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菌体液标本中碳青霉烯类异质性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赖汉瑜 岑丽莲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7期2552-2556,共5页
目的研究无菌体液标本中碳青霉烯异质性耐药(HR)铜绿假单胞菌(CHPA)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特征,为感染控制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送检无菌体液中非重复培养标本,分离... 目的研究无菌体液标本中碳青霉烯异质性耐药(HR)铜绿假单胞菌(CHPA)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特征,为感染控制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送检无菌体液中非重复培养标本,分离出首次非重复铜绿假单胞菌139株作为研究标本。使用K-B法初筛,群体谱分析(PAP)实验确认CHPA菌株。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感染CHPA菌株的危险因素。结果K-B法初筛结果提示分离株中存在碳青霉烯HR。经PAP确认,139株临床分离株中61株为CHPA菌株,HR率为43.88%。其中对亚胺培南(IPM)-HR检出29株,HR率为20.86%;美罗培南(MEM)-HR检出19株,HR率为13.67%。同时对MEM和IPM均表现为HR的CHPA有13株,占9.3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侵入治疗手段(OR=5.165,95%CI:1.158~23.033,P=0.031)、多次感染(OR=13.203,95%CI:3.698~47.136,P<0.001)、老年(OR=3.258,95%CI:1.054~10.076,P=0.040)和男性(OR=47.793,95%CI:4.406~518.371,P=0.001)是IPM-HR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而WBC升高(OR=0.848,95%CI:0.740~0.973,P=0.018)是IPM-HR感染的保护因素。多次感染(OR=3.582,95%CI:1.284~9.999,P=0.015)是MEM-HR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侵入治疗手段(OR=16.046,95%CI:4.231~60.853,P<0.001)、多次感染(OR=14.700,95%CI:5.279~40.938,P<0.001)和男性(OR=3.312,95%CI:1.074~10.215,P=0.037)是CHPA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而WBC升高(OR=0.891,95%CI:0.798~0.995,P=0.041)是CHPA感染的保护因素。结论无菌体液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存在对碳青霉烯HR的现象,可通过针对其危险因素补充实验,提高CHPA的检出率,防控CHPA的感染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 异质性耐药 铜绿假单胞菌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临床分离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金属酶基因bla_(IMP-1)、bla_(VIM)的PCR检测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怡滨 宋诗铎 +2 位作者 祁伟 张宇雯 郑东钧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31-133,共3页
目的:研究与产生金属酶相关的绿脓杆菌耐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方法:建立检测绿脓杆菌编码金属酶的基因blaIMP-l和blaVIM的PCR方法,探讨临床分离的旧株耐亚胺培南的绿脓杆菌中产生金属酶与耐药的关系结果:1株菌blaIMP-l扩增阳性,6株菌bla... 目的:研究与产生金属酶相关的绿脓杆菌耐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方法:建立检测绿脓杆菌编码金属酶的基因blaIMP-l和blaVIM的PCR方法,探讨临床分离的旧株耐亚胺培南的绿脓杆菌中产生金属酶与耐药的关系结果:1株菌blaIMP-l扩增阳性,6株菌blaVIM扩增阳性,11株菌blaIMP-l和blaVIM扩增均阴性。结论:产生金属酶是绿脓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 铜绿 亚胺培南 药物耐受性 金属蛋白酶类 抗生素 绿脓杆菌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性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李丰良 韩妮萍 +4 位作者 杜廷义 刘海云 郑瑞 黄莹 曾光雄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65-767,共3页
目的: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5年6月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性的变迁,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临床分离的158株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耐药株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铜绿... 目的: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5年6月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性的变迁,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临床分离的158株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耐药株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耐药菌株保持较强抗菌活性且耐药率小于35%的抗菌药物有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头孢他啶。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耐药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更强,多重耐药现象十分严重,合理运用抗菌药物可控制和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亚胺培南 抗菌药物 耐药性
下载PDF
广州地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现状及耐药性检测 被引量:12
4
作者 庄俊华 黄宪章 +2 位作者 杨洁 庞雪云 周强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11-112,115,共3页
目的调查广州地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在医院内的感染现状及耐药谱特性,帮助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方法用VITEK-32型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筛选广东省中医院、南方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5—2007年... 目的调查广州地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在医院内的感染现状及耐药谱特性,帮助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方法用VITEK-32型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筛选广东省中医院、南方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5—2007年期间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并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其对亚胺培南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440株铜绿假单胞菌中,耐亚胺培南81株(18.41%)。在所测试的抗生素中,耐亚胺培南菌株组与非耐亚胺培南菌株组之间的耐药率差异明显,尤以庆大霉素(分别为65.43%、10.86%)、头孢他啶(分别为53.09%、10.03%)和阿米卡星(分别为53.09%、12.26%)显著。结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且耐药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在治疗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谨慎选用抗生素,有效控制及减缓耐药株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 铜绿 亚胺培南 抗药性 细菌
下载PDF
269株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1
5
作者 应易高 李海玲 赵勇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67-269,共3页
目的调查医院社区和院内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耐药情况。方法收集医院2005年1月-2006年6月分离的269株铜绿假单胞菌(PAE),按《全国检验技术操作规程》要求操作,用VITEK-32细菌鉴定仪鉴定菌种,采用K-B法做药敏试验,用PEMS3.1软件包... 目的调查医院社区和院内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耐药情况。方法收集医院2005年1月-2006年6月分离的269株铜绿假单胞菌(PAE),按《全国检验技术操作规程》要求操作,用VITEK-32细菌鉴定仪鉴定菌种,采用K-B法做药敏试验,用PEMS3.1软件包分析。结果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的敏感率最高,分别为86.6%、85.5%、87.0%、82.5%;对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头孢吡肟分别为77.0%、72.5%、72.5%、72.1%、70.4%,其余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8.5%;病原菌社区感染株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高于医院内感染株,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AE的耐药性已十分突出,对于PAE的感染,应在药敏指导下用药,经验性治疗首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或左氧氟沙星或头孢他啶单独用或+阿米卡星或妥布霉素组合治疗方案;适当控制碳青酶烯类药物的使用,医院获得性耐亚胺培南PAE感染,选择抗菌药物的范围很窄,只有庆大霉素的活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抗菌药物 亚胺培南 敏感性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主动外排系统MexAB-OprM与耐药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0
6
作者 金正江 彭少华 李从荣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8期841-843,共3页
目的 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酶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方法 以亚胺培南为代表 ,应用逆转录 (RT) PCR方法并设置内参照 ,分别研究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耐药株和亚胺培南敏感株的主动外排系统MexAB OprM中OprM的结构基因Opr... 目的 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酶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方法 以亚胺培南为代表 ,应用逆转录 (RT) PCR方法并设置内参照 ,分别研究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耐药株和亚胺培南敏感株的主动外排系统MexAB OprM中OprM的结构基因OprM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耐药组OprM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敏感组。结论 主动外排系统MexAB OprM的表达水平增高或异常增多与铜绿假单胞菌对以亚胺培南为代表的碳青酶烯类抗生素耐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主动外排 亚胺培南 耐药性
下载PDF
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医院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检出情况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文细毛 任南 +1 位作者 吴安华 徐秀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89-93,共5页
目的探讨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mipenem-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IRPA)在医院感染患者中检出情况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1999年7月-2007年6月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医院(110所)医院感染患者资料中IRPA资料进行... 目的探讨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mipenem-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IRPA)在医院感染患者中检出情况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1999年7月-2007年6月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医院(110所)医院感染患者资料中IRPA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出的5490株铜绿假单胞菌中,进行亚胺培南药敏试验者3090株,其中检出IRPA940株(30.42%)。IRPA主要分布在医科大学(学院)附属医院及900张床位以上大型综合医院(847株,占90.11%);按每2年一个时段,各时段相比,IRPA检出率显著升高(Χ^2=27.50,P=0.000);IRPA主要来源于下呼吸道,占72.13%,其次为烧伤部位7.87%。IRPA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50%,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高达83.33%。结论IRPA检出率高,尤其是大型综合医院,呈现增长趋势与广泛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亚胺培南 铜绿假单胞菌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 抗药性 微生物 抗菌药物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下载PDF
亚胺培南联合多黏菌素B对不同表型铜绿假单胞菌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杨海慧 韩立中 +5 位作者 刘怡菁 陈旭 应春妹 赵贝棣 祝燕萍 卫颖珏 《检验医学》 CAS 2013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多黏菌素B与亚胺培南联用对不同耐药表型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自仁济医院西部及瑞金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铜绿假单胞菌133株,运用纸片扩散(K-B)法分析其耐药表型,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亚胺培南和多黏菌素B单用及联用时... 目的探讨多黏菌素B与亚胺培南联用对不同耐药表型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自仁济医院西部及瑞金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铜绿假单胞菌133株,运用纸片扩散(K-B)法分析其耐药表型,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亚胺培南和多黏菌素B单用及联用时对不同表型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计算部分抑菌浓度(FIC),判断联合效应。分别探讨2个不同的配比浓度,即亚胺培南∶多黏菌素B为1∶0.5和1∶1时的抗菌效果。结果对2种药物组合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药物敏感性结果一致性微弱。亚胺培南与多黏菌素B以1∶1联用时协同率为51.13%,明显高于1∶0.5时的19.55%。运用Fisher's精确概率法分析不同表型间的联合抑菌效应,亚胺培南与多黏菌素B以1∶1浓度配比时,对各表型间均有较高的协同率,不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而1∶0.5时差异明显。结论体外联合应用亚胺培南与多黏菌素B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效果明显优于单用亚胺培南。以1∶1联用时的协同率优于1∶0.5,且对不同耐药表型的铜绿假单胞菌作用稳定,值得向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联合用药 耐药 亚胺培南 多黏菌素B
下载PDF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及其产金属酶的相关基因bla_(VIM-2)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杜艳 陈瑞春 +2 位作者 穆玉姣 单斌 陈端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07-509,527,共4页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mipenem-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IPMRPa)及其耐药特征,探讨该菌产金属酶和相关基因blaVIM-2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影响。方法收集3年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采用MIC法测定抗生素耐药性...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mipenem-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IPMRPa)及其耐药特征,探讨该菌产金属酶和相关基因blaVIM-2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影响。方法收集3年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采用MIC法测定抗生素耐药性;用复合纸片法筛查IPMRPa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菌株;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金属酶相关基因(blaVIM-2)检测并测序确定。结果 1426株铜绿假单胞菌中IPMRPa为910株(63.8%),均为多重耐药;非IPMRPa的516株(36.2%)中仅有71株多重耐药,两者的多重耐药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IPMRPa与非IPMRPa的耐药性比较中发现:除四环素外的其他测试抗生素耐药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910株IPMRPa中经复合纸片法检出产金属β-内酰胺酶168株,占18.6%(168/910);168株采用PCR扩增出135株(80.4%,135/168)携带有blaVIM-2型基因,扩增产物经序列分析均为VIM-2型。结论 IPMRPa多重耐药现象严重,VIM-2型金属酶基因型在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IPMRPa菌株中检出率高,但该基因并不是产金属酶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本研究中12种测试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亚胺培南 多重耐药 金属酶 VIM-2基因
下载PDF
76例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B类碳青霉烯酶与耐药现状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丽娟 李武平 +4 位作者 史皆然 徐修礼 刘冰 孙慧英 马春丽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559-561,共3页
目的调查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现状及其B类碳青霉烯酶和膜孔蛋白基因的存在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连续收集2012年2月至2012年8月该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共76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 目的调查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现状及其B类碳青霉烯酶和膜孔蛋白基因的存在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连续收集2012年2月至2012年8月该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共76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产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及膜孔蛋白基因情况,并通过药物敏感试验了解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特征。结果 76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布在神经外科ICU、神经内科ICU、烧伤科,分别占36.8%、25.0%、13.2%;所检菌株对多黏菌素B敏感,对其余9种抗菌药物均不同程度耐药;50株携带VIM基因,17株携带IMP基因,2株携带SIM基因,膜孔蛋白基因均未检出。结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多药耐药及泛耐药现象严重,其原因可能与多耐药基因表达及膜孔蛋白缺失有关,耐药基因以VIM、IMP为主,应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 铜绿 亚胺培南 碳青霉烯酶 细菌外膜蛋白质类 抗药性
下载PDF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耐药性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赵晓姬 高奇峰 +3 位作者 马永能 张任飞 彭秀娟 张婧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2期1730-1732,共3页
目的探讨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耐药特点及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相关依据和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临床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及发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分离铜绿假单胞菌798株,其... 目的探讨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耐药特点及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相关依据和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临床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及发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分离铜绿假单胞菌798株,其中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217株,分离率为27.2%;标本来源以痰液为主,占71.9%,感染患者主要来自重症监护病房(ICU),占52.1%;对阿米卡星耐药率最低(10.1%),其次为庆大霉素(29.5%),其余耐药率均超过45.0%;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高于非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住院时间超过2周、使用抗菌药物超过2周、使用过碳青霉烯类、糖尿病、入住ICU、机械通气、深静脉置管、留置导尿、昏迷等是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应加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监测,针对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干预、预防及控制耐药菌株在医院内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美罗培南治疗机械通气患者痰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风险差异 被引量:16
12
作者 滕国杰 聂秀红 杨强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97-400,404,共5页
目的了解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治疗机械通气患者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耐药情况及药物疗效。方法选取某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痰培养为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78例机械通气患者,分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组(44例)和美罗培南... 目的了解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治疗机械通气患者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耐药情况及药物疗效。方法选取某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痰培养为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78例机械通气患者,分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组(44例)和美罗培南治疗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状况,细菌对所用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时间,以及药物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具有可比性,应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美罗培南治疗前,两组患者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类、头孢他啶、哌拉西林、阿米卡星的耐药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应用抗菌药物治疗至第6天,亚胺培南治疗组和美罗培南治疗组患者对所使用的抗菌药物耐药率(22.73%vs 8.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至第8、10、12天,亚胺培南治疗组耐药率分别为40.91%、77.27%、97.73%,均高于美罗培南治疗组(分别为17.65%、32.35%、44.12%;均P<0.05)。不同抗菌药物治疗后铜绿假单胞菌产生耐药的平均时间: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组为9.0d,美罗培南治疗组为13.5 d。两组患者疗效(64.71%vs 74.1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结论应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机械通气患者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发生耐药的风险高于美罗培南,治疗第7天两组患者药物疗效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 抗药性 微生物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美罗培南 合理用药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耐亚胺培南相关基因OprD_2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谢丽丽 熊盛道 +2 位作者 刘谨 许淑云 徐永健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方法取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18株,经K-B法检测耐药性,根据耐药性分为耐亚胺培南菌组12株和敏感菌组6株。另设1标准菌株ATCC27853。采用PCR法检测各菌株的OprD2基因,探讨OprD2基因突变与细...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方法取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18株,经K-B法检测耐药性,根据耐药性分为耐亚胺培南菌组12株和敏感菌组6株。另设1标准菌株ATCC27853。采用PCR法检测各菌株的OprD2基因,探讨OprD2基因突变与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之间的关系。结果12株耐药菌经OprD2基因扩增,8株阴性,4株阳性;6株敏感菌株及标准菌株扩增全部为阳性。统计学检验结果表明,对亚胺培南耐药菌组和敏感菌组OprD2基因阳性率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且在耐药菌中发现了新的OprD2基因突变方式。结论OprD2突变是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重要机制,突变的方式有缺失突变与插入失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胺培南 铜绿假单胞菌 OprD2基因 基因突变 细菌耐药
下载PDF
近5年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的耐药变迁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虹 王丽 +2 位作者 温见翔 陈娟 谢闻悦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936-940,共5页
目的了解该院近5年来临床常见的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动态变化情况以及在不同标本间的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7年10月至2012年9月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对2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了解该院近5年来临床常见的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动态变化情况以及在不同标本间的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7年10月至2012年9月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对2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离株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处于下降的趋势,而且有的抗菌药物耐药率下降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出现波动性变化。从痰标本和血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大肠埃希菌却有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血标本和尿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呼吸内科和ICU痰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大肠埃希菌有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处于下降的趋势,说明抗菌药物使用的控制措施出现了成效;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因来自不同标本和不同科室发生不同的变化,对指导临床用药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 铜绿 埃希氏菌属 抗菌药 药物耐受性
下载PDF
某ICU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现状调查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杨云滨 汪能平 俞守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23-25,28,共4页
目的调查某院重症监护室(ICU)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耐亚胺培南药物的现状及治疗结果。方法以该ICU2004年全年经病原学证实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者为研究对象,药敏试验采用美国B-D全自动微生物检测系统完成,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 目的调查某院重症监护室(ICU)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耐亚胺培南药物的现状及治疗结果。方法以该ICU2004年全年经病原学证实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者为研究对象,药敏试验采用美国B-D全自动微生物检测系统完成,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标准判读结果。结果共检出57株菌,其中对亚胺培南敏感者33株(57.89%),耐药者24株(42.11%)。耐亚胺培南菌株中,耐药≥3类者占83.33%,显著高于亚胺培南敏感菌株的12.12%(χ2=28.906,P<0.001)。57例患者,2例自动出院,47例治愈,3例病死(均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者)。结论ICU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高发病区,也是多重耐药菌株感染较多的病区,应重点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 抗药性 微生物 医院感染 抗感染药
下载PDF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整合子结构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彭少华 顾剑 +2 位作者 刘素玲 程文娟 李从荣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9-222,共4页
运用PCR mapping、DNA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手段,对一株临床分离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整合子结构分析.结果发现了一个新的多重耐药I型整合子,它含有一个blaVIM 2 基因盒(编码金属β内酰胺酶)和一个新的aacA4样基因盒(编码6′N 氨... 运用PCR mapping、DNA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手段,对一株临床分离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整合子结构分析.结果发现了一个新的多重耐药I型整合子,它含有一个blaVIM 2 基因盒(编码金属β内酰胺酶)和一个新的aacA4样基因盒(编码6′N 氨基糖苷乙酰转移酶),并具有一个强的整合酶结合位点.新的多重耐药整合子的发现,表明了整合子基因盒系统的高度异质性和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机制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 整合子 亚胺培南 金属Β-内酰胺酶
下载PDF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离及耐药机制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廉婕 麦丽文 +1 位作者 余治健 邓启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5期92-94,共3页
目的:了解我院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的临床分布情况,并探讨其耐药机制。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住院患者临床分离的非重复性IRPA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PCR方法检测金属酶基因和外膜通道蛋白基因。结果:从404株... 目的:了解我院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的临床分布情况,并探讨其耐药机制。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住院患者临床分离的非重复性IRPA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PCR方法检测金属酶基因和外膜通道蛋白基因。结果:从404株铜绿假单胞菌中共分离出100株IRPA,分离率为24.75%。其中90株(90.0%)IRPA来源于下呼吸道痰液标本;IRPA主要来源于重症医学科(ICU);IRPA对阿米卡星最敏感率为73.0%(耐药率为27.0%),其次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为63.0%),哌拉西林(敏感率为59.0%),庆大霉素(敏感率为58.0%),头孢他啶(敏感率为57.0%),其余药物的敏感率均<50.0%。仅1株IRPA检测出IMP基因阳性(1.0%),测序为IMP-9型金属酶基因,其余金属酶基因均未检出;oprD2基因缺失的IRPA有65株(65.0%)。结论:我院IRPA主要是由于外膜通道蛋白oprD2缺失引起,且已有IMP-9型IRPA在我院流行,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亚胺培南 耐药性
下载PDF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郭仲辉 林晓晖 +2 位作者 黎毓光 梁卫芳 严智敏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933-934,941,共3页
目的分析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其产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和探讨该耐药菌的防治方法。方法采用常规方法检测我院2003~2007年临床标本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并回顾性分析比较该菌感... 目的分析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其产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和探讨该耐药菌的防治方法。方法采用常规方法检测我院2003~2007年临床标本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并回顾性分析比较该菌感染患者在院内采取的各项措施、病情发展等危险因素。结果2003~2007年共分离出769株铜绿假单胞菌,其中195株是耐亚胺培南株,占25.3%,每年耐亚胺培南株的检出率依序分别为15.7%、11.9%、13.8%、24.1%、41.4%。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其它抗生素的耐药率最低的是多粘菌素E(0.2%),对氨基糖苷类的阿米卡星(46.1%)、庆大霉素(52.3%)和妥布霉素(52.6%)也相对较低。该菌感染单因素分析:入住ICU、使用广谱抗生素大于3周、住院时间超过4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2周内接受碳青酶烯类治疗是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逐年增多,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缩短患者ICU住院时间、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减少院内感染机会,有利于防止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亚胺培南 耐药性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佩芬 张娟 黄源春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405-406,共2页
目的检测该院2005年4~7月住院患者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PA)产金属β-内酰胺酶(MBL)的情况,为难治性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VITEK-60鉴定细菌及测定PA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纸片法检测PA产MBL。结果共检出PA103株,耐亚胺培南PA4... 目的检测该院2005年4~7月住院患者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PA)产金属β-内酰胺酶(MBL)的情况,为难治性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VITEK-60鉴定细菌及测定PA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纸片法检测PA产MBL。结果共检出PA103株,耐亚胺培南PA47株,同时耐头孢他啶16株,其中产MBL的PA8株,占所分离PA的7.8%,占耐亚胺培南PA的17.0%。8株产酶菌株中除1株对左旋氧氟沙星敏感外,对羧苄青霉素、阿米卡星、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奈替米星、复方增效磺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等抗生素均耐药;非产酶菌株仅有2株对羧苄青霉素敏感,1株对阿米卡星敏感,对其他抗生素均耐药。结论临床感染分离的PA、产酶菌株与非产酶菌株均呈多重耐药性。产MBL是PA对头孢类及碳青酶烯类抗生素耐药的机制之一,实验室对其正确检测可帮助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并减少耐药性的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 铜绿 亚胺培南 Β-内酰胺酶类 金属蛋白酶类 药物耐受性
下载PDF
2010~2012年553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京平 孙恒彪 +1 位作者 刘鹏飞 陈佑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979-980,982,共3页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西门子MicroScan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系统对2010~2012年分离得到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分析,应用WHO-NET5.4对数据进行...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西门子MicroScan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系统对2010~2012年分离得到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分析,应用WHO-NET5.4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553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布在呼吸内科、ICU、神经外科;标本来源以呼吸道痰标本为主(74.32%);耐药性方面阿米卡星最低为12%,其次为妥布霉素19.1%,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超过20%,其中头孢曲松及头孢噻肟最高分别为58.6%和58.9%。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逐年增高,仍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因此要注重无菌操作,注意合理用药,减少院内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 铜绿 药物耐药性 抗菌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