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Anaphoric Pronoun in Chinese and English
1
作者 赵丹丹 袁福 张涵 《海外英语》 2014年第7X期255-256,共2页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pronouns are used with great frequency. And there are numerous usages of pronoun anaphor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re summarized with the comparison of pronoun anaphors in Englis...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pronouns are used with great frequency. And there are numerous usages of pronoun anaphor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re summarized with the comparison of pronoun anaphor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noun anaphora pronoun anaphors sIMILARITY DIFFERENCE
下载PDF
Early Practice of Chinese Europeanized Grammar-Take the Plural of the First-Person Pronoun in The Pilgrim’s Progress in Mandarin as an Example 被引量:2
2
作者 MA Yong-cao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9年第10期1049-1055,共7页
The Pilgrim’s Progress in Mandarin translated by the British missionary William Chalmers Burns in the 1860s is regarded as one of the typical representatives of the early Europeanized vernacular texts.Compared with t... The Pilgrim’s Progress in Mandarin translated by the British missionary William Chalmers Burns in the 1860s is regarded as one of the typical representatives of the early Europeanized vernacular texts.Compared with the ancient vernacular,the frequency of the inclusive usage of“wǒmen”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which is directly influenced by the plural usage of first-person pronoun in English.Tracking back the origin of Chinese Europeanized gramma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tudy of modern Chinese grammar,which not only is helpful to 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racteristic of Europeanized grammar in the pre-development stage of modern Chinese,but also can lay a certain foundation for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Europeanized grammar in different periods.In addition,this study can also provide linguistic basis for investigating the influence of western missionaries’Chinese translation on the formation of new lit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Pilgrim’s PROGREss in MANDARIN the PLURAL of the first-person pronoun Europeanized grammar
下载PDF
注意力机制的LSTM-DBN维语人称代词指代消解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东欣 禹龙 +2 位作者 田生伟 李圃 赵建国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9年第7期33-38,共6页
针对维吾尔语中人称代词指代歧义问题,结合维吾尔语言的词法、语法、词间位置等关系,以及注意力机制、长短时记忆网络和深度置信网络,提出了一种维语人称代词指代消解模型。首先,分析维语中人称代词指代的特点和表达规律,提取出相应词... 针对维吾尔语中人称代词指代歧义问题,结合维吾尔语言的词法、语法、词间位置等关系,以及注意力机制、长短时记忆网络和深度置信网络,提出了一种维语人称代词指代消解模型。首先,分析维语中人称代词指代的特点和表达规律,提取出相应词向量特征;其次,借助长短时记忆网络挖掘维吾尔语人称代词的语义特征,并利用注意力机制的相似性度量、权重调节能力,避免信息在层间传递的丢失,实现特征编码向量的信息整合;最后利用深度置信网络(DBN)进一步挖掘出隐藏在维语上下文中的深层语义特征,完成维语人称代词指代消解。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挖掘深层语义信息和识别效果上优于传统的深度学习模型,准确率达到了81.14%,F1达到了78.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称代词 指代消解 词向量 注意力机制 深度信念网络 长短时记忆网络
下载PDF
The Case for Presupposition: On Kripke's Anaphoric Account 被引量:1
4
作者 Juan J. Colomina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1年第4期258-264,共7页
According to Kripke, traditional approaches to presupposition and anaphora do not work in some compound sentences because traditionally, they have been thought to assign presuppositions to each clause in isolation. I ... According to Kripke, traditional approaches to presupposition and anaphora do not work in some compound sentences because traditionally, they have been thought to assign presuppositions to each clause in isolation. I agree with this criticism, but also think that context is required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presupposition included in a complex sentence. To show the context role in fixing the utterance truth-conditions in those cas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Kripkean anaphoric account on presuppositions (section 2), and then criticizes this approach because it is very restrictive (section 3).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to solve those difficulties, one should appeal to a two-dimensional framework, including a new parameter that focuses on the sentence according to the concrete features of the context: the speaker's point of view (section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sUPPOsITION anaphora speaker's point of view MEANING semantics-pragmatics boundary Kripke
下载PDF
上古—中古汉语“其S”结构的演变——兼论第三身代词“其”的产生过程
5
作者 龚波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4-141,共18页
文章考察与“主之谓”结构(简称“之S”)相当的“其+VP”结构(简称“其S”)在上古—中古汉语中的演变。“其S”与“之S”在语用功能上并不完全一致,“其S”的可及性程度高于“之S”。“其”是“之”位于空代词Pro之后的屈折形式。“其S... 文章考察与“主之谓”结构(简称“之S”)相当的“其+VP”结构(简称“其S”)在上古—中古汉语中的演变。“其S”与“之S”在语用功能上并不完全一致,“其S”的可及性程度高于“之S”。“其”是“之”位于空代词Pro之后的屈折形式。“其S”的演变与“之S”不同步,当“之S”从口语中消失以后,“其S”仍然存在,甚至在部分文献中的使用频率还有所上升。从战国后期开始,“其S”发展出了一些新的用法。“之S”的消失促使“其S”和“其”都发生了重新分析:“其S”由“主之谓”结构重新分析为主谓结构;“其”也重新分析为第三身代词。“其S”功能的扩展是其重新分析的产物。“其”发展成为功能完备的第三身代词是在近代汉语时期,在“其”的白读形式“渠(佢)”取代“其”以后在南方方言中最终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之谓结构 其VP Pro 功能扩展 第三身代词
下载PDF
A Comparative Study on Obama's Speech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personal Function
6
作者 吴媛 《海外英语》 2016年第8期200-201,共2页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onduct a comparative study on Obama’s two speeches—his second inaugural address and his commencement speech i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in 2013 based on Halliday’s theory of Interpersonal F...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onduct a comparative study on Obama’s two speeches—his second inaugural address and his commencement speech i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in 2013 based on Halliday’s theory of Interpersonal Function.The author finds that mood,modality and personal pronouns are the major language means used to realize the interpersonal function;in his two speeches,Obama makes different choices of those resources,and different choices indicate different attitudes and inten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ama’s speech INTERPERsONAL function MOOD MODALITY PERsONAL pronouns
下载PDF
采用优先选择策略的中文人称代词的指代消解 被引量:33
7
作者 李国臣 罗云飞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30,共7页
指代是自然语言中常见的语言现象,指代消解是文本信息处理中的一个重要任务。随着篇章处理相关应用日益广泛,指代消解也显示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性。本文针对中文人称代词的指代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语料库的,运用决策树机器学习算法并结合... 指代是自然语言中常见的语言现象,指代消解是文本信息处理中的一个重要任务。随着篇章处理相关应用日益广泛,指代消解也显示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性。本文针对中文人称代词的指代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语料库的,运用决策树机器学习算法并结合优先选择策略,进行指代消解的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了与指代相关的若干属性,及相互之间的影响。实验表明,对中文人称代词的消解特别是第三人称的消解获得了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中文信息处理 语料库 人称代词 指代消解 最优选择
下载PDF
带有受限缩并规则的兰贝克演算中的照应算子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晓君 满海霞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1年第4期6-11,共6页
主要以贾戈尔(Jager)在类型逻辑框架下对照应现象的处理方法为依托展开研究。试图厘清几种从范畴角度出发处理照应现象的方法,从中筛选出简明高效的方法,即贾戈尔通过在带有受限缩并规则的兰贝克演算中引入照应算子"|"(anapho... 主要以贾戈尔(Jager)在类型逻辑框架下对照应现象的处理方法为依托展开研究。试图厘清几种从范畴角度出发处理照应现象的方法,从中筛选出简明高效的方法,即贾戈尔通过在带有受限缩并规则的兰贝克演算中引入照应算子"|"(anaphora slash)的处理方法。目的是为读者清晰地描绘出逻辑学家与语言学家们研究问题的思路历程,以提醒读者在研究的过程中不要纠缠于他们所提供的艰深知识,而要把研究重心转向对其思想方法的追寻,以期有更多斩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照应关系 范畴 照应算子 代词
下载PDF
朝、汉指示代词回指功能对比 被引量:4
9
作者 崔健 姜美子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27-31,共5页
Demonstration and anaphora are two of the major functions of demonstrative pronouns. The contrastive studies of Korean and Chinese demonstrative pronouns have been so far restricted to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Demonstration and anaphora are two of the major functions of demonstrative pronouns. The contrastive studies of Korean and Chinese demonstrative pronouns have been so far restricted to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ir demonstrative usages. The present paper concludes that Korean and Chinese demonstrative pronouns also differ from each other in the function of anaphora, which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imple and complex forms; dissymmetry of demonstrative pronouns; dissymmetry of ataphor and anapho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combination “demonstrative + personal pronoun” in anaphoric fun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语 汉语 指示代词 回指 语言类型
下载PDF
基于马尔可夫逻辑的中文零指代消解 被引量:5
10
作者 宋洋 王厚峰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114-2122,共9页
中文零指代消解问题包括零指代项的识别和零指代项的消解2个相互关联的子任务.传统的方法在解决该问题时,往往不考虑2个子任务间的关联关系,比如识别出的零指代项必须被消解以及发生消解的必须是零指代项等约束.基于马尔可夫逻辑网络模... 中文零指代消解问题包括零指代项的识别和零指代项的消解2个相互关联的子任务.传统的方法在解决该问题时,往往不考虑2个子任务间的关联关系,比如识别出的零指代项必须被消解以及发生消解的必须是零指代项等约束.基于马尔可夫逻辑网络模型可以将零指代项的识别和零指代项的消解2个子任务融合在统一的机器学习框架下进行联合推断与联合学习,采用局部规则分别针对零指代项的识别和消解进行预测,采用全局规则描述这2个子任务间的关联关系.基于OntoNotes3.0的中文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显示,基于马尔可夫逻辑网络的联合学习模型相比于独立学习模型以及多个baseline方法能够获得更好的实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可夫逻辑网络 中文零指代消解 零指代项识别 联合学习 全局规则 局部规则
下载PDF
汉语篇章层级对第三人称回指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榕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1-77,共7页
本文通过分析真实语料总结出汉语篇章层级和第三人称回指形式之间的对应规律:零形回指一般出现在小句层,而代词或NP出现在篇章句层。本文还提出了第三人称回指形式使用的篇章层级序列,并且讨论了叙述文中常见的回指形式出现顺序。
关键词 第三人称代词回指 零形回指 篇章层级 话题链
下载PDF
汉语格律诗与其英语译文中的人称照应对比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宏宇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10,共4页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汉语格律诗及其英译文中人称照应表现的形式和特点,发现人称照应作为一种衔接手段在汉英诗歌语篇中表现出极大差异。汉语格律诗人称照应一般采用零形式,但在其英译文中人称代词使用频率极高。
关键词 人称照应 人称代词 零形回指 衔接
下载PDF
人称名词短语单复数信息和最大熵模型的指代消解 被引量:1
13
作者 钟丹 朱倩 +1 位作者 李梅 程显毅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6期666-669,共4页
针对中文人称名词短语单复数属性信息不明确,对消解贡献低的问题,利用改进的最大熵模型提出了人称代词消解新的模型。该模型在原有特征的基础上增加了人称名词短语单复数识别的Head特征、Qun特征和Len特征。在真实文本环境下与不使用单... 针对中文人称名词短语单复数属性信息不明确,对消解贡献低的问题,利用改进的最大熵模型提出了人称代词消解新的模型。该模型在原有特征的基础上增加了人称名词短语单复数识别的Head特征、Qun特征和Len特征。在真实文本环境下与不使用单复数属性信息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F值与不使用单复数属性信息方法的F相比有一定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称代词消解 人称名词短语单复数 最大熵 指代消解
下载PDF
复句中后分句句首指示代词的回指功能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小红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47,共7页
在现代汉语某些类型的复句中,后分句句首的指示代词或指示代词短语通过回指而粘合前后分句。句首为指示代词的后分句有五种:说明句、描写句、释因句、评价句和结果句。这五种类型中指示代词或指示代词短语的回指各有特点:在前两者中只... 在现代汉语某些类型的复句中,后分句句首的指示代词或指示代词短语通过回指而粘合前后分句。句首为指示代词的后分句有五种:说明句、描写句、释因句、评价句和结果句。这五种类型中指示代词或指示代词短语的回指各有特点:在前两者中只能回指前分句的内部成分,不能回指整个前分句;在后三者中,指示代词单用通常回指整个前分句,指示代词短语则通常回指前分句的内部成分。描写句只能用指示代词短语,释因句只能指示代词单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句 指示代词 话语指示 回指 意合法
下载PDF
从消解失误看“语句”、“代词”的设定对英汉指代消解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珊珊 许余龙 段嫚娟 《山东外语教学》 2015年第5期18-25,共8页
本文在向心理论参数化研究的框架下,讨论英汉叙事语篇中,因"语句"和"规则1代词"的不同设定而导致消解失败的例子。研究发现:1)语句的切分方法对于不同类型的代词有不同意义:零形代词更适合以小句为单位消解,而代词... 本文在向心理论参数化研究的框架下,讨论英汉叙事语篇中,因"语句"和"规则1代词"的不同设定而导致消解失败的例子。研究发现:1)语句的切分方法对于不同类型的代词有不同意义:零形代词更适合以小句为单位消解,而代词更适合以自然语句为单位消解,可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2)代词的可及性不同,消解方法也应有所区别;3)标注生命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代词消解产生积极影响;4)汉语的焦点更新更符合向心理论的论断,而语句划分对英语的消解结果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句 规则1代词 消解失误 指代消解
下载PDF
认知推理与深层回指中第三人称代词指代的确定 被引量:5
16
作者 朱迎春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91-93,共3页
深层回指中第三人称代词指代的确定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认知心理过程,其指代的确认是读者运用认知结构中有关的语言知识、世界知识和语境知识进行认知推理的过程。
关键词 深层回指 第三人称代词 认知推理 英语 语法
下载PDF
试论俄语人称代词的指示功能和照应功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玲君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90-94,共5页
人称代词是代词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言中较为特殊的词类 ,其特点在于 :人称代词没有实体意义 ,在与客观物质世界的关系中没有一个统一的指称对象 ,它的具体指称总是寄寓在言语行为进行的具体语境中或连贯性话语之中。它在言语中的作... 人称代词是代词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言中较为特殊的词类 ,其特点在于 :人称代词没有实体意义 ,在与客观物质世界的关系中没有一个统一的指称对象 ,它的具体指称总是寄寓在言语行为进行的具体语境中或连贯性话语之中。它在言语中的作用是指示功能和照应功能 ,第一、第二人称代词主要行使指示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语 人称代词 指示功能 语境 照应功能
下载PDF
基于句法位置和主位推进模式的代词回指偏误考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红厂 苏洁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第5期129-131,135,共4页
本文针对中、高级留学生人称代词回指的使用情况,并将偏误类型和句法位置、主位推进模式结合起来进行考察。指出留学生人称代词回指使用比例分布与母语者一致,但存在着零形回指不足,代词和名词回指过度的现象。且主语位置的偏误尤为严重... 本文针对中、高级留学生人称代词回指的使用情况,并将偏误类型和句法位置、主位推进模式结合起来进行考察。指出留学生人称代词回指使用比例分布与母语者一致,但存在着零形回指不足,代词和名词回指过度的现象。且主语位置的偏误尤为严重,偏误主因是由主位选择和主位推进模式不当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称代词回指 偏误类型 句法位置 主位-述位理论
下载PDF
дейксис和анафора的界定与关联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东晶 吕婉芳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23,共4页
дейксис和анафора是各种语言中具有共性特征的现象。从二者的定义出发 ,可以揭示各自的内部特征 ,进一步界定“指示”、“指示语”、“照应”、“照应语”、“照应关系”等相关术语。дейксис和анафора也是... дейксис和анафора是各种语言中具有共性特征的现象。从二者的定义出发 ,可以揭示各自的内部特征 ,进一步界定“指示”、“指示语”、“照应”、“照应语”、“照应关系”等相关术语。дейксис和анафора也是语言的两种既联系密切又存在差异的符号功能 ,在行使这两种功能的主要语言手段———代词系统内部 ,дейксис是第一性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дейксис анафора 代词
下载PDF
英语人称代词第三人称单数在英语记叙文写作中作前指词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廖建平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5-18,共4页
本文从心理语言学研究方法着手,以定中论为理论框架,对30名美国人和60名中国大中学生在英语记叙文写作中如何使用代词第三人称单数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英语本族语者与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记叙文写作中使用作前指的第三人称代词... 本文从心理语言学研究方法着手,以定中论为理论框架,对30名美国人和60名中国大中学生在英语记叙文写作中如何使用代词第三人称单数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英语本族语者与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记叙文写作中使用作前指的第三人称代词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中论 第三人称单数 前指词 记叙文写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