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脲嘧啶类除草剂Tiafenacil的合成及除草活性测定
1
作者 刘岩 裴鸿艳 +3 位作者 叶家麟 高一星 张静 张立新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325-329,共5页
为了探索除草剂Tiafenacil在防治农业杂草方面的应用前景,以3-氨基-4,4,4-三氟丁烯酸乙酯为原料,经6步反应制备得到Tiafenacil,其结构经1H NMR和ESI-MS确证,并对Tiafenacil进行除草活性测定。结果表明:Tiafenacil在苗前浓度为300 g a.i.... 为了探索除草剂Tiafenacil在防治农业杂草方面的应用前景,以3-氨基-4,4,4-三氟丁烯酸乙酯为原料,经6步反应制备得到Tiafenacil,其结构经1H NMR和ESI-MS确证,并对Tiafenacil进行除草活性测定。结果表明:Tiafenacil在苗前浓度为300 g a.i.·hm^(-2)条件下,其对稗草、苘麻的除草活性均优于对照药剂97%莠去津原药;在苗前浓度为75 g a.i.·hm^(-2)条件下,其对稗草、苘麻的除草活性均优于对照药剂97%氟磺胺草醚原药。苗后浓度为37.5、75、150、300 g a.i.·hm^(-2)条件下,其对稗草、金色狗尾草、百日草、苘麻的除草活性均可达100%,明显优于对照药剂97%氟磺胺草醚原药和97%莠去津原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fenacil 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 合成 除草活性
下载PDF
草甘膦与新型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X18002复配减量应用研究
2
作者 王均伟 黄晓慧 +4 位作者 杨然迪 袁静 王大伟 陈杰 席真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17-828,857,共13页
为降低草甘膦用量,减缓抗性杂草产生,扩大其杀草谱,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研究了温度、光照及模拟降雨等环境因子对草甘膦和新型PPO抑制剂X18002[化学名称:3-(2-氯-5-(3,5-二甲基-2,6-二氧代-4-硫代-1,3,5-三嗪-1-基)-4-乙基-氟苯基)-5-甲... 为降低草甘膦用量,减缓抗性杂草产生,扩大其杀草谱,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研究了温度、光照及模拟降雨等环境因子对草甘膦和新型PPO抑制剂X18002[化学名称:3-(2-氯-5-(3,5-二甲基-2,6-二氧代-4-硫代-1,3,5-三嗪-1-基)-4-乙基-氟苯基)-5-甲基-4,5-二氢异噁唑-5-羧酸酯]除草活性的影响,同时研究了2种药剂在杂草体内的吸收传导性,比较两种药剂的差异性并探究其复配的必要性,通过复配配比筛选试验确定最优配比后开展混配田间试验,明确使用剂量和应用技术。结果表明:在高(30~35℃)、中(20~25℃)温条件下,草甘膦(有效剂量600.0 g/hm^(2))和X18002(有效剂量37.50 g/hm^(2))对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和牛筋草Eleusine indica(L.)Gaertn.的鲜重抑制率在83.48%~100.0%之间,显著高于其在低温(10~15℃)条件下的鲜重抑制率。在照度0~22000 lx范围内,X18002在37.50 g/hm^(2)下对马齿苋和牛筋草的鲜重抑制率分别为16.03%~95.46%和2.24%~85.04%,均随照度升高而显著增大,属于需光型除草剂;而草甘膦在600.0 g/hm^(2)下对马齿苋和牛筋草的鲜重抑制率随照度的升高差异不显著,属于非需光型除草剂。施用X18002(37.50 g/hm^(2))后0.5~8 h内进行模拟降雨,其对马齿苋和牛筋草的鲜重抑制率分别为100.0%和81.76%~87.62%,均与未降雨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表明X18002具有良好的耐雨水冲刷能力;而施用草甘膦(600.0 g/hm^(2))后0.5~8 h内模拟降雨,其对马齿苋和牛筋草的鲜重抑制率均显著低于未模拟降雨处理,表明草甘膦的耐雨水冲刷能力较弱。吸收传导性试验表明,2种药剂均可被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 Medic.的根、茎、叶吸收,但相较于X18002只具有向上传导能力,草甘膦则具有向上和向下双向传导能力。复配配比筛选试验表明,X18002与草甘膦分别按质量比1:10和1:20复配,其对3种供试杂草小飞蓬Erigeron canadensis L.、牛筋草E.indica和碎米莎草Cyperus iria L.均表现出增效作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X18002+草甘膦按有效剂量为45.0+450.0 g/hm^(2)混配处理后对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小飞蓬E.canadensis、狗尾草Setaria viridis(L.)Beauv.和碎米莎草C.iria等杂草的总防效均优于草甘膦单剂1200.0 g/hm^(2)处理或与之相当,可实现草甘膦减量750.0 g/hm^(2),且该混配处理速效性优于草甘膦,持效期优于X18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甘膦 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 X18002 作用特性 除草剂混配 农药减量
下载PDF
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类除草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3
作者 周宇涵 苗蔚荣 +2 位作者 程侣柏 王大翔 柏再苏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8,共8页
概述了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类除草剂作用机理、结构 -活性关系研究进展以及新品种开发情况。
关键词 原卟啉原氧化酶 抑制剂类 除草剂 研究进展 作用机理 结构-活性关系 过氧化
下载PDF
具除草活性的脲嘧啶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泉 黄明智 +1 位作者 闵忠诚 谌伟民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3-77,共5页
具除草活性的脲嘧啶化合物属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类除草剂。概述了该类除草剂的发展过程、作用机理、构效关系,并着重综述了近年来在脲嘧啶环3-位芳环上的的结构优化情况,具体介绍了3-位N-单苯环类、N-单杂环类、N-多芳环类、N-苯并杂... 具除草活性的脲嘧啶化合物属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类除草剂。概述了该类除草剂的发展过程、作用机理、构效关系,并着重综述了近年来在脲嘧啶环3-位芳环上的的结构优化情况,具体介绍了3-位N-单苯环类、N-单杂环类、N-多芳环类、N-苯并杂环类典型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开发过程、合成方法、生物活性等。对它的发展趋势和前景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嘧啶 除草剂 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 进展
下载PDF
取代苯基吡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除草活性 被引量:12
5
作者 周宇涵 苗蔚荣 +2 位作者 程侣柏 王大翔 柏再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225-1230,共6页
以 1′-(4 -氯 -2 -氟 -5 -甲基苯基 ) -4′,4′,4′-三氟 -1 ,3-丁二酮为原料 ,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取代苯基吡唑结构的新化合物 .化合物结构经 1 H NMR,IR,CIMS和元素分析确认 .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 ,所合成的化合物对阔叶杂草具有较高... 以 1′-(4 -氯 -2 -氟 -5 -甲基苯基 ) -4′,4′,4′-三氟 -1 ,3-丁二酮为原料 ,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取代苯基吡唑结构的新化合物 .化合物结构经 1 H NMR,IR,CIMS和元素分析确认 .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 ,所合成的化合物对阔叶杂草具有较高的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代苯基吡唑类化合物 合成 除草活性 阔叶杂草 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
下载PDF
原卟啉原氧化酶(PPO)及其抑制剂的近期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建国 赵卫光 +1 位作者 王素华 李正名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4,共4页
概述了原卟啉原氧化酶 (PPO)的生理功能和酶学特征 ,该类抑制剂的作用位点和作用方式 ,除草效果 。
关键词 原卟啉原氧化酶 PPO 抑制剂 研究 除草剂 构效关系 抗性 靶标
下载PDF
距离比较法(DISCO)构建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药效团模型 被引量:6
7
作者 李爱秀 王瑾玲 缪方明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1226-1232,共7页
在原卟啉原氧化酶(Protox)三维结构未知情况下,利用距离比较法(DISCO),将8个具有代表性结构特征的Protox抑制剂,与其作用底物(基质)原卟啉原IX(Protogen IX)的分子构象进行迭合,建立了可能的药效团模型;并据此确定了Protogen IX与Proto... 在原卟啉原氧化酶(Protox)三维结构未知情况下,利用距离比较法(DISCO),将8个具有代表性结构特征的Protox抑制剂,与其作用底物(基质)原卟啉原IX(Protogen IX)的分子构象进行迭合,建立了可能的药效团模型;并据此确定了Protogen IX与Protox相互作用时,可能采取的活性构象.这些信息将有助于设计、开发新型Protox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卟啉原氧化酶 原卟啉原IX 抑制剂 药效团模型
下载PDF
靶标原卟啉原氧化酶除草剂的发展 被引量:15
8
作者 苏少泉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42-346,共5页
原卟啉原氧化酶在亚铁原卟啉与叶绿素生物合成中催化原卟啉原IX氧化成原卟啉IX,此种酶受到需光除草剂(protoxinhibitors)的专门抑制,迅速造成细胞受害与干枯。论述了此类除草剂的作用机制、主要品种、新的活性化合物及抗性基因的转移。
关键词 原卟啉原氧化酶 除草剂 抑制剂
下载PDF
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类除草剂进展概况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国生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1年第6期21-25,共5页
本文对近期开发的原卟啉氧化酶抑制剂按用途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文中涉及原卟啉氧化酶抑制剂的化学结构、生物活性、登记与专利和开发公司等。
关键词 除草剂 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 杂草 除草效果
下载PDF
靶标为原卟啉原氧化酶的高效除草剂品种 被引量:2
10
作者 曹坳程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1997年第4期25-29,共5页
原卟啉原IX氧化酶是血红素和叶绿素生物合成中的关键酶,是过氧化型除草剂的分子靶标,当植物用二苯醚类、酞酰亚胺类以及一些吡啶衍生物等除草剂处理后,造成原卟啉原IX积累,膜脂质破坏,最终细胞死亡。同ALS抑制剂一样,作用靶标为... 原卟啉原IX氧化酶是血红素和叶绿素生物合成中的关键酶,是过氧化型除草剂的分子靶标,当植物用二苯醚类、酞酰亚胺类以及一些吡啶衍生物等除草剂处理后,造成原卟啉原IX积累,膜脂质破坏,最终细胞死亡。同ALS抑制剂一样,作用靶标为原卟啉原氧化酶的除草剂,具有用药量低,活性高,杀草谱广,对哺乳动物低毒,对环境影响较小等优良特性。本文介绍了作用靶标为原卟啉原氧化酶的代表性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卟啉原IX 氧化酶 除草剂 靶标
下载PDF
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性除草剂的发展 被引量:13
11
作者 苏少泉 《农药研究与应用》 2011年第1期1-5,共5页
原卟啉原氧化酶是四吡咯生物合成途径中最后一种酶,是包括二苯醚、环状亚胺、噁二唑等多种类型除草剂的靶标。作用于该酶的此类除草剂引起细胞成分在光诱导的过氧化作用遭到破坏,从而造成细胞渗漏、光合作用受阻,最终导致植物死亡。综... 原卟啉原氧化酶是四吡咯生物合成途径中最后一种酶,是包括二苯醚、环状亚胺、噁二唑等多种类型除草剂的靶标。作用于该酶的此类除草剂引起细胞成分在光诱导的过氧化作用遭到破坏,从而造成细胞渗漏、光合作用受阻,最终导致植物死亡。综述了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性除草剂的开发、特性及若干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 过氧化作用 原卟啉IX
下载PDF
氨基清除树脂辅助合成2-(7-氟-3-氧-3,4-2H-苯并[b][1,4]噁嗪-6-基)异吲哚1,3-二酮
12
作者 王晓光 尹笃林 +4 位作者 马扬光 任叶果 程辟 黄可龙 黄明智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36-339,共4页
采用氨基清除树脂辅助合成方法,由6-氨基-7-氟-4-取代基-3(4H)-酮与取代邻苯二甲酸酐在冰醋酸中加热反应制备了2-(7-氟-3-氧-3,4-2H-苯并[b][1,4]噁嗪-6-基)异吲哚-1,3-二酮类化合物,纯度86%~95%,其结构经1H NMR, IR和MS表征.
关键词 清除树脂 异吲哚 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 合成
下载PDF
脲嘧啶类除草剂的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石磊 裴鸿艳 +3 位作者 盛祝波 高一星 张静 张立新 《现代农药》 CAS 2021年第6期6-11,20,共7页
脲嘧啶类除草剂具有高效、低毒、广谱、无明显抗性等特点,目前已成为新农药创制的热点。该类除草剂属于原卟啉原氧化酶类抑制剂,主要作用于原卟啉原氧化酶受体。本文简要介绍了脲嘧啶类除草剂的发展历程、作用机理及结构特点、代表品种... 脲嘧啶类除草剂具有高效、低毒、广谱、无明显抗性等特点,目前已成为新农药创制的热点。该类除草剂属于原卟啉原氧化酶类抑制剂,主要作用于原卟啉原氧化酶受体。本文简要介绍了脲嘧啶类除草剂的发展历程、作用机理及结构特点、代表品种与合成路线,并展望了脲嘧啶类除草剂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嘧啶 除草剂 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 作用机理
下载PDF
新型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Y11049的作用特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林方锐 黄晓慧 +1 位作者 常慧 陈杰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86-892,共7页
为明确新型原卟啉原氧化酶(PPO)抑制剂Y11049[化学名称为2-((6-氟-5-(3-甲基-2,6-二氧代-4-三氟甲基-3,6-二氢嘧啶-1(2H)-基)苯并[d]噻唑-2-基)硫代)丙酸乙酯]的作用特性,本研究以同类型药剂苯嘧磺草胺为对照,选择对Y11049敏感的几种阔... 为明确新型原卟啉原氧化酶(PPO)抑制剂Y11049[化学名称为2-((6-氟-5-(3-甲基-2,6-二氧代-4-三氟甲基-3,6-二氢嘧啶-1(2H)-基)苯并[d]噻唑-2-基)硫代)丙酸乙酯]的作用特性,本研究以同类型药剂苯嘧磺草胺为对照,选择对Y11049敏感的几种阔叶杂草为测试靶标,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分别研究了环境温度、光照强度、模拟降雨及杂草叶龄对Y11049除草活性的影响,以及Y11049在黄瓜和苘麻植株中的吸收传导特性。结果表明:在有效成分3.75、7.5、15及30 g/hm^(2)剂量下,在15~35℃范围内,Y11049对绿穗苋的除草活性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强光照(8427 lx)条件下,有效成分60 g/hm^(2)的Y11049对牵牛的鲜重抑制率为95.2%,显著高于中等光照(4200 lx)和低光照(5 lx)条件下的抑制率,说明其为需光型;于施药后4 h模拟降雨,Y11049对苘麻的鲜重抑制率与无降雨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在有效成分30 g/hm^(2)剂量下,Y11049芽前土壤处理对苘麻和反枝苋无活性,对芽后2~8叶期苘麻和反枝苋的鲜重抑制率分别为86.0%~98.6%和86.5%~97.9%,表明其施药适期较长。Y11049可通过根、茎、叶及芽吸收进入植物体内,但传导能力较弱;其作用特性整体与苯嘧磺草胺相近。研究表明,新型PPO抑制剂Y11049在防除非耕地阔叶杂草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以选择温度适宜的晴天施药为宜,且由于其作用方式为触杀,在非耕地应用时需要足够的喷液量以保证均匀喷施于杂草表面。结果可为Y11049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 Y11049 作用特性 除草活性 苯嘧磺草胺
下载PDF
甲磺草胺及其关键中间体的合成方法综述 被引量:3
15
作者 汪爱春 刘民华 +3 位作者 全春生 王胜德 杜升华 党铭铭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20年第2期1-6,共6页
综述了甲磺草胺及其关键中间体的合成方法。甲磺草胺的合成方法主要有磺酰氯法、磺酸法、磺酸酯法、磺酰胺法及其它合成方法。磺酰氯法是最早合成甲磺草胺的经典方法,而磺酰胺法,尤其是以关键中间体5a与甲磺酰胺在含铜催化剂作用下直接... 综述了甲磺草胺及其关键中间体的合成方法。甲磺草胺的合成方法主要有磺酰氯法、磺酸法、磺酸酯法、磺酰胺法及其它合成方法。磺酰氯法是最早合成甲磺草胺的经典方法,而磺酰胺法,尤其是以关键中间体5a与甲磺酰胺在含铜催化剂作用下直接合成甲磺草胺的方法具有原料易得、操作简便、收率高的优点,且能回避硝化反应及其间产生的废酸废水,有望成为甲磺草胺制备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草胺 除草剂 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 合成方法
下载PDF
脲嘧啶类除草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士存 姜美锋 +2 位作者 张茜 杨吉春 刘长令 《农药研究与应用》 2010年第1期1-5,共5页
介绍了脲嘧啶类除草剂的作用特点、机制及研究进展。脲嘧啶类除草剂属于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原卟啉原氧化酶在亚铁原卟啉与叶绿素生物合成中催化原卟啉原IX氧化成原卟啉IX,此种酶受到需光除草剂的专门抑制,迅速造成细胞受害与干枯。... 介绍了脲嘧啶类除草剂的作用特点、机制及研究进展。脲嘧啶类除草剂属于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原卟啉原氧化酶在亚铁原卟啉与叶绿素生物合成中催化原卟啉原IX氧化成原卟啉IX,此种酶受到需光除草剂的专门抑制,迅速造成细胞受害与干枯。同时还介绍了研发此类化合物的创制经纬并对部分化合物的活性给以概述,为以后该类化合物的优化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嘧啶 除草剂 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
下载PDF
除草化合物1-杂环基-2-氟-4-氯-5-炔丙氧基苯的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斌 刘克 +13 位作者 吴鸿飞 于海波 杨辉斌 白丽萍 崔东亮 满灜 张珂良 相东 刘振龙 王世辉 柏再苏 王大翔 徐基东 杨华铮 《世界农药》 CAS 2021年第3期35-41,共7页
以2-氯-4-氟-5-硝基苯酚为起始原料合成了28个1-杂环基-2-氟-4-氯-5-炔丙氧基苯类化合物,并对其进行了抑制苘麻生长的活性测试,总结了构效关系。发现2-(2-氟-4-氯-5-炔丙氧基苯基)-4,5,6,7-四氢异吲哚-1,3(2H)-二酮、2-(2-氟-4-氯-5-炔... 以2-氯-4-氟-5-硝基苯酚为起始原料合成了28个1-杂环基-2-氟-4-氯-5-炔丙氧基苯类化合物,并对其进行了抑制苘麻生长的活性测试,总结了构效关系。发现2-(2-氟-4-氯-5-炔丙氧基苯基)-4,5,6,7-四氢异吲哚-1,3(2H)-二酮、2-(2-氟-4-氯-5-炔丙氧基苯基)-四氢咪唑并[1,5-a]吡啶-1,3(2H, 5H)-二酮、2-(2-氟-4-氯-5-炔丙氧基苯基)-四氢-[1,2,4]三唑并[1,2-a]哒嗪-1,3(2H)-二酮、1-(2-氟-4-氯-5-炔丙氧基苯基)-哌啶-2,6-二酮和3-(2-氟-4-氯-5-炔丙氧基苯基)-1-甲基-6-三氟甲基-2,4-(1H,3H)-嘧啶二酮的除草活性较高。该构效关系研究,有望对新型PPO抑制剂的分子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卟啉原氧化酶 除草剂 1-杂环基-2-氟-4-氯-5-炔丙氧基苯 构效关系
下载PDF
N-取代苯基酞酰亚胺新化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18
作者 郭丽琴 李长乐 +2 位作者 刁亚梅 马海军 洪露 《现代农药》 CAS 2007年第4期27-31,共5页
选择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N-苯基酞酰亚胺类衍生物作为主要研究方向,以对氟(氯)苯酚、四氢邻苯二甲酸酐、不同取代的卤代化合物等为原料,通过氯化、保护、硝化、去保护、还原、醚化、缩合等一系列化学反应合成了18个N-取代苯基酞酰亚胺... 选择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N-苯基酞酰亚胺类衍生物作为主要研究方向,以对氟(氯)苯酚、四氢邻苯二甲酸酐、不同取代的卤代化合物等为原料,通过氯化、保护、硝化、去保护、还原、醚化、缩合等一系列化学反应合成了18个N-取代苯基酞酰亚胺类新化合物。按照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江苏基地生测SOP,以苘麻、反枝苋、藜、稗草、马唐、狗尾等6种不同单双子叶杂草为生物靶标,对这些化合物进行除草活性筛选,发现其中14个化合物对阔叶杂草具有A级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 N-取代苯基酞酰亚胺 合成 除草活性
下载PDF
N-芳基噁唑烷二酮衍生物的合成
19
作者 李彦龙 刘强 《当代化工》 CAS 2014年第5期684-686,共3页
通过芳基异氰酸酯与2-羟基-3-甲基-3-丁烯酸乙酯的加成环化反应,合成了8噁个取代芳基唑烷二酮衍生物,收率41%-72%。其结构经表征确认正确。
关键词 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 除草活性 N-芳基噁唑烷二酮衍生物
下载PDF
N-(2-氟-4-氯-5-取代苯基)异吲哚-1,3-二酮衍生物的合成及除草活性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浩 李奇博 +4 位作者 刘克昌 刘瑞全 李青阳 汪清民 刘尚钟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9-166,共8页
为了发现新的农药先导化合物,以氯酰亚酞和苯氧羧酸酯结构为基础,通过活性亚结构拼接方法,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N-(2-氟-4氯-5-取代苯基)异吲哚-1,3-二酮衍生物6a^6f和7a^7k.目标化合物以2-氯-4-氟-5-硝基苯酚为原料,经4步反应制得,... 为了发现新的农药先导化合物,以氯酰亚酞和苯氧羧酸酯结构为基础,通过活性亚结构拼接方法,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N-(2-氟-4氯-5-取代苯基)异吲哚-1,3-二酮衍生物6a^6f和7a^7k.目标化合物以2-氯-4-氟-5-硝基苯酚为原料,经4步反应制得,其结构经过1H NMR,13C NMR,HRMS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大部分化合物在1500 g/ha剂量下,对双子叶杂草苘麻、反枝苋具有优异的芽前芽后除草活性.进一步活性筛选发现,化合物6d在750g/ha剂量下对苘麻、反枝苋具有100%抑制活性,化合物7a,7i在22.5 g/ha剂量下对苘麻的芽后抑制率大于80%,远高于对照药剂三氟羧草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 N-苯基异吲哚-1 3-二酮 苯氧羧酸酯 除草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