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protection range in exploiting the upper protective layer with a bow pseudo-incline technique 被引量:15
1
作者 HU Guo-zhong WANG Hong-tu LI Xiao-hong FAN Xiao-gang YUAN Zhi-gang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09年第1期58-64,共7页
The developing processes of stress and deformation fields of a protected layer after mining an upper-protective layer with a bow pseudo-incline technique were simulated to locate the protection region. The pressure re... The developing processes of stress and deformation fields of a protected layer after mining an upper-protective layer with a bow pseudo-incline technique were simulated to locate the protection region. The pressure relief of the protected layer was analyzed after mining the upper-protective layer. The pressure relief angle along the strike and incline were located according to the roles of protection of the deformation and stress pressure-relief of the protective layer after mining. Th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upper-protective layer with the bow pseudo-incline technique have an upper and downside pressure relief angle of 85 and 68 degrees respectively; the distribution of strike pressure relief angles along the pseudo-incline working face is uneven and their values range from 38.3 to 51 degrees. The pressure relief angle of the inclined middle location was the largest.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protection region of the upper-protective layer with the bow pseudo-incline teelmique located by practical test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essentially consistent,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these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w pseudo-incline technique upper-protective layer protection region 3D numerical simulation
下载PDF
深部构造区大倾角工作面回撤致冲机理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梁文昭 刘国磊 +4 位作者 郑寓超 王峰 孟圣师 崔嵛 马秋峰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7-138,共12页
深部构造区大倾角工作面回撤期间冲击风险较高,为研究回撤期间致冲机理及防治技术,以潘西煤矿6199工作面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结合现场数据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受多因素影响处于复杂高静载环境,上部基本顶尖角区剪应力... 深部构造区大倾角工作面回撤期间冲击风险较高,为研究回撤期间致冲机理及防治技术,以潘西煤矿6199工作面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结合现场数据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受多因素影响处于复杂高静载环境,上部基本顶尖角区剪应力集中明显,工作面液压支架撤离,上覆岩层压力向工作面前方转移,局部超过极限载荷可能发生高静载加载型冲击,基本顶破断及断层活化产生动载,可能诱发动静载叠加型冲击;根据回撤前矿压数据,前方岩层活动较为剧烈,工作面微震预警事件发生前后支架阻力升高,存在基本顶破断及断层活化可能,冲击风险较高。基于回撤致冲机理提出卸压-支护协同防冲技术,即通过弱化高静载影响,降低动载产生可能性,辅助提高顺槽支护强度、控制工作面顶板降低回撤期间冲击风险;工作面回撤期间矿压监测数据无明显升高,卸压-支护协同防冲技术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构造区 大倾角工作面 工作面回撤 致冲机理 冲击地压防治
下载PDF
智采工作面三机数字孪生驱动控制架构 被引量:1
3
作者 尤秀松 葛世荣 +1 位作者 郭一楠 苗丙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265-3275,共11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煤矿综采设备智能控制水平,实现智采工作面常态化运行,提出基于数字孪生智采工作面驱动控制的相关概念和系统架构。智采工作面数字孪生系统由物理设备、虚拟孪生体、虚实交互模型组成,通过数字化方法建立与实体设备相映... 为了进一步提高煤矿综采设备智能控制水平,实现智采工作面常态化运行,提出基于数字孪生智采工作面驱动控制的相关概念和系统架构。智采工作面数字孪生系统由物理设备、虚拟孪生体、虚实交互模型组成,通过数字化方法建立与实体设备相映射的虚拟模型,来达到综采设备在作业过程中虚实交互、智能决策、精准控制和动态演化的目的。阐述智采工作面常态化运行要求和采煤机、液压支架和刮板输送机的相关控制难点。提出了智采工作面单机数字孪生驱动控制架构,包括机理模型、控制模型、孪生数据模型和数字孪生模型同步与演化等要素;研究数字孪生虚实交互方法,利用信息物理系统来保障信息交互能力,采用知识模型来解决数据拥堵问题,为智采工作面数字孪生控制系统的虚实交互提供实时性。提出智采工作面数字孪生驱动的三机协同控制方法,包括三机关联关系、智能采煤控制、智能支护控制与智能运输控制。最后以矿山数字孪生实际应用为例,通过建立相关模型和设计相关实验方案,对数字孪生智能控制进行验证。通过展开数字孪生智能控制架构、模式等理论研究,旨在解决目前综采工作面存在的环境感知程度低、设备预测精度差和人工干预强度大等问题,实现在复杂环境条件下设备的自适应控制与人机交互,为煤矿智能化建设提供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智采工作面 三机协同控制 信息交互 常态化运行
下载PDF
综掘工作面通风除尘系统结构优化及参数智能调控
4
作者 刘丹丹 沈琪翔 +3 位作者 王威廉 郭胜均 汪春梅 贺平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2-159,共8页
针对传统长压短抽式通风除尘系统易形成涡流和风流死角的问题,结合康达效应对长压短抽式通风除尘系统进行结构优化,将抽风管与压风管进行嵌套处理,使负压风筒中的风流在抽风筒管口产生康达效应,确保气流紧贴巷道壁面,减少了空气中粉尘... 针对传统长压短抽式通风除尘系统易形成涡流和风流死角的问题,结合康达效应对长压短抽式通风除尘系统进行结构优化,将抽风管与压风管进行嵌套处理,使负压风筒中的风流在抽风筒管口产生康达效应,确保气流紧贴巷道壁面,减少了空气中粉尘的扩散,并显著降低了能耗。通过流场和离散相模型(DPM)仿真得到最佳压抽比为2∶3,在最佳压抽比下的仿真结果显示,与传统长压短抽式通风除尘系统相比,优化系统除尘后司机处及下风侧的粉尘浓度分别降低了5.56%和55.41%。确定通风除尘系统整体结构及压抽比后,通过参数调控可进一步提高除尘效率。选择风筒与产尘面的距离、风筒中轴线与地面的距离及抽压风筒之间的距离作为通风除尘系统的优化调控参数,通过卷积神经网络(CNN)对优化通风除尘系统的除尘参数进行智能调控,匹配出不同初始粉尘浓度下的最优参数,实现智能除尘。通过等比例缩小的通风除尘实验平台对45组参数调控方案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对比BP神经网络,采用CNN模型进行粉尘浓度预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更优;司机处和下风侧初始粉尘浓度为300~900 mg/m^(3)时,采用优化通风除尘系统后,平均粉尘浓度分别下降了51.49%~83.88%,验证了参数调控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掘工作面 通风除尘系统 结构优化 参数智能调控 康达效应 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建设关键技术运用探究
5
作者 李庆国 刘凯 牛明 《新疆钢铁》 2024年第2期170-172,共3页
智能化采煤工作面的建设活动涉及较多内容,需引进多元化的技术指标和方案,提高管理水平。在该环节,相关单位需引进智能感知与监测技术,实时把控智能化采煤工作面的状态,并且结合直线度控制和水平度控制技术,提升采煤工作面的稳定性。另... 智能化采煤工作面的建设活动涉及较多内容,需引进多元化的技术指标和方案,提高管理水平。在该环节,相关单位需引进智能感知与监测技术,实时把控智能化采煤工作面的状态,并且结合直线度控制和水平度控制技术,提升采煤工作面的稳定性。另外,还需要引进自适应调高技术,灵活把控采煤机的位置状态,提升采煤活动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此外,还应当结合无人化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大幅度提高智能化采煤工作面的信息化运作水平,以提高采煤效率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采煤 工作面建设 关键技术
下载PDF
基于沿空留巷技术的工作面过陷落柱工程实践
6
作者 王凤翔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208-209,共2页
矿井采掘工作揭露陷落柱等地质构造时,往往会带来较多潜在隐患,可能导通含水层、造成瓦斯超限和形成支护难题等。针对6102工作面揭露大型陷落柱影响区的技术难题,矿方根据陷落柱产状及潜在的隐患情况,结合矿井较成熟的沿空留巷理论及经... 矿井采掘工作揭露陷落柱等地质构造时,往往会带来较多潜在隐患,可能导通含水层、造成瓦斯超限和形成支护难题等。针对6102工作面揭露大型陷落柱影响区的技术难题,矿方根据陷落柱产状及潜在的隐患情况,结合矿井较成熟的沿空留巷理论及经验,成功实施了基于沿空留巷技术的过陷落柱工程实践,在损失一定保护煤柱的代价下,确保了工作面安全快速跳过陷落柱影响区域,沿空留巷技术优势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面过陷落柱 沿空留巷 充填墙体 采场围岩支护
下载PDF
大采高综采面粉尘分布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苗彦平 桂长庚 +4 位作者 郑旭鹤 赵义元 温国祥 刘宽 李世航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4-128,共5页
为研究采煤作业时综采工作面各作业地点粉尘浓度分布规律,以红柳林煤矿25210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在25210综采工作面正常作业时,对采煤机下风侧、液压支架行人侧、主运输巷及回风巷等采煤区域各测点的全尘和呼尘浓度进行测试,研究采煤... 为研究采煤作业时综采工作面各作业地点粉尘浓度分布规律,以红柳林煤矿25210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在25210综采工作面正常作业时,对采煤机下风侧、液压支架行人侧、主运输巷及回风巷等采煤区域各测点的全尘和呼尘浓度进行测试,研究采煤作业时各区域粉尘浓度占比以及呼尘占全尘比例,明确不同区域粉尘危害程度;基于现场粉尘浓度分布特征分析,提出针对不同区域粉尘的有效防治方法。结果表明:采煤机下风方向30 m范围内粉尘浓度仍超过200 mg/m^(3),液压支架行人侧作业点粉尘浓度大于90 mg/m^(3),远远高于国家标准;不同区域内呼尘占比差异较大,破碎机所在区域呼尘占比最高达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粉尘浓度 分布规律 呼吸性粉尘
下载PDF
“三软”煤层大采高工作面回撤期间综合防灭火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均均 《当代化工研究》 2023年第2期120-122,共3页
针对华亭大柳煤矿“三软”煤层大采高工作面回撤期间自然发火隐患进行分析,合理的制定了综合的防灭火技术。对工作面防灭火技术取得的实效进行总结,确保1404工作面回撤期间的安全性。并对制定的综合防灭火技术从安全效益、经济效益、社... 针对华亭大柳煤矿“三软”煤层大采高工作面回撤期间自然发火隐患进行分析,合理的制定了综合的防灭火技术。对工作面防灭火技术取得的实效进行总结,确保1404工作面回撤期间的安全性。并对制定的综合防灭火技术从安全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论证。结果表明华亭大柳煤矿“三软”煤层大采高工作面回撤期间综合防灭火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对“三软”煤层大采高工作面煤自燃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软”煤层大采高 工作面回撤 自然发火
下载PDF
掘进机二运防脱道断电装置的设计及应用分析
9
作者 王豪 《机械管理开发》 2023年第1期134-135,共2页
针对煤矿井下综掘工作面因综掘机二运容易掉道而造成机电设备损坏、人身伤亡事故的工程问题,结合实践需要,设计了一种二运转载皮带机防脱道断电装置,并运用于生产实践中。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断电保护效果良好,不仅可以发挥断电... 针对煤矿井下综掘工作面因综掘机二运容易掉道而造成机电设备损坏、人身伤亡事故的工程问题,结合实践需要,设计了一种二运转载皮带机防脱道断电装置,并运用于生产实践中。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断电保护效果良好,不仅可以发挥断电闭锁综掘机的作用,而且可以避免综掘机在割煤过程中因二运掉落而引发的一系列危害,对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掘工作面 综掘机 断电装置 安全生产
下载PDF
北辛窑煤业8405综放工作面末采联合支护工艺研究
10
作者 宋文杰 《机械管理开发》 2023年第6期260-262,共3页
针对某矿8405综放工作面地质工况复杂、存在末采较难支护的问题,综合工作面工程概况及顶板情况,介绍了末采支护准备工作,探讨了末采支护工艺流程,提出了可采用聚酯纤维网与锚杆、锚索相互配合来进行末采支护的联合支护工艺,并总结了一... 针对某矿8405综放工作面地质工况复杂、存在末采较难支护的问题,综合工作面工程概况及顶板情况,介绍了末采支护准备工作,探讨了末采支护工艺流程,提出了可采用聚酯纤维网与锚杆、锚索相互配合来进行末采支护的联合支护工艺,并总结了一些安全支护保障措施。通过综合应用这些措施,8405综放工作面实现了末采安全快速支护,取得了较好的支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末采支护 聚酯纤维网 安全措施
下载PDF
煤矿无人工作面开采技术研究 被引量:74
11
作者 方新秋 何杰 +1 位作者 郭敏江 张斌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8年第9期56-61,共6页
为解决中国煤矿开采技术装备普遍落后,煤炭资源回收率低、死亡率高以及"数字矿山"发展缓慢的问题,基于科学采矿理念,分析煤矿开采现状,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高度自动化与传统综采工艺相结合的无人工作面的概念和系统模型,构建... 为解决中国煤矿开采技术装备普遍落后,煤炭资源回收率低、死亡率高以及"数字矿山"发展缓慢的问题,基于科学采矿理念,分析煤矿开采现状,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高度自动化与传统综采工艺相结合的无人工作面的概念和系统模型,构建了无人工作面的技术框架,分析了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包括采煤机自动调高、采煤机自主定位与导航系统、煤岩界面自动识别、井上-井下双向通讯、采煤工艺智能化、工作面组件式软件和模型及数据库技术,指出了应用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工作面 自动化 自主定位 GIS
下载PDF
大采高开采上位岩层平衡结构及其对采场矿压显现的影响 被引量:108
12
作者 郝海金 吴健 +1 位作者 张勇 袁宗本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7-141,共5页
在工作面上位岩层移动实测、模拟实验及工作面矿压观测的基础上,对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上覆岩体破断位置及其平衡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基本顶断裂的位置在工作面前方、上覆岩层存在着比分层开采层位更高但和放顶煤开... 在工作面上位岩层移动实测、模拟实验及工作面矿压观测的基础上,对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上覆岩体破断位置及其平衡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基本顶断裂的位置在工作面前方、上覆岩层存在着比分层开采层位更高但和放顶煤开采相似的平衡结构,结构的活动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平衡结构与其下的直接顶相互作用,这种作用方式与直接顶的多次损伤有关;传递到支架的载荷主要取决于支架上方直接顶的岩性和损伤的程度.平衡岩梁的变形对支架产生的影响受直接顶的岩性和其损伤后的强度的影响是明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高开采 平衡结构 力学模型 损伤
下载PDF
泡沫除尘技术在综掘面的应用 被引量:18
13
作者 高庆丛 王德明 +2 位作者 王和堂 任万兴 李永生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2-164,共3页
针对掘进工作面粉尘灾害严重的现状,在系统分析泡沫除尘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综掘工作面泡沫除尘应用工艺,并应用于平顶山一矿戊10-21180掘进工作面。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在掘进机司机处,泡沫对全尘的降尘效率达到87.90%,为水雾降... 针对掘进工作面粉尘灾害严重的现状,在系统分析泡沫除尘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综掘工作面泡沫除尘应用工艺,并应用于平顶山一矿戊10-21180掘进工作面。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在掘进机司机处,泡沫对全尘的降尘效率达到87.90%,为水雾降尘的2.10倍;对呼吸性粉尘的降尘效率达到75.97%,为水雾的2.37倍,防尘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掘面 泡沫 粉尘 降尘效率
下载PDF
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预测的EMD-Elman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9
14
作者 李润求 施式亮 +2 位作者 伍爱友 念其锋 罗文柯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1-56,共6页
为研究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针对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的非线性和非平稳性,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和Elman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建立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时间序列预测的EMD-Elman方法。首先对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时序数据进... 为研究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针对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的非线性和非平稳性,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和Elman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建立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时间序列预测的EMD-Elman方法。首先对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时序数据进行经验模态分解获得多个本征模态函数(IMF),然后对每个IMF分别建立Elman预测模型,最后将各IMF预测值相加获得预测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对某矿2344号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预测的相对误差为-0.83%~1.00%,平均绝对相对误差为0.22%;EMD-Elman方法可有效显示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的波动性、周期性和趋势性等非线性特性,并且能降低瓦斯涌出非平稳性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涌出量 预测 经验模态分解(EMD) ELMAN神经网络 采煤工作面
下载PDF
浅埋薄基岩煤层短壁连采模式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刘玉德 闫守峰 张东升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1-56,共6页
随着短壁连采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浅埋薄基岩煤层的高效开采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以神东煤田浅埋区域2-2煤层为研究对象,从分析其覆岩活动规律入手,借助实践经验、实验数据、理论计算及计算机模拟等结论,得出浅埋薄基岩煤层短壁回采工... 随着短壁连采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浅埋薄基岩煤层的高效开采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以神东煤田浅埋区域2-2煤层为研究对象,从分析其覆岩活动规律入手,借助实践经验、实验数据、理论计算及计算机模拟等结论,得出浅埋薄基岩煤层短壁回采工艺的一系列合理参数(主要包括:工作面长度、采硐布置方式、宽度、同采数量、煤柱尺寸、支护方式等),从而确定出浅埋薄基岩煤层短壁连采技术适用条件分类(划分为五个类别:Ⅰ单一采硐式、Ⅱ5间10m-多硐间隔式、Ⅲ5间5m-多硐间隔式、Ⅳ10间5m-多硐间隔式、Ⅴ多硐连续式),形成了浅埋薄基岩煤层开采模式。经过在苏家壕煤矿的应用,成功解决了薄基岩条件下短壁工作面高产高效的问题,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对其他相似煤层的开采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 薄基岩 短壁 分类 实践
下载PDF
浅埋厚煤层大采高工作面顶板岩层断裂演化规律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55
16
作者 付玉平 宋选民 +1 位作者 邢平伟 张建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66-371,共6页
根据神东矿区上湾矿1-2煤层的赋存条件,运用1∶50的大比例相似模拟试验,研究了5.5 m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顶板垮落特征、顶板断裂位置及顶板垮落带和裂缝带"两带"高度等。研究结果表明:①直接顶岩层分层垮落形成松散块体,难以充... 根据神东矿区上湾矿1-2煤层的赋存条件,运用1∶50的大比例相似模拟试验,研究了5.5 m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顶板垮落特征、顶板断裂位置及顶板垮落带和裂缝带"两带"高度等。研究结果表明:①直接顶岩层分层垮落形成松散块体,难以充满采空区;②由于一次采出的煤层厚度大幅度增加,原有直接顶远不能充填满采空区,基本顶的下位岩层分层垮落后,不能形成铰结结构,采高的增大使得直接顶的范围变大;③周期来压前,顶板的断裂位置一般超前工作面7.65 m;④顶板垮落带和裂缝带"两带"的高度呈现台阶式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煤层 大采高工作面 “两带”高度 相似模拟试验 演化规律
下载PDF
压抽比及风幕发生器位置对机掘工作面阻尘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程卫民 王昊 +2 位作者 聂文 周刚 孙彪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976-1983,共8页
为了掌握压抽比β、风幕发生器与工作面距离L_w对风幕阻尘效果的影响规律,利用Fluent软件数值模拟了β及L_w不同耦合方式下的风流场及粉尘流场运移情况。结果表明,随着β降低、L_w增大,风幕发生器形成的径向旋流风幕逐步转变为轴向阻尘... 为了掌握压抽比β、风幕发生器与工作面距离L_w对风幕阻尘效果的影响规律,利用Fluent软件数值模拟了β及L_w不同耦合方式下的风流场及粉尘流场运移情况。结果表明,随着β降低、L_w增大,风幕发生器形成的径向旋流风幕逐步转变为轴向阻尘风幕,β越大、L_w越大,径向旋流风幕的阻尘能力越弱,粉尘的扩散距离Ld随之增大;β越小、L_w越大,形成的轴向阻尘风幕越稳定,Ld随之降低,且轴向阻尘风幕阻尘能力优于径向旋流风幕。根据数值模拟结果,结合生产实际,确定β为0.75、L_w为20 m是风幕阻尘的最佳通风参数设置,将该参数在回坡底煤矿东五采区胶带巷进行了工程应用,实测风速方向及大小与数值模拟结果相对误差较小,说明数值模拟结果较为准确,工作面内形成了厚约3 m的轴向阻尘风幕,现场高浓度粉尘被阻控在距工作面6 m以内、掘进司机前部巷道空间范围内,阻尘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掘工作面 压抽比 风幕 阻尘效果
下载PDF
综掘面粉尘运移规律模拟及实测对比 被引量:30
18
作者 秦跃平 姜振军 +1 位作者 张苗苗 刘彦青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9-293,共5页
为深入研究综掘面粉尘运移规律,根据气固相两相流理论,采用离散相模型对综掘工作面粉尘运移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粉尘质量浓度分布存在3个区域:射流区、回流区及涡流区,粉尘质量浓度从掘进面到巷道出口沿程上总体上先快速下降,然后... 为深入研究综掘面粉尘运移规律,根据气固相两相流理论,采用离散相模型对综掘工作面粉尘运移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粉尘质量浓度分布存在3个区域:射流区、回流区及涡流区,粉尘质量浓度从掘进面到巷道出口沿程上总体上先快速下降,然后缓慢下降,最终趋于稳定,在掘进机前出现质量浓度峰值.通过分析掘进机对风流流场及粉尘质量浓度分布的影响,得出了掘进机影响下的粉尘分布规律;通过现场实测与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得出了压入式通风风流作用下的粉尘运移规律,为综掘巷道安全、可靠、有效的粉尘防控技术的研究和粉尘质量浓度的降低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掘面 掘进机 压入式通风 FLUENT风流流场 粉尘运移 现场实测
下载PDF
长岭一号井综掘工作面控除尘技术 被引量:7
19
作者 皮希宇 张设计 +2 位作者 许邦 张浪 孙晓军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8-130,共3页
通过分析,将风流在风筒出口至综掘工作面区域分为射流区、回流区及涡流区,结合长岭一号井152101轨道巷综掘面产尘特性及粉尘防治的现状,设计采用附壁风筒控尘与除尘器抽尘净化相结合的综合降尘工艺,使综掘面生产时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降... 通过分析,将风流在风筒出口至综掘工作面区域分为射流区、回流区及涡流区,结合长岭一号井152101轨道巷综掘面产尘特性及粉尘防治的现状,设计采用附壁风筒控尘与除尘器抽尘净化相结合的综合降尘工艺,使综掘面生产时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分别达到90%及80%以上,综掘面的作业环境得以大大改善,保障了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矿井的施工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掘工作面 风流分布 控尘与除尘
下载PDF
坚硬顶板大采高工作面压架事故及支架阻力分析 被引量:50
20
作者 郭卫彬 刘长友 +2 位作者 吴锋锋 杨培举 吴升富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12-1219,共8页
针对大同晋华宫煤矿坚硬顶板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生产过程中发生压架事故的情况,深入分析压架事故的类型和原因,并基于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覆岩结构特征,采用理论分析方法,分析得到了坚硬直接顶关键层的悬顶长度的计算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对大... 针对大同晋华宫煤矿坚硬顶板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生产过程中发生压架事故的情况,深入分析压架事故的类型和原因,并基于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覆岩结构特征,采用理论分析方法,分析得到了坚硬直接顶关键层的悬顶长度的计算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对大采高坚硬顶板综采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的确定进行了载荷估算法的修正算法;并根据修正结果及地质条件,计算得到了402盘区工作面支架的合理工作阻力为12 184 kN,支护强度为1.22 MPa,同时确定了合理的支架架型;通过工业性试验,实测分析了所选支架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了理论分析计算结果和所选架型的合理性,保障了402盘区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硬顶板 压架事故 工作阻力 大采高综采 载荷估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