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劳动基准与公益诉讼 被引量:6
1
作者 颜运秋 闵宁莉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70-76,共7页
劳动基准是法律规定的用人单位必须保障劳动者享有的最低劳动权利、劳动条件和劳动待遇,具有强烈的公益属性。我国对于劳动基准实施艰难的现状表明,通过传统诉讼已不能有效地解决劳动基准纠纷,而劳动基准与公益诉讼之间具有高度的契合性... 劳动基准是法律规定的用人单位必须保障劳动者享有的最低劳动权利、劳动条件和劳动待遇,具有强烈的公益属性。我国对于劳动基准实施艰难的现状表明,通过传统诉讼已不能有效地解决劳动基准纠纷,而劳动基准与公益诉讼之间具有高度的契合性,这呼唤着将公益诉讼程序导入到劳动基准纠纷的解决过程。我们应当构建完善的劳动基准公益诉讼理论与制度,从而维护不特定多数劳动者的劳动基准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法 劳动基准 公益 公益诉讼
下载PDF
社会法视阈下公立高校教师法律地位探讨 被引量:7
2
作者 吴希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1-66,共6页
高校人事制度变迁导致公立高校与教师法律关系性质的转变。教师法律地位由"国家干部"的公职属性向市场契约化转变,并同时具有私法上"劳动者"的双重特性。法律地位决定了教师教育活动中权利配置与义务履行的实际状态... 高校人事制度变迁导致公立高校与教师法律关系性质的转变。教师法律地位由"国家干部"的公职属性向市场契约化转变,并同时具有私法上"劳动者"的双重特性。法律地位决定了教师教育活动中权利配置与义务履行的实际状态,也明确了教师权利救济的有效途径。基于此,社会法作为第三法域结合了"公法"与"私法"的属性,并融合了高校教师法律地位双重特质。本文尝试以社会法理念为视角,将公立高校教师界定为"特殊劳动者",通过教师法律地位遵循的基本原则、利益观、权利观及人事争议立法调整模式进行厘清与解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法 公立高校教师 法律地位 劳动合同法
下载PDF
我国劳动执法体制功能的失位与重塑 被引量:7
3
作者 陈俊洁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4-160,共7页
劳动法存续的利益基础决定着它必须将私法性规范与公法性规范驾驭在同一法律体制之下,达到公私双赢。我国现有的两套劳动执法体系便是为贯彻劳动法的这一目的而设定的。然而实践中,这两套体制却存在功能上的失位:以劳动仲裁为主要内容... 劳动法存续的利益基础决定着它必须将私法性规范与公法性规范驾驭在同一法律体制之下,达到公私双赢。我国现有的两套劳动执法体系便是为贯彻劳动法的这一目的而设定的。然而实践中,这两套体制却存在功能上的失位:以劳动仲裁为主要内容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没有有效发挥其私权救济功能,以劳动监察为核心的劳动行政执法制度也没有很好地发挥其公权救济功能。重塑劳动执法体制的功能是必要的,也是国际劳动公约对我国劳动立法和执法体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 执法体制 和谐 劳动关系 公私融合
下载PDF
论劳动合同的私法性质及其法律适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郭英华 《行政与法》 2006年第8期100-104,共5页
传统观点视劳动合同为公法性质的合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和我国劳动制度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今天,此观点有不合理之处。本文试图从批判“劳动合同公法论”入手,界定劳动合同的私法属性并解决其法律适用问题,以期能够完善我国的... 传统观点视劳动合同为公法性质的合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和我国劳动制度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今天,此观点有不合理之处。本文试图从批判“劳动合同公法论”入手,界定劳动合同的私法属性并解决其法律适用问题,以期能够完善我国的劳动合同制度,并将其与劳动法其它相关制度的改革和司法实践更好的衔接起来,真正解决实际问题,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合同 私法 公法
下载PDF
后劳教时代惩治违法犯罪的法律结构 被引量:14
5
作者 阮齐林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CAS 2014年第1期102-106,共5页
劳教经2013年初停用至年末废止,劳教适用的三类对象(行为)即刑法禁止行为不够刑事处罚的、卖淫嫖娼的和吸毒成瘾的,已被分流到刑法、治安处罚法和"禁毒法"(强制隔离戒毒)。至此劳教废止后的法律空白已被有效弥合。后劳教时代,... 劳教经2013年初停用至年末废止,劳教适用的三类对象(行为)即刑法禁止行为不够刑事处罚的、卖淫嫖娼的和吸毒成瘾的,已被分流到刑法、治安处罚法和"禁毒法"(强制隔离戒毒)。至此劳教废止后的法律空白已被有效弥合。后劳教时代,以"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法"等替代劳教再次形成三元结构不可取,以保安处分取代劳教没有必要且引入人身危险性概念存在侵犯人权风险,应当坚持刑法·治安处罚法的二元结构,适时分离天然犯与秩序犯优化二元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劳教时代 刑法 治安管理处罚 二元体系
下载PDF
社会法体系的结构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叶姗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49-58,共10页
社会法体系的确立与对于社会法概念的界定及其调整对象的认识密切相关,只有厘清社会法的内涵——社会法的定义,才能确定社会法的外延——社会法的体系。基于社会法学界现已形成的有关社会法定义的一些共识,可勾勒出部门法意义上的社会... 社会法体系的确立与对于社会法概念的界定及其调整对象的认识密切相关,只有厘清社会法的内涵——社会法的定义,才能确定社会法的外延——社会法的体系。基于社会法学界现已形成的有关社会法定义的一些共识,可勾勒出部门法意义上的社会法体系,即由相关的社会法规范所构成的系统。在社会法体系中,以基本稳定的"二元结构"即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为核心,还包括一些交叉融合现象和逐渐生成的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法体系 二元结构 特殊群体权益保障法 公益慈善法 劳动市场法 社会保险法
下载PDF
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管理问题与规范对策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建忠 《中国人事科学》 2023年第1期1-12,共12页
聘用制是事业单位以合同的形式确定与职工基本人事关系的一种基本用人制度。完善聘用合同管理规范,是实施聘用制度、建立事业单位人事制度体系的前提和基础。聘用制改革以来,我国聘用合同规范主要存在《劳动合同法》在事业单位如何适用... 聘用制是事业单位以合同的形式确定与职工基本人事关系的一种基本用人制度。完善聘用合同管理规范,是实施聘用制度、建立事业单位人事制度体系的前提和基础。聘用制改革以来,我国聘用合同规范主要存在《劳动合同法》在事业单位如何适用定位不清,《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关于聘用合同管理的规定较为简略含混,地方聘用合同管理规范与政策冲突,聘用管理实践失范等问题。应按照搞活用人机制的人事制度改革目标,遵循人事关系调节的法理原则,合理确定劳动法规在事业单位的适用范围和程度,促进聘用管理中公共利益与职工利益的平衡的思路完善聘用合同管理机制,根据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存在的订立原则、期限、人事关系建立时间、试用期、必备条款和约定条款、履行、监管等方面的特殊情形进行调整和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业单位 人事管理 聘用合同 劳动合同法 合同规范
下载PDF
域外劳动公益诉讼制度的考察及借鉴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安民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92-96,共5页
劳动公益诉讼制度是维护弱势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新型诉讼方式,在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都设置了为维护公益免受侵害的相应诉讼机制。针对现有相关立法和制度的不足,我国应该借鉴域外劳动公益诉讼制度,建立劳动公益诉讼制度,并在公益诉讼... 劳动公益诉讼制度是维护弱势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新型诉讼方式,在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都设置了为维护公益免受侵害的相应诉讼机制。针对现有相关立法和制度的不足,我国应该借鉴域外劳动公益诉讼制度,建立劳动公益诉讼制度,并在公益诉讼中,实现原告的多元化,建立有利于社会特定弱势群体的证明责任分配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公益诉讼制度 大陆法系 英美法系 原告的多元化 举证责任
下载PDF
政府帮助民工讨要工资的法经济学分析
9
作者 陈凌 曹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89-96,共8页
以法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阐释民工讨薪面临的问题与困境:诉累的客观存在、集体行动的困境、搭便车与巨大的交易成本导致民工自发讨薪的激励不足与高昂的司法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会的动荡;分析了政府帮民工讨薪的合理性:政府的讨薪... 以法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阐释民工讨薪面临的问题与困境:诉累的客观存在、集体行动的困境、搭便车与巨大的交易成本导致民工自发讨薪的激励不足与高昂的司法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会的动荡;分析了政府帮民工讨薪的合理性:政府的讨薪反映了私权的不足与公权的救济,具有规模经济与公共产品的特征,是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结合,也是对劳动力市场失灵的规制;最后,从立法、行政、司法和普法方面探讨了民工工资及时支付的长效机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级政府 农民工 公权的救济 劳动力市场失灵 法经济学分析
下载PDF
《劳动合同法》视野下公立高等学校教师权益的救济
10
作者 郭颖 《安康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40-42,共3页
教师聘任制已在公立高等院校逐步实施,但由于相关法律、规章的滞后,导致了教师权益救济途径不畅,存在诸多缺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正式施行,为教师权益的救济另辟蹊径,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对教师权益的救济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公立高等院校 教师权益 救济 劳动合同法
下载PDF
新“劳动合同法”对公立医院合同聘用人员管理的影响与对策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亚萍 《医学与社会》 2009年第11期14-15,共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适用范围的扩大、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以及劳务派遣制都对医院人事制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公立医院应将外聘人员纳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范畴中予以全盘考虑。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公立医院 人员管理
下载PDF
嵌入劳动法的公序良俗原则 被引量:1
12
作者 常春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120-129,共10页
公序良俗原则被广泛适用于劳动争议案件,但其并未在我国劳动法中得以明确确立,以致裁判者可能面临超越“依法司法”的风险。由于公序良俗原则的引入契合劳动法演变的私法社会化路径、符合劳资伦理的价值需求、有利于实现构建和谐劳动关... 公序良俗原则被广泛适用于劳动争议案件,但其并未在我国劳动法中得以明确确立,以致裁判者可能面临超越“依法司法”的风险。由于公序良俗原则的引入契合劳动法演变的私法社会化路径、符合劳资伦理的价值需求、有利于实现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目标,故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应当及时对其进行显名化处理。应当注意的是,鉴于劳动关系的特性,公序良俗原则中的公共秩序部分仅可用于规范用人单位的行为,而不应将其适用于劳动者。同时,司法机关还应出台系列指导案例形成案例群以促进该原则的类型化适用。如此,劳动法既可以达到吸收公序良俗原则满足自身需求的目的,也不至于受到民法价值体系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序良俗原则 劳动法 公共秩序 善良风俗 私法社会化 劳资伦理 和谐劳动关系 法典化
下载PDF
从公法性角度对劳动法律关系重新定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林太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58-60,共3页
我国劳动法律关系概念存在公法性考量的不足。以劳动法是公私混合法为出发点,从公私二分法新角度对劳动法律关系概念进行重新界定,这样概括出的劳动法律关系的新概念,可以帮助解决一些劳动法中的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的难题。
关键词 劳动法律关系 概念 公法性
下载PDF
浅谈劳动法律制度的“公法私法化”与“私法公法化”
14
作者 余家辉 《特区经济》 2013年第9期181-182,共2页
理论界在讨论劳动法律制度时,仅以"公法私法化"或者"私法公法化"中某个方面来分析,这样会割裂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复杂性。本文通过对劳动法律历史的梳理,厘清"公法私法化"与"私法公法化"的过程,... 理论界在讨论劳动法律制度时,仅以"公法私法化"或者"私法公法化"中某个方面来分析,这样会割裂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复杂性。本文通过对劳动法律历史的梳理,厘清"公法私法化"与"私法公法化"的过程,表明劳动法律制度是两者兼有之的公私法渗透交融的典型例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法律制度 公法私法化 私法公法化
下载PDF
找回中国劳动法理论:劳动法“去公法化”的知识反思
15
作者 邵六益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6-143,共18页
劳动是社会主义的重要命题,劳动者是社会主义的主人翁,劳动法是中国政法体制区别于西方的重要特色。改革开放后法学界从法律全球化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劳动法作为特殊私法”的学术命题,并体现于法治实践中。按私法逻辑理解的劳动法,无... 劳动是社会主义的重要命题,劳动者是社会主义的主人翁,劳动法是中国政法体制区别于西方的重要特色。改革开放后法学界从法律全球化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劳动法作为特殊私法”的学术命题,并体现于法治实践中。按私法逻辑理解的劳动法,无法解释劳资双方的实质不平等带来的问题,工人群体在抗争中频繁提出经济利益之外的诉求,意味着私法逻辑理论和实践上的双重失败。这要求我们尊重劳动者的主人翁身份,重新理解中国劳动法“特殊公法”的法律性质及其意义:既是理解社会主义法律理论的切入点,有助于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法律的规定性,构建中国特色法学话语体系,又有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协调效率与正义的双重追求,在劳资关系的平衡中实现经济发展,更好地阐释以发展权为核心的第二代人权理论,从而超越中国的地方性知识,具有普遍的世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法 去公法化 政法体制 地方性知识 世界意义
原文传递
劳动法典中的个人信息保护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文芳 《北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4-48,共5页
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作为未来劳动法典编纂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其与劳动法典的契合程度、规范路径与保护机制宜进行体系性思考与设计。劳动法典与个人信息保护法在保护利益、调整关系以及保护机制等方面都具有社会法属性与结构特征。个人... 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作为未来劳动法典编纂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其与劳动法典的契合程度、规范路径与保护机制宜进行体系性思考与设计。劳动法典与个人信息保护法在保护利益、调整关系以及保护机制等方面都具有社会法属性与结构特征。个人信息保护规范进入劳动法典存在劳动私法、劳动公法与集体协议三条规范路径。在实现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上三条路径各有优劣。劳动法典在立法选择上宜采用以劳动公法为主、劳动私法与集体协议为辅,三条规范路径协同互补的保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法典 个人信息保护 劳动私法 劳动公法 集体协议
原文传递
新技术变革时代“人”的变迁与社会法回应 被引量:17
17
作者 吴文芳 刘洁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6-122,共17页
近代社会,个人被抽象为无差别、理性且平等的主体,资本家以“契约自治”之名对劳动者实行残酷的剥削,唤起了人们对抽象人之理论预设的反思。由此,扶助弱者、带有倾斜保护意蕴的社会立法兴起。互联网技术催生的平台经济在拉动就业的同时... 近代社会,个人被抽象为无差别、理性且平等的主体,资本家以“契约自治”之名对劳动者实行残酷的剥削,唤起了人们对抽象人之理论预设的反思。由此,扶助弱者、带有倾斜保护意蕴的社会立法兴起。互联网技术催生的平台经济在拉动就业的同时,也消解着传统劳动关系。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使得低技能劳动者、从事常规工作的中间阶层面临被就业市场淘汰的风险。公私法融合属性的社会法制度,在应对灵活就业和技术失业问题上显得乏力,社会法应向更纯粹的私法和更广泛的公法靠拢,分类协同规范相关社会关系:充分尊重当事人双方的意思自治,淡化劳动合同中不必要的管制色彩;从人权保护视角重新定位劳动基准法,将受教育权的国家义务具体化,建立以全民基本收入为核心的社会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技术变革 去劳动关系化 公私法 分类协同
原文传递
我国《劳动法典》编纂若干基本问题的初步思考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全兴 《北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14,共10页
作为一项彰显中国特色的重大立法工程,我国《劳动法典》编纂中,基于劳动法是公法私法化/社会化之产物的社会法定位,应从劳动法整体和各项制度中作出社会化公、私法因素有机融合的安排,并弥补因公法路径依赖所致局部性私法化不足和社会... 作为一项彰显中国特色的重大立法工程,我国《劳动法典》编纂中,基于劳动法是公法私法化/社会化之产物的社会法定位,应从劳动法整体和各项制度中作出社会化公、私法因素有机融合的安排,并弥补因公法路径依赖所致局部性私法化不足和社会化滞后的缺陷;基于多维度劳动法二元结构,应兼顾现阶段和长远的发展需要,选择劳动法二元结构的类型,并在原则普适和规则统一基础上作出分类安排;基于劳动法与民法分工合作的缺口和《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应适度扩大劳动法保护范围,分层次安排“两法”分工合作,并完善劳动法规范,以适度限制民法规范对劳动关系和经济从属性劳务关系的适用,且与人格权民法规范对接;基于现行劳动法在工具体系、形式体系和规范体系上的不足,应以解决体系性问题为导向,设计《劳动法典》的结构,布局其与以下位阶立法对劳动法律规范的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法典 公私法融合 劳动法二元结构 民法典 劳动法体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