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荧光染色剂Fluorescent Brightener 28和Propidium Iodide染色识别家蚕微孢子虫 被引量:6
1
作者 戴卫江 陈功 +5 位作者 彭祥然 李孝良 马琳 唐旭东 徐莉 沈中元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2-67,共6页
家蚕微粒子病被列为蚕种生产的唯一法定检疫对象,母蛾镜检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是主要的检疫方法,但其准确性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为探究应用荧光增白剂28(Fluorescent Brightener 28,FB28)和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 家蚕微粒子病被列为蚕种生产的唯一法定检疫对象,母蛾镜检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是主要的检疫方法,但其准确性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为探究应用荧光增白剂28(Fluorescent Brightener 28,FB28)和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染色识别Nb孢子的可行性,以感染Nb的家蚕幼虫中肠、蚕卵、母蛾、蚁蚕为材料,联合应用以上2种荧光染色剂进行Nb孢子检测效果试验。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成熟的Nb孢子被FB28染成蓝色且细胞核被PI染成红色,而未成熟的孢子只能被PI染色。采用2种荧光染色剂染色,在被感染的幼虫中肠、蚕卵、母蛾、蚁蚕中都能够检测到Nb孢子,并且带毒母蛾研磨液样品稀释1 000倍依然可以检测到Nb孢子。幼虫中肠感染后1~2 d很难观察到Nb孢子,感染后3 d可以观察到局部存在少量未成熟的Nb,感染后4 d开始局部出现成熟的Nb,至感染后5~6 d可见组织中大面积分布有成熟孢子和未成熟孢子。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染色的Nb孢子的细胞核明显小于幼虫中肠细胞核,且亮度明显较强,卵壳、母蛾、蚁蚕表面的几丁质碎片形状与Nb孢子明显不同,并且不能被PI染色。试验结果表明,该染色检测方法可以排除蚕体组织细胞、几丁质碎片的干扰,提高对Nb检测的准确度,并且在Nb浓度较低的情况下,可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微孢子虫 检疫方法 荧光增白剂28 碘化丙啶 荧光染色
下载PDF
Quantification of viable bacteria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by using propidium monoazide combined with quantitative PCR(PMA-qPCR) 被引量:4
2
作者 Dan Li Tiezheng Tong +3 位作者 Siyu Zeng Yiwen Lin Shuxu Wu Miao 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2期299-306,共8页
The detection of viable bacteria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WWTPs) is very important for public health, as WWTPs are a medium with a high potential for waterborne disease transmission.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he detection of viable bacteria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WWTPs) is very important for public health, as WWTPs are a medium with a high potential for waterborne disease transmission.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use propidium monoazide (PMA) combined with th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MA-qPCR) to selectively detect and quantify viable bacteria cells in full-scale WWTPs in China. PMA was added to the concentrated WWTP samples at a final concentration of 100 μmol/L and the samples were incubated in the dark for 5 min, and then lighted for 4 min prior to DNA extraction and qPCR with specific primers for Escherichia coli and Enterococci,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MA treatment removed more than 99% of DNA from non-viable cells in all the WWTP samples, while matrices in sludge samples markedly reduced the effectiveness of PMA treatment. Compared to qPCR, PMA-qPCR results were similar and highly linearly correlated to those obtained by culture assay, indicating that DNA from non-viable cells present in WWTP samples can be eliminated by PMA treatment, and that PMA-qPCR is a reliable method for detection of viable bacteria in environmental samples.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PMA-qPCR is a rapid and selective detection method for viable bacteria in WWTP samples, and that WWTPs have an obvious function in removing both viable and non-viable bacteria. The results proved that PMA-qPCR is a promising detection method that has a high potential for application as a complementary method to the standard culture-based method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pidium monoazide quantitative PCR WWTPs E. coli Enterococci
原文传递
Applicability of differential fluorescein diacetate and propidium iodide fluorescence staining for monitoring algal growth and viability
3
作者 Swati Yewalkar Tong Wu +6 位作者 David Kuan Heli Wang Di Li Andy Johnson Dusko Posarac Sheldon Duff Xiaotao T.Bi 《Waste Disposal and Sustainable Energy》 2019年第3期199-206,共8页
Microalgae can be cultivated for producing high-valued products through the production of enzymes to offset the cost of CO_(2) sequestration,providing financial incentives.The viability of algae in the photobioreactor... Microalgae can be cultivated for producing high-valued products through the production of enzymes to offset the cost of CO_(2) sequestration,providing financial incentives.The viability of algae in the photobioreactor needs to be monitored to ensure biologically active live cells.In this study,we explored a simple fluorometry method for differentiation of live and dead algal cells in photobioreactors by fluorescein diacetate(FDA)and propidium iodide(PI)fluorescence staining.FDA stains fluorescent green to the living cells while PI stains the dead cells,allowing the discrimination of live and dead cells.The method was evaluated using two green algae and two strains of cyanobacteria grown in shake flasks and a continuously stirred photobioreactor.The method was found applicable for Chlorella pyrenoidosa and Synechococcus 7002 but was not applicable for the cultures of Scenedesmus dimorphus and Synechococcus elongatus 7942.We conclude that FDA is a good stain for monitoring live algal cells in photobioreactors but its applicability to individual species of algae must be evalu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orescein diacetate(FDA) propidium iodide(PI) Live and dead algae Differential staining Continuous photobioreactor
原文传递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影响因素及不同免疫细胞亚群周期分析
4
作者 刘丹 张洁 +2 位作者 郭正阳 薛丽香 王羽晴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08-1316,共9页
细胞周期检测对于了解细胞增殖状态、细胞功能研究、药物筛选与评估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是目前较为经典且广泛应用的检测手段之一。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单染是最常用的基于流式的检测细胞周期方法,然... 细胞周期检测对于了解细胞增殖状态、细胞功能研究、药物筛选与评估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是目前较为经典且广泛应用的检测手段之一。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单染是最常用的基于流式的检测细胞周期方法,然而,该方法在使用过程有诸多处理因素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此外,不同免疫细胞亚群在不同细胞周期阶段的分布差异也有助于研究免疫反应,了解疾病状态。本文以B16-F10细胞系为例,采用PI单染法,从固定条件、上机条件和软件分析3个角度,评价多种处理因素对细胞周期检测结果的影响。根据结果分析,在进行细胞周期检测时,建议取3×10^(6)个细胞,用300μL预冷PBS重悬细胞后逐滴滴入700μL预冷的无水乙醇,放置于4℃或-20℃过夜固定,低速收样,收样速率为每秒400~600颗粒数,去黏连后需收集至少3000个细胞。另外,通过EdU、PI双指标染色可以精确划分细胞周期,而细胞表面标志物染色联合Ki-67和PI染色法,可在不进行细胞分选的情况下进行不同免疫细胞亚群周期分析。本文较为系统的探讨了PI单染法检测细胞周期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标准的实验操作流程。建立了EdU联合PI检测细胞周期和针对不同免疫细胞亚群周期分析方案,拓宽了细胞周期检测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细胞周期 碘化丙啶 免疫细胞亚群
下载PDF
PMA⁃SRCA可视化检测海产品中的活副溶血性弧菌
5
作者 王宇航 张蕴哲 +4 位作者 杨倩 徐慧 马晓燕 苑宁 张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8期197-203,共7页
为可视化检测海产品中的活副溶血性弧菌,该研究将叠氮溴化丙锭(propidium monoazide,PMA)染料与跨越式滚环等温扩增(saltatory rolling circle amplification,SRCA)技术相结合,以toxR为靶基因,设计并筛选引物,成功建立可视化PMA⁃SRCA检... 为可视化检测海产品中的活副溶血性弧菌,该研究将叠氮溴化丙锭(propidium monoazide,PMA)染料与跨越式滚环等温扩增(saltatory rolling circle amplification,SRCA)技术相结合,以toxR为靶基因,设计并筛选引物,成功建立可视化PMA⁃SRCA检测方法,并评估所建立的方法。研究表明,12株副溶血性弧菌样品呈现阳性,29株非副溶血性弧菌样品呈现阴性,表明该方法特异性良好。该方法灵敏度为3.2×100 CFU/mL,高于可视化PMA⁃环介导等温扩增(3.2×101 CFU/mL)和可视化PMA⁃聚合酶链式反应(3.2×102 CFU/mL)的灵敏度。对76份市售海鲜样品进行检测,该方法的敏感性为100.00%,特异性为92.00%,符合率为97.37%。综上所述,可视化PMA⁃SRCA检测方法可检测活的副溶血性弧菌,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较优异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越式滚环等温扩增 副溶血性弧菌 叠氮溴化丙锭 可视化 检测
下载PDF
台湾泥鳅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研究
6
作者 汪吟杰 汪品 采克俊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5-924,共10页
为建立台湾泥鳅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方法,采用显微镜观察精子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质膜完整性,研究4种稀释液[Hank′s平衡盐溶液(HBSS)、D-15、D-17、鱼用任氏液],5种抗冻剂(甲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在4个体... 为建立台湾泥鳅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方法,采用显微镜观察精子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质膜完整性,研究4种稀释液[Hank′s平衡盐溶液(HBSS)、D-15、D-17、鱼用任氏液],5种抗冻剂(甲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在4个体积分数(2.5%、5.0%、7.5%、10.0%),不同平衡时间、熏蒸高度和时间、解冻温度和时间对台湾泥鳅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以Hank′s平衡盐溶液为稀释液的精子活率最高,为(45.28±5.75)%;以5%甲醇作为抗冻剂的台湾泥鳅精子活率和质膜完整比例最高,分别为(51.25±5.03)%和(81.70±2.35)%;最佳平衡时间为30 min,最佳熏蒸高度和时间为9 cm和10 min,最后将冻精在37℃水浴锅中解冻10 s的解冻效果更佳。用冷冻复苏的台湾泥鳅精子进行人工授精,受精率达(68.94±6.22)%。综上,用Hank′s平衡盐溶液稀释台湾泥鳅鲜精,与甲醇1∶1混合至终体积分数为5%,放于4℃平衡30 min,而后装入麦管,在液氮面上方9 cm处熏蒸10 min后投入液氮保存可作为台湾泥鳅精子超低温冷冻的保存方法,解冻时在37℃水浴锅中解冻10 s,可获得更好的解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泥鳅 精子 超低温冷冻保存 流式细胞术 碘化丙啶
下载PDF
基于PMA-LAMP技术可视化检测消毒产品消毒效果
7
作者 梁媛媛 夏琪琪 +3 位作者 杨启立 徐新怡 周志南 刘鹏鹏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91-1396,共6页
探讨建立一种氮溴化丙锭(Propidium monoazide,PMA)染料与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联用的技术,实现可视化判断消毒产品消毒效果的目的。随机选取5种成分不同的市售消毒产品,回收消毒产品消毒处... 探讨建立一种氮溴化丙锭(Propidium monoazide,PMA)染料与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联用的技术,实现可视化判断消毒产品消毒效果的目的。随机选取5种成分不同的市售消毒产品,回收消毒产品消毒处理后的菌液并进行PMA处理,并对处理后的菌液进行细菌基因组DNA提取。将大肠杆菌作为消毒效果检测的指示菌,针对大肠杆菌的fecA基因以及针对存在于所有细菌的16S rRNA基因进行LAMP扩增,并在反应体系中加入钙黄素染料。通过肉眼观察反应管颜色变化即可对消毒产品的消毒效果进行判断。将PMA-LAMP方法与PMA-qPCR方法进行比较后发现PMA-LAMP方法在操作步骤、检测时长、灵敏度方面均优于PMA-qPCR方法。在对消毒产品消毒效果的实际检测中,PMA-LAMP方法与《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规定的标准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两者杀灭对数值偏差在±0.5以内。该方法不依赖大型精密温控仪器,检测过程为45 min(不包括前处理步骤),实现了对消毒产品消毒效果现场快速可视化检测,具有良好的基层应用前景,将为消毒产品的性能评价提供参考、为行业市场监管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氮溴化丙锭 环介导等温扩增法 可视化 消毒产品 消毒效果
下载PDF
叠氮丙啶-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高通量测序技术鉴定冷链食品中多种病原菌
8
作者 柯振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85-96,共12页
目的 应用叠氮丙啶-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高通量测序技术鉴定冷链食品中多种病原菌,构建病原菌分子进化树。方法 以冷链食品中的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5种病原菌作为研究对... 目的 应用叠氮丙啶-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高通量测序技术鉴定冷链食品中多种病原菌,构建病原菌分子进化树。方法 以冷链食品中的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5种病原菌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叠氮丙啶-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作为冷链食品中病原菌检测初筛手段,应用微生物培养法以及生化鉴定仪器法进行方法比对与结果验证,运用高通量测序以及分子进化树构建作为冷链食品中所分离病原菌的种属地位确证方法。结果 叠氮丙啶-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成功扩增了冷链食品中生活状态病原菌的特征性核酸片段,排除了死亡细菌以及阴性对照菌的干扰,病原菌检出限可达到1×10^(3)CFU/mL,一次反应可检测42份试样,可以在18 h内完成检测工作。在冷链食品中病原菌抽样检测调查中,随机采集的751份冷链食品,共检出62株病原菌,病原菌总体检出率为8.3%(62/751)。通过后续的16S rRNA测序以及葡萄球菌属、弧菌属以及李斯特菌属分子进化树的构建,成功溯源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来源并完成病原菌种属定位。结论 本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检测通量高,为冷链食品及相关食品中病原菌的精确检测与溯源分析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氮丙啶-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高通量测序 分子进化树 冷链食品 病原菌
下载PDF
PI法和Annexin V/PI法检测蓝舌病毒HbC_3诱导人肝癌细胞的凋亡 被引量:3
9
作者 汪艳 刘春新 +3 位作者 易有荣 崔冶建 朱珺 董长垣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6年第3期253-256,共4页
利用流式细胞仪比较PI法和AnnexinV/PI法检测不同时间人肝癌细胞感染蓝舌病毒HbC3的凋亡率分析。结果:PI法在24h、36h、48h的凋亡率分别为10.8±3.05、21.7±6.28、28.3±10.6;AnnexinV/PI法的凋亡率分别为20.42±3.70... 利用流式细胞仪比较PI法和AnnexinV/PI法检测不同时间人肝癌细胞感染蓝舌病毒HbC3的凋亡率分析。结果:PI法在24h、36h、48h的凋亡率分别为10.8±3.05、21.7±6.28、28.3±10.6;AnnexinV/PI法的凋亡率分别为20.42±3.70、49.3±8.11、79.6±11.5。二种方法及不同时间感染病毒细胞的凋亡率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证明了AnnexinV/PI法能特异地、准确地检出早期凋亡的细胞、继发性坏死的细胞,BTV-HbC3诱导Hep-3B细胞凋亡是致肿瘤细胞病变、死亡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pidium iodide(PI) ANNEXIN V/PI 凋亡 流式细胞仪
下载PDF
基于实时荧光定量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发酵乳中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
10
作者 周帅康 胡连霞 +3 位作者 王孟阳 李苗 卢涵 王世杰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3期9-15,共7页
基于实时荧光定量环介导等温扩增(quantitative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qLAMP)技术建立发酵乳中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活菌数快速定量方法。通过优化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叠氮溴化丙锭(propidium monoazide... 基于实时荧光定量环介导等温扩增(quantitative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qLAMP)技术建立发酵乳中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活菌数快速定量方法。通过优化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叠氮溴化丙锭(propidium monoazide,PMA)处理条件,对菌浓度对数与相应的循环阈值进行线性拟合,构建标准曲线,建立PMA-qLAMP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嗜热链球菌的最低定量限为7.2×10^(3) CFU/g,对保加利亚乳杆菌的最低定量限为5.6×10^(4) CFU/g,将该方法应用于市售发酵乳产品活菌数定量检测,显示出良好的灵敏度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乳 环介导等温扩增 叠氮溴化丙锭 乳酸菌
下载PDF
叠氮溴化丙锭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发酵乳中植物乳杆菌P-8活菌数 被引量:8
11
作者 韩之皓 郭帅 +5 位作者 黄天 郑岩 王月娇 白梅 王记成 张和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3-189,共7页
采用叠氮溴化丙锭(propidium monoazide,PMA)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对乳制品中活菌DNA进行定量分析,建立一种快速而准确检测发酵乳品中植物乳杆菌P-8(Lactobacillus plantarum P-8)活菌数的新方法。通过对影响PMA作用的浓度、暗孵育和曝... 采用叠氮溴化丙锭(propidium monoazide,PMA)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对乳制品中活菌DNA进行定量分析,建立一种快速而准确检测发酵乳品中植物乳杆菌P-8(Lactobacillus plantarum P-8)活菌数的新方法。通过对影响PMA作用的浓度、暗孵育和曝光时间等因素进行试验,确定最佳PMA处理方案。结果表明:L. plantarum P-8经80℃处理60 s,即为膜损伤菌;当PMA质量浓度为40μg/m L,暗孵育时间10 min,曝光时间为20 min时,PMA既不影响活菌DNA的PCR扩增,又能渗透进入细胞膜受损的死菌并抑制其PCR扩增;通过制备L.plantarum P-8质粒标准品并建立标准曲线,其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 992 9,最低检测限为103CFU/m L,特异性良好。该方法为完善发酵乳产品益生菌活菌数的检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叠氮溴化丙锭(propidium monoazide PMA)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FDA-PI双色荧光法检测蓝藻细胞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谌丽斌 梁文艳 +3 位作者 曲久辉 解明曙 雷鹏举 刘会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54-557,共4页
对FDA-PI双色荧光法检测水华鱼腥藻和铜绿微囊藻的活性进行了研究,用荧光显微镜对染色结果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蓝色光激发下(495nm),活细胞被双醋酸荧光素FDA染成亮绿色,死亡细胞被碘化丙锭PI染成红色.染色效率与原植体类型和细胞密度... 对FDA-PI双色荧光法检测水华鱼腥藻和铜绿微囊藻的活性进行了研究,用荧光显微镜对染色结果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蓝色光激发下(495nm),活细胞被双醋酸荧光素FDA染成亮绿色,死亡细胞被碘化丙锭PI染成红色.染色效率与原植体类型和细胞密度有关.对细胞密度为6×107—7×109个·l-1的铜绿微囊藻,FDA染色效率可达94%以上.对细胞密度为4×107—5×108个·l-1的水华鱼腥藻,FDA染色效率可达91%以上,但细胞密度增大到5×109个·l-1时,由于藻丝体易卷曲在一起,FDA染色率下降到67%.对死亡细胞,PI染色率基本都可达到100%.因此,用FDA-PI检测活细胞和死亡细胞混合的细胞悬液,可根据细胞所发出的不同荧光而判断细胞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细胞 活性 荧光染色 双醋酸荧光素 碘化丙锭 细胞活性 荧光法 检测 双色 铜绿微囊藻 水华鱼腥藻 细胞密度 染色效率 蓝藻
下载PDF
PMA与PCR结合的细菌活细胞检测方法 被引量:28
13
作者 罗剑飞 林炜铁 郭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2-146,共5页
基于PCR的分子生物技术在检测过程中不能有效区分样品中细菌的死活状态,这会导致对细菌数量的错误估计.文中用叠氮溴化丙锭(PMA)对样品基因组提取进行前处理,使PMA与样品中死细胞的DNA分子共价交联,并抑制该DNA分子的PCR扩增.结果表明:... 基于PCR的分子生物技术在检测过程中不能有效区分样品中细菌的死活状态,这会导致对细菌数量的错误估计.文中用叠氮溴化丙锭(PMA)对样品基因组提取进行前处理,使PMA与样品中死细胞的DNA分子共价交联,并抑制该DNA分子的PCR扩增.结果表明:当样品中PMA质量浓度大于3μg/mL、曝光时间大于3 min时,PMA可抑制细胞膜破裂的E.coli死细胞DNA的PCR扩增;PMA质量浓度高于50μg/mL时对活细胞DNA的PCR扩增有一定影响;当浊度小于10NTU时,PMA能有效地抑制死细胞DNA的PCR扩增,而当浊度大于100NTU时,PMA失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氮溴化丙锭 脱氧核糖核酸 聚合酶链反应 活细胞检测
下载PDF
基于FDA-PI双荧光复染法的茄病镰刀菌孢子活性检测 被引量:13
14
作者 柴阿丽 韩云 +3 位作者 武军 石延霞 谢学文 李宝聚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757-2766,共10页
【目的】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孢子活性的检测是病害有效防控的基础。传统的孢子萌发法操作复杂,耗时费力,需要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的孢子活性检测方法。研究旨在建立基于荧光素二乙酸酯(fluorescein diacetate,FDA)-碘化丙啶(pro... 【目的】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孢子活性的检测是病害有效防控的基础。传统的孢子萌发法操作复杂,耗时费力,需要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的孢子活性检测方法。研究旨在建立基于荧光素二乙酸酯(fluorescein diacetate,FDA)-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双荧光复染法和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的茄病镰刀菌孢子活性检测技术。【方法】通过测定FDA和PI的最佳染色时间和最佳工作浓度,建立茄病镰刀菌孢子活性检测的FDA-PI复染法。为评价该方法的准确性,一方面用FDA-PI法检测已知死孢子比例(0、25%、50%、75%、100%)的茄病镰刀菌样品,分析实测死亡率和理论死亡率的相关性;另一方面,经物理、化学和杀菌剂处理后,比较FDA-PI复染法和孢子萌发法的检测结果。【结果】确定了FDA和PI的最佳染色参数,其中PI的最佳工作浓度为3μg·m L-1,最佳染色时间为4℃处理10 min;FDA的最佳工作浓度为100μg·m L-1,最佳染色时间为25℃处理20 min。用该技术检测已知死孢子比例样品,各样品实测孢子死亡率和理论死亡率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2=0.99,P<0.05)。经物理和化学处理后,FDA-PI复染法测得的孢子死亡率与孢子萌发法测得的孢子萌发率之间也呈显著负相关(R2=0.99,P<0.05)。经杀菌剂处理后,随着药剂浓度增高,对茄病镰刀菌杀灭效果增强。其中,氰胺化钙处理后,FDA-PI复染法和孢子萌发法检测孢子死亡率结果一致;而咯菌腈和多菌灵处理后,FDA-PI复染法检测孢子死亡率略低于孢子萌发法检测结果。【结论】建立了基于FDA-PI复染法和流式细胞术的茄病镰刀菌孢子活性检测技术,该技术可以替代传统的孢子萌发方法,大幅度缩减病原菌活性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对植物病原真菌活性检测平台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将其应用于杀菌剂的筛选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素二乙酸酯 碘化丙啶 荧光染色 流式细胞术 茄病镰刀菌 活性分析
下载PDF
家蝇幼虫血细胞荧光染色法的形态观察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晖 晏容 +1 位作者 贺莉芳 万启惠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用荧光染色法结合相差显微镜观察家蝇3龄幼虫血细胞的形态、分类。方法应用吖啶橙和碘化丙啶对家蝇3龄幼虫血细胞进行染色,荧光显微镜结合相差显微镜观察血细胞形态特征并进行分类。结果(1)家蝇3龄幼虫血细胞可分为原血胞、浆血胞... 目的用荧光染色法结合相差显微镜观察家蝇3龄幼虫血细胞的形态、分类。方法应用吖啶橙和碘化丙啶对家蝇3龄幼虫血细胞进行染色,荧光显微镜结合相差显微镜观察血细胞形态特征并进行分类。结果(1)家蝇3龄幼虫血细胞可分为原血胞、浆血胞、粒血胞、珠血胞、类绛血胞5类。其中浆血胞又分为大核浆血胞和小核浆血胞2种。(2)家蝇幼虫原血胞在相差显微镜下容易辨认,通过荧光染色后特征不显著。(3)家蝇幼虫粒血胞与大核浆血胞、珠血胞与小核浆血胞在相差显微镜下容易混淆,但在荧光显微镜下很好区分。结论用荧光染色法结合相差显微镜能揭示未知的昆虫血细胞特征,并能正确地将家蝇3龄幼虫血细胞分为5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幼虫 血细胞 形态学 吖啶橙 碘化丙啶
下载PDF
不同浓度的碘化丙啶染色对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胡梦裳 张云艳 +2 位作者 万建美 章斌 吴翼伟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4-147,共4页
研究不同浓度的碘化丙啶(PI)染色对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293T细胞经0、2、4、6Gy的X射线照射后,用浓度分别为5、10、20、50μg/ml的PI染色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分布情况。0、2、4、6Gy时,不同浓度PI染色时G1/G0期的比例变化如下:... 研究不同浓度的碘化丙啶(PI)染色对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293T细胞经0、2、4、6Gy的X射线照射后,用浓度分别为5、10、20、50μg/ml的PI染色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分布情况。0、2、4、6Gy时,不同浓度PI染色时G1/G0期的比例变化如下:(35.90±0.17)至(37.65±0.42),(18.05±0.40)至(19.08±2.01),(4.24±1.31)至(5.89±1.08),(2.88±0.16)至(4.04±1.06),G2/M期的比例变化如下:(13.36±0.36)至(15.39±0.33),(54.56±0.34)至(58.98±1.46),(83.92±4.50)至(84.80±1.43),(92.29±1.56)至(92.89±1.49);S期的比例变化如下:(45.63±0.97)至(49.74±0.16),(22.45±0.35)至(27.04±0.36),(10.05±0.79)至(11.29±0.11),(3.71±1.06)至(4.99±1.01)。在同一照射剂量下,不管是G1/G0期、S期还是G2/M期,不同浓度PI染色对细胞周期分布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不管5、10、20μg/ml还是50μg/ml的PI染色,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G2/M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P<0.01)。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G2/M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但对于同一照射剂量,不同浓度PI染色对细胞周期分布没有明显差异,做周期分布实验时选择5μg/ml的PI染色即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 碘化丙啶 X射线 脱氧核糖核酸 流式细胞仪
下载PDF
PMA结合ddPCR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赵丽青 王静 +4 位作者 秦燕 贾俊涛 姜英辉 唐静 张健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期105-109,共5页
研究了将叠氮溴化丙锭(PMA)与微滴式数字PCR(ddPCR)技术相结合,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活菌的检测。结果表明,强烈光照15 min,可以使PMA与死菌DNA共价交联,同时钝化游离的PMA;可以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死菌DNAPCR扩增的PMA终浓度为2.0μg/... 研究了将叠氮溴化丙锭(PMA)与微滴式数字PCR(ddPCR)技术相结合,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活菌的检测。结果表明,强烈光照15 min,可以使PMA与死菌DNA共价交联,同时钝化游离的PMA;可以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死菌DNAPCR扩增的PMA终浓度为2.0μg/m L;不抑制活菌DNA扩增的PMA最高浓度是5.0μg/m L。在不同死、活菌比例下,PMA-ddPCR可以定量检测活菌,避免了死菌DNA的干扰,本方法的检出限为10 copy/20μL。利用PMA-ddPCR检测人工污染鸡肉样品,最低可检出102cfu/m 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明PMA-ddPCR方法的灵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氮溴化丙锭 微滴式数字PCR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下载PDF
PMA-qPCR方法快速检测活性E.coli O157:H7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聪聪 余以刚 +3 位作者 邱杨 李美玲 肖性龙 吴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217-220,共4页
建立将叠氮溴化丙锭(PMA)与定量PCR(qPCR)技术结合,用于检测热灭活菌背景条件下的大肠杆菌活菌的方法。结果表明:5min以上的强烈光照可以使PMA与DNA共价交联,同时完全钝化游离的PMA以避免"假阴性"结果;抑制死菌DNA扩增的最低... 建立将叠氮溴化丙锭(PMA)与定量PCR(qPCR)技术结合,用于检测热灭活菌背景条件下的大肠杆菌活菌的方法。结果表明:5min以上的强烈光照可以使PMA与DNA共价交联,同时完全钝化游离的PMA以避免"假阴性"结果;抑制死菌DNA扩增的最低PMA质量浓度为10μg/mL,不抑制活菌DNA扩增的最高PMA质量浓度为20μg/mL。当活菌/总菌大于1%时,经PMA预处理,可以消除热灭活菌DNA的干扰,实现对活菌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氮溴化丙锭 定量PCR 活菌 检测
下载PDF
薏苡仁油诱导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的凋亡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29
19
作者 曹国春 梁军 侯亚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3,11,共4页
目的研究薏苡仁油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的凋亡诱导作用及机理。方法在体外设定不同浓度的薏苡仁油处理MCF-7细胞系的实验组,细胞培养24 h后,用MTT法测定其细胞活力;碘化丙啶(PI)染色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凋亡情况;罗丹明123(Rodamine 123... 目的研究薏苡仁油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的凋亡诱导作用及机理。方法在体外设定不同浓度的薏苡仁油处理MCF-7细胞系的实验组,细胞培养24 h后,用MTT法测定其细胞活力;碘化丙啶(PI)染色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凋亡情况;罗丹明123(Rodamine 123)标记后于酶标仪530 nm处测定其荧光强度值以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随薏苡仁油浓度的上升,MCF-7细胞活力和增殖呈剂量依赖型的下降;流式细胞仪检测PI染色显示,各处理组的MCF-7细胞凋亡率随作用浓度的上升而增强,最高浓度组尤为明显;在高浓度组,罗丹明123荧光强度明显降低。这些结果表明薏苡仁油能抑制MCF7细胞的活力和增殖;诱导其凋亡;罗丹明荧光强度的减少,说明MCF-7线粒体膜电位有倒塌和去极化的情况发生,提示MCF-7细胞的凋亡与线粒体有关。结论薏苡仁油可明显促进MCF-7细胞的凋亡,其凋亡可能与线粒体破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仁油 MCF-7细胞 MTT 碘化丙啶(PI) 罗丹明123 膜电位
下载PDF
PMA结合实时荧光PCR进行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细胞活性检测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冯建军 刘杰 +4 位作者 王飞 李秋枫 刘新娇 李一农 章桂明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32,共6页
本文将DNA染料PMA选择渗透性和实时荧光PCR特异性相结合,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检测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细胞活性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当菌悬液浓度不高于104 CFU/mL时,终浓度为1μg/mL或更高PMA渗透处理后,可以完全抑制死菌DNA的扩增,而活菌... 本文将DNA染料PMA选择渗透性和实时荧光PCR特异性相结合,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检测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细胞活性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当菌悬液浓度不高于104 CFU/mL时,终浓度为1μg/mL或更高PMA渗透处理后,可以完全抑制死菌DNA的扩增,而活菌DNA的实时荧光PCR检测仍有荧光信号;当菌悬液浓度为105 CFU/mL时,20μg/mL的PMA也可以完全抑制死细胞DNA扩增。该方法能有效区分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死活细胞,并有助于监测玉米种子中该病菌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氮碘化丙锭 玉米细菌性枯萎病 TAQMAN探针 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