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4种除草剂对野稷的活性测定及田间防效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义生 贾娇 +3 位作者 张伟 孟玲敏 常雪 苏前富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7-322,共6页
参照除草剂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药效防治试验准则,在温室中测定了14种除草剂对野稷的生物活性,并进行了田间小区药效评价。生测结果表明,土壤处理药剂中,异噁唑草酮、氟噻草胺、乙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异噁草松对野稷的活性较高,其ED90... 参照除草剂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药效防治试验准则,在温室中测定了14种除草剂对野稷的生物活性,并进行了田间小区药效评价。生测结果表明,土壤处理药剂中,异噁唑草酮、氟噻草胺、乙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异噁草松对野稷的活性较高,其ED90分别为43.08、47.14、137.09、209.93、583.74 g/hm^(2)(有效成分用量);茎叶处理药剂中,苯唑草酮、高效氟吡甲禾灵、烟嘧磺隆和苯唑氟草酮对野稷的活性较高,其ED90分别为22.21、35.95、95.64、111.43 g/hm^(2)。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野稷出苗前,土壤喷雾40%氟噻草胺SC (810 g/hm^(2))、900 g/L乙草胺EC (1 620 g/hm^(2))和960 g/L精异丙甲草胺EC (2 160 g/hm^(2))对野稷防效较高,药后40 d对野稷的株防效均在86.0%以上,鲜重防效在88.4%以上,其次是75%异噁唑草酮WG (90 g/hm^(2)),防效为82.5%~84.8%,480 g/L异噁草松EC (1 008 g/hm^(2))防效76.3%~81.6%,而38%莠去津SC (1 710 g/hm^(2))对野稷基本无效;茎叶处理剂中,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EC (72.9 g/hm^(2))对野稷的防效最高,施药后30 d对野稷的防效为94.8%~96.5%,其次是9%苯唑氟草酮OD (120 g/hm^(2))、30%苯唑草酮SC (27 g/hm^(2))和40 g/L烟嘧磺隆OD (60 g/hm^(2)),三者施药后30 d对野稷的防效为72.2%~84.5%,复配制剂28%硝磺·烟·莠去津OD(630 g/hm^(2))对野稷的防效较高。野稷发生危害重的田块,苗前土壤喷雾可选择氟噻草胺、乙草胺、精异丙甲草胺,苗后茎叶喷雾可选用高效氟吡甲禾灵或硝磺·烟·莠去津;野稷发生危害轻的田块,土壤喷雾还可以选择异噁唑草酮、异噁草松,苗后可选择苯唑草酮、苯唑氟草酮、烟嘧磺隆,在防控其他杂草的同时,对野稷进行防控。不同作物田需根据药剂的登记范围进行选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稷 除草剂 活性 防治效果
下载PDF
中国北方现代粟、黍及其野生近缘种的淀粉粒形态数据分析 被引量:46
2
作者 杨晓燕 孔昭宸 +1 位作者 刘长江 葛全胜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64-371,共8页
对来自中国北方不同区域的9个粟(Setaria italica)样品及其野生祖本青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的7个样品,9个黍(Panicum miliaceum)样品及其近缘野生种糠稷(Panicum bisulcatum)和野黍(Eriochloa villosa)样本各1个,共27个样品进行了淀... 对来自中国北方不同区域的9个粟(Setaria italica)样品及其野生祖本青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的7个样品,9个黍(Panicum miliaceum)样品及其近缘野生种糠稷(Panicum bisulcatum)和野黍(Eriochloa villosa)样本各1个,共27个样品进行了淀粉粒分析。针对每个样品,统计100~200颗淀粉粒粒径数据,100颗形态特征数据,在此基础上初步明确了5种植物淀粉粒如下判别特征:1)5种淀粉粒中,除野黍淀粉粒为小粒径(X=4.8±0.8μm)的椭球形和球形外,其余4种淀粉粒都以多面体为主,球形或近球形为辅,脐点居中开放,黍、粟、青狗尾草和糠稷淀粉的平均粒径分别为(?)=7.3±1.4μm,(?)=9.9±2.3μm,(?)=7.7±1.4μm和(?)=6.9±1.2μm。2)粒径大于12μm的淀粉粒一般不是黍的淀粉粒。3)粒径大于14μm的淀粉粒99.9%来自粟。3)粒径小于11μm的淀粉粒,如果超过40%的淀粉粒表面无裂隙,极有可能为黍属的淀粉粒;如果有超过30%的淀粉粒表面具有裂隙,则非常有可能来自狗尾草属。4)近乎45%的粟淀粉粒粒径处于11~14μm,而只有约4%的青狗尾草淀粉粒粒径位于这一区间。如果粒径在11~14μm的淀粉粒含量超过获得淀粉粒总量的4%,则其中很可能包含有粟的淀粉粒。以上标准在鉴定时还需要综合考虑。高粱(Sorghum bicolor)与薏米(Coix chinensis)在粒径和形态上与狗尾草属和黍属有部分重合,但大部分高粱的淀粉粒具有层纹,薏米则有30%的粒径大于14μm,与粟只有5%的淀粉粒位于这一粒径范围有很大的区别。通过研究发现,在现阶段,典型黍亚科(Panicoideae)种类淀粉形态在统计上的区别是明显的,但仅依靠少量颗粒特征进行区分是困难的,如何把现代淀粉特征准确应用到考古样品的鉴定中,还有待更多的淀粉埋藏学研究。目前,针对粟、黍及其野生近缘种的鉴别,植硅体分析的效果明显好于淀粉粒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粟、黍及其近缘野生种 淀粉粒形态 中国北方
下载PDF
谷子及其近缘野生种酯酶同工酶分析(Ⅰ) 被引量:9
3
作者 吴权明 陈雪婷 朱静林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106-109,T001,共5页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 ,对谷子、青狗尾草和西藏野生材料进行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 :种内不同品种 (类型 )间的同工酶谱差异性主要表现为少数酶带的差异及相应酶带相对活性不同 ,但它们的活性分布趋势是相同的 ;西藏 1 90野...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 ,对谷子、青狗尾草和西藏野生材料进行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 :种内不同品种 (类型 )间的同工酶谱差异性主要表现为少数酶带的差异及相应酶带相对活性不同 ,但它们的活性分布趋势是相同的 ;西藏 1 90野生材料应划归于谷子的范畴 ,属谷子的一种特殊类型 ,将西藏野生材料定名为“西藏野谷子”是正确的 ;青狗尾草按照其同工酶谱可划分为 3种类型 ,其中类型 是谷子起源的最可能祖先 ,该类型在我国黄土高原的分布进一步证明黄土高原是谷子起源中心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野生种 酯酶同工酶
下载PDF
中国野生黍稷资源收集保存与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敏轩 许月 陆平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35-1445,共11页
研究作物的野生近缘植物,是确定作物起源演化的重要依据。栽培黍稷作为旱作农业的代表性作物,距今已有1万多年的栽培历史。野生黍稷是栽培黍稷的野生近缘种,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黍稷栽培区以及野外林缘草地,在研究栽培黍稷起源演化过程... 研究作物的野生近缘植物,是确定作物起源演化的重要依据。栽培黍稷作为旱作农业的代表性作物,距今已有1万多年的栽培历史。野生黍稷是栽培黍稷的野生近缘种,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黍稷栽培区以及野外林缘草地,在研究栽培黍稷起源演化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总结了我国在野生黍稷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遗传多样性分析、与栽培黍稷亲缘关系等方面取得的进展,探讨了野生黍稷在栽培黍稷起源演化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展望了未来我国在野生黍稷资源收集保存、有效利用和深入研究中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黍稷 种质资源 收集保存 遗传多样性 黍稷起源
下载PDF
谷子与轮生狗尾草(2X、4X)种间的亲缘关系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吴权明 白君礼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6期954-959,T002,共7页
将同工酶技术与细胞遗传学相结合 ,对谷子与轮生狗尾草 (2 X、4X)野生种之间的遗传与进化关系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谷子与轮生狗尾草四倍体类型 (4X)具有一定的同源性 ,而与轮生狗尾草二倍体类型 (2 X)的同源性较少。轮生狗尾草... 将同工酶技术与细胞遗传学相结合 ,对谷子与轮生狗尾草 (2 X、4X)野生种之间的遗传与进化关系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谷子与轮生狗尾草四倍体类型 (4X)具有一定的同源性 ,而与轮生狗尾草二倍体类型 (2 X)的同源性较少。轮生狗尾草四倍体类型与轮生狗尾草二倍体类型具有与谷子相近的同源性。青狗尾草 (谷子 )和轮生狗尾草二倍体类型 (2 X)是轮生狗尾草四倍体类型 (4X)最可能的两个祖先种。轮生狗尾草二倍体类型与四倍体类型尽管在形态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由于生殖隔离的存在 ,将轮生狗尾草二倍体类型命名为 Setariaverticillata,轮生狗尾草四倍体类型命名为 Setaria verticiformis是正确的 ,它们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分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野生种 同工酶 细胞遗传学 轮生狗尾草
下载PDF
谷子及其近缘野生种酯酶同工酶分析(Ⅱ) 被引量:3
6
作者 吴权明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39-44,共6页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 ,对谷子及其 8个狗尾草野生种进行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 :谷子及其不同野生种种间同工酶谱差异性主要表现为大多数酶带的差异 ,酯酶同工酶的酶带条数与各种间的倍性水平无明显相关关系。谷子、西藏 1 9...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 ,对谷子及其 8个狗尾草野生种进行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 :谷子及其不同野生种种间同工酶谱差异性主要表现为大多数酶带的差异 ,酯酶同工酶的酶带条数与各种间的倍性水平无明显相关关系。谷子、西藏 1 90和青狗尾草 3个物种间的亲缘关系最为密切 ,这 3个物种与法氏狗尾草、断穗狗尾草表现出较近的亲缘关系 ,轮生狗尾草的 2个种居中 ,而金色狗尾草、皱叶狗尾草之间以及与上述几个物种间的亲缘关系较远。轮生狗尾草二倍体种与轮生狗尾草四倍体种表现出较近的亲缘关系。将前人的细胞遗传学研究结果与本试验结果相结合进行分析 ,发现谷子染色体组具有 4条酯酶同工酶标志带 ,通过这 4条标志带可初步判定在狗尾草属某一野生种中谷子 (青狗尾草 )染色体组的存在。结果还表明 ,青狗尾草同工酶谱的类型 与法氏狗尾草、断穗狗尾草的起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同工酶 野生种 酯酶
下载PDF
基于SSR标记的黍稷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研究 被引量:35
7
作者 薛延桃 陆平 +2 位作者 乔治军 刘敏轩 王瑞云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846-2859,3036,3037,3038,3039,3040,3041,3042,共21页
【目的】利用SSR标记,分析黍稷种质资源(野生材料和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揭示不同来源黍稷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和遗传群体结构差异,为黍稷起源进化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用6份地理差异显著的黍稷种质资源对137对小宗作物课题组开... 【目的】利用SSR标记,分析黍稷种质资源(野生材料和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揭示不同来源黍稷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和遗传群体结构差异,为黍稷起源进化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用6份地理差异显著的黍稷种质资源对137对小宗作物课题组开发的具有多态性的SSR引物进行初步筛选,最终筛选103对条带清晰、扩增良好且多态性稳定的SSR引物,利用这103对多态性SSR标记对146份黍稷材料进行PCR扩增,通过遗传参数、聚类、遗传结构等分析,评估不同个体间及不同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探讨遗传结构差异。【结果】103对SSR标记共检测出308个等位基因(Na),平均值为2.99,平均Shannon-Weaver指数(I)为0.8478,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3642,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指数(PIC)为0.5544。103对SSR标记的分布区间为0—1、1—2、2—3、3—4和4—5,分辨率范围为0.334—4.002,77.67%的标记分布于区间1—4,具有适度分辨力。国内资源的观测等位基因数(2.9126)、多样性指数(0.8302)、期望杂合度(0.5023)、多态性信息含量指数(0.5278)均高于国外资源,遗传多样性更丰富。12个群体的遗传距离的变化范围为0.0783—0.5762,均值为0.2938;遗传一致度变化范围为0.5620—0.9247,均值为0.75,遗传相似性与地理分布具有一定相关性,地理分布越近,遗传距离越小,遗传一致度越高。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为0.15处可以把12个群体分为4个组群,其中南美洲和山西资源各自独立分为一支,与其他资源亲缘关系较远。个体间聚类中,国内外资源划分非常显著,在遗传距离为0.63处,146份黍稷资源可分为3大组群,组群Ⅰ和组群Ⅱ为国外资源,组群Ⅲ为国内资源。组群Ⅱ在遗传距离为0.39处又分为3个亚群,组群Ⅲ在遗传距离为0.45处分为5个亚群,其中亚洲与欧洲资源、中国河北与中国山西、中国内蒙古资源的遗传关系较近。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国内外群体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其中5个组群(组群2、组群5、组群6、组群7和组群9)为国内野生资源特有基因型,分布较为分散;2个组群(组群1和组群4)为国外资源特有基因型,分布较为集中。中国宁夏、南美洲资源的群体结构趋向单一化,中国河北、中国黑龙江、亚洲资源的群体结构趋向多元化。UPGMA聚类结果与遗传结构分析结果一致,且不同地区黍稷资源群体间遗传关系远近均与其地理分布相关。【结论】野生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高于国外资源,其中中国河北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中国河北可能是黍稷的起源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黍稷 野生糜子 国外品种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下载PDF
谷子近缘野生种的亲缘关系及其利用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赵美丞 刁现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7-279,共13页
谷子在约1万年前由青狗尾草驯化而来,我国是谷子的起源中心。谷子所属的狗尾草属在全世界约有125个种,其中中国有15个种,从二倍体到八倍体均有。目前利用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鉴定出狗尾草属6个基因组,利用分子标记分析发现狗尾草属是多... 谷子在约1万年前由青狗尾草驯化而来,我国是谷子的起源中心。谷子所属的狗尾草属在全世界约有125个种,其中中国有15个种,从二倍体到八倍体均有。目前利用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鉴定出狗尾草属6个基因组,利用分子标记分析发现狗尾草属是多起源的,与其多样性的基因组一致。系统演化分析发现,青狗尾草和谷子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法式狗尾草和轮生狗尾草;基因组比较分析发现,S.adhaerans的B基因组和S.grisebachii的C基因组与谷子和青狗尾草的A基因具有相对近的亲缘关系,而其他基因组和谷子亲缘较远。在野生资源的利用方面,谷子育种工作者已成功将近缘野生种自然发生的抗除草剂基因转育到谷子中,培育成功了可化学除草的新品种并在生产上利用。本文对谷子野生种的分类、基因组构成、系统进化关系和遗传育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讨论了谷子近缘野生种在谷子起源与驯化、遗传育种中起到的作用,并对谷子近缘野生种在谷子驯化及育种中的进一步利用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近缘野生种 系统进化分析 遗传育种
下载PDF
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粟类植物的驯化起源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李国强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3-108,共16页
近年来取得的植物考古学证据表明,在距今约三万至一万年之间的旧时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北方地区对植物性食物的利用经历了由广谱采集到集约—专项采集的进程,并在距今一万年前后的东胡林遗址出现了对粟类植物的原初驯化。就器... 近年来取得的植物考古学证据表明,在距今约三万至一万年之间的旧时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北方地区对植物性食物的利用经历了由广谱采集到集约—专项采集的进程,并在距今一万年前后的东胡林遗址出现了对粟类植物的原初驯化。就器物而言,在年代介于距今24000至10000年前后的太行山南端—黄河北部弯道地区的各遗址中,都只有代表单一采集模式的石磨盘出现,而在介于约12000至9000的太行山北麓—燕山南麓和太行山东麓北段地区(即桑干河—永定河流域和拒马河—大清河流域)的多个遗址中,已出现了由石磨盘、陶器、石镰、石锄等代表粟类植物专项加工和集约采集模式的组合工具,由此构成了诱发驯化的必要条件并产生了具有早期驯化特征的品种。因此,后一地区应该是北方粟类植物的原初驯化中心。这一驯化过程的产生,是该区古人类在旧石器晚期发达的细石器文化的作用下,为适应末次冰期以来的气候和环境变化、特别是距今12800至11500年期间的新仙女木期降温事件造成的动物性食物的短缺,不断开发粟类食物资源引发的必然结果。同时,气候与食物资源的变化以及人口压力也必然导致该区人群的迁移,特别是寒冷时期的南迁。但是,早于距今一万年前的南下人群并没有承载对粟类植物进行驯化的技能,在新的聚居地仍然延续着传统的狩猎—采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文化转变时期 中国北方 粟类植物的原初驯化
下载PDF
《金匮要略》“野苣”“白苣”考
10
作者 银赟 张琦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4-306,共3页
《金匮要略》第25篇“果实菜谷禁忌并治”有“野苣”“白苣”2种食物,古今医家多认为是苦菜或莴苣,但惜未论述考证经过。本文首先通过考证篇中条文来源,判断出“野苣”“白苣”是秦汉时的1种食物,再通过“莴苣”传入我国的时间和梳理苦... 《金匮要略》第25篇“果实菜谷禁忌并治”有“野苣”“白苣”2种食物,古今医家多认为是苦菜或莴苣,但惜未论述考证经过。本文首先通过考证篇中条文来源,判断出“野苣”“白苣”是秦汉时的1种食物,再通过“莴苣”传入我国的时间和梳理苦菜的别名,认为二者不是苦菜和莴苣。然后判断出“苣”是“秬”的类化字,学术界又以“黍”释“秬”,再查阅《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和相关期刊论文,得出“秬”是黍中有糯性且黑壳粒大的品种,“野苣”是其野生种,“白苣”可能是黍中非糯性且苗期叶片带淡绿色(所谓微白)的品种,也可能是黍中白壳的品种,二者的原植物是今禾本科黍属植物黍(Panicum miliaceu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要略》 野苣 白苣 苦菜 莴苣 考证
下载PDF
Preliminary attempt to distinguish the domesticated pigs from wild boars by the methods of carbon and nitrogen stable isotope analysis 被引量:9
11
作者 Michael P.RICHARDS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9年第1期85-92,共8页
Despite great achievements in the origins of domestic pigs made by the methods of zooarchae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how to scientifically distinguish the domesticated pigs from wild boars during the early stage of ... Despite great achievements in the origins of domestic pigs made by the methods of zooarchae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how to scientifically distinguish the domesticated pigs from wild boars during the early stage of pig domestication is still poorly understood.Compared to wild boar's diets which come from the natural environment,the diets of domestic pigs are more easily influenced by human feeding activities.Therefore,in principle,exploration of the dietary differences among pigs and 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n pig diets fed by humans can have great potential to differentiate between wild boars and domesticated pigs.To reveal dietary differences among pigs and distinguish the domesticated pigs from wild boars based on comparison with the diets of humans and other animals,we analyzed the carbon and nitrogen stable isotopes of human bones from Xiaojingshan Site and animal bones from Yuezhuang Site,both of which belong to Houli Culture in Shandong Province and date to about 8500―7500 years ago.The mean δ 13C value((-17.8 ± 0.3)‰) and δ 15N value((9.0±0.6)‰) in human collagen indicate that although millet agriculture began it was not the main subsistence strategy as millets are typical of C4 plants and that humans made a living mainly by gathering,hunting or raising some domesticated animals.The δ 13C value(-16.1‰) and δ 15N value(6.9‰) in the bovine suggest that C3 plants were dominant in its diet with some C4 plants complemented.The fish has lower δ 13C value(-24.9‰) and higher δ 15N value(8.8‰) than the bovine,which is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isotopic values from Eurasian freshwater fish.Based on the differences in carbon and nitrogen isotope values,the pig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A group,composed of two pigs,has low δ 13C values(-18.1‰,-20.0‰) and low δ 15N values(4.7‰,6.0‰).B group,only one pig,has the highest δ 13C value(-10.6‰) and mediate δ 15N value(6.4‰).As for the C group,also only one pig,low δ 13C value(-19.0‰) and the highest δ 15N value(9.1‰) are observed.Previous studies on the stable isotopes from modern or ancient wild boars' bones have suggested that C3 plants are predominated in their diets and that their δ 15N values are close to those in herbivores and far from those in carnivores.Based on the comparison with the isotope values from humans,the wild boars and the domestic pigs from Xipo Site in Henan 6000―5500 years ago and Kangjia Site in Shaanxi 4500―4000 years ago,we conclude that A pig group belongs to wild boars while B and C groups can be attributed to domesticated pi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igins of domestic PIGS early stage of DOMESTICATION differentiation of domesticated PIGS from wild BOARS carbon and nitrogen stable isotope analysis millet agricultur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