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potential energy profile of the catalytic cycle of pyruvate decarboxylase
1
作者 Cristinenrichetta Borriglione Carlo Canepa 《Natural Science》 2012年第11期881-893,共13页
A computational study on the mechanism for the decarboxylation of pyruvic acid to acetaldehyde catalyzed by pyruvate decarboxylase at the B3LYP/6-31G (d, p) level of theory is presented. The model employed is self-con... A computational study on the mechanism for the decarboxylation of pyruvic acid to acetaldehyde catalyzed by pyruvate decarboxylase at the B3LYP/6-31G (d, p) level of theory is presented. The model employed is self-contained and it does not resort to external groups to provide protons to the various structures in the mechanism. The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 points at the intramolecular proton transfer from the amino group of the pyrimidine ring in the enamine intermediate to the enol exocyclic carbon as the rate-determining step (with a barrier of 20.55 kcal·mol–1). This value is in reasonable agreement with an estimated barrier of 24.76 kcal·mol–1, derived from the experimental rate constant (4.0 10–5 s–1) for the decarboxylation of α-lactylthia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ruvate decarboxylase MECHANISM
下载PDF
Corn Umbilicus Tissue-Based Membrane Biosensor for Pyruvate
2
作者 Fang Yao , Cai Ronghui and Zhang Yonghua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Academia Sinica, Changchun)Deng Jiaqi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1992年第1期37-40,共4页
Pyruvate, a final metabolite of glycogen, is widely distributed over many kinds of tissue fluids of human bodys. The determination for its contents is of clinical importance in gynaecology. Titrimetry, colorimetry and... Pyruvate, a final metabolite of glycogen, is widely distributed over many kinds of tissue fluids of human bodys. The determination for its contents is of clinical importance in gynaecology. Titrimetry, colorimetry and chromatography are common used methods. In recent years, enzymatic mthod has proved to b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determination techniques for its simplicity and fastness. However, in some cases, the use of purified enzymes as biocatalysts yields systems with a short useful lifetime owing, to enzyme instability A ti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ruvate decarboxylase Tissue-based membrane electrode Biosensor.
下载PDF
冷害导致砂糖橘果实品质劣变 被引量:33
3
作者 庞学群 陈燕妮 +3 位作者 黄雪梅 汪跃华 胡位荣 张昭其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9-514,共6页
将砂糖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果实分别置于1、3、6和9℃下贮藏,比较其贮藏效果及冷害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砂糖橘最适贮藏温度为6℃,在1~3℃贮藏易发生冷害。冷害导致果实外观品质下降,果肉乙醛和乙醇含量累积,... 将砂糖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果实分别置于1、3、6和9℃下贮藏,比较其贮藏效果及冷害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砂糖橘最适贮藏温度为6℃,在1~3℃贮藏易发生冷害。冷害导致果实外观品质下降,果肉乙醛和乙醇含量累积,果肉异味,品质下降。1℃贮藏的果实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较6℃高,丙二醛(MDA)含量增加,丙酮酸脱羧酶(PDC)和乙醇脱氢酶(ADH)活性大幅度提高。说明在冷害温度下,砂糖橘果肉异味是由于乙醛和乙醇累积产生,而果实呼吸速率的提高与PDC和ADH活性的增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低温贮藏 冷害 丙酮酸脱羧酶 乙醇脱氢酶
下载PDF
乙酸渗漏型丙酮酸高产菌的选育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立明 李寅 +2 位作者 堵国成 钱崎峰 陈坚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0-14,共5页
对Torulopsis glabrata WSH-IP303进行NTG诱变,挑选以乙酸为补充碳源的平板上透明圈较大的菌落,经初筛和复筛,发现T.glabrata WSH-LQ307生产丙酮酸能力强且稳定。以乙酸为补充碳源摇瓶培养48h,其丙酮酸产量(46.2g/L)比出发菌株(38.3g/L... 对Torulopsis glabrata WSH-IP303进行NTG诱变,挑选以乙酸为补充碳源的平板上透明圈较大的菌落,经初筛和复筛,发现T.glabrata WSH-LQ307生产丙酮酸能力强且稳定。以乙酸为补充碳源摇瓶培养48h,其丙酮酸产量(46.2g/L)比出发菌株(38.3g/L)提高了21%。采用该菌株在5L发酵罐上进行4批发酵实验,丙酮酸产量在64h最高可达68.7g/L,对葡萄糖的转化率为0.651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球拟酵母 丙酮酸发酵 丙酮酸脱羧酶 乙酸渗漏型 丙酮酸高产菌 选育
下载PDF
酿酒酵母丙酮酸脱羧酶活性测定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高年发 邓旭衡 +1 位作者 王德培 李磊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8-130,共3页
丙酮酸脱羧酶是酿酒酵母代谢中非常关键的酶,其催化的反应是利用丙酮酸生成乙醛。研究构建了一种分光光度法测定酿酒酵母中丙酮酸脱羧酶活性的方法,在25℃和pH6.0的条件下测定反应液5min内在波长340nm处每分钟吸光度值的变化。以在25℃... 丙酮酸脱羧酶是酿酒酵母代谢中非常关键的酶,其催化的反应是利用丙酮酸生成乙醛。研究构建了一种分光光度法测定酿酒酵母中丙酮酸脱羧酶活性的方法,在25℃和pH6.0的条件下测定反应液5min内在波长340nm处每分钟吸光度值的变化。以在25℃和pH6.0的条件下每分钟转化1.0μmol丙酮酸生成乙醛来定义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丙酮酸脱羧酶 测定
下载PDF
利用葡萄糖、木糖生产燃料酒精的基因工程菌构建 被引量:7
6
作者 陆坚 韦宇拓 +2 位作者 黄鲲 卢春花 黄日波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87-190,共4页
以运动发酵单胞菌的总DNA为模板,PCR扩增Zym om onas m obilis中的乙醇脱氢酶基因(adhB)和丙酮酸脱羧酶基因(p d c)。首先进行单个基因表达,基因表达产物经SDS-PAGE电泳分析和乙醛指示平板检测,确认有酶活性后,将这2个基因串联构建多顺... 以运动发酵单胞菌的总DNA为模板,PCR扩增Zym om onas m obilis中的乙醇脱氢酶基因(adhB)和丙酮酸脱羧酶基因(p d c)。首先进行单个基因表达,基因表达产物经SDS-PAGE电泳分析和乙醛指示平板检测,确认有酶活性后,将这2个基因串联构建多顺反子表达质粒pSE-p d c-adhB,转入大肠杆菌DH 5α内,得重组工程菌株。工程菌株经IPTG诱导,分别在含10%葡萄糖和10%木糖培养基中于37℃培养72 h,有乙醇产生,酒精产率分别为对照菌株21倍和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发酵单胞菌 丙酮酸脱羧酶 乙醇脱氢酶 克隆 诱导表达
下载PDF
运动发酵单胞菌丙酮酸脱羧酶基因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6
7
作者 陆坚 韦宇拓 +2 位作者 黄鲲 汪嵘 黄日波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2-35,共4页
以总DNA为模板,采用PCR技术克隆得到运动发酵单胞菌(Zymomonasmobilis)丙酮酸脱羧酶(pyruvatedecarboxylase)基因pdc,将该基因连接到表达载体pSE380上,得到重组质粒pSE-pdc.将此重组质粒转化到受体菌E.coliDH5α中,挑取重组菌株.经IPTG... 以总DNA为模板,采用PCR技术克隆得到运动发酵单胞菌(Zymomonasmobilis)丙酮酸脱羧酶(pyruvatedecarboxylase)基因pdc,将该基因连接到表达载体pSE380上,得到重组质粒pSE-pdc.将此重组质粒转化到受体菌E.coliDH5α中,挑取重组菌株.经IPTG诱导后,在乙醛指示平板检测到丙酮酸脱羧酶活性.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出明显的特异性蛋白质条带:其分子量约为60K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发酵单胞菌 丙酮酸脱羧酶基因 基因克隆 大肠杆菌 诱导表达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乙醇发酵重组大肠杆菌的构建——运动发酵单胞菌pdc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学凤 潘亚平 +2 位作者 张晶 钱名宇 杨秀山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20-1123,共4页
为了使大肠杆菌代谢葡萄糖和木糖产乙醇,将运动发酵单胞菌乙醇发酵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丙酮酸脱羧酶基因与质粒载体pGM-T连接转化至大肠杆菌TOP10中。丙酮酸脱羧酶基因在T7启动子的启动下得到了高效表达。构建的重组大肠杆菌不但能利用... 为了使大肠杆菌代谢葡萄糖和木糖产乙醇,将运动发酵单胞菌乙醇发酵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丙酮酸脱羧酶基因与质粒载体pGM-T连接转化至大肠杆菌TOP10中。丙酮酸脱羧酶基因在T7启动子的启动下得到了高效表达。构建的重组大肠杆菌不但能利用葡萄糖也能利用木糖产乙醇,在葡萄糖和木糖同时存在时,优先利用葡萄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发酵单胞菌 丙酮酸脱羧酶基因 重组大肠杆菌 乙醇发酵
下载PDF
1-甲基环丙烯处理(1-MCP)对南果梨酯类物质、氨基酸及相关代谢酶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纪淑娟 沈昳潇 +1 位作者 张丽萍 卜庆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286-289,共4页
以南果梨为材料,研究1-MCP处理对南果梨酯类物质、氨基酸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醇脱氢酶(ADH)、醇酰基转移酶(AAT)和丙酮酸脱羧酶(PDC)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MCP处理的果实酯类物质相对含量高峰值出现的时间延后15d,而且酯类物质... 以南果梨为材料,研究1-MCP处理对南果梨酯类物质、氨基酸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醇脱氢酶(ADH)、醇酰基转移酶(AAT)和丙酮酸脱羧酶(PDC)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MCP处理的果实酯类物质相对含量高峰值出现的时间延后15d,而且酯类物质的种类较对照果实减少了27.3%;处理的果实中15种游离氨基酸总量明显降低;1-MCP处理对果实AAT酶和PDC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ADH酶活性的影响不明显。由此可见,1-MCP处理影响以氨基酸为前体物合成酯类物质的正常代谢过程,从而使南果梨在采后后熟过程中特有的香气变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果梨 酯类物质 氨基酸 醇酰基转移酶 醇脱氢酶 丙酮酸脱羧酶
下载PDF
酿酒酵母丙酮酸脱羧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被引量:4
10
作者 蒋雅红 游松 +1 位作者 任杰 谢兰漪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91-293,307,共4页
目的酿酒酵母 (Saccharomycescerevisiae)丙酮酸脱羧酶 (PDC)基因的克隆和表达。方法利用PCR技术从酿酒酵母的总cDNA中钓取出PDCsc基因 ,构建其高效表达质粒 ,利用Ion和ompT蛋白酶缺陷株EscherichiacoliBL2 1 (DE3)进行表达。结果扩增... 目的酿酒酵母 (Saccharomycescerevisiae)丙酮酸脱羧酶 (PDC)基因的克隆和表达。方法利用PCR技术从酿酒酵母的总cDNA中钓取出PDCsc基因 ,构建其高效表达质粒 ,利用Ion和ompT蛋白酶缺陷株EscherichiacoliBL2 1 (DE3)进行表达。结果扩增出长约 1 7kb的PDCsc基因 ,成功构建其表达质粒pSC -2 2b ,对转化菌株的SDS -PAGE分析结果显示 :该基因获得高效表达 ,表达蛋白占细胞总蛋白的 1 8 6 %。结论成功构建高效表达PDCsc基因的工程菌株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丙酮酸脱羧酶 克隆 高效表达
下载PDF
一种基于途径分析提高丙酮酸产量的育种策略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立明 李寅 陈坚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7-80,共4页
为进一步提高光滑球拟酵母发酵生产丙酮酸的水平 ,在途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组成型降低丙酮酸脱酸酶、但增强乙酰辅酶A合成酶活性的育种策略。通过亚硝基胍诱变 ,获得 1株乙酸需求型突变株CCTCCM2 0 2 0 19,在外加乙酸的培养基中表... 为进一步提高光滑球拟酵母发酵生产丙酮酸的水平 ,在途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组成型降低丙酮酸脱酸酶、但增强乙酰辅酶A合成酶活性的育种策略。通过亚硝基胍诱变 ,获得 1株乙酸需求型突变株CCTCCM2 0 2 0 19,在外加乙酸的培养基中表现出高于出发株 2 1%的丙酮酸生产能力和良好的遗传稳定性。检测突变株CCTCCM2 0 2 0 19中丙酮酸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发现 :(1)丙酮酸脱羧酶活性降低了 4 0 % ;(2 )外加乙酸与否的条件下 ,乙酰辅酶A合成酶的活性分别提高了 10 3 5 %和 5 7 4 % ;(3)添加乙酸和突变对丙酮酸羧化酶、丙酮酸脱氢酶系、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活性没有显著影响。在含有乙酸的培养基中突变株细胞干重比出发株高 2 1 7% ,可能是因为乙酰辅酶A合成酶活性的提高 ,补充了因丙酮酸脱羧酶活性降低而引起的胞质乙酰辅酶A短缺。在 7L罐中含有 6g L乙酸钠的培养基中发酵 6 2h ,丙酮酸产量达到 6 8 7g L ,对葡萄糖的产率为 0 6 5 1g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球拟酵母 丙酮酸 丙酮酸脱羧酶 乙酰辅酶A合成酶 育种策略
下载PDF
酿酒酵母pdc基因缺陷菌株的构建及其丙酮酸发酵特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亿 秦艳 +3 位作者 申乃坤 朱婧 梁戈 王青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13,共7页
丙酮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在聚合物、化妆品、食品添加剂、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酿酒酵母被认为是丙酮酸生产的潜在最适微生物,但其糖酵解过程产生的丙酮酸会在胞质内的丙酮酸脱羧酶催化作用下降解为CO2和乙醛,造成碳代谢流的损失... 丙酮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在聚合物、化妆品、食品添加剂、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酿酒酵母被认为是丙酮酸生产的潜在最适微生物,但其糖酵解过程产生的丙酮酸会在胞质内的丙酮酸脱羧酶催化作用下降解为CO2和乙醛,造成碳代谢流的损失。为将更多的碳代谢流引向丙酮酸合成,该研究通过敲除丙酮酸脱羧酶的3个结构基因(pdc1、pdc5和pdc6),显著地促进了丙酮酸积累,但也造成突变菌株XY-156生长缓慢。与进化之前相比,采用适应性进化策略驯化得到的菌株XY-156A,在细胞生长、葡萄糖消耗以及丙酮酸积累方面均获得显著提高;进一步利用2 L发酵罐进行批次补料发酵试验,发酵76 h丙酮酸产量可达105 g/L,生产强度为1.38g/(L·h),得率为0.5 g/g葡萄糖。结果表明,采用失活丙酮酸脱羧酶与适应性定向进化相结合的策略改造酿酒酵母,能够实现其高效积累丙酮酸,可为生物基丙酮酸工业化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基因敲除 丙酮酸脱羧酶 适应性进化 丙酮酸发酵
下载PDF
运动发酵单孢菌ZM4 adhⅡ基因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TOP10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3
作者 谭力 陈介南 +2 位作者 张伟涛 王义强 何钢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7-90,94,共5页
利用高保真聚合酶从运动发酵单胞菌中克隆出乙醇脱氢酶基因,加A后克隆到pGM-T载体,测序验证无误。经酶切、酶连到表达载体pUC-18。形成重组质粒pUC-18-adhⅡ,转化到大肠杆菌TOP10中,经定性定量分析乙醇脱氢酶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 利用高保真聚合酶从运动发酵单胞菌中克隆出乙醇脱氢酶基因,加A后克隆到pGM-T载体,测序验证无误。经酶切、酶连到表达载体pUC-18。形成重组质粒pUC-18-adhⅡ,转化到大肠杆菌TOP10中,经定性定量分析乙醇脱氢酶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成功构建出乙醇脱氢酶基因的表达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发酵单胞菌 乙醇脱氢酶基因 克隆
下载PDF
运动发酵单孢菌ZM4-pdc基因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TOP10中的表达与活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谭力 张伟涛 +2 位作者 陈介南 王义强 韩笑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51-154,190,共5页
利用高保真聚合酶从运动发酵单胞菌中克隆出丙酮酸脱羧酶基因,加A后克隆到pGM-T载体,测序验证无误。经酶切、连接、转化到表达载体pUC-18。形成重组质粒pUC-18-pdc,转化到大肠杆菌TOP10中,经定性定量分析丙酮酸脱羧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 利用高保真聚合酶从运动发酵单胞菌中克隆出丙酮酸脱羧酶基因,加A后克隆到pGM-T载体,测序验证无误。经酶切、连接、转化到表达载体pUC-18。形成重组质粒pUC-18-pdc,转化到大肠杆菌TOP10中,经定性定量分析丙酮酸脱羧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成功构建出乙醛的代谢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发酵单孢菌 丙酮酸脱羧酶 克隆 乙醛 代谢工程
下载PDF
丙酮酸脱羧酶及其在手性合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蒋雅红 游松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13-118,共6页
主要介绍了酿酒酵母和移动单孢中丙酮酸脱羧酶的结构、性质及其在手性合成中的应用 ,包括反应的机理。
关键词 酿酒酵母 丙酮酸脱羧酶 手性合成 α-羟基酮
下载PDF
丙酮酸脱羧酶的催化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段文凯 吕美巧 +1 位作者 江蕾 周晓云 《科技通报》 2007年第6期816-819,共4页
综述了丙酮酸脱羧酶的结构及催化机理,并介绍了其在酒精生产、药物合成和有机合成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丙酮酸脱羧酶 结构 催化机理 应用
下载PDF
O-[1-(2-甲基-4-氨基嘧啶-5-甲基)-1H-[1,2,3]-三唑-4-基]甲基取代苯甲酰氨基硫代甲酸酯的合成与生物活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谭效松 朱国中 贺红武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6年第11期1-7,共7页
丙酮酸脱氢酶系(PDHc)属于焦磷酸硫胺素(TPP)依赖性酶,是一个具有重要农学意义的农药作用靶标。以微生物中的丙酮酸脱羧酶E1(PDHc E1)为靶标,设计合成TPP类似物有望发现新型的杀菌活性化合物。以三唑环代替TPP结构中的噻唑环,以... 丙酮酸脱氢酶系(PDHc)属于焦磷酸硫胺素(TPP)依赖性酶,是一个具有重要农学意义的农药作用靶标。以微生物中的丙酮酸脱羧酶E1(PDHc E1)为靶标,设计合成TPP类似物有望发现新型的杀菌活性化合物。以三唑环代替TPP结构中的噻唑环,以异硫氰酸酯结构单元替代TPP结构中的焦磷酸结构单元,设计合成了O-[1-(2-甲基-4-氨基嘧啶-5-甲基)-1 H-[1,2,3]-三唑-4-基]甲基取代苯甲酰氨基硫代甲酸酯类系列化合物Ⅰa~Ⅰj,采用IR、1 HNMR、MS和元素分析对Ⅰa~Ⅰj进行了结构表征,部分化合物还经13 CNMR进一步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此类化合物不仅为大肠杆菌丙酮酸脱羧酶E1(PDHc E1)的抑制剂,而且还显示了杀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酸脱羧酶 焦磷酸硫胺素 氨基硫代甲酸酯 生物活性
下载PDF
血清中GOT和GPT活性连续测定的双酶膜电极的研制
18
作者 张宏伟 许春向 王德才 《传感器技术》 CSCD 1994年第6期10-14,共5页
介绍了用双酶电极对两种转氨酶GOT和GPT进行检测的原理和方法,研制出一种可用于临床上分析GOT和GPT的酶传感器,对两种转氨酶电极最佳测试条件:25℃,pH 7.3,电极响应时间:GOT为3分钟、GPT为5分钟、固定化的酶电极工作寿命14天,测定样品40... 介绍了用双酶电极对两种转氨酶GOT和GPT进行检测的原理和方法,研制出一种可用于临床上分析GOT和GPT的酶传感器,对两种转氨酶电极最佳测试条件:25℃,pH 7.3,电极响应时间:GOT为3分钟、GPT为5分钟、固定化的酶电极工作寿命14天,测定样品400次,酶膜在4℃冰箱中保存6个月,其中POP为原活性80%,OAC为原活性85%,该法与临床用自动化分析仪比较P>0.05两者符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传感器 血清 GOT GPT 双酶膜 电极
下载PDF
新型胺基化PVC膜丙酮酸脱羧酶传感器的研究
19
作者 柴雅琴 宋又群 +2 位作者 易兵 沈国励 俞汝勤 《化学传感器》 CAS 1997年第3期191-194,共4页
木文报道了基于固定丙酮酸脱羧酶于胺基化PVC膜上测定两酮酸盐的新的生物传感器。接上由新鲜玉米脐提取的丙酮酸脱羧酶的传感器具有响应速度快、使用寿命较长且无需外加丙酮酸盐脱羧酶辅助因子。
关键词 生物传感器 丙酮酸盐 传感器 脱羧酶 酶传感器
下载PDF
丙酮酸脱羧酶催化合成L-苯基乙酰基甲醇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姚尧 李继珩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用酵母的丙酮酸脱羧酶粗提物催化苯甲醛合成L-苯基乙酰基甲醇(L-PAC),后者为合成L-麻黄素的前体。酶转化反应的最佳温度为10℃,pH6.8,时间为5~6h,酶用量7u/ml,乙醇2.0mol/L,苯甲醛150~1... 用酵母的丙酮酸脱羧酶粗提物催化苯甲醛合成L-苯基乙酰基甲醇(L-PAC),后者为合成L-麻黄素的前体。酶转化反应的最佳温度为10℃,pH6.8,时间为5~6h,酶用量7u/ml,乙醇2.0mol/L,苯甲醛150~180mmol/L,丙酮酸150~200mmol/L,转化液中L-PAC浓度可达140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酸脱羧酶 苯基乙酰基甲醇 催化 合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