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ormulation of Biofungicides from Cymbopogon citratus and Tithonia diversifolia: Evaluating Its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against Pythium myriotylum, the Causal Agent of Root Rot of Xanthosoma sagittifolium (L.) Schott
1
作者 Magni Pacha Tatiana Flore Tene Tayo Paul Martial +4 位作者 Foka Tatiekam Ebenezer Dzelamonyuy Aristide Ewane Cecile Annie Mbouopda Herman Désire Boudjeko Thaddée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23年第8期896-914,共7页
Three fungicide formulations, namely M1, M2 and M3, were prepared from sodium bicarbonate, citronella essential oil and sunflower slurry. The stability of M1, M2 and M3 formulations was determined based on pH, tempera... Three fungicide formulations, namely M1, M2 and M3, were prepared from sodium bicarbonate, citronella essential oil and sunflower slurry. The stability of M1, M2 and M3 formulations was determined based on pH, temperature, order of incorporation of the inputs and storage time. The most stable formulations were used for antagonistic tests on Pythium myriotylum. Th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was used for the greenhouse tests and the mode of action was determined in vitro. The study showed that the order of incorporation of the inputs “Essential Oil-Tween 80-Bicarbonate-Slurry” (EO-T80-B-S) promotes stability. M1 and M2 are stable at 4°C, 25°C, 37°C and 40°C temperatures and have a pH of 7 and 8 respectively. Th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of M1 and M2 is 1% on P. myriotylum. M1 and M2 act on Pythium by membrane lysis, inhibiting proton pumps and inhibiting protein synthesis. The formulations M1 and M2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root rot disease in cocoyam plants growth in the greenhouse. M1 and M2 are potential candidates for improvement of cocoyam seedlings production in Camero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FUNGICIDE Xanthosoma sagittifolium pythium myriotylum root rot Disease
下载PDF
Polygenic Heritability of Rose Root Rot Disease Resistance in Offspring of Rosa multiflora
2
作者 Defeng ZHUANG Lianhua LI +5 位作者 Ce MA Fumitada NAGAOKA Yoichi ASANO Koji KAGEYAMA Masaki OCHIAI Hirokazu FUKUI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19年第3期21-24,28,共5页
Rose root rot disease caused by Pythium helicoides Drechsler has brought heavy damage to cut rose production in Japan,and it has became apparent that Rosa multiflora showed resistance to this disease.Roses have been b... Rose root rot disease caused by Pythium helicoides Drechsler has brought heavy damage to cut rose production in Japan,and it has became apparent that Rosa multiflora showed resistance to this disease.Roses have been bred by interspecies crossing with Rosa species including of R.multiflora,and many progenies of R.multiflora have been bred as determined cluster-flowered roses.However,the genetic architecture of this resistance remains.So,in this study,four kinds of R.multiflora and 21 rose cultivars that have been clarified in the cross-fertilization genealogy with R.multiflora were used as plant materials,and the inheritability of resistance to root rot disease was investigated.Four kinds of R.multiflora had all high resistance,and the resistance to root rot disease in R.multiflora was inherent characteristic of species.Five varieties not less than 50% in relatedness with R.multiflora were shown as varied ‘resistant’ and ‘moderately resistant’.Therefore,the inherent resistant characteristic in R.multiflora was not controlled by single major gene,and the resistibility in R.multiflora was not cytoplasmic but nuclear heredity.Although there was significant negative relation between relative root rot severity and relatedness with R.multiflora,the variance of relative root rot severity had tendency to expand as relatedness with R.multiflora reduced.This result,therefore,indicated that the contingency of resistance expression increased as the relatedness with R.multiflora was reduced.The varieties having low degree of relatedness with R.multiflora had similar relative root rot severity with R.multiflora.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we would be able to select resistant roses from progenies crossed with R.multiflo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heritance pythium helicoides Resistance ROSE root rot
下载PDF
首次报道由异丝腐霉(Pythium diclinum)引起的烟草根腐病 被引量:7
3
作者 劳超 刘云龙 +4 位作者 谢勇 王力 田泽宇 孔聪聪 兰建强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05-909,共5页
为了明确引起云南省昆明市杨林镇烟草漂浮育苗过程中出现的根腐病的病原,在该烟草漂浮育苗基地取3点,分别在各点采集病株10个样本,烟草品种为NC297,对样本进行了病原菌分离、致病性测定、形态学鉴定和5.8 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为了明确引起云南省昆明市杨林镇烟草漂浮育苗过程中出现的根腐病的病原,在该烟草漂浮育苗基地取3点,分别在各点采集病株10个样本,烟草品种为NC297,对样本进行了病原菌分离、致病性测定、形态学鉴定和5.8 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致病性试验中烟苗发病率为100%;病原菌的5.8 rDNA-ITS序列与GenBank:AY666087.1(Pythium diclinum Tokunaga in Ito&Tokunaga)同源性为99%;异丝腐霉通过黄瓜片诱导后能产生大量孢子;引起该烟草漂浮育苗根腐病的病原菌为异丝腐霉(Pythium diclinum);根据症状和病原菌,将此病害定为由异丝腐霉(Pythium diclinum)引起的烟草漂浮育苗根腐病;异丝腐霉引起烟草根腐病为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漂浮育苗 异丝腐霉 根腐病
下载PDF
大豆抗腐霉根腐病的生理差异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魏崃 王伟威 +2 位作者 李馨园 喻德跃 刘丽君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25-429,共5页
腐霉根腐病是大豆主要的土传病害,为揭示抗感病大豆品种的生理差异,对不同抗性品种在腐霉病原菌侵染下的大豆下胚轴中丙二醛、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的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腐霉菌侵染后,抗病... 腐霉根腐病是大豆主要的土传病害,为揭示抗感病大豆品种的生理差异,对不同抗性品种在腐霉病原菌侵染下的大豆下胚轴中丙二醛、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的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腐霉菌侵染后,抗病大豆品种下胚轴的丙二醛含量增加不十分明显;可溶性糖含量都是正向增加,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脯氨酸含量在不同时段都有所增加且抗病品种明显高于感病品种。而感病品种在腐霉菌侵染条件下,大豆下胚轴中丙二醛含量累积较高,可溶性糖在某一时段内有所减少,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脯氨酸含量增加幅度小于抗病品种,表明抗病品种具有较强的生理生化调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霉根腐病 大豆 生理
下载PDF
大蒜腐霉根腐病药剂防治试验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博 李长松 +2 位作者 李林 徐作珽 李凡 《山东农业科学》 2008年第8期84-86,89,共4页
室内测定了8种杀菌剂对大蒜腐霉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百泰、多宁、猛杀生、可杀得、克露和抑快净为有效杀菌剂,甲基托布津的抑制效果不明显,适乐时不具有抑菌效果。百泰的EC50为2.612 mg/L,抑菌效果最好,抑快净、猛杀生、可杀得、克... 室内测定了8种杀菌剂对大蒜腐霉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百泰、多宁、猛杀生、可杀得、克露和抑快净为有效杀菌剂,甲基托布津的抑制效果不明显,适乐时不具有抑菌效果。百泰的EC50为2.612 mg/L,抑菌效果最好,抑快净、猛杀生、可杀得、克露和多宁效果次之,EC50分别为25.876、18.247、94.598、18.870mg/L和359.361 mg/L。在田间药剂筛选试验中,百泰和多宁的拌种试验,防效为91.86%和81.46%,均优于其它供试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腐霉根腐病 杀菌剂 化学防治
下载PDF
草坪禾草根腐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古丽君 徐秉良 +1 位作者 李彬 梁巧兰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3-98,共6页
从草坪禾草根腐病病株不同发病部位分离到的病原菌,经致病性测定确定该病原菌为腐霉属的瓜果腐霉。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光照、pH值、碳氮源营养和多种培养基对瓜果腐霉菌菌落扩展、孢子囊产量和卵孢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瓜果腐霉... 从草坪禾草根腐病病株不同发病部位分离到的病原菌,经致病性测定确定该病原菌为腐霉属的瓜果腐霉。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光照、pH值、碳氮源营养和多种培养基对瓜果腐霉菌菌落扩展、孢子囊产量和卵孢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瓜果腐霉菌菌落扩展的温度范围为15~40℃,最佳温度为30~35℃,孢子囊产生的最适温度为15~25℃,卵孢子产生的最适温度为20~25℃。菌落在pH值为7~8的培养基上能够迅速扩展,孢子囊产量最大的pH值为9~10,pH值为6时卵孢子的产量最大。黑暗条件有利于菌丝生长和卵孢子的产生,光照条件下孢子囊产量最大,紫外光处理能加速菌丝的生长和孢子囊的产生,但同时却抑制了卵孢子的形成。淀粉对孢子囊和卵孢子的产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瓜果腐霉可以很好的利用NH4NO3产生孢子囊,而脲有利于卵孢子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腐病 瓜果腐霉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小麦腐霉根腐病原鉴定Ⅰ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悦丽 张博 +4 位作者 马立国 李长松 田淑慧 祁凯 齐军山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8期104-106,110,共4页
2015年冬小麦返青期,山东省青岛市、临沂市的冬小麦出现缺苗断垄现象,叶片出现萎蔫症状,植株矮小,生长不良,毛细根上出现似开水烫过样水渍状病斑,重者小麦根系及茎基部变褐。本研究对其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及分... 2015年冬小麦返青期,山东省青岛市、临沂市的冬小麦出现缺苗断垄现象,叶片出现萎蔫症状,植株矮小,生长不良,毛细根上出现似开水烫过样水渍状病斑,重者小麦根系及茎基部变褐。本研究对其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引起两地冬小麦根腐病(称为腐霉根腐病)的病原菌为刺腐霉(Pythium spinosum),该病原菌菌落白色,菌丝发达,分枝繁茂。该研究结果可为冬小麦腐霉根腐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霉根腐病 刺腐霉 冬小麦
下载PDF
几种生物制剂对小麦根腐病菌的毒力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博 刘苹 +4 位作者 张悦丽 马立国 祁凯 李长松 齐军山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6-371,共6页
为探索生物制剂对小麦根腐病的防控效果,采用菌丝生长法测定了6种生物制剂对禾谷镰刀菌、刺腐霉菌和小麦离蠕孢菌的毒力。结果表明,申嗪霉素、乙蒜素和春雷霉素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其中申嗪霉素的毒力最强,对禾谷镰刀菌、刺腐霉菌和小... 为探索生物制剂对小麦根腐病的防控效果,采用菌丝生长法测定了6种生物制剂对禾谷镰刀菌、刺腐霉菌和小麦离蠕孢菌的毒力。结果表明,申嗪霉素、乙蒜素和春雷霉素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其中申嗪霉素的毒力最强,对禾谷镰刀菌、刺腐霉菌和小麦离蠕孢菌的EC50值分别为0.350 2 mg·L-1、0.864 5mg·L-1和0.134 1mg·L-1,乙蒜素对刺腐霉菌和小麦离蠕孢菌的EC50值分别为2.957 3 mg·L-1和2.342 7mg·L-1,春雷霉素对刺腐霉菌和禾谷镰刀菌的EC50值分别为0.864 5 mg·L-1和5.090 9mg·L-1。室内盆栽试验表明,申嗪霉素和乙蒜素对禾谷镰刀菌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春雷霉素,防治效果分别为75.73%和74.68%;乙蒜素对刺腐霉菌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为86.28%;申嗪霉素和乙蒜素对离蠕孢菌的防效分别为87.68%和83.25%。综上所述,申嗪霉素和乙蒜素能有效抑制禾谷镰刀菌、刺腐霉菌和小麦离蠕孢菌三种病原菌的生长,对小麦根腐病防治具有很大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根腐病 禾谷镰刀菌 刺腐霉菌 离蠕孢菌 生物制剂
下载PDF
腐霉根腐病抗性候选基因GsDYRK2研究及大豆DYRK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建新 郭新宇 +5 位作者 马乐 杨光 毕影东 樊超 刘淼 张忠林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81-287,共7页
为挖掘大豆腐霉根腐病抗性基因,对野生大豆腐霉根腐病抗性候选基因—双特异性酪氨酸磷酸化调节激酶基因GsDYRK2进行研究,在大豆全基因组信息中比对该基因的同源基因家族并进行初步生物信息学分析,进一步对18份野生大豆材料接种大豆腐霉... 为挖掘大豆腐霉根腐病抗性基因,对野生大豆腐霉根腐病抗性候选基因—双特异性酪氨酸磷酸化调节激酶基因GsDYRK2进行研究,在大豆全基因组信息中比对该基因的同源基因家族并进行初步生物信息学分析,进一步对18份野生大豆材料接种大豆腐霉根腐病病菌并进行鉴定和基因实时表达检测,分析GsDYRK2表达量与野生大豆资源腐霉根腐病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GsDYRK2与GmDYRK2序列相似度最高为98.21%,由72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质量为82 573.92 Da,等电点为4.63,脂肪系数为75.18,不稳定系数为49.01,为不稳定蛋白,且为亲水性蛋白。大豆DYRK家族成员编码的蛋白质序列长度为409~1 179 aa,分子量为46 356.53~132 314.75 Da,理论等电点为4.63~8.66,不稳定系数为34.88~51.26,脂肪系数为70.90~87.01。GsDYRK2蛋白序列仅含PKc_DYRK_like一个一级结构域。二级结构类型及含量为:无规卷曲(48.06%)>α螺旋(36.7%)>延伸链(11.91%)>β转角(3.32%)。大豆DYRK家族可分为4个亚家族,分别为Yat、DYRK1、DYRK2和DYRKP。GsDYRK2和GmDYRK2均定位于细胞核,GmDYRK7定位于细胞质,其它大豆DYRK蛋白均定位于细胞核。大豆DYRK基因启动子区域主要有18种顺式作用元件,可能与激素信号调控及非生物胁迫相关。经腐霉根腐病抗性鉴定,18份野生大豆中,1级抗病材料1份,2级抗病材料12份,3级抗病材料5份;qRT-PCR检测结果显示,GsDYRK2基因的表达量与野生大豆腐霉根腐病抗性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研究结果说明GsDYRK2基因的表达量可作为抗腐霉根腐病野生大豆资源辅助筛选的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DYRK2 大豆DYRK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野生大豆 腐霉根腐病 抗性种质筛选
下载PDF
黄连根腐病腐霉属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6
10
作者 伍晓丽 陈大霞 +2 位作者 刘飞 王钰 李隆云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7-43,共7页
黄连是我国的重要中药材,根腐病是黄连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几年大面积爆发,给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为了明确其病原菌,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出病根中的腐霉属真菌,通过离体回接初步筛选出疑似病原菌,再通过活体回接明确病原菌,利用分子鉴定和... 黄连是我国的重要中药材,根腐病是黄连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几年大面积爆发,给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为了明确其病原菌,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出病根中的腐霉属真菌,通过离体回接初步筛选出疑似病原菌,再通过活体回接明确病原菌,利用分子鉴定和形态鉴定将病原菌鉴定到种,并筛选出病原菌菌株的最适合培养基.结果共计分离到腐霉属真菌8株,其中Pythium.macrosporum在室温(日均温4.7~11.2℃)和25℃离体回接和活体回接时均显示致病性.根据以上结果推断,P.macrosporum是病原菌之一,且具有在高温和低温都能致病的能力.纯脱皮小麦粒是P.macrosporum的最佳培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根腐病 腐霉属 病原菌
下载PDF
3种杀菌剂对榛子苗期根腐病防效的比较 被引量:3
11
作者 白剑宇 罗达 +2 位作者 吴正保 史彦江 宋锋惠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3-135,共3页
为明确吡唑醚菌酯、丙环唑和戊唑醇3种杀菌剂对榛子(Corylus heterophlla)苗期根腐病的防治效果,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3种杀菌剂对榛子根腐病菌的抑菌效果,通过田间灌根处理比较3种杀菌剂对榛子根腐病的防效。结果表明:3种杀菌剂... 为明确吡唑醚菌酯、丙环唑和戊唑醇3种杀菌剂对榛子(Corylus heterophlla)苗期根腐病的防治效果,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3种杀菌剂对榛子根腐病菌的抑菌效果,通过田间灌根处理比较3种杀菌剂对榛子根腐病的防效。结果表明:3种杀菌剂对榛子根腐病菌毒力最高的是吡唑醚菌酯,EC 50为0.0539 mg·L^-1,丙环唑次之,EC 50为0.0551 mg·L^-1,戊唑醇的毒力最低,EC 50为0.0747 mg·L^-1。田间施药30 d后,吡唑醚菌酯(有效剂量60 mg·L^-1)防治效果最高,为93.99%;戊唑醇(有效剂量50 mg·L^-1)防效次之,为90.94%;丙环唑(有效剂量10 mg·L^-1)防效最低,为84.50%。施药60 d和90 d的防效较30 d的略低,防治效果趋于稳定。3种杀菌剂对榛子苗期根腐病菌均具有明显的抑菌和防治效果,其中吡唑醚菌酯和戊唑醇可作为榛子苗期根腐病防治的首选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榛子根腐病 杀菌剂 毒力测定 腐霉
下载PDF
小麦腐霉根腐病原鉴定Ⅱ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悦丽 齐军山 +4 位作者 张博 马立国 徐作珽 李长松 祁凯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11期95-97,共3页
2015年冬小麦返青期,山东单县冬小麦出现叶片变黄、植株矮小,毛细根上出现开水烫过的水渍状,造成了部分死苗现象,点片发生。为明确病原和有效防治该病害,本研究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 2015年冬小麦返青期,山东单县冬小麦出现叶片变黄、植株矮小,毛细根上出现开水烫过的水渍状,造成了部分死苗现象,点片发生。为明确病原和有效防治该病害,本研究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山东单县冬小麦根腐病(称为腐霉根腐病)由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霉根腐病 瓜果腐霉 冬小麦
下载PDF
玉米茎腐(青枯)病的病理反应与优势病原菌演替的关系 被引量:9
13
作者 高卫东 戴法超 +1 位作者 林宏旭 王晓鸣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01-304,共4页
玉米茎腐(青枯)病优势病原菌有Pythiumgraminicola,P.inflatum,Fusariumgramin-earum,F.moniliforme。在对玉米的致病过程中,首先是由Pythiumspp.造成... 玉米茎腐(青枯)病优势病原菌有Pythiumgraminicola,P.inflatum,Fusariumgramin-earum,F.moniliforme。在对玉米的致病过程中,首先是由Pythiumspp.造成主根系的逐渐病腐而致供水不足形成地面上的青枯症状,随后Fusariumspp.在病株内的演替过程中,逐渐取代Pythiumspp.而形成一定的优势,这是许多研究者在玉米病株的不同时期不同部位分离出不同病原菌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同时表明Pythiumspp.在高湿缺氧的土壤条件下,其致病作用优于Fusariumsp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茎腐病 腐霉菌 镰刀菌 演替 致病性
下载PDF
小麦腐霉根腐病病原菌鉴定与致病性测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悦丽 张博 +4 位作者 马立国 徐作珽 李长松 祁凯 齐军山 《中国农学通报》 2017年第33期34-38,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明引起山东部分地区冬小麦苗期生长不良、矮小的原因,并鉴定该病害的病原菌。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小麦水渍状的根系进行分离、纯化,得到2个类似腐霉的分离物SDCY-1和SDJY-1,并对这2个分离物进行形态特征、致病性鉴定及CO... 本研究旨在探明引起山东部分地区冬小麦苗期生长不良、矮小的原因,并鉴定该病害的病原菌。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小麦水渍状的根系进行分离、纯化,得到2个类似腐霉的分离物SDCY-1和SDJY-1,并对这2个分离物进行形态特征、致病性鉴定及COⅠ序列分析。结果表明,2个分离物菌落白色,菌丝发达,培养基表面有大量的气生菌丝;人工接种后均能引起小麦生长不良、根系变短、鲜重减轻,水渍状至变褐,重新分离后获得的菌株与原接种菌一致。根据形态特征和系统发育树表明2个分离物为同一种腐霉菌—终极腐霉Pythium ultimum。研究结果可为冬小麦腐霉根腐病防治和抗病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霉根腐病 终极腐霉 致病性 COⅠ序列 冬小麦
下载PDF
21种天然产物对小麦根腐病菌的抑菌活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博 张悦丽 +4 位作者 马立国 祁凯 刘苹 李长松 齐军山 《中国农学通报》 2021年第24期154-158,共5页
为探索小麦根腐病生防途径,筛选有效抑菌物质,达到农药减量的目的。以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刺腐霉菌(Pythium spinosum)和小麦离蠕孢菌(Bipolaris sorokiniana)为供试材料,采用菌丝生长法测定了21种天然产物的抑菌活性。... 为探索小麦根腐病生防途径,筛选有效抑菌物质,达到农药减量的目的。以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刺腐霉菌(Pythium spinosum)和小麦离蠕孢菌(Bipolaris sorokiniana)为供试材料,采用菌丝生长法测定了21种天然产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反式细辛醚和顺式细辛醚对禾谷镰刀菌效果显著,EC50值分别为69.99 mg/L和130.23 mg/L;白藜芦醇、顺式细辛醚和柠檬精油对刺腐霉菌有明显抑菌活性,EC50值分别为24.4683 mg/L、71.02 mg/L和79.83 mg/L;丁香酚油和白藜芦醇对小麦根腐离蠕孢菌抑菌活性显著,EC50值分别为14.06 mg/L和22.09 mg/L。因此,丁香酚、反式细辛醚、顺式细辛醚、白藜芦醇能有效抑制小麦根腐病菌的生长,在小麦根腐病生物防治方面具有很大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根腐病 禾谷镰刀菌 刺腐霉菌 离蠕孢菌 天然产物 抑菌活性
下载PDF
一种土壤中大豆疫霉菌分离新方法 被引量:20
16
作者 朱振东 王化波 王晓鸣 《菌物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2-147,共6页
由于腐霉菌的干扰,土壤中大豆疫霉菌的分离十分困难。利用大豆疫霉菌的致病性和大豆对病原菌的选择作用排除腐霉菌,我们建立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土壤中大豆疫霉菌的分离方法。该方法用不含抗大豆疫霉根腐病基因的大豆叶碟诱钓大豆疫霉菌... 由于腐霉菌的干扰,土壤中大豆疫霉菌的分离十分困难。利用大豆疫霉菌的致病性和大豆对病原菌的选择作用排除腐霉菌,我们建立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土壤中大豆疫霉菌的分离方法。该方法用不含抗大豆疫霉根腐病基因的大豆叶碟诱钓大豆疫霉菌的游动孢子,将诱钓叶碟直接接种不含抗大豆疫霉菌基因的大豆植株,再对病株进行选择性或非选择性分离获得大豆疫霉菌。此方法能十分有效地排除腐霉菌干扰和细菌的污染,直接获得纯化菌株。应用该方法我们在以前未报道有大豆疫霉根腐病发生的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和浙江分离到大豆疫霉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霉根腐病 叶碟诱钓法 选择性培养基 腐霉菌污染 大豆疫霉菌 分离方法
下载PDF
玉米茎腐(青枯)病发病条件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高卫东 戴法超 +1 位作者 王晓鸣 林宏旭 《玉米科学》 CAS CSCD 1995年第A01期38-39,51,共3页
玉米茎腐(青枯)病的发生与玉米品种的抗性、生育期、土质、降水和微生态演替的关系极为密切.在本文中作者对实验数据和调查资料进行了对立统一的辩证分析,对玉米青枯和茎腐症状的关系,PythiunSpp和FusariumSp... 玉米茎腐(青枯)病的发生与玉米品种的抗性、生育期、土质、降水和微生态演替的关系极为密切.在本文中作者对实验数据和调查资料进行了对立统一的辩证分析,对玉米青枯和茎腐症状的关系,PythiunSpp和FusariumSpp.在病害发生发展中的关系以及病害发生与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均进行了讨论。同时指出,众多研究者在病株的不同采样和不同分离部位所分离出不同病原菌的主要原因。为进一步研究该病的防治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茎腐病 发病条件
下载PDF
大蒜腐霉根腐病致病力研究及抗病品种筛选
18
作者 祁凯 张悦丽 +3 位作者 马立国 齐军山 李长松 张博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9期119-123,共5页
本试验采用土壤接菌法测定了4种腐霉根腐病菌对6个大蒜品种的致病力,并对20个大蒜品种的抗病性和抗腐霉根腐病的生物学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腐霉根腐病菌种内和种间均存在明显的致病力分化现象,其中Pythium sylvaticum的致病力较强;... 本试验采用土壤接菌法测定了4种腐霉根腐病菌对6个大蒜品种的致病力,并对20个大蒜品种的抗病性和抗腐霉根腐病的生物学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腐霉根腐病菌种内和种间均存在明显的致病力分化现象,其中Pythium sylvaticum的致病力较强;大蒜品种抗病性和生物学性状分析表明,不同品种一般对一种或两种腐霉根腐病菌具有抗性,且品种间差异较明显,坤蒜3号整体表现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腐霉根腐病 致病力 抗病品种
下载PDF
大豆根腐病腐霉病原鉴定 被引量:10
19
作者 卢凯 齐军山 +5 位作者 祁凯 马立国 张悦丽 张博 马国苹 李长松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52-658,共7页
大豆根腐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大豆生产的世界性土传病害。大豆根腐病病原复杂,病原鉴定是防治大豆根腐病的前提和基础。2019-2020年从山东省采集大豆根腐病标样432份,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大豆水渍状的根系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和纯化,得到了27... 大豆根腐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大豆生产的世界性土传病害。大豆根腐病病原复杂,病原鉴定是防治大豆根腐病的前提和基础。2019-2020年从山东省采集大豆根腐病标样432份,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大豆水渍状的根系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和纯化,得到了279株菌株,其中52株菌株为腐霉菌(Pythium)。对这52株菌株通过形态学特征和ITS、CoxⅡ和β-tubulin序列分析等分子生物学手段鉴定出3种腐霉菌,分别为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终极腐霉Pythium ultimum和林栖腐霉Pythium sylvaticum。这3种腐霉菌的分离频率分别为:瓜果腐霉P.aphanidermatum占50%,终极腐霉P.ultimum占34.62%,林栖腐霉P.sylvaticum占15.38%,其中瓜果腐霉P.aphanidermatum为优势菌株。对这3种腐霉菌进行了致病性测定,发现3种腐霉菌均可侵染大豆,重复出大豆根腐病的症状。林栖腐霉P.sylvaticum作为大豆成株期根腐病的致病菌在国内是首次报道。研究结果为大豆根腐病的抗病育种及其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根腐病 腐霉菌 林栖腐霉 进化树
下载PDF
4种除草剂对花生腐霉根腐病菌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乔飞 李林 +4 位作者 张博 齐军山 徐作珽 李长松 李宝笃 《山东农业科学》 2010年第6期79-81,共3页
室内测定了4种除草剂对不同花生腐霉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精喹禾灵、地乐胺的抑制作用较大,EC50依次为9.76~157.67mg/L、477.28~900.54mg/L,二甲戊乐灵、精吡氟禾草灵的抑制较弱。
关键词 花生 腐霉根腐病 除草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