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碳”目标背景下企业“绿洗”行为法律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慧 金权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08-124,共17页
企业“绿洗”行为泛滥的趋势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文章通过分析企业“绿洗”案例发现,企业“绿洗”有两种动因:一是基于声誉效益的外部动因;二是根植企业利益的内部动因。两者是导致企业“虚假性”“欺骗或误导性”“真实性”投机表... 企业“绿洗”行为泛滥的趋势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文章通过分析企业“绿洗”案例发现,企业“绿洗”有两种动因:一是基于声誉效益的外部动因;二是根植企业利益的内部动因。两者是导致企业“虚假性”“欺骗或误导性”“真实性”投机表现的根本动因。以美国为代表的“分散式治理”模式和以欧盟指令为依据的“专门治理”模式是当前较为典型的企业“绿洗”治理方案。这两种企业“绿洗”治理模式为我国治理企业“绿洗”的法律方案提供思路。鉴于当前我国治理企业“绿洗”行为存在立法表达缺失、执法不严及监管缺失等问题,导致国内企业“绿洗”投机以逃避处罚的事态严峻。对此,本文提出从法律层面建立企业“绿洗”治理的统一界定规范、将企业“绿洗”治理纳入环境公益诉讼的司法治理范式、强化消费者侵权诉讼补充公共规制、探索国际层面企业“绿洗”治理的一致性等建议,助力完善中国企业“绿洗”治理的路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绿洗” 治理模式 立法规范 行政监管 公益诉讼
下载PDF
行为公共管理视角下的信息通信技术与街头官僚问责制:理论述评与模型构建
2
作者 张书维 张梓丙 王戈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24年第1期16-27,124,125,共14页
拥有自由裁量权的街头官僚广泛介入公共事务故需要问责制,但因街头环境的特殊性而长期存在问责困境。数字时代信息通信技术(ICT)被寄予厚望,但未聚焦街头官僚问责制,反而引发ICT对街头官僚自由裁量权的“限权—赋权”争论。本文首先回... 拥有自由裁量权的街头官僚广泛介入公共事务故需要问责制,但因街头环境的特殊性而长期存在问责困境。数字时代信息通信技术(ICT)被寄予厚望,但未聚焦街头官僚问责制,反而引发ICT对街头官僚自由裁量权的“限权—赋权”争论。本文首先回顾李普斯基对街头官僚问责制的定义,其群际关系与行为模式取向要求区分问责主体、关注街头官僚的感知和行为,归纳街头官僚可问责性的事实可能性与价值适当性。其次在述评宏观技术与制度视角、中观组织与ICT类型,以及微观“政府端—公民端”感知问责与应对/问责行为三个层面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行为公共管理视角下数字时代街头官僚问责制的分析模型。最后进行未来研究展望,以期夯实数字时代街头官僚问责的微观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通信技术 街头官僚 问责制 感知问责 行为公共管理学
下载PDF
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韦惠惠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9-148,共10页
文章旨在探究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基于已有文献构建假设模型,借助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建模方法(PLS-SEM)对假设模型进行验证。研究发现:转移动机对项目知识转移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在转... 文章旨在探究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基于已有文献构建假设模型,借助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建模方法(PLS-SEM)对假设模型进行验证。研究发现:转移动机对项目知识转移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在转移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学习结果对项目知识转移有显著正向影响,学习结果、感知内容效度通过转移动机对项目知识转移产生间接影响;使用机会对项目知识转移有显著正向影响,主管支持分别经由转移动机、使用机会对项目知识转移产生间接影响。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实践建议:激发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的知识转移动机;优化公共管理硕士教育项目的内容和形式;加强公共部门主管支持,创造更多使用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 知识转移 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基于情境—问题—能力框架的公共管理应用类课程教学模式构建
4
作者 卢扬帆 杨雪娟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3期9-15,共7页
公共管理应用类课程教学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针对现有该类教学存在的知识结构耗散、课程衔接不畅、能力训练弱化等问题,该文在相关文献基础上提出情境—问题—能力框架的教学模式设想。其基本内容包括课程知识体系廓清与重点梳理... 公共管理应用类课程教学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针对现有该类教学存在的知识结构耗散、课程衔接不畅、能力训练弱化等问题,该文在相关文献基础上提出情境—问题—能力框架的教学模式设想。其基本内容包括课程知识体系廓清与重点梳理、专题化教学情境建构与理论对接、动态情境下实践问题识别与溯源和问题解决的知识选用与能力训练四个维度,同时嵌入情境教学、专题教学、全时教学和互动教学等多种方法。这一模式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具有重要的创新价值,但需逐步推广应用。可通过教学设计上博采众长以我为主、情景演绎上追求真理服务现实、课堂组织上着眼多数关注个别、课程衔接上循序渐进彰显整体等努力,达到支撑学科发展及强化人才培育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管理 应用类课程 教学模式 情境—问题—能力 人才培育
下载PDF
公共危机情境下“柔性治理”如何跨越“数字鸿沟”?——基于三种政策工具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傅承哲 黄伟俊 欧昊麟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0-156,M0006,M0007,共19页
在近年来发生的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数字治理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社区推广层面面临着“数字鸿沟”的现实难题。作为基层社区的重要政策工具,“柔性治理”如何帮助社区民众跨越“数字鸿沟”?在行为公共管理视角下,论文选取健康码... 在近年来发生的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数字治理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社区推广层面面临着“数字鸿沟”的现实难题。作为基层社区的重要政策工具,“柔性治理”如何帮助社区民众跨越“数字鸿沟”?在行为公共管理视角下,论文选取健康码的社区推广过程为研究背景,采用双因素(2×3)被试间设计开展调查实验(N=436),以“数字治理民众支持度”为被解释变量,重点探究“数字鸿沟”情景下三种“柔性治理”政策工具的选择策略,并以社区老人、社工访谈为实验结论佐证。实证结果显示,“数字鸿沟”情景对数字治理民众支持度起显著消解作用;三种“柔性治理”政策工具的主效应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但“数字鸿沟”情景中的激励工具和助推工具更起显著提升作用。研究用实证分析打开了“柔性治理”政策工具作用机制的“黑箱”,一方面启示管理者应兼顾目标群体特征、政策工具特征和“数字鸿沟”情景,精准施策推动社区数字治理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强调“工具-情景”匹配的政策评估范式,推动行为公共政策在应急管理中向纵深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治理 “数字鸿沟” 行为公共管理 调查实验 政策工具
下载PDF
公共行政中的感知问责:分析框架与研究展望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延伟 徐陈璧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8-195,M0007,共19页
作为现代民主治理的主要标志之一,问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面对客观问责制度时,不同的问责对象总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不同的主观认知与解读,进而影响其行为与决策。感知问责作为连接宏观问责制度与微观个体行为之间的“桥梁”,可有效弥... 作为现代民主治理的主要标志之一,问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面对客观问责制度时,不同的问责对象总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不同的主观认知与解读,进而影响其行为与决策。感知问责作为连接宏观问责制度与微观个体行为之间的“桥梁”,可有效弥合两者之间的鸿沟,提升问责效能。目前,国际公共行政学者已经关注到这一概念,并开展一些研究。论文首先梳理国际公共行政学者对于感知问责的相关学术研究,便于我国公共行政学者与实务者了解并熟悉该议题。基于现有研究,论文从个体、组织与制度三个层面,围绕八个因素建立一项分析框架,为我国公共行政学者开展感知问责研究提供理论指引。在个体层面,论文关注三个因素:自我效能感、自主性与个体官僚与领导关系。在组织层面,主要关注两个因素:组织支持度与组织透明度。在制度层面,主要关注三个因素:问责主体的特征、问责标准的特征与问责过程与内容的特征。在未来,我国的公共行政学者可以聚焦感知问责的概念建构、解释、后果与管理议题,为感知问责这一崭新的研究领域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行政 感知问责 分析框架 研究议程
下载PDF
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中“不依法履行职责”之认定标准
7
作者 李一君 武俊山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3-38,63,共7页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是中国对于解决环境资源侵害问题的一项创新性法律制度,对于保护环境资源意义重大。如何认定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职责”在制度运行过程中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而我国法律对这一关键问题并未作出明确规定。在对理论...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是中国对于解决环境资源侵害问题的一项创新性法律制度,对于保护环境资源意义重大。如何认定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职责”在制度运行过程中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而我国法律对这一关键问题并未作出明确规定。在对理论界及司法实务过程中形成的行为标准、结果标准、复合标准、二阶层说的核心观点、理论依据以及弊端或缺陷等内容进行分析后,提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中“不依法履行职责”的认定标准应以结果标准为原则,以行为标准为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不依法履行职责 认定标准 行为标准 结果标准
下载PDF
“担当”还是“避责”?感知问责对公务员工作行为的双刃剑效应研究
8
作者 于洋航 张雅萍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6-109,共14页
完善的问责制度是建设责任政府和实现国家善治的关键要素和重要标志,宏观层面问责制度设计需要微观层面个体有效感知方能实现制度效用最大化,然而目前有关公务员感知问责及其对工作行为的具体影响机制研究却相对匮乏。因此,基于压力交... 完善的问责制度是建设责任政府和实现国家善治的关键要素和重要标志,宏观层面问责制度设计需要微观层面个体有效感知方能实现制度效用最大化,然而目前有关公务员感知问责及其对工作行为的具体影响机制研究却相对匮乏。因此,基于压力交互理论,构建“压力感知—个体评估—内隐情绪—外显行为”四维理论分析框架,并通过实验研究和问卷调查讨论公务员感知问责对担当作为和避责行为的具体作用机制。研究一采用情景实验,结果表明感知问责对个体工作行为发挥双刃剑效应,既能够激励个体担当作为,亦能够诱发个体避责行为。研究二采用问卷调查,通过对分阶段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感知问责通过挑战评估激发积极情绪进而激励个体担当作为,此外,感知问责还能通过威胁评估助长消极情绪从而诱发个体避责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问责 担当作为 避责行为 双刃剑效应 行为公共管理
下载PDF
干部激励的行为科学视角:“助推”“自我助推”以及“助推+”工具的理论与实践
9
作者 郭晟豪 王皓铎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4年第3期46-54,共9页
干部激励是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重要问题。面对当前干部行为管理方法存在的问题,采用行为科学视角,以行为干预的现实问题和研究前沿为切入关注和探讨干部激励问题尤为重要。论述行为干预工具的理论基础,并且着重介绍“助推”“自我助... 干部激励是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重要问题。面对当前干部行为管理方法存在的问题,采用行为科学视角,以行为干预的现实问题和研究前沿为切入关注和探讨干部激励问题尤为重要。论述行为干预工具的理论基础,并且着重介绍“助推”“自我助推”“助推+”等三种当前广泛受到关注的实践工具。通过厘清行为干预工具的主要特点与相对特色,本文提出干部激励的行为干预工具的选择逻辑、实践流程以及使用要点,为我国干部管理实践提供切实有效的激励工具,使政府部门管理者走出部分传统激励方式的偏离、低效,真正成为能有效干预干部行为的“行为设计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部激励 行为干预 助推 行为公共管理
下载PDF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raceptive Knowledge,Cognition and Behaviors among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被引量:4
10
作者 Xiao-jin WANG Chao-hua LOU +1 位作者 Xiaowen Tu Er-sheng GAO 《Journal of Reproduction and Contraception》 CAS 2006年第4期239-248,共10页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raceptive knowledge, cognition and behaviors among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Methods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was anonymously self-administrated by way of compute...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raceptive knowledge, cognition and behaviors among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Methods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was anonymously self-administrated by way of computer to all the 1st graders' among three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in a district of Shanghai. Four cognition indicators, including perceived benefits, perceived barriers, perceived risks and self eJficacy were applied according to Health Belief Model. Results The percentage of respondents who reported ever sexual practices and contraceptives use at first sex was 7.01% and 56.64% respectively. Condom (58. 70%) and oral contraceptive pills (27.78%) were used by the majority. Main reasons for non-use were "shy to buy it" (26.53%) and "partner don't want to use any" (18.37%). Proportion of respondents who ever had sex regarded withdrawal and rhythm as effective were 68.35% and 68.42% respectively. Proportion of respondents having sex knew "If a person was infected with STDs, he/she might not have noticeable symptoms" were 22.86%. Proportion of respondents who reported non-use of contraceptives at first sex considered that "infrequent intercourse could not cause a girl pregnant even she had experienced her menstruation" were 40.63%. Proportion of respondents who had ever used condom got full score of knowledge on "how to correctly use condom" were 23,26%. Perceived risks were poorest among four cognition indicators. High level of contraceptive knowledge was connected with high rate of contraceptives use at first sex, whereas high level contraceptive cognition was connected with high rate of contraceptive use both at first and recent sex. Conclusions It is important to provide youth-friendly services as well as message on contraceptives among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contraceptive behaviors contraception cognition health belief model (HBM) computer-administrated
下载PDF
The AHP-Based Assessment of Public Services With Respect to Different Groups of Customers of Polish Local Government
11
作者 Anna Prusak Jacek Strojny +1 位作者 Piotr Stefanow Katarzyna Machaj 《Chinese Business Review》 2015年第11期547-560,共14页
The situa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economic systems is based on their ability to ensure optimal response to the customer needs. There are several important groups of clients, who may determine development processes and... The situa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economic systems is based on their ability to ensure optimal response to the customer needs. There are several important groups of clients, who may determine development processes and who are recipients of public services. They include: residents, entrepreneurs, tourists, and State Treasury. Local governments are equipped with a range of legal instruments to provide public services addressed to the selected clients.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presen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HP method to asses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elected categories of public services for different groups of clients in Poland. The results allow setting priorities for future policy and adjust the tasks to the specific expectations of each group of clients. The model of assessment of public services was built 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Since the 1970's, this multicriteria decision-support method has been used by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in many areas of socioeconomic life. The case study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nvolved 14 experts--public administration workers in one of the districts in Southern Poland. The survey consisted of two stages. First, they assessed--using the AHP--the influence of each group of customers on local development processes. The most important was "business" (priority 38.7%), followed by "tourists" (29.7%), "citizens" (26.1%), and "central administration" (5.5%). Second, they evaluated at the five-point Liken scale the influence of over 20 different public services with respect to different groups of clients. The results were aggregated using arithmetic mean and multiplied by the priorities of the clients. The synthesized final score indicated the most significant public activities overall, which were "roads" (4.16), "transport" (3.93), and "tourism" (3.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blic services local government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analysis public administration customer analysis
下载PDF
公众参与行为、社会阶层属性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感知——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世香 周维 吕志杰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7-186,200,共21页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感知是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执行效果的直观感知,是其在客观获得基础上的主观感受,也是国家治理的良政基准和善治标尺。从公众主观感知视角切入,基于湖北省的一手问卷调查数据,论文采用Bootstrap方法分析公...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感知是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执行效果的直观感知,是其在客观获得基础上的主观感受,也是国家治理的良政基准和善治标尺。从公众主观感知视角切入,基于湖北省的一手问卷调查数据,论文采用Bootstrap方法分析公众参与行为和社会阶层属性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感知的影响,重点考察行政负担的中介效应和政府形象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公众参与行为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感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会阶层属性对均等化感知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行政负担在公众参与行为和均等化感知之间存在中介效应;政府形象在公众参与行为和均等化感知之间、社会阶层属性和均等化感知之间均发挥着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增强公众参与行为和关注不同社会阶层属性公众的服务需求的同时,也应降低行政负担和改善政府形象,以此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感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公众参与行为 社会阶层属性 行政负担 政府形象
下载PDF
碳中和政策创新扩散的行为机理与模式——基于行为公共管理的视角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胜 周玲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111,共11页
政策创新扩散是政策过程研究的重要内容。探究碳中和政策创新扩散的行为机理与模式,有助于深化对政府碳中和政策决策过程的理解,并为优化碳中和政策创新扩散路径提供微观基础和科学依据。基于行为公共管理理论,该论文构建了“结构-心理... 政策创新扩散是政策过程研究的重要内容。探究碳中和政策创新扩散的行为机理与模式,有助于深化对政府碳中和政策决策过程的理解,并为优化碳中和政策创新扩散路径提供微观基础和科学依据。基于行为公共管理理论,该论文构建了“结构-心理-行为”分析框架,同时结合576份碳中和政策文本,对碳中和政策创新扩散的行为机理与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碳中和政策创新扩散主要有“信息约束-审慎吸纳”型创新扩散、“权威控制-顺应遵从”型创新扩散、“晋升竞争-争先创优”型创新扩散和“规范同形-从众模仿”型创新扩散四种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碳中和政策从渐进创新扩散到急速创新扩散的变化主要是受中央政策信号和社会压力的影响,地方政府碳中和政策创新扩散的行为心理主要是追求奖励、晋升或规避压力、问责的经济理性动机,这也导致了碳中和政策急速创新扩散过程中的政策趋同和政策再生产的缺失,不符合超大型国家区域异质性对碳中和实现方式多样性的要求。基于此,仍需从“加强碳中和及生态文明的价值构建,强化通过心灵治理‘助推’碳中和政策创新扩散;鼓励地方结合地方性知识展开试点,推动碳中和政策创新地方探索的多样化发展;完善碳中和政策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在提升碳中和政策的公众持续接受和社会支持度”等方面促进碳中和政策创新扩散路径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政策创新扩散 行为机理 行为公共管理
下载PDF
基于BOPPPS+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研究——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丹丹 姚业祥 +3 位作者 杨悦 赵浴光 陈哲 白丽 《卫生职业教育》 2023年第17期40-43,共4页
遵循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中心、课堂为依托的教学理念,构建3个过程、12个环节的BOPPPS+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服务市场营销管理课程为例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全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自主... 遵循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中心、课堂为依托的教学理念,构建3个过程、12个环节的BOPPPS+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服务市场营销管理课程为例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全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相关课程教学模式的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PPPS教学模型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公共卫生管理专业
下载PDF
积极还是消极?基层干部污名对行政绩效的双刃剑效应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任兵 陈志霞 郑玮博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8-128,共11页
基层干部污名是指公众因偏见和误解将部分基层干部的负面特征刻板化为整个干部群体的共同特征,进而使其社会身份受损的动态过程。干部污名对基层干部形象带来直接威胁进而影响其工作态度和行政绩效,因此研究干部污名的作用机制及其干预... 基层干部污名是指公众因偏见和误解将部分基层干部的负面特征刻板化为整个干部群体的共同特征,进而使其社会身份受损的动态过程。干部污名对基层干部形象带来直接威胁进而影响其工作态度和行政绩效,因此研究干部污名的作用机制及其干预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压力认知评价理论,本文认为积极干预行为和消极退缩行为是基层干部面对干部污名的两种主要应对方式。公共服务动机在上述过程中起着调节作用,影响基层干部积极干预行为或消极退缩行为的选择,且这两类干预方式对基层干部的行政绩效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通过对所搜集的374份两阶段匹配的数据进行分析显示:对高公共服务动机的基层干部而言,干部污名会激发基层干部的积极干预行为,并通过积极干预行为正面影响行政绩效;对低公共服务动机的基层干部而言,干部污名会引发基层干部的消极退缩行为,并通过消极退缩行为负面影响行政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部污名 公共服务动机 积极干预行为 消极退缩行为 行政绩效
下载PDF
“敲打”何以激“奋进”:政府绩效问责对干部担当动力的激励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怡梦 胡业飞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22,124,共20页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普遍开展绩效问责工作,对绩效表现有待提升的部分干部进行“敲打”,以激发其担当作为。这也生发出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具有负向惩戒属性的绩效问责何以激发干部的正向担当动机?本研究引入行为公共管理学视角,利用面向...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普遍开展绩效问责工作,对绩效表现有待提升的部分干部进行“敲打”,以激发其担当作为。这也生发出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具有负向惩戒属性的绩效问责何以激发干部的正向担当动机?本研究引入行为公共管理学视角,利用面向基层干部的大样本问卷获取调查数据,并进行分层回归分析,探究绩效问责激励干部产生担当动力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干部对政府绩效问责的主观感知,构成了绩效问责激发担当动机的关键中间机制,且这一机制包含了干部对绩效问责目标与公正性的两方面感知。具体而言,感知程序公正、感知结果公正正向影响干部担当动力的产生,形成动力激发机制;感知目标过载负向影响干部担当动力的产生,形成动力抑制机制;感知目标适配意味着工作挑战性的不足,不利于干部产生更强担当动机;感知信息公正虽有必要性,但在“化压力为动力”的过程中缺乏贡献。此外,该机制还受工作年限的调节作用,即工作年限能在部分动力激发机制中起促进作用,又在部分动力机制中起减缓作用。上述发现意味着,绩效问责工作应强化干部对程序与结果公正性的感知,同时尽量减少其动力抑制效应的影响。本研究为打开绩效问责激发干部担当动力的机制“黑箱”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和实证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绩效问责 干部担当动力 行为公共管理
下载PDF
公费师范生学业表现的实证研究——基于某部属师范大学的行政数据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新亮 石艳 +2 位作者 郑琦 叶晓阳 王娜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5-181,共17页
自2007年实行并延续至今的公费师范生教育已经进入政策稳定期,在优化教师队伍供给和促进教师职后专业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部分学者和公众的质疑,目前国内学界鲜有使用较为严谨的证据来分析公费师范生学业表现的真实境况。立足于公费师... 自2007年实行并延续至今的公费师范生教育已经进入政策稳定期,在优化教师队伍供给和促进教师职后专业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部分学者和公众的质疑,目前国内学界鲜有使用较为严谨的证据来分析公费师范生学业表现的真实境况。立足于公费师范生在公众话语中可能存在的“高开低走”现象,基于某部属师范大学25万余条本科生课程数据,使用课堂固定效应消除了可能由课程难度和教师打分偏好带来的误差,分析了大学四年期间公费师范生与其它专业类别的学生在共同选修课堂上的学业表现差异。发现,公费师范生大学期间的总体学业表现更好,然而这一优势主要来源于大一,大二和大三学年的成绩却略低于其它专业的学生。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公费师范生在师资课、选修课和通识课方面的学业表现更好,而专业课的学业表现相对较差。研究还揭示和讨论了公费师范生政策对学生的潜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费师范生政策 学业表现 固定效应模型 行政数据
下载PDF
高校行政人员创新行为形成机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蒋瑜洁 郭婷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7-193,共17页
高校行政人员是支撑高校整体发展的重要主体,如何激发其创新行为,是实现我国“三全育人”改革创新工作的重要课题。通过选取C高校创新工作典型案例“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运用扎根理论研究发现:职业能力通过激发高校行政人员的工作重... 高校行政人员是支撑高校整体发展的重要主体,如何激发其创新行为,是实现我国“三全育人”改革创新工作的重要课题。通过选取C高校创新工作典型案例“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运用扎根理论研究发现:职业能力通过激发高校行政人员的工作重塑行为促进创新,其中反思能力与行为能力通过增加结构性工作资源和挑战性工作要求、交际能力通过增加社会性工作资源和减少阻碍性工作要求产生并落实个体创新行为;同时,公共服务动机能够调节工作重塑对创新行为的作用,其中公共参与会强化结构性与社会性工作资源对创意产生与实现的促进作用;认同公共利益会强化挑战性工作要求对创意产生的促进作用;奉献牺牲会弱化增加挑战性工作要求与社会性工作资源过程中对创意产生与实现的阻碍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丰富公共部门创新理论,对促进高校行政人员创新行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行政人员 创新行为 职业能力 工作重塑 公共服务动机
下载PDF
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的制度完善 被引量:4
19
作者 盛琦雯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23年第2期47-58,共12页
虽然我国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的制度效果已在实践中得到初步彰显,但是该制度依然存在缺乏诉讼种类竞合时的处理方案、部分制度因设置僵化缺乏可操作性、一律强制适用缺乏合理性等问题。透析域外相关制度发现,调和检察权与行政权在行政... 虽然我国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的制度效果已在实践中得到初步彰显,但是该制度依然存在缺乏诉讼种类竞合时的处理方案、部分制度因设置僵化缺乏可操作性、一律强制适用缺乏合理性等问题。透析域外相关制度发现,调和检察权与行政权在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的合理配置是其理论核心,赋予检察机关部分裁量权是制度逻辑使然。我国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应在坚持检察机关独立行使公诉权的理念下选择“实体—程序当事人”诉讼关系模式。就具体制度改造而言,在诉讼种类竞合时应坚持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的优位性、针对行政机关不作为的判断应坚持在类型化的基础上分别采取行为标准和结果标准、在制度适用上应区分检察机关的裁量适用和强制适用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公益诉讼 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 诉讼关系模式 制度完善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在公立医院行政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魏晓颖 洪泽楷 林梓康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16期44-47,共4页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以患者为中心,通过组织学科专家进一步探讨分析患者病情,共同制订治疗方案,以得到最佳预后诊疗模式。这一模式专业决定治疗方案局面,为患者提供正确的决策,以便更好地诊疗。本文主要针对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在公立医...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以患者为中心,通过组织学科专家进一步探讨分析患者病情,共同制订治疗方案,以得到最佳预后诊疗模式。这一模式专业决定治疗方案局面,为患者提供正确的决策,以便更好地诊疗。本文主要针对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在公立医院行政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先阐述多学科协作诊疗(multi 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在临床诊疗方面的优势和推广全覆盖MDT的必要性,然后又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应用,主要包括事件立项、成立MDT项目小组、合理制订方案、形成模式、工作流程、总结汇报,进而以便实现公立医院行政管理,提升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 公立医院 行政管理 行政主导 网络化 诊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