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2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Four-Nation Alliance: Concept vs. Reality
1
作者 Zhao Qinghai is Associate Research Fellow at China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China International Studies》 2007年第4期11-24,共14页
In recent years, the concept of "four-nation alliance" by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Australia and India has become a
关键词 The Four-Nation Alliance concept vs reality Nation Asia than Four
下载PDF
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古为律:清代诗话的破体观念论析
2
作者 任竞泽 李增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8-172,共15页
清代诗话是清代文体史料及文体批评的渊薮,其中破体观念在清诗话文体理论中又最为突出和独具特色。目前学界整理的煌煌16册174种清诗话中论及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古为律及其对立范畴以诗为文、以词为诗、以律为古等破体批评的诗话就... 清代诗话是清代文体史料及文体批评的渊薮,其中破体观念在清诗话文体理论中又最为突出和独具特色。目前学界整理的煌煌16册174种清诗话中论及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古为律及其对立范畴以诗为文、以词为诗、以律为古等破体批评的诗话就多达63部,贯穿整个清代诗话史和诗学史。清代诗学史上具有重要学术地位的学者诸如王夫之、叶燮、王士祯、沈德潜、赵翼、翁方纲、潘德舆等,在对相关破体范畴进行文体批评时,往往褒贬倾向不一,或肯定,或否定,或辩证看待,引发了旷日持久的学术争鸣,并在演进递嬗中形成了系统的破体观念体系,堪称中国古代破体理论的集大成和总结者。这对于纵向观照和比较研究宋元明诗话破体观念具有重要的文体批评史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诗话 以文为诗 以诗为词 以古为律 破体观念
下载PDF
从意境美到灵境美:数智科技潮流影响下的审美裂变
3
作者 何志钧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41-47,共7页
随着文艺、审美实践从传统纸质文学文本越来越多地转向超文本、虚拟现实泛文艺、沉浸文旅产品,受众遭遇的不再完全是传统的基于二维平面存在方式、特定上下文语境和心灵作用在头脑中构画出的“意境”,他们面对的更多的是一种可以身在其... 随着文艺、审美实践从传统纸质文学文本越来越多地转向超文本、虚拟现实泛文艺、沉浸文旅产品,受众遭遇的不再完全是传统的基于二维平面存在方式、特定上下文语境和心灵作用在头脑中构画出的“意境”,他们面对的更多的是一种可以身在其中、沉浸操控、与行为同步一体、全觉联动、几可乱真的多维“灵境”。灵境美与意境美植根的文化心理、具有的运思方式、体现的审美追求大为不同。意境是有机的、不可计算的、非程序化的,而灵境则是无机的、可计算的,灵境美使审美的计算转化问题空前凸显。但灵境美和意境美具有盘根错节的复杂关系,难以断然割裂。灵境美既是意境美的必要补充,也是一种重新出发和重新发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境 意境 审美
下载PDF
论“和合”理念的出场语境
4
作者 张亚楠 《西部学刊》 2024年第3期1-5,共5页
“和合”理念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标识,是在习近平总书记顺应时代需要,立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直面人类的共同现实问题和挑战中出场的。其时代语境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表现为当今世界经... “和合”理念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标识,是在习近平总书记顺应时代需要,立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直面人类的共同现实问题和挑战中出场的。其时代语境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表现为当今世界经济新旧动能转换,需要实现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深入融合;现实语境是人类面临共同问题和共同挑战,表现为国际格局和力量对比的变化给国际社会带来诸多矛盾,包括经济、安全、生态等方面的共同问题亟待解决;实践语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表现为在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中,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以期实现世界和平共处,推动世界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和合”理念 时代语境 现实语境 实践语境
下载PDF
论林纾与古文理论的终结
5
作者 张胜璋 《福建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14-121,共8页
林纾生逢封建王朝末世,其所论古文,上至先秦,近及清代,梳理诸多概念范畴、渊源流别以至文法技巧,留下数量繁多、见识精到的理论著作与评点文选,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古文理论体系,堪称古文理论的“终结”,为中国古文理论的现代转换研究... 林纾生逢封建王朝末世,其所论古文,上至先秦,近及清代,梳理诸多概念范畴、渊源流别以至文法技巧,留下数量繁多、见识精到的理论著作与评点文选,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古文理论体系,堪称古文理论的“终结”,为中国古文理论的现代转换研究增添了新的实证材料和思想资源。林纾主张博采众长、取法乎上,对桐城派的散文理论而言,其审视与超越的功绩要大于继承与整合。林纾翻译西洋小说并撰写大量序跋作品,强调文学对普通人生、下等社会的关照,主张“于布帛粟米中述情”,参与了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化进程。林纾对古文的执守,虽有复古与偏执的弊病,为“五四”后新文化潮流所摒弃,但也有保全国学、传承文化的合理意见和有益思考,值得当今学术界借鉴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纾 古文理论 意境 取法 新学 终结
下载PDF
“虚实相生”理念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探究——以靳埭强作品为例
6
作者 张爽 张钊玮 向云波 《设计》 2024年第11期152-154,共3页
中国平面设计的发展不能一味地追随西方潮流,设计师亟需深入地学习和研究中华传统文化,从中汲取核心思想与内涵,从而设计出具有中国精神、中国韵味的作品。分析靳埭强的平面设计作品中“虚实相生”的思想,从书画形式、留白处理、水墨色... 中国平面设计的发展不能一味地追随西方潮流,设计师亟需深入地学习和研究中华传统文化,从中汲取核心思想与内涵,从而设计出具有中国精神、中国韵味的作品。分析靳埭强的平面设计作品中“虚实相生”的思想,从书画形式、留白处理、水墨色彩3个方面探究其思想的具体应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设计师需要设计出具有地域性民族风格的作品才能更好地在世界上立足。靳埭强平面设计思想的研究对中国当代平面设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为中国平面设计师的思想与设计方向提供启示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设计 靳埭强 “虚实相生”思想 留白 水墨 意境
下载PDF
知识翻译学“真善美”逻辑法则下中国现代散文英译评析——以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为例
7
作者 欧阳琪 郑侠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81-86,共6页
向世界讲好中国散文故事,感受中国散文的英译魅力,要主动“阐幽抉微”,在英译的曲径中精细入微,探得真知灼见。中国现代散文,以文白夹杂的语言形式、文哲相生的语言风格、情理交融的意境构建、形散神聚的情感表达和灵活多样的修辞运用... 向世界讲好中国散文故事,感受中国散文的英译魅力,要主动“阐幽抉微”,在英译的曲径中精细入微,探得真知灼见。中国现代散文,以文白夹杂的语言形式、文哲相生的语言风格、情理交融的意境构建、形散神聚的情感表达和灵活多样的修辞运用为基本特点。以张培基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为例,从知识翻译学的视角出发,以“真、善、美”的逻辑法则为指导,研究译者的翻译思路,对于分析现代散文所体现的知识价值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原文与译文的对比评析,不仅探究译者的翻译思路,还深入挖掘散文源语言的知识本体,揭示散文英译中的知识内涵,从而拓展知识翻译学在散文英译中的应用价值。这一研究对于中国现代散文的英译研究及其译介传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翻译学 中国现代散文 现代散文英译 “真善美”法则 散文英译策略
下载PDF
混合现实技术在山水意境空间中的应用初探
8
作者 张一欣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17期156-158,共3页
混合现实技术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作为一种新沿的互动式技术,它突破了传统技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引导用户尝试交互行为,增强虚拟感官与现实场景。本文旨在探索科技与设计艺术结合的发展趋势下,分析混合现实技术的核心特性以及在... 混合现实技术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作为一种新沿的互动式技术,它突破了传统技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引导用户尝试交互行为,增强虚拟感官与现实场景。本文旨在探索科技与设计艺术结合的发展趋势下,分析混合现实技术的核心特性以及在山水意境空间中的应用价值,分别从增强文化遗产的传播、数字媒介在山水意境空间转化中的体验性价值重构、多模态人机交互体验3个方面来分析,并进一步探究山水意境空间中混合现实技术的应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画 意境空间 混合现实技术 沉浸式体验
下载PDF
链接课堂到战场的“三课五实”实战化教学创新与实践——以无人机消防救援应用课程为例
9
作者 耿荣妹 纪任鑫 +2 位作者 王慰 王子宁 张翼强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4年第9期162-164,168,共4页
为适应“全灾种、大应急”背景下消防救援人才培养需求,通过链接课堂到战场的“三课五实”实战化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创建O-A-W教学理念,实践“三课”融合,打造“五实”课堂,重构教学内容,深化思政融合,优化考核体系,运用信息技术赋能... 为适应“全灾种、大应急”背景下消防救援人才培养需求,通过链接课堂到战场的“三课五实”实战化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创建O-A-W教学理念,实践“三课”融合,打造“五实”课堂,重构教学内容,深化思政融合,优化考核体系,运用信息技术赋能实战化教学。通过教学实践,有效构建起从课堂到实战救援的桥梁,改革成果在森林火灾等救援中得到应用,有效支撑了行业发展,服务了社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消防救援 实战化 OBE理念
下载PDF
Influence of “Conception Forming” in Traditional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on Landscape Art
10
作者 YANG Li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4年第5期16-18,共3页
"Conception forming" in traditional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is created by artists to describe mental state, but not images, so it is also called "virtual environ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 "Conception forming" in traditional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is created by artists to describe mental state, but not images, so it is also called "virtual environ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gardens, participation of literati and artists successfully transformed the "virtual environ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into "real environment". This paper explored the inf luence of "form and spirit" in "conception form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on landscape art from 4 perspectives, so as to figure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m and spirit" and "virtuality and reality", and that the most artistic par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m and spirit" is the natural transformation between "virtuality and re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M SPIRIT VIRTUALITY reality conception forming
下载PDF
游春图意境空间的虚拟现实具身交互设计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汤晓颖 蔡奕辉 +3 位作者 肖映河 施晗薇 谢嘉琪 林俊贤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297-307,327,共12页
目的 探索《游春图》山水画意境空间的虚拟现实具身交互设计研究,为目前中国山水画的数字化开发和交互研究提供新思路和研究参考。方法 首先对山水画意境空间的理论进行梳理和研究,论证了山水画中蕴含着“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意... 目的 探索《游春图》山水画意境空间的虚拟现实具身交互设计研究,为目前中国山水画的数字化开发和交互研究提供新思路和研究参考。方法 首先对山水画意境空间的理论进行梳理和研究,论证了山水画中蕴含着“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意境空间理想并将其作为交互维度;其次基于“具身认知”和“意象图式”理论,提出山水画的交互认知层次模型和沉浸式虚拟现实具身交互设计模型;最后将展子虔《游春图》作为研究案例,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发出“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三维意境空间。结论 创新性地将具身理论、虚拟现实和山水画的“意境空间”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结合和探索,将山水画中“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意境空间理想进行了三维交互式的实现,为同类型的传统山水画与虚拟现实结合及交互设计提供了案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画 具身认知 意境空间 虚拟现实 交互设计
下载PDF
刘师培文章写作模式与骈文理论探微
12
作者 张明强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8-37,共10页
刘师培的学术思想主要继承以家学及扬州学派为核心的国学和以进化论、逻辑学为核心的西学,国学和西学成为其学术的两个维度,西学中源说、中国文化外来说对其研究思路和方法影响尤大。清末民初,刘氏以学术为经世之具,将学术与政治融合,... 刘师培的学术思想主要继承以家学及扬州学派为核心的国学和以进化论、逻辑学为核心的西学,国学和西学成为其学术的两个维度,西学中源说、中国文化外来说对其研究思路和方法影响尤大。清末民初,刘氏以学术为经世之具,将学术与政治融合,在投身社会活动和宣传学说过程中形成了功利性的学术理念和“理念—证据—理念”的文章写作模式,值得关注和反思。刘师培将这种写作模式运用到骈文研究中,综合凌、阮二人的骈文理论,推阐扬州学派骈文理论,运用西方名学、进化论完善骈文正宗说,揭示骈文独特性。他是清代扬州学派骈文理论的集成者,也是近代首位骈文理论的大力传播者,推动骈文研究由传统走向现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师培 扬州学派 国学 西学中源说 骈文
下载PDF
中国现当代散文概念辨析与话语建构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兆胜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2-119,共8页
中国现当代散文有各种各样的概念,充满丰富性、复杂性、含糊性、矛盾性,呈无序状态,可从散文的文类文体、语体文体、主体文体、时代文体对之进行归类。散文概念中存在不少难解之谜,是易被学术界忽略和遮蔽的,需要从散文理论话语角度进... 中国现当代散文有各种各样的概念,充满丰富性、复杂性、含糊性、矛盾性,呈无序状态,可从散文的文类文体、语体文体、主体文体、时代文体对之进行归类。散文概念中存在不少难解之谜,是易被学术界忽略和遮蔽的,需要从散文理论话语角度进行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更需要以清醒的理性建构意识,运用科学方法与现代意识实现跨越式发展。散文理论话语建构要整合古今中外的理论资源,强调经典化进程,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散文 概念辨析 话语建构 优化资源 经典化
下载PDF
基于扩展现实技术的博物馆导览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一泽 李栋宁 《设计》 2023年第19期49-52,共4页
分析扩展现实在博物馆导览中的设计理念,讨论博物馆导览在扩展现实理论介入下的多模态及数字化交互虚拟的设计特点。文章首先对扩展现实的概念进行阐述,总结传统博物馆导览的单一及固定性问题,并通过案例展示扩展现实技术在博物馆导览... 分析扩展现实在博物馆导览中的设计理念,讨论博物馆导览在扩展现实理论介入下的多模态及数字化交互虚拟的设计特点。文章首先对扩展现实的概念进行阐述,总结传统博物馆导览的单一及固定性问题,并通过案例展示扩展现实技术在博物馆导览的应用即让观者参与到同展品的多维虚拟交互中,并对抗博物馆疲劳。扩展现实导览可塑造的博物馆导览互动式设计理念,即技术不可见、叠加虚拟的情境、自然多模态交互为用户及设计者提供了更多参与可能。XR和博物馆导览的融合一方面为博物馆游客提供了更有效的知识获取实现高质量的娱乐,多维度满足参与者的需求;另一方面,探索数字化博物馆导览的互动设计、多模态交互使得博物馆挣脱原有导览模式,提供了广阔设计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现实 博物馆导览 互动设计理念 博物馆疲劳 多模态交互
下载PDF
基于OBE发展理念的高校诸子散文选读教学模式设计
15
作者 雒志达 《长春大学学报》 2023年第10期105-108,共4页
OBE发展理念运用到高校诸子散文选读教学设计中,有助于创建新型散文选读教学模式。基于目前高校诸子散文选读教学中存在的欠缺质量标准、课程定位模糊、保障措施不力等问题,从“创设多元情境,丰富学习体验”“教授诵读技巧,奠定学习基... OBE发展理念运用到高校诸子散文选读教学设计中,有助于创建新型散文选读教学模式。基于目前高校诸子散文选读教学中存在的欠缺质量标准、课程定位模糊、保障措施不力等问题,从“创设多元情境,丰富学习体验”“教授诵读技巧,奠定学习基础”“分析论证思路,严密学生思维”“明确辩论技巧,指导学生写作”“加强阅读指导,提升阅读效果”等方面提出对策,以期能够多维度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发展理念 诸子散文 选读教学
下载PDF
鲁迅作品《野草》的艺术构思机制研究
16
作者 严小军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92-95,共4页
鲁迅作品《野草》之所以具有历久弥新的生命力,与作家的艺术构思机制有着很大的关系。探究和分析其在作品创作中的艺术构思机制,有助于正确理解和深入挖掘鲁迅在文学创作中的文本思想及对艺术表现追求的基本倾向。从主题开掘、描写方式... 鲁迅作品《野草》之所以具有历久弥新的生命力,与作家的艺术构思机制有着很大的关系。探究和分析其在作品创作中的艺术构思机制,有助于正确理解和深入挖掘鲁迅在文学创作中的文本思想及对艺术表现追求的基本倾向。从主题开掘、描写方式、艺术手段等方面结合具体文本对《野草》的艺术构思机制进行分析和研究,获得鲁迅在散文诗创作中的独创精神和宝贵经验;明确作家在文学创作中的思想表达和艺术表现方式,可以发挥其独特的艺术构思机制在当代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价值,推动《野草》研究的继续深入及当代散文诗创作的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散文诗 《野草》 艺术构思机制 描写个别 梦境抒写现实 诗哲融合
下载PDF
从征引史传到走向原创——明末历史演义小说中骈散文的演变
17
作者 杨志君 《枣庄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93-100,共8页
明代万历、泰昌两朝,历史演义小说中的骈散文经历了从征引史传到走向原创的转变,前者以《于少保萃忠传》为代表,后者以《杨家府演义》为代表。明末小说观念突破了“羽翼信史”的束缚,为小说中的虚构进行辩护与正名,这是历史演义小说中... 明代万历、泰昌两朝,历史演义小说中的骈散文经历了从征引史传到走向原创的转变,前者以《于少保萃忠传》为代表,后者以《杨家府演义》为代表。明末小说观念突破了“羽翼信史”的束缚,为小说中的虚构进行辩护与正名,这是历史演义小说中骈散文转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末 历史演义 史部之文 原创之文 小说观念
下载PDF
STEAM视阈下高校视觉传达工作坊教学模式改革探析
18
作者 邱天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第43期153-156,共4页
新时代高校视觉传达专业的教学改革直接关系到该专业的教学效果并影响到学生专业的发展前途。时代在发展,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也应与时俱进。工作坊教学模式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该模式在产学研一体化进程中的地位和... 新时代高校视觉传达专业的教学改革直接关系到该专业的教学效果并影响到学生专业的发展前途。时代在发展,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也应与时俱进。工作坊教学模式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该模式在产学研一体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毋庸置疑。对目前高校视觉传达专业工作坊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并对STEAM教育理念和工作坊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改革之路,特别对虚拟现实技术(VR)等新科技的介入以及新的工作坊运作和管理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AM教育理念 工作坊 VR技术 产学研一体化
下载PDF
概念设计中的虚拟现实技术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冬梅 高炳学 石小滨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1-92,共2页
结合工业设计的新方法与新观念 ,阐述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产品概念设计中 ,加快产品开发的进程 ,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关键词 概念设计 虚拟现实技术 工业设计 产品开发 市场需求
下载PDF
科学教育视域下增强现实技术教学应用的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31
20
作者 张四方 江家发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4-69,90,共7页
基于文献研究方法对AR(增强现实技术)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层次与教学整合路径进行了分析和展望。研究发现:(1)AR在科学教育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它具有虚实结合、无缝交互、浸润学习等特点,能填补虚拟和真实世界的认知桥梁,实现对... 基于文献研究方法对AR(增强现实技术)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层次与教学整合路径进行了分析和展望。研究发现:(1)AR在科学教育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它具有虚实结合、无缝交互、浸润学习等特点,能填补虚拟和真实世界的认知桥梁,实现对复杂空间关系和抽象概念的可视化和虚拟现实之间的无缝交互,更好地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2)AR正推动科学教育向深度学习、"学习设计者"、"最完美的情境学习"转变;(3)在科学教育视域下,AR教学将遵循应用、技术和认知三个发展层次,并只有在教学论、设计者、学习者三方融合中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科学教育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 科学教育 概念理解 科学探究 学科整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