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 vitro digestibility of oligosaccharides synthesized by dairy propionibacteriaβ-galactosidase from lactose,lactulose and lactitol
1
作者 Agustina Fara Oswaldo Hernandez-Hernandez +1 位作者 Antonia Montilla Gabriela Zarate 《Food Bioscience》 SCIE 2023年第1期1248-1254,共7页
Prebiotics synthesized by probiotic genera are of interest due to their specific selectivity.However,modifications of their composition and concentrations by digestion may affect their properties and effects in the ho... Prebiotics synthesized by probiotic genera are of interest due to their specific selectivity.However,modifications of their composition and concentrations by digestion may affect their properties and effects in the host.In the present study we assessed small intestinal digestibility of oligosaccharides synthesized by Acidipropionibacterium acidipropionici LET120-β-gal(β-galactosidase)from lactose(LET120-GOS),lactulose(LET120-OsLu)and lactitol(LET120-LOS)by incubating them with brush border membrane vesicles(BBMV)from pig and a rat small intestinal extract(RSIE)as in vitro models of mammalian mucosa.Both BBMVs and RSIE partially degraded the potential prebiotic oligosaccharides synthesized by dairy propionibacteria and hydrolysis was influenced by the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f the oligosaccharides.The highest degradation was observed for LET120-GOS,with 46.8%and 58.1%of hydrolysis after 5 h of digestion with BBMV and RSIE,respectively.On the contrary,LET120-OsLu and LET120-LOS showed higher resistance to intestinal degradation.β(1→6)linked products showed higher resistance to mammalian digestive enzymes compared toβ(1→4)andβ(1→3)linked oligosaccharides.Results emphasize the need of quantifying prebiotics that would reach the colon to anticipate their impact on health and the dose needed to exert that e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pionibacteria Oligosaccharides Brush border membrane vesicles(BBMV)from pig Rat small intestinal extract(RSIE)
原文传递
武汉地区痤疮患者皮损中分离的丙酸杆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曾宪玉 姜敏 +5 位作者 付辰 吴卓璇 刘雯 董碧麟 曾志良 王玮蓁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1-134,137,共5页
目的观察从痤疮患者皮损中分离出的丙酸杆菌对红霉素和四环素的药敏试验结果。方法从痤疮患者皮损中分离丙酸杆菌,厌氧培养获得分离株,经革兰染色、16SrRNA和23SrRNA测序等方法鉴定,采用E—test方法检测分离株对红霉素和四环素的敏... 目的观察从痤疮患者皮损中分离出的丙酸杆菌对红霉素和四环素的药敏试验结果。方法从痤疮患者皮损中分离丙酸杆菌,厌氧培养获得分离株,经革兰染色、16SrRNA和23SrRNA测序等方法鉴定,采用E—test方法检测分离株对红霉素和四环素的敏感性。结果共分离84株丙酸杆菌,经革兰染色,镜下可见革兰染色阳性的棒状杆菌。所有分离株16SrRNA和23SrRNA扩增序列Blast结果显示:72株与Genbank中痤疮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0c,Pacbe16SrRNA和23SrRNA的序列有98%-100%的同源性,12株与Genbank中贪婪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avidum,Pavidum)16SrRNA和23SrRNA的序列有99%~100%的同源性。84株分离株中,所有菌株对四环素敏感,MIC值在0.016—0.50μg/mL间。29株(34.52%)对红霉素耐药,均为高度耐药(MIC〉256μg/mL);其余55株对红霉素敏感(MIC值0.016—0.38μg/mL)。P0cnes和P.avidum中红霉素耐药株分别为19株(26.39%)、10株(83.33%)。结论武汉地区痤疮患者携带的丙酸杆菌对红霉素耐药率高,对四环素均敏感。该药敏试验结果可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酸杆菌 痤疮 贪婪丙酸杆菌 耐药 红霉素 四环素
下载PDF
大黄对痤疮主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48
3
作者 陈红斌 陈钧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1-113,共3页
目的:考察大黄主要有效成分对痤疮主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测定大黄的几种游离蒽醌对痤疮主要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 IC)。结果:大黄素对痤疮丙酸杆菌(Prop ion ibacteria Acnes)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大黄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 目的:考察大黄主要有效成分对痤疮主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测定大黄的几种游离蒽醌对痤疮主要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 IC)。结果:大黄素对痤疮丙酸杆菌(Prop ion ibacteria Acnes)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大黄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结论:大黄的游离蒽醌对痤疮主要致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大黄酸 痤疮丙酸杆菌 最低抑菌浓度
下载PDF
丙酸杆菌代谢物益生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陈乐乐 刘宁 +1 位作者 常忠义 付颖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56-158,共3页
丙酸杆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多种代谢产物,添加到食品中能够对人体起到营养保健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丙酸杆菌的发酵产物中已被证实的具有益生作用的因子。
关键词 丙酸杆菌 叶酸 VB12 海藻糖 抗菌剂 因子 代谢物 营养保健作用 代谢产物 发酵过程
下载PDF
丙酸杆菌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被引量:7
5
作者 陈劲春 王立仁 +1 位作者 李一 马华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2期8-10,共3页
采用厌氧技术从鲜牛奶等样品中分离丙酸杆菌。经初筛后对其中一株(10020号)进行较详细研究。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进行形态学观察,通过不同培养介质揭示其生理特点,并初步定为费氏丙酸杆菌。对其发酵产物经红外分光... 采用厌氧技术从鲜牛奶等样品中分离丙酸杆菌。经初筛后对其中一株(10020号)进行较详细研究。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进行形态学观察,通过不同培养介质揭示其生理特点,并初步定为费氏丙酸杆菌。对其发酵产物经红外分光光度计测试确认为丙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酸杆菌 分离 鉴定 产生菌 发酵法
下载PDF
乳品丙酸杆菌及其产生的细菌素研究概况 被引量:3
6
作者 伍先绍 陈卫良 贺稚非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5-159,共5页
乳品丙酸杆菌是应用于食品工业中的有益菌,能产生包括细菌素在内的多种有益代谢产物。近十几年来国际上报道了多种由乳品丙酸杆菌产生的细菌素,具有热稳定性且有宽作用pH值范围,能抑制多种G-菌和一些霉菌和酵母菌,有望作为新的生物防腐... 乳品丙酸杆菌是应用于食品工业中的有益菌,能产生包括细菌素在内的多种有益代谢产物。近十几年来国际上报道了多种由乳品丙酸杆菌产生的细菌素,具有热稳定性且有宽作用pH值范围,能抑制多种G-菌和一些霉菌和酵母菌,有望作为新的生物防腐剂被开发应用于食品防腐保鲜。就国内外近十几年来对乳品丙酸杆菌的分类鉴定、特性和安全性以及其产细菌素的种类、理化性质、抑菌效果等方面的最新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品丙酸杆菌 细菌素 生物防腐剂
下载PDF
痤疮丙酸杆菌生物膜的构建 被引量:6
7
作者 齐显龙 孙东杰 +4 位作者 徐修礼 高剑 林琨 李春英 高天文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7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目的:构建痤疮丙酸杆菌的生物膜,明确其生长特性,以期更加深入了解痤疮丙酸杆菌的致病机制。方法:痤疮丙酸杆菌标准株及临床株分别接种厌氧肉汤,麦氏比浊法调整细菌浓度,接种96孔板,XTT法检测490nm吸光值,取平均值判定最佳成膜细菌浓度... 目的:构建痤疮丙酸杆菌的生物膜,明确其生长特性,以期更加深入了解痤疮丙酸杆菌的致病机制。方法:痤疮丙酸杆菌标准株及临床株分别接种厌氧肉汤,麦氏比浊法调整细菌浓度,接种96孔板,XTT法检测490nm吸光值,取平均值判定最佳成膜细菌浓度;菌液接种入装有盖玻片6孔板,厌氧培养,不同时间点进行扫描电镜(SEM)观察。结果:最佳成膜时间可以判定为接种后96h,最佳成膜浓度为1×108cfu/mL;两者形成生物膜的形态无明显差别。结论:本研究明确了痤疮丙酸杆菌的最佳成膜浓度,构建成其生物膜,为进一步研究痤疮丙酸杆菌奠定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丙酸杆菌 生物膜 扫描电镜 吸光值
下载PDF
乳品丙酸杆菌素作为生物防腐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诸晓强 陈乐乐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40-43,共4页
乳品丙酸杆菌细菌素是乳品丙酸杆菌产生的多肽或蛋白质。本文主要对乳品丙酸杆菌特性及其细菌素种类和防腐作用作详细介绍,由于乳品丙酸杆菌素是食品级微生物产生的而且具有较广泛的pH耐受和热稳定性,因此是一种极好的天然食品防腐剂,... 乳品丙酸杆菌细菌素是乳品丙酸杆菌产生的多肽或蛋白质。本文主要对乳品丙酸杆菌特性及其细菌素种类和防腐作用作详细介绍,由于乳品丙酸杆菌素是食品级微生物产生的而且具有较广泛的pH耐受和热稳定性,因此是一种极好的天然食品防腐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品丙酸杆菌 丙酸杆菌素 生物防腐剂
下载PDF
保鲜菌种中菌株的分离鉴定及生长特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陈希 何卫加 解楠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5-58,63,共5页
对保鲜菌种HOLDBACTM-YM-C中的乳酸杆菌和丙酸杆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及生长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保鲜菌种是由副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亚种和费氏丙酸杆菌谢氏亚种组成,前者最佳生长温度为32~37℃,在MRS培养基中4h进入对数生长期;后者最佳生长... 对保鲜菌种HOLDBACTM-YM-C中的乳酸杆菌和丙酸杆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及生长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保鲜菌种是由副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亚种和费氏丙酸杆菌谢氏亚种组成,前者最佳生长温度为32~37℃,在MRS培养基中4h进入对数生长期;后者最佳生长温度为30℃,在乳酸钠培养基中24h达到对数生长期;保鲜菌种酸化脱脂乳的最佳温度是40~43℃,凝乳时间大约为8~9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鲜菌种 副干酪乳杆菌 丙酸杆菌 分离与鉴定 生长特性
下载PDF
一株丙酸菌应用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鹏 赵树欣 +1 位作者 王世超 孙凤云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42,共3页
为了将谢氏丙酸杆菌TS-10应用于特型酒生产中,起到"增丙降乳"的效果,对该菌的一些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pH5.0环境中,TS-10可以完全降解2%乳酸;在液态发酵体系中,TS-10可以耐受2%乙醇;在乳酸与葡萄糖同时存在的情况下,T... 为了将谢氏丙酸杆菌TS-10应用于特型酒生产中,起到"增丙降乳"的效果,对该菌的一些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pH5.0环境中,TS-10可以完全降解2%乳酸;在液态发酵体系中,TS-10可以耐受2%乙醇;在乳酸与葡萄糖同时存在的情况下,TS-10优先利用乳酸,乳酸平均降解速率约为葡萄糖的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丙酸菌 生长特性 白酒
下载PDF
痤疮丙酸杆菌生物膜体外模型的成膜规律研究
11
作者 刘宇甄 曾荣 +3 位作者 徐浩翔 段志敏 林彤 李岷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0年第1期3-7,共5页
目的:通过构建痤疮丙酸杆菌(P.acne)生物膜,探索其成膜规律。方法:体外构建痤疮丙酸杆菌生物膜模型,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XTT细胞活力测定法动态检测生物膜在不同时间点(0、1、2、3、4、5、6、7、8、10、15和20 d)的结构、厚度及活力... 目的:通过构建痤疮丙酸杆菌(P.acne)生物膜,探索其成膜规律。方法:体外构建痤疮丙酸杆菌生物膜模型,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XTT细胞活力测定法动态检测生物膜在不同时间点(0、1、2、3、4、5、6、7、8、10、15和20 d)的结构、厚度及活力情况。结果:在20天时间内菌株经历了生物膜的形成、播散、再形成的过程。第8天生物膜的厚度和活力动态均达到最大值(29.8±2.167)μm和0.620±0.063。结论:痤疮丙酸杆菌生物膜体外培养8天达最佳成熟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丙酸杆菌 生物膜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下载PDF
丙酸杆菌在反刍动物日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炜乾 《当代畜牧》 2020年第10期17-19,共3页
丙酸杆菌是瘤胃中的天然菌种,约占瘤胃微生物总数的1.4%.在瘤胃中,丙酸杆菌能够改变瘤胃发酵类型和最终产物,将乳酸和葡萄糖转化为乙酸和丙酸,从而降低酸中毒和和酮症的风险,增加动物体增重和产奶量。丙酸杆菌还在瘤胃产烷生物氢处理中... 丙酸杆菌是瘤胃中的天然菌种,约占瘤胃微生物总数的1.4%.在瘤胃中,丙酸杆菌能够改变瘤胃发酵类型和最终产物,将乳酸和葡萄糖转化为乙酸和丙酸,从而降低酸中毒和和酮症的风险,增加动物体增重和产奶量。丙酸杆菌还在瘤胃产烷生物氢处理中起到重要作用,降低CH4的产生,促进有益于健康的脂肪酸(如共轨亚油酸)生成。文章综述了丙酸杆菌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反刍动物日粮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酸杆菌 反刍动物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