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男子蟒衣的样式与演变——以明代肖像画为参考
1
作者 白瑶瑶 《艺术探索》 2024年第1期14-21,共8页
明代肖像画中的蟒衣形制、搭配多样,其纹饰分布主要有蟒补、云肩通袖膝襕及无分区三种。蟒衣服色以红、青、绿为主,纹饰颜色多为金、红、黄、绿、白、青等。明代男子蟒衣的发展演变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发展阶段(洪武—正统),还有元代... 明代肖像画中的蟒衣形制、搭配多样,其纹饰分布主要有蟒补、云肩通袖膝襕及无分区三种。蟒衣服色以红、青、绿为主,纹饰颜色多为金、红、黄、绿、白、青等。明代男子蟒衣的发展演变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发展阶段(洪武—正统),还有元代服饰特色,蟒身修长,神态威严;第二,成熟阶段(正统—万历),往阔袖宽身方向发展,纹饰样式呈程式化;第三,繁荣阶段(万历—崇祯),样式越发多样,纹饰活泼、繁复,向个性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蟒衣 蟒袍 肖像画
下载PDF
“虾夷锦”纹样在江户时代的传播与演变——以服饰和绘画为中心
2
作者 熊瑛 《艺术设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70,共8页
虾夷锦原本是清代的上等袍服和锦缎,在贡赏贸易中从北方丝绸之路进入日本北海道,又以“虾夷物产”之名传入日本内地,受到上流社会的珍爱。18世纪北海道的地方志插图、风俗画、肖像画中常常重点描绘虾夷锦制作的阿伊努盛装,其中清代蟒龙... 虾夷锦原本是清代的上等袍服和锦缎,在贡赏贸易中从北方丝绸之路进入日本北海道,又以“虾夷物产”之名传入日本内地,受到上流社会的珍爱。18世纪北海道的地方志插图、风俗画、肖像画中常常重点描绘虾夷锦制作的阿伊努盛装,其中清代蟒龙服饰纹样被提炼为新颖华美的图像程式,并传播至日本内地。虾夷锦被制为歌舞伎、艺伎服装之后,其典型纹样也迅速进入了版画,成为“役者绘”和“美人绘”服饰中的流行元素,不仅丰富了浮世绘创作的语言,还推动了江户晚期演艺服装纹样的效仿之风。尽管仿制的虾夷锦纹样从形象到内涵都发生了变化,却始终保留着蟒龙、祥云、江崖海水的固定格套,彰显着辗转而来的华夏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夷锦 阿伊努 清代官服 蟒龙纹样 浮世绘
下载PDF
日本《夷酋列像》中的“虾夷锦”服饰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华怡 梁惠娥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4-162,共9页
《夷酋列像》是江户时期“虾夷绘”的代表作,也是中日服饰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画中所描绘的十二酋长中有十位都穿着来自中国的“虾夷锦”。本文梳理并分析了《夷酋列像》的源起及主要人物,尝试复原《夷酋列像》中“虾夷锦”的服饰形制... 《夷酋列像》是江户时期“虾夷绘”的代表作,也是中日服饰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画中所描绘的十二酋长中有十位都穿着来自中国的“虾夷锦”。本文梳理并分析了《夷酋列像》的源起及主要人物,尝试复原《夷酋列像》中“虾夷锦”的服饰形制及图案,并与明清时期的蟒袍、龙袍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夷酋列像》虽然是松前藩对于十二位酋长功勋的嘉奖,但在绘制过程中人为加入了“蛮夷外邦”的特征元素,画中酋长所着的“虾夷锦”在服饰纹样类型上与明清龙袍、蟒袍无异,但在纹样刻画的细节、服饰穿着方式、搭配习惯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本文研究成果有助于证实明清时期中华文化在东北亚地区的主体地位,为东北亚地区文化交流融合提供案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夷酋列像 虾夷锦 蟒袍 龙袍 阿伊努 虾夷绘
下载PDF
基于CLO3D技术的戏装之蟒袍的数字化复原 被引量:4
4
作者 路婷婷 尹玲 任丽红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22年第9期38-43,共6页
戏衣是表现戏曲人物身份的重要载体,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在探究戏衣“蟒袍”形制的基础上,对典型的款式通过CLO软件进行3D数字化复原,为戏曲服饰的保护传承探索一种新的方式。
关键词 戏衣 蟒袍 形制 数字化复原 CLO3D
下载PDF
清代蟒袍考略 被引量:2
5
作者 向靖雯 丁子杉 郭丽 《服饰导刊》 2021年第6期38-44,共7页
[研究意义]清代冠服制度严格,其服饰形制、纹样、色彩均代表了服用者的身份等级,蟒袍的穿用也遵循此制。文章探究清代蟒袍的形制与穿用规制,且学界针对清代蟒袍的专门性研究较少,对于清代服饰研究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因此,选择清代蟒袍... [研究意义]清代冠服制度严格,其服饰形制、纹样、色彩均代表了服用者的身份等级,蟒袍的穿用也遵循此制。文章探究清代蟒袍的形制与穿用规制,且学界针对清代蟒袍的专门性研究较少,对于清代服饰研究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因此,选择清代蟒袍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文章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博物馆馆藏文物,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图文互证法,对清代蟒袍的形制、纹样、色彩、穿用规制进行考据,并将文献记载与实物进行对照研究和推测,以期更全面的认识清代蟒袍。[研究结论]清代蟒袍分为礼服和吉服两种不同形制,以此区分穿用场合,有其各自特定的社会功能,是维护皇权统治与等级制度的工具之一。清代前期沿袭明代蟒袍的规制,以"五爪龙,四爪蟒"区分龙蟒袍,清代中后期蟒纹在形式上与龙纹区分甚微,通常依据服装形制、色彩及蟒纹数量的不同区分等级,相较于艺术特征上的区分,清代蟒袍更注重服用人的身份和穿用场合,具有更明显的"重名轻实"的服饰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蟒袍 蟒纹 清代服饰 明代蟒衣
下载PDF
包畹蓉白团龙蟒袍的符号美学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洋洋 章依凌 冯洋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80-84,共5页
蟒袍是京剧服饰中最为重要的行头,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与戏曲表演艺术的双重显现。包畹蓉京剧服饰艺术馆馆藏的白团龙蟒袍,采用云、龙、海水江崖纹饰符号设计,结合平面对称的造型方式,表达了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设计思想,体现了天人合一... 蟒袍是京剧服饰中最为重要的行头,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与戏曲表演艺术的双重显现。包畹蓉京剧服饰艺术馆馆藏的白团龙蟒袍,采用云、龙、海水江崖纹饰符号设计,结合平面对称的造型方式,表达了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设计思想,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针对包婉蓉京剧服饰艺术馆馆藏白团龙蟒袍进行研究,旨在运用符号学的观点,探究前人的造物哲学,为京剧服饰与文化发展提供新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畹蓉 京剧服饰 白团龙蟒袍 符号美学 服饰文化
下载PDF
戏衣蟒袍的制作技艺及文化内涵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任婧媛 《纺织报告》 2021年第8期110-111,共2页
文章研究了苏州地区戏衣蟒袍,以苏州剧装戏具厂蟒袍藏品为实物基础,通过走访苏州戏衣国家非遗传承人李荣森及戏衣制作者,对其讲述和示范的蟒袍裁剪、缝制工艺进行图文记录、实验室复原,归纳分析了戏衣蟒袍的形制及制作技艺,在此基础上,... 文章研究了苏州地区戏衣蟒袍,以苏州剧装戏具厂蟒袍藏品为实物基础,通过走访苏州戏衣国家非遗传承人李荣森及戏衣制作者,对其讲述和示范的蟒袍裁剪、缝制工艺进行图文记录、实验室复原,归纳分析了戏衣蟒袍的形制及制作技艺,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了蟒袍的文化内涵,对传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特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衣蟒袍 制作技艺 文化内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