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5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文化法“治心”的法哲学思考——从《公共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法律问题研究》切入
1
作者 姚选民 《时代法学》 2024年第5期1-7,共7页
在姚锋编审独撰的《公共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法律问题研究》这一著作文本中能够让阅读者领会到文化法“治心”的学术意蕴,亦即文化法或文化法研究能够担当起“文化治心”或“文化润心”的新时代使命。一方面,文化法或文化法研究能... 在姚锋编审独撰的《公共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法律问题研究》这一著作文本中能够让阅读者领会到文化法“治心”的学术意蕴,亦即文化法或文化法研究能够担当起“文化治心”或“文化润心”的新时代使命。一方面,文化法或文化法研究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满足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要,有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文化法领域中法律服务工作者特别是律师实现了其角色上的“觉醒”,亦即他们于诉讼活动中跟文化法高频“互动”的初心或本心是维护和捍卫文化法所映射的公共秩序或政治秩序,在此基础上或条件下才去获得或追求其所应得的劳务报酬,而不是相反。这两方面情况的根源在于,在东方中华大地上的法现象,是国家政治意志下的法,是为实现文化共同体美好生活比如“大同社会”理想的法;只有深刻理解东方中华大地上法现象的特质及其功能或效用,我们才能很好地面对国家法包括文化法,也才能在跟国家法包括文化法的高频“互动”中作出正确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博物馆 文化创意产品 文化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载PDF
A survey of public needs for digital information service in libraries and museums
2
作者 Ran ZHENG Ximing XIAO 《Chinese 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2014年第2期55-64,共10页
Purpose:Th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is to investigate public needs for digital information service in the Chinese libraries and museums and seek ways to help these public service institutions improve their service to ... Purpose:Th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is to investigate public needs for digital information service in the Chinese libraries and museums and seek ways to help these public service institutions improve their service to meet user needs.Design/methodology/approach:An online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used to study the publicneeds for digital information service provided by libraries and museums.A total of 474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retrieved for analysis.Findings:The primary purpose of using the digital library and museum service was for knowledge acquisition,followed by work or class assignment and leisure and entertainment.Users need one-stop information service that provides information and service in a more integrated form and allows cross-database searching as well.Research limitations:A majority of the respondents were young and middle-aged people who often use the Internet.We would need to increase our sample size and include different groups of users such as children and retirees to make the sample more representative.Practical implications:Libraries and museums should collaborate to provide the users with one-stop digital information service.Meanwhile,the research can serve as a reference source for the future studies of digital library and museum service.Originality/value:Few studies were published on the public needs for digital library and museum service in China.This study bridges the gap and contributes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Chinese users’ needs for digital information service in libraries and museu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blic digital information service User survey Library and museum User satisfaction Integrated digital service Suggestions
下载PDF
民族地区孝庄河博物馆聚落的公共艺术化
3
作者 白羽 于涵 韩嘉 《丝网印刷》 2024年第7期64-67,共4页
以民族地区博物馆建筑的公共艺术化为重点进行阐述,通过对“通辽市孝庄河博物馆聚落”的研究,梳理民族地区博物馆建筑公共艺术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并分析其现实意义与发展道路。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孝庄河博物馆聚落 公共艺术
下载PDF
IMLS《2018-2022战略规划》与《2022-2026战略规划》的对比分析及对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思考
4
作者 高春玲 张熙茁 +1 位作者 沈文君 曲悠扬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1,48,共11页
文章采用网络调研法,对美国博物馆和图书馆服务署《2018–2022战略规划》与《2022–2026战略规划》进行内容分析和解读,研究发现,《2022–2026战略规划》在主张终身学习、强化基层参与、科技赋能馆藏建设、全方位优化公共服务提供水平... 文章采用网络调研法,对美国博物馆和图书馆服务署《2018–2022战略规划》与《2022–2026战略规划》进行内容分析和解读,研究发现,《2022–2026战略规划》在主张终身学习、强化基层参与、科技赋能馆藏建设、全方位优化公共服务提供水平等主要内容上具有显著变化。借鉴其经验,我国在发展图书馆事业的过程中,可从(1)发布贴近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预算规划,提高财政经费利用效率;(2)承担图书馆社会教育使命,响应全球终身教育号召;(3)推进馆藏数字化和文化遗产保护,共塑民族记忆;(4)重视数据公开和成果转化,提升服务效能;(5)强化行业内、行业间合作,畅通交流渠道方面寻求进步,以提供更为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博物馆和图书馆服务署 战略规划 公共图书馆
下载PDF
“双碳”生态理念在乡村公共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陈俊豪 李红梅 孟奕辰 《山西建筑》 2024年第6期22-24,共3页
在环境资源问题不断加剧的社会背景下,实现建筑、乡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生态理念在乡村公共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也成了关键因素,基于双碳背景对乡村公共建筑设计进行了分析研究。因双碳背景下国家强调采取生态科... 在环境资源问题不断加剧的社会背景下,实现建筑、乡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生态理念在乡村公共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也成了关键因素,基于双碳背景对乡村公共建筑设计进行了分析研究。因双碳背景下国家强调采取生态科学的设计方法,减少建筑的碳排放量,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故主要从研究生态理念在乡村公共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意义、应用途径,以沂山美术馆建筑生态概念设计为例探讨乡村公共建筑设计的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 生态理念 公共建筑 沂山美术馆
下载PDF
天府文化传承:成都地区博物馆的公共教育实践
6
作者 郭萍 宋晓龙 付伟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7-72,共6页
成都地区博物馆公共教育活动在传承天府文化中扮演关键角色,但也面临教育内容深度、形式创新、专业队伍建设和观众互动等方面的挑战。教育活动需进一步挖掘和传达文物背后的文化内涵,将文化内容与现代教育形式有效结合,以提升观众体验;... 成都地区博物馆公共教育活动在传承天府文化中扮演关键角色,但也面临教育内容深度、形式创新、专业队伍建设和观众互动等方面的挑战。教育活动需进一步挖掘和传达文物背后的文化内涵,将文化内容与现代教育形式有效结合,以提升观众体验;教育队伍建设应更加专业化,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博物馆应与学校、社区、科技、旅游和影视等行业进行跨界合作,创新教育方式,扩大教育影响力,同时,开展针对不同社会群体的分众化教育项目,满足不同观众需求,从而提高公众对天府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促进文化传承,打造城市文化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府文化 成都 博物馆 公共教育 实践 创新路径
下载PDF
基于停留时间探索博物馆认知评价因素差异化研究——以辽南地区中小型博物馆量化分析为例
7
作者 尹泽和 钱凤德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24年第2期66-75,共10页
目的:梳理影响当今博物馆认知评价有效性的几个主要因素,对其进行量化分析,找出其中相互关系,便于提供给中小型博物馆借鉴。方法:通过问卷设计,将得到的样本数量运用统计学的知识进行数理分析,来探究认知评价影响因素的内在关系。结论:... 目的:梳理影响当今博物馆认知评价有效性的几个主要因素,对其进行量化分析,找出其中相互关系,便于提供给中小型博物馆借鉴。方法:通过问卷设计,将得到的样本数量运用统计学的知识进行数理分析,来探究认知评价影响因素的内在关系。结论:综合环境是焦点,展品信息内容是基础,其他因素在不同程度上会影响观众停留时间,同时依据观众停留时间差异,从多个角度系统思考博物馆的发展问题。本结论可引发博物馆工作人员对博物馆信息传达内在价值进行思考,也能为特定展览策划、筹备、设计带来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公众 认知 差异化
下载PDF
博物馆时空边界重塑:流动博物馆的发展与建设研究
8
作者 付宛璐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84,139,共10页
流动博物馆是一种博物馆新业态,是数字时代知识生成和文化传播的新范式,对于打破传统博物馆的时空边界,整合区域文博资源,应对当前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供需不均衡问题具有一定价值。通过梳理和分析国内外流动博物馆实践,提炼流动博物馆... 流动博物馆是一种博物馆新业态,是数字时代知识生成和文化传播的新范式,对于打破传统博物馆的时空边界,整合区域文博资源,应对当前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供需不均衡问题具有一定价值。通过梳理和分析国内外流动博物馆实践,提炼流动博物馆的内涵和价值,分析流动博物馆在我国发展的制约要素,从文博资源整合模式、运营管理机制、展教内容组织模式和数字技术应用角度分别提出流动博物馆创新发展路径,为推进博物馆创新活力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博物馆 公共文化服务 流动展览 博物馆热
下载PDF
博物馆微信公众号量化指标与文化传播效率研究——以陕西历史博物馆为例
9
作者 周瑞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8-92,共5页
在数字时代与文化强国的背景下,媒介技术对我国博物馆文化传播形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如何利用陕西历史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实现扩大文化传播效率与效能的有机统一进行探讨,以微信公众号逐月总阅读量及文物介绍类目... 在数字时代与文化强国的背景下,媒介技术对我国博物馆文化传播形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如何利用陕西历史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实现扩大文化传播效率与效能的有机统一进行探讨,以微信公众号逐月总阅读量及文物介绍类目的推文阅读量为数据量化指标,探究其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线性关系,提出博物馆公众号运营改善策略,对博物馆以微信公众号作为主要抓手来扩大文化传播效率这一关键问题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微信公众号量化指标 文化传播 传播效果
下载PDF
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中国博物馆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10
作者 唐璐 温柔 张永忠 《新余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97-106,共10页
以国家文物局公布的6183座博物馆为研究对象,运用平均最近邻指数、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对中国博物馆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进一步借助地理探测器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博物馆总体空间分布数量呈现东南密集、西北稀疏的非均... 以国家文物局公布的6183座博物馆为研究对象,运用平均最近邻指数、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对中国博物馆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进一步借助地理探测器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博物馆总体空间分布数量呈现东南密集、西北稀疏的非均衡性格局;空间分布类型为显著集聚,高等级博物馆集聚程度更高;博物馆总体空间分布密度呈“多中心,带状扩散”格局,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密度高值核心区,沿十大城市群分布的密度中值与中高值区,不同等级博物馆空间分布密度差异明显;经济、社会、文化和政策等方面的影响因子均与博物馆的空间分布有较强的统计关联性,其中,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密度是影响其空间分布的核心因子,各因子对不同等级博物馆的空间分布影响程度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 博物馆 空间分布 地理探测器 中国
下载PDF
面向视障人群的博物馆无障碍服务建设及相关思考
11
作者 杨菊 张峥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86,135,共9页
视障人群是博物馆观众群体中容易被忽略的组成部分。博物馆主动将视力障碍人群作为服务对象并推出相应的文化服务项目,是新博物馆学中博物馆充分发挥其公共职能的重要内容。美国纽约超视觉艺术项目(ABS)致力于为视障人士免费提供接触和... 视障人群是博物馆观众群体中容易被忽略的组成部分。博物馆主动将视力障碍人群作为服务对象并推出相应的文化服务项目,是新博物馆学中博物馆充分发挥其公共职能的重要内容。美国纽约超视觉艺术项目(ABS)致力于为视障人士免费提供接触和融入艺术、文化、休闲、体育以及娱乐活动的机会。我国博物馆在无障碍项目开发与实施方面也积累了不少经验。通过归纳分析国内外面向视力障碍人群开发的博物馆无障碍项目,从博物馆和视障人群两个角度提出改进建议,以推动我国博物馆更为积极主动地探索研发视力障碍人群文化服务项目,为视障人群提供更加友爱、互助、包容的公共文化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超视觉艺术项目 无障碍博物馆 视障观众 公共文化服务
下载PDF
温州民办博物馆的现状及发展路向
12
作者 李佳玉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7-52,共6页
民办博物馆作为中国博物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由于民办博物馆发展起步比国有博物馆晚,还处于探索时期,存在法律规章制度不完善、运营管理制度不健全、人才培养制度不规范、政策扶持不凸显等问题。... 民办博物馆作为中国博物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由于民办博物馆发展起步比国有博物馆晚,还处于探索时期,存在法律规章制度不完善、运营管理制度不健全、人才培养制度不规范、政策扶持不凸显等问题。此文章在分析我国民办博物馆发展历史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温州市民办博物馆的历史以及讨论温州市民办博物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路径,以期为温州市民办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促进民办博物馆更好地发挥公共文化服务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民办博物馆 公共事业建设 路径探索
下载PDF
博物馆外宣多模态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物馆为例
13
作者 何玲阳 柳淑瑛 孔宝兰 《昌吉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6-80,共5页
巴州博物馆是中外人民了解巴州文化的窗口。通过实地走访发现,巴州博物馆存在外宣资料不全、外宣英译文本排版不合理、外宣文本出现英译错误等问题,同时也存在外宣形式单一的现象。对此,提出相应对策:加强数字化平台建设、建立外宣英汉... 巴州博物馆是中外人民了解巴州文化的窗口。通过实地走访发现,巴州博物馆存在外宣资料不全、外宣英译文本排版不合理、外宣文本出现英译错误等问题,同时也存在外宣形式单一的现象。对此,提出相应对策:加强数字化平台建设、建立外宣英汉数据库、优化外宣翻译策略,为后续创建巴州博物馆汉英数据库积累外宣语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外宣翻译 英汉资料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阐释及其展示体系——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认知与实践
14
作者 郭艺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8,135,共12页
伴随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社会各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认知、发展与建设十分关注。与实物、特定场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特性相比,“非物质性”是其核心特征和鲜明特色。同时,作为公共文化场馆,履行保护传承非物质... 伴随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社会各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认知、发展与建设十分关注。与实物、特定场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特性相比,“非物质性”是其核心特征和鲜明特色。同时,作为公共文化场馆,履行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使命,发挥展示、收藏、教育、研究等功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发展正在不断地拓展和助力我国博物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由于集中存放于建筑物理空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的展示充满特殊性与挑战性,导致其展示内容和方式必须跳出博物馆原有展示展览的窠臼。建设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实践就是不断突破认知的过程,从空间建构到观众与场馆关系等均构成了场馆特质,并形成了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鲜明特性的展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公共文化空间 文化传承 非遗展示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在我国智慧博物馆的应用及深化路径
15
作者 杜怿平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7期162-169,共8页
基于对我国智慧博物馆人工智能技术管理及应用实践的分析,发现我国智慧博物馆需进一步深化在人工智能管理与应用上的深度与广度,以提升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在进一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博物馆资源使用者主体性的前提下,提出根... 基于对我国智慧博物馆人工智能技术管理及应用实践的分析,发现我国智慧博物馆需进一步深化在人工智能管理与应用上的深度与广度,以提升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在进一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博物馆资源使用者主体性的前提下,提出根据本馆特色规划布局人工智能智慧化产品,利用人工智能优化博物馆裸眼3D等新技术的呈现效果,加强对复合型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管理,多渠道加大对博物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经费投入,加大对博物馆人工智能应用实践的传播力度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博物馆 人工智能技术 公共文化服务 技术管理
下载PDF
数字技术重塑核能公众宣传体系
16
作者 李希 《中国核电》 2024年第2期283-287,共5页
“双碳”目标下,核能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核能要发展,公宣需先行”,现有碎片化、烟囱化、分散化的核能公众宣传体系难以有效支撑“双碳”目标下我国核能发展战略,同时如今人们行为模式的巨大变化也加速了核能公众宣传体系转型... “双碳”目标下,核能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核能要发展,公宣需先行”,现有碎片化、烟囱化、分散化的核能公众宣传体系难以有效支撑“双碳”目标下我国核能发展战略,同时如今人们行为模式的巨大变化也加速了核能公众宣传体系转型的需求,急需全面应用云原生、元宇宙、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进行赋能,结合“新型举国体制”,建立全行业共享、全产业链渗透、全媒体融合、公众覆盖面广、全场景体验的核能公众宣传体系势在必行。本文提出了“平台、品牌、机制”三位一体的核能数字化公众宣传体系架构,结合核能行业协会云端博物馆建设项目进行了先期实践,并提出了核能公众宣传体系未来发展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核能公众宣传体系 核能云端博物馆
下载PDF
基于公众认知特征的科技馆展品创新实践与思考——广西科技馆展品创新实践分析
17
作者 黄星华 李丹 韦文潮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24年第1期16-23,共8页
基于传播学中的公众认知特征,公众参观科技馆展品时的认知可以分为注意过程、感知过程、记忆过程、思考过程以及情感塑造过程。对应公众认知过程的心理特征,科技馆通常通过强化感官刺激、强化公众自主探究和深化科技人文内涵等方式设计... 基于传播学中的公众认知特征,公众参观科技馆展品时的认知可以分为注意过程、感知过程、记忆过程、思考过程以及情感塑造过程。对应公众认知过程的心理特征,科技馆通常通过强化感官刺激、强化公众自主探究和深化科技人文内涵等方式设计展品。广西科技馆在展品创新中尝试了三个方面的实践:一是增加刺激强度聚焦公众注意力,二是获取直接经验调动公众记忆和思维,三是弘扬科学精神引发公众情绪共鸣,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普及 科技博物馆 科学教育 展品 公众认知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原水文化外宣翻译研究——以黄河博物馆为例
18
作者 荣之燮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年第2期103-107,共5页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重要省份,河南省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不断深化,这为我们进一步弘扬和传播中原水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水”始终贯穿着中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传承与实践,形成了宏伟壮观的中原水文化成果。黄河博物...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重要省份,河南省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不断深化,这为我们进一步弘扬和传播中原水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水”始终贯穿着中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传承与实践,形成了宏伟壮观的中原水文化成果。黄河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播中原水文化的重要场所,博物馆中公示语的英译,是向外国游客介绍和弘扬中原水文化的重要手段。本文试图运用翻译目的论,以黄河博物馆的公示语为例,从“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三个角度对中原水文化的翻译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对讲好河南故事、传播好河南声音,并推动中原水文化的对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原水文化 黄河博物馆 外宣翻译 翻译目的论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传统文化——馆藏关山月国画作品的现代演绎
19
作者 刘慕仪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1期1-4,共4页
国内艺术博物馆具有丰富的藏品,然而大部分藏品受到各种限制而无法展示给大众。近几年,关山月美术馆采用数字技术手段赋能传统文化,在馆藏关山月先生作品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关山月美术馆2022年度和2023年度的“艺术与科技”系列展均获... 国内艺术博物馆具有丰富的藏品,然而大部分藏品受到各种限制而无法展示给大众。近几年,关山月美术馆采用数字技术手段赋能传统文化,在馆藏关山月先生作品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关山月美术馆2022年度和2023年度的“艺术与科技”系列展均获得深圳市宣传文化基金资助,笔者为活动策展助理及策展人之一。策展团队在展览策划的过程中,力争将数字技术和藏品相融合,让藏品焕发新的可能性。在科学技术的加持下,大众更容易了解藏品及背后的学术价值,而科技更是极大地丰富了艺术的表现形式。最终,大众可以通过科技与艺术的碰撞,探索新的可能性,拓宽认知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藏品 中国画 艺术博物馆 展览策划 交流传播
下载PDF
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建设历程:城市规划视角下的“两馆”立项故事
20
作者 雷文婷 郑媛 刘磊 《世界建筑导报》 2024年第5期62-67,共6页
深圳经过四十余年的改革开放,实现了经济与文化的双重繁荣。作为深圳特区二次创业的核心区域,中心区不仅发展成为城市的金融贸易与商业中心,还同步崛起为文化中心。中心区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历经规划与完善,现已形成包括一个行政中心与... 深圳经过四十余年的改革开放,实现了经济与文化的双重繁荣。作为深圳特区二次创业的核心区域,中心区不仅发展成为城市的金融贸易与商业中心,还同步崛起为文化中心。中心区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历经规划与完善,现已形成包括一个行政中心与四大文化中心在内的综合布局。在这四大文化中心中,少年宫、深圳市音乐厅及深圳市中心图书馆早已确立其明确定位与建设规模,而最后一块关键拼图——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其确定过程历经八年之久。本文旨在通过链接多个关键的城市设计项目、专项规划设计研究成果、法定图则的编制与实施历程、以及建筑方案各阶段成果与城市建设记录影像,深入剖析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从无到有、逐步成长的历程,讲述其背后的故事。这一过程不仅见证了深圳城市文化设施的不断完善,也反映了深圳在推动文化艺术与城市规划融合发展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田中心区 中轴线 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 公共文化设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