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our undescribed pyrethrins from seeds of Pyrethrum cinerariifolium and their aphidicidal activity
1
作者 Hao-Ran Zhou Li-Wu Lin +2 位作者 Zhong-Rong Li Xing-Rong Peng Ming-Hua Qiu 《Natural Products and Bioprospecting》 CSCD 2023年第1期528-536,共9页
Four undescribed pyrethrins C-F(1-4)as well as four known pyrethrins(5-8)were isolated from seeds of Pyrethrum cinerariifolium Trev.The structures of compounds 1-4 were elucidated by UV,HRESIMS,and NMR(^(1)H and ^(13)... Four undescribed pyrethrins C-F(1-4)as well as four known pyrethrins(5-8)were isolated from seeds of Pyrethrum cinerariifolium Trev.The structures of compounds 1-4 were elucidated by UV,HRESIMS,and NMR(^(1)H and ^(13)C NMR,^(1)H-^(1)H COSY,HSQC,HMBC and ROESY),among which the stereostructure of compound 4 was determined by calcu-lated ECD.Furthermore,compounds 1-4 were evaluated for their aphidicidal activities.The insecticidal assay results showed that 1-4 exhibited moderate aphidicidal activities at the concentration of 0.1 mg/mL with the 24 h mortality rates ranging from 10.58 to 52.98%.Among them,pyrethrin D(2)showed the highest aphidicidal activity,with the 24 h mortality rate of 52.98%,which was slightly lower than the positive control(pyrethrin II,83.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rethrum cinerariifolium PYRETHRINS Aphidicidal activity
下载PDF
Anticonvulsant, Anxiolytic and Neurotoxicity Profile of Aqarqarha (<i>Anacyclus pyrethrum</i>) DC (Compositae) Root Ethanolic Extract 被引量:4
2
作者 Syed Mohd Abbas Zaidi Shadab Ahmad Pathan +3 位作者 Surender Singh Shakir Jamil Farhan Jalees Ahmad Roop Krishen Khar 《Pharmacology & Pharmacy》 2013年第7期535-541,共7页
Ethnopharmacological relevance: Aqarqarha (Anacyclus pyrethrum) DC root has long been used as a traditional an-tiepileptic remedy in Unani system of medicine over centuries. Aim of the Study: To rationalize the ethnom... Ethnopharmacological relevance: Aqarqarha (Anacyclus pyrethrum) DC root has long been used as a traditional an-tiepileptic remedy in Unani system of medicine over centuries. Aim of the Study: To rationalize the ethnomedical claim and screen for anxiolytic and neurotoxicity profile of ethanolic extract of Aqarqarha (Anacyclus pyrethrum) root (APE). Materials and Methods: The anticonvulsant and anxiolytic potential of APE (100-800 mg/kg) was evaluated against Pentylenetetrazole (PTZ), Bicuculline (BCL), Increasing current electroshock (ICES) and Elevated plus maze(EPM) models. Rotarod test was employed as neurotoxicity model including an additional higher dose (1600 mg/kg). Results: The APE showed significant anticonvulsant activity (p i.p.)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but against BCL (30 mg/kg, i.p.) at the dose 800 mg/kg only (p 0.05). The extract also showed anxiolytic behaviour in EPM (p Conclusions: The results suggested significant anticonvulsant activity of APE against PTZ and BCL but failure against ICES. Moreover, APE also exhibited anxiolytic potential without any evidence of neurotoxicity at the effective dose level. We concluded that anticonvulsant effect of APE is probably mediated by enhancing GABAergic neurotransmi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qarqarha HPTLC Epilepsy Aqarqarha (Anacyclus pyrethrum)
下载PDF
藏药川西小黄菊质量标准研究
3
作者 马志良 杜连平 多杰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9期2455-2459,共5页
目的提升藏药川西小黄菊的质量标准。方法参照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以7批不同来源的川西小黄菊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性状、显微、薄层色谱鉴别及水分、总灰分、浸出物和含量测定研究。结果川西小黄菊在性状、显微和薄层色谱鉴... 目的提升藏药川西小黄菊的质量标准。方法参照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以7批不同来源的川西小黄菊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性状、显微、薄层色谱鉴别及水分、总灰分、浸出物和含量测定研究。结果川西小黄菊在性状、显微和薄层色谱鉴别方面均具有专属性特征;水分含量为9.18%~12.00%,总灰分含量为6.48%~7.98%,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为1.28%~1.62%,热浸法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为25.32%~34.05%,建议暂定药材中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含量分别不得过13.0%、8.0%、1.8%,热浸法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不得少于24.0%。川西小黄菊中总黄酮在18.892~113.352 mg·L^(-1)(r=1.000)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n=6)为97.6%(RSD=2.4%),方法准确度良好;建议暂定川西小黄菊含总黄酮以芦丁(C27H30O16)计不得少于2.5%。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川西小黄菊药材的质量控制和标准提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材 川西小黄菊 质量标准 总黄酮
下载PDF
红花除虫菊和甘野菊的花粉采集与贮藏
4
作者 雒新艳 刘英 +4 位作者 王利红 张俊丽 李芳 王辉 卢洁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4期44-46,共3页
花粉贮藏可有效解决远缘杂交亲本的花期不遇障碍,但是不同植物花粉合适的采集时机和适宜的贮藏技术差异较大。通过不同处理条件的花粉萌发率的检测,确定红花除虫菊[Pyrethrum coccineum(Willd.)Worosch.]和甘野菊[Dendranthema lavandul... 花粉贮藏可有效解决远缘杂交亲本的花期不遇障碍,但是不同植物花粉合适的采集时机和适宜的贮藏技术差异较大。通过不同处理条件的花粉萌发率的检测,确定红花除虫菊[Pyrethrum coccineum(Willd.)Worosch.]和甘野菊[Dendranthema lavandulifolium var.seticuspe(Maxim.)Shih]的花粉最适合在其花粉期的第三天至第五天,于晴天10:00—13:00采集;花粉经干燥后,短期可贮于硫酸纸袋4℃冷藏,长期需置于-20℃、离心管内密封保存,90 d后仍能满足授粉的需要,该结果为远缘杂交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除虫菊[pyrethrum coccineum(Willd.)Worosch.] 甘野菊[Dendranthema lavandulifolium var.seticuspe(Maxim.)Shih] 花粉采集 贮藏技术
下载PDF
白花除虫菊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艺萍 张丽芳 +4 位作者 许凤 王丽花 苏艳 杨秀梅 蒋亚莲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6-351,共6页
【目的】筛选出适宜白花除虫菊外植体的消毒方法、外植体诱导、继代培养及生根培养阶段适宜的培养基配方,建立白花除虫菊高效再生体系。【方法】以白花除虫菊尚未张开的花蕾作为再生体系的外植体材料,花蕾经过灭菌消毒以后,采用MS固体... 【目的】筛选出适宜白花除虫菊外植体的消毒方法、外植体诱导、继代培养及生根培养阶段适宜的培养基配方,建立白花除虫菊高效再生体系。【方法】以白花除虫菊尚未张开的花蕾作为再生体系的外植体材料,花蕾经过灭菌消毒以后,采用MS固体培养基,比较不同种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配比对白花除虫菊花蕾诱导出芽、增殖及生根等关键环节的影响。【结果】白花除虫菊花蕾外植体最适宜的消毒条件为75%酒精处理30 s后用0.10%氯化汞溶液消毒10 min,之后用15%次氯酸溶液处理15 min;白花除虫菊花蕾诱导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S+2.0 mg·L^(-1)6-BA+0.5 mg·L^(-1)TDZ+0.2 mg·L^(-1)IBA;白花除虫菊芽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1.0 mg·L^(-1)6-BA+0.1 mg·L^(-1)TDZ+0.1 mg·L^(-1)IBA;白花除虫菊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MS+0.1 mg·L^(-1)IAA+0.1 mg·L^(-1)IBA;炼苗移栽的最适基质为泥炭∶珍珠岩=6∶1,成活率达90%以上,移栽效果良好。【结论】基本建立了白花除虫菊高效再生体系,可为繁育白花除虫菊种苗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除虫菊 不定芽 再生体系
下载PDF
无舌川西小黄菊的抗炎及促凝和抗凝活性的初步测试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双双 尹子丽 +1 位作者 李翔 杨丽萍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第18期19-25,共7页
目的:对怒族民间草药无舌川西小黄菊的总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部分进行抗炎、抗氧化及促/抗凝血活性体外活性测试,测定了其总黄酮含量,并对其精油成分进行分析。方法:以巨噬细胞RAW264.7为实验细胞株,通过检测NO浓度评估抗炎活性。通... 目的:对怒族民间草药无舌川西小黄菊的总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部分进行抗炎、抗氧化及促/抗凝血活性体外活性测试,测定了其总黄酮含量,并对其精油成分进行分析。方法:以巨噬细胞RAW264.7为实验细胞株,通过检测NO浓度评估抗炎活性。通过血小板聚集实验评价诱导血小板聚集活性;通过体外凝血实验研究抗凝血活性。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总黄酮含量,以DPPH法测定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其精油化学成分。结果:无舌川西小黄菊总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均有显著的抗炎活性。但只显示微弱的抗凝血活性,没有显示出血小板聚集活性。其总黄酮含量较高,具有良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从其精油中分离了37个组分,鉴定了其中30个。结论: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和利用无舌川西小黄菊资源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舌川西小黄菊 抗炎活性 促凝血活性 抗凝血活性
下载PDF
阿纳其根醇提物对衰老小鼠认知障碍改善作用
7
作者 阿力努尔·艾麦尔 聂雨楠 +3 位作者 巴合沙拉·马乃甫 孙云鹏 高莉 闫明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3年第S01期1-4,11,共5页
目的:研究阿纳其根醇提物对D-半乳糖联合三氯化铝(AlCl_(3))致痴呆小鼠模型学习记忆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D-半乳糖联合灌胃AlCl_(3)建立痴呆模型。采用跳台试验测试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 目的:研究阿纳其根醇提物对D-半乳糖联合三氯化铝(AlCl_(3))致痴呆小鼠模型学习记忆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D-半乳糖联合灌胃AlCl_(3)建立痴呆模型。采用跳台试验测试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海马组织和大脑皮层中脂褐素和活性氧(ROS)的含量;采用比色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跳台试验中,与模型组比,阿纳其根醇提物各剂量组潜伏期延长,错误次数有降低趋势;在生化指标检测中,阿纳其根醇提物各剂量组可减少小鼠海马组织中脂褐素、ROS含量,提高海马组织和大脑皮层中SOD活性。结论:阿纳其根醇提物能够改善D-半乳糖联合AlCl_(3)致痴呆小鼠模型学习记忆障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提高体内抗氧化能力,减少脑组织之中脂褐素的堆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纳其根 记忆障碍 D-半乳糖 氧化应激
下载PDF
藏药川西小黄菊中黄酮类成分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被引量:23
8
作者 杨爱梅 刘霞 +1 位作者 鲁润华 师彦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 对匹菊属藏药川西小黄菊Pyrethrum tatsienense中黄酮类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方法 利用普通硅胶柱色谱和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经超导核磁共振(NMR)、高分辨质谱(HRESIMS)等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其结... 目的 对匹菊属藏药川西小黄菊Pyrethrum tatsienense中黄酮类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方法 利用普通硅胶柱色谱和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经超导核磁共振(NMR)、高分辨质谱(HRESIMS)等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川西小黄菊的95%乙醇提取物中获得7个黄酮类的化合物,其结构被确定为:洋芹素(Ⅰ)、芫花素(Ⅱ)、木犀草素(Ⅲ)、苜蓿素(Ⅳ)、4′-甲氧基一苜蓿素(Ⅴ)、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Ⅵ)、苜蓿素-4′-O-(β-愈创木基甘油基)-7--O-β-D-葡萄糖苷(Ⅶ)。结论 化合物Ⅰ~Ⅶ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大量黄酮类成分很可能为川西小黄菊的主要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科 匹菊属 川西小黄菊 黄酮类
下载PDF
微波萃取除虫菊酯 被引量:25
9
作者 郝金玉 黄若华 +1 位作者 王平艳 邓修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7-49,共3页
对微波萃取、索氏提取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除虫菊酯的效果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微波萃取法具有萃取时间短 (约 2 0 0 s) ,提取率高 ,溶剂用量少 (约 2 4 0 m L) ,产物品质好 ,色泽浅等优点。用经改造过的家用微波炉作主要设备 ,对微波... 对微波萃取、索氏提取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除虫菊酯的效果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微波萃取法具有萃取时间短 (约 2 0 0 s) ,提取率高 ,溶剂用量少 (约 2 4 0 m L) ,产物品质好 ,色泽浅等优点。用经改造过的家用微波炉作主要设备 ,对微波萃取除虫菊酯可用的溶剂和连续微波辐射时间进行了考察。最终选用正己烷为溶剂 ;在微波辐射总时间相等和操作温度低于溶剂沸点的情况下 ,每次连续微波辐射时间越长 ,提取率和提取物中除虫菊酯的含量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萃取 除虫菊 除虫菊酯 瓜菊酯 瓦斯莫林
下载PDF
藏药打箭菊中总黄酮及木犀草素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凌 张道英 +2 位作者 刘亚丽 罗晶 顿珠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55-758,共4页
目的:建立藏药打箭菊中总黄酮及木犀草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芦丁为指标性成分,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通过在275 nm 处测定其铝配化合物来求得打箭菊中总黄酮的含量;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 Hypersil ODS 2色谱柱(5 μm,250mm×... 目的:建立藏药打箭菊中总黄酮及木犀草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芦丁为指标性成分,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通过在275 nm 处测定其铝配化合物来求得打箭菊中总黄酮的含量;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 Hypersil ODS 2色谱柱(5 μm,250mm×4.6 mm),以乙睛-0.7%醋酸(25:7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50 nm,以外标法计算打箭菊中木犀草素的含量。结果:总黄酮浓度在4.2~21.0μg·mL^(-1)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n=5)为98.6%(RSD=2.6%);木犀草素浓度存9.02~90.2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n=6)为98.6%(RSD=1.2%)。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均简便、快捷,适用于打箭菊中总黄酮和木犀草素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箭菊 总黄酮 水犀草素 紫外分光光度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用于蔬菜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检测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李胜清 田华 +3 位作者 柳训才 韦明元 陈智东 陈浩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89-291,共3页
本文建立了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联用技术(SPEGC)用于甘蓝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与国家标准方法相比,该法节省了样品前处理的时间和溶剂用量,灵敏度得到提高;氯氰菊酯、氰戊菊酯、甲氰菊酯和三氟氯氰菊酯的检出限分别为10.1μ... 本文建立了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联用技术(SPEGC)用于甘蓝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与国家标准方法相比,该法节省了样品前处理的时间和溶剂用量,灵敏度得到提高;氯氰菊酯、氰戊菊酯、甲氰菊酯和三氟氯氰菊酯的检出限分别为10.1μg/L、9.2μg/L、3.6μg/L和2.9μg/L,方法的回收率高,重现性好。SPEGC是农药残留检测中值得推广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除虫菊酯 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法
下载PDF
微乳液聚合法制备天然除虫菊酯纳米胶囊 被引量:11
12
作者 武锦 周艺峰 +2 位作者 陈静 聂王焰 施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5-38,共4页
研究用微乳液聚合法制备以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共聚体为囊壁,以天然除虫菊酯为囊芯的纳米胶囊。考察了乳化剂的量,壳芯比对纳米胶囊的粒径、粒径分布和结构的影响。当在乳化剂浓度约为10.6%的情况下,微乳液比较稳定,且当单体和农药... 研究用微乳液聚合法制备以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共聚体为囊壁,以天然除虫菊酯为囊芯的纳米胶囊。考察了乳化剂的量,壳芯比对纳米胶囊的粒径、粒径分布和结构的影响。当在乳化剂浓度约为10.6%的情况下,微乳液比较稳定,且当单体和农药比率为1∶1时,将得到包覆结构和粒径分布较为理想的天然除虫菊酯纳米胶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除虫菊酯 微乳液聚合 纳米胶囊
下载PDF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研究和展望 被引量:67
13
作者 刘尚钟 王敏 陈馥衡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289-293,共5页
天然除虫菊酯虽然具有理想化学农药的一些特性 ,但光不稳定性和昂贵的价格限制其大面积使用。随着对天然除虫菊酯结构的研究和醇部分、酸部分及酯键的修饰 ,该类产品逐渐发展成为一类主要的农药消费品。即使目前该类产品的发展较慢 ,然... 天然除虫菊酯虽然具有理想化学农药的一些特性 ,但光不稳定性和昂贵的价格限制其大面积使用。随着对天然除虫菊酯结构的研究和醇部分、酸部分及酯键的修饰 ,该类产品逐渐发展成为一类主要的农药消费品。即使目前该类产品的发展较慢 ,然而科研人员仍在继续合成和筛选包含杂环和氟原子的新化合物、进行结构活性关系的研究和加强抗性机理的研究。虽然我国对于该类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使用相对较晚 ,但目前已具有系统研究开发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能力并已成为生产菊酯类农药的大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除虫菊酯 天然除虫菊酯 农药
下载PDF
微波萃取除虫菊的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郝金玉 黄若华 +1 位作者 王平艳 邓修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5-16,共2页
本研究使用经改造的家用微波炉作为主要设备,对微波萃取除虫菊干花做了 L_9(3~4)正交实验。考察了四个因素:微波辐射时间、微波功率、溶剂用量、洗涤滤饼的 溶剂量对三个指标:提取率、溶剂回收率、除虫菊酯总含量的影响。实验结... 本研究使用经改造的家用微波炉作为主要设备,对微波萃取除虫菊干花做了 L_9(3~4)正交实验。考察了四个因素:微波辐射时间、微波功率、溶剂用量、洗涤滤饼的 溶剂量对三个指标:提取率、溶剂回收率、除虫菊酯总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辐射时间200s、微波功率 750W、溶剂用量240ml、洗涤滤饼的溶剂量 20ml可得到最高 的提取率;辐射时间200s、微波功率750w、溶剂用量240ml、洗涤滤饼的溶剂量30ml 可得到最高的溶剂回收率;辐射时间200s、微波功率850W、溶剂用量240ml、洗涤滤 饼的溶剂量30ml可得到最高的除虫菊酯总含量。综合考虑提取率、溶剂回收率和除虫 菊酯总含量,最佳组合为辐射时间200s、微波功率750w、溶剂用量240ml、洗涤滤饼 的溶剂量30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萃取 除虫菊 除虫菊酯 杀虫剂
下载PDF
除虫菊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继代 被引量:10
15
作者 董建新 马志卿 +1 位作者 李广泽 张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7-79,84,共4页
 以除虫菊茎尖为外植体,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对除虫菊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继代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外源激素2,4-D与KT的9种配比中,1.0与0.4mg/L的激素组合对除虫菊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可达88.0%;当蔗糖质量浓度为10~40g/L时,蔗糖质...  以除虫菊茎尖为外植体,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对除虫菊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继代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外源激素2,4-D与KT的9种配比中,1.0与0.4mg/L的激素组合对除虫菊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可达88.0%;当蔗糖质量浓度为10~40g/L时,蔗糖质量浓度的大小与愈伤组织增长量成正比,与褐变开始时间呈负相关关系,当质量浓度为25g/L时,愈伤组织日平均生长量可达0.127g;适宜的光照时间可延长愈伤组织保存期并维持良好的组织结构,光照时间为4h/d时,愈伤组织褐化开始时间保持在27d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虫菊 愈伤组织 组织培养 培养基 激素 蔗糖 光照 杀虫植物 细胞培养 除虫菊素
下载PDF
除虫菊内生真菌Y2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产物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易晓华 冯俊涛 +2 位作者 王永宏 郭小炜 张兴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93-196,共4页
在对从除虫菊中分离到的内生真菌进行抑菌活性系统筛选的基础上,对其中活性较高的Y2菌株进行了初步的鉴定和活性物质的分离。经形态学初步鉴定该菌株为镰孢属真菌Fusariumsp.,其发酵液粗提物高抑菌活性馏分集中在丙酮、乙酸乙酯等中等... 在对从除虫菊中分离到的内生真菌进行抑菌活性系统筛选的基础上,对其中活性较高的Y2菌株进行了初步的鉴定和活性物质的分离。经形态学初步鉴定该菌株为镰孢属真菌Fusariumsp.,其发酵液粗提物高抑菌活性馏分集中在丙酮、乙酸乙酯等中等极性馏分段。Y2菌株发酵液10倍稀释液对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等6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在80.41%-93.26%之间,其5倍稀释液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和苹果炭疽病菌Glomerella cingulata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均大于80%。活体生测结果表明,该发酵液对番茄灰霉病和黄瓜霜霉病的保护效果大于50%,治疗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虫菊 内生真菌 发酵产物 活性筛选 抑菌活性
下载PDF
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17
作者 韩俊艳 张立竹 纪明山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229-233,共5页
植物源杀虫剂是当前研发化学杀虫剂替代品的热点。本研究对植物源杀虫剂的优势与机遇、开发研究现状、主要的作用方式、作用机制等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 植物源杀虫剂 除虫菊 印楝素 鱼藤酮
下载PDF
除虫菊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发酵产物抑菌活性筛选 被引量:7
18
作者 易晓华 王智辉 +3 位作者 胡林峰 刘晓明 冯俊涛 张兴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17-323,共7页
从除虫菊(Pyrethrumcinerariifolium Trev.)的根、茎、叶和花中分离出128株内生真菌。生长速率法测定结果表明,有56株内生真菌发酵液10倍稀释液至少对供试的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苹果... 从除虫菊(Pyrethrumcinerariifolium Trev.)的根、茎、叶和花中分离出128株内生真菌。生长速率法测定结果表明,有56株内生真菌发酵液10倍稀释液至少对供试的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苹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turcicum)、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和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等6种病原菌中的一种抑菌活性达75%以上;活体组织法测定结果,Y1、Y2、H2共3株菌的发酵液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达到50%以上;盆栽试验结果表明,Y1、Y2、Y7、H2、G13共5株菌株发酵液对辣椒疫霉病的防治效果达到50%以上。综合分析认为,Y1、Y2、H2、G13等内生真菌的抑菌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虫菊 内生真菌 植物病原真菌 抑菌活性
下载PDF
白花除虫菊同源四倍体的诱导及鉴定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蓁 高山林 +3 位作者 岳磊 曾杨 谢燕 王蔚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78-181,共4页
用秋水仙素诱导除虫菊多倍体,获得多个染色体加倍遗传稳定的变异试管苗,进行试管苗快速繁殖并建立株系。通过细胞学鉴定和外部形态鉴定,对诱导获得的除虫菊染色体变异株系进行初步的筛选,为进一步获得除虫菊优良品系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除虫菊 多倍体 细胞学鉴定 生长率
下载PDF
藏药川西小黄菊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杨爱梅 鲁润华 师彦平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46-548,共3页
目的:对藏药川西小黄菊(Pyrethrum tatsienense)全草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利用普通硅胶柱色谱和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经超导核磁共振、质谱等现代波谱技术确定其结构。结果:从川西小黄菊的乙醇(95%)室温提取物中... 目的:对藏药川西小黄菊(Pyrethrum tatsienense)全草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利用普通硅胶柱色谱和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经超导核磁共振、质谱等现代波谱技术确定其结构。结果:从川西小黄菊的乙醇(95%)室温提取物中获得6个化合物,其结构被确定为:三十烷(1),亚油酸(2),松脂素(3),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4),betulabuside A(5),二氢丁香苷(6)。结论:这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小黄菊 化学成分 分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