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试论语图修辞研究——兼谈两种语图互文修辞格
被引量:
9
1
作者
段德宁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8-144,共7页
随着图像时代的来临,有关图像的修辞研究开始进入理论视野。对比与语言相关的修辞研究,无论是从具体的实践、本质的属性,还是作为思维方式的表现,图像都是具有修辞性的。图像修辞性的确立不仅涉及对于图像的再认识,还使针对语言和图像...
随着图像时代的来临,有关图像的修辞研究开始进入理论视野。对比与语言相关的修辞研究,无论是从具体的实践、本质的属性,还是作为思维方式的表现,图像都是具有修辞性的。图像修辞性的确立不仅涉及对于图像的再认识,还使针对语言和图像两种符号系统的语图修辞研究成为必然。与这种跨符号系统进行平行比较研究的广义语图修辞研究不同,还应有一种狭义的语图修辞研究来处理语言和图像互相共生转化时的修辞问题,这种研究又可称之为"语图互文修辞研究"。纵观当前对于传统修辞学内容的再探索,艺格敷词和活现法两个修辞学概念成为进行语图互文修辞研究的重要理论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图修辞
语言
图像
互文
艺格敷词
活现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流转的生命:《石头女人》对皮格玛利翁故事的双重活现
2
作者
杨琳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66,共8页
A.S.拜厄特的《石头女人》以奥维德《变形记》中的皮格玛利翁故事为蓝本,从媒介和形象两个层面对其进行了双重活现,表现出对衰老、死亡和生命本质的深度思考。作家首先置换了皮格玛利翁借助刻刀雕琢“象牙姑娘”的过程,在运用极具质感...
A.S.拜厄特的《石头女人》以奥维德《变形记》中的皮格玛利翁故事为蓝本,从媒介和形象两个层面对其进行了双重活现,表现出对衰老、死亡和生命本质的深度思考。作家首先置换了皮格玛利翁借助刻刀雕琢“象牙姑娘”的过程,在运用极具质感的“石头”语词重构年老女性病体形象的同时呈示了一种良性的伦理关系和积极看待衰老与死亡的视角;其次,通过将人体的生理性病变活现为人性化的石头图景,小说在由衰至死的病体石化过程和地质学意义上蓬勃生长的地球生命之间实现了转喻对接,揭示出作为自然构素的生命衰死之后复归大自然而流转不息的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拜厄特
《石头女人》
活现
皮格玛利翁故事
生命流转
原文传递
近三十年西方文学理论研究的新动向——以晚近的米勒和伊格尔顿的著述为案例
被引量:
3
3
作者
肖锦龙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6-115,共10页
正像很多西方当代思想理论家指出的,20世纪末西方哲学思想和理论批评领域发生了一次重大转型:崇尚文化话语和理论的时代悄然逝去,重视事物和实践的时代赫然来临。在这股实践转向大潮中,当代英美批评界的领军人物希利斯·米勒和特里&...
正像很多西方当代思想理论家指出的,20世纪末西方哲学思想和理论批评领域发生了一次重大转型:崇尚文化话语和理论的时代悄然逝去,重视事物和实践的时代赫然来临。在这股实践转向大潮中,当代英美批评界的领军人物希利斯·米勒和特里·伊格尔顿最引人注目,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他们不约而同地抛弃了曾一度热衷和力挺的后结构主义,转向言语行为理论。他们异口同声地指出,文学不是一种记事工具,而是一种做事行为,文学产品形态不是有机统一的,而是多元混合的。他们就文学性质、功能、结构形态等问题提出了全新的看法。从他们后期的文学观探索过程和成果可以明显看出,当下西方的文学理论研究已彻底突破了工具论的藩篱,迈向行为论的广阔天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转向
言语行为
拟人法
策略法
原文传递
论希利斯·米勒的解构修辞
被引量:
1
4
作者
何博超
《跨文化研究》
2018年第2期178-188,260,共12页
美国著名解构主义文论家希利斯·米勒对于修辞极为重视。他不是在语言认知的基础上发现修辞的语法功能,而是在文学语言的本性上发掘修辞的流动性,以及对固化语言的瓦解作用。他将修辞和述行语结合起来,并对隐喻、强喻、寓言、反讽...
美国著名解构主义文论家希利斯·米勒对于修辞极为重视。他不是在语言认知的基础上发现修辞的语法功能,而是在文学语言的本性上发掘修辞的流动性,以及对固化语言的瓦解作用。他将修辞和述行语结合起来,并对隐喻、强喻、寓言、反讽、拟人等修辞格重新诠释,通过它们进行文本分析,使解构主义文论批评具有了可操作性和可理解性,从而避免了在语言层面上的自我迷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
隐喻
强喻
寓言
反讽
拟人
原文传递
题名
试论语图修辞研究——兼谈两种语图互文修辞格
被引量:
9
1
作者
段德宁
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8-144,共7页
基金
南京林业大学青年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图文体’的媒介生态学研究"
南京大学985项目"中国文学图像关系史"
文摘
随着图像时代的来临,有关图像的修辞研究开始进入理论视野。对比与语言相关的修辞研究,无论是从具体的实践、本质的属性,还是作为思维方式的表现,图像都是具有修辞性的。图像修辞性的确立不仅涉及对于图像的再认识,还使针对语言和图像两种符号系统的语图修辞研究成为必然。与这种跨符号系统进行平行比较研究的广义语图修辞研究不同,还应有一种狭义的语图修辞研究来处理语言和图像互相共生转化时的修辞问题,这种研究又可称之为"语图互文修辞研究"。纵观当前对于传统修辞学内容的再探索,艺格敷词和活现法两个修辞学概念成为进行语图互文修辞研究的重要理论视角。
关键词
语图修辞
语言
图像
互文
艺格敷词
活现法
Keywords
Rhetoric of Language and Picture
Language
Picture
Intertextuality
Ekphrasis
prosopopoeia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流转的生命:《石头女人》对皮格玛利翁故事的双重活现
2
作者
杨琳
机构
淮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出处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66,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A.S.拜厄特小说的诗学观念研究”(22XWW007)的阶段性成果
2022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项目“A.S.拜厄特小说的叙写方式”资助。
文摘
A.S.拜厄特的《石头女人》以奥维德《变形记》中的皮格玛利翁故事为蓝本,从媒介和形象两个层面对其进行了双重活现,表现出对衰老、死亡和生命本质的深度思考。作家首先置换了皮格玛利翁借助刻刀雕琢“象牙姑娘”的过程,在运用极具质感的“石头”语词重构年老女性病体形象的同时呈示了一种良性的伦理关系和积极看待衰老与死亡的视角;其次,通过将人体的生理性病变活现为人性化的石头图景,小说在由衰至死的病体石化过程和地质学意义上蓬勃生长的地球生命之间实现了转喻对接,揭示出作为自然构素的生命衰死之后复归大自然而流转不息的面貌。
关键词
A.S.拜厄特
《石头女人》
活现
皮格玛利翁故事
生命流转
Keywords
A.S.Byatt
"A Stone Woman"
prosopopoeia
Pygmalion
life in circulation
分类号
I561.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近三十年西方文学理论研究的新动向——以晚近的米勒和伊格尔顿的著述为案例
被引量:
3
3
作者
肖锦龙
机构
南京大学文学院
出处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6-115,共10页
文摘
正像很多西方当代思想理论家指出的,20世纪末西方哲学思想和理论批评领域发生了一次重大转型:崇尚文化话语和理论的时代悄然逝去,重视事物和实践的时代赫然来临。在这股实践转向大潮中,当代英美批评界的领军人物希利斯·米勒和特里·伊格尔顿最引人注目,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他们不约而同地抛弃了曾一度热衷和力挺的后结构主义,转向言语行为理论。他们异口同声地指出,文学不是一种记事工具,而是一种做事行为,文学产品形态不是有机统一的,而是多元混合的。他们就文学性质、功能、结构形态等问题提出了全新的看法。从他们后期的文学观探索过程和成果可以明显看出,当下西方的文学理论研究已彻底突破了工具论的藩篱,迈向行为论的广阔天地。
关键词
实践转向
言语行为
拟人法
策略法
Keywords
practical turn
speech act
prosopopoeia
strategy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论希利斯·米勒的解构修辞
被引量:
1
4
作者
何博超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美学研究室
出处
《跨文化研究》
2018年第2期178-188,260,共12页
基金
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亚里士多德《修辞术》的哲学研究”(15CZX032)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美国著名解构主义文论家希利斯·米勒对于修辞极为重视。他不是在语言认知的基础上发现修辞的语法功能,而是在文学语言的本性上发掘修辞的流动性,以及对固化语言的瓦解作用。他将修辞和述行语结合起来,并对隐喻、强喻、寓言、反讽、拟人等修辞格重新诠释,通过它们进行文本分析,使解构主义文论批评具有了可操作性和可理解性,从而避免了在语言层面上的自我迷失。
关键词
修辞
隐喻
强喻
寓言
反讽
拟人
Keywords
Rhetoric
Metaphor
Catachresis
Parable
Irony
prosopopoeia
分类号
I712.06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试论语图修辞研究——兼谈两种语图互文修辞格
段德宁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流转的生命:《石头女人》对皮格玛利翁故事的双重活现
杨琳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3
近三十年西方文学理论研究的新动向——以晚近的米勒和伊格尔顿的著述为案例
肖锦龙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3
原文传递
4
论希利斯·米勒的解构修辞
何博超
《跨文化研究》
2018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