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utagenicity of Wastewater Extracts from Pulp and Paper Industry
1
作者 Samira Umme Aiman Abdul Malik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17年第2期206-213,共8页
Waste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pulp and paper mill located in Kashipur (India) and were extracted using dichloromethane (DCM), chloroform and hexane solvents (all were HPLC-grade). The extracts were assayed fo... Waste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pulp and paper mill located in Kashipur (India) and were extracted using dichloromethane (DCM), chloroform and hexane solvents (all were HPLC-grade). The extracts were assayed for their mutagenic potential using Ames Salmonella mutagenicity assay. TA98 strain was found to be the most responsive, in terms of induction factor (Mi) and slope (m) of the initial linear dose-response curve as determined by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up to the increasing doses indicating the presence of frame shift mutagens in the test samples. Mutagenicity of different extracts is arranged as follows: dichloromethane extracted water samples > hexane extracted water samples > chloroform extracted water samples. Hexane extract exhibited maximum mutagenic index of 13.0 and induction factor (Mi) 2.48 with TA98. The order of responsiveness based on the mutagenic index and induction factor for the test samples was in the following order: TA98 > TA97a > TA100 > TA102 > TA104.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TA97a, TA98, TA100, TA102, TA104 were sensitive towards the wastewater extracts and showed considerable mutageni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TAGENICITY pulp and paper industry wastewater EXTRACTS
下载PDF
Remediation of Pulp and Paper Industry Effluent Using Electrocoagulation Process 被引量:1
2
作者 Dushyant Kumar Chhaya Sharma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 and Protection》 2019年第3期296-310,共15页
Electrocoagulation of pulp and paper industry effluent with SS-304 electrode has been carried out under varying process variable such as pH, current density, time and dose of electrolyte to find out the optimum condit... Electrocoagulation of pulp and paper industry effluent with SS-304 electrode has been carried out under varying process variable such as pH, current density, time and dose of electrolyte to find out the optimum conditions. Maximum reduction efficiency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82% and color more than 99% from pulp and paper industry wastewater at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pH = 7, current density = 24.80 mA/cm2 time = 40 min and dose of electrolytes = 1.0 g/L. Moreover, effects of electrolytes dosage on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were observed and found to be that NaCl is better in comparison of Na2SO4 in respect of lower down the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But application of NaCl causes the formation of hazardous compounds as secondary pollutants within treated water. Therefore, Na2SO4 could be a potent replacement of NaCl to enhance the conductivity of paper industry effluent treated by EC process. The treated water has been compared with standard of Central Pollution control board (CPCB) and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nd found to be suitable for the reuse in irrig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lp paper industry ELECTROCOAGULATION treatment wastewater REUSE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lor
下载PDF
清洁生产视角下人工湿地与造纸废水处理工艺的融合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闫洪成 张艳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4期38-41,48,共5页
废水处理是制浆造纸企业日常运营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其工艺水平甚至可以直接决定制浆造纸企业是否可以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以制浆造纸产业的清洁生产为基本出发点,对现有造纸废水处理工艺的现状和难题进行总结,尝试将人工湿地与造纸废... 废水处理是制浆造纸企业日常运营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其工艺水平甚至可以直接决定制浆造纸企业是否可以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以制浆造纸产业的清洁生产为基本出发点,对现有造纸废水处理工艺的现状和难题进行总结,尝试将人工湿地与造纸废水处理的工艺进行融合,并对融合后的废水处理工艺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将人工湿地与造纸废水处理工艺进行融合,可以很好地实现废水无害化处理,综合处理效果优于传统的制浆造纸废水物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生产 人工湿地 制浆造纸 废水处理
下载PDF
Characteriza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wastewater treatment sludge from a pulp and board mill complex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of utilization as a soil amendment agent and a fertilizer product
4
作者 Risto Pöykiö Gary Watkins Olli Dahl 《Journal of Bioresources and Bioproducts》 EI 2018年第3期88-95,共8页
In this study,we have determined the main important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as well as the heavy metal concentrations of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wastewater treatment sludge from a pulp and board mill comple... In this study,we have determined the main important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as well as the heavy metal concentrations of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wastewater treatment sludge from a pulp and board mill complex located in Finland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utilization of these by-products as a soil amendment agent or a fertilizer product.Easily soluble Ca,Mg,K,Na,P and S concentrations in the sludges were extracted by ammonium acetate(CH3COONH4)and easily soluble Cu,Mn and Zn concentrations by CH3COONH4+Na2EDTA.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otal nutrient and total heavy metal concentrations in sludges,they were digested using aqua regia(3 mL HCl+9 mL HNO3).The total heavy concentrations in the primary sludge were lower than the Finnish heavy metal limit values for fertilizer products.In the secondary sludge,all other total heavy metals than the total Cd concentration(4.8 mg/kg;d.w.)were lower than the heavy metal limit values for fertilizer products.Due to the low total heavy metal concentrations,which were lower than the Finnish limit values for fertilizer products,the primary sludge is a potential fertilizer.Although the total Cd concentration(4.8 mg/kg;d.w.)in the secondary sludge exceed the limit value of 1.5 mg/kg(d.w.)for fertilizer products,this residue may be used as a soil improver,a growing media or as a fertilizer product in landfill sites or in other closed industrial areas,because the Finnish limit values for fertilizer products are not applied at these si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vated sludge FERTILIZER Forest industry Biosludge Board mill Fibre sludge pulp mill Waste wastewater treatment
原文传递
制浆造纸废水污染物处理工程中排放量估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程程 王璐 危闫事攀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3年第8期57-61,共5页
当前废水污染物排放量估算方法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但该方法受废水处理工程不同处理工序污染物属性变化影响,导致估算误差大。提出制浆造纸废水污染物处理工程中排放量估算方法。通过废水各污染物来源分析,基于污染物排放审定数据,根据... 当前废水污染物排放量估算方法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但该方法受废水处理工程不同处理工序污染物属性变化影响,导致估算误差大。提出制浆造纸废水污染物处理工程中排放量估算方法。通过废水各污染物来源分析,基于污染物排放审定数据,根据废水排放环境的阈限值分析污染物排放属性,确定排放环境目标值,利用平衡法求取各污染物排放因子,实现污染物排放量估算。以实际废水污染物处理工程为研究案例,对所提方法估算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准确估算污染物排放量,相对误差在0.2以下,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浆造纸 废水污染物 处理工程 排放量估算
下载PDF
白腐菌处理草浆造纸废水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李雪芝 赵建 +2 位作者 阎飞 刘巧 曲音波 《中国造纸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1期88-91,共4页
利用8株不同的白腐菌处理造纸废水,通过考察其对废水COD_(Cr)值、色度、pH值等指标的影响,优选出一株处理效果最好的白腐菌L02。进一步对菌株L02处理造纸废水时较适宜的工艺条件(处理时间、反应温度、废水初始浓度和pH值、通氧量等)进... 利用8株不同的白腐菌处理造纸废水,通过考察其对废水COD_(Cr)值、色度、pH值等指标的影响,优选出一株处理效果最好的白腐菌L02。进一步对菌株L02处理造纸废水时较适宜的工艺条件(处理时间、反应温度、废水初始浓度和pH值、通氧量等)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白腐菌L02可以直接应用于造纸废水的处理,可大幅度降低废水COD_(Cr)含量(降低84%以上)和废水的色度(降低93%以上),并可以降低废水的pH值,显示出了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腐菌 草浆造纸废水 CODCR 工业化应用 pH值 处理效果 处理时间 工艺条件 反应温度 初始浓度 大幅度 色度
下载PDF
辣根过氧化物酶处理酚和氯酚的催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33
7
作者 张彤 赵庆祥 +2 位作者 黄慧 李勤 张奕 《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5-29,共5页
为了研究辣根过氧化物酶处理酚和氯酚的动力学过程,采用人工配水试验,测定了pH对酶催化反应的影响、H2O2抑制酶催化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和不同底物的酶催化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试验的pH范围内,pH为9时过氧化物酶对... 为了研究辣根过氧化物酶处理酚和氯酚的动力学过程,采用人工配水试验,测定了pH对酶催化反应的影响、H2O2抑制酶催化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和不同底物的酶催化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试验的pH范围内,pH为9时过氧化物酶对苯酚和对氯苯酚的去除效率最高,分别达到99.5%和95%.在较低浓度时污染物去除效率随H2O2浓度的升高而增加,较高浓度H2O2对酶催化反应有一定的抑制效应,但这种抑制作用对酶促反应的影响不大.对氯苯酚、苯酚和间氯苯酚的酶催化反应米氏常数Km依次增加,对酶的亲和性逐渐降低,间氯苯酚最难去除.根据酶反应动力学特征判定,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酚形成自由基的氧化反应属于乒乓双双反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根过氧化物酶 氯酚 废水处理 造纸废水
下载PDF
UV-Fenton法处理草浆造纸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乔瑞平 杨旭 +2 位作者 龙可明 孙承林 董晓丽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31-33,共3页
采用UV-Fenton法对自偶氧化清洁制浆造纸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废水pH、H2O2投加量、Fe2+投加量、反应时间以及紫外光强等对废水中CODCr去除率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工艺条件为pH3.53、H2O2投加浓度46.19mmol/L、Fe2+投加浓度3.06mmol/L,反... 采用UV-Fenton法对自偶氧化清洁制浆造纸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废水pH、H2O2投加量、Fe2+投加量、反应时间以及紫外光强等对废水中CODCr去除率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工艺条件为pH3.53、H2O2投加浓度46.19mmol/L、Fe2+投加浓度3.06mmol/L,反应60min后CODCr去除率达到67.13%,出水CODCr降到428mg/L,改善了废水的可生化性,有利于进一步进行生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Fenton 草浆造纸废水 废水处理
下载PDF
造纸中段废水的混凝—臭氧氧化深度处理研究 被引量:32
9
作者 王卫权 张彭义 王文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86-689,共4页
就混凝-臭氧氧化组合工艺对造纸中段废水生物处理出水的净化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a(OH)2对废水色度、TOC、COD和254nm的紫外吸收值(UV254)的去除效果均优于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PAC/PAM);Ca(OH)2O3组合工艺的处理... 就混凝-臭氧氧化组合工艺对造纸中段废水生物处理出水的净化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a(OH)2对废水色度、TOC、COD和254nm的紫外吸收值(UV254)的去除效果均优于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PAC/PAM);Ca(OH)2O3组合工艺的处理效果也优于PAC/PAM—O2工艺。当Ca(OH)2投加量为1g/L、臭氧投加量为50mg/L时,废水色度降低至10倍以下,COD小于150mg/L。经Ca(OH)2混凝处理后,相对分子量在0.5~1.0ku和10.0ku以上的有机物显著减少;进一步臭氧氧化处理后,除0.5~1.0ku范围的有机物大幅度增加外,其余分子量有机物显著减少。由于对色度贡献很大的大分子量物质的去除,废水的色度显著下降直至无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废水 深度处理 臭氧氧化混凝 分子量分布
下载PDF
制浆造纸废水复合仿酶深度处理技术反应机理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勃 洪卫 +3 位作者 苏颖 庄会栋 季华东 邹晓凤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共8页
针对制浆造纸废水的复合仿酶深度处理技术,通过对复合仿酶处理前后的总有机碳(TOC)、Fe元素变化,对复合仿酶处理废水的反应产物与废水有机污染物凝胶渗透色谱(GPC)、气相色谱-质谱(GC-MS)、红外光谱图(IR),以及对复合仿酶处理废水反应... 针对制浆造纸废水的复合仿酶深度处理技术,通过对复合仿酶处理前后的总有机碳(TOC)、Fe元素变化,对复合仿酶处理废水的反应产物与废水有机污染物凝胶渗透色谱(GPC)、气相色谱-质谱(GC-MS)、红外光谱图(IR),以及对复合仿酶处理废水反应产物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的分析研究,明晰了复合仿酶处理体系对自由基反应的控制、引导和终止路径,揭示了"适度氧化-反应沉淀"的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浆造纸 废水深度处理 复合仿酶 机理
下载PDF
O_3/H_2O_2联用工艺深度处理制浆造纸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莹莹 买文宁 +1 位作者 马静 王国媛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5-79,83,共6页
制浆造纸废水对水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对其进行深度处理,势在必行,同时对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O3/H2O2工艺深度处理制浆造纸废水,考察了臭氧氧化法以及臭氧和过氧化氢联合工艺对废水COD、色度的去除... 制浆造纸废水对水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对其进行深度处理,势在必行,同时对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O3/H2O2工艺深度处理制浆造纸废水,考察了臭氧氧化法以及臭氧和过氧化氢联合工艺对废水COD、色度的去除效果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采用O3/H2O2联合工艺深度处理制浆造纸废水,效果显著,最终可将废水COD从300 mg.L-1降至95.250 mg.L-1,色度由350倍降至4倍以下,出水浊度小于5 NTU基本达到污水回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浆造纸废水 臭氧氧化法 深度处理 混凝沉淀
下载PDF
超声强化铁炭微电解处理制浆造纸废水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杨文澜 陈荣荣 宋林飞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4-147,共4页
考察了超声波、微电解以及其联合作用对制浆造纸废水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微电解法单独处理速率较慢,在pH为4,铁炭质量比为10的条件下,反应120min,CODCr的最大去除率仅为60.6%;在相同的处理条件下,超声强化微电解作用对处理制浆造... 考察了超声波、微电解以及其联合作用对制浆造纸废水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微电解法单独处理速率较慢,在pH为4,铁炭质量比为10的条件下,反应120min,CODCr的最大去除率仅为60.6%;在相同的处理条件下,超声强化微电解作用对处理制浆造纸废水有明显的协同效应,反应10min,CODCr的去除率达90%以上,色度的去除率达97.3%,提高了去除率,缩短了处理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浆造纸废水 超声波 微电解 强化
下载PDF
可用于造纸废水处理的抗性菌株选育及处理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建 王丹 +4 位作者 李雪芝 刘巧 康从宝 曲音波 高培基 《中国造纸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9-62,共4页
用逐步提高底物浓度的方法 ,定向选育出抗造纸废水毒性并能有效降低废水CODCr含量的几株高效白腐菌株 ,对其中Z - 1、Z -2和Z - 3等 3株菌株处理造纸中段废水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3种菌株均可以有效地降低废水的CODCr含量 ,但... 用逐步提高底物浓度的方法 ,定向选育出抗造纸废水毒性并能有效降低废水CODCr含量的几株高效白腐菌株 ,对其中Z - 1、Z -2和Z - 3等 3株菌株处理造纸中段废水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3种菌株均可以有效地降低废水的CODCr含量 ,但其各自的处理效果有所不同。菌株Z - 1可以有效地降低废水的CODCr及使废水脱色 ,同时还可以降低废水的pH值 ,处理 4天后 ,色度降低 82 61 % ,处理 6天 ,CODCr含量降低 63 44% ,废水pH值从中性下降到pH值 2左右的水平 ;而菌株Z - 2和Z - 3在降低废水CODCr含量的同时 (其中用Z - 2处理 2天 ,CODCr含量下降 69 1 5% ) ,废水的色度有所增加 ,但pH值在处理过程中基本保持稳定。就处理效果而言 ,其顺序为Z -1 >Z - 2 >Z - 3。此外 ,用驯化后的菌株Z - 1直接处理蒸煮浓黑液也表现出了良好的效果 ,显示出菌株Z - 1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 废水处理 抗性菌株 白腐菌 定向选育
下载PDF
造纸废水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4
作者 张旋 姜洪雷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11,共4页
造纸废水由于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成为难处理工业废水之一。介绍了制浆造纸废水的来源和特点,处理的主要技术和方法,综述了近几年各项处理技术取得的成果,指出清洁生产是最为理想的废水处理工艺和未来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 制浆造纸废水 废水处理 清洁生产
下载PDF
制浆造纸废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工程实例 被引量:9
15
作者 丁绍峰 张萌 +1 位作者 付大勇 苏威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8-83,共6页
国内某新建造纸企业配套废水处理站设计规模60000 m^3/d,废水处理采用预处理+好氧生物处理+混凝沉淀+Fenton氧化处理工艺,出水CODCr≤50 mg/L,SS≤13 mg/L,直接进入后续中水回用单元;中水回用单元采用预处理+超滤反渗透工艺进行处理,反... 国内某新建造纸企业配套废水处理站设计规模60000 m^3/d,废水处理采用预处理+好氧生物处理+混凝沉淀+Fenton氧化处理工艺,出水CODCr≤50 mg/L,SS≤13 mg/L,直接进入后续中水回用单元;中水回用单元采用预处理+超滤反渗透工艺进行处理,反渗透出水CODCr≤10 mg/L,TDS≤180 mg/L,系统中水回收率70%,脱盐率97%。回用水送至厂区原水池,为企业新增用水源1512万m^3/a,约占企业总用水量的50%,极大地缓解了企业用水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浆造纸 废水处理 中水回用
下载PDF
制浆造纸行业水污染全过程控制技术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8
16
作者 徐峻 李军 陈克复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9-73,共5页
制浆造纸行业是我国水污染防治的重点,减排任务艰巨。在环境倒逼下,造纸行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完善末端治理技术,污染控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随着国家和地方环境治理由浓度控制走向总量控制、质量控制,原有技术的局限性难以满足解决水... 制浆造纸行业是我国水污染防治的重点,减排任务艰巨。在环境倒逼下,造纸行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完善末端治理技术,污染控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随着国家和地方环境治理由浓度控制走向总量控制、质量控制,原有技术的局限性难以满足解决水污染的更高要求,必须创新污染防治方法。本文介绍了制浆造纸行业水污染全过程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内涵,并结合化学法制浆、化学机械法制浆、废纸制浆与造纸过程水污染防治工程实践,提出了解决制浆造纸行业水污染的对策,为推动行业绿色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浆造纸行业 水污染防治 全过程控制
下载PDF
废纸制浆废水光催化降解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美娟 王启山 胡长兴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31-34,共4页
从多方面优化了废纸制浆废水的光催化降解条件。结果表明,在photo/H_2O_2/FeSO_4体系中,Fe^(2+)催化分解H_2O_2和光分解H_2O_2之间存在着协同效应,处理效果显著。在[Fe(Ⅱ)]100mg/L,H_2O_21000 mg/L,pH值3.0和35℃的光照条件下,废纸制... 从多方面优化了废纸制浆废水的光催化降解条件。结果表明,在photo/H_2O_2/FeSO_4体系中,Fe^(2+)催化分解H_2O_2和光分解H_2O_2之间存在着协同效应,处理效果显著。在[Fe(Ⅱ)]100mg/L,H_2O_21000 mg/L,pH值3.0和35℃的光照条件下,废纸制浆废水经过60min的处理,TOC去除率65%。增加光强及让废水和空气有效接触均可提高光催化效果,但无需动力曝气。FeSO_4光催化体系的效果较FeCl_2体系的好,三价铁盐光催化体系去除废水TO C的顺序为:Fe(NO_3)_3>Fe_2(SO_4)_3>FeCl_3。采用光-Fenton工艺处理废水的成本约为3.8元/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光-Fenton工艺 废纸制浆废水 废水处理
下载PDF
光催化技术降解废纸制浆废水的模型建立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美娟 王启山 孙晓明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6-32,共7页
在氙灯照射下,采用光-Fenton工艺对废纸制浆废水进行了处理,并对其反应过程进行了动力学模型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光-Fenton反应可有效矿化废纸制浆废水中的有机物,且其矿化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速率常数与H_2O_2、FeSO_4和温度有关... 在氙灯照射下,采用光-Fenton工艺对废纸制浆废水进行了处理,并对其反应过程进行了动力学模型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光-Fenton反应可有效矿化废纸制浆废水中的有机物,且其矿化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速率常数与H_2O_2、FeSO_4和温度有关.在本实验条件范围内,求得了光催化技术降解废纸制浆废水的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反映光-Fenton工艺对废纸制浆废水TOC的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Fenton反应 动力学模型 废纸制浆废水 废水处理 制浆造纸工业
下载PDF
混凝-Fenton氧化法处理制浆造纸厂生化出水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清 张哲 +1 位作者 葛强 杨树成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8-42,共5页
针对制浆造纸废水二级生化处理难以实现达标排放的问题,对比研究了混凝法、Fenton氧化法及混凝-Fenton氧化法作为深度处理技术对其二级生化出水的处理效果,并分析了污泥产量和经济性。结果表明:混凝-Fenton氧化法是较适用于制浆造纸生... 针对制浆造纸废水二级生化处理难以实现达标排放的问题,对比研究了混凝法、Fenton氧化法及混凝-Fenton氧化法作为深度处理技术对其二级生化出水的处理效果,并分析了污泥产量和经济性。结果表明:混凝-Fenton氧化法是较适用于制浆造纸生化出水深度处理的技术,其预处理混凝阶段投加350 mg/L的Al_2(SO_4)_3和0.5 mg/L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并根据混凝出水COD按n(H_2O_2)∶n(COD)∶n(Fe SO4)=2∶1∶1投加H_2O_2和FeSO_4,处理后出水可满足国家排放标准的要求。混凝-Fenton氧化法的污泥产量约为0.85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浆造纸废水 深度处理 混凝 FENTON氧化 污泥产量
下载PDF
蔗渣碱法造纸制浆黑液资源化治理工业试验 被引量:2
20
作者 何艳明 江渝 +5 位作者 王建平 穆环珍 杨问波 黄衍初 陈倩 姚春丽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9-82,共4页
通过工业性运行试验 ,验证“蔗渣碱法造纸制浆黑液资源化处理”项目工艺路线在工业过程中的可行性、工艺设备的可靠性、纸产品以及黑液处理回收产品的产量、质量及其工艺的稳定性 ;得出资源化回收产品产率、质量等工业实验数据 。
关键词 造纸黑液 资源化处理 工业实验 造纸工业 废水处理 蔗渣碱法制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