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rrelation between cerebral neurotransmitters levels by 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and HbA1c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1
作者 Xiang-Yu Gao Chen-Xia Zhou +5 位作者 Hong-Mei Li Min Cheng Da Chen Zi-Yi Li Bo Feng Jun Song 《World Journal of Diabetes》 SCIE 2024年第6期1263-1271,共9页
BACKGROUND Cognitive dysfunction is the main manifestation of central neuropathy.Although cognitive impairments tend to be overlooked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DM),there is a growing body of evidence linking ... BACKGROUND Cognitive dysfunction is the main manifestation of central neuropathy.Although cognitive impairments tend to be overlooked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DM),there is a growing body of evidence linking DM to cognitive dysfunction.Hyperglycemia is closely related to neurological abnormalities,while often disregarded in clinical practice.Changes in cerebral neurotransmitter levels are associated with a variety of neurological abnormalities and may be closely related to blood glucose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M(T2DM).AIM To evaluate the concentrations of cerebral neurotransmitters in T2DM patients exhibiting different hemoglobin A1c(HbA1c)levels.METHODS A total of 130 T2DM patients were enrolled at the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of Shanghai East Hospital.The participant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according to their HbA1c levels using the interquartile method,namely Q1(<7.875%),Q2(7.875%-9.050%),Q3(9.050%-11.200%)and Q4(≥11.200%).Clinical data were collected and measured,including age,height,weight,neck/waist/hip circumferences,blood pressure,comorbidities,duration of DM,and biochemical indicators.Meanwhile,neurotransmitters in the left hippocampus and left brainstem area were detected by 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RESULTS The HbA1c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urinary microalbumin(mALB),triglyceride,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and beta cell function(HOMA-β),N-acetylaspartate/creatine(NAA/Cr),and NAA/choline(NAA/Cho).Spearman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mALB,LDL-C,HOMA-IR and NAA/Cr in the left brainstem area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level of HbA1c(P<0.05),whereas HOMA-β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HbA1c level(P<0.05).Ordered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NAA/Cho[Odds ratio(OR):1.608,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1.004-2.578,P<0.05],LDL-C(OR:1.627,95%CI:1.119-2.370,P<0.05),and HOMA-IR(OR:1.107,95%CI:1.031-1.188,P<0.01)were independent predictors of poor glycemic control.CONCLUSION The cerebral neurotransmitter concentrations in the left brainstem area in patients with T2DM are closely related to glycemic control,which may be the basis for the changes in cognitive function in diabetic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Hemoglobin A1c 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NEUROTRANSMITTERS Central neuropathy
下载PDF
7.0T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evaluation of the amyloid beta(1–40) animal model of Alzheimer's disease: comparison of cytology verification 被引量:6
2
作者 Lei Zhang Shuai Dong +1 位作者 Guixiang Zhao Yu Ma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4期430-435,共6页
3.0T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ic imaging brain function in Alzheimer's disease. However, is a commonly used method in the research ot the role of 7.0T high-field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ic imaging in brain... 3.0T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ic imaging brain function in Alzheimer's disease. However, is a commonly used method in the research ot the role of 7.0T high-field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ic imaging in brain function of Alzheimer's disease remains unclear. In this study, 7.0T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showed that in the hippocampus of Alzheimer's disease rats, the N-acetylaspartate wave crest was reduced, and the creatine and choline wave crest was elevated. This finding was further supported by 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which showed a loss of hippocampal neurons and more glial cells. Moreover, electron microscopy showed neuronal shrinkage and mitochondrial rupture,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revealed small size hippocampal synaptic vesicles, incomplete synaptic structure, and reduced number. Overall,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7.0T high-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detected the lesions and functional changes in hippocampal neurons of Alzheimer's disease rats in vivo, allowing the possibility for assessing the success rate and grading of the amyloid beta (1-40) animal model of Alzheimer's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e regeneration Alzheimer's disease 1-40 high-field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NEUROPATHOLOGY N-ACETYLASPARTATE CREATINE CHOLINE hippocampus NSFC grant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Three dimensional structure prediction and prot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alysis of toxic pesticides in human blood plasma 被引量:1
3
作者 Amit Kumar Sharma Rajeev Kumar Tiwari Mulayam Singh Gaur 《The Journal of Biomedical Research》 CAS 2012年第3期170-184,共15页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assignments of hydrolyzed products extracted from human blood plasma.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chemical, functional and structural pr...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assignments of hydrolyzed products extracted from human blood plasma.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chemical, functional and structural prop- erties of highly toxic pesticide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he PreADME analysis. We observed that toxic pesticides possessed higher molecular weight and, more hydrogen bond donors and acceptors when compared with less toxic pesticides. The occurrence of functional groups and structural properties was analyzed using ~H-NMR. The ~H- NMR spectra of the phosphomethoxy class of pesticid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methyl resonances at 3.7-3.9 ppm (8) with the coupling constants of 11-16 Hz (Je-cns). In phosphoethoxy pesticides, the methyl resonance was about 1.4 ppm (8) with the coupling constant of 10 Hz (Je-cH2) and the methylene resonances was 4.2-4.4 ppm (8) with the coupling constant of 0.8 Hz (Jp-cH3), respectively. Our study shows that the values of four parameters such as chemical shift, coupling constant, integration and relaxation time correlated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toxic pesticides, and can be used to characterise the proton groups in the molecular structures of toxic pestici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h-nmr toxic pesticid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parameter relaxation time computa- tional tool data interpretation
下载PDF
核磁共振氢谱法(~1H-NMR)测定西他沙星标准物质的含量 被引量:3
4
作者 张芬芬 蒋孟虹 +2 位作者 孙林林 毛黎顺 沈文斌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37-141,共5页
目的建立核磁共振氢谱法测定西他沙星标准物质的绝对含量。方法采用Bruker AVANCE-500型和AVANCE-300型仪器,分别以盐酸吉西他滨和齐多夫定为内标,西他沙星中质子信号在δ8.69,δ7.76,δ3.43和δ3.14,盐酸吉西他滨质子信号在δ8.12,δ6... 目的建立核磁共振氢谱法测定西他沙星标准物质的绝对含量。方法采用Bruker AVANCE-500型和AVANCE-300型仪器,分别以盐酸吉西他滨和齐多夫定为内标,西他沙星中质子信号在δ8.69,δ7.76,δ3.43和δ3.14,盐酸吉西他滨质子信号在δ8.12,δ6.21和δ6.02,齐多夫定中质子信号在δ7.61和δ6.01作为定量峰,0.5 mL DMSO-d6∶氚代盐酸(DCl,44.8mg·L^-1)=4∶1为溶剂,测定条件为:探头温度303K,谱宽11.0,中心频率4.9,脉冲序列为zg 30°,延迟时间20s,采样次数32次,窗函数0.3Hz。结果在此条件下,样品与内标盐酸吉西他滨及齐多夫定的定量峰分离良好,进样精密度及重复性较好,线性范围宽,样品与内标盐酸吉西他滨和齐多夫定质量比分别在0.354 9~1.343 9和0.312 4~1.189 2范围内,其线性拟合方程分别为:Y=1.440 9X+0.017 8(r=1.000 0,n=5),Y=1.634 6X+0.008 5(r=0.999 9,n=5)。结果西他沙星的含量分别为99.26%(RSD为0.06%)和99.22%(RSD为0.17%)。结论该方法准确、专属、简便、快速,适用于该药物标准物质的绝对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氢谱法 西他沙星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基于~1H-NMR的原发性肝癌脾虚湿盛证患者尿液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东 李晶洁 《实用癌症杂志》 2019年第6期878-881,共4页
目的 通过对原发性肝癌脾虚湿盛证患者尿液代谢组学研究,以探讨原发性肝癌脾虚湿盛证患者代谢变化机理。方法 选取35例脾虚湿盛证肝癌患者、35例非脾虚湿盛证肝癌患者和40例和平质健康体检者的尿液进行核磁共振氢谱检测(proton nuclear ... 目的 通过对原发性肝癌脾虚湿盛证患者尿液代谢组学研究,以探讨原发性肝癌脾虚湿盛证患者代谢变化机理。方法 选取35例脾虚湿盛证肝癌患者、35例非脾虚湿盛证肝癌患者和40例和平质健康体检者的尿液进行核磁共振氢谱检测(prot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NMR),谱图积分结果使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artial least square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进行分析。结果 原发性肝癌患者尿中肌酐、马尿酸、氧化三甲胺(TMAO)、柠檬酸、丙氨酸、亮氨酸、谷氨酸含量均较较对照组健康人低(P<0.01),且脾虚湿盛证组低于非脾虚湿盛证组(P<0.05);而牛磺酸、琥珀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脾虚湿盛证组高于非脾虚湿盛证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原发性肝癌患者尿中乙酸含量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脾虚湿盛证组与非脾虚湿盛证组中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存在糖代谢、脂类代谢、氨基酸分解代谢紊乱,且原发性肝癌脾虚湿盛证患者体内多种生命代谢的紊乱程度较非脾虚湿盛证患者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氢谱检测 原发性肝癌 脾虚湿盛证 尿液 代谢组学
下载PDF
基于^(1)H-NMR的冠心病血瘀证、痰浊证的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易敏 戴幸平 +3 位作者 李秋霞 赵玉航 聂闪闪 王东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91-600,共10页
目的:冠心病以其极高的发病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对冠心病药物治疗及作用靶点的研究仍非常迫切。本研究旨在运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NMR)代谢组学技术建立冠心病血瘀证及痰浊证的指... 目的:冠心病以其极高的发病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对冠心病药物治疗及作用靶点的研究仍非常迫切。本研究旨在运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NMR)代谢组学技术建立冠心病血瘀证及痰浊证的指纹代谢图谱,寻找这2种证型的血浆标志性代谢物,并揭示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血瘀证的机制。方法:采集符合纳入标准的69例冠心病血瘀证患者、60例冠心病痰浊证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受试者的清晨空腹血浆,基于^(1)H-NMR构建冠心病血瘀证及痰浊证的^(1)H-NMR指纹代谢图谱。使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正交化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寻找冠心病血瘀证及冠心病痰浊证的标志性代谢物。随机抽取冠心病血瘀证患者30例,予血府逐瘀汤治疗30 d,对治疗前后的清晨空腹血浆进行^(1)H-NMR检测,分析冠心病血瘀证患者服药前后标志性代谢物的变化。结果:冠心病血瘀证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的代谢物有以下15种:3-羟基丁酸、乳酸、丙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丙酮酸、磷脂酰胆碱、甘油磷脂酰胆碱、甘氨酸、葡萄糖、苯丙氨酸、柠檬酸、酪氨酸、甲酸盐、极低密度脂蛋白,除葡萄糖、3-羟基丁酸、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外,其他12种代谢物水平均下降。冠心病痰浊证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的代谢物有以下16种:缬氨酸、乳酸、丙氨酸、N-乙酰-β-葡萄糖苷酶、谷氨酸、谷氨酰胺、丙酮酸、肌酸、胆碱、甘氨酸、葡萄糖、苯丙氨酸、柠檬酸、组氨酸、酪氨酸、甲酸盐,除葡萄糖和胆碱2种水平升高外,其他14种代谢物水平均下降。冠心病血瘀证患者服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后胆碱、磷脂/甘油磷脂类、肌酸、脂质、柠檬酸水平升高,乳酸水平下降。结论:^(1)H-NMR结合多元统计学方法能够建立诊断冠心病血瘀证和痰浊证证型的有效模型,找到证型相关标志性代谢物;血府逐瘀汤可通过调节脂质代谢、能量代谢治疗冠心病血瘀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血瘀证 冠心病痰浊证 代谢组学 核磁共振氢谱 血府逐瘀汤
下载PDF
缴获电子烟油样品中75种合成大麻素的^(1)H qNMR定量分析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翠梅 贾薇 +1 位作者 宋春辉 花镇东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05-613,共9页
通过考察75种合成大麻素(SCRAs)的关键定量参数,首次建立了可用于电子烟油样品中75种SCRAs定量分析的核磁共振氢谱定量分析方法(^(1)H qNMR)。以1,3,5-三甲氧基苯为内标,将烟油样品经氘代甲醇稀释后直接进行分析。方法的定量下限为0.03%... 通过考察75种合成大麻素(SCRAs)的关键定量参数,首次建立了可用于电子烟油样品中75种SCRAs定量分析的核磁共振氢谱定量分析方法(^(1)H qNMR)。以1,3,5-三甲氧基苯为内标,将烟油样品经氘代甲醇稀释后直接进行分析。方法的定量下限为0.03%(质量分数),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0.90%,日间RSD小于1.5%,基质加标回收率为93.3%~100%。采用1H qNMR法对19份缴获烟油样品中的4种合成大麻素3,3-二甲基-2-[1-(5-氟戊基)吲唑-3-甲酰氨基]丁酸甲酯(5F-ADB)、2-[1-(5-氟戊基)-1H-吲哚-3-甲酰氨基]-3,3-二甲基丁酸甲酯(5F-MDMB-PICA)、2-[1-(4-氟丁基)-1H-吲唑-3-甲酰氨基]-3,3-二甲基丁酸甲酯(4FMDMB-BUTINACA)、N-(1-氨基-3,3-二甲基-1-氧代丁-2-基)-1-丁基-1H-吲唑-3-甲酰胺(ADB-BUTINACA)进行定量分析,得到其含量范围为0.072%~2.056%。19份烟油样品的^(1)H qNMR定量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该研究所建立的电子烟油中SCRAs的定量分析^(1)H qNMR法无需标准物质,操作简单,定量结果准确,解决了缺乏标准物质时复杂基质中SCRAs定量分析的难题。目前国内外尚未有采用^(1)H qNMR对电子烟油中75种SCRAs定量分析的报道。该研究进一步拓宽了^(1)H qNMR技术在禁毒领域的应用范围,为复杂基质中毒品和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定量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烟油 新精神活性物质(NPS) 合成大麻素 核磁共振氢谱定量分析
下载PDF
利用^1H MRS进行在体乳腺癌中复合胆碱外参照法定量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姜蕾 杜湘珂 +5 位作者 周诚 陈敏 周意明 纪立伟 孙非 申皓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3-397,共5页
目的探讨如何用外参照法利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对在体乳腺癌中的复合胆碱进行绝对定量。方法配制5个不同浓度的胆碱测试模型及一个胆碱校对模型。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对各测试模型的同一位置进行MRS采集,统计胆碱峰峰下面积与胆... 目的探讨如何用外参照法利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对在体乳腺癌中的复合胆碱进行绝对定量。方法配制5个不同浓度的胆碱测试模型及一个胆碱校对模型。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对各测试模型的同一位置进行MRS采集,统计胆碱峰峰下面积与胆碱浓度之间是否呈线性相关。对水模进行T1WI成像,绘制不同位置信号强度的变化曲线。对同一校对模型的同一位置采用不同大小的体素进行MRS采集,统计体素大小与胆碱峰峰下面积是否呈线性相关。测量胆碱测试模型及校对模型中胆碱的T1及T2值。验证胆碱浓度绝对定量的校对公式。对7例乳腺癌病人进行乳腺MRS采集,利用校对公式以胆碱校对模型中的胆碱浓度为参照计算出乳腺癌中复合胆碱的浓度。结果胆碱测试模型的胆碱峰峰下面积与胆碱浓度之间呈线性相关。同一模型同一位置胆碱峰峰下面积与体素大小呈线性相关。测试模型及校对模型中胆碱的T1及T2值分别为1902.5/1032.8、2426.3/989.4。利用校对公式估计出的校对模型的胆碱浓度为(5.2±1.0)mM,与校对模型的实际浓度比较二者无显著差异(t=0.6,P>0.05)。7例乳腺癌中的复合胆碱浓度为(3.64±2.52)mM。结论外参照法是进行乳腺癌中复合胆碱浓度定量的可行及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氢质子波谱 乳腺肿瘤 胆碱 定量
下载PDF
4-氨基-5-[2-(4-氯苯氧甲基)苯并咪唑-1-亚甲基]-1,2,4-三唑-3-硫酮的核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英俊 刘丽军 +1 位作者 许永廷 孙淑琴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02-905,共4页
在无水乙醇和KOH存在下,将2-(4-氯苯氧甲基)-1-苯并咪唑乙酰肼(1)与CS2反应,合成出了中间体酰肼二硫代甲酸钾盐。此中间体再与过量的水合肼反应,经环化得到一种新化合物4-氨基-5-[2-(4-氯苯氧甲基)苯并咪唑-1-亚甲基]-1,2,4-三唑-3-硫... 在无水乙醇和KOH存在下,将2-(4-氯苯氧甲基)-1-苯并咪唑乙酰肼(1)与CS2反应,合成出了中间体酰肼二硫代甲酸钾盐。此中间体再与过量的水合肼反应,经环化得到一种新化合物4-氨基-5-[2-(4-氯苯氧甲基)苯并咪唑-1-亚甲基]-1,2,4-三唑-3-硫酮。采用元素分析、IR及NMR技术确定了新化合物的结构,并利用2D NMR技术对其两种异构体(硫酮和硫醇)的1H和13C NMR谱带进行了全归属,给出了相应的偶合常数J值以及异构体所占的比例。实验表明,新化合物在DMSO中存在硫酮和硫醇两种异构体的互变,并且硫酮占主导,含量为81.9%,而硫醇的含量仅为1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 4-三唑类衍生物 核磁共振波谱 结构解析 互变异构
下载PDF
N-取代苯基马来酰亚胺合成的^1H—NMR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祥萱 王煊军 +2 位作者 杨绪杰 汪信 陆路德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CAS 2004年第1期53-56,共4页
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对合成的N 取代苯基马来酰亚胺系列产物和反应过程的跟踪表征.通过研究产物和反应过程混合物的碳碳双键上质子、苯环上质子的化学位移和强度变化,判断反应进行程度.同时还研究了取代基对反应产物和中间产物的碳碳双键... 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对合成的N 取代苯基马来酰亚胺系列产物和反应过程的跟踪表征.通过研究产物和反应过程混合物的碳碳双键上质子、苯环上质子的化学位移和强度变化,判断反应进行程度.同时还研究了取代基对反应产物和中间产物的碳碳双键质子和苯环质子偶合常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苯基马来酰亚胺 合成 原料 中间体 单体 聚合物 核磁共振氢谱 反应过程 取代基
下载PDF
^(1)H-NMR定量测定黄芪注射液中亲水性成分和疏水性成分
11
作者 杨嘉誉 徐绍静 +4 位作者 张琪 应旭辉 李文竹 潘坚扬 瞿海斌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321-3330,共10页
目的建立黄芪注射液中亲水性成分和疏水性成分的^(1)H-NMR定量分析方法。方法以10%氘代水(10%D2O)和氘代甲醇(CD3OD)为氘代溶剂制备黄芪注射液亲水性成分和疏水性成分的^(1)H-NMR样品。使用Bruker Avance Ⅲ 600型核磁共振波谱仪采集^(1... 目的建立黄芪注射液中亲水性成分和疏水性成分的^(1)H-NMR定量分析方法。方法以10%氘代水(10%D2O)和氘代甲醇(CD3OD)为氘代溶剂制备黄芪注射液亲水性成分和疏水性成分的^(1)H-NMR样品。使用Bruker Avance Ⅲ 600型核磁共振波谱仪采集^(1)H-NMR图谱,具体实验参数如下:Noesygppr1D脉冲序列;温度为298 K,数据点32 K,采集时间(AQ)为2.980 s,脉冲宽度(SW)为7211.54 Hz,弛豫延迟时间(D1)分别为15.0 s和20.0 s,频率偏移(O1)分别为2816.65 Hz和2930.31 Hz,接收器增益(RG)值为57,扫描次数(NS)32次。结果在^(1)H-NMR图谱中归属出33种成分,分别是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丙氨酸、乳酸、焦谷氨酸、天冬酰胺、γ-氨基丁酸、脯氨酸、甲酸、乙酸、富马酸、苹果酸、琥珀酸、丙二酸、蔗糖、果糖、半乳糖、葡萄糖、胆碱、甜菜碱、葫芦巴碱、尿苷、腺苷、胞苷、鸟苷、腺嘌呤、黄芪皂苷Ⅲ、黄芪甲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苷、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葡萄糖苷以及异黄烷苷。对其中27种化学成分(异亮氨酸、缬氨酸、丙氨酸、乳酸、焦谷氨酸、天冬酰胺、γ-氨基丁酸、脯氨酸、甲酸、乙酸、富马酸、苹果酸、琥珀酸、丙二酸、蔗糖、果糖、葡萄糖、胆碱、甜菜碱、葫芦巴碱、尿苷、腺苷、鸟苷、腺嘌呤、黄芪皂苷Ⅲ、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苷)进行定量,可定量的成分占注射液固含量90%以上。该方法的精密度、重复性、样品稳定性和耐用性良好,各个成分线性关系良好,r 2大于0.9990,加样回收回收率为98.19%~101.40%。结论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可靠的^(1)H-NMR定量方法用于测定黄芪注射液中的亲水性成分和疏水性成分,为黄芪注射液的质量评价提供了新的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核磁共振 黄芪注射液 含量测定 中药注射剂 亲水性成分 疏水性成分 ^(1)h-nmr定量分析方法 异亮氨酸 缬氨酸 丙氨酸 乳酸 焦谷氨酸 天冬酰胺 γ-氨基丁酸 脯氨酸 甲酸 乙酸 富马酸 苹果酸 琥珀酸 丙二酸 蔗糖 果糖 葡萄糖 胆碱 甜菜碱 葫芦巴碱 尿苷 腺苷 鸟苷 腺嘌呤 黄芪皂苷Ⅲ 黄芪甲苷 毛蕊异黄酮苷
原文传递
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神经胶质细胞的代谢组学研究
12
作者 马丽华 杨宏静 +2 位作者 徐晓艳 石中全 邓榕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34-141,共8页
目的研究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对人类少突胶质细胞(OL细胞)代谢的影响,从而探讨HSV-1感染的分子机制。方法将OL细胞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感染组,感染HSV-1,一组为正常对照组,不感染HSV-1,运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检测二组细胞培养液... 目的研究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对人类少突胶质细胞(OL细胞)代谢的影响,从而探讨HSV-1感染的分子机制。方法将OL细胞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感染组,感染HSV-1,一组为正常对照组,不感染HSV-1,运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检测二组细胞培养液水相代谢产物,最后由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细胞培养液水相代谢物的组成有显著差异:被HSV-1感染的OL细胞的培养液中,亮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增多,丙氨酸、甘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乳酸减少。结论 HSV-1感染改变OL细胞的氨基酸代谢,HSV-1可能通过扰乱宿主细胞的代谢路径,促进自己的繁殖,并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1 代谢组学 核磁共振氢谱 神经胶质细胞
下载PDF
^1H—MRS对碘异常引起脑损伤的诊断价值
13
作者 赵长福 张铎 +1 位作者 马隽 孟恒 《中国地方病防治》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63-265,共3页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1H-MRS)在碘异常引起脑损伤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临床诊断碘异常引起脑损伤的病例28例,其中低碘组16例,高碘组12例。使用西门子1.5 T MRI,多体素相位矩阵扫描。检测低碘组和高碘组病人海马区与正常...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1H-MRS)在碘异常引起脑损伤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临床诊断碘异常引起脑损伤的病例28例,其中低碘组16例,高碘组12例。使用西门子1.5 T MRI,多体素相位矩阵扫描。检测低碘组和高碘组病人海马区与正常参照区域的代谢物浓度,利用SPSS12.0分析各种代谢物的变化。结果1H-MRS示低碘组胆碱降低、γ-氨基丁酸、N-乙酰天门冬氨酸减少;高碘组胆碱增加、谷氨酸升高,γ-氨基丁酸、N-乙酰天门冬氨酸减少。结论1H-MRS在碘异常引起脑损伤病变定性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碘 高碘 质子磁共振波谱 脑损伤
下载PDF
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液体乳中的1,2-丙二醇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玮 耿健强 +1 位作者 许华 林立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31-1136,共6页
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选择性一维全相关谱(1D-TOCSY)及定量核磁共振法(qNMR)对液态乳中的1,2-丙二醇进行了快速筛查及含量测定,并与气相色谱法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1H NMR法以液态乳基质中1,2-丙二醇的甲基质子信号特征为初步... 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选择性一维全相关谱(1D-TOCSY)及定量核磁共振法(qNMR)对液态乳中的1,2-丙二醇进行了快速筛查及含量测定,并与气相色谱法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1H NMR法以液态乳基质中1,2-丙二醇的甲基质子信号特征为初步定性标准,选择性一维全相关谱法以1,2-丙二醇的亚甲基和次甲基质子信号特征为精确定性标准。在定性检测基础上,采用定量核磁共振法以1,2-丙二醇δ1.15处的质子峰为定量峰,3-(三甲基硅基)氘代丙酸钠(TMSP)δ0.00处的峰为内标峰,测定了液体乳中1,2-丙二醇的绝对含量。方法的检出限为0.002 mg/mL,定量下限为0.006 mg/mL。实际样品测定结果显示,NMR法与气相色谱法的检测结果一致,且NMR法前处理简单,操作方便,专属性高,在提高检测效率的同时能够避免假阳性结果出现,非常适合实际检测中液体乳中1,2-丙二醇的批量、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氢谱法 选择性一维全相关谱 定量核磁共振法 液体乳 1 2-丙二醇
下载PDF
DWI、^(1)H-MRS及DCE-MR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5
作者 杜元元 李玉智 +1 位作者 马蔚 李雨杰 《海南医学》 CAS 2022年第3期352-356,共5页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及磁共振增强扫描(DCE-MR)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1年2月榆林市中医医院收治的36例经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病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9例病理...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及磁共振增强扫描(DCE-MR)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1年2月榆林市中医医院收治的36例经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病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9例病理结果为前列腺增生的患者纳入良性病变组,17例病理结果为前列腺癌肿的患者纳入恶性病变组,另选取同期院内体检的20例健康男性志愿者纳入对照组。对所有受检者进行DWI、^(1)H-MRS及DCE-MR检查,比较各组受检者的表观扩散系数(ADC)、(胆碱+肌酸)/枸橼酸盐比值(CC/C)、增强扫描SI-T曲线的峰值时间(T_(max))、最大信号强度(SI_(max))和信号强化率(R)。结果恶性病变组患者的ADC值为(0.89±0.15),明显低于良性病变组的(1.24±0.18)和对照组的(1.68±0.23),且良性病变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病变组患者的CC/C、SI_(max)、R值分别为(1.99±0.36)、(168.73±23.49)%、(4.01±0.64),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0.78±0.20)、(151.45±17.61)%、(2.37±0.49)和对照组的(0.32±0.04)、(120.33±15.43)%、(1.04±0.22),且良性病变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病变组患者的T_(max)为(89.04±24.73)s,明显低于良性病变组的(156.23±25.69)s和对照组的(189.60±12.43)s,且良性病变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1)H-MRS及DCE-MR在前列腺患者良恶性病变诊断中均有其独有的特性和优点,临床诊断中联合多种检测手段可以有效筛查诊断前列腺病变情况,提升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加权成像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磁共振增强扫描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癌 诊断
下载PDF
基于核磁共振氢谱代谢组学研究阿拉伯木聚糖及其复合多糖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小鼠粪便代谢物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茜 赵鑫 +3 位作者 成锦华 唐俊妮 朱成林 陈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40-147,共8页
为探究阿拉伯木聚糖及其复合多糖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小鼠粪便代谢产物的影响,将16只雄性ICR/KM小鼠随机分为4组,包括正常饮食组、高脂饮食组、添加阿拉伯木聚糖的高脂饮食组和添加阿拉伯木聚糖+β-葡聚糖的高脂饮食组,通过核磁共振氢谱... 为探究阿拉伯木聚糖及其复合多糖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小鼠粪便代谢产物的影响,将16只雄性ICR/KM小鼠随机分为4组,包括正常饮食组、高脂饮食组、添加阿拉伯木聚糖的高脂饮食组和添加阿拉伯木聚糖+β-葡聚糖的高脂饮食组,通过核磁共振氢谱代谢组学技术研究粪便代谢物的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4组粪便代谢物中共定性出67种小分子化合物,包括氨基酸、肽、有机酸、碳水化合物、核苷、核苷酸及其衍生物等。与正常饮食组相比,高脂饮食组小鼠粪便代谢物中胆酸盐、黄嘌呤和焦谷氨酸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缬氨酸、3-氧丁酸、4-羟基苯乙酸甲酯、3,4-二羟基苯乙酸、乙酸苯酯、谷氨酰胺、异亮氨酸和天冬氨酸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高脂饮食组相比,补充阿拉伯木聚糖组小鼠粪便代谢物中谷氨酰胺、乙酸盐、4-羟基苯乙酸甲酯、葡萄糖、天冬酰胺、异丁酸和苏氨酸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烟酸、焦谷氨酸和胆酸盐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其中,与添加阿拉伯木聚糖的高脂饮食组相比,补充阿拉伯木聚糖+β-葡聚糖的高脂饮食组小鼠粪便代谢物中焦谷氨酸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乙酸盐、丁酸盐、葡萄糖、谷氨酰胺、异丁酸和丙酸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代谢通路和富集分析结果表明主要的作用途径包括酮体的合成和分解,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酪氨酸代谢,丁酸盐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的代谢。综上,补充阿拉伯木聚糖及其复合多糖能改善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小鼠的粪便代谢组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木聚糖及其复合多糖 高脂饮食 肥胖 代谢组学 核磁共振氢谱
下载PDF
基于核磁共振氢谱的葡萄酒真实性鉴别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玉立 王丽 +4 位作者 谭丹 温昊松 金刚 李响 张昂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05-313,共9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葡萄酒在我国广泛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中国葡萄酒市场日渐壮大,假冒现象日渐严重,因此,开展葡萄酒的真实性研究也变得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16年来核磁共振氢谱(^(1)H-nuclear magnetic resonan...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葡萄酒在我国广泛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中国葡萄酒市场日渐壮大,假冒现象日渐严重,因此,开展葡萄酒的真实性研究也变得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16年来核磁共振氢谱(^(1)H-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NMR)技术在葡萄酒真实性鉴别中的应用现状,重点阐述了^(1)H-NMR技术在葡萄酒产地、品种和年份真实性鉴别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启迪和推动我国葡萄酒真实性鉴别及促进葡萄酒真实性鉴别的深入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核磁共振氢谱 真实性 鉴别
下载PDF
慢性浅表性胃炎脾气虚与脾胃湿热证患者尿液1H-NMR的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27
18
作者 施旭光 邹忠杰 +4 位作者 吴美音 曾元桂 连至诚 黄曼婷 龚梦鹃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27-1432,共6页
目的观察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脾气虚及脾胃湿热证患者尿液代谢组学变化,为两种中医证型的科学辨证提供依据。方法分别收集CSG脾气虚证、脾胃湿热证患者(各10例)和健康志愿者(10名)的尿液进行核磁... 目的观察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脾气虚及脾胃湿热证患者尿液代谢组学变化,为两种中医证型的科学辨证提供依据。方法分别收集CSG脾气虚证、脾胃湿热证患者(各10例)和健康志愿者(10名)的尿液进行核磁共振氢谱(prot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NMR)检测,综合采用多变量统计学方法中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及单变量统计分析方法测定相关代谢标志物的含量。结果 PLS-DA显示,脾气虚证、脾胃湿热证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尿液代谢状态可相互区分,在脾气虚证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尿液中共筛选得到谷氨酸、甲硫氨酸、α-酮戊二酸、二甲基甘氨酸、肌酐、牛磺酸及葡萄糖7种差异代谢产物;在脾胃湿热证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尿液中筛选得到2-羟基丁酸、氧化三甲胺、牛磺酸、马尿酸4种差异代谢产物;在脾气虚证和脾胃湿热证患者中筛选得到岩藻糖、β-羟基丁酸、丙氨酸、谷氨酸、甲硫氨酸、琥珀酸、柠檬酸、肌酐、葡萄糖、乳酸及马尿酸11种差异代谢产物。结论 CSG脾气虚证与脾胃湿热证患者的代谢差异主要体现在糖代谢、脂类代谢、氨基酸分解代谢方面,基于1H-NMR的代谢组学技术可用于临床不同中医证型的分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浅表性胃炎 脾气虚证 脾胃湿热证 代谢组学 核磁共振氢谱 尿液
原文传递
新型H^+/K^+-ATP酶抑制剂泰妥拉唑的NMR测定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力军 王林 +1 位作者 李鲁 缪振春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测定泰妥拉唑的分子结构,并对化合物的1H NMR和13C NMR谱峰信号进行归属分析。方法:采用一维、二维等核磁共振技术研究药物的分子结构。通过一维NOESY和二维远程1H-13C COSY技术测定分子中结构单元的连接位置。结果:通过对泰妥拉... 目的:测定泰妥拉唑的分子结构,并对化合物的1H NMR和13C NMR谱峰信号进行归属分析。方法:采用一维、二维等核磁共振技术研究药物的分子结构。通过一维NOESY和二维远程1H-13C COSY技术测定分子中结构单元的连接位置。结果:通过对泰妥拉唑的结构测定,确证了该药物的分子结构。结论:目标化合物的NMR测定分析结果与泰妥拉唑的化学结构式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一维NOE谱 H^+/K^+-ATP酶抑制剂 泰妥拉唑
下载PDF
两种大豆蛋白胶的化学结构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洪艳 李琴 +2 位作者 袁少飞 徐瑞英 张文福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0-93,共4页
采用红外光谱、动态热机械分析和氢核磁共振波谱法对"120"和"140"这2种大豆蛋白胶的化学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40"胶中羟基、氨基和羰基含量高于"120"胶,"120"胶中羧基含量高于&... 采用红外光谱、动态热机械分析和氢核磁共振波谱法对"120"和"140"这2种大豆蛋白胶的化学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40"胶中羟基、氨基和羰基含量高于"120"胶,"120"胶中羧基含量高于"140"胶;"120"胶的储存模量和固化温度分别为3 500 MPa和120℃左右,"140"胶的储存模量和固化温度分别为2 600 MPa和150℃左右;"120"胶黏剂中含—NH2、—CH2—COOH、—CH2—COO—CH2—、—R—CH2—OH和Ph—OH等基团,可与竹材表面形成具有高键能的醚键,具有良好的胶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胶 红外光谱分析 动态热机械分析 氢核磁共振 化学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