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罗威斯登菌对钯(Ⅱ)的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谭玲 董海刚 +3 位作者 何佳 徐航 刘新星 谢建平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1期105-109,共5页
将普罗威斯登菌作为吸附剂来研究其对钯(Ⅱ)的吸附特性,探讨了pH、离子强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以及吸附过程中的菌体活性和离子交换机制。结果发现,pH和离子强度对生物吸附的影响很大,菌体表面的钙、镁和钾等阳离子和钯(Ⅱ)离子发生了非... 将普罗威斯登菌作为吸附剂来研究其对钯(Ⅱ)的吸附特性,探讨了pH、离子强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以及吸附过程中的菌体活性和离子交换机制。结果发现,pH和离子强度对生物吸附的影响很大,菌体表面的钙、镁和钾等阳离子和钯(Ⅱ)离子发生了非化学计量的离子交换。另外,生物吸附与菌体活性无关,吸附过程中绝大部分菌体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威斯登菌 生物吸附 离子交换 钯(Ⅱ)
下载PDF
一株海洋拮抗菌D-2的筛选及其发酵条件初探 被引量:3
2
作者 韦露 陈偿 +1 位作者 龙云映 蔡奕明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3-469,共7页
从西沙海域水样中分离了72株细菌,以副溶血弧菌Vibrioparahaemolyticus13150为病原指示菌,筛选到1株具有较好拮抗作用的海洋细菌,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和16SrDNA测序鉴定为居幼虫普罗威登斯菌(Providenciavermicola),编号为D-2,... 从西沙海域水样中分离了72株细菌,以副溶血弧菌Vibrioparahaemolyticus13150为病原指示菌,筛选到1株具有较好拮抗作用的海洋细菌,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和16SrDNA测序鉴定为居幼虫普罗威登斯菌(Providenciavermicola),编号为D-2,此菌在NCBI的登录号为KJ660957。同时,通过卤虫浸泡实验和药敏试验检测该菌的安全性,并初步优化其发酵条件。结果表明,D-2对杀鲑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哈氏弧菌等有拮抗作用;其对卤虫的72h半致死浓度(LC50)为108CFU/mL,而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对卤虫的72hLC50为105CFU/mL;此外,药敏试验说明该菌只对20种常规抗生素中的卡那霉素、诺氟沙星2种产生抗性,其余的18种抗生素表现敏感性;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为:温度25℃-37℃,pH7.0,盐度4%。该菌作为一种新的益生菌,有望应用于海水养殖病害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拮抗菌 居幼虫普罗威登斯菌 分离鉴定 发酵条件
下载PDF
普罗维登斯菌和希瓦氏菌对Pt(Ⅳ)的吸附特性
3
作者 徐航 谭玲 +4 位作者 肖勇 许玫英 刘新星 邱冠周 谢建平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共7页
研究了普罗维登斯菌和希瓦氏菌两种微生物对Pt(Ⅳ)的吸附特性。pH和离子强度条件优化实验结果表明,pH=2.0时吸附效果较好,吸附量分别为58.62和72.20 mg/g;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加,普罗维登斯菌对Pt(Ⅳ)的吸附量增加而希瓦氏菌却降低;Pt(Ⅳ)... 研究了普罗维登斯菌和希瓦氏菌两种微生物对Pt(Ⅳ)的吸附特性。pH和离子强度条件优化实验结果表明,pH=2.0时吸附效果较好,吸附量分别为58.62和72.20 mg/g;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加,普罗维登斯菌对Pt(Ⅳ)的吸附量增加而希瓦氏菌却降低;Pt(Ⅳ)和Pd(Ⅱ)共存时,两种微生物吸附剂均优先吸附Pd(Ⅱ)。动力学和等温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普罗维登斯菌吸附Pt(Ⅳ)的过程更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模型,说明化学吸附是该过程的限速步骤,且为单分子层吸附,其理论最大吸附量为136.10 mg/g。因此,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普罗维登斯菌和希瓦氏菌可以吸附回收溶液中的Pt(Ⅳ)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金属冶金 生物吸附 模型 Pt(IV) 普罗维登斯菌 希瓦氏菌
下载PDF
丁香酚对水产品中普罗威登斯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图尔荪阿依·图尔贡 王帆 +2 位作者 付龙龙 努尔古丽·热合曼 刘小莉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8-121,共4页
以从自然腐败变质的香辣蟹中分离鉴定的一株普罗威登斯菌(Providencia vermicola)为对象,研究丁香酚对其抑菌作用及其机理。结果表明,丁香酚对普罗威登斯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25 mg/mL,与对照组相比,最小抑菌浓度剂量的丁香酚处理条件下... 以从自然腐败变质的香辣蟹中分离鉴定的一株普罗威登斯菌(Providencia vermicola)为对象,研究丁香酚对其抑菌作用及其机理。结果表明,丁香酚对普罗威登斯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25 mg/mL,与对照组相比,最小抑菌浓度剂量的丁香酚处理条件下,普罗威登斯菌菌体严重变形,出现大量的褶皱,胞内物质流出,胞外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苹果酸脱氢酶(MDH)和琥珀酸脱氢酶(SDH)酶活分别降低了33.01%,19.81%。表明丁香酚可以通过破坏普罗威登斯菌细胞壁,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引起细菌胞内物质泄露,以及细菌正常新陈代谢失调等作用,从而抑制普罗威登斯菌正常生长繁殖,发挥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酚 普罗威登斯菌 抑菌活性 水产保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