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cision-Making Model of Public Service Facility Configuration in Multi-agent Communities and Its Application
1
作者 WU Tian-yan YAN Wei ZHAN Jian-jun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6年第6期866-870,共5页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of the public service facility configuration in multi.agent community is usually simplistic and static. In order to reflect dynamic changes and interactions of all behavior subjects indudin...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of the public service facility configuration in multi.agent community is usually simplistic and static. In order to reflect dynamic changes and interactions of all behavior subjects induding of residents, real estate developers and the government, a decision-making model of public service facility configuration according to the multi-agent theory was made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public service facility configuration in community and the living quality of residents. Taking a community to the cast of Jinhui Port in Fengxian District in Shanghai for example, the model analyzed the decision-makers' adaptive behaviors and simulated the decision.making criteria.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ecision-making model and criteria can be well of satisfying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validity and rationality of public service facility configuration in large commun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blic service facility MULTI-AGENT decision-making criteria configuration model
下载PDF
基于生活圈理论的收缩型村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以黑龙江省肇源县为例
2
作者 李世芬 李竞秋 +1 位作者 刘代云 樊浩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6-132,共7页
乡村人口收缩是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的必然,为满足村镇居民不断提升的需求并避免人口收缩造成的资源浪费,亟待对村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体系进行优化与重构。以黑龙江省肇源县为例,引入生活圈理论探讨收缩型村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优化方法... 乡村人口收缩是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的必然,为满足村镇居民不断提升的需求并避免人口收缩造成的资源浪费,亟待对村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体系进行优化与重构。以黑龙江省肇源县为例,引入生活圈理论探讨收缩型村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优化方法。首先基于对村镇收缩类型与强度的分类,结合居民出行意愿的时距转换调查,将肇源县村镇划分为“县域—扩展—基本—基础”四级动态半径生活圈。然后通过筛选与生活圈等级对应的公共服务中心,并依据相关规范及居民实际需求,确定各级公共服务中心配置的项目内容和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缩型村镇 生活圈 公共服务设施 配置优化 肇源县
下载PDF
大都市成长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优化策略——以广州开发区为例
3
作者 张擎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3-120,共8页
分析大都市成长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特征与存在问题,深入挖掘影响大都市成长区公共服务设施合理配置的因素,全面梳理公共服务设施供需关系的转变趋势,基于此提出大都市成长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优化策略,并以广州开发区为例展开实证分... 分析大都市成长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特征与存在问题,深入挖掘影响大都市成长区公共服务设施合理配置的因素,全面梳理公共服务设施供需关系的转变趋势,基于此提出大都市成长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优化策略,并以广州开发区为例展开实证分析,以期为同类地区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都市成长区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策略 广州开发区
下载PDF
改进的容量约束设施区划模型的算法及应用
4
作者 吴建军 孔云峰 《软件工程》 2024年第1期36-39,44,共5页
针对经典的容量约束设施区位模型(CFLP)缺少考虑公平、效率与服务质量三方面的因素,以及平衡三者关系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引入覆盖半径ϕ、最低覆盖率μ、设施建设成本CAP对模型进行改进,算法的求解实质是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根据... 针对经典的容量约束设施区位模型(CFLP)缺少考虑公平、效率与服务质量三方面的因素,以及平衡三者关系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引入覆盖半径ϕ、最低覆盖率μ、设施建设成本CAP对模型进行改进,算法的求解实质是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根据以上方法进行案例区的计算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模型算法相比,改进的CFLP模型通过灵活选择设施的服务半径和覆盖率参数求解计算,能较好地兼顾服务成本、服务质量和空间公平性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可于5s内得出最优解,相比传统算法150s的平均计算时间,有显著的提升,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优化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量约束 改进区划模型 求解算法 公共服务设施优化
下载PDF
老城区社区生活圈测度及公共服务设施优化研究--以宜宾市为例
5
作者 周波 廖元培 +2 位作者 周玥姮 宋桂君 冯田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18,共7页
在我国城镇化的下半场,以人为本、存量规划和集约发展成为当下城市的主旋律,作为承载城市记忆的老城区社区生活圈亟待更新优化。以宜宾市老城组团为例,采用连锁网络模型和基于真实路网的设施可达性分析等方法,结合10大类公服设施POI数... 在我国城镇化的下半场,以人为本、存量规划和集约发展成为当下城市的主旋律,作为承载城市记忆的老城区社区生活圈亟待更新优化。以宜宾市老城组团为例,采用连锁网络模型和基于真实路网的设施可达性分析等方法,结合10大类公服设施POI数据、当地居民对设施的重要性评价数据,对研究区域进行了10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测度探索,并在测度结果的基础上,以生活圈为视角提出了相应公服设施的优化及择址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宜宾老城共可划定出4个10分钟社区生活圈,平均用地规模较小于平原、省会、特大型城市;第二,4个生活圈整体都存在公园广场、社会福利、科教文化这3类设施数量较为欠缺及覆盖范围较小的共性问题;第三,各生活圈生活便利度差异明显,发展不均衡。未来宜侧重优化过渡区、边缘生活圈欠缺设施;第四,基于设施覆盖率及居民可达程度考虑,每个生活圈宜提供中心度前三的地块中心点作为10分钟层级设施的推荐设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分钟社区生活圈 生活圈测度:连锁网络模型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下载PDF
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适老化布局评估及优化策略——以铅山县为例
6
作者 李小云 魏壮壮 杨培良 《中外建筑》 2024年第9期98-102,共5页
在乡村老龄化率快速增长、乡村地区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整体落后的背景下,文章以江西铅山县为例,基于公平性和效率性维度,采用潜能模型、网络分析法,从设施可达性和覆盖率两个方面对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适老化布局进行评估。评估表明,乡村老... 在乡村老龄化率快速增长、乡村地区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整体落后的背景下,文章以江西铅山县为例,基于公平性和效率性维度,采用潜能模型、网络分析法,从设施可达性和覆盖率两个方面对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适老化布局进行评估。评估表明,乡村老年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不够均衡,设施布局存在相对不公平的现象。为此,提出范围可及性布局、差异化布局、建立设施共享机制的公共服务设施适老化布局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地区 公共服务设施 适老化 评估 布局优化
下载PDF
基于多维评估的社区生活圈功能配置优化路径——以宁波市鄞州区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厉奇宇 刘曼 吴一洲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120,共8页
随着城市建设走向智慧化协同、精细化治理,生活圈建设成为研究热点,其全域化评估与建设引导方式值得探讨。基于宁波市鄞州区城镇社区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实践,建立社区生活圈多维评估框架,通过开源大数据、管理数据、社区问卷与地图等多源... 随着城市建设走向智慧化协同、精细化治理,生活圈建设成为研究热点,其全域化评估与建设引导方式值得探讨。基于宁波市鄞州区城镇社区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实践,建立社区生活圈多维评估框架,通过开源大数据、管理数据、社区问卷与地图等多源数据分析,采用各类测度方式,从场景维度、人口维度、空间维度对社区建设现状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发现鄞州新、老城区生活圈在居住环境、人群需求、设施功能、空间更新潜力等方面有差异。结合评估结果,提出社区生活圈功能配置优化路径,包括刚弹结合的特色化引导、人本导向的精细化配置、因地制宜的差异化布局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生活圈 多维评估 功能配置 公共服务设施 人本规划
下载PDF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可及性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武文杰 孙瑞宁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0,共6页
构建契合新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公共服务设施可及性评价体系,需要思考如何建立公共服务设施与居民需求相匹配的评估范式。本文从“地本—人本”相结合的视角出发,构建基于“可用性—可达性—可负担性—可适应性”的可及性分析框架,并... 构建契合新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公共服务设施可及性评价体系,需要思考如何建立公共服务设施与居民需求相匹配的评估范式。本文从“地本—人本”相结合的视角出发,构建基于“可用性—可达性—可负担性—可适应性”的可及性分析框架,并以“设施数量与种类、空间距离、经济可负担能力、个体满意度”为核心,建立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可及性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对评价体系的价值理念、数据准备、应用场景、应用过程进行探究,并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设施 可及性 空间配置
下载PDF
大城市主城区公共服务设施适老化评价及其布局优化——以南京市秦淮区为例
9
作者 严铸 李红波 胡晓亮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105,共8页
在快速老龄化背景下,公共服务设施是影响社区养老品质的关键因素,需进行针对性的空间布局改善与优化。该文基于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兴趣点和老年人口空间分布数据开展南京市秦淮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适老化评价,运用网络分析与高斯两步移动... 在快速老龄化背景下,公共服务设施是影响社区养老品质的关键因素,需进行针对性的空间布局改善与优化。该文基于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兴趣点和老年人口空间分布数据开展南京市秦淮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适老化评价,运用网络分析与高斯两步移动搜寻法对公共服务设施的覆盖度与可达性进行评价,发现南京市秦淮区部分公共服务设施覆盖度尚不能满足适老化需求,不同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存在空间差异。基于此,提出“差异性社区优化策略”与“多样化邻里中心建设”的布局优化思路,探索将公共服务设施空间覆盖度和可达性测算结果运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布局优化和适老化改造的可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设施 适老化 布局优化 空间可达性 老年人口
下载PDF
基于核函数聚类的重庆市图书馆均等配置及优化
10
作者 徐浒 戴技才 《绿色科技》 2024年第5期221-229,共9页
以重庆市图书馆为例,从居民视角出发,应用公共设施区位理论,提出了核函数聚类法,优化图书馆空间配置。引入多种优化模型,与核函数聚类法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最大程度地优化重庆市图书馆的空间配置。结果表明:用不同方法进行图书馆空间... 以重庆市图书馆为例,从居民视角出发,应用公共设施区位理论,提出了核函数聚类法,优化图书馆空间配置。引入多种优化模型,与核函数聚类法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最大程度地优化重庆市图书馆的空间配置。结果表明:用不同方法进行图书馆空间配置优化,核函数聚类法覆盖的总人口数最多,受距离影响较小,优化的空间配置更均等;P-中心模型受空间分布影响较大;P-中位模型易受距离影响;MCLP模型较适合中距离优化的选择。模型间交通可达性的差异并不明显,可用于优化决策提供参考辅助。该核函数聚类法可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的均等优化或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函数聚类法 公共服务设施 图书馆 均等优化配置 重庆市
下载PDF
基于格网GIS和AHP的唐山市清凉驿站服务设施配置优化研究
11
作者 李文卓 张仔迅 陈凌伟 《智能城市》 2024年第3期15-17,共3页
文章利用遥感技术(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分析技术,对研究结果进行可视化表达,结合层次分析(AHP)、格网GIS等多种研究方法进行配置优化研究。优化配置后的清凉驿站以新华西道部分路段为中心向四周发散分布,新增驿站主要分布在以... 文章利用遥感技术(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分析技术,对研究结果进行可视化表达,结合层次分析(AHP)、格网GIS等多种研究方法进行配置优化研究。优化配置后的清凉驿站以新华西道部分路段为中心向四周发散分布,新增驿站主要分布在以北新西路等道路为轴心的主干道两侧,由结果点生成的聚合面位于方向椭圆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设施 配置优化 层次分析法 选址分析
下载PDF
就地城镇化背景下县域养老服务设施优化与配置研究
12
作者 崔婷婷 冯新刚 张玉昆 《建设科技》 2024年第8期38-41,共4页
养老服务设施优化与科学配置是县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的基础。本研究以县域为单元,在就地城镇化背景下对养老服务设施优化配置与规划对策展开研究。根据县域养老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情况和所面对的问题,分析了养老服务设施的需... 养老服务设施优化与科学配置是县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的基础。本研究以县域为单元,在就地城镇化背景下对养老服务设施优化配置与规划对策展开研究。根据县域养老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情况和所面对的问题,分析了养老服务设施的需求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县-镇-村三级养老服务设施的配置标准,从供需匹配、共建共享、因地制宜、数字技术等方面提出了养老服务设施优化配置与规划策略。本研究旨在为县域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规划提供参考借鉴,促进就地城镇化,提升县域经济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服务设施 就地城镇化 优化配置 规划对策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的农村体育设施优化选址算法
13
作者 王杰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期43-50,共8页
国民身体素质直接决定着国家实力优劣。相较于城市居民来看,农村居民身体素质较差,并缺少相应的公共体育设施,需要加大农村体育设施建设的力度。体育设施选址是建设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为此,提出了乡村振兴视域下的农村体育设施优化选址... 国民身体素质直接决定着国家实力优劣。相较于城市居民来看,农村居民身体素质较差,并缺少相应的公共体育设施,需要加大农村体育设施建设的力度。体育设施选址是建设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为此,提出了乡村振兴视域下的农村体育设施优化选址算法研究。深入分析农村体育设施选址特征,制定体育设施选址的原则,构造体育设施需求与容量函数。分析体育设施需求与容量之间的关系,以公平性、效率性与全覆盖性为目标,搭建农村体育设施优化选址模型,求解模型即可获得农村体育设施优化选址结果,实现了农村体育设施优化选址。实验结果表明:应用提出算法获得的体育设施优化选址平均时间为3.346 s,体育设施优化选址覆盖率为88.61%,表明提出算法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体育设施 优化选址 乡村振兴 体育人口 体育公共服务
下载PDF
针对空间锢定效应的北京中心城区无障碍公共服务设施优化策略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至喆 沈瑶 +1 位作者 孙莹 贾巍杨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11期112-115,共4页
当下社会环境与城市发展对残障人群愈具包容性,同时日益增长的残障群体数量也产生了巨大的无障碍环境需求与社会参与需求,但与此并行的有关残障群体服务质量问题始终存在“短板”。文章基于空间锢定效应,结合残障人群公共服务设施所划... 当下社会环境与城市发展对残障人群愈具包容性,同时日益增长的残障群体数量也产生了巨大的无障碍环境需求与社会参与需求,但与此并行的有关残障群体服务质量问题始终存在“短板”。文章基于空间锢定效应,结合残障人群公共服务设施所划分的“四级五类”中的“五类”,系统化探索北京中心城区无障碍服务“人本缺位”问题。通过对不同类型设施POI数据进行热点探测分析,获得设施盲点区位,遵循解锢原则,提出无障碍公共服务设施的增补策略,为实现城市存量优化目标提供现实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锢定 公共服务设施 区位布局 无障碍优化 多源数据
下载PDF
体育强省建设背景下杭州市公共体育设施配置与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贻蕙 王子豪 童建民 《浙江体育科学》 2023年第1期10-14,共5页
研究主要借助GIS空间分析法,对杭州市主城区公共体育设施进行可达性和等时圈分析,总结当前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优化方案。研究得出:当前杭州市公共体育设施空间分布不均衡,区域差异明显;公共体育设施配置结构单一,配置水平不高,... 研究主要借助GIS空间分析法,对杭州市主城区公共体育设施进行可达性和等时圈分析,总结当前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优化方案。研究得出:当前杭州市公共体育设施空间分布不均衡,区域差异明显;公共体育设施配置结构单一,配置水平不高,无法较好地满足群众体育锻炼需求;杭州市中心城区基本实现“10min健身圈”全覆盖,但城区周边可达性较差,是公共体育设施配置优化的重点区域。最后依据研究结果,从规划导向、贴近需求、提升管理和智能化转型方面为杭州市公共体育设施提出优化建议,以期助力浙江体育强省建设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强省 公共体育设施 配置优化
下载PDF
全龄友好理念下的社区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评价与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邹思聪 张姗琪 +1 位作者 甄峰 李智轩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23年第1期143-163,共21页
近年来,构建社区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动态评估与优化机制是落实常态化城市体检要求的重要环节,全龄友好是其中的重要原则,但目前还缺少这一理念下的设施评估与优化系统分析方法。文章提出了全龄友好理念下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动态评估与优... 近年来,构建社区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动态评估与优化机制是落实常态化城市体检要求的重要环节,全龄友好是其中的重要原则,但目前还缺少这一理念下的设施评估与优化系统分析方法。文章提出了全龄友好理念下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动态评估与优化方法框架,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基于精细网格评价不同类型设施供给与全龄综合需求的耦合关系,在社区层面汇总分析设施的综合供需耦合度和内部空间布局差异水平,总结现状问题并提出设施配置优化和空间选址建议。结论表明,不同年龄群体对设施的使用需求存在差异;老城区、江北新区社区的设施建设水平整体高于仙林、东山副城;商业服务和文体娱乐类设施建设水平较高,养老服务、基础教育和医疗卫生类设施则存在较大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龄友好 社区生活圈 公共服务设施评价 设施配置优化和空间选址
下载PDF
基于人群特征的雄安新区公共服务设施优化配置
17
作者 李莹 田名川 李绍燕 《住区》 2023年第2期32-35,共4页
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探索公共服务设施的优化配置是新时代公共服务改革的必然趋势。雄安新区作为国家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其优质的公共服务是未来吸引更多的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集聚,带动首都人口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一环。通过类... 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探索公共服务设施的优化配置是新时代公共服务改革的必然趋势。雄安新区作为国家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其优质的公共服务是未来吸引更多的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集聚,带动首都人口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一环。通过类比具有同样战略意义的深圳人群特征,预测未来雄安新区人群的主要特点为年轻化的流动人口、高学历及高收入的创新型人才集聚地,其公共服务设施优化配置方向也聚焦于年轻人使用需求、高学历及高收入便捷高效高品质的需求以及由年轻人所带来的婴幼儿公共服务需求。基于人群特征研究公共服务设施优化配置方向对于其他城市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群特征 公共服务设施 优化配置 雄安新区 深圳市
下载PDF
基于POI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优化策略研究——以大连理工大学东门社区为例
18
作者 张天雪 张险峰 《住宅产业》 2023年第9期58-60,74,共4页
文章基于POI数据,通过核密度估计法,对大连理工大学东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特征和各种公共服务设施覆盖率进行分析,发现该区域的交通、文化、餐饮、医疗服务设施覆盖率较高,但教育、体育和养老设施的覆盖率和数量明显不足。因此... 文章基于POI数据,通过核密度估计法,对大连理工大学东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特征和各种公共服务设施覆盖率进行分析,发现该区域的交通、文化、餐饮、医疗服务设施覆盖率较高,但教育、体育和养老设施的覆盖率和数量明显不足。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社区综合体的整合性规划和构建高效可达、网络化的公共空间布局两种优化策略。为城市更新中,针对高校边界社区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I 公共服务设施 优化策略 大连理工大学东门社区
下载PDF
城市近郊村镇公共服务设施“借用”特征分析与机制研究——以重庆永川区板桥镇为例
19
作者 周奕言 张晨阳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9-106,共8页
城市近郊村镇作为城市与乡村功能交界区域,成为受城镇空间蔓延影响最强烈的地区,同时也是城乡统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重要建设区域。近郊村镇在城市资源辐射下,在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享有多重选择,同时乡村振兴推进的公共服务设施均等... 城市近郊村镇作为城市与乡村功能交界区域,成为受城镇空间蔓延影响最强烈的地区,同时也是城乡统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重要建设区域。近郊村镇在城市资源辐射下,在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享有多重选择,同时乡村振兴推进的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配置,导致城市近郊村镇出现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不合理、配置过饱和等问题,设施配给的错位导致村镇产生不同层面的“借用”现象,成为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因素。分析重庆市永川区板桥镇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配置现状,剖析评价村镇的“双向借用”“跨功能借用”和“越级借用”机制;为城市近郊村镇的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与布局提供针对性的策略,构建差异化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设施 城市近郊区 村镇 差异化配置
下载PDF
体制转型背景下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优化布局研究
20
作者 苏颖异 《建设科技》 2023年第2期42-44,共3页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同公共服务设施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加深。伴随着我国住区体制的转型,住区的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方法已经不再适用当今的生活居住模式。本文从体制变革背景下的住...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同公共服务设施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加深。伴随着我国住区体制的转型,住区的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方法已经不再适用当今的生活居住模式。本文从体制变革背景下的住区组成、千人指标和住区人群组成等角度浅析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优化的方法,进而提出相应可持续的设施管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体制转型 公共服务设施 优化布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