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vestigation on the ecological suitable regionalization of Melicope ptelefolia
1
作者 Shao-Hui Wang Yu Yan +5 位作者 Zhe-Kang Cheng Fan-Lin Zeng Zong-Shen Zhang Ru-Han Fan Cai-XiangXie Tong-Xiang Liu 《Traditional Medicine Research》 2017年第1期18-26,共9页
Objective:The aim of paper is to find ecological suitable regionalization of Melicope ptelefolia planting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rational planning of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s(GAP).Methods:The natural ecolo... Objective:The aim of paper is to find ecological suitable regionalization of Melicope ptelefolia planting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rational planning of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s(GAP).Methods:The natural ecological niches of Melicope ptelefolia was taken as basic point.The adaptable areas of Melicope ptelefolia was analysed throughout the whole nation by us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GIS).Results:Besides the original distribbution region of Guangxi,Guangdong,Hainan,Yunnan,Fujian,Jiangxi,Hunan,Guizhou,we further found that Zhejiang,Taiwan,Hong Kong,Chongqing,Sichuan are adaptable for the growth of Melicope ptelefolia.The most suitable region is Guangxi,and the followed is Guangdong.Conclusion:The ecological suitable area of Melicope ptelefolia mainly distributes in Lingnan Region,and TCMGIS is comparatively scientific and accurate to analyze suitable areas for the growth of Melicope ptelefolia.These findings have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introduction,cultivation and scientific planning of Melicope ptelefol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licope ptelefolia Ecological suitable regionalization Ecological factors TCMGIS
下载PDF
三桠苦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谢郁峰 梁粤 +1 位作者 杜清涛 郭丽冰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86-388,共3页
目的:对三桠苦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多种柱层析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解析和理化性质进行化学结构鉴定。结果:从三桠苦的石油醚、氯仿和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十六酸十八烷基酯(Ⅰ)、β-谷甾醇(Ⅱ)... 目的:对三桠苦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多种柱层析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解析和理化性质进行化学结构鉴定。结果:从三桠苦的石油醚、氯仿和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十六酸十八烷基酯(Ⅰ)、β-谷甾醇(Ⅱ)、棕榈酸(Ⅲ)、3,5,3′-三羟基-8,4′-二甲氧基-7-异戊烯氧基黄酮(Ⅳ)、胡萝卜苷(Ⅴ)、水杨酸(VI)和山萘酚-3-O-α-D-阿拉伯吡喃糖苷(Ⅶ)。结论:化合物Ⅶ为首次从蜜茱萸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Ⅴ和VI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桠苦 化学成分
下载PDF
HPLC法测定三桠苦茎中4-甲基喹啉酮的含量 被引量:2
3
作者 崔婷 褚晨亮 +3 位作者 李斯达 詹若挺 李嘉洲 高幼衡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的建立三桠苦茎中4-甲基喹啉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Kromasil 100-5 C_(18)column(250 mm×4.6 mm),流动相:甲醇-水(50∶50),流速:1.0 m 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15μL... 目的建立三桠苦茎中4-甲基喹啉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Kromasil 100-5 C_(18)column(250 mm×4.6 mm),流动相:甲醇-水(50∶50),流速:1.0 m 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15μL。结果 4-甲基喹啉酮在0.9~7.2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1.3%,RSD为1.56%(n=6)。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三桠苦茎中4-甲基喹啉酮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桠苦茎 4-甲基喹啉酮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三叉苦中有机氯农药残留 被引量:2
4
作者 隆颖 陈浩桉 +2 位作者 江仁望 叶文才 陈伟韬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2期109-111,共3页
目的建立三叉苦药材中9种有机氯农药残留的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将三叉苦药材粉碎后用水浸润过夜,依次用丙酮、二氯甲烷超声提取,有机层浓缩后用浓硫酸磺化净化杂质,用DB-1701弹性石英毛细管柱对待测农药组分进行分离,电子捕获... 目的建立三叉苦药材中9种有机氯农药残留的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将三叉苦药材粉碎后用水浸润过夜,依次用丙酮、二氯甲烷超声提取,有机层浓缩后用浓硫酸磺化净化杂质,用DB-1701弹性石英毛细管柱对待测农药组分进行分离,电子捕获检测器(ECD)进行检测。气相色谱进样口温度为230℃,ECD检测器温度为300℃,采用色谱柱升温程序(初始温度为100℃,再以10℃/min的升温速率升至220℃,接着以8℃/min的升温速率升至250℃,并保持10 min),柱流量:1.0 mL/min,不分流进样,进样量:1μL。结果该检测方法的回收率范围为73.0%~104.7%,RSD为1.3%~2.2%。结论该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快速、简便且成本低,适用于三叉苦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苦 有机氯农药残留 气相色谱法
下载PDF
HPLC法测定三桠苦中山柰酚的含量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腾华 高幼衡 +3 位作者 张丽媛 卢锦熙 万明珠 谭敏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519-521,共3页
目的建立三桠苦中山柰酚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4%H3PO4(体积比55∶45);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368 nm;柱温:25℃;进样量:10μL。结果山... 目的建立三桠苦中山柰酚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4%H3PO4(体积比55∶45);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368 nm;柱温:25℃;进样量:10μL。结果山柰酚在0.48~4.8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98.52%,RSD为2.45%(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分离度好,可用于三桠苦中山柰酚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桠苦 山柰酚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珍杉理胃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6
作者 廖娴 欧先涛 +3 位作者 魏刚 李骁翾 罗明 严慕贤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262-265,共4页
目的建立珍杉理胃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杉木果、三叉苦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珍杉理胃片中延胡索乙素的质量分数,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_(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体积分... 目的建立珍杉理胃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杉木果、三叉苦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珍杉理胃片中延胡索乙素的质量分数,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_(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体积分数)磷酸水溶液(三乙胺调pH值至6.0)(体积比45:55),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薄层鉴别效果良好、专属性强、分离度高,且阴性对照无干扰;定量测定延胡索乙素在4.525~90.50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8%,RSD为1.61%(n=6)。结论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准确简便,可有效地控制珍杉理胃片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杉理胃片 质量标准 杉木果 三叉苦 延胡索乙素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岭南药材三桠苦茎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特点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永安 黄雅阳 +5 位作者 苏安宇 莫静媛 冯雯敏 廖卫国 朱盛华 王利胜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05-1116,共12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对三桠苦茎与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特点进行研究与比较。方法通过PubMed与中国知网收集三桠苦茎和叶的化学成分信息并于SwissADME平台进行成分筛选,使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进行靶点预测...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对三桠苦茎与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特点进行研究与比较。方法通过PubMed与中国知网收集三桠苦茎和叶的化学成分信息并于SwissADME平台进行成分筛选,使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进行靶点预测;利用DrugBank、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检索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的疾病靶点并与三桠苦茎和叶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进行映射取交集,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有效靶点”网络;将共同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应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CB-DOCK2进行关键成分与有效靶点的分子对接研究。结果三桠苦茎中筛选得54个活性成分,与类风湿性关节炎交集靶点40个;三桠苦叶中筛选得91个活性成分,与类风湿性关节炎交集靶点102个;在三桠苦茎与叶度值大于二倍中位数的活性化合物群中,不存在共有活性成分;三桠苦茎与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核心靶点与关键通路出现交叉并在生物过程中呈现出多向协同作用;预测三桠苦茎干预RA的核心成分4-甲基喹诺酮、藿香黄酮醇、亚油酸等与叶干预RA的核心成分山柰酚、槲皮素、异鼠李素可能通过AKT1、EGFR与MCL1等共同靶点,作用于PPAR、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与NF-κB等共同信号通路干预RA;在分子对接验证中,所有结合能均小于-5 kcal·mol^(-1),其中三桠苦茎中结合能小于-7 kcal·mol^(-1)的有11组,叶中有19组,分别占44%和63%。结论三桠苦茎与叶干预RA的活性成分具有明显差异但作用机制高度协同;三桠苦叶在RA的干预中可能展现出比茎更强的活性。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展三桠苦入药部位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桠苦 类风湿性关节炎 入药部位 物质基础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岭南中药三桠苦生物碱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褚晨亮 王馨晨 +3 位作者 郑静 路宽 黄函 覃亮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第12期74-77,共4页
目的:研究岭南中药三桠苦生物碱及其抗肿瘤活性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反向柱色谱(ODS),从芸香科植物三桠苦茎中分离、纯化生物碱类成分。通过NMR光谱技术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该植物中分离鉴定出8... 目的:研究岭南中药三桠苦生物碱及其抗肿瘤活性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反向柱色谱(ODS),从芸香科植物三桠苦茎中分离、纯化生物碱类成分。通过NMR光谱技术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该植物中分离鉴定出8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为吴茱萸春碱、茵芋碱、香草木宁碱、白鲜碱、4-dihydro-3-hydroxy-5-methoxy-2,2-dimethy pyrano(2,3-b)quinoline、R-(+)-platydesmin、4-methoxy-2(1H)-quinolinone、7-羟基白鲜碱。以人肝癌细胞HepG-2、胃癌细胞BGC为研究对象,利用CCK-8法分析8个生物碱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并借助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其作用机制。结论:4-dihydro-3-hydroxy-5-methoxy-2,2-dimethy pyrano(2,3-b)quinoline、R-(+)-platydesmin对这两种肿瘤细胞均具有较高的抑制活性,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发现这两个生物碱与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DK)存在相互作用,初步阐释了其抗肿瘤活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桠苦 生物碱 抗肿瘤活性 机制
下载PDF
三桠苦茎枝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斯达 褚晨亮 +2 位作者 崔婷 詹若挺 高幼衡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76-1079,共4页
目的研究三桠苦Melicope ptelefolia茎枝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重结晶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NMR、ESI-MS等现代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三桠苦茎枝石油醚部位和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 目的研究三桠苦Melicope ptelefolia茎枝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重结晶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NMR、ESI-MS等现代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三桠苦茎枝石油醚部位和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大黄素甲醚(1)、豆甾-3,5-二烯-7-酮(2)、β-谷甾酮(3)、(24R)-乙基-3β,5α,6β-三羟基胆甾烷(4)、dihydroxanthyletin(5)、正二十烷酸甲酯(6)、大黄素(7)、(+)-marmesin(8)、rudicoumarin C(9)、3-(2′,3′-二羟基)异戊基-7-羟基香豆素(10)、4-甲基喹啉酮(11)。结论化合物1~11均为三桠苦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0为新化合物,命名为三桠苦素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桠苦 大黄素甲醚 豆甾-3 5-二烯-7-酮 4-甲基喹啉酮 三桠苦素D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