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通量测序揭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的T细胞受体图谱特征
1
作者 刘珍玉 张俊宁 +2 位作者 杨雪丽 王广宇 侯显良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24年第1期38-44,共7页
目的揭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患者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图谱特征,并揭示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E.coli)的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E2亚基(pyruv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 E2,PDC-E2)抗原在... 目的揭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患者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图谱特征,并揭示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E.coli)的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E2亚基(pyruv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 E2,PDC-E2)抗原在PBC疾病的分子模拟机制。方法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库测序技术分析PBC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CD4^(+)和CD8^(+)记忆性TCRβ链互补决定区3(complementarity determining region 3,CDR3)序列的多样性、氨基酸组成及疏水性、共有CDR3序列。体外诱导和扩增人PDC-E2_(163-176)(人PDC-E2)抗原相关T细胞和E.coli PDC-E2_(31-44/134-147/235-248)(E.coli PDC-E2)抗原相关T细胞,通过免疫组库测序技术鉴定人(和E.coli)PDC-E2抗原相关TCRβCDR3图谱,并分析其丰度变化。结果PBC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间的CD4^(+)记忆性T细胞、CD8^(+)记忆性T细胞TCRβCDR3免疫图谱多样性相似,D50指数[CD4^(+)记忆性T细胞:0.028±0.019比0.034±0.015;CD8^(+)记忆性T细胞:(1.86±2.70)×10^(-3)比(4.62±3.89)×10^(-4)]、Shannon指数(CD4^(+)记忆性T细胞:9.473±1.346比9.734±0.933;CD8^(+)记忆性T细胞:6.197±1.519比5.436±1.629)、Gini指数(CD4^(+)记忆性T细胞:0.786±0.048比0.760±0.036;CD8^(+)记忆性T细胞:0.920±0.047比0.939±0.025)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BC组和健康对照组CD4^(+)记忆性T细胞和CD8^(+)记忆性T细胞间共有CDR3序列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47±1.43)%比(6.21±3.18)%;t=-0.21,P=0.84]。健康对照组和PBC组中序列长度为13、14、15的CDR3分子第6位和第7位氨基酸的组成频率中部分存在显著差异,疏水氨基酸组成频率近似。通过细胞培养和免疫组库测序鉴定了一系列人PDC-E2和E.coli PDC-E2抗原刺激后丰度显著上升的TCR序列。结论该研究鉴定出PBC疾病的TCR图谱特征,从TCR这个新视角阐述了E.coli在PBC疾病中的分子模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T细胞受体 高通量测序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E2亚基
下载PDF
维生素B_(1)在中枢认知功能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佳怡 郝琨 刘李 《中南药学》 2023年第6期1557-1564,共8页
维生素B_(1),又称为硫胺素,是影响脑能量代谢的关键物质。硫胺素的代谢物焦磷酸硫胺素是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及磷酸戊糖旁路的三种关键酶(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和转酮醇酶)的辅因子。脑内硫胺素水平以及硫胺素依... 维生素B_(1),又称为硫胺素,是影响脑能量代谢的关键物质。硫胺素的代谢物焦磷酸硫胺素是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及磷酸戊糖旁路的三种关键酶(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和转酮醇酶)的辅因子。脑内硫胺素水平以及硫胺素依赖酶的活性和表达会影响脑内能量代谢,进而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认知功能。补充硫胺素对中枢神经认知功能异常有改善作用。本文对近年来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阐明脑内硫胺素缺乏及硫胺素依赖酶的功能与表达的损伤对中枢认知功能的影响,为脑能量代谢障碍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_(1) 硫胺素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转酮醇酶 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New insights into the pathogenesis of 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 asymptomatic stage 被引量:1
3
作者 Vasiliy Ivanovich Reshetnyak Igor Veniaminovich Maev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23年第37期5292-5304,共13页
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is a chronic cholestatic progressive liver disease and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gressive cholangiopathies in adults.Damage to cholangiocytes triggers the development of intrahepatic... 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is a chronic cholestatic progressive liver disease and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gressive cholangiopathies in adults.Damage to cholangiocytes triggers the development of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which progresses to cirrhosis in the terminal stage of the disease.Accumulating data indicate that damage to biliary epithelial cells[(BECs),cholangiocytes]is most likely associated with the intracellular accumulation of bile acids,which have potent detergent properties and damaging effects on cell membranes.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uncontrolled bile acid intake into BECs in PBC are associated with pH change in the bile duct lumen,which is controlled by the bicarbonate(HCO3-)buffer system“biliary HCO3-umbrella”.The impaired production and entry of HCO3-from BECs into the bile duct lumen is due to epigenetic changes in expression of the X-linked microRNA 506.Based on the growing body of knowledge on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cholangiocyte damage in patients with PBC,we propose a hypothesis explaining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first morphologic(ductulopenia),immunologic(antimitochondrial autoantibodies)and clinical(weakness,malaise,rapid fatigue)signs of the disease in the asymptomatic stage.This review focuses on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se mechanis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 Antimitochondrial autoantibodies MicroRNA 506 Inositol-1 4 5-trisphosphate receptor type 3 Chloride/bicarbonate anion exchanger 2 Biliary bicarbonate umbrella Dihydrolipoyl transacetylase(E2 subunit) pyruv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
下载PDF
丙酮酸脱氢酶E1α亚单位缺陷导致Leigh综合征 被引量:18
4
作者 张尧 孙芳 +6 位作者 杨艳玲 常杏芝 戚豫 齐朝月 肖江喜 秦炯 吴希如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16-219,共4页
Leigh综合征是由于线粒体呼吸链能量代谢障碍所导致的遗传性疾病,丙酮酸脱氢酶E1浕亚单位(pyruv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 E1 alpha subunit,PDHA1)缺陷是导致Leigh综合征的常见原因之一。该研究通过PDHA1基因分析首次确诊了1例中国患... Leigh综合征是由于线粒体呼吸链能量代谢障碍所导致的遗传性疾病,丙酮酸脱氢酶E1浕亚单位(pyruv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 E1 alpha subunit,PDHA1)缺陷是导致Leigh综合征的常见原因之一。该研究通过PDHA1基因分析首次确诊了1例中国患者。该患儿1岁后运动发育落后,无力,肌张力低下,肌腱反射消失,发热、感冒时间歇性加重,智力发育正常。肌电图检查、腓肠肌病理活检结果提示神经性损害。3岁时脑MRI扫描未见异常,5岁时脑MRI呈现双侧苍白球对称性损害,符合Leigh综合征表现。经基因分析证实患者及其母亲PDHA1基因外显子3存在C214T突变,导致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活性下降。经过维生素B1、辅酶Q10、左旋肉碱及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治疗后,患儿运动能力显著改善,现在8岁,正常就学。PDHA1缺陷为X连锁遗传性疾病,表型复杂,临床诊断困难,该患儿以无力为主要表现,经基因诊断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IGH综合征 丙酮酸脱氢酶Ela亚单位(PDHA1) 无力 基因突变 X连锁遗传性疾病
下载PDF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崔玉娟 刘晓晴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6期79-83,共5页
综述了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PDHc)的组成、结构功能、调控机制、缺陷疾病及在医学和农业中的应用.丙酸酸脱氢酶系是定位在线粒体中的多酶复合体,它是由丙酮酸脱氢酶(E1)、二氢硫辛酸乙酰转移酶(E2)、二氢硫辛酸脱氢酶(E3)和一些辅助因子... 综述了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PDHc)的组成、结构功能、调控机制、缺陷疾病及在医学和农业中的应用.丙酸酸脱氢酶系是定位在线粒体中的多酶复合体,它是由丙酮酸脱氢酶(E1)、二氢硫辛酸乙酰转移酶(E2)、二氢硫辛酸脱氢酶(E3)和一些辅助因子组成.高等生物中PDHc活性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对其E1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来实现的,而细菌的PDHc的活性主要是通过别构效应来调节,PDHc缺陷导致代谢障碍,组织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pdhc) 调控机制 缺陷疾病
下载PDF
丙酮酸脱氢酶系:除草剂品种的新靶标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涛 贺红武 袁均林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13-617,共5页
介绍了丙酮酸脱氢酶系 (PDH)靶酶的特性与作用机制 ,概述了有关PDH抑制剂的研究动态以及相关的重要研究结论 ,并简要介绍了本实验室的工作进展 :利用生化推理的方法设计新型丙酮酸脱氢酶系抑制剂 ,发现了以丙酮酸脱氢酶系为靶标的先导... 介绍了丙酮酸脱氢酶系 (PDH)靶酶的特性与作用机制 ,概述了有关PDH抑制剂的研究动态以及相关的重要研究结论 ,并简要介绍了本实验室的工作进展 :利用生化推理的方法设计新型丙酮酸脱氢酶系抑制剂 ,发现了以丙酮酸脱氢酶系为靶标的先导体———α (取代苯氧乙酰氧基 )烃基膦酸酯 ;研究证明了该类化合物为丙酮酸脱氢酶系的强抑制剂 ,并具有良好的除草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酸脱氢酶系抑制剂 靶标 除草剂 综述
下载PDF
丙酮酸脱氢酶激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菅记涌 张勇 朱大海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12-1215,共4页
丙酮酸脱氢酶激酶(PDK)具有能够调节线粒体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PDC)催化丙酮酸脱羧氧化的活性,并进一步将糖酵解与三羧酸循环以及ATP的生成联系在一起。本文主要介绍了PDKs的调节机制以及PDKs抑制剂在降低血糖、减少心肌缺血时造成的损... 丙酮酸脱氢酶激酶(PDK)具有能够调节线粒体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PDC)催化丙酮酸脱羧氧化的活性,并进一步将糖酵解与三羧酸循环以及ATP的生成联系在一起。本文主要介绍了PDKs的调节机制以及PDKs抑制剂在降低血糖、减少心肌缺血时造成的损伤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PDKs有可能成为糖尿病、心肌缺血和癌症治疗的潜在药物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丙酮酸脱氢酶激酶 糖尿病 心肌缺血 癌症
下载PDF
丙酮酸脱氢酶测活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何亚辉 姜英 +4 位作者 袁均林 贺红武 谭宏亮 杨旭 丁书茂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6年第8期27-30,共4页
对目前几种丙酮酸脱氢酶测活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测定丙酮酸脱氢酶活性时,2,6-二氯吲哚酚法灵敏度较高,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好方法,铁氰化钾法不论从反应时间和现象变化上看都是最差的。但2,6-二氯吲哚酚法不能用于测定丙酮... 对目前几种丙酮酸脱氢酶测活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测定丙酮酸脱氢酶活性时,2,6-二氯吲哚酚法灵敏度较高,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好方法,铁氰化钾法不论从反应时间和现象变化上看都是最差的。但2,6-二氯吲哚酚法不能用于测定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活性,这时用辅酶A法较好,其灵敏度也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丙酮酸脱氢酶 活性 测活方法
下载PDF
用ELISA检测抗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E2和E3结合蛋白自身抗体 被引量:4
9
作者 舒翠莉 赵军 +4 位作者 李靖 高蓉 李伯安 王业东 程云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41-243,共3页
目的 用重组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E2亚单位和E3结合蛋白 (PDC E2 ,PDC E3BP)建立筛查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BC)患者相应自身抗体的ELISA。方法 用本室制备的重组PDC E2和PDC E3BP蛋白包被酶联反应板 ,检测PBC患者、正常人及其他肝病患... 目的 用重组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E2亚单位和E3结合蛋白 (PDC E2 ,PDC E3BP)建立筛查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BC)患者相应自身抗体的ELISA。方法 用本室制备的重组PDC E2和PDC E3BP蛋白包被酶联反应板 ,检测PBC患者、正常人及其他肝病患者血清。结果 组建成筛查PBC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的试剂盒 ,能够准确地检测PBC患者血清中的自身抗体。结论 建立的试剂盒能用于PBC患者血清中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自身抗体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ISA检测 抗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E2 E3结合蛋白 自身抗体
下载PDF
哺乳动物中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活性调节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凤艳 刘晓晴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9-12,共4页
高等生物的一个重要代谢调控机制是通过对酶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来进行的,哺乳动物的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pyruv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PDHc)也是如此。PDHc的活性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对其E1(pyru-vate dehydrogenase,PDH)的磷酸化和去... 高等生物的一个重要代谢调控机制是通过对酶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来进行的,哺乳动物的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pyruv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PDHc)也是如此。PDHc的活性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对其E1(pyru-vate dehydrogenase,PDH)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来实现的。当机体主要靠储存的脂肪生存而所存的葡萄糖仅供大脑和神经组织等只能依靠葡萄糖来提供能量的器官使用的时候,即葡萄糖缺乏时,就需要抑制PDHc的活性。主要探讨了哺乳动物在特定器官中和特定的一些生理条件下,PDHc活性改变的一些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丙酮酸脱氢酶激酶 活性调节 磷酸化 去磷酸化
下载PDF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E2亚基通过活化Toll样受体4影响单核细胞分泌细胞因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再兴 梁艳 +2 位作者 刘东红 张治宇 仲人前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9期637-641,共5页
目的:探讨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E2亚基(PDC-E2)是否可以活化Toll样受体4(TLR4)-NF-κB通路,并通过该通路诱导单核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2(IL-12)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s TRAIL)。方法:培养单核细胞株U9... 目的:探讨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E2亚基(PDC-E2)是否可以活化Toll样受体4(TLR4)-NF-κB通路,并通过该通路诱导单核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2(IL-12)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s TRAIL)。方法:培养单核细胞株U937,分为空白对照组、PDC-E2组、PDC-E2+HTA125组和PDCE2+PDTC组。空白对照组不予任何刺激;PDC-E2组予2、10和50μg/mL的PDC-E2刺激;PDC-E2+HTA125组予10μg/mL的TLR4功能抑制抗体HTA125孵育4h后,再加入50μg/mL的PDC-E2;PDC-E2+PDTC组加入100nmol/mL的NF-κB抑制剂PDTC0.5h后,再加入50μg/mL的PDC-E2。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TLR4表达,EMSA实验检测NF-κB活化情况,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TNF-α、IL-12和s TRAIL浓度。结果:2、10和50μg/mL浓度PDC-E2刺激U937细胞24h,TLR4表达均明显增加,但无浓度依赖性。浓度为50μg/mL的PDC-E2刺激U937细胞1h,NF-κB即显著活化;至2h,活化逐渐减少;至4h,已明显减少。加入HTA125后,NF-κB活性较阻断前显著降低。浓度为50μg/mL的PDC-E2刺激U937细胞24h,培养上清TNF-α和s TRAIL的浓度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IL-12与空白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至48h和72h,TNF-α、IL-12和s TRAIL的浓度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加入HTA125或PDTC后,各时间点3种细胞因子的浓度均较阻断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PDC-E2可以活化TLR4-NF-κB通路,并通过该通路刺激单核细胞分泌细胞因子TNF-α、IL-12和s TRA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TOLL样受体4 核因子 细胞因子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下载PDF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E2亚单位重组蛋白体外刺激PBC患者PBMCs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军 王业东 +6 位作者 辛绍杰 迟淑平 李靖 舒翠莉 李伯安 程云 赵军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1185-1188,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的E2亚单位(PDCE2)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发病机制间的关系.方法:用纯化的PDCE2重组蛋白体外刺激PB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3HTdR掺入法检测PBMCs增殖情况;ELA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TNFα含量.结... 目的:初步探讨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的E2亚单位(PDCE2)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发病机制间的关系.方法:用纯化的PDCE2重组蛋白体外刺激PB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3HTdR掺入法检测PBMCs增殖情况;ELA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TNFα含量.结果:11例M2抗体阳性和1例AMA阳性的PBC患者中有8例出现不同程度PBMCs增殖,而2例AMA和M2抗体均阴性的PBC患者和4例AIH患者PBMCs均无增殖.11例M2抗体阳性的PBC患者刺激后TNFα分泌均明显增加.结论:PBC患者外周血中存在针对PDCE2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TNFα可能在PBC的病理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性肝硬化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用重组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E2亚单位检测M2抗体及其临床意义
13
作者 陈燕 姚定康 +5 位作者 周晔 蒋廷旺 吴传勇 钱琤 邓安梅 仲人前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目的用重组表达的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E2亚单位(PDC-E2)检测M2抗体,以利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早期诊断。方法采用重组表达的PDC-E2建立了免疫印迹法(IB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0例PBC患者血清的M2抗体,以其他肝病患者... 目的用重组表达的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E2亚单位(PDC-E2)检测M2抗体,以利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早期诊断。方法采用重组表达的PDC-E2建立了免疫印迹法(IB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0例PBC患者血清的M2抗体,以其他肝病患者、自身免疫病患者、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40例PBC患者血清中检测出抗PDC-E2抗体阳性37例,阴性3例,阳性率为92.5%,而疾病对照组和健康体检者血清中该抗体检测均为阴性。结论用重组表达的人PDC-E2检测抗体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助于PBC的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E2亚单位 胆汁性肝硬化 自身抗体 免疫印迹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丙酮酸脱氢酶与运动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英杰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83-85,共3页
丙酮酸脱氢酶(pyruv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PDHc)是机体有氧代谢过程中起主要调控作用的酶系之一。了解PDHc的组成和特性、运动对PDHc活性及主要调控因素的影响的最新研究情况,对解决运动医学和运动生物化学中的一些难点和热点问题... 丙酮酸脱氢酶(pyruv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PDHc)是机体有氧代谢过程中起主要调控作用的酶系之一。了解PDHc的组成和特性、运动对PDHc活性及主要调控因素的影响的最新研究情况,对解决运动医学和运动生物化学中的一些难点和热点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丙酮酸脱氢酶 调控作用
下载PDF
植物丙酮酸脱氢酶系抑制剂类除草剂的合理设计与研究进展
15
作者 贺红武 周圆 彭浩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80-594,共15页
在人们正在努力探索的除草剂新靶标酶中,丙酮酸脱氢酶系(pyruv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以下简称为PDHc)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探索的除草剂作用靶标。丙酮酸脱氢酶系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氧化还原酶之一,其催化丙酮酸氧化脱羧转化成乙... 在人们正在努力探索的除草剂新靶标酶中,丙酮酸脱氢酶系(pyruv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以下简称为PDHc)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探索的除草剂作用靶标。丙酮酸脱氢酶系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氧化还原酶之一,其催化丙酮酸氧化脱羧转化成乙酰辅酶A,是生物体内的关键代谢过程。研究表明,许多有机磷类化合物是重要的植物丙酮酸脱氢酶系抑制剂。本文系统介绍了植物丙酮酸脱氢酶系抑制剂作为除草剂的研究历程和研究动态,并结合作者所在课题组的研究工作,从含磷类似物作为植物PDHc抑制剂先导结构的发现、先导化合物的优化以及氯酰草膦的创制和衍生化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酸脱氢酶系 抑制剂 除草剂 生物合理设计 有机磷化合物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缺陷Leigh综合征2例临床及PDHA1基因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陆相朋 张婧韬 +3 位作者 梁瑞星 牛冬鹤 卢婷婷 郑宏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18-222,共5页
目的探讨PDHA1基因突变所致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E1α亚单位缺陷Leigh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例因发育落后就诊,磁共振扫描提示Leigh综合征,并经生化代谢及基因检测确诊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男性患儿分别于1岁1... 目的探讨PDHA1基因突变所致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E1α亚单位缺陷Leigh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例因发育落后就诊,磁共振扫描提示Leigh综合征,并经生化代谢及基因检测确诊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男性患儿分别于1岁1个月、4个月就诊,发育落后,肌张力障碍,肌力低下;头颅磁共振检查发现双侧基底节区对称性损害;血清丙酮酸、乳酸明显增高,血氨基酸及酯酰肉碱谱无异常。基因分析发现2例患儿X染色体PDHA1基因分别存在c.615C>G、c.605A>G错义突变,均为未报道的新突变,证实为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E1α亚单位缺陷所致Leigh综合征。结论 PDHA1基因突变患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对于不明原因的发育落后儿童,应注意线粒体病的可能,基因检测有助于诊断、治疗及遗传咨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病 LEIGH综合征 PDHA1基因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 发育迟缓
下载PDF
丙酮酸脱氢酶竞争性抑制剂调控裂殖壶菌脂肪酸合成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程钰蓉 孙志杰 崔球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61-166,共6页
本研究以合成乙酰辅酶A的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为扰动目标,通过应用底物特异竞争抑制剂——氟化丙酮酸(FP)来扰动乙酰辅酶A的合成,在考察扰动后裂殖壶菌的碳消耗、菌体生长、油脂合成、脂肪酸成分的基础上,分析了工业生产二十二碳六烯酸(D... 本研究以合成乙酰辅酶A的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为扰动目标,通过应用底物特异竞争抑制剂——氟化丙酮酸(FP)来扰动乙酰辅酶A的合成,在考察扰动后裂殖壶菌的碳消耗、菌体生长、油脂合成、脂肪酸成分的基础上,分析了工业生产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菌株——裂殖壶菌中的乙酰辅酶A在普通脂肪酸合成途径(FAS途径)和类聚酮合酶途径(PKS途径)的分配比例变化。结果发现裂殖壶菌可转化利用FP;1 mmol/L FP在抑制总油脂合成的同时也显著改变了乙酰辅酶在FAS和PKS途径中的分配比率;降低了生物质合成,增强了二氧化碳生成量。表明裂殖壶菌的FAS途径对乙酰辅酶A的亲和力可能高于PKS途径;通过降低乙酰辅酶A供给量并不能提高总脂肪酸中多不饱和脂肪酸(DHA和DPA)的含量。这一结果解释了FAS途径和PKS途径的碳流分配调控机制,对于选育DHA高产菌株以及工业发酵过程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丙酮酸 二十二碳六烯酸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乙酰辅酶A 裂殖壶菌
下载PDF
Catalytic domain of PDC-E2 contains epitopes recognized by 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ies in 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 被引量:13
18
作者 Sandra Braun Christoph Berg +2 位作者 Sandra Buck Michael Gregor Reinhild Klei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8期973-981,共9页
AIM:To search for further immunodominant peptides of the pyruv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 E2-component (PDC-E2) recognized by 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ies (AMA) in 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 (PBC). METHODS:Sera from 95 p... AIM:To search for further immunodominant peptides of the pyruv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 E2-component (PDC-E2) recognized by 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ies (AMA) in 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 (PBC). METHODS:Sera from 95 patients with PBC were test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against 33 synthetic overlapping peptides (25 amino acids; aa) covering the entire length of the E2-subunit of PDC-E2. Furthermore,the inner lipoyl peptide 167-184 was used in an unlip oylated and a lipoylated form as well as coupled to ovalbumin. Sera from 11 AMA negative/ANA posit ive PBC patients,63 patients with other liver disorders and 22 healthy blood donors served as controls.RESULTS:Of the 95 PBC-sera,74% reacted with the peptide 475-499 and 58% with the pept ide 407-431 located within the catalytic domain of PDC-E2. Patients with other disorders or healthy controls were positive in only up to 18%. Antibodies to the unlipoylatedand lip oylated pept ide 167-184 within the inner lipoyl domain were found in only 5% and 11% of the PBC sera,respectively; using ovalbumin-coupled peptides,the incidence increased up to 57% (unlipoylated form). CONCLUSION:Peptides within the catalytic site of PDC-E2 rather than the previously reported lipoyl binding peptide 167-184 may represent major immunodomin ant epitopes recognized by AMA in PB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M2 Epitope mapping E2-subunit pyruv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 Inner lipoyl domain Active site Catalytic domain 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DHA1、GBP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丰环 康丽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26期107-110,F0004,共5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E1α亚单位(PDHA1)和鸟苷酸结合蛋白1(GBP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山东省烟台市烟台山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84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其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DHA1与G...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E1α亚单位(PDHA1)和鸟苷酸结合蛋白1(GBP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山东省烟台市烟台山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84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其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DHA1与GBP1的表达情况。根据患者癌组织中PDHA1的表达情况将其分为PDHA1阳性组(30例)和PDHA1阴性组(54例),再根据GBP1的表达情况将其分为GBP1阳性组(58例)和GBP1阴性组(26例)。随访3年,采用生存曲线分析PDHA1与GBP1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NSCLC患者癌组织中PDHA1表达低于癌旁组织,GBP1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4例NSCLC患者均随访成功,无失访病例。随访3年内,共有31例死亡。PDHA1阳性组3年生存率高于PDHA1阴性组,GBP1阳性组3年生存率低于GBP1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HA1在NSCLC组织中低表达,GBP1在其中高表达,二者有望成为新的NSCLC预后评估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E1α亚单位 鸟苷酸结合蛋白1 预后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血清AMA-M2及其靶抗原检测的阳性率对比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丽 白石山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3年第5期529-533,共5页
目的:针对PBC患者血清同时选用国产和进口两种试剂盒检测AMA-M2及其靶抗原: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E2亚单位(PDC-E2)及抗M2-3E等免疫指标,并对其敏感性进行对比,观察两种试剂盒检测有无差异及3个指标之间的敏感性。方法:对51例PBC确诊患者... 目的:针对PBC患者血清同时选用国产和进口两种试剂盒检测AMA-M2及其靶抗原: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E2亚单位(PDC-E2)及抗M2-3E等免疫指标,并对其敏感性进行对比,观察两种试剂盒检测有无差异及3个指标之间的敏感性。方法:对51例PBC确诊患者的血清标本,采用上海丰翔生物公司及欧蒙公司的ELISA试剂盒对待测血清分别进行了AMA-M2、抗M2-3E、PDC-E2等指标的检测,进行阳性率的比较。结果:51例患者血清标本中,国产试剂盒检测AMA-M2、抗M2-3E、PDC-E2的阳性率分别为72.5%、90.2%、72.5%,进口试剂盒检测AMA-M2、抗M2-3E、PDC-E2的阳性率分别为78.4%、92.2%、82.4%,经统计软件处理得到的结果P>0.05,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针对42例AMA阳性的患者进行AMA-M2、抗M2-3E、PDC-E2检测时,国产试剂盒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85.7%、95.2%和78.6%,进口试剂盒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95.2%、100%、95.2%,经统计软件处理后得出P>0.05,两种试剂盒检测无明显的差别。结论:使用进口和国产两种试剂盒检测AMA-M2、PDC-E2、抗M2-3E的阳性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AMA-M2、PDC-E2、抗M2-3E 3个指标中阳性率最高的是抗M2-3E,AMA-M2和PDC-E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 抗线粒体抗体三联融合蛋白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E2亚单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