血功能指标、首次及复查CT血肿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颅内进展性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GCS、HCT1、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血小板(PLT)计数及复查CT血肿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FDP、INR和D-D为颅内进展性出血的危险因素(OR>1,P<0.05);GCS、HCT1和PLT计数值较低的患者发生颅内进展性出血的可能性较大(OR<1,P<0.05)。结论对于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年龄、FDP、INR和D-D为颅内进展性出血的危险因素;对GCS、HCT1和PLT计数值较低的患者应加强监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进展性出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D-二聚体在创伤后颅内进展性出血性损伤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8
7
作者 吴炳山 田恒力 +5 位作者 林在楷 王韧 曹合利 胡锦 徐涛 陈浩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554-1556,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创伤后血浆D-二聚体变化及其与颅内进展性出血性损伤(PHI)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颅脑创伤患者(PHI组48例,非PHI组60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受伤至首次CT检查时间、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凝血酶原...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创伤后血浆D-二聚体变化及其与颅内进展性出血性损伤(PHI)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颅脑创伤患者(PHI组48例,非PHI组60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受伤至首次CT检查时间、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D-二聚体浓度对PHI发生的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PHI发生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血浆D-二聚体浓度与PHI发生的关系。结果PHI组的D-二聚体浓度为(7.08±3.87)mg/L,非PHI组为(4.34±3.21)mg/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受伤至首次CT检查时间和D-二聚体浓度与PHI的发生有关(分别为OR=0.407,95%CI:0.132—0.825,P=0.018和OR=1.254.95%CI:0.980~1.374,P=0.021)。ROC曲线推算D-二聚体浓度的最佳临界值为4.05mg/L,此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和70%,大于此值PHI的发生率达74,1%。结论颅脑外伤后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可作为PHI发生的一个预判指标,结合影像学检查及其他相关临床因素分析可以更好地预判和及时诊断颅脑创伤后PHI的发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创伤 D-二聚体 进展性出血性损伤
下载PDF
创伤性脑损伤后常规CT复查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丁军 郭衍 +5 位作者 陈世文 王敢 高文伟 陈浩 袁方 田恒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93-796,共4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损伤后常规复查CT的必要性。方法选择入院时未行急诊手术治疗的创伤性脑损伤患者103例,随机分为常规复查组(n=53)和非常规复查组(n=50)。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受伤机制、受伤至首次C...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损伤后常规复查CT的必要性。方法选择入院时未行急诊手术治疗的创伤性脑损伤患者103例,随机分为常规复查组(n=53)和非常规复查组(n=50)。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受伤机制、受伤至首次CT检查的时间(HCT1)、损伤类型和部位、血肿量、入院时凝血功能指标、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出院GCS和治疗总费用。对进展性出血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将常规复查组患者根据入院GCS分为3组(3~8分组、9~12分组、13~15分组),评价各组有无必要进行常规CT复查。结果两组患者间出院GCS、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FDP、INR和DD为进展性出血的危险因素(OR>1,P<0.05);入院GCS、HCT1、PLT越小越容易发生进展性出血(OR<1,P<0.05)。在常规复查组中,53例患者复查了161次CT;其中25例轻度创伤性脑损伤(GCS 13~15分组)患者中,仅1例(4%)发生进展性损伤且改变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CT 进展性出血
下载PDF
创伤性颅内进行性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田恒力 徐涛 +5 位作者 顾斌贤 戎伯英 胡锦 比诺德 顾奕 陈炯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5期371-372,共2页
目的 研究创伤性颅内进行性出血(PIH)的发生率和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脑创伤后头颅CT比较,颅内血肿量判断,分析性别、年龄、血压、体温、受伤特点及头颅行CT检查时间等因素对PIH发生的影响。结果 183例颅内血肿患者中,79例(43.17%... 目的 研究创伤性颅内进行性出血(PIH)的发生率和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脑创伤后头颅CT比较,颅内血肿量判断,分析性别、年龄、血压、体温、受伤特点及头颅行CT检查时间等因素对PIH发生的影响。结果 183例颅内血肿患者中,79例(43.17%)出现PIH,其中46例(23.5%)因进行性脑出血量大需急诊开颅行血肿清除术。结论 急性颅脑损伤后PIH发生率近50%,对男性、年龄较大、伤后血压高、有对冲伤史及受伤后第一次头颅CT检查时间短者更应密切注意意识等变化,并早期复查头颅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颅内进行性出血 CT检查 危险因素 男性 血压 年龄 对冲伤
下载PDF
颅脑外伤患者使用氨甲环酸时间窗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熊海兵 徐睿 +1 位作者 程强 朱继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9期2821-2823,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早期和晚期使用氨甲环酸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提出氨甲环酸的最佳治疗时间窗。方法选取2015-2016年经CT证实有颅脑外伤的患者112例,以时间窗为标准,分为早期治疗组53例及晚期治疗组59例,3h之内使用氨甲环酸的患者列入早期治疗... 目的比较分析早期和晚期使用氨甲环酸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提出氨甲环酸的最佳治疗时间窗。方法选取2015-2016年经CT证实有颅脑外伤的患者112例,以时间窗为标准,分为早期治疗组53例及晚期治疗组59例,3h之内使用氨甲环酸的患者列入早期治疗组,3h之后使用的患者列入晚期治疗组。治疗后24h后复查凝血象及血小板,比较两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评分。入院后24~48h至少复查1次头颅CT,追踪患者3个月后的预后,比较两组患者进展性颅内出血的发病率及预后。结果早期治疗组患者DIC评分有明显改善,早期治疗组进展性颅内出血的发病率更低,早期治疗组的预后更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使用氨甲环酸能更有效地治疗外伤性凝血功能障碍,减少进展性颅内出血,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颅脑外伤 凝血功能 进展性颅内出血 预后
下载PDF
D-二聚体与进展性颅内出血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建 陈海涛 +2 位作者 顾涤恒 陆惠新 高甜甜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284-286,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颅脑损伤病人早期D-二聚体(D-D)的变化,分析D-D与进展性颅内出血(PIH)的相关性,评估D-D对急性颅脑损伤的病情及预后的价值。方法检查292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浆D-D于颅脑损伤后24 h、3 d、7 d、14 d的变化。对其进行前瞻性... 目的研究急性颅脑损伤病人早期D-二聚体(D-D)的变化,分析D-D与进展性颅内出血(PIH)的相关性,评估D-D对急性颅脑损伤的病情及预后的价值。方法检查292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浆D-D于颅脑损伤后24 h、3 d、7 d、14 d的变化。对其进行前瞻性研究,分析D-D与PIH、颅脑损伤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292例患者中伤后24 h D-D异常发生率64.73%,明显高于伤后7 d、14 d(P<0.01),且易发生PIH。病情重者及死亡组D-D异常更显著(P<0.01)。结论急性颅脑损伤中D-D异常发生率高,血液高凝状态与纤溶亢进并存,纤溶指标升高显著时,伤情严重,PIH发生率高,死亡率高。提示D-D可作为PIH发生的预测因素,对急性颅脑损伤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颅脑损伤 进展性颅内出血
下载PDF
颅脑损伤后早期凝血-纤溶功能异常与进展性颅内出血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童武松 徐俊法 +7 位作者 李高义 郭义君 杨文进 曾劲松 郑平 何斌 唐馨芬 林同顺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9年第10期589-591,594,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颅脑损伤后早期凝血-纤溶功能的变化与进展性颅内出血(PIH)的关系。方法对498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检测伤后早期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 目的研究急性颅脑损伤后早期凝血-纤溶功能的变化与进展性颅内出血(PIH)的关系。方法对498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检测伤后早期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及血小板(PLT)的含量改变。同时,通过比较颅脑损伤患者连续头颅CT的表现,确定是否发生PIH。分析凝血-纤溶指标异常者PIH的发生率及PIH与非PIH患者凝血-纤溶指标含量的差异。结果在纳入研究的498例患者中,139人(27.91%)发生PIH。PT、Fg、TT、PLT、D-D异常者PIH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其正常者PIH的发生率(P<0.05)。其中PIH患者在伤后早期血浆PT、D-D含量比非PIH患者明显升高,而血浆Fg含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早期血浆PT、D-D、Fg含量的变化,可作为PIH发生的预测因素,对凝血-纤溶功能异常者,应早期连续复查头颅CT,以使PIH患者能及时得到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凝血功能 纤溶功能 进展性颅内出血
下载PDF
颅脑外伤术后进展性颅内血肿早期诊断和防治 被引量:4
13
作者 彭俊 张明伟 +2 位作者 陈忠勇 曹相军 袁德良 《西部医学》 2009年第3期418-419,共2页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术后进展性颅内血肿(PHI)的临床特征、早期诊断及防治措施。方法对32例颅脑外伤术后PHI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特征、CT扫描、治疗结果进行总结。结果本组32例术后PHI中硬膜外血肿(EDH)8例,脑内血肿(ICH)15...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术后进展性颅内血肿(PHI)的临床特征、早期诊断及防治措施。方法对32例颅脑外伤术后PHI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特征、CT扫描、治疗结果进行总结。结果本组32例术后PHI中硬膜外血肿(EDH)8例,脑内血肿(ICH)15例,硬膜下血肿(SDH)5例,多发性出血4例;主要表现为术中或术后脑膨出,术后意识障碍无明显好转或一度好转后又加重或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再手术24例,死亡8例。结论颅脑外伤术后PHI可发生于不同部位和时间以及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和诱因,早期诊断和合理的处理有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进展性出血 诊断 防治
下载PDF
外伤后颅内进展性出血性损伤106例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马辉 钱志远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9年第2期75-77,80,共4页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PHI)的发生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7年颅脑损伤后出现PHI的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无PHI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颅脑损伤后是否出现PHI与患者的年龄是否超过50岁(P<...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PHI)的发生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7年颅脑损伤后出现PHI的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无PHI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颅脑损伤后是否出现PHI与患者的年龄是否超过50岁(P<0.05)、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是否低于2g/L(P<0.01)及有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P<0.05)密切相关。PHI患者的预后与年龄是否超过50岁(P<0.01)、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是否低于2g/L(P<0.01)、有无SAH(P<0.01)及入院时的GCS评分(P<0.01)密切相关。结论PHI最常出现于颅脑伤后12h内,好发于着力点的对冲部位,以额颞部为主,与患者的年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是否伴有SAH等因素密切相关;其预后与患者的年龄是否超过50岁、入院时GCS评分、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是否低于正常及是否伴有SAH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进展性出血性损伤 蛛网膜下腔出血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沈良军 章国海 +1 位作者 黄杭斌 吕庆伟 《浙江创伤外科》 2012年第3期289-291,共3页
目的调查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发生率,分析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本院收治的168例脑外伤患者。收集年龄、性别、入院时间、入院时GCS评分、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线移位、环池形态、瞳孔散大、急诊... 目的调查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发生率,分析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本院收治的168例脑外伤患者。收集年龄、性别、入院时间、入院时GCS评分、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线移位、环池形态、瞳孔散大、急诊手术、首次CT时间、创伤严重程度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等资料。计算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发生率,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63例(37.5%)脑外伤患者发生进展性出血性损伤。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OR=12.421,95%CI=1.263~42.715,P=0.001)和首次CT时间(OR=0.421,95%CI=0.263~0.715,P=0.002)是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发生率较高,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短时间内完成首次CT检查是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进展性出血性损伤 发生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进行性出血性脑损伤病灶体积变化对手术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鑫 刘运生 +4 位作者 刘志雄 刘劲芳 杨魁 李春涛 刘忠富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1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后进行性出血性脑损伤(Progressive Hemorrhagic Injury,PHI)患者病灶体积变化对于手术治疗的影响。方法 PHI患者共4 8例,分为手术组(n=3 2)与非手术组(n=1 6)例,比较两组入院时格拉斯哥评分(GCS),年龄,六个月GOS,首次C...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后进行性出血性脑损伤(Progressive Hemorrhagic Injury,PHI)患者病灶体积变化对于手术治疗的影响。方法 PHI患者共4 8例,分为手术组(n=3 2)与非手术组(n=1 6)例,比较两组入院时格拉斯哥评分(GCS),年龄,六个月GOS,首次CT损伤灶体积以及伤后2 4小时内损伤灶体积变化。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数据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手术治疗的影响因素。结果首次CT损伤灶体积与伤后2 4小时内损伤灶体积变化,六个月GOS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入院时格拉斯哥评分(GCS),年龄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 5),伤后2 4小时内损伤灶体积变化(增大)是手术治疗的高危因素(OR 5.9 6 0,P<0.0 5)。结论对于颅脑外伤后进行性出血性脑损伤(PHI)患者,伤后2 4小时内损伤灶体积增长速度越快,需要手术治疗的风险就越大,手术治疗患者六个月GOS较非手术患者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进行性出血性脑损伤 手术治疗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颅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损伤46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潜 李光远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2期1255-1256,1259,共3页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损伤(PHI)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根据46例PHI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伤后距首次CT检查时间、血肿类型与PHI发生的关系,PHI部位分布情况及治疗、预后等因素分析PHI的临床特点。结果:颅脑原发...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损伤(PHI)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根据46例PHI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伤后距首次CT检查时间、血肿类型与PHI发生的关系,PHI部位分布情况及治疗、预后等因素分析PHI的临床特点。结果:颅脑原发损伤越重,伤后首次CT抢救时间越早,PHI的发生率越高;PHI类型中,颅内血肿25例,硬膜外血肿11例,硬膜下血肿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痊愈和恢复良好20例,轻残12例,重残8例,病死6例。结论:对于中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尤其伤后2 h以内首次CT检查者,要在之后的6 h内行CT复查,以便及时发现PHI,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治愈率和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进展性出血性损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创伤性进展性后颅窝双侧硬脑膜外血肿一例报道 被引量:1
18
作者 梁玉敏 吴海波 +2 位作者 包映晖 高国一 江基尧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81-1182,F0003,共3页
文章报道1例创伤性进展性后颅窝双侧硬脑膜外血肿病例。伤后1h首次CT扫描示枕骨线形骨折伴薄层硬脑膜外血肿;于伤后14h经再次CT检查确诊为后颅窝双侧跨幕上下进展性硬脑膜外血肿并引起梗阻性脑积水。病程中患者仅表现出头痛而无明显异... 文章报道1例创伤性进展性后颅窝双侧硬脑膜外血肿病例。伤后1h首次CT扫描示枕骨线形骨折伴薄层硬脑膜外血肿;于伤后14h经再次CT检查确诊为后颅窝双侧跨幕上下进展性硬脑膜外血肿并引起梗阻性脑积水。病程中患者仅表现出头痛而无明显异常体征。急诊枕部旁正中切口入路手术清除血肿后,脑积水消失,患者恢复良好。文章结合文献,对该病例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创伤 双侧硬脑膜外血肿 后颅窝 进展性出血
下载PDF
创伤性进展性颅内血肿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施远 龙勇 +2 位作者 曾春 石海平 蒋永明 《西部医学》 2014年第12期1617-1619,1622,共4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进展性颅内血肿(PHI)的发病机制、相关危险因素以及早期诊治措施。方法对476例颅脑外伤患者发生PHI的危险因素(性别、年龄、入院时GCS评分、血糖、凝血功能、血压、血肿部位、血肿类型、血肿体积、是否合并SAH)进行回顾... 目的探讨创伤性进展性颅内血肿(PHI)的发病机制、相关危险因素以及早期诊治措施。方法对476例颅脑外伤患者发生PHI的危险因素(性别、年龄、入院时GCS评分、血糖、凝血功能、血压、血肿部位、血肿类型、血肿体积、是否合并SAH)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资料中发生PHI 68例,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患者年龄(P=0.019)以及是否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P=0.008)为影响创伤后颅内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PHI的发生率呈显著正相关(P<0.01)。预后按照GOS评分,恢复良好47例,轻残7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5例。结论进展性颅内血肿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是否合并SAH密切相关;伤后严密观察意识状态、动态复查CT、使用无创颅内压监护有助于早期发现PHI,首次CT扫描后4小时内复查CT是早期发现PHI的关键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进展性出血性损伤 手术治疗
下载PDF
颅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损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文飞 黄启锐 +3 位作者 郭祚国 黎岳强 程巍 黎源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断。方法:按血肿发生的部位、发生的时间、与GCS及原发颅脑损伤的关系、对收集本院脑外科63例颅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进行回顾分析..结果:63例颅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其...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断。方法:按血肿发生的部位、发生的时间、与GCS及原发颅脑损伤的关系、对收集本院脑外科63例颅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进行回顾分析..结果:63例颅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其中硬膜外血肿12例,硬膜下血肿15例,脑内血肿29例,多发性血肿7例。发生时间多在伤后24 h内76%(48/63)。按入院时格拉斯哥昏分级(GCS)评分以9~12分为多57%(36/63);伤后低血压,缺氧,凝血障碍,术后颅压下降失去填塞效应、是进展性出血损伤发生的重要因素。结论:颅脑外伤首次CT有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颅骨骨折均有进展性出血性损伤发生的可能,GCS评分9~12分为多(57%)。大多发生在伤后24 h内,细致观察及颅内压监测,每4~6 h复查CT多能早期发现,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 脑挫裂伤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