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4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ritium behavior under a postulated accident condition for CFETR TEP system
1
作者 Hai-Xia Wang Xue-Wei Fu +2 位作者 Wei-Ping Liu Tao-Sheng Li Jie Yu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7期206-218,共13页
China Fusion Engineering Test Reactor(CFETR)is China's self-designed and ongoing next-generation fusion reactor project.Tritium confinement systems in CFETR guarantee that the radiation level remains below the saf... China Fusion Engineering Test Reactor(CFETR)is China's self-designed and ongoing next-generation fusion reactor project.Tritium confinement systems in CFETR guarantee that the radiation level remains below the safety limit during tritium handling and operation in the fuel cycle system.Our tritium technology team is responsible for studying tritium transport behavior in the CFETR tritium safety confinement systems of the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launched in 2017,and we are conducting CFETR tritium plant safety analysis by using CFD software.In this paper,the tritium migration and removal behavior were studied under a postulated accident condition for the Tokamak Exhaust Processing system of CFETR.The quantitative results of the transport behavior of tritium in the process room and glove box during the whole accident sequence(e.g.,tritium release,alarm,isolation,and tritium removal)have been presented.The results support the detailed design and engineering demonstration-related research of CFETR tritium pl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 Fusion Engineering Test Reactor(CFETR) Tokamak Exhaust Processing(TEP)system Numerical simulation tritium transport behavior tritium confinement system Accident condition
下载PDF
Genomic Mutations Within the Host Microbiome: Adaptive Evolution or Purifying Selection
2
作者 Jiachao Zhang Rob Knight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期96-102,共7页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technology has transformed our ability to assess the taxonomic composition functions of host-associated microbiota and microbiomes. More human microbiome research projects—particularly thos...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technology has transformed our ability to assess the taxonomic composition functions of host-associated microbiota and microbiomes. More human microbiome research projects—particularly those that explore genomic mutations within the microbiome—will be launched in the next decade. This review focuses on the coevolution of microbes within a microbiome, which shapes strain-level diversity both within and between host species. We als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icrobial genomic mutations and common metabolic diseases, and the adaptive evolution of pathogens and probiotics during invasion and colonization. Finally, we discuss advances in methods and algorithms for annotating and analyzing microbial genomic mut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t microbiota Genomic mutations Adaptive evolution purifying selection Single-nucleoti de variants
下载PDF
南极磷虾磷脂的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小芳 郭向融 +4 位作者 李爽 辛云 蒋永毅 冷凯良 姜维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3期16-21,共6页
为研究南极磷虾磷脂的组成及抗氧化活性,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分离制备南极磷虾磷脂,对其磷脂组成和磷脂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通过测定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系统评价南极磷虾磷脂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纯化获得的南极磷虾磷脂的磷脂含... 为研究南极磷虾磷脂的组成及抗氧化活性,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分离制备南极磷虾磷脂,对其磷脂组成和磷脂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通过测定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系统评价南极磷虾磷脂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纯化获得的南极磷虾磷脂的磷脂含量为(93.78±3.18)g/100 g;南极磷虾磷脂主要为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分别占比(90.60±1.03)%和(5.08±1.10)%;南极磷虾磷脂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且主要为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分别占总脂肪酸含量的(31.75±0.24)%和(19.35±0.10)%。南极磷虾磷脂具有良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其清除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IC_(50)值分别为15.78 mg/mL和14.87 mg/mL,且其还原能力呈浓度依赖效应。南极磷虾磷脂的抗氧化能力明显优于大豆磷脂和卵黄磷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 磷脂 纯化 组成特征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大气氚释放剂量评价参数灵敏度分析
4
作者 杨洁 岳琪 +2 位作者 顾志杰 廉冰 王彦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7-264,共8页
国内外目前对于大气氚释放剂量的评价多采用比活度模型,模型选取参数的不确定性会造成剂量评价结果的差异。考虑不同场址环境参数的差异性,对大气氚剂量评价模型中关键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与剂量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分析。结果显示场址环... 国内外目前对于大气氚释放剂量的评价多采用比活度模型,模型选取参数的不确定性会造成剂量评价结果的差异。考虑不同场址环境参数的差异性,对大气氚剂量评价模型中关键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与剂量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分析。结果显示场址环境空气湿度对大气氚的剂量评价结果影响最大,随着场址湿度的升高,大气氚排放所致食入内照射剂量逐渐降低,剂量计算结果不确定性逐渐降低。同时,研究表明在低湿度场址环境下,应重点关注土壤中HTO留存比例经验常数的测量与选取,在高湿度场址环境下,应重点关注作物水当量因子以及摄入HTO活度浓度在吸收水分氚中所占比例的测量与选取,以尽可能降低剂量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 参数灵敏度分析
下载PDF
储氚组件中氚依次渗透到相邻腔体的规律研究
5
作者 尹益辉 梁浩 范志庚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考虑氚的时时和处处衰变,建立三腔体两隔片气路组件中隔片材料内部氚浓度控制方程,求解得到了渗透过隔片的瞬态氚量、中间腔体和右侧腔体中瞬态氚量和氚压力的高精度解析解.通过解析理论计算,认识了中间腔体和尾端腔体中瞬态氚压力随时... 考虑氚的时时和处处衰变,建立三腔体两隔片气路组件中隔片材料内部氚浓度控制方程,求解得到了渗透过隔片的瞬态氚量、中间腔体和右侧腔体中瞬态氚量和氚压力的高精度解析解.通过解析理论计算,认识了中间腔体和尾端腔体中瞬态氚压力随时间、储存温度和隔片厚度的变化规律,揭示出两个腔体中氚压力都具有最大单峰特性,且压力峰值出现时间几乎与隔片厚度无关等特性.研究结果为相关储氚装备的工程研制和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氚组件 隔片 氚扩散 氚渗透 瞬态氚压力
下载PDF
两步法高效含氚净化水空气载带系统研究
6
作者 程文龙 许张敏 +2 位作者 年永乐 赵锐 陈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60-1168,共9页
针对现有含氚净化水空气载带技术排放效率低、环境适应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溴化锂制冷驱动溶液除湿和高效雾化加湿的两步法含氚净化水空气载带系统,搭建了载带量大于2 t/d的试验样机,并在不同工况下开展了载带实验研究。结果显示:... 针对现有含氚净化水空气载带技术排放效率低、环境适应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溴化锂制冷驱动溶液除湿和高效雾化加湿的两步法含氚净化水空气载带系统,搭建了载带量大于2 t/d的试验样机,并在不同工况下开展了载带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试验样机在空气温度3~50℃、空气相对湿度0~90%的环境工况下可安全、高效地排放含氚净化水,试验样机在典型工况、高湿工况、高温工况下,载带量分别为100.8、119.9、96.0 kg/h,与一步法相比,载带量分别提升了298.4%、508.6%、60.0%。这表明,基于两步法的含氚净化水空气载带系统可大幅拓宽含氚净化水安全排放的环境适应范围,且排放效率较高,可为含氚净化水的排放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氚净化水 空气载带 溶液除湿 溴化锂制冷 雾化加湿
下载PDF
浑河流域沈阳-抚顺段地下水年龄及循环特征
7
作者 石旭飞 李霄 +1 位作者 成龙 刘强 《地质与资源》 CAS 2024年第3期365-371,共7页
利用3H法对浑河流域沈阳-抚顺段浅层地下水年龄进行了计算.通过对地下水年龄分区,进而分析其循环特征,为该地区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总体上,浑河流域沈阳-抚顺段地下水主要为近60 a以... 利用3H法对浑河流域沈阳-抚顺段浅层地下水年龄进行了计算.通过对地下水年龄分区,进而分析其循环特征,为该地区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总体上,浑河流域沈阳-抚顺段地下水主要为近60 a以来补给的现代水,并且从东部山区至西部平原地区沿着地下水流向年龄逐渐增大.年龄为小于30 a、30~60 a、大于60 a的地下水分布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34%、31%、35%.流域上游为丘陵山区,含水层结构单一,颗粒较粗,地下水年龄小于30 a,地下水循环交替强烈.流域中游含水层逐渐增厚,地下水循环交替强度逐渐减弱,地下水年龄增大为30~60 a.流域下游含水层逐渐由单层转变为双层和多层,颗粒较细,地下水循环交替缓慢,地下水年龄也增大为大于60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年龄 地下水循环 含水层 浑河流域
下载PDF
一种基于标准样品浓度稀释的在线氚监测仪校准装置
8
作者 方登富 韦应靖 +3 位作者 王明亮 李胤 陈双强 段嘉宇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8-213,共6页
为解决在线氚监测仪的现场校准问题,开展了在线氚监测仪现场校准方法研究,主要包括现场校准装置的机械构造、工作原理、校准装置量值的确定,以及需要开展的校准项目。利用该现场校准装置和氚活度浓度标准装置,对同一台在线氚监测仪进行... 为解决在线氚监测仪的现场校准问题,开展了在线氚监测仪现场校准方法研究,主要包括现场校准装置的机械构造、工作原理、校准装置量值的确定,以及需要开展的校准项目。利用该现场校准装置和氚活度浓度标准装置,对同一台在线氚监测仪进行了校准比较,结果表明两者的校准因子分别为1.07和1.05,相对偏差约为2%,该现场校准装置具备量值传递的能力,可满足现场校准要求。此外,该校准装置具有便携性、可操作性和可拆分的特点,可保证现场校准不受场所作业空间的限制,适合在现场进行校准实验,可解决国内在线氚监测仪设备无法溯源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式 氚监测仪 现场校准 量值传递
下载PDF
家用活性炭滤芯与反渗透膜滤芯对饮用水中全氟化合物的去除性能试验
9
作者 裴赛峰 俞超 +4 位作者 金玉娥 李玉白 邵俊珊 宋峻 张昀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54-59,113,共7页
饮用水中普遍检出全氟化合物(PFASs)。该研究以4种典型的PFASs,即全氟丁基羧酸(PFBA)、全氟己基磺酸(PFHxS)、全氟辛基羧酸(PFOA)及全氟辛基磺酸(PFOS)为目标物质,以活性炭滤芯及反渗透(RO)膜滤芯两种常用家庭净水部件为研究对象,测试... 饮用水中普遍检出全氟化合物(PFASs)。该研究以4种典型的PFASs,即全氟丁基羧酸(PFBA)、全氟己基磺酸(PFHxS)、全氟辛基羧酸(PFOA)及全氟辛基磺酸(PFOS)为目标物质,以活性炭滤芯及反渗透(RO)膜滤芯两种常用家庭净水部件为研究对象,测试两种净水材料对PFASs自来水加标水样的去除性能及过滤前后相关水质参数。结果表明,对于活性炭滤芯,PFHxS、PFOA、PFOS在7倍额定总净水量内去除率为72%~86%,PFBA去除率相对较低,且通水量超过2倍额定总净水量后,去除率呈明显下降趋势;PFASs的去除率与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性总固体、无机阴离子等水质参数不相关;对于RO膜滤芯,PFASs的去除率可达90%~100%,PFBA去除率在通水后期呈现缓慢下降趋势;PFHxS、PFOA及PFOS的去除率与溶解性总固体、氯化物、硫酸盐等无机阴离子浓度呈较好的相关性。因此,家用活性炭滤芯、RO膜滤芯对饮用水中的PFASs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研究可为家庭净水装置去除PFASs提供使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化合物 活性炭滤芯 反渗透膜滤芯 去除性能 饮用水 家庭净水装置
下载PDF
超纯氩的纯化与检测
10
作者 任越 《低温与特气》 CAS 2024年第2期33-36,47,共5页
介绍了氩气纯化器的纯化工艺和超纯氩的检测方法,对超纯氩检测的结果表明,该纯化工艺满足超纯氩生产要求,该检测方法具有检测可靠性。
关键词 超纯氩 纯化器 吸气剂
下载PDF
水中氕、氘、氚同位素的分离技术研究现状
11
作者 施章宏 赵庆凯 陈长安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5-99,I0003,共16页
氢的同位素氕(H)、氘(D)和氚(T)在医疗、核能、国防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背景下,采用氘氚核聚变能被认为是我国的重要能源战略。故实现氢同位素的有效分离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然而自然界中氘和氚的相... 氢的同位素氕(H)、氘(D)和氚(T)在医疗、核能、国防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背景下,采用氘氚核聚变能被认为是我国的重要能源战略。故实现氢同位素的有效分离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然而自然界中氘和氚的相对丰度却极低,国内外学者相继开展了广泛的科学研究。本文首先对水中氢同位素分离的技术原理进行了概述;然后,从工程化应用角度,重点综述了电解法、精馏法和化学交换法;从实验室研发角度,重点综述了膜分离法和多孔材料吸附法。最后,对几种典型技术的分离因子和能耗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展望了未来水中氢同位素分离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水中氢同位素的高效分离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分离
下载PDF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堆包层能量沉积特性
12
作者 李昕泽 张冰倩 +5 位作者 陈荣华 张魁 张大林 田文喜 秋穗正 苏光辉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25,共9页
参考国内外聚变堆技术,建立了一种200 MW激光惯性约束聚变堆包层概念设计,包层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和锂铅双冷结构。研究构建了瞬态和稳态耦合模型计算包层温度分布及变化。靶丸内爆反应使用MULTI-IFE进行计算,核热耦合部分基于蒙特卡罗... 参考国内外聚变堆技术,建立了一种200 MW激光惯性约束聚变堆包层概念设计,包层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和锂铅双冷结构。研究构建了瞬态和稳态耦合模型计算包层温度分布及变化。靶丸内爆反应使用MULTI-IFE进行计算,核热耦合部分基于蒙特卡罗程序OpenMC和自编程换热模型对包层模型结构、冷却和产氚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核热耦合模型能够完成对包层的初步计算分析,周期性的瞬态载荷会引起第一壁面温度的振荡,但包层内部的温度最终会收敛到稳态计算结果。堆腔尺寸对于降低温度以及震荡效果明显,但仍需氙展平辐射功率峰。包层产氚和能量导出同时受到堆腔尺寸和增殖区的影响,在200 MW工况下,3 m半径和0.25 m增殖区尺寸计算结果最能满足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聚变 聚变包层 核热耦合 能量沉积
下载PDF
细长氚光管内壁荧光涂层制备工艺与性能
13
作者 王羽锋 占勤 +1 位作者 罗玉鹏 杨洪广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3-148,I0005,共7页
针对小尺寸气态氚光源研制需求,自主开发了一种细长玻璃管内壁制备微米级ZnS(Cu)荧光粉的湿法涂覆及烧结工艺,设计并建立了一套可控压力、流量、温度的涂覆装置,利用此涂覆装置进行了规格为φ1.1 mm×550 mm的细长玻璃管内壁荧光涂... 针对小尺寸气态氚光源研制需求,自主开发了一种细长玻璃管内壁制备微米级ZnS(Cu)荧光粉的湿法涂覆及烧结工艺,设计并建立了一套可控压力、流量、温度的涂覆装置,利用此涂覆装置进行了规格为φ1.1 mm×550 mm的细长玻璃管内壁荧光涂层的制备工艺研究,分析了料浆配方对混合液体配方黏度以及涂层厚度的影响;优化了干燥工艺参数,最终在细长玻璃管内获得了满足功能要求的荧光涂层。截面扫描电镜(SEM)分析表明:涂层具有较好的致密性,其厚度为(16.9±0.6)μm(n=32),涂层厚度均匀性良好,且长时间放置稳定不脱落。使用该工艺充氚得到的氚光管样品发光亮度为0.642 cd/m^(2),发光均匀性、一致性良好,可为后续气态氚光源产品的开发提供装置条件与工艺优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氚光源 荧光涂层 ZNS 涂覆工艺
下载PDF
蛋白絮凝剂去除水中新兴污染物研究进展
14
作者 易晓慧 张世欣 +4 位作者 陈垚 唐晓旻 郑怀礼 李森 唐龙庆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5-226,共12页
蛋白絮凝剂是一类由动植物或微生物产生的,可使液体中不易降解的固体悬浮颗粒聚集和沉淀的特殊高分子物质。蛋白絮凝剂因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和絮凝性可被直接作为某些地区的净水剂。近年来,随着天然水处理剂的蓬勃发展,蛋白絮凝剂作为... 蛋白絮凝剂是一类由动植物或微生物产生的,可使液体中不易降解的固体悬浮颗粒聚集和沉淀的特殊高分子物质。蛋白絮凝剂因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和絮凝性可被直接作为某些地区的净水剂。近年来,随着天然水处理剂的蓬勃发展,蛋白絮凝剂作为高效、绿色、环保的絮凝剂广受科研人员的青睐。总结蛋白絮凝剂的提取纯化方法、分子结构和有效官能团等特性,概括蛋白絮凝剂用于去除水中新兴污染物的研究现状、性能和机理,并对蛋白絮凝剂去除水环境中的新兴污染物进行展望。蛋白絮凝剂作为水处理药剂具有一定优势,未来可通过对蛋白絮凝剂进行深入研究,发掘其在去除水中新兴污染物的潜在价值,为提高水环境安全提供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絮凝剂 新兴污染物 有效官能团 絮凝机理 净水剂
下载PDF
沸腾床渣油加氢裂化装置结焦情况分析与操作优化
15
作者 严钧 侯庆贺 施印冕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4年第1期10-13,共4页
分析了沸腾床渣油加氢裂化装置易结焦堵塞的原因,介绍了某炼化公司沸腾床渣油加氢裂化装置易结焦区域和结焦典型症状,从原料、催化剂、反应和分馏工况等方面进行了优化。通过将原料渣油引入脱固油浆减缓结焦,动态调整渣油转化率控制装... 分析了沸腾床渣油加氢裂化装置易结焦堵塞的原因,介绍了某炼化公司沸腾床渣油加氢裂化装置易结焦区域和结焦典型症状,从原料、催化剂、反应和分馏工况等方面进行了优化。通过将原料渣油引入脱固油浆减缓结焦,动态调整渣油转化率控制装置结焦:加工中东高硫低氮原油所产渣油时,转化率可控制在75%以上;加工低硫中东原油所产渣油时,转化率控制在不大于70%;加工低硫高氮原油所产渣油时,转化率控制在不大于65%。每吨渣油原料置换新鲜催化剂0.90~0.95 kg,低控减压塔塔底液位(25%~30%),提高塔底物料返混流量以减少沥青质在塔底器壁生焦。优化操作后,常压塔底油总沉积物质量分数稳定小于0.2%,确保了装置在渣油高转化率下的长周期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腾床 渣油 加氢裂化 结焦 脱固油浆 催化剂 反应 分馏
下载PDF
二维材料复合质子膜的制备及其氕氚分离性能研究
16
作者 周勋 柳伟平 +1 位作者 丁文艺 李桃生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7-182,共6页
采用溶液浇铸法分别制备了Graphene-Nafion和hBN-Nafion 2种二维纳米复合质子交换膜,利用XRD、ATR-FT-IR和SEM对复合膜的结构及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并对复合膜的离子交换容量、质子电导率、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Graphene和hB... 采用溶液浇铸法分别制备了Graphene-Nafion和hBN-Nafion 2种二维纳米复合质子交换膜,利用XRD、ATR-FT-IR和SEM对复合膜的结构及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并对复合膜的离子交换容量、质子电导率、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Graphene和hBN纳米片均匀地分散于Nafion基体内部。相较于重铸Nafion膜(空白对照样品),复合膜的离子交换容量、质子电导率以及机械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特别是在掺入质量分数为0.50%时,Graphene-Nafion和hBN-Nafion复合膜的质子传导性能约为重铸Nafion膜的1.25倍和1.14倍。通过对比Graphene-Nafion和hBN-Nafion 2种复合膜的氕氚分离性能发现,在初始氚水比活度为3.51×10^(7)Bq/L时,持续电解超过60 h,2种复合膜的氕氚分离系数分别为5.73和8.46,氚回收率分别为78.53%和85.35%,表明hBN-Nafion复合膜具有更好的氕氚分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材料 复合质子交换膜 氕氚分离系数
下载PDF
CO_(2)驱产出气回注工艺及配套压缩装置的应用研究
17
作者 张猛 郭鑫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4年第5期39-41,共3页
CO_(2)驱油田产出气主要来源于注入气和油田伴生气,是目前油田CO_(2)驱环节过程中造成温室效应的一个主要排放源。以草舍油田小井组CO_(2)驱油产出气为研究对象,设置了若干单元对产出气进行提纯净化,有效除油降水,满足压缩装置的进气要... CO_(2)驱油田产出气主要来源于注入气和油田伴生气,是目前油田CO_(2)驱环节过程中造成温室效应的一个主要排放源。以草舍油田小井组CO_(2)驱油产出气为研究对象,设置了若干单元对产出气进行提纯净化,有效除油降水,满足压缩装置的进气要求。同时针对性改造压缩装置,实现装置的自动化、撬装化,不仅降低了装置运行成本,也实现了CO_(2)的循环利用,该研究对CO_(2)驱产出气回收、实现碳减排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驱 提纯净化 压缩装置
下载PDF
汽提净化水回用原油电脱盐过程的溶解性有机物转移特征
18
作者 张瑞 寇悦 +4 位作者 孙鹤 王辰予 李琢宇 王庆宏 陈春茂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53-2160,共8页
汽提净化水回用原油电脱盐是炼化企业重要的节水措施。本研究基于气相色谱-质谱和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组合分析,从微观层次上探究了汽提净化水回用电脱盐过程的溶解性有机物转移特征。电脱盐过程中,汽提净化水有13种芳香胺类、34种... 汽提净化水回用原油电脱盐是炼化企业重要的节水措施。本研究基于气相色谱-质谱和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组合分析,从微观层次上探究了汽提净化水回用电脱盐过程的溶解性有机物转移特征。电脱盐过程中,汽提净化水有13种芳香胺类、34种含氮杂环类、13种中长链烷基酚类和1种醚类化合物转移到油相,对油品品质影响轻微,对油品收率有所促进,同时可将电脱盐污水的有机负荷总量降低约50%。原油中的8种环烷酸类、7种含氧杂环类、3种短链烷基酚类、504种低不饱和度的O_(2)、O_(4)、O_(3)S_(1)和N_(1)O_(3)类以及186种高不饱和度的O_(4)S_(1)和N1O_(2)类化合物转移到水相,使得电脱盐污水的有机污染组成更为复杂,急性生物毒性更强。本研究对于掌握高浓度点源污水的水质特性、提高炼化企业污水管控水平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提净化水 原油电脱盐 溶解性有机物 转移特征 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
下载PDF
Inbreeding and genetic load in a pair of sibling grouse species:Tetrastes sewersowi and T.bonasia
19
作者 Kai Song Tom van der Valk +7 位作者 Bin Gao Peter Halvarsson Yun Fang Wendong Xie Siegfried Klaus Zhiming Han Yue-Hua Sun Jacob Hoglund 《Avian Research》 SCIE CSCD 2024年第2期265-270,共6页
Genetic load and inbreeding are recognized as important factors to be considered in conservation programs.Elevated levels of both can increase the risk of population extinction by negatively impacting fitness-related ... Genetic load and inbreeding are recognized as important factors to be considered in conservation programs.Elevated levels of both can increase the risk of population extinction by negatively impacting fitness-related characters in many species of plants and animals,including humans(inbreeding depression).Genomic tech-niques are increasingly used in measuring and understanding genetic load and inbreeding and their importance in evolution and conservation.We used whole genome resequencing data from two sibling grouse species in subarctic Eurasia to quantify both.We found a large range of inbreeding measured as FROH(fraction of runs of homozygosity)in individuals from different populations of Chinese Grouse(Tetrastes sewerzowi)and Hazel Grouse(T.bonasia).FROH estimated from genome-wide runs of homozygosity(ROH)ranged from 0.02 to 0.24 among Chinese Grouse populations and from 0.01 to 0.44 in Hazel Grouse.Individuals from a population of Chinese Grouse residing in the Qilian mountains and from the European populations of Hazel Grouse(including samples from Sweden,Germany and Northeast Poland)were the most inbred(FROH ranged from 0.10 to 0.23 and 0.11 to 0.44,respectively).These levels are comparable to other highly inbred populations of birds.Hazel Grouse from northern China and Chinese Grouse residing i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showed relatively lower inbreeding levels.Comparisons of the ratio between deleterious missense mutations and synonymous mutations revealed higher levels in Chinese Grouse as compared to Hazel Grouse.These results are possibly explained by higher fixation rates,mutational melt down,in the range-restricted Chinese Grouse compared to the wide-ranging Hazel Grouse.However,when we compared the relatively more severe class of loss-of-function muta-tions,Hazel Grouse had slightly higher levels than Chinese Grouse,a result which may indicate that purifying selection(purging)has been more efficient in Chinese Grouse on this class of mut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etic load INBREEDING purifying selectio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ROH Tetrastes
下载PDF
极性诱导季铵盐表面活性剂改性膨润土的制备及净水特性
20
作者 刘辉文 谢娜 +3 位作者 高珊 黄禹嘉 胡梦涵 余义开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03-1314,共12页
为高效、经济及绿色地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设想引入极性诱导效应,提高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对膨润土的功能改性效率,从而获得性能更优的改性膨润土材料,用于对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吸附处理。设计一种“来源便利”的极性诱导季铵盐表面活性剂(3-... 为高效、经济及绿色地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设想引入极性诱导效应,提高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对膨润土的功能改性效率,从而获得性能更优的改性膨润土材料,用于对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吸附处理。设计一种“来源便利”的极性诱导季铵盐表面活性剂(3-氯-2-羟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C12-CHDMAC),制备新型改性膨润土材料,即C12-改性膨润土。结果表明:①所得C12-改性膨润土所含表面活性剂关键元素C、H、N含量分别为23.51%、5.72%和2.65%,远高于常规类似结构季铵盐表面活性剂改性膨润土所含对应元素含量(分别为14.56%、3.99%和1.58%),成功获得了功能改性率更高的改性膨润土材料。②以吸附有机染料废水为例,考察C12-改性膨润土作为吸附剂吸附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能力,其吸附容量为活性炭的203.21倍,具有较强的吸附净水能力。③通过系列化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和现代仪器分析技术,深入探究了C12-改性膨润土吸附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作用行为,提出了相关作用机制的理论解释。④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滤液,具备直接回收重复利用或直接功能化使用的特性,以此可提高原料利用率,并杜绝生产废液的“二次污染”,因而所设计的制备工艺具有经济高效、绿色环保的优势。研究显示,C12-改性膨润土可以高效、经济及绿色地吸附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应用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极性诱导 改性膨润土 吸附剂 有机废水 净水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