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sol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primary application of bacteria from putrid alkaline silica sol
1
作者 Lijie REN Ye HAN Shuwen YANG Xiqian TAN Jin WANG Xin ZHAO Jie FAN Ting DONG Zhijiang ZHOU 《Frontiers of Chem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3期330-339,共10页
The putrefaction of alkaline silica sol wa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The total colony numbers in three alkaline silica sol samples were 1.47 ×^ 105, 1.25× 10^4, and 9.45 × 10^4 cfu. mL 1, respectivel... The putrefaction of alkaline silica sol wa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The total colony numbers in three alkaline silica sol samples were 1.47 ×^ 105, 1.25× 10^4, and 9.45 × 10^4 cfu. mL 1, respectively. The salt- and alkalitolerant strains were isolated and selected using nutrient agar medium at 2.5% salinity and pH 9.5. Basic morphological,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tests were conducted to confirm the preliminary characterizations of the strains. Based on API 50 CH test and 16S rDNA gene sequence analysis, the isolated strains were finally identified as Exiguobacterium aurantiacum, Cyclobacteriaceae bacterium, Microbacterium sp., Acinetobacter sp., 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and Bacillus thuringiensis. The survivability of the strains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such as salinities, acidities and temperatures was also studied. Some suitable methods for degerming, such as product pipe steam sterilization and regular canister cleaning, were proposed. To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of isolates in industrial application, their alkaline protease and amylase production abilities were preliminarily studied. Five strains produced alkaline protease, whereas two strains produced alkaline amylase. Thus, understanding of the putrefaction on alkaline silica sol would be beneficial for improving industrial 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trid alkaline silica sol alkaliphile isolationand identification STERILIZATION alkaline protease and alkaline amylase
原文传递
四妙散合萆薢渗湿汤加减联合提脓祛腐外治法治疗臁疮湿热下注证临床研究
2
作者 任芬如 《河南中医》 2024年第2期244-248,共5页
目的:观察四妙散合萆薢渗湿汤加减联合提脓祛腐外治法治疗臁疮湿热下注证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臁疮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 目的:观察四妙散合萆薢渗湿汤加减联合提脓祛腐外治法治疗臁疮湿热下注证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臁疮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提脓祛腐外治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四妙散合萆薢渗湿汤加减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肉芽组织覆盖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等。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有效率为95.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主症、次症总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肉芽组织覆盖率均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臁疮患者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1β水平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妙散合萆薢渗湿汤加减联合提脓祛腐外治法可有效改善臁疮湿热下注证患者临床症状,加快创面恢复,减轻炎症反应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臁疮 湿热下注证 四妙散 萆薢渗湿汤 提脓祛腐外治法 九一丹
下载PDF
腐祛新生理论下多技术联合治愈臁疮1例报告 被引量:1
3
作者 谭诗淼 向丽萍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3年第3期191-193,199,共4页
给予2021年8月9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臁疮患者在透脓祛腐、煨脓长肉、生肌收口等腐祛新生理论下应用萆薢渗湿汤、九华膏、负压封闭引流以及湿润烧伤膏治疗,治疗5周后,创面明显缩小,患者出院,并于家中自行应用湿润烧伤... 给予2021年8月9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臁疮患者在透脓祛腐、煨脓长肉、生肌收口等腐祛新生理论下应用萆薢渗湿汤、九华膏、负压封闭引流以及湿润烧伤膏治疗,治疗5周后,创面明显缩小,患者出院,并于家中自行应用湿润烧伤膏换药治疗。出院后3周随访,创面完全愈合;出院后9个月随访,愈后皮肤未见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祛新生 透脓祛腐 煨脓长肉 生肌收口 萆薢渗湿汤 九华膏 负压封闭引流 湿润烧伤膏 臁疮
下载PDF
洪湖三种水生植物的分解速率及氮、磷动态 被引量:38
4
作者 厉恩华 刘贵华 +2 位作者 李伟 袁龙义 温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67-671,共5页
用分解袋法,对生长于洪湖的菰(茎、叶)、莲(叶、叶柄)、微齿眼子菜(整株)进行480d原位分解研究.结果表明,莲叶和菰叶分解最快,其干重损失率分别为96.5%和96.6%;微齿眼子菜和莲叶柄分解最慢,其干重损失率分别为66.8%和7... 用分解袋法,对生长于洪湖的菰(茎、叶)、莲(叶、叶柄)、微齿眼子菜(整株)进行480d原位分解研究.结果表明,莲叶和菰叶分解最快,其干重损失率分别为96.5%和96.6%;微齿眼子菜和莲叶柄分解最慢,其干重损失率分别为66.8%和71.6%.到实验结束时,菰茎和莲叶柄中的N浓度分别增加了1倍和2倍,P浓度均增加了1倍;莲叶和微齿眼子菜中的N、P含量均降低.5种分解材料分别释放其初始N、P总量的22.6%-98.0%和43.5%-97.4%.分解速率和N、P变化取决于分解材料的烧失重与总氮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物 腐烂分解 洪湖 氮动态 磷动态 残渣积累
下载PDF
乌鳢腐皮病致病细菌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曾慷 舒新华 +2 位作者 金燮理 陈可毅 肖克宇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5期395-398,共4页
为了解乌鳢腐皮病发病原因,对具典型乌鳢腐皮病症状的病鱼显症部位的肌肉和肾脏进行了细菌分离和鉴定,并用分离菌株对乌鳢进行了人工感染和体外药物筛选试验.从病鱼显症部位肌肉和肾脏分离出8个菌株,人工感染试验证实2株为腐皮病致病菌... 为了解乌鳢腐皮病发病原因,对具典型乌鳢腐皮病症状的病鱼显症部位的肌肉和肾脏进行了细菌分离和鉴定,并用分离菌株对乌鳢进行了人工感染和体外药物筛选试验.从病鱼显症部位肌肉和肾脏分离出8个菌株,人工感染试验证实2株为腐皮病致病菌.致病菌经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体外药物筛选试验表明,诺氟沙星、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对致病菌抑菌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鳢 腐皮病(鱼) 致病菌 嗜水气单胞菌
下载PDF
变质豆浆中腐败微生物的分离及其灭杀条件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汪立平 陈有容 齐凤兰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4-258,共5页
对5种变质豆浆中的腐败微生物进行了分离,并对所分离的腐败微生物进行了感官实验,发现变质豆浆中的主要腐败微生物是三株细菌,而酵母、霉菌未检出。以二次灭菌的豆浆为培养基,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三株细菌中的最难杀灭细菌的有效灭菌方法... 对5种变质豆浆中的腐败微生物进行了分离,并对所分离的腐败微生物进行了感官实验,发现变质豆浆中的主要腐败微生物是三株细菌,而酵母、霉菌未检出。以二次灭菌的豆浆为培养基,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三株细菌中的最难杀灭细菌的有效灭菌方法:121℃下灭菌30min,同时添加300mg/kgNisin,该灭菌条件可使豆浆在37℃下贮存30天时细菌菌落未检出,但继续贮存至45天时,细菌菌落数超过100 cf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浆 腐败微生物 正交实验 灭菌方法
下载PDF
2种诱饵诱蝇结果比较分析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靳增军 王志强 +2 位作者 王建蕊 王向文 李现亮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0年第2期125-126,共2页
目的分析比较2种诱饵诱蝇的效果。方法笼诱法。结果腐鱼肠饵法监测的蝇种以大头金蝇(34.40%)、丝光绿蝇(26.63%)为主;糖醋饵法以家蝇(32.61%)和厩腐蝇(22.37%)为主,其次为红头丽蝇(17.52%)和丝光绿蝇(16.17%)。2种诱饵诱捕蝇种的季节消... 目的分析比较2种诱饵诱蝇的效果。方法笼诱法。结果腐鱼肠饵法监测的蝇种以大头金蝇(34.40%)、丝光绿蝇(26.63%)为主;糖醋饵法以家蝇(32.61%)和厩腐蝇(22.37%)为主,其次为红头丽蝇(17.52%)和丝光绿蝇(16.17%)。2种诱饵诱捕蝇种的季节消长走势基本一致。结论2种诱饵诱捕成蝇的种类有所不同;在捕获成蝇数量上,以腐鱼肠饵的诱蝇效果好于糖醋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蝇 腐鱼肠饵法 糖醋饵法 种类 密度
下载PDF
泥鳅腐皮病病原与防治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萧克宇 蒋武成 +1 位作者 李年文 胡石亮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S3期706-712,共7页
从湖南长沙市郊患腐皮病的泥鳅上分离到3株细菌,人工感染可复制本病.病原菌都为革兰氏阴性杆菌,以单极生鞭毛运动.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阳性.溶血,对弧菌抑制剂0/129不敏感,L-组氨酸、L-阿拉伯糖、L-精氨酸和水杨苷不能作为唯一碳源.被鉴... 从湖南长沙市郊患腐皮病的泥鳅上分离到3株细菌,人工感染可复制本病.病原菌都为革兰氏阴性杆菌,以单极生鞭毛运动.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阳性.溶血,对弧菌抑制剂0/129不敏感,L-组氨酸、L-阿拉伯糖、L-精氨酸和水杨苷不能作为唯一碳源.被鉴定为运动型气单胞菌的温和气单胞苗(Aeromonas Sobria).用呋喃唑酮治疗人工感染泥鳅,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鳅科 腐皮病(鱼) 病原微生物 防治 呋喃唑酮
下载PDF
鳖鳃腺炎与腐皮病并发症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江剑平 高如承 +1 位作者 林玮 王丽雅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7-71,共5页
对鳃腺炎与腐皮病并发症的鳖的肝、脾、肾、肺、肠和精巢等 6种器官进行病理组织学切片 ,并与健康鳖的相应器官组织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 :病鳖的器官组织出血 ,组织细胞出现肿胀、坏死、崩解 ,最终造成全身性组织损伤 ;血管腔扩大 ,血管... 对鳃腺炎与腐皮病并发症的鳖的肝、脾、肾、肺、肠和精巢等 6种器官进行病理组织学切片 ,并与健康鳖的相应器官组织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 :病鳖的器官组织出血 ,组织细胞出现肿胀、坏死、崩解 ,最终造成全身性组织损伤 ;血管腔扩大 ,血管壁严重受损 ,内皮细胞坏死脱落 ;血管内及血液中的大量红细胞变形、破裂、溶解 .此外 ,还对病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 鳃腺炎 腐皮病 组织病理学 抑菌 组织细胞 内皮细胞 红细胞 组织匀浆液
下载PDF
牛蛙腐皮病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舒新华 金燮理 +2 位作者 李支援 陈可毅 萧克宇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87-190,共4页
牛蛙腐皮病的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除患部皮肤出现炎症、充血和坏死溶解外,伴有急性化脓性肌炎,肺炎,轻度卡他性胃肠炎,肝坏死,化脓住肾炎,急性脾炎。病理变化表明疾病过程为皮肤感染发展为败血症。
关键词 牛蛙 腐皮病(鱼) 病理学 败血症
下载PDF
栗仁褐变腐烂发生原因及防治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国元 侯明生 +1 位作者 邓青云 彭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7-60,共4页
从板栗贮藏中分离得到5种主要致腐病原菌:轮枝菌属(Verticillum)、丝核菌属(Rhizoctonia)、组丝核菌属(Phacodium)、青霉菌属(Penicillum)、刺盘孢菌属(Colletotrichum)。对主要致腐病原菌Verticil-lum、Rhizoctonia、Phacodium的研究表... 从板栗贮藏中分离得到5种主要致腐病原菌:轮枝菌属(Verticillum)、丝核菌属(Rhizoctonia)、组丝核菌属(Phacodium)、青霉菌属(Penicillum)、刺盘孢菌属(Colletotrichum)。对主要致腐病原菌Verticil-lum、Rhizoctonia、Phacodium的研究表明,低温偏酸条件对3种菌的抑制作用强,对降低板栗贮藏期的栗实腐烂率相对比较有效。药剂贮藏试验表明,以带栗苞用0.1%甲基托布津沙藏和0.1%甲基托布津加2.4-D药液浸栗苞贮藏的效果较好,其防腐效果分别为92.69%和89.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仁腐烂 原因 防治
下载PDF
牛蛙腐皮病病变皮肤亚显微结构的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舒新华 周新志 金燮理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5期392-394,共3页
为揭示牛蛙腐皮病的病理形态变化和发病的机理,采用透射电镜对病蛙不同病期的病变皮肤进行了观察.皮肤病变早期可见角化层脱落,鳞状上皮细胞连接疏松,桥粒减少;随着病情发展,细胞间隙增宽,桥粒进一步减少,细胞核固缩、溶解,细胞裂解;病... 为揭示牛蛙腐皮病的病理形态变化和发病的机理,采用透射电镜对病蛙不同病期的病变皮肤进行了观察.皮肤病变早期可见角化层脱落,鳞状上皮细胞连接疏松,桥粒减少;随着病情发展,细胞间隙增宽,桥粒进一步减少,细胞核固缩、溶解,细胞裂解;病变后期,表皮层崩解,真皮层胶原纤维溶解,炎症区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并可见吞噬了细菌的单核细胞与中性粒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蛙 腐皮病(鱼) 病变皮肤 亚显微结构
下载PDF
保加利亚玫瑰嫩枝扦插感病率的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薛智德 张广军 吕福清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2-66,共5页
通过三因素三水平 2 7种组合的正交试验和分析 ,认为插穗腐烂病的发生是由于难生根的离体保加利亚玫瑰嫩枝插穗的抗性弱、空气和土壤的高温高湿条件所造成的 ;分析还表明土壤因素对保加利亚玫瑰嫩枝扦插腐烂病影响最大 ,其次是插穗因素... 通过三因素三水平 2 7种组合的正交试验和分析 ,认为插穗腐烂病的发生是由于难生根的离体保加利亚玫瑰嫩枝插穗的抗性弱、空气和土壤的高温高湿条件所造成的 ;分析还表明土壤因素对保加利亚玫瑰嫩枝扦插腐烂病影响最大 ,其次是插穗因素和浸穗试剂 ,并据此提出感病率较低的 4种组合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 嫩枝扦插 正交试验 感病率 扦穗腐烂病
下载PDF
壳聚糖在对虾保鲜中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李升福 王喜波 闻海波 《河北渔业》 2007年第3期14-18,24,共6页
本试验采用壳聚糖为主要成分与常用的防腐剂和护色剂进行保鲜性能对比实验,以及在一定温条件下实验对虾类的防腐败保鲜效果,并且以感官指标、TVB-N值、pH值、细菌总数等作为鲜度指标定期取样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涂膜保鲜剂和蜂胶... 本试验采用壳聚糖为主要成分与常用的防腐剂和护色剂进行保鲜性能对比实验,以及在一定温条件下实验对虾类的防腐败保鲜效果,并且以感官指标、TVB-N值、pH值、细菌总数等作为鲜度指标定期取样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涂膜保鲜剂和蜂胶保鲜剂用于对虾的保鲜效果良好,可以抑制细菌总数的增长,维持较低的TVB-N值,改善对虾的感官质量,延长对虾的贮藏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鲜 壳聚糖 细菌总数 腐败
下载PDF
去腐生肌活性敷料在治疗成人感染伤口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乐丹 刘世华 +2 位作者 吴香平 张亮军 方立珍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08年第12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去腐生肌活性敷料在成人感染伤口换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感染伤口成人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按常规彻底清创后,使用去腐生肌活性敷料,直接敷于或制成纱条填塞于创面,每日或隔日换药1次,直到痊愈;对... 目的探讨去腐生肌活性敷料在成人感染伤口换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感染伤口成人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按常规彻底清创后,使用去腐生肌活性敷料,直接敷于或制成纱条填塞于创面,每日或隔日换药1次,直到痊愈;对照组用0.1%雷弗奴尔纱布常规换药。对比观察2组换药的刺激和疼痛程度、换药次数、愈合时间、控制感染效果及减少粘连等。结果实验组在伤口换药次数、愈合时间、控制感染效果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可降低伤口粘连而导致的疼痛感(p<0.01)。结论在成人感染伤口换药中,去腐生肌活性敷料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换药方法,可作为临床治疗感染伤口的纯中药制剂推广使用,特别适用于疼痛耐受力差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伤口 去腐生肌活性敷料 疼痛
下载PDF
慢性下肢溃疡的中医诊治 被引量:25
16
作者 阙华发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2期148-151,共4页
提出"虚、瘀"为本,"虚、邪、瘀、腐、损"为特点的慢性下肢溃疡的病机学说,确立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分期辨证的序贯治疗方案。内治以扶正化瘀贯穿治疗始终,注重益气健脾、补肾益精、通络生新;外治动态应用祛腐祛瘀补... 提出"虚、瘀"为本,"虚、邪、瘀、腐、损"为特点的慢性下肢溃疡的病机学说,确立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分期辨证的序贯治疗方案。内治以扶正化瘀贯穿治疗始终,注重益气健脾、补肾益精、通络生新;外治动态应用祛腐祛瘀补虚活血生肌的外治疗法,注重祛瘀化腐、活血生肌、煨脓湿润、煨脓祛腐、煨脓长肉的应用。丰富了中医学的创面修复理论,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下肢溃疡 中医药疗法 益气健脾 补肾益精 祛瘀化腐 活血生肌 煨脓湿润 煨脓祛腐
下载PDF
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在肉制品上的应用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李泽 靳烨 《农产品加工(下)》 2006年第11期67-69,共3页
茶多酚是一种新型的天然抗氧化剂,具有抗氧化能力强、使用安全、无副作用和防腐保鲜等优点。将茶多酚应用于肉制品,可以预防和减缓其腐败变质。目前茶多酚的应用虽然仍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它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茶多酚 天然抗氧化剂 肉制品 腐败
下载PDF
政府官员权力寻租的内涵和根源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晓刚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91-94,共4页
对政府官员权力寻租行为的内涵进行探讨,认为权力寻租的本质是追求实现各种权力和制度的价格。然后对权力寻租的根源从思想、机制和现实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一些应对的办法:通过教化,弘扬人性善的一面,从思想深处根除权力寻租;... 对政府官员权力寻租行为的内涵进行探讨,认为权力寻租的本质是追求实现各种权力和制度的价格。然后对权力寻租的根源从思想、机制和现实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一些应对的办法:通过教化,弘扬人性善的一面,从思想深处根除权力寻租;推进改革,完善制度,压缩权力寻租空间;提高政府官员收入,增加权力寻租成本等,以寻求解决政府官员权力寻租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管理学 反腐败工作 租金的本质 权力寻租
下载PDF
祛腐生肌法结合手术治疗克罗恩病并发肛瘘验案1则 被引量:5
19
作者 闻震远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1年第6期23-24,共2页
祛腐、生肌二法是中医外科和肛肠科常用的治法,但许多外科医生认为生肌药物不可早用,须待腐肉脱尽方可采用生肌。如明代汪机在《外科理例》中提到:"设若脓毒未尽就用生肌,反增溃烂。壮者、轻者不过复溃或迟敛而已;怯者、重者必致内攻... 祛腐、生肌二法是中医外科和肛肠科常用的治法,但许多外科医生认为生肌药物不可早用,须待腐肉脱尽方可采用生肌。如明代汪机在《外科理例》中提到:"设若脓毒未尽就用生肌,反增溃烂。壮者、轻者不过复溃或迟敛而已;怯者、重者必致内攻或溃烂,不敛者亦多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肛瘘 祛腐生肌 手术 医案
下载PDF
二黄油膏治疗浅Ⅱ度烧伤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江艳 《吉林中医药》 2016年第9期905-908,共4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二黄油膏治疗浅Ⅱ度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浅Ⅱ度烧伤患者,采取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凡士林布包扎,观察组给予二黄油膏治疗,对比2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视觉模拟评分法(V... 目的探究与分析二黄油膏治疗浅Ⅱ度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浅Ⅱ度烧伤患者,采取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凡士林布包扎,观察组给予二黄油膏治疗,对比2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皮肤刺激反应级数及外观满意度评价。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创面愈合时间缩短,创面愈合率提高,VAS评分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红斑及焦痂、红肿0级所占比例较高,2级、3级、4级所占比例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外观满意度为73.33%,观察组外观满意度为93.33%,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外观满意度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黄油膏治疗浅Ⅱ度烧伤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加快创面愈合时间,减轻疼痛感,避免对皮肤造成严重刺激反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黄油膏 浅Ⅱ度烧伤 清热解毒 祛腐生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