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56篇文章
< 1 2 19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ulsations of Three Rapidly Oscillating Ap Stars TIC 96315731,TIC72392575,and TIC 318007796
1
作者 Hai-Jian Zhong Dong-Xiang Shen +3 位作者 Chun-Hua Zhu He-Lei Liu Su-Fen Guo Guo-Liang Lü 《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8期157-168,共12页
We analyze the frequencies of three known roAp stars,TIC 96315731,TIC 72392575,and TIC 318007796,using the light curves from the Transiting Exoplanet Survey Satellite.For TIC 96315731,the rotational and pulsational fr... We analyze the frequencies of three known roAp stars,TIC 96315731,TIC 72392575,and TIC 318007796,using the light curves from the Transiting Exoplanet Survey Satellite.For TIC 96315731,the rotational and pulsational frequencies are 0.1498360 day^(-1)and 165.2609 day^(-1),respectively.In the case of TIC 72392575,the rotational frequency is 0.25551 day^(-1).We detect a quintuplet of pulsation frequencies with a center frequency of135.9233 day^(-1),along with two signals within the second pair of rotational sidelobes of the quintuplet separated by the rotation frequency.These two signals may correspond to the frequencies of a dipole mode.In TIC318007796,the rotational and pulsational frequencies are 0.2475021 day^(-1),192.73995 day^(-1),and196.33065 day^(-1),respectively.Based on the oblique pulsator model,we calculate the rotation inclination(i)and magnetic obliquity angle(b)for the stars,which provide the geometry of the pulsation modes.Combining the phases of the frequency quintuplets,the pulsation amplitude and phase modulation curves,and the results of spherical harmonic decomposition,we conclude that the pulsation modes of frequency quintuplets in TIC96315731,TIC 72392575,and TIC 318007796 correspond to distorted dipole mode,distorted quadrupole mode,and distorted dipole mode,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teroseismology-techniques photometric-stars oscillations(including pulsations)-stars chemically peculiar
下载PDF
Real-time observation of soliton pulsation in net normal-dispersion dissipative soliton fiber laser
2
作者 汪徐德 耿旭 +4 位作者 潘婕妤 孙梦秋 陆梦想 李凯芯 李素文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2期316-322,共7页
We present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of soliton pulsations in the net normal-dispersion fiber laser by using the dispersive Fourier transform(DFT) technique. According to the pulsating characteristics, the soliton pul... We present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of soliton pulsations in the net normal-dispersion fiber laser by using the dispersive Fourier transform(DFT) technique. According to the pulsating characteristics, the soliton pulsations are classified as visible and invisible soliton pulsations. The visible soliton pulsation is converted from single-into dual-soliton pulsation with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energy oscillation and bandwidth breathing. The invisible soliton pulsation undergoes periodic variation in the spectral profile and peak power but remains invariable in pulse energy. The reason for invisible soliton pulsation behavior is periodic oscillation of the pulse inside the soliton molecule. These results could be helpful in deepen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soliton pulsation phenome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ber laser soliton pulsation soliton molecule dispersive Fourier transformation
下载PDF
Pulsation Analysis of High-AmplitudeδScuti Stars with TESS
3
作者 薛王俊婷 牛家树 +1 位作者 薛会芳 银思静 《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7期15-24,共10页
In this work,the pulsation analysis is performed on 83 high-amplitudeδScuti stars(HADS),which have been observed by the Transiting Exoplanet Survey Satellite.The results show that 49 of these HADS show single-mode pu... In this work,the pulsation analysis is performed on 83 high-amplitudeδScuti stars(HADS),which have been observed by the Transiting Exoplanet Survey Satellite.The results show that 49 of these HADS show single-mode pulsation,27 of them show radial double-modes pulsation(in which 22 of them pulsate with the fundamental and first overtone modes and five of them pulsate with the first and second overtone modes),and seven of them show radial triple-modes pulsation(three of which are newly confirmed triple-mode HADS).The histogram of the fundamental periods and the ratios between the fundamental and first overtone periods show bimodal structures,which might be caused by the stellar evolution in this specific phase.Most of the radial triple-mode HADS have a fundamental amplitude of 41-54 mmag,and 50%of them have similar amplitudes of the fundamental and first overtone pulsation modes.All these hints require further confirmation not only in observations with more HADS samples,but also in theoretical models with suitable treatments of stellar evolution and puls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rs:variables:delta Scuti stars:oscillations(including pulsations) stars:evolution
下载PDF
叶片数对无轴泵喷推进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谈明高 胡胜 +2 位作者 刘厚林 马皓晨 朱智朋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221,共10页
为丰富无轴泵喷推进器噪声性能优化理论,研究了叶片数对无轴泵喷推进器性能的影响,重点探究了不同叶片数下无轴泵喷推进器内的压力脉动变化规律。基于计算流体力学中的有限体积法离散RANS方程,应用RNG k-ε湍流模型封闭计算模型,采用SIM... 为丰富无轴泵喷推进器噪声性能优化理论,研究了叶片数对无轴泵喷推进器性能的影响,重点探究了不同叶片数下无轴泵喷推进器内的压力脉动变化规律。基于计算流体力学中的有限体积法离散RANS方程,应用RNG k-ε湍流模型封闭计算模型,采用SIMPLEC进行压力-速度耦合,对不同叶片数下的无轴泵喷推进器内部流场进行了非定常数值模拟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叶片数的增加,无轴泵喷推进器模型的扬程、效率和推力均逐渐增大,叶片表面压力分布更加均匀,叶轮轮缘和中部的压力脉动均明显降低,叶轮进出口主频处的压力脉动幅值从轮缘向中心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轴泵喷推进器 数值模拟 叶片数 内部流动 压力脉动
下载PDF
一种适于脉动条件的气液分离器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蕊 杨贤呈 +3 位作者 吕超 朱宝锦 张磊 肖迎松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96,共7页
文中针对在流量脉动条件下,无罩、圆柱状、“柱+锥”状稳涡罩对气液分离器的分离性能及流场特性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提出了旋流场脉动衰减程度评价指标———脉动衰减率(ηp),其值大小与脉动衰减性能成反比。研究结果... 文中针对在流量脉动条件下,无罩、圆柱状、“柱+锥”状稳涡罩对气液分离器的分离性能及流场特性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提出了旋流场脉动衰减程度评价指标———脉动衰减率(ηp),其值大小与脉动衰减性能成反比。研究结果显示:在流量脉动条件下,“柱+锥”状稳涡罩对于提高旋流场稳定性的能力最为显著,脉动衰减率为0.01028,分离效率最高可达95.15%;同时,运用高速摄像技术对两相流场中气核运动及变化形态进行可视化观测,掌握了基于流量脉动条件下,旋流场内气核的运移规律,并将其划分为4个阶段(断续阶段、汇聚阶段、融合阶段、最终阶段),发现“柱+锥”状稳涡罩旋流器的气核向中心轴线聚集趋势显著,形成具有向上运动形态的空气柱,对旋流场内脉动流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 气液分离 稳涡罩 效率 气液两相流
下载PDF
双吸泵交错叶轮内流诱导噪声
6
作者 吴贤芳 王东 +3 位作者 谈明高 刘厚林 邵晨 潘光辉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70-677,共8页
为研究叶轮交错布置对双吸泵内流噪声的影响,根据叶片夹角设计了4组叶轮交错方案.在设计工况下,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对双吸泵内部流动进行了非定常数值模拟,基于数值模拟结果提取偶极子声源,应用直接声学边界元法计算了双吸泵内声场,... 为研究叶轮交错布置对双吸泵内流噪声的影响,根据叶片夹角设计了4组叶轮交错方案.在设计工况下,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对双吸泵内部流动进行了非定常数值模拟,基于数值模拟结果提取偶极子声源,应用直接声学边界元法计算了双吸泵内声场,分析了不同叶轮交错方案对泵能量性能、压力脉动和内流噪声等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叶轮交错布置能够提高双吸泵能量性能,扬程和效率最高分别提升3.0%和5.7%;随着交错角度增大,压力脉动峰峰值逐渐减小,最大降幅达79.6%;当交错角为叶轮夹角的1/2时,蜗壳内流场压力脉动、偶极子声源流动噪声和声压频响曲线的主频均从1倍叶频变为2倍叶频,且主频处幅值明显降低;随着交错角增大,吸水室、叶轮和蜗壳表面高声压区范围逐渐减小,表面声压最大值和声压频响曲线逐渐降低,最大降幅分别为9.9%和18.7%.研究结果可为双吸泵优化设计和减振降噪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吸泵 交错叶轮 压力脉动 偶极子 噪声
下载PDF
含磨料脉冲射流破岩效果试验研究
7
作者 刘斌 张建成 +2 位作者 张波 李彪 王亚旭 《水力发电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21,共8页
为探究脉冲磨料水射流的破岩效果,选用五种不同强度的硬岩,开展了脉冲纯水/磨料水射流破岩试验,并以冲蚀孔尺寸为指标,将脉冲纯水/磨料水射流的破岩效果同连续纯水/磨料水射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连续磨料水射流冲蚀岩体过程主要依赖... 为探究脉冲磨料水射流的破岩效果,选用五种不同强度的硬岩,开展了脉冲纯水/磨料水射流破岩试验,并以冲蚀孔尺寸为指标,将脉冲纯水/磨料水射流的破岩效果同连续纯水/磨料水射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连续磨料水射流冲蚀岩体过程主要依赖磨料粒子的磨削作用,而脉冲磨料水射流则是连续的水锤效应和磨料粒子磨削作用的叠加;无磨料粒子时,连续水射流破岩主要依赖射流初期的单个水锤效应,而脉冲水射流则是多个连续的水锤压力持续冲击岩石,导致岩体表面出现破碎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磨料水射流 破岩试验 冲蚀孔 硬岩
下载PDF
降速方式对混流泵压力脉动特性的影响
8
作者 卢金玲 王阳 +3 位作者 代俊航 朱国俊 宣奕帆 王李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6-95,共10页
混流泵在降速过程中的内部流动特性变化对其性能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针对这一问题,该研究探究了混流泵在降速过程中内部流动的复杂性,尤其关注不同降速方式对泵内压力脉动特性的影响。通过构建多通道测试系统,收集了混流泵在不同降速... 混流泵在降速过程中的内部流动特性变化对其性能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针对这一问题,该研究探究了混流泵在降速过程中内部流动的复杂性,尤其关注不同降速方式对泵内压力脉动特性的影响。通过构建多通道测试系统,收集了混流泵在不同降速方式下的外特性参数信号和泵内压力脉动信号。并采用非稳态信号处理技术,从时域、频域和时频三方面探究不同降速方式对叶轮出口和导叶内部的压力脉动特性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泵内压力脉动的峰值和样本熵的变化趋势与不同降速方式的幂指数呈正相关关系;在整个降速过程中叶轮出口压力脉动对导叶内压力脉动起主导作用;叶轮出口和导叶内部压力脉动之间的相干频率主要集中于80~120 Hz之间;在不同降速过程中叶轮出口和导叶内部的压力脉动之间强相关区域的频带范围保持不变,但是强相关区域在整个降速过程频带范围中的占比有所变化;对于具有固定初始转速和目标转速的降速过程,降速方式的改变不会影响叶轮出口和导叶内压力脉动的相干频率。研究结论可为揭示混流泵瞬态运行特性及提高混流泵降速运行中的稳定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流泵 信号处理 相关性分析 传递熵 压力脉动
下载PDF
单分散Al-4.5wt%Cu合金粒子的制备与凝固过程模拟
9
作者 董伟 慈恒坚 +3 位作者 王旭东 许富民 王晓明 赵阳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8-154,共7页
使用脉冲微孔喷射法制备了粒径可控的单分散Al-4.5wt%Cu液滴,对液滴凝固成的粒子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该粒子具有粒径均一、高球形度、热履历一致的优点。随着粒径的增长,粒子的内部微观结构由胞状晶变为树枝晶。建立了粒子凝固过程... 使用脉冲微孔喷射法制备了粒径可控的单分散Al-4.5wt%Cu液滴,对液滴凝固成的粒子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该粒子具有粒径均一、高球形度、热履历一致的优点。随着粒径的增长,粒子的内部微观结构由胞状晶变为树枝晶。建立了粒子凝固过程的传热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粒子下落中温度、温度梯度变化及冷却速率与粒子微观组织形貌的关系。在本实验条件下,310.0μm粒子内部凝固组织为胞状晶,冷却速率为771.71 K/s;485.1μm粒子内部凝固组织为树枝晶,冷却速率为382.40 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散粒子 快速凝固 冷却速率 脉冲微孔喷射法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斜盘式轴向柱塞泵低脉动结构优化设计
10
作者 谢海波 洪昊岑 +2 位作者 王柏村 姜伟 杨华勇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0-167,共8页
由于轴向柱塞泵的非对称结构特性,其输出压力和输出流量存在脉动特性,对液压系统的输出稳定性和可靠性造成影响,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斜盘式轴向柱塞泵低脉动结构优化设计方法。首先,通过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 由于轴向柱塞泵的非对称结构特性,其输出压力和输出流量存在脉动特性,对液压系统的输出稳定性和可靠性造成影响,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斜盘式轴向柱塞泵低脉动结构优化设计方法。首先,通过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分析方法,对轴向柱塞泵上/下死点位的压力-流量脉动的产生机理进行了分析;其次,对阻尼槽结构参数对轴向柱塞泵输出压力-流量脉动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构建了阻尼槽结构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最后,求解了低脉动阻尼槽结构。优化后的结构参数:阻尼槽半径为2.21 mm,阻尼槽长度为10.32 mm,阻尼槽错配角为16.54°。优化后压力脉动率为0.59%,相比于优化前的0.75%降低了0.16%,脉动幅值为0.25 MPa;优化后流量脉动率为12.02%,相比于优化前的5.61%降低了43.59%。研究结果为轴向柱塞泵低脉动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柱塞泵 配流盘 阻尼槽 多目标优化 低脉动
下载PDF
高速离心泵启动过程的仿真与优化
11
作者 王彦伟 汪自成 李育房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7-71,共5页
为研究离心泵启动过程中泵内的流场和外特性变化,首先使用CFD软件提供的二次开发接口,通过编写cel函数来精准加载流量和转速变化规律,从而模拟启动整个变化过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启动初期扬程和效率均会出现脉冲现象,针对此脉冲现... 为研究离心泵启动过程中泵内的流场和外特性变化,首先使用CFD软件提供的二次开发接口,通过编写cel函数来精准加载流量和转速变化规律,从而模拟启动整个变化过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启动初期扬程和效率均会出现脉冲现象,针对此脉冲现象进行改善,对离心泵的结构参数进行改变,如叶片包角、出口宽度等,并且将不同结构参数的仿真结果构建成神经网络,使用遗传算法找出最优解,以实现泵初期扬程、效率脉冲的减小。发现扬程脉冲减小3.21 m,效率脉冲降低2.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cel函数 扬程脉冲 效率脉冲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下载PDF
波纹结构液氮脉动热管传热传质特性研究
12
作者 沈涛 王强 +1 位作者 郭超 代云中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71,共8页
低温热管换热器是天然气液化系统中的关键装置,液氮脉动热管作为其核心器件具有体积小、换热效率高等特性,可有效克服系统冻堵及设备紧凑等问题,然而开展相应实验难度较大,因此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其内部传热传质规律具有重要意义。首... 低温热管换热器是天然气液化系统中的关键装置,液氮脉动热管作为其核心器件具有体积小、换热效率高等特性,可有效克服系统冻堵及设备紧凑等问题,然而开展相应实验难度较大,因此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其内部传热传质规律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文章通过UDF(User-Defined Functions)编写自适应相变模型,研究了典型液氮脉动热管的传热传质特性。随后,在冷凝段优化设计了波纹结构,结合相态分布与轴线温度方差值,对比分析了充液率为50%情况三种液氮脉动热管传热传质特性,结2果表明5 mm波纹结构热管两侧方差值为51.49 K与99.22 K2,工质循环速率较快且轴线温度分布均匀。最后,研究了充液率分别为30%、50%与70%情况下5 mm波纹结构的脉动热管的传热性能。结合相态、温度及轴线温度分布分析得出充液率过高或过低均会导致热管内部产生液塞,充液率较高时,轴线温度均匀分布,热管充液率为70%时,综合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氮 脉动热管 数值模拟 传热传质
下载PDF
基于声振传递的飞行器噪声振动环境预示方法研究
13
作者 李炳蔚 朱红民 +1 位作者 刘时秀 陈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0-296,共7页
针对高速飞行器飞行条件下的噪声、振动环境恶劣、复杂、难预示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声振传递的飞行器飞行条件下的噪声、振动环境预示方法。采用数值仿真、脉动压力风洞试验或工程分析等方法,获取飞行器在典型工况下的舱外脉动压力场;通... 针对高速飞行器飞行条件下的噪声、振动环境恶劣、复杂、难预示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声振传递的飞行器飞行条件下的噪声、振动环境预示方法。采用数值仿真、脉动压力风洞试验或工程分析等方法,获取飞行器在典型工况下的舱外脉动压力场;通过噪声试验或声振耦合仿真分析的方法,得到飞行器声振传递特性;根据获得的舱外脉动压力和声振能量传递特性,结合具体飞行参数得到实际飞行条件下的飞行器声振预示环境。采用该方法对某飞行器开展了振动环境预示研究,经地面及飞行试验验证振动环境量级预示精度可达1.6 dB。提出的基于声振传递的飞行声振环境预示方法可以广泛应用在导弹、火箭等飞行器的精细化环境设计中,对于提高飞行器总体性能、环境适应性和飞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振传递 飞行器 声振环境 环境预示 飞行环境 脉动压力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秋葵预制菜真空蒸汽脉动烫漂工艺
14
作者 袁越锦 李颖 +1 位作者 徐英英 李沈沈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1-520,共10页
将真空蒸汽脉动烫漂技术应用到秋葵预制菜处理中,以色差、脆度、蛋白质含量、感官评分为指标,分别进行蒸汽烫漂单因素试验和四因素三水平响应面试验,通过响应面法分析烫漂真空度、烫漂温度、烫漂时间和脉动次数对综合评分的影响,建立二... 将真空蒸汽脉动烫漂技术应用到秋葵预制菜处理中,以色差、脆度、蛋白质含量、感官评分为指标,分别进行蒸汽烫漂单因素试验和四因素三水平响应面试验,通过响应面法分析烫漂真空度、烫漂温度、烫漂时间和脉动次数对综合评分的影响,建立二次回归数学模型,对秋葵预制菜真空蒸汽脉动烫漂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各秋葵预制菜品质的影响顺序为烫漂时间>脉动次数>烫漂温度>烫漂真空度。最佳工艺参数:烫漂真空度0.04 MPa,烫漂温度108℃,烫漂时间70 s,脉动次数2次,此工艺条件下,色差值6.36,脆度1824.68,蛋白质含量1.66%,感官评分31,综合评分0.8795分。研究结果可为预制秋葵菜品的加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菜 秋葵 真空脉动 蒸汽烫漂 响应面分析
下载PDF
水泵水轮机尾水管压力脉动特性及涡带特性分析
15
作者 刘斌 杨启瑞 +5 位作者 蒋涛 郑源 张玉全 郭绘娟 任慎明 李城易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1-248,共8页
抽蓄电站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泵水轮机长时间偏离最优工况运行会导致水力不稳定问题,其中,尾水管涡带和压力脉动问题备受关注,严重影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以水泵水轮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尾水管内流特性与压力脉动时频特性。对比... 抽蓄电站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泵水轮机长时间偏离最优工况运行会导致水力不稳定问题,其中,尾水管涡带和压力脉动问题备受关注,严重影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以水泵水轮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尾水管内流特性与压力脉动时频特性。对比了两种第二代和两种第三代涡识别方法对尾水管涡带演化过程的可视化效果,Omega-Liutex涡识别方法对阈值依赖性小且对涡带形态的识别更清晰完备,因此,采用Omega-Liutex涡识别方法研究了不同负荷工况下尾水管涡带的瞬态变化特性。研究结果可以为水泵水轮机稳定运行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泵水轮机 尾水管 Omega-Liutex涡识别 压力脉动 涡带
下载PDF
灯泡贯流式水轮机增减负荷动态特性分析
16
作者 赵亚萍 赵晨 +2 位作者 秦笛舸 郑小波 郭鹏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9-108,F0003,共11页
水轮机频繁经历变负荷工况转换过程,使得机组在较短时间内工作参数急剧变化,严重影响电站稳定运行。该研究以某贯流式水轮机为研究对象,在考虑自由液面和水体重力的情况下,采用动网格技术对贯流式水轮机相同出力范围下的减、增负荷过渡... 水轮机频繁经历变负荷工况转换过程,使得机组在较短时间内工作参数急剧变化,严重影响电站稳定运行。该研究以某贯流式水轮机为研究对象,在考虑自由液面和水体重力的情况下,采用动网格技术对贯流式水轮机相同出力范围下的减、增负荷过渡过程的动态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增负荷和减负荷过渡过程的起始工况导致起始流动状态不同,因此在相同出力时,机组内的流动分布不同,减负荷过程尾水管内的涡流面积及强度明显小于增负荷工况,且尾水管涡带尺度也明显小于增负荷过程;相比于增负荷过程,减负荷过程中转轮叶片大范围的低压区极易引发空化;机组内的水压力脉动主要以尾水管涡带引起的0.1f_n(f_n为转频)低频压力脉动和转轮的旋转引起3f_n的高频压力脉动为主,增负荷过程的压力脉动幅值明显大于减负荷过程,两种压力脉动共同作用,使得贯流式水轮机主要振动区域集中于转轮。研究结果对贯流式水轮机的设计与运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振动 压力脉动 增减负荷过渡过程 涡带 水轮机
下载PDF
脉动流通道内不同纵向涡发生器的颗粒污垢特性
17
作者 韩志敏 李江 +2 位作者 陈则齐 刘威 徐志明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86-2496,共11页
换热器工作时介质中往往含有细小杂质粒子,容易沉积在通道中形成颗粒污垢。将传统脉动流与纵向涡发生器相结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光滑通道、脉动流通道、纵向涡发生器通道以及脉动流结合纵向涡发生器通道的颗粒污垢特性进行对比分析,... 换热器工作时介质中往往含有细小杂质粒子,容易沉积在通道中形成颗粒污垢。将传统脉动流与纵向涡发生器相结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光滑通道、脉动流通道、纵向涡发生器通道以及脉动流结合纵向涡发生器通道的颗粒污垢特性进行对比分析,并且详细分析了脉动流结合纵向涡发生器通道中6种不同纵向涡发生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光滑通道,脉动流通道与纵向涡发生器通道的污垢热阻分别减小17%与22%,而脉动流结合纵向涡发生器通道能够减小45%,说明二者结合后的抑垢效果更好。对比脉动流结合6种不同纵向涡发生器发现相同类型下弯曲纵向涡发生器的抑垢效果优于未弯曲纵向涡发生器,通过与脉动流通道的污垢热阻渐近值对比发现抑垢效果由低到高为三角形12.8%、弯曲三角形14.7%、梯形22.0%、弯曲梯形23.8%、矩形29.4%、弯曲矩形33.0%,其中弯曲矩形纵向涡发生器的抑垢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流 纵向涡发生器 粒子 结垢 数值模拟 污垢热阻
下载PDF
基于能量守恒定律对涡轮流量计的脉动误差上限的估算
18
作者 刘可薇 胡银春 张禾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5-91,共7页
在管道输运当中,非稳态流会使涡轮流量计的计量结果产生偏差。为了指导脉动流工况下的涡轮流量计选型和修正,需估算脉动工况对涡轮流量计产生的最大脉动误差。忽略流体压力和温度变化影响,基于涡轮流量计的动态特性和能量守恒定律,在一... 在管道输运当中,非稳态流会使涡轮流量计的计量结果产生偏差。为了指导脉动流工况下的涡轮流量计选型和修正,需估算脉动工况对涡轮流量计产生的最大脉动误差。忽略流体压力和温度变化影响,基于涡轮流量计的动态特性和能量守恒定律,在一个脉动周期内计算脉动流和定常流对叶轮的做功比值,推导得出正弦脉动流误差上限公式。基于6DOF模型和UDF建立了涡轮流量计CFD仿真模型,搭建了空气流实验平台,以工作级流量标准装置作为标准表,被校表和标准表间采用内置整流器的管段相连。对比定常流下的流量值,计算各脉动工况下的误差限值。综合各脉动工况点,上限公式与CFD仿真所得脉动误差上限的最大差值为0.281%,与空气流实验所得脉动误差上限的最大差值为0.224%。经CFD仿真和空气流实验结果对比验证,脉动误差上限公式较为准确,可以直接用于脉动频率大于10 Hz的工况下误差值的估计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流量计 数学模型 CFD 正弦波脉动流 实流实验
下载PDF
航行体水下发射过程气幕降载特性
19
作者 施瑶 鲁杰文 +2 位作者 杜晓旭 高山 任锦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1-219,共9页
水下发射过程中在筒口附近形成气幕通道,可有效降低航行体出筒过程中表面高频脉动载荷.基于流体体积(VOF)均质多相流理论、标准的RNG k-ε湍流模型及重叠网格技术,研究筒口气幕对航行体表面脉动载荷的影响规律,分析气幕环境下的流场结... 水下发射过程中在筒口附近形成气幕通道,可有效降低航行体出筒过程中表面高频脉动载荷.基于流体体积(VOF)均质多相流理论、标准的RNG k-ε湍流模型及重叠网格技术,研究筒口气幕对航行体表面脉动载荷的影响规律,分析气幕环境下的流场结构及流体动力演变特性,对比不同横流强度、燃气质量流率下气幕流场结构演变和出筒降载效果.结果表明,航行体出筒过程中,喷嘴喷出的高速燃气近似覆盖了航行体表面,并逐渐在发射筒口周围形成一个气体通道,显著降低了航形体表面载荷;有气幕条件下,航行体所受力矩与表面载荷均出现明显降低,其中所受力矩峰值降低了80.3%,航行体表面压力峰值最大降低了81.2%;提高横流速度,航行体表面压力峰值最大增加了56.7%;在质量流率由2 kg/s提高到16 kg/s时,航行体所受力矩降低了80.8%,表面压力峰值最大降低了8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行体 多相流 脉动载荷 气幕降载 水动力特性
下载PDF
基于预吸排油结构的柱塞泵配流盘优化
20
作者 张静 赵青伟 +1 位作者 张昊 聂尚卿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32,共9页
配流盘过渡区域的结构对于柱塞泵的脉动抑制以及减振降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配流盘吸空抑制原理,对配流盘过渡区进行结构优化。首先计算为了平衡节流面积变化速率和柱塞腔运动速率所需增加的节流面积,并对配流盘过渡区结构进行优... 配流盘过渡区域的结构对于柱塞泵的脉动抑制以及减振降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配流盘吸空抑制原理,对配流盘过渡区进行结构优化。首先计算为了平衡节流面积变化速率和柱塞腔运动速率所需增加的节流面积,并对配流盘过渡区结构进行优化。然后通过PumpLinx对轴向柱塞泵压力、流量脉动以及空化进行了仿真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配流盘过渡区结构可以有效降低压力、流量脉动,缓解空化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柱塞泵 配流盘 压力脉动 结构优化 空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