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凡将用针,必先诊脉”释义 被引量:10
1
作者 胥荣东 李辉 《针灸临床杂志》 2006年第9期1-4,共4页
《灵枢.九针十二原》中的“凡将用针,必先诊脉”是针刺的基本原则之一,许多篇章的语义都可按此原则去理解。但遗憾的是,后世医家未能理解“凡将用针,必先诊脉”的深刻含义,将《素问.长刺节论》中的“刺家不诊,听病者言”错误的理解成“... 《灵枢.九针十二原》中的“凡将用针,必先诊脉”是针刺的基本原则之一,许多篇章的语义都可按此原则去理解。但遗憾的是,后世医家未能理解“凡将用针,必先诊脉”的深刻含义,将《素问.长刺节论》中的“刺家不诊,听病者言”错误的理解成“刺家不必诊脉,但听病者言”,将《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本来描述脉象的“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理解成针刺手法,同时还将本来描述脉象改善的“气至”理解成“针下气至”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脉 气至 针感 徐疾 补泻
下载PDF
计算机控制式电针刺激脉冲装置的研制及其应用检测 被引量:5
2
作者 陈玄 郑忠楷 +2 位作者 叶笑然 韩静 黄晓卿 《中国医疗设备》 2011年第5期57-60,共4页
目的针对目前电针仪输出脉冲频率组成固定而规则度高、普遍产生针感快速减弱或消失的缺陷,研制新型电针刺激脉冲输出装置。方法以计算机编程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制作可通过人机界面精准地控制电脉冲串频率组合的装置。检测该装置输出的... 目的针对目前电针仪输出脉冲频率组成固定而规则度高、普遍产生针感快速减弱或消失的缺陷,研制新型电针刺激脉冲输出装置。方法以计算机编程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制作可通过人机界面精准地控制电脉冲串频率组合的装置。检测该装置输出的一种不规则性脉冲串,以视觉评分法评价和比较此种脉冲串和规则脉冲串刺激志愿者足三里及合谷穴位30min的针感变化。结果该装置可设置任意多种规则或不规则电脉冲波,且具有储存和复现所输出的刺激波的功能,与规则脉冲刺激波比较,适中度针感明显延长(P<0.05)。结论该装置能够设置、保存和再现电针刺激脉冲,并可输出具有持续电针针感电激脉冲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仪 微机控制脉冲装置 针感 针刺疗法
下载PDF
脉搏触压觉有限元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爱华 袁成锋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8-51,共4页
基于脉搏图像传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应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脉搏触压觉模型,模拟中医切脉时的触压觉。利用柔性橡胶薄膜模拟手指切脉,并对其进行离散化处理。通过对传感器探测触头施加不同的切脉压力,分析不同切脉压力下橡胶薄膜... 基于脉搏图像传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应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脉搏触压觉模型,模拟中医切脉时的触压觉。利用柔性橡胶薄膜模拟手指切脉,并对其进行离散化处理。通过对传感器探测触头施加不同的切脉压力,分析不同切脉压力下橡胶薄膜的受力变形情况。选取参考单元格,根据其面积变化提取脉搏波形,并在时域内提取脉搏信号的特征参数。通过对不同切脉压力下脉搏信号特征参数进行分析发现,当切脉压力为12 N时所获得的波形最佳。该工作为脉象属性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触压觉 建模 脉搏图像传感器
下载PDF
志意脉象诊断与儿科病证实践
4
作者 阎兆君 《山东中医杂志》 2017年第7期539-540,共2页
伴随精神行为病证志意辨证理论与方药体系的实践应用,相应的志意脉象诊法需要构建;临床脉学研读体会,单因素、典型脉象的感悟须从重视儿科开始。病证、体质、志意脉象的拾取与诊断技能提升,应秉承中医传统脉学理法,学习汲取现代脉家精华... 伴随精神行为病证志意辨证理论与方药体系的实践应用,相应的志意脉象诊法需要构建;临床脉学研读体会,单因素、典型脉象的感悟须从重视儿科开始。病证、体质、志意脉象的拾取与诊断技能提升,应秉承中医传统脉学理法,学习汲取现代脉家精华,注重脉感的训练与研习,区分疾病类属,选择相宜脉诊方法,依据脉征特点,选择相宜脉诊指法,顺应脉象规律,选择相宜脉诊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志意脉诊 病证脉诊 体质脉诊 脉感
下载PDF
从《灵枢·终始》中拓展探讨中医思维 被引量:3
5
作者 周遵明 黄海梅 +2 位作者 王玉妹 何科杰 赖新生 《四川中医》 2018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根据《灵枢·终始》,扩展探讨《内经》时期的中医临床思维。方法:通过研读《灵枢·终始》,参考《黄帝内经》其余篇章及后世名医著作,探讨《黄帝内经》时期的中医临床思维。结果:该篇虽篇幅较短,但引出了《内经》的基本思想... 目的:根据《灵枢·终始》,扩展探讨《内经》时期的中医临床思维。方法:通过研读《灵枢·终始》,参考《黄帝内经》其余篇章及后世名医著作,探讨《黄帝内经》时期的中医临床思维。结果:该篇虽篇幅较短,但引出了《内经》的基本思想,记载了非常经典的中医临证思维,包括天人思维、脉诊和针刺思维、用药思维等,结合《内经》其余篇章及后世名医著作,更加深刻的体现这些思维对中医临床之重要性。结论:《黄帝内经》记载的天人思维、脉诊和针刺思维及用药思维,对现代中医临床,将有非常深刻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终始 人迎气口脉 脉诊 针刺 得气 四气五味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脉搏触压觉与血压关系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万兵 权宏伟 《电子世界》 2014年第5期82-83,共2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脉搏触压觉与血压之间的关系,自制的脉搏图像采集系统获得触压觉参数的同时,通过袖带法得到动脉血压值,并进行二者关系预测。首先在不同切脉压力下,采集探头的薄膜搏动视频图像,并从中提取脉搏信号的脉幅最大值、重心频... 本研究旨在探究脉搏触压觉与血压之间的关系,自制的脉搏图像采集系统获得触压觉参数的同时,通过袖带法得到动脉血压值,并进行二者关系预测。首先在不同切脉压力下,采集探头的薄膜搏动视频图像,并从中提取脉搏信号的脉幅最大值、重心频率、功率谱密度最大值等时频域特征。然后采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对动脉血压的舒张压和收缩压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以上特征参数可以较准确地预测出血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触压觉 动脉血压 脉搏信号 BP神经网络
下载PDF
经络循经感传与结缔组织相关性研究概况 被引量:7
7
作者 杨书蔚 马铁明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8年第2期74-77,共4页
循经感传是古人创立经络学说的一个重要依据,针灸激发感传,使"气至病所"。循经感传以结缔组织为基础,无论是神经感觉还是气液转化,结缔组织构成的间隙通道都有重要意义。从结缔组织结构分析,经络可能即为筋膜结构及结缔组织本... 循经感传是古人创立经络学说的一个重要依据,针灸激发感传,使"气至病所"。循经感传以结缔组织为基础,无论是神经感觉还是气液转化,结缔组织构成的间隙通道都有重要意义。从结缔组织结构分析,经络可能即为筋膜结构及结缔组织本身,也可能是由结缔组织间的排列间隙构成的通道,针灸激发循经感传,经络脉气在通道中通行;从结缔组织功能角度,神经纤维信号传递、微循环物质运输等在循经感传的产生中起到重要作用。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的物质(五羟色胺、组胺等)及Ca^(2+)作为信号起到了激活经络效应的作用。经络效应虽然以结缔组织为基础产生,更离不开多系统、多物质的参与;经络学说从结构、功能上都具有整体性、系统性,既不独立属于任何系统,也非各系统功能的总和,不应单纯从西医解剖单一系统分析,是神经、血管、淋巴管、体液、筋膜、肌肉及未知元素共同构成的复合功能系统。未来应多角度、多学科交叉综合探究经络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 循经感传 气至病所 结缔组织 间隙通道 筋膜 经络脉气 信号传递 微循环 肥大细胞 脱颗粒 五羟色胺 组胺 Ca2+ 相关研究 综述
下载PDF
谈脉诊中的“左肝右脾” 被引量:4
8
作者 庄建西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8-8,25,共2页
脉象中除包括脉搏的跳动、心脏的心率、每搏输出量、血管弹性和外周阻力外 ,还可显示人体的生命信息。其规律为 :寸关尺三部脉象分别显示人体上、中、下三部。寸脉显示头颈、心肺 ;关脉显示肝胆、脾胃 ;尺脉显示肾、命门、大肠等。左手... 脉象中除包括脉搏的跳动、心脏的心率、每搏输出量、血管弹性和外周阻力外 ,还可显示人体的生命信息。其规律为 :寸关尺三部脉象分别显示人体上、中、下三部。寸脉显示头颈、心肺 ;关脉显示肝胆、脾胃 ;尺脉显示肾、命门、大肠等。左手显示左侧脏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诊 左肝右脾 经络系统 经络传感
下载PDF
截肢残端神经瘤射频治疗幻肢痛及幻肢觉:一例报道与文献复习 被引量:1
9
作者 浦少锋 杜冬萍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1年第2期191-195,共5页
幻肢痛和幻肢觉是临床治疗难点。本文报道1例幻肢痛伴幻肢觉的病例,在超声引导下经残肢末端神经脉冲射频术加残端神经瘤连续射频热凝术治疗,获得了良好效果。总结其诊治过程并复习文献,以供疼痛临床诊疗参考。
关键词 幻肢 疼痛 感觉 神经瘤 射频热凝 脉冲射频治疗
原文传递
从触觉的频率和阈值特性探讨寸口脉象特征 被引量:4
10
作者 史宇兵 杨洪义 袁瑞华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218-1223,共6页
寸口脉脏腑配位学说是中医脉诊的重要基础。基于韦伯-费希纳定律,结合触觉的频率和阈值特性构建了脉诊中触觉感知的初步模型,并通过应用该模型对临床采集到的动脉血压数据进行频域和时域处理和结果比较,以此解释诊脉操作和传感器测量两... 寸口脉脏腑配位学说是中医脉诊的重要基础。基于韦伯-费希纳定律,结合触觉的频率和阈值特性构建了脉诊中触觉感知的初步模型,并通过应用该模型对临床采集到的动脉血压数据进行频域和时域处理和结果比较,以此解释诊脉操作和传感器测量两种情况下所得脉象的差别。发现由于触觉的频率和阈值特性的影响,诊脉时不同的按压指力下产生的脉象有很大变化,而采用传感器测量脉象时则无此变化,从而解释了传统中医脉诊和现代脉诊学应用传感器测量二者间产生脉象认识差异的原因。依据所构建的触觉感知模型进行处理所得的寸关尺部轻取、中取、重取的脉象符合传统中医理论中对于各部脉象特点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象 寸口 触觉 频率特性 阈值特性
原文传递
鹿瓜多肽联合超声脉冲电导对脊髓损伤后运动障碍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桂芳 刘志刚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5期70-72,共3页
目的观察鹿瓜多肽联合超声脉冲电导对脊髓损伤(SCI)后运动障碍疗效。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4例SCI后运动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和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超声脉冲电导治疗仪... 目的观察鹿瓜多肽联合超声脉冲电导对脊髓损伤(SCI)后运动障碍疗效。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4例SCI后运动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和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超声脉冲电导治疗仪联合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6%(35/37)显著高于对照组67.6%(25/37)(P<0.05)。治疗前两组运动、痛觉、触觉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运动、痛觉、触觉功能评分均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运动、痛觉、触觉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MBI、FIM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BI、FIM评分均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MBI、FIM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鹿瓜多肽注射液联合超声脉冲电导对SCI后运动障碍疗效较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运动、痛觉和触觉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运动障碍 超声脉冲电导 鹿瓜多肽 痛觉 日常生活能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