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襄阳市茶区茶尺蠖绿色防控试验初报 被引量:2
1
作者 唐前勇 冯鹏 +3 位作者 程一方 杨晓娟 罗敬东 杨伟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21期57-59,91,共4页
在湖北省襄阳市采用不同浓度茶核·苏悬浮剂、0.6%苦参碱、30%茶皂素开展防治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幼虫试验。结果表明,0.6%苦参碱、30%茶皂素、茶核·苏悬浮剂对茶尺蠖均有一定防治效果,3000 mL/hm2茶核·苏悬... 在湖北省襄阳市采用不同浓度茶核·苏悬浮剂、0.6%苦参碱、30%茶皂素开展防治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幼虫试验。结果表明,0.6%苦参碱、30%茶皂素、茶核·苏悬浮剂对茶尺蠖均有一定防治效果,3000 mL/hm2茶核·苏悬浮剂对茶尺蠖防治效果最好,综合防效达到83.0%;各处理药剂对茶树鲜叶和害虫天敌均没有造成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 性诱剂 桶型诱捕器 苦参碱 茶皂素 茶核·苏
下载PDF
头孢地嗪钠溶剂化物结晶过程自催化动力学
2
作者 张信伟 尹秋响 +1 位作者 刘增坤 龚俊波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55-560,共6页
采用在线拉曼光谱在不同结晶温度和溶液初始浓度的条件下,研究了头孢地嗪钠溶剂化物结晶过程的动力学行为,从热力学和成核机理的角度分析了温度和初始浓度对动力学的影响。根据动力学曲线的特征,将头孢地嗪钠溶剂化物的结晶过程假定为&#... 采用在线拉曼光谱在不同结晶温度和溶液初始浓度的条件下,研究了头孢地嗪钠溶剂化物结晶过程的动力学行为,从热力学和成核机理的角度分析了温度和初始浓度对动力学的影响。根据动力学曲线的特征,将头孢地嗪钠溶剂化物的结晶过程假定为'自催化'过程。针对头孢地嗪钠溶剂化物结晶过程的特殊性,修正了Prout-Tompkins模型;并通过不同温度下的动力学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拟合了头孢地嗪钠溶剂化物结晶过程的自催化动力学模型参数E和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地嗪钠 溶剂化物 结晶 prout—Tompkins模型 自催化动力学
下载PDF
两种杀虫剂防治茶尺蠖药效试验初报 被引量:5
3
作者 洪海林 丁坤明 +5 位作者 饶漾萍 饶辉福 姜华 王友平 刘明炎 毛迎新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0-91,100,共3页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4%艾法迪悬浮剂、15%凯恩乳油对茶尺蠖(Ectropis oblique Prout)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较长的持效期,24%艾法迪悬浮剂1 500 mL/hm2及15%凯恩乳油333.3 mL/hm2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对照药剂2.5%联苯菊酯乳油1 350 mL/hm2,...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4%艾法迪悬浮剂、15%凯恩乳油对茶尺蠖(Ectropis oblique Prout)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较长的持效期,24%艾法迪悬浮剂1 500 mL/hm2及15%凯恩乳油333.3 mL/hm2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对照药剂2.5%联苯菊酯乳油1 350 mL/hm2,是防治茶尺蠖的理想药剂,可以大面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剂 茶尺蠖(Ectropis OBLIQUE prout) 药效试验
下载PDF
茶尺蠖生物学习性研究 被引量:37
4
作者 高旭晖 宛晓春 +2 位作者 杨云秋 郑高云 沈强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0-113,共4页
本试验对茶尺蠖的生活习性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茶尺蠖成虫羽化后,大多于次日晚20:00~凌晨01:00交尾,交尾高峰集中在22:00~23:00,翌日黄昏开始产卵,20:00~00:00产卵最多。不同叶位饲养幼虫对其生长发育影响很大。... 本试验对茶尺蠖的生活习性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茶尺蠖成虫羽化后,大多于次日晚20:00~凌晨01:00交尾,交尾高峰集中在22:00~23:00,翌日黄昏开始产卵,20:00~00:00产卵最多。不同叶位饲养幼虫对其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咀食嫩叶的幼虫生长最快,化蛹率较高;食成老叶的生长较快,化蛹率最高;而食芽头的生长最慢,化蛹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尺蠖 性行为 交尾高峰 生长速率
下载PDF
应用zNose^(TM)分析被害茶树的挥发物 被引量:15
5
作者 蔡晓明 孙晓玲 +2 位作者 董文霞 王国昌 陈宗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9-177,共9页
与传统的植物挥发物分析手段相比,zNoseTM具有采样时间短、快速分析、便于携带等不可比拟的优势。以茶树为研究对象,应用GC-MS、zNoseTM对茶尺蠖取食诱导的茶树挥发物进行了同步分析;并发挥zNoseTM采样时间短、快速分析的优势,研究了机... 与传统的植物挥发物分析手段相比,zNoseTM具有采样时间短、快速分析、便于携带等不可比拟的优势。以茶树为研究对象,应用GC-MS、zNoseTM对茶尺蠖取食诱导的茶树挥发物进行了同步分析;并发挥zNoseTM采样时间短、快速分析的优势,研究了机械损伤茶树叶片后,4甲-基-3戊-烯醛、顺-3己-烯醇、顺-3-己烯醇醋酸酯等3种绿叶气味物质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GC-MS与zNoseTM对茶尺蠖取食诱导的茶树挥发物的定性分析结果差别不大;但两者测定茶尺蠖取食诱导的茶树挥发物中顺-3己-烯醇、苯乙腈、吲哚、反-石竹烯等4种组分的相对含量有一定差异。在此基础上,通过zNoseTM测定发现,无论磨损还是针扎损伤新叶,机械损伤的程度越大,3种绿叶气味物质的释放量越大;新、老叶片在遭受同样的机械损伤后,3种绿叶气味物质的释放不完全相同;新叶经针扎损伤后,3种绿叶气味物质释放高峰的出现时间不同。就zNoseTM在植物挥发物分析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seTM GC-MS 茶树 挥发物 茶尺蠖 机械损伤
下载PDF
茶树不同成熟度叶片对茶尺蠖发育适合度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郭萧 王晓庆 +4 位作者 彭萍 林强 胡翔 盛忠雷 邬秀红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9-235,共7页
采用室内饲养方法,研究了取食茶树不同成熟度的叶片对茶尺蠖发育与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取食嫩叶有利于茶尺蠖产卵量的增加,成叶有利于茶尺蠖幼虫生长发育,老叶则不利于茶尺蠖取食,尤其对低龄幼虫影响更大。从茶尺蠖生命表参数的变化来... 采用室内饲养方法,研究了取食茶树不同成熟度的叶片对茶尺蠖发育与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取食嫩叶有利于茶尺蠖产卵量的增加,成叶有利于茶尺蠖幼虫生长发育,老叶则不利于茶尺蠖取食,尤其对低龄幼虫影响更大。从茶尺蠖生命表参数的变化来看,成叶较有利于茶尺蠖种群的发展,老叶上茶尺蠖种群发展最慢。但是,3种叶片均能维持茶尺蠖完成世代循环。不同茶树叶片化学物质含量分析表明,氨基酸、水分含量是影响茶尺蠖生长发育的主要营养因子。相关性分析显示,茶尺蠖不同发育阶段对叶片营养需求有所不同,嫩叶和成叶的营养成分对茶尺蠖发育存在互补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尺蠖 取食习性 生殖 茶树叶片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鞍形花蟹蛛亚成蛛对茶尺蠖3日龄幼虫的捕食功能 被引量:17
7
作者 王国昌 孙晓玲 +2 位作者 董文霞 蔡晓明 陈宗懋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3-176,共4页
鞍形花蟹蛛(Xysticus ephippiatus Simon)是茶园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为了明确它对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的控制能力,在20、25、30℃3种不同温度条件下,研究了鞍形花蟹蛛亚成蛛对茶尺蠖3日龄(1龄末2龄初)幼虫的捕食反应。结... 鞍形花蟹蛛(Xysticus ephippiatus Simon)是茶园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为了明确它对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的控制能力,在20、25、30℃3种不同温度条件下,研究了鞍形花蟹蛛亚成蛛对茶尺蠖3日龄(1龄末2龄初)幼虫的捕食反应。结果表明,鞍形花蟹蛛雌蛛和雄蛛对茶尺蠖3日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方程,在相同温度下,捕食量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在25℃和30℃时,雌虫的捕食上限均为68头;雄虫的捕食上限以30℃时最大,为67头。相同条件下雌、雄蛛之间的捕食量没有明显差别,而温度对鞍形花蟹蛛的捕食量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形花蟹蛛 茶尺蠖 捕食功能
下载PDF
茶皂素对雷公藤乳油防治茶尺蠖幼虫的增效作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董道青 陈建明 +2 位作者 俞晓平 陈列忠 张珏锋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8-233,共6页
测定了茶皂素对雷公藤乳油防治茶尺蠖幼虫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用1、2、4mg/ml茶皂素浸叶处理,对茶尺蠖2龄幼虫的毒杀作用不明显,第7天的毒杀效果只有27.03%-37.84%。用雷公藤乳油0.8、1.6、3.2、6.4mg/ml和12.8mg/ml... 测定了茶皂素对雷公藤乳油防治茶尺蠖幼虫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用1、2、4mg/ml茶皂素浸叶处理,对茶尺蠖2龄幼虫的毒杀作用不明显,第7天的毒杀效果只有27.03%-37.84%。用雷公藤乳油0.8、1.6、3.2、6.4mg/ml和12.8mg/ml浸叶处理,对茶尺蠖2龄幼虫的毒杀效果在第7天分别为27.27%、33.78%、40.54%、56.76%和63.51%。在0.8mg/ml浓度的雷公藤乳油中加入4mg/ml的茶皂素,对茶尺蠖幼虫的毒杀作用(84.42%)显著高于加1mg/ml茶皂素的毒杀效果(68.83%);而加入2mg/ml和4mg/ml的防效差异不显著。向不同浓度的雷公藤乳油中加入2mg/ml茶皂素,对茶尺蠖2龄幼虫的共毒系数在第1、3、5、7天分别为667.68、981.61、1706.15和1209.76,即增效5.68~11.10倍,达到相同的使用效果可减少雷公藤用量85%以上。对茶尺蠖4龄幼虫增效1.00—6.91倍,减少雷公藤用量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皂素 雷公藤乳油 茶尺蠖幼虫 增效作用
下载PDF
茶尺蠖雄成虫生殖系统形态学与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家侠 孙钦玉 +2 位作者 赵强 夏先江 丁勇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27-533,共7页
通过常规解剖和石蜡切片显微技术对茶树主要害虫之一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雄成虫的内外生殖器官进行了形态观察和结构特征的定位描述。茶尺蠖雄成虫外生殖器由抱握器、背兜、爪形突和阳具组成;内生殖器由1个精巢、1对贮精囊、... 通过常规解剖和石蜡切片显微技术对茶树主要害虫之一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雄成虫的内外生殖器官进行了形态观察和结构特征的定位描述。茶尺蠖雄成虫外生殖器由抱握器、背兜、爪形突和阳具组成;内生殖器由1个精巢、1对贮精囊、1对输精管、1对附腺和单个射精管组成,组织结构与鳞翅目其他种基本一致;经切片观察发现,精巢由8个呈辐射状精巢小管组成,它们之间被一薄层结缔组织分隔开,其内分布大量的精原细胞、精母细胞和成熟的精子束;贮精囊和输精管内均充满液体,其中贮精囊内可见大量的精子束。描述茶尺蠖雄成虫生殖系统结构特征,明确精子束在组织内的填充状态等特征,对其田间预测预报、系统发育,以及种间鉴定等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尺蠖 雄成虫 生殖器官 形态 超微结构
下载PDF
不同地理种群茶尺蠖对EoNPV的敏感性差异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席羽 殷坤山 肖强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0-104,共5页
采集来自浙江、湖南、湖北和江苏省的7个不同地理种群茶尺蠖,用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进行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群茶尺蠖对EoNPV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浙江杭州种群和江苏宜兴种群对EoNPV的敏感性较高,饲毒后11 d幼... 采集来自浙江、湖南、湖北和江苏省的7个不同地理种群茶尺蠖,用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进行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群茶尺蠖对EoNPV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浙江杭州种群和江苏宜兴种群对EoNPV的敏感性较高,饲毒后11 d幼虫全部死亡,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8.32×104 PIB/mL和8.61×104 PIB/mL;其他5个地理种群茶尺蠖对EoNPV的敏感性较低,饲毒后11 d的死亡率均在30%以下,致死中浓度LC50在1.35×107~6.03×107 PIB/mL之间;其中敏感性最低的浙江衢州种群和敏感性最高的江苏宜兴种群毒力差异达724.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尺蠖 地理种群 EoNPV 生物测定 敏感性差异
下载PDF
茶尺蠖绿色防控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5
11
作者 李喜旺 刘丰静 +4 位作者 邵胜荣 苏亮 金李孟 娄永根 孙晓玲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5-331,共7页
茶尺蠖是我国茶园重要的食叶性害虫之一,严重发生时可将茶树吃成光杆,甚至直接导致茶树死亡。茶尺蠖在我国多个省份大面积发生,常给茶叶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年来,关于茶尺蠖的种类厘清、挥发物引诱剂、性信息素鉴定和其他技术等... 茶尺蠖是我国茶园重要的食叶性害虫之一,严重发生时可将茶树吃成光杆,甚至直接导致茶树死亡。茶尺蠖在我国多个省份大面积发生,常给茶叶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年来,关于茶尺蠖的种类厘清、挥发物引诱剂、性信息素鉴定和其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报道大量涌现。本文在归纳和总结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害虫防控方面的发展趋势,对未来茶尺蠖防控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茶尺蠖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尺蠖 防治技术 研究进展 展望
下载PDF
八角尺蠖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振德 常明山 +3 位作者 孙艳娟 罗基同 文娟 赵博光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8,17,共3页
八角尺蠖Dilophodes elegans sinicaProut是八角树的一种灾害性食叶害虫。通过室内饲养和野外观察,对八角尺蠖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八角尺蠖在广西南宁地区1 a发生5代,以幼虫或蛹在叶片、枯枝落叶层或浅土... 八角尺蠖Dilophodes elegans sinicaProut是八角树的一种灾害性食叶害虫。通过室内饲养和野外观察,对八角尺蠖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八角尺蠖在广西南宁地区1 a发生5代,以幼虫或蛹在叶片、枯枝落叶层或浅土表层越冬,世代重叠。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发育历期明显缩短。幼虫取食量随着虫龄与温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温度超过30℃取食量会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尺蠖 生物学特性 八角
下载PDF
茶尺蠖性行为习性初报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杨云秋 宛晓春 +1 位作者 郑高云 高旭晖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8年第2期339-342,共4页
【研究目的】通过对茶尺蠖的性行为习性进行详细观察,掌握茶尺蠖性信息素释放规律;【结果】雌雄成虫寿命分别为5.33d、4.31d,性比为1:1.22。羽化主要集中在18:00~凌晨2:00,而交尾时间在21:00~24:00,其中23:00左右是交尾高峰;【结论】... 【研究目的】通过对茶尺蠖的性行为习性进行详细观察,掌握茶尺蠖性信息素释放规律;【结果】雌雄成虫寿命分别为5.33d、4.31d,性比为1:1.22。羽化主要集中在18:00~凌晨2:00,而交尾时间在21:00~24:00,其中23:00左右是交尾高峰;【结论】雌成虫有多次产卵现象,雄成虫具有多次交尾行为。采集性信息素的最佳时间在雌成虫羽化后第2天22:3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尺蠖 性信息素 羽化 交尾 产卵
下载PDF
Bt与EoNPV混用配比优劣性图谱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殷向东 徐健 +3 位作者 刘琴 肖强 唐美君 苏建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133-2138,共6页
苏云金杆菌(Bt)和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等,两类生物源杀虫剂常以复配混用方式应用。由于药效的迟缓,而明显表现出剂量-时间-致死作用复合特征。但目前尚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混用配比优劣判别标准。受叶庆华等地学信息图谱分析和曹... 苏云金杆菌(Bt)和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等,两类生物源杀虫剂常以复配混用方式应用。由于药效的迟缓,而明显表现出剂量-时间-致死作用复合特征。但目前尚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混用配比优劣判别标准。受叶庆华等地学信息图谱分析和曹进等指纹图谱整体相似性分析理论和方法的启发,用室内人工饲养繁殖茶尺蠖2龄初—中期幼虫生物测定结果作为基础数据,分析研究了Bt与EoNPV混用的剂量-时间-致死作用复合特征,并进行了配比优劣性判别的尝试。首先将生物测定的有关结果输入SPSS统计分析软件包和Excel绘图软件,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同时分别绘出不同药剂处理的,以剂量梯度为横轴,以累加死亡虫数为纵轴的不同观察时段害虫致死过程的曲线组图,简称时段药效信息图;再使用SPSS软件包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提取出用于整体相似性比较的图谱单元Ⅰ和用于细节非相似性比较的图谱单元Ⅱ,且分别量化,由此得到相似值和非相似值,据此又分别算得相似系数和非相似系数;最后综合成一种混用配比优劣性总体判别指标,简称Q值。结果,Bt∶EoNPV为9∶1、7∶3、4∶1和2∶3等4个混配处理的Q值依次为200、100、31.0和23.8,明显标示了其中“9∶1”的Q值最大,被确认为最合理的混配处理。此结果与之前的研究相同。还对该图谱分析方法的可靠性以及应用的可行性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云金杆菌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 混用配比 茶尺蠖 时段药效 优劣判别
下载PDF
茶叶挥发物对鞍形花蟹蛛觅食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国昌 孙晓玲 +1 位作者 蔡晓明 陈宗懋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12-618,共7页
为了探明茶叶挥发物在鞍形花蟹蛛(Xysticus ephippiatus Simon)搜寻猎物——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过程中的作用,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茶尺蠖取食对茶树叶片挥发物释放的影响,并通过蜘蛛行为观测平台研究... 为了探明茶叶挥发物在鞍形花蟹蛛(Xysticus ephippiatus Simon)搜寻猎物——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过程中的作用,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茶尺蠖取食对茶树叶片挥发物释放的影响,并通过蜘蛛行为观测平台研究了蟹蛛在不同味源侧(觅食斑块)的活动行为。结果表明:对照叶片没有释放出挥发物,经茶尺蠖幼虫取食后的叶片能释放31种挥发物,其中有12种绿叶挥发物、9种萜类及其衍生物、4种芳香族挥发物和6种未知化合物。行为观测表明,雌、雄蟹蛛进入处理味源侧(茶尺蠖取食后的茶树叶片)和对照味源侧(未损伤茶树叶片)的初次选择均不存在差别(P>0.05),雌蛛进入处理味源侧和对照味源侧的频次分别为3.37±0.18和3.43±0.15,二者无明显区别(P>0.05);雄蛛进入两侧的频次分别为3.86±0.21和3.66±0.20,也无明显区别(P>0.05);雌蛛在处理味源侧和对照味源侧的停留时间分别为(922.57±19.59)s和(818.89±29.63)s,有极显著差异(P<0.01),雄蛛在两侧的停留时间分别为(937.97±18.05)s和(814.83±18.97)s,也有极显著差异(P<0.01),表明雌蛛、雄蛛在处理侧的停留时间明显延长。这说明,猎物取食诱导改变了茶树叶片挥发物的释放,而鞍形花蟹蛛能感知挥发物的变化并由此调整在不同觅食斑块中的停留时间。另外,本文还讨论了挥发物在蟹蛛搜寻猎物过程中的生态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形花蟹蛛 茶尺蠖 茶叶挥发物 固相微萃取 停留时间 觅食斑块
下载PDF
茶尺蠖幼虫期寄生天敌群落结构及其演变的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胡萃 叶恭银 +1 位作者 朱俊庆 商建农 《茶叶科学》 CAS CSCD 1993年第2期87-91,共5页
报告了1973—1974、1989—1991年在浙江余杭先后5年系统调查茶尺蝮寄生性天敌的结果。经对32252头低龄寄主幼虫的饲养,查得原寄生性天敌4种,即2种绒茧蜂(茶尺蠖绒茧蜂和单白绵绒茧蜂)、1种悬茧姬蜂和1种索虫。分析了寄生率的年间和月间... 报告了1973—1974、1989—1991年在浙江余杭先后5年系统调查茶尺蝮寄生性天敌的结果。经对32252头低龄寄主幼虫的饲养,查得原寄生性天敌4种,即2种绒茧蜂(茶尺蠖绒茧蜂和单白绵绒茧蜂)、1种悬茧姬蜂和1种索虫。分析了寄生率的年间和月间变化,明确了不同时期的优势种。在此基础上,测定了群落多样性、均匀度和丰富度的年间变动及各年间的群落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尺蠖 寄生性天敌 群落结构
下载PDF
氧苦·内酯、荧光增白剂等对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活性的增效作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仲国立 龚玉梅 +3 位作者 侯玉霞 张永安 曲良建 王玉珠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5,共3页
采用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分别与5%鱼藤酮、10%烟碱、5%除虫菊素、0.6%氧苦.内酯、荧光增白剂BA混配饲喂茶尺蠖2龄幼虫的方法进行杀虫活性增效研究。结果表明:EoN-PV与0.6%氧苦.内酯混配,增效比达到1.57,表现出良好的杀虫增效作... 采用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分别与5%鱼藤酮、10%烟碱、5%除虫菊素、0.6%氧苦.内酯、荧光增白剂BA混配饲喂茶尺蠖2龄幼虫的方法进行杀虫活性增效研究。结果表明:EoN-PV与0.6%氧苦.内酯混配,增效比达到1.57,表现出良好的杀虫增效作用;与荧光增白剂BA混配,缩短了致死中时间,提高了茶尺蠖幼虫的染毒致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 茶尺蠖 增效作用
下载PDF
八角叶片及八角尺蠖排泄物挥发性成分测定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明 张增强 +1 位作者 张文英 杨振德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88-492,共5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法分别检测了完整的八角叶片、剪碎的八角叶片以及八角主要食叶害虫之一的八角尺蠖幼虫取食后排泄物的挥发性物质。结果表明,完整的八角叶片、剪碎的八角叶片以及八角尺蠖幼虫排泄物的挥发性物质在组成...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法分别检测了完整的八角叶片、剪碎的八角叶片以及八角主要食叶害虫之一的八角尺蠖幼虫取食后排泄物的挥发性物质。结果表明,完整的八角叶片、剪碎的八角叶片以及八角尺蠖幼虫排泄物的挥发性物质在组成与相对含量方面均有较大差异。3种样品中分别分离鉴定出9、25和6种挥发性物质,其中在3种样品中均能检测出反式茴香醚和(Z,E)α-合金欢烯。剪碎的八角叶片以及八角尺蠖幼虫排泄物中均能检测出双环[3.1.1]2,6-二甲基-6-(4-甲基-3-戍烯基)-庚二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 八角叶片 八角尺蠖排泄物 挥发性物质
下载PDF
八角尺蠖对八角叶及性信息素腺体浸提液的触角电位反应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明 杨振德 张增强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90-494,共5页
触角电位(electroantennogram,EAG)技术是一个在昆虫性信息素和其它挥发性信息化学生物活性测定中的重要方法。本研究利用EAG技术,测定了八角尺蠖对丙酮、正己烷、乙醇和蒸馏水等4种不同溶剂所浸提的八角叶片及八角尺蠖性信息素腺体浸... 触角电位(electroantennogram,EAG)技术是一个在昆虫性信息素和其它挥发性信息化学生物活性测定中的重要方法。本研究利用EAG技术,测定了八角尺蠖对丙酮、正己烷、乙醇和蒸馏水等4种不同溶剂所浸提的八角叶片及八角尺蠖性信息素腺体浸提液的电生理反应。结果表明,正己烷是八角尺蠖性信息素提取的最好溶剂,雄蛾对性信息素腺体浸提液的EAG反应比雌虫强烈,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雄蛾可能更依赖于对雌蛾释放的性信息素的探测,而不是对寄主气味的探测;雄蛾对八角叶片的正己烷浸提液具有最强的EAG反应,而雌蛾则对八角叶片的丙酮浸提液的EAG反应最强,由此反映了雌雄个体在寻找寄主、繁殖后代等行为中的性别差异;雄蛾羽化后3h对八角叶片气味就有较强的EAG反应,在24h内EAG反应值随着羽化后时间的延长而增大,这反映了随着羽化后时间的延长,触角的机能随之趋于完善,因此对于外界的刺激更为敏感。本研究为利用八角尺蠖性信息素活性成分开展害虫的监测和无公害防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尺蠖 性信息素 触角电位
下载PDF
茶尺蠖感染核型多角体病毒后病死时间分布的数学模拟 被引量:5
20
作者 叶恭银 胡萃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96-200,共5页
本文观察了14℃、18℃、22℃、26℃4种恒温和杭州5一6月自然变温下,茶尺蠖各龄初幼虫感染核型多角体病毒后的病死时间分布。结果表明,各恒温下幼虫累计相对病死频率的时间分布(T-分布)趋于一致。病死时间正规化后;同... 本文观察了14℃、18℃、22℃、26℃4种恒温和杭州5一6月自然变温下,茶尺蠖各龄初幼虫感染核型多角体病毒后的病死时间分布。结果表明,各恒温下幼虫累计相对病死频率的时间分布(T-分布)趋于一致。病死时间正规化后;同龄幼虫在各恒温下的病死时间分布可用公共T-分布代表,并可用Weibull函数很好地加以拟合。采用此法,也可较好地模拟自然变温下幼虫的病死时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尺蠖 核型 多角体病毒 病死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