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壮泰民族神话传说中的蛙崇拜文化对比研究
1
作者 李啟英 《文山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80-83,共4页
中国的壮族与泰国的泰族同属百越族群,两个民族的文化同源异流。蛙崇拜在壮泰族群居的中国南部及中南半岛北部普遍存在,通过对两个民族民间神话中蛙崇拜文化的比较研究,可发现两个民族蛙崇拜文化内在联系与外在差异,其背后是深厚的图腾... 中国的壮族与泰国的泰族同属百越族群,两个民族的文化同源异流。蛙崇拜在壮泰族群居的中国南部及中南半岛北部普遍存在,通过对两个民族民间神话中蛙崇拜文化的比较研究,可发现两个民族蛙崇拜文化内在联系与外在差异,其背后是深厚的图腾与生殖崇拜文化、稻作文化、文化交融及宗教信仰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泰民族 神话传说 蛙崇拜
下载PDF
从谚语看壮泰民族的稻米文化 被引量:4
2
作者 周艳鲜 阳亚妮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7期7-10,共4页
谚语用精炼的语言反映智慧、真理、道德与传统观念,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壮泰民族是古老的稻作民族,稻米文化是两个民族稻作文化中的精髓。从稻谷生长的自然环境、大米的饮食习俗和与稻谷相关的宗教仪式等三个方面来解读壮、泰... 谚语用精炼的语言反映智慧、真理、道德与传统观念,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壮泰民族是古老的稻作民族,稻米文化是两个民族稻作文化中的精髓。从稻谷生长的自然环境、大米的饮食习俗和与稻谷相关的宗教仪式等三个方面来解读壮、泰语谚语中的稻米文化及其内涵,为壮泰民族传统农耕文化比较研究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泰谚语 自然环境 饮食习俗 宗教仪式
下载PDF
壮、泰、老、傣族的渊源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范宏贵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3-58,共6页
从语言的相同和相近、地名的相同、民歌旋律的基本相同、部分民间信仰的相似相近和体质人类学的相似等方面来看 ,可以确认壮族、泰族、老龙族、傣族在古代是同一人们共同体 ,后来才迁徙、分化成不同民族。大约至公元 8 9世纪 ,这 4个民... 从语言的相同和相近、地名的相同、民歌旋律的基本相同、部分民间信仰的相似相近和体质人类学的相似等方面来看 ,可以确认壮族、泰族、老龙族、傣族在古代是同一人们共同体 ,后来才迁徙、分化成不同民族。大约至公元 8 9世纪 ,这 4个民族尚未分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 泰族 老龙族 傣族 迁徙 分化
下载PDF
植物栽培:壮泰族群同源与分化的佐证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兴球 《东南亚纵横》 CSSCI 2010年第12期32-38,共7页
植物的同名是共同族群认知某种植物的结果,是辨别民族起源是否同源的一个参考因素。壮泰族群对蕹菜、白菜、芋头等等本地植物的同样命名,是他们为"同根生民族"的又一证据。他们对烟草、玉米、红薯等外来植物的异样命名,说明... 植物的同名是共同族群认知某种植物的结果,是辨别民族起源是否同源的一个参考因素。壮泰族群对蕹菜、白菜、芋头等等本地植物的同样命名,是他们为"同根生民族"的又一证据。他们对烟草、玉米、红薯等外来植物的异样命名,说明他们由同源而分化了。泰族、佬族对白菜与芥菜的不区分,说明他们在公元6世纪就已经离开了中国的岭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泰族群 植物命名 民族起源分化
下载PDF
认知隐喻视阈下壮泰谚语词语选用特点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阳亚妮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11-13,共3页
本文综合运用认知语言学、对比语言学、民族学等理论,对搜集到壮泰谚语运用分析法、描写法和比较法,通过口语词选用、常见事物词选用、天气词、数字词选用、形象词选用和固定搭配词选用对比分析壮泰谚语词语选用特点,以期探析两个民族... 本文综合运用认知语言学、对比语言学、民族学等理论,对搜集到壮泰谚语运用分析法、描写法和比较法,通过口语词选用、常见事物词选用、天气词、数字词选用、形象词选用和固定搭配词选用对比分析壮泰谚语词语选用特点,以期探析两个民族认知的共性和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泰谚语 词语特点 认知隐喻
下载PDF
文化间性视域下壮泰谚语的伦理道德 被引量:1
6
作者 言红兰 《百色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68-73,共6页
壮泰族谚语蕴含了壮泰民族的智慧与伦理道德思想,是人际交往中符合某种道德标准的行为准则。从文化间性角度研究壮泰谚语之伦理对话,寻求能够体现两个民族整体人性价值的伦理准则,使其成为民族相互交流的基础与保障具有现实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文化间性 壮泰谚语 伦理道德
下载PDF
壮泰民族体育文化比较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建团 原秀丽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29-32,共4页
研究认为壮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同源异流",同属稻作文明类型。从文化的发生形式比较分析,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属于原发型文化,且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汉文化的强烈影响,带有一些激发型文化特征。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是... 研究认为壮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同源异流",同属稻作文明类型。从文化的发生形式比较分析,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属于原发型文化,且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汉文化的强烈影响,带有一些激发型文化特征。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是移植型,但带有明显的激发型文化特征。从文化的存在形式比较分析,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属兼容型,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属独立型。从文化的传承形式比较分析,两者的传承均属于连贯—重组型。两者互动发展具有同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文化交流平台等良好条件。并对两者互动发展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泰民族 传统体育文化 比较
下载PDF
壮泰植物谚语文化内涵比较研究
8
作者 覃丹 刘俊彤 《百色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62-67,共6页
作为"同根异枝"民族,壮泰两族植物谚语的文化内涵可说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究其原因,壮泰两族共有的稻作文化造就了其相似性,而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的不同又导致了其差异性。
关键词 壮族 泰族 植物谚语 文化内涵
下载PDF
认知隐喻视阈下壮泰谚语隐喻异同的理据考究
9
作者 阳亚妮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2期11-14,共4页
本文综合运用认知语言学、对比语言学、民族学等理论,对搜集到壮泰谚语运用分析法、描写法和比较法,通过宗教信仰、生产生活方式和哲学思想比较分析壮泰谚语隐喻异同的理据。
关键词 壮泰谚语 理据 比较
下载PDF
从谚语看壮、泰民族的隐喻思维
10
作者 周艳鲜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第3期105-110,共6页
隐喻是人类一种思维方式与认知手段。借助Lakoff and 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来分析壮、泰语谚语中的"大米"、"鱼"和"牛"等三种隐喻意象,结果表明,壮、泰语谚语广泛使用与农业相关的隐喻意象,反映了壮、... 隐喻是人类一种思维方式与认知手段。借助Lakoff and 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来分析壮、泰语谚语中的"大米"、"鱼"和"牛"等三种隐喻意象,结果表明,壮、泰语谚语广泛使用与农业相关的隐喻意象,反映了壮、泰民族相似的稻作文化特征;"大米"、"鱼"和"牛"意象的源语义域常常被映射到"人"这个目标域上,反映了壮/泰民族隐喻思维的共性。但是,由于壮泰民族对现实生活面貌有各自不同的体认,这些意象在谚语中被赋予不尽相同的隐喻意义和文化含义。解读谚语中壮、泰民族隐喻思维的共性和特性,是壮泰民族传统文化比较研究的一个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谚语 壮泰民族 隐喻意象 隐喻思维
下载PDF
壮泰谚语修辞特点比较分析
11
作者 阳亚妮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324-,共1页
本文运用例证法,结合壮泰民族的语言、文化背景,比较分析壮泰谚语的修辞特点,为深入进行壮泰谚语其他方面的比较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壮泰谚语 修辞特点 比较分析
下载PDF
壮泰谚语中的中国形象
12
作者 刘俊彤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53-56,共4页
壮泰两民族同根异枝,语言、文化、习俗相似相近,通过剖析壮泰谚语,挖掘两种语言所反映的中国形象的文化内涵,尝试探讨二者的异同,为壮泰文化的比较研究提供语言文化层面的参考。
关键词 中国形象 壮语谚语 泰语谚语
下载PDF
壮泰谚语中女性性别定型的女性主义阐释
13
作者 覃丹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1期11-14,共4页
壮、泰谚语从外表形象、性格特征、角色行为等三个方面对女性进行的性别型塑,这对构建社会道德、规范女性行为、维持社会秩序、促进家庭和谐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看,这些定型本质上是男权社会从自身立场出发而有目的、... 壮、泰谚语从外表形象、性格特征、角色行为等三个方面对女性进行的性别型塑,这对构建社会道德、规范女性行为、维持社会秩序、促进家庭和谐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看,这些定型本质上是男权社会从自身立场出发而有目的、有意图地对女性的边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语谚语 泰语谚语 女性性别定型 女性主义
下载PDF
浅谈广南壮语和泰语的“一”和“二”
14
作者 莫安忠 《文山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98-105,共8页
壮语和泰语是同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的亲属语言,但因分化年代久远,二者在本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下,各自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同时,两者都受到其他语言的影响,因此语言上存在许多相似性和差异性。通过对文山... 壮语和泰语是同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的亲属语言,但因分化年代久远,二者在本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下,各自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同时,两者都受到其他语言的影响,因此语言上存在许多相似性和差异性。通过对文山广南壮语与泰语的数词"一"和"二"的对比分析发现,造成文山广南壮语与泰语的数词"一"和"二"相同的原因主要是两者语言的同源关系和分化前共同受汉语影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和语言接触等因素,如壮语主要受汉语影响,泰语则受梵语巴利语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南 壮族 壮语 泰语 对比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