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辽盆地葡北油田油源断裂分类及其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
1
作者 邓松梅 刘淑芬 王殿举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4-662,共9页
为了研究松辽盆地北部断裂对葡北油田油气成藏的作用,基于断层引起的地层变形特征,通过断层地震特征的精细分析,重新划分并研究了葡北油田葡萄花油层油源断裂对该油田葡萄花油层成藏的作用。根据断裂是否连接源岩和目的储层,且在油气成... 为了研究松辽盆地北部断裂对葡北油田油气成藏的作用,基于断层引起的地层变形特征,通过断层地震特征的精细分析,重新划分并研究了葡北油田葡萄花油层油源断裂对该油田葡萄花油层成藏的作用。根据断裂是否连接源岩和目的储层,且在油气成藏期断裂是否活动,包括断距相对较大的断裂活动和无明显断距的微弱活动,划分了3种类型的油源断裂:一是沟通青一段源岩和葡萄花油层且断穿至T 06反射层(嫩江组三段底界面)的穿透型油源断裂;二是连接青一段源岩和葡萄花油层,在油气成藏期没有明显活动但引起断层端部发生褶皱变形的断层端部褶皱型油源断裂;三是连接青一段源岩和葡萄花油层在油气成藏期没有明显活动但断层两盘地层存在变形差异特征的断层两盘差异型油源断裂。研究结果表明,油源断裂与葡北油田葡萄花油层油气平面分布吻合程度更高,其中,穿透型油源断裂对油气聚集控制作用最为显著,揭示了油源断裂的活动强度以及油源断裂与断层圈闭的匹配所控制的油气成藏数量对油气富集的差异性的影响,该研究对类似区块油源断裂对油气控制作用分析可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源断裂 葡北油田 葡萄花油层 油气分布 断控储层 断层圈闭
下载PDF
Micro-geological causes and macro-geological controlling factors of low-resistivity oil layers in the Puao Oilfield 被引量:5
2
作者 Tan Fengqi Li Hongqi +2 位作者 Liu Hongtao Jiang Fucong Yu Hongyan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3期246-253,共8页
Low-resistivity oil layers are often missed in logging interpretation because of their resistivity close to or below the resistivity of nearby water layers. Typical low-resistivity oil layers have been found in the pa... Low-resistivity oil layers are often missed in logging interpretation because of their resistivity close to or below the resistivity of nearby water layers. Typical low-resistivity oil layers have been found in the past few years in the Putaohua reservoir of the Puao Oilfield in the south of the Daqing placanticline by detailed exploration. Based on a study of micro-geological causes of low-resistivity oil layers, the macro-geological controlling factors were analyzed through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f regional depositional background, geological structure, and oil-water relations combined with core, water testing, well logging,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dat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Putaohua low-resistivity oil layers in the Puao Oilfield were controlled by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sedimentary facies, diagenesis, motive power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nd acidity and alkalinity of reservoir liquid. The low-resistivity oil layers caused by high bound-water saturation were controlled by deposition and diagenesis, those caused by high free-water saturation were controlled by structural amplitude and motive power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Those caused by formation water with high salinity were controlled by the ancient saline water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and faulted structure and those caused by additional conductivity of shale were controlled by paleoclimate and acidity and alkalinity of reservoir liquid. Consideration of both micro-geological causes and macro-geological controlling factors is important in identifying low-resistivity oil lay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qing placanticline Puao Oilfield putaohua oil layer low-resistivity oil layers microgeological causes macro-geological controlling factors
下载PDF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地层减薄模式及控油意义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宗堡 赵淼 +3 位作者 吕延防 马世忠 方庆 郭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84-990,共7页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地层厚度自北向南逐渐减薄,其减薄模式一直存在较大争议,造成油气垂向分布认识混乱。利用1 024口井测井曲线和10口井岩心对葡萄花油层层序格架和储层沉积特征进行了分析,其结果表明:葡萄花油层为三角洲末端...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地层厚度自北向南逐渐减薄,其减薄模式一直存在较大争议,造成油气垂向分布认识混乱。利用1 024口井测井曲线和10口井岩心对葡萄花油层层序格架和储层沉积特征进行了分析,其结果表明:葡萄花油层为三角洲末端边沉积边受构造抬升控制的顺源逐层减薄过程产物,其顶底砂泥突变面并不是其真实的顶底界面,而是自北向南砂岩相变为泥岩的砂泥对接面;葡萄花油层发育典型的河控浅水三角洲,微相类型主要为密集且连续的顺直型分流河道及末端河控席状砂;葡萄花油层垂向上发育先快速水退后缓慢水进的沉积演化序列,控制葡萄花油层中部(低水位期)分流河道砂体发育,组成了油气侧向运移优势输导通道和富集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三肇凹陷 葡萄花油层 层序 沉积特征 油气
下载PDF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成藏模式初探 被引量:26
4
作者 孙雨 马世忠 +2 位作者 刘云燕 刘宗堡 于利民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46-757,共12页
运用源控含油气系统理论与综合分析技术,按成藏"层次分析"方法,通过对生、储、盖、圈(闭)静态要素及其内生、排、运、聚、散(失)动态过程的综合研究,对松辽盆地中央坳陷的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成藏条件进行探讨,提出了以次级凹... 运用源控含油气系统理论与综合分析技术,按成藏"层次分析"方法,通过对生、储、盖、圈(闭)静态要素及其内生、排、运、聚、散(失)动态过程的综合研究,对松辽盆地中央坳陷的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成藏条件进行探讨,提出了以次级凹陷为中心、不同类型的油气聚集带紧邻并围绕次级凹陷最低部位呈环带状分布的大型凹陷内成藏模式,并进一步提出永乐次级凹陷中心及其三级聚油环带及徐家围子次级凹陷以西为"网式"运聚特征;在凹陷级成藏模式的指导下,通过对大面积密井网开发区综合解剖,提出三级构造带中单个的局部构造圈闭(群)、单个的(局部构造—)岩性圈闭(群)控油和成藏规律,为认识本区基本控油单元、油水分布规律、油气勘探及扩大新探区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模式 葡萄花油层 局部构造 三级构造 三肇凹陷 松辽盆地
下载PDF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油藏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20
5
作者 孙雨 马世忠 +3 位作者 姜洪福 刘云燕 刘宗堡 于利民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387-2393,共7页
通过对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已发现的油藏类型及其分布特征系统分析,总结出油藏类型、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虽然整体具"满凹含油"特征,但油水分布规律极其复杂,以各种断块、微幅构造、断层-岩性及... 通过对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已发现的油藏类型及其分布特征系统分析,总结出油藏类型、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虽然整体具"满凹含油"特征,但油水分布规律极其复杂,以各种断块、微幅构造、断层-岩性及岩性类油藏为主。油藏分布主要受控于5种地质因素:成熟烃源岩分布控制油气运移范围及方式,成熟源岩区油气以垂向运移为主,未成熟源岩区油气以侧向运移为主;(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展布控制优质储层空间分布,各类河道砂体形成的储层占优质储层的95%以上;断裂是油气优势输导通道,断裂与砂体组合方式控制油气的运移范围与分布;继承性鼻状构造是油气运移优势指向,在油气成藏关键时期诱导油气运移,并构成富油区;多因素时空配置控制油气最终富集成藏与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 葡萄花油层 三肇凹陷 成藏要素 松辽盆地
下载PDF
多总体逐步判别分析法在复杂油水层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6
作者 王雅春 田春阳 +2 位作者 张振伟 金铁文 杨宏松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32,共7页
综合敖南油田敖21区块葡萄花油层录井、测井和试油资料,考虑与油水层识别有关的10个参数(冲洗带电阻率、地层真电阻率、声波时差、自然电位、自然伽马、泥质含量、有效孔隙度、含油饱和度、深侧向电阻率、密度),应用逐步判别分析的方法... 综合敖南油田敖21区块葡萄花油层录井、测井和试油资料,考虑与油水层识别有关的10个参数(冲洗带电阻率、地层真电阻率、声波时差、自然电位、自然伽马、泥质含量、有效孔隙度、含油饱和度、深侧向电阻率、密度),应用逐步判别分析的方法,优选地层真电阻率、自然电位、自然伽马和深侧向电阻率等4个作用比较显著的参数,建立敖21区块葡萄花油层的油层、油水同层、水层和干层的判别函数模型.通过回判率检验和F分布检验表明,建立的判别模型效果显著,油水同层和干层判别的符合率达到100%,油层和水层判别的准确率达到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会图法 判别分析法 油水层识别 敖21区块 葡萄花油层
下载PDF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油源断层新探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有功 严萌 +2 位作者 郎岳 付广 李鑫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34-740,共7页
从断层活动引起断层两盘地层变形特征分析断层在松辽盆地三肇凹陷上白垩统葡萄花油层油气成藏关键时刻(构造反转期)的活动特征,重新厘定油源断层。基于前人对三肇凹陷断层系统划分及活动规律研究结果,对上白垩统嫩江组二段、三段沉积时... 从断层活动引起断层两盘地层变形特征分析断层在松辽盆地三肇凹陷上白垩统葡萄花油层油气成藏关键时刻(构造反转期)的活动特征,重新厘定油源断层。基于前人对三肇凹陷断层系统划分及活动规律研究结果,对上白垩统嫩江组二段、三段沉积时期及反转期构造变形特征进行分析,认为断层断至T06地震反射层(嫩江组三段底界面)不能作为断层是否在构造反转期发生活动的判断依据。而反转期构造变形使伸展期地层受断层影响形成断层扩展反转褶皱变形,表现为反转期前后断层上下两盘地层变形存在明显差异,据此可确定反转期断层是否发生活动,进一步可厘定葡萄花油层的油源断层。根据油源断层是否断穿伸展期地层进一步划分为隐伏型和穿透型两种油源断层,这两种油源断层对研究区葡萄花油层油气平面分布的控制作用与以往研究结果相比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三肇凹陷 葡萄花油层 油源断层 构造反转
下载PDF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局部构造控油模式探讨 被引量:14
8
作者 孙雨 马世忠 +3 位作者 刘云燕 丛林 卢勉 潘丽丽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93-700,共8页
利用近4000口开发井初期产能资料,结合构造、测井解释、沉积微相和报废井类型等静态地质资料,对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的油水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三级构造内单个的局部构造或单个的局部构造群控制油气的最终成藏,三... 利用近4000口开发井初期产能资料,结合构造、测井解释、沉积微相和报废井类型等静态地质资料,对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的油水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三级构造内单个的局部构造或单个的局部构造群控制油气的最终成藏,三级构造内油水分布受单个的局部(构造、岩性)圈闭控制,单个的局部(构造、岩性)圈闭内具有统一的油水分布规律,相邻的不同单个的局部(构造、岩性)圈闭具有不同的油水分布规律;储层的发育特征控制了油水的分布层位,断层与砂体的空间配置控制油水的分布边界。在相近的条件下,地垒型断块构造油藏→反向正断层—鼻状构造油藏→"人"字型反向正断层组合油藏→断层—微幅度油藏→断层—岩性油藏→岩性油藏→其它类型油藏,控油能力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模式 葡萄花油层 局部构造 三级构造 三肇凹陷 松辽盆地
下载PDF
敖南油田葡萄花油层储层类型划分 被引量:9
9
作者 王雅春 石荣 +2 位作者 麻成斗 刘洪涛 韩军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12,共3页
分析敖南油田葡萄花油层储层岩石学、储层物性及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揭示葡萄花油层属中孔、低渗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为原生粒间孔、粒间扩大孔,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差异较大,孔喉分布不均匀.同时,选取渗透率、孔隙度、平均孔隙半径、分选系数... 分析敖南油田葡萄花油层储层岩石学、储层物性及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揭示葡萄花油层属中孔、低渗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为原生粒间孔、粒间扩大孔,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差异较大,孔喉分布不均匀.同时,选取渗透率、孔隙度、平均孔隙半径、分选系数、特征结构参数、排驱压力、饱和度中值压力7个参数,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对葡萄花油层储层进行分类,其中Ⅰ类储层为最好,Ⅱ类储层次之,Ⅲ类储层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敖南油田 葡萄花油层 孔隙结构 储层评价
下载PDF
榆树林葡萄花油层油气富集规律主控因素 被引量:10
10
作者 于利民 马世忠 +2 位作者 孙雨 陈雷 陈志巍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119,共4页
为研究榆树林地区葡萄花油层的油气富集规律,对葡萄花油层顶面古构造进行恢复,并分析深大断层及烃源岩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在尚家鼻状构造南部存在一个古鼻状构造,该鼻状构造和尚家鼻状构造的演化在油气运移时期使它们... 为研究榆树林地区葡萄花油层的油气富集规律,对葡萄花油层顶面古构造进行恢复,并分析深大断层及烃源岩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在尚家鼻状构造南部存在一个古鼻状构造,该鼻状构造和尚家鼻状构造的演化在油气运移时期使它们的轴部、两翼及邻凹斜坡为有利的油气聚集带;在构造演化控制下,与油气主运方向垂直、高角度斜交的大型反向正断层和大断距顺向正断层邻凹侧为有利的富油区;在成熟烃源岩控制范围内,以垂向运移为主的油气容易在邻凹侧聚集在低熟~未熟烃源岩控制范围内油气供应不足,加之受侧向运移通道的限制,很难向构造高部位运移,导致构造高部位的尚家地区含油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富集 古构造 烃源岩 垂向运移 榆树林葡萄花油层
下载PDF
运移输导形式及其对油分布的控制作用——以三肇凹陷及周边地区中下部含油气组合为例 被引量:7
11
作者 牟敦山 刘玮盈 +2 位作者 石巍 任文佳 赵宇鑫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共6页
通过对三肇凹陷及周边地区扶杨油层和葡萄花油层圈闭及与青一段源岩的空间配置和油运移输导形式研究,得到源下圈正上方、源下圈侧上方、源上圈正下方和源上圈侧下方4种源圈空间配置关系.不同类型源圈空间配置的油输导形式不同,源下圈正... 通过对三肇凹陷及周边地区扶杨油层和葡萄花油层圈闭及与青一段源岩的空间配置和油运移输导形式研究,得到源下圈正上方、源下圈侧上方、源上圈正下方和源上圈侧下方4种源圈空间配置关系.不同类型源圈空间配置的油输导形式不同,源下圈正上方空间配置为过T2~T06断裂的直线向上运移输导形式;源下圈侧上方空间配置为从下断至T2断裂、被T2~T06断裂沟通的扶杨油层砂体和过T2~T06断裂构成的"U"型运移输导形式;源上圈正下方空间配置为从下断至T2断裂的直线向下运移输导形式;源上圈侧下方空间配置为从下断至T2断裂和被过T2~T06沟通扶杨油层砂体构成的"L"型运移输导形式.三肇凹陷中下部含油气组合运移形式对油分布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1)油源区内油藏分布在断裂直线输导通道附近;(2)油源区外油藏分布在被断裂沟通的砂体输导通道上或附近;(3)油源区外"U"型运移输导形成的葡萄花油层油藏分布在过T2~T06断裂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肇凹陷 青一段 扶杨油层 葡萄花油层 输导形式 空间配置 油聚集
下载PDF
松辽盆地古龙凹陷葡萄花油层超压成因 被引量:6
12
作者 申家年 丛永山 +1 位作者 毛立全 卢双舫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02-512,共11页
钻井资料揭示松辽盆地古龙凹陷葡萄花油层存在超压现象,但不存在欠压实现象;葡萄花油层上覆的嫩江组一-二段泥岩和下伏的青山口组泥岩存在明显欠压实。声波时差数据计算的泥岩层超压与储层地层测试压力对比,证实油层超压主要来自超压系... 钻井资料揭示松辽盆地古龙凹陷葡萄花油层存在超压现象,但不存在欠压实现象;葡萄花油层上覆的嫩江组一-二段泥岩和下伏的青山口组泥岩存在明显欠压实。声波时差数据计算的泥岩层超压与储层地层测试压力对比,证实油层超压主要来自超压系统内部的压力传递。油气产能与压力测试数据统计表明油层内部原油的热裂解对油层超压也有一定贡献;统计的超压油层的压力梯度大于静水压力梯度,说明储层内存在流动压力,青山口组和嫩江组现今仍在向葡萄花油层提供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层超压 超压成因 压力传递 葡萄花油层 古龙凹陷 松辽盆地
下载PDF
宋芳屯油田芳3区块葡萄花储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岗 黄志龙 +2 位作者 高兴友 康德权 李颖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2期76-81,共6页
通过对松辽盆地宋芳屯油田芳3区块葡萄花油层砂岩储层岩性、物性、沉积环境及地质特征的研究,对葡萄花油层砂岩储层的物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认为长石砂岩和岩屑质长石砂岩是主要砂岩类型,岩性有粉、细砂岩等,但以粉砂... 通过对松辽盆地宋芳屯油田芳3区块葡萄花油层砂岩储层岩性、物性、沉积环境及地质特征的研究,对葡萄花油层砂岩储层的物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认为长石砂岩和岩屑质长石砂岩是主要砂岩类型,岩性有粉、细砂岩等,但以粉砂岩为主。砂岩主要沉积于弱氧化-弱还原的浅水三角洲前渊环境。砂岩胶结物主要为泥质和碳酸盐;胶结类型以接触-再生、孔隙-接触及混和式为主。储层物性属于中低孔、中低渗特征,主要受胶结物含量、沉积环境控制,以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道砂岩物性最好,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和河口坝砂岩物性相对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芳屯油田 葡萄花油层 储层特征 孔隙度 渗透率 沉积环境 地质条件
下载PDF
古龙南凹陷葡萄花油层储层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佟斯琴 李斌 +1 位作者 罗群 王鸿军 《断块油气田》 CAS 2014年第6期686-691,共6页
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建立松辽盆地古龙南凹陷葡萄花油层储层层序地层格架,结合岩心、测井、录井等资料对其进行沉积微相研究。结果表明,该储层可以划分为1个中期基准面旋回的基准面下降旋回,3个短期基准面旋回以及5~8个超短周期... 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建立松辽盆地古龙南凹陷葡萄花油层储层层序地层格架,结合岩心、测井、录井等资料对其进行沉积微相研究。结果表明,该储层可以划分为1个中期基准面旋回的基准面下降旋回,3个短期基准面旋回以及5~8个超短周期基准面旋回。该储层主要发育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并进一步细分出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道间、河口坝、前缘席状砂、前三角洲泥、浅湖等沉积微相,水下分流河道及前缘席状砂沉积微相可形成优质储层。其物源主要为北部和西部方向:西部地形较陡,其物源较近,形成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北部地形平缓,其物源较远,形成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早期沉积以北部物源为主,晚期以西部物源为主。古龙南凹陷主要有构造、构造-岩性、岩性、断层-岩性及上倾尖灭5种类型油气藏,其中上倾尖灭油气藏分布于古龙南凹陷的西部斜坡区,岩性及断层岩性油气藏主要分布于凹陷的中心部位,构造-岩性油气藏发育于凹陷东部的斜坡区,构造油气藏则发育于凹陷东部的鼻状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葡萄花油层 沉积微相 古龙凹陷 松辽盆地
下载PDF
垂直地震测井(VSP)技术在薄层砂体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本才 曹卿荣 +1 位作者 李珮 桂盼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0年第1期109-113,共5页
VSP技术与常规地震观测方法相比,可减少噪声影响,提高纵向分辨率等诸多优势。通过VSP成像,结合地面三维地震资料和岩性资料,进行精细地震属性分析,准确标定目的层,确定岩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建立准确的地质模型,进而对地层的非均质性进行... VSP技术与常规地震观测方法相比,可减少噪声影响,提高纵向分辨率等诸多优势。通过VSP成像,结合地面三维地震资料和岩性资料,进行精细地震属性分析,准确标定目的层,确定岩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建立准确的地质模型,进而对地层的非均质性进行研究。该文以松辽盆地南部南山湾地区为例,利用VSP资料,重新标定葡萄花油层的薄砂体,精细解释油层底界,在多种地震属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储层预测,绘制出沉积相图,对该区提出了有利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P 垂直地震剖面 葡萄花油层 南山湾地区
下载PDF
大庆油田杏树岗杏一、二区东部葡Ⅰ332a—葡Ⅰ11细层沉积体系再认识 被引量:5
16
作者 单敬福 张东 +2 位作者 陈岑 成群 李清山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97-307,共11页
以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岩心、地震、测井、录井以及分析化验等资料的综合研究,重建了松辽盆地大庆长垣杏树岗地区姚家组一段葡萄花油层组葡I332 a—葡Ⅰ11细层单元沉积模式。认为在杏北油田"脉动隆升作用"(所... 以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岩心、地震、测井、录井以及分析化验等资料的综合研究,重建了松辽盆地大庆长垣杏树岗地区姚家组一段葡萄花油层组葡I332 a—葡Ⅰ11细层单元沉积模式。认为在杏北油田"脉动隆升作用"(所谓脉动是指下伏隆升中心波动迁移现象)是曲流复合带有规律摆动的内在动力因素。在此理论指导下,重建了该区各细层单元沉积微相平面展布模式。平面上在主力油层葡Ⅰ1—Ⅰ3共识别出了2种亚相、14种沉积微相。综合研究认为,杏树岗葡I332 a—葡I22细层属于三角洲上分流平原相,以高弯曲分流河道砂沉积为主,点坝砂相对发育;葡Ⅰ212细层属于三角洲下分流平原相,以低弯曲分流河道砂沉积为主;葡Ⅰ211—葡Ⅰ11细层属于内前缘干枝状三角洲沉积。该区沉积相的精细研究,为该区下一步油气的勘探与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隆升作用 波动超覆概念 杏树岗油田 葡萄花油层组
下载PDF
三肇凹陷及周边地区葡萄花油层源-圈空间配置及油运移输导形式 被引量:19
17
作者 付广 李卉 徐衍彬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0年第1期18-22,共5页
对研究区葡萄花油层源-圈空间配置、油运移输导形式和对成藏与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可知:葡萄花油层源-圈空间配置有源下圈正上方和源下圈侧上方2种配置关系,油运移输导形式有直线型、反"L"型和"U"型3种形式,直线型... 对研究区葡萄花油层源-圈空间配置、油运移输导形式和对成藏与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可知:葡萄花油层源-圈空间配置有源下圈正上方和源下圈侧上方2种配置关系,油运移输导形式有直线型、反"L"型和"U"型3种形式,直线型运移输导形式由过T2—T06断裂构成;反"L"型运移输导形式由过T2—T06断裂和过T1—T06断裂沟通砂体构成;"U"型运移输导形式由过T2—T06断裂、被T2—T06断裂沟通砂体和过T2—T06断裂构成。3种运移输导形式对油成藏与分布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①过T2—T06断裂控制着源下圈正上方空间配置油藏的形成与分布;②过T2—T06断裂越发育,源下圈侧上方空间配置油供给越充足;③源下圈侧上方空间配置反"L"型运移输导形成的油藏均分布在过T1—T06断裂沟通砂体输导通道上或附近;④源下圈侧上方空间配置"U"型运移输导形成的油藏均分布在过T2—T06断裂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花油层 源岩 圈闭 空间配置 运移输导形式 三肇凹陷及周边地区
下载PDF
宋站南地区葡萄花和扶杨油层的油源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雅春 徐光波 +2 位作者 刘洛夫 朱晶光 张洪斌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41,共6页
根据烃源岩、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对宋站南地区葡萄花、扶杨油层进行油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宋站南区葡萄花油层、扶杨油层的油同源,并与三肇凹陷的葡萄花油层、扶杨油层的油同源,均主要来自于青一段烃源岩,其次来自于青二、三段烃源岩;... 根据烃源岩、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对宋站南地区葡萄花、扶杨油层进行油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宋站南区葡萄花油层、扶杨油层的油同源,并与三肇凹陷的葡萄花油层、扶杨油层的油同源,均主要来自于青一段烃源岩,其次来自于青二、三段烃源岩;宋站南油源区内葡萄花油层的油主要由青一段烃源岩生成的油在浮力作用下沿有效的断裂通道运移为主,葡萄花油层的油和青山口组烃源岩大量排出的油在古超压作用下通过T2断裂可以向扶杨油层'倒灌'运移;大型生烃凹陷三肇凹陷的油在有效的断裂、砂体等通道的沟通下,能够输导到宋站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站南地区 三肇凹陷 葡萄花油层 扶杨油层 油源对比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算法的辫状河储层砂体连通性定量评价 被引量:6
19
作者 何辉 刘畅 +3 位作者 李顺明 徐守余 陈修 王百宁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0,共10页
以大庆喇嘛甸油田葡萄花油组葡一段辫状河储层砂体为例,综合野外露头、测井、岩心等资料,在精细表征砂体结构基础上,总结辫状河储层砂体接触关系,建立辫状河储层砂体横向、纵向及内部3种连通模式,并应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定量预测储层砂体... 以大庆喇嘛甸油田葡萄花油组葡一段辫状河储层砂体为例,综合野外露头、测井、岩心等资料,在精细表征砂体结构基础上,总结辫状河储层砂体接触关系,建立辫状河储层砂体横向、纵向及内部3种连通模式,并应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定量预测储层砂体连通性,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目标的地质建模方法,建立基于3~4级构型界面控制的单砂体模型,在夹层表征的基础上将砂体连通性定量评价结果作为确定性数据,分区分类赋值砂体间传导率,指导油藏精细化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分类优选砂体连通性评价参数,应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在统计学理论和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基础上,能较好地解决小样本、非线性、高维数和局部极小点等实际问题,实现了快速定量评价砂体连通性,通过动静态资料相互验证,预测准确率达到88%;实现了夹层及传导率耦合的砂体连通性定量化模拟,数值模拟效果更能反映实际生产情况,为后期油田开发优化及调整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喇嘛甸油田 葡萄花油层 辫状河 砂体连通性 支持向量机 定量评价
下载PDF
大庆油田葡南地区葡萄花油层薄层砂岩储层预测 被引量:13
20
作者 刘小平 杨晓兰 刘彦君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2期162-165,共4页
大庆油田葡南地区葡萄花油层的总厚度薄(10~30 m),单砂层具有薄、多、散、杂等特点,砂体厚度横向变化快,用常规的预测方法难以对单个砂体进行准确的描述。为此,在该区开展了基于模型的高分辨率薄互层反演技术进行砂体描述和储层预测的... 大庆油田葡南地区葡萄花油层的总厚度薄(10~30 m),单砂层具有薄、多、散、杂等特点,砂体厚度横向变化快,用常规的预测方法难以对单个砂体进行准确的描述。为此,在该区开展了基于模型的高分辨率薄互层反演技术进行砂体描述和储层预测的研究。根据葡南地区葡萄花油层的地质特点,选取了Jason多井约束反演技术;通过提高地震采样密度、测井曲线的标准化和精确层位标定等提高了地震资料的综合分辨率,降低了反演多解性;建立了接近实际地质条件的初始波阻抗模型,应用Jason反演方法获得了最终的波阻抗剖面,薄砂层得到了很好的反映,砂体减薄、尖灭等现象清晰,砂体展布特征清楚。利用波阻抗数据体进行了砂岩厚度和有效砂岩厚度预测,预测结果与钻井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葡南地区 葡萄花油层 Jason反演方法 薄层 砂体描述 储层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