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1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合并肌少症患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肌红蛋白、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1
作者 朱琪 季梅丽 庄世虹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57-61,共5页
目的 探讨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DHF)合并肌少症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肌红蛋白(Myo)、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将122例DHF患者根据有无肌少症分为DHF合并肌少症组60例和DHF组62例,另将健... 目的 探讨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DHF)合并肌少症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肌红蛋白(Myo)、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将122例DHF患者根据有无肌少症分为DHF合并肌少症组60例和DHF组62例,另将健康体检者58例、单纯肌少症患者60例分别纳入对照组、单纯肌少症组,检测各组外周血sST2、Myo、IL-6水平和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心率(HR)、每搏输出量(SV)和心脏指数(CI)]。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sST2、Myo、IL-6与各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ST2、Myo、IL-6单独及联合诊断DHF合并肌少症的效能。结果 与对照组、单纯肌少症组相比,DHF组、DHF合并肌少症组sST2、Myo、IL-6水平和HR均升高,LVEF、CO、SV和CI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HF组相比,DHF合并肌少症组sST2、Myo、IL-6水平和HR均升高,LVEF、CO、SV和CI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T2、Myo、IL-6均分别与LVEF、CO、SV、CI呈负相关(P<0.001),均与HR呈正相关(P<0.001);sST2、Myo、IL-6、LVEF、SV是DHF合并肌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sST2、Myo、IL-6联合诊断DHF合并肌少症的曲线下面积为0.936,诊断效能优于三者单独检测。结论 老年DHF合并肌少症患者外周血sST2、Myo、IL-6水平显著升高,且sST2、Myo、IL-6均与心功能指标显著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对DHF合并肌少症的诊断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肌红蛋白 细胞介素-6 舒张性心力衰竭 肌少症 心功能
下载PDF
CYP2D6基因分型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2
作者 慎津进 薛寒 +2 位作者 李进福 高利飞 郑业焕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91-297,共7页
细胞色素P450家族2亚科D成员6(CYP2D6)是细胞色素P450酶家族中的重要药物代谢酶,是抗抑郁药物、抗精神病药物和阿片类镇痛药物等主要的代谢酶。CYP2D6基因位点的复杂性和诸多等位基因突变体造成了CYP2D6表型的多态性,目前已报道170余种... 细胞色素P450家族2亚科D成员6(CYP2D6)是细胞色素P450酶家族中的重要药物代谢酶,是抗抑郁药物、抗精神病药物和阿片类镇痛药物等主要的代谢酶。CYP2D6基因位点的复杂性和诸多等位基因突变体造成了CYP2D6表型的多态性,目前已报道170余种等位基因突变体。CYP2D6酶活性变化很大,从无活性到超快代谢均存在,根据酶活性可将不同表型携带者分为超快代谢者、正常代谢者、中间代谢者和弱代谢者。随着个体化医疗的发展,CYP2D6基因分型试验可以辅助药物遗传学和基因分型技术的研究和临床应用。然而,由于CYP2D6基因存在复杂的突变,包括单核苷酸突变、插入、缺失、基因拷贝数变异和基因重组。CYP2D6基因不仅存在个体化差异,且在不同种族之间等位基因的频率也明显不同。另外,人体内同时存在与CYP2D6同源性很高的非功能性基因CYP2D7,通过基因检测分析CYP2D6表型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文章总结了CYP2D6基因的多态性和基因分型的复杂性,并分析了部分不同的基因型突变对CYP2D6基因分型的影响,以帮助临床通过基因分型方法对CYP2D6酶活性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家族2亚科D成员6 基因分型 突变 等位基因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及其因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的影响
3
作者 申明慧 周丽娟 +4 位作者 李慧红 桑智慧 何勐 张华 李敏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75-1381,共7页
目的探讨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及其因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VCZ-C_(min))的影响。方法使用伏立康唑治疗的侵袭性肺真菌感染患者223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VCZ-C_(min),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CYP2C19基因型... 目的探讨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及其因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VCZ-C_(min))的影响。方法使用伏立康唑治疗的侵袭性肺真菌感染患者223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VCZ-C_(min),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CYP2C19基因型。Pearson's分析IL-6和VCZ-C_(min)的相关性,比较不同VCZ-C_(min)范围间IL-6水平的差异及IL-6不同分层间VCZ-C_(min)的差异;观察不同CYP2C19基因表型下IL-6对VCZ-C_(min)的影响。结果IL-6和VCZ-C_(min)呈良好的正相关性(P<0.001);77.14%(27/35)的同一患者体内多次检测的VCZ-C_(min)和其对应的IL-6变化趋势基本一致;IL-6水平在亚治疗范围、治疗范围和超治疗范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VCZ-C_(min)在IL-6的3组不同分层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L-6对CYP2C19 UM+EM和IM型患者的VCZ-C_(min)影响显著(P<0.05),对PM型患者的VCZ-C_(min)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临床患者应用伏立康唑过程中,应特别注意IL-6变化对VCZ-C_(min)的影响,尤其对CYP2C19 UM+EM和IM型患者的影响,应频繁监测VCZ-C_(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介素6 伏立康唑 cYP2c19 血药谷浓度
下载PDF
pcDNA3.1-flag-pygo2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C6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海东 王占祥 +3 位作者 马永会 谭国伟 骆启聪 程鹏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8年第3期299-302,共4页
目的构建pcDNA3.1-flag-pygo2真核表达载体并在C6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从小鼠脑胶质细胞中提取总RNA,RT-PCR法反转录合成c DNA,设计引物,调取目的片段,与pcDNA3.1-flag载体连接后转化大肠杆菌DH5α,LB平板筛选菌落,提取质粒。重组质粒pc... 目的构建pcDNA3.1-flag-pygo2真核表达载体并在C6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从小鼠脑胶质细胞中提取总RNA,RT-PCR法反转录合成c DNA,设计引物,调取目的片段,与pcDNA3.1-flag载体连接后转化大肠杆菌DH5α,LB平板筛选菌落,提取质粒。重组质粒pcDNA 3.1-flag-pygo2经过酶切鉴定及测序后,阳离子脂质体法转染C6细胞并经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蛋白印迹检测重组体的表达。结果重构质粒pcDNA 3.1-flag-pygo2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Ⅰ,HindⅢ酶切分析及测序检查,表明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正确;瞬时转染C6细胞后,免疫细胞荧光染色及蛋白印迹检测表明转染细胞能够表达外源Pygo2基因。结论成功构建了pcDNA3.1-flag-pygo2真核表达载体并能够在真核细胞中进行表达,这为今后研究pygo2基因在胶质瘤中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go2基因c6细胞 载体 真核表达 WNT信号
下载PDF
CYP2C19基因型与药物代谢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安向阳 王颖 +2 位作者 刘贤 崔超 周波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期36-39,共4页
细胞色素P450(CYP450)家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药物氧化代谢酶之一,而细胞色素P4502C19(CYP2C19)是CYP450家族中重要一员,参与许多药物的氧化代谢。药物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被认为是个体间药物反应差异最主要的原因,CYP2C19基因多态性影响... 细胞色素P450(CYP450)家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药物氧化代谢酶之一,而细胞色素P4502C19(CYP2C19)是CYP450家族中重要一员,参与许多药物的氧化代谢。药物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被认为是个体间药物反应差异最主要的原因,CYP2C19基因多态性影响许多药物的代谢,并与几种常用处方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问题密切相关。根据CYP2C19基因多态性可将人群分为慢代谢型、中间代谢型、正常代谢型和超快代谢型四大类。本文主要介绍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其代谢药物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个体化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 cYP2c19 基因多态性 药物代谢
下载PDF
^(18)F-FDG PET/CT评估不同Bcl-2、Bcl-6及MYC蛋白表达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 被引量:1
6
作者 董佳佳 桑士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33-837,843,共6页
目的 评价^(18)F-FDG PET/CT对不同Bcl-2、Bcl-6及MYC蛋白表达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2020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64例初诊DLBCL患者,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将病例分为对照组9... 目的 评价^(18)F-FDG PET/CT对不同Bcl-2、Bcl-6及MYC蛋白表达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2020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64例初诊DLBCL患者,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将病例分为对照组97例、双表达组30例及三表达组37例,记录一般资料、Bcl-2、Bcl-6、MYC蛋白表达情况及患者化疗前后的^(18)F-FDG PET/CT表现,并对3组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研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SUVmax等对DLBCL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随访结束时,164例患者中死亡42例(25.61%),3组间总体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105,P<0.05);进展49例(29.87%),3组间无进展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224,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化疗后SUVmax界值3.42,△SUVmax界值77.16%。SUVmax<3.42组和SUVmax≥3.42组无进展生存率及总体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659、19.201,P<0.05);△SUVmax<77.16%组和△SUVmax≥77.16%组的无进展生存期率和总体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25、17.611,P<0.05);化疗后SUVmax、△SUVmax、化疗后Deauville评分均对DLBCL患者具有独立预后价值。结论 双表达组及三表达组化疗效果较差,在随访周期内易复发或出现新病灶,预后较对照组差;^(18)F-FDG PET/CT可用于评估DLBCL淋巴瘤预后;化疗后SUVmax、△SUVmax、化疗后Deauville评分均可显著影响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B细胞淋巴瘤因子-2 B细胞淋巴瘤因子-6 细胞增生原癌基因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预后
下载PDF
抑癌基因Kmt2c杂合缺失对小鼠造血系统的影响
7
作者 王雪 华东宁 +2 位作者 周瑾 张岩 邢彩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71-1577,共7页
目的:探究组蛋白甲基转移酶Kmt2c基因杂合缺失对小鼠血液系统的影响。方法:使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Kmt2c基因杂合缺失的模型小鼠,血常规连续监测小鼠全血细胞计数的变化;通过体外集落形成实验探究骨髓细胞的克隆性扩增能力;流式细胞术... 目的:探究组蛋白甲基转移酶Kmt2c基因杂合缺失对小鼠血液系统的影响。方法:使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Kmt2c基因杂合缺失的模型小鼠,血常规连续监测小鼠全血细胞计数的变化;通过体外集落形成实验探究骨髓细胞的克隆性扩增能力;流式细胞术分析突变小鼠体内原始造血细胞群(长期造血干细胞、短期造血干细胞、多能祖细胞)的比例变化。结果:成功构建Kmt2c基因杂合缺失小鼠(Kmt2c^(+/-))模型,其Kmt2c mRNA表达水平是C57BL/6J小鼠的28%。Kmt2c^(+/-)小鼠骨髓细胞体外集落形成能力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而增强,并在第四代时集落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Kmt2c^(+/-)小鼠原始造血细胞群中的长期造血干细胞和短期造血干细胞比例分别为19.6%±3.3%及28.9%±4.9%较对照组的16.9%±2.6%及18.9%±2.5%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mt2c^(+/-)小鼠的白细胞计数在监测的第12周后逐渐上升在第14周时为(9.8±1.0)×10~9/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1.4)×10~9/L(P <0.05)。结论:Kmt2c^(+/-)小鼠的骨髓细胞具有克隆性扩增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mt2c基因 骨髓细胞 克隆扩增 流式细胞
下载PDF
IL-6-572C/G、IL-6-174G/C基因多态性与梅毒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8
作者 张英 李海燕 王西珍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23期23-27,共5页
目的研究人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基因多态性与梅毒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1年5月于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梅毒感染患者80例作为试验组,至体检中心就诊的健康人群1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收集血样。首先采用S... 目的研究人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基因多态性与梅毒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1年5月于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梅毒感染患者80例作为试验组,至体检中心就诊的健康人群1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收集血样。首先采用Sanger测序法对样本IL-6启动子区域基因rs1800796(IL-6-572C/G)、rs1800795(IL-6-174G/C)进行测序,然后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IL-6基因多态性和梅毒感染的相关性。结果IL-6基因位点rs1800796、rs1800795的基因型分布符合哈迪-温伯格(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P>0.05)。2个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试验组和对照组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隐性遗传模式、共显性遗传模式、显性遗传模式下rs1800796位点基因型在两组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6基因启动子区域-572C/G和-174G/C 2个位点基因多态性和梅毒感染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6启动子区域 梅毒感染 基因多态性 -174G/c -572c/G 细胞介素-6
下载PDF
POU6F2-AS2靶向miR-125b调控口腔鳞状细胞癌增殖、侵袭和转移的机制
9
作者 李婧 张发奎 邓智元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0-485,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基因(LncRNA)-POU6F2-AS2对微小RNA(miR)-125b的调控作用及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增殖、侵袭和转移的影响。方法取正常口腔上皮细胞HOK和OSCC细胞系(CAL-27、TSCCa、Tca8113),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基因(LncRNA)-POU6F2-AS2对微小RNA(miR)-125b的调控作用及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增殖、侵袭和转移的影响。方法取正常口腔上皮细胞HOK和OSCC细胞系(CAL-27、TSCCa、Tca8113),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各组细胞LncRNA-POU6F2-AS2、miR-125b表达水平。取CAL-27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LncRNA-POU6F2-AS2干扰载体(Si-POU6F2-AS2)组、LncRNA干扰阴性对照(Si-NC)组、miR-125b激动剂(miR-125b-mimic)组、miR-125b激动剂阴性对照(miR-125b-NC)组。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RT-qPCR检测各组细胞LncRNA-POU6F2-AS2、miR-125b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细增殖标记蛋白(Ki67)、侵袭迁移相关蛋白E-钙黏蛋白(cadherin)及Yes相关蛋白(YAP)、miR-125b下游调控因子-抗氧化蛋白质(PRXL2)、类胡萝卜素2相关因子(NRF)2、钙信号转导因子(TACSTD)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共转染Si-POU6F2-AS2与miR-125b抑制剂(miR-125b-inhibitor)及其阴性对照试剂,并分为Si-NC+miR-125b-NC组、Si-NC+miR-125b-inhibitor组、Si-POU6F2-AS2+miR-125b-NC组、Si-POU6F2-AS2+miR-125b-inhibitor组及未转染(空白对照)组,检测各组细胞Ki67、E-cadherin、YAP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HOK细胞系相比,OSCC细胞CAL-27、TSCCa、Tca8113中LncRNA-POU6F2-AS2表达明显升高,miR-125b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Si-POU6F2-AS2组及miR-125b-mimic组细胞增殖活性、侵袭迁移能力、LncRNA-POU6F2-AS2表达、Ki67、YAP、PRXL2、NRF2、TACSTD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miR-125b表达、E-cadherin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Si-NC+miR-125b-inhibitor组细胞Ki67、YAP蛋白表达明显升高,E-cadherin表达明显降低(P<0.05);Si-POU6F2-AS2+miR-125b-NC组细胞Ki67、YAP蛋白表达明显降低,E-cadherin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Si-POU6F2-AS2+miR-125b-NC组相比,Si-POU6F2-AS2+miR-125b-inhibitor组细胞Ki67、YAP蛋白表达明显升高,E-cadherin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敲低Lnc RNA-POU6F2-AS2可能通过上调miR-125b表达抑制OSCC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基因POU6F2-AS2 微小RNA-125b 口腔鳞状细胞 增殖 侵袭 迁移
下载PDF
CYP2C9和COX-2基因多态性对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的影响
10
作者 杨鑫 皮文杰 +3 位作者 王利元 毕德利 李涛 李素铠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4期616-621,共6页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2C9(CYP2C9)和环氧化酶-2(COX-2)基因多态性对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117例AS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性别相同、年龄±1岁”的原则...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2C9(CYP2C9)和环氧化酶-2(COX-2)基因多态性对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117例AS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性别相同、年龄±1岁”的原则,选择同期在该院健康体检的受试者作为117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受试者CYP2C9*3和COX-2基因启动子区域中的1190A/G和-1195G/A基因多态性,观察AS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变化,观察CYP2C9*3、COX-2-1190A/G、COX-2-1195G/A等不同基因型AS患者基于ASAS20改善标准和ASAS40改善标准的疗效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两组受试者CYP2C9*3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试者COX-2-1290A/G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以及COX-2-1195G/A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S患者晨僵持续时间、周围关节受累、指地距、枕墙距、Schober测试、ESR、CRP、BASDAI(VAS)、BASDAI≥4、BASFI(VAS)、总体评价(VAS)等指标数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17例患者中,有68例(58.12%)符合ASAS20改善标准,30例(25.64%)符合ASAS40改善标准。不同CYP2C9*3基因型(AA、AC+CC)之间的ASAS20、ASAS40改善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COX-2-1290A/G基因型之间的ASAS20、ASAS40改善情况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A基因型患者的ASAS20和ASAS40改善率均显著高于AG+GG基因型患者(P<0.05);不同COX-2-1195G/A基因型之间的ASAS20、ASAS40改善情况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GG+AA基因型的ASAS20和ASAS40改善率显著高于GG患者(P<0.05)。结论COX-2-1290A/G和COX-2-1195G/A多态性可增加AS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可能是预测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AS疗效的生物学指标,而CYP2C9*3多态性与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AS疗效的关系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非甾体类抗炎药 环氧化酶 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2c9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SPP1、DEC1、C1QTNF6蛋白与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
11
作者 付勇青 徐三会 +1 位作者 赵岩 王丽丽 《癌变.畸变.突变》 CAS 2024年第2期107-111,117,共6页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重组人分泌型磷蛋白1(SPP1)、软骨分化的表达基因1(DEC1)和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6(C1QTNF6)的表达水平与其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88例...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重组人分泌型磷蛋白1(SPP1)、软骨分化的表达基因1(DEC1)和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6(C1QTNF6)的表达水平与其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88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癌组织和血清中SPP1、DEC1和C1QTNF6蛋白的表达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患者血清SPP1、DEC1和C1QTNF6蛋白表达水平与其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和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多因素Cox回归法分析影响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癌组织中SPP1、DEC1和C1QTNF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较癌旁组织分别增加了1.94、2.98和2.35倍(P<0.05或P<0.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结果显示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SPP1、DEC1和C1QTNF6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人分别上调了8.61、6.20和4.03倍(P<0.05或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血清SPP1、DEC1和C1QTNF6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发生多灶嗜神经侵犯、肿瘤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较高的TNM分期呈正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PP1、DEC1和C1QTNF6蛋白高表达水平的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总生存率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多灶嗜神经侵犯、肿瘤高浸润度、淋巴结转移和高的TNM分期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癌组织和血清中SPP1、DEC1和C1QTNF6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且与患者发生多灶嗜神经侵犯、肿瘤浸润和淋巴结转移、较高的TNM分期呈正相关,而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 重组人分泌型磷蛋白1 软骨分化的表达基因1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6 预后
下载PDF
细胞色素C对HL-60细胞促凋亡作用及其对bcl-2、bcl-xl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铭珍 方希敏 +1 位作者 陈日玲 叶中绿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729-1733,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C在体外作用于HL-60细胞时细胞发生的变化及其相关凋亡基因bcl-2、bcl-xl表达变化的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细胞色素C作用于HL-60细胞24h,然后用MTT检测细胞色素C对HL-60细胞抑制率;用普通光镜、荧光显微镜检测HL-60...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C在体外作用于HL-60细胞时细胞发生的变化及其相关凋亡基因bcl-2、bcl-xl表达变化的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细胞色素C作用于HL-60细胞24h,然后用MTT检测细胞色素C对HL-60细胞抑制率;用普通光镜、荧光显微镜检测HL-60细胞形态的变化;用流式细胞仪、DNA凝胶电泳对HL-60细胞凋亡的检测;用RT-PCR检测bcl-2、bcl-xl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细胞抑制率随着细胞色素C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细胞色素C浓度在0-37·5mg/L作用HL-60细胞24h,随着细胞色素C浓度的增加,HL-60细胞发生的凋亡逐渐增加,可见典型的凋亡细胞和明显的DNA梯度条带;同时,在该浓度范围内,bcl-2、bcl-xlmRNA表达逐渐减少;当细胞色素C浓度大于37·5mg/L时,细胞凋亡率并不增加,而是下降,但是坏死细胞明显增加。结论:一定浓度细胞色素C能诱导HL-60细胞发生凋亡,并且细胞凋亡率、bcl-2、bcl-xl基因表达的变化与细胞色素C浓度呈一定的量效依赖关系,细胞色素C诱导HL-60细胞凋亡可能与抑制bcl-2、bcl-xl基因的表达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c HL-60细胞 细胞凋亡 基因 BcL-2 基因 bcl-xl
下载PDF
血清Hcy、IL-6、hs-CRP及TNF-α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分析
13
作者 王卓童 周煜苗 边婕敏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9期39-41,45,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2型糖尿病肾病(T2DN)分期的关系。方法:选择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2021年6月—2022年12月T2DN患者237例,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 目的: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2型糖尿病肾病(T2DN)分期的关系。方法:选择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2021年6月—2022年12月T2DN患者237例,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含量分为早期T2DN组(UAER 30~300 mg/24 h)148例和临床期T2DN组(UAER>300 mg/24 h)89例,比较两组血清Hcy及IL-6、hs-CRP、TNF-α水平,分析血清Hcy及IL-6、hs-CRP、TNF-α水平与T2DN分期的相关性,讨论血清Hcy及IL-6、hs-CRP、TNF-α水平对T2DN分期的诊断价值。结果:临床期T2DN组血清Hcy及IL-6、hs-CRP、TNF-α水平均高于早期T2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cy及IL-6、hs-CRP、TNF-α水平的升高为T2DN的危险因素(OR>1,P<0.05);血清Hcy及IL-6、hs-CRP、TNF-α水平诊断T2DN分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64、0.769、0.741、0.992。结论:血清Hcy及IL-6、hs-CRP、TNF-α水平升高为T2DN的危险因素,对早期T2DN、临床期T2DN具有一定的鉴别价值,可考虑用于辅助诊断T2DN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肾病 同型半胱氨酸 细胞介素6 超敏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22.6kDa抗原编码基因在C2C12细胞内的表达 被引量:5
14
作者 苏川 马磊 +5 位作者 王荣芝 张慧 范乐明 陈淑贞 张兆松 吴观陵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8-50,共3页
目的为探索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22.6kDa抗原(Sj22.6)编码基因用作核酸疫苗的可行性。方法以PCR法对此编码基因改造后将其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质粒PCMV-β并转化入大肠杆菌JM109进行大量扩增。将提纯的PCMV/Sj22.6基因重组... 目的为探索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22.6kDa抗原(Sj22.6)编码基因用作核酸疫苗的可行性。方法以PCR法对此编码基因改造后将其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质粒PCMV-β并转化入大肠杆菌JM109进行大量扩增。将提纯的PCMV/Sj22.6基因重组质粒在体外转化C2C12真核细胞。结果免疫组化试验证明,该重组质粒能够在体外培养的C2C12细胞中表达Sj22.6抗原。结论表明该重组质粒有用作真核疫苗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c2c12细胞 核酸疫苗 编码基因
下载PDF
利培酮治疗与细胞色素P4502D6/C188T酶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飚 杨晓敏 +3 位作者 江三多 钱伊萍 汪栋祥 江开达 《上海精神医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99-202,共4页
目的 研究利培酮临床效应的个体差异与其代谢酶细胞色素P4 5 0 2D6 (cytochromeP4 5 02D6 ,CYP2D6 )酶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 对 88例符合CCMD 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和 96例健康对照者作病例 -对照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 目的 研究利培酮临床效应的个体差异与其代谢酶细胞色素P4 5 0 2D6 (cytochromeP4 5 02D6 ,CYP2D6 )酶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 对 88例符合CCMD 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和 96例健康对照者作病例 -对照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利培酮治疗 8周 ,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osi tiveandnegativesymptomscale ,PANSS)评分评价利培酮疗效。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技术对CYP2D6exonⅠ的C188T位点突变进行检测 ,分析利培酮临床效应与其主要代谢酶CYP2D6 /C188T酶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结果 中国上海地区人群的CYP2D6 /C188T突变率(弱代谢型 )为 36 .3% ,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间基因型频率总体分布比较无显著差异 (χ2 =1.15 ,df=2 ,P >0 .0 5 ) ,两组间的等位基因频率之间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 (χ2 =0 .78,df=1,P >0 .0 5 )。进行性别及有否家族史分组后分析 ,亦无差异存在 ,且CYP2D6 /C188T突变与利培酮临床效应之间并无相关性 (χ2 =1.12 ,df=2 ;χ2 =0 .0 3,df=1,P >0 .0 5 )。结论 未发现中国人CYP2D6 /C188T多态性与利培酮临床效应的个体差异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培酮 治疗 细胞色素P450 2D6/c188T酶 基因多态性 相关性 基因突变 精神分裂症
下载PDF
人重构型caspase-6基因在Hep-2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6
作者 许彦鸣 王立锋 +3 位作者 刘大庆 张瑞 王成济 杨安钢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4期2213-2216,共4页
目的 :观察人重构型caspase 6基因在Hep 2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转染的Hep 2细胞的作用 .方法 :用RT PCR方法获取人caspase 6全长cDNA ,经重组PCR构建大小亚基次序颠倒的重构型caspase 6 (re caspase 6 ,简称rcasp6 ) .将所获重组基因克隆... 目的 :观察人重构型caspase 6基因在Hep 2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转染的Hep 2细胞的作用 .方法 :用RT PCR方法获取人caspase 6全长cDNA ,经重组PCR构建大小亚基次序颠倒的重构型caspase 6 (re caspase 6 ,简称rcasp6 ) .将所获重组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MV ,转染Hep 2细胞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目的蛋白表达 ,HE染色和电镜观察转染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变化 ,细胞计数检测转染目的基因后细胞生长状况的变化 .结果 :成功地获得了人重构型caspase 6基因 (rcasp6 ) ,并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 .转染Hep 2细胞后 ,检测到目的蛋白的表达 .倒置显微镜观察转染细胞有明显变化 ,培养情况下出现大量细胞固缩变小 ,伴随有细胞死亡 .HE染色和电镜观察显示 ,固缩的细胞呈现凋亡的典型特征 .结论 :人重构型caspase 6基因在Hep 2细胞中表达 ,可使转染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PASE-6 HEP-2细胞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多重PCR快速检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骨髓BCL2/IGH与BCL6/IGH融合基因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玥潞 董丽丽 +8 位作者 高丽 徐媛媛 丁一 王莉莉 靖彧 薄剑 周敏航 曹婷婷 于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70-1373,共4页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临床表现、分子生物学特点都有显著的异质性。本研究旨在探讨多重PCR技术在DLBCL患者骨髓BCL2/IGH及BCL6/IGH等融合基因检测中的临床意义。利用多重巢式PCR技术对80例初治D...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临床表现、分子生物学特点都有显著的异质性。本研究旨在探讨多重PCR技术在DLBCL患者骨髓BCL2/IGH及BCL6/IGH等融合基因检测中的临床意义。利用多重巢式PCR技术对80例初治DLBCL患者的骨髓标本进行BCL2/IGH及BCL6/IGH融合基因检测。结果表明,80例患者骨髓标本中携带目的融合基因共12例,阳性率为15%;其中BCL2-IGH阳性患者为6例,BCL6-IGH阳性患者为6例。DLBCL患者携带不同的融合基因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结论:运用多重PCR方法对DLBCL患者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具有快速、准确的优点。但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改善方法,使之对融合基因能做定量或半定量分析,这对于DLBCL患者的诊断、协助分期、预后评估、微小残留病变的估测,指导临床治疗DLBCL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多重PcR BcL2 IGH融合基因 BcL6 IGH融合基因
下载PDF
金属硫蛋白2A基因沉默对乳腺癌细胞Cpy6B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魏西军 王清路 +1 位作者 李俏俏 江小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金属硫蛋白2A(MT2A)基因沉默对乳腺癌细胞呼吸链中细胞色素C氧化酶6B2亚基(Cpy6B2)表达的影响。方法乳腺癌野生细胞株MCF-7(以下简称MCF-7)分为空白对照组和MT2A干扰组,每组各12复孔。空白对照组不转染任何遗传物质,MT2A干扰组... 目的探讨金属硫蛋白2A(MT2A)基因沉默对乳腺癌细胞呼吸链中细胞色素C氧化酶6B2亚基(Cpy6B2)表达的影响。方法乳腺癌野生细胞株MCF-7(以下简称MCF-7)分为空白对照组和MT2A干扰组,每组各12复孔。空白对照组不转染任何遗传物质,MT2A干扰组转染shRNA-MT2A载体,采用半定量PCR法检测两组MT2A mRNA的表达水平,MT2A干扰组成功获得MT2A基因沉默,采用实时定量PCR法分析两组Cpy6B2的表达水平。结果 MT2A干扰组中Cpy6B2的表达水平升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 MT2A基因可抑制人乳腺癌细胞Cpy6B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硫蛋白 乳腺癌细胞 细胞色素c氧化酶6B2亚基
下载PDF
PTPN6基因对人食管鳞状细胞癌Eca109和Yes-2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磊 杨柳 +2 位作者 牛云峰 梁佳 沈素朋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3-279,共7页
目的:探讨非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6(non-receptor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6,PTPN6)基因在不同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对Eca109、Yes-2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应用qPCR法检测不同食管鳞癌细胞株(TE1、Eca109... 目的:探讨非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6(non-receptor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6,PTPN6)基因在不同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对Eca109、Yes-2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应用qPCR法检测不同食管鳞癌细胞株(TE1、Eca109、Kyse150、Kyse170、Yes-2)中PTPN6 m RNA的表达水平,以pcDNA3.1-PTPN6质粒分别瞬时转染食管鳞癌细胞株Eca109和Yes-2,应用qPCR和Wb法检测PTPN6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应用MTS、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法检测过表达PTPN6基因对食管鳞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PTPN6基因在5种食管鳞癌细胞侏中表达均明显下调(均P<0.05)。与转染空载体的对照组相比,经pcDNA3.1-PTPN6转染后,Eca109和Yes-2细胞均高水平表达PTPN6(P<0.05或P<0.01);过表达PTPN6基因后,Eca109和Yes-2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明显被抑制(均P<0.05)。结论:PTPN6基因高表达能抑制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其可能是影响食管鳞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 非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6基因 EcA109细胞 Yes-2细胞 增殖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胱抑素C和白细胞介素-6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短期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峰 张海燕 +2 位作者 陈玉 许稳素 孙晓倩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 分析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胱抑素C(Cys C)、白细胞介素-6(IL-6)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短期预后。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及... 目的 分析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胱抑素C(Cys C)、白细胞介素-6(IL-6)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短期预后。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及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100名(对照组)。采集两组受检者外周血标本,检测血清Lp-PLA2、Cys C、IL-6表达。并根据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缺损程度,分为轻度组44例,中度组49例,重度组7例,同时按照患者3个月后预后结果分为良好组84例,不良组16例。比较不同组别脑梗死患者Lp-PLA2、Cys C、IL-6的表达水平。结果 脑梗死组患者血清Lp-PLA2、Cys C、IL-6表达分别为(165.51±22.51)μg/L、(1.82±0.15) mg/L、(185.25±25.78) n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9.56±14.78)μg/L、(0.68±0.10) mg/L、(95.52±11.24)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患者血清Lp-PLA2、Cys C、IL-6表达分别为(205.34±16.45)μg/L、(1.95±0.78) mg/L、(235.67±21.95) ng/L,明显高于中度组[(148.65±22.41)μg/L、(1.35±0.51) mg/L、(184.36±19.72) ng/L]、轻度组[(115.23±16.59)μg/L、(0.96±0.25) mg/L、(124.55±14.06) ng/L],中度组血清Lp-PLA2、Cys C、IL-6表达均明显高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Lp-PLA2、Cys C、IL-6表达分别为(218.74±22.04)μg/L、(1.85±0.15) mg/L、(248.52±21.36) ng/L,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128.96±21.07)μg/L、(1.18±0.10) mg/L、(141.35±18.68)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Lp-PLA2、Cys C、IL-6表达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481、0.621、0.384,P=0.010、0.002、0.036);与MRS评分呈正相关(r=0.508、0.635、0.372,P=0.008、0.001、0.042)。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普遍存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胱抑素C、白细胞介素-6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短期预后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胱抑素c 细胞介素-6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短期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