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千人类职官”探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郭俊然 《安康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74-76,共3页
目前,学界对千人类职官存在一些片面的理解和错误的论述。通过对相关史料的充分占有和全面梳理后认为,千人类职官的出任人员没有民族成分的限定,官级与司马平级;千人有时作地名用,指千人部众的屯驻地;千人类职官如"左千人、左骑千... 目前,学界对千人类职官存在一些片面的理解和错误的论述。通过对相关史料的充分占有和全面梳理后认为,千人类职官的出任人员没有民族成分的限定,官级与司马平级;千人有时作地名用,指千人部众的屯驻地;千人类职官如"左千人、左骑千人"中的"左",当取"副"之义,即"副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人 千长 职官
下载PDF
沈云翔籍里考
2
作者 刘树胜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55-58,共4页
楚辞著述家沈云翔的籍里存在争议。结合文献,指出了"庆城说"的错误,辨析了"鹿城说"的混乱,论证了沈云翔与金蟠的关系,得出了沈云翔(金蟠)为明末清初苏州昆山人的结论。
关键词 沈云翔 千仞 庆城 鹿城 金蟠 字曰蟾 古金天氏 苏州昆山
下载PDF
地形的园林虎丘环千人石区域的理景及其形成
3
作者 周宏俊 郭真真 陈裕玲 《时代建筑》 2021年第6期58-64,共7页
虎丘作为邑郊理景的典范具有独特的地形地貌,环千人石区域则集中体现了理景之要义。文章聚焦于虎丘环千人石区域的景观与空间,借助图像分析、史料梳理、现场踏勘及相互检证的方法,剖析现状特征与理景要点,识别自然与人为地形的不同,梳... 虎丘作为邑郊理景的典范具有独特的地形地貌,环千人石区域则集中体现了理景之要义。文章聚焦于虎丘环千人石区域的景观与空间,借助图像分析、史料梳理、现场踏勘及相互检证的方法,剖析现状特征与理景要点,识别自然与人为地形的不同,梳理分析地形的变化与空间分隔的产生,进而阐明景观与空间格局的变化,揭示其理景形成的若干要点。可以发现,人为营造活动造成的地形与空间的衍变,使环千人石区域呈现了从"山林"到"园林"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丘 千人石 理景 地形 园林空间
下载PDF
抗洪抢险部队营地蚊虫防治效果观察
4
作者 李锋 杨振洲 +1 位作者 常涛 胡小华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60-263,共4页
目的:了解部队抗洪期间受蚊虫危害状况,观察蚊虫防治方法的效果,避免蚊媒传染病发生。方法:采取人诱、人帐诱法捕捉成蚊。观察阳性容器、水体中蚊幼数量。以灭前灭后蚊虫数量变化考核灭蚊防蚊效果,驱避剂则观察有效保护时间。结果... 目的:了解部队抗洪期间受蚊虫危害状况,观察蚊虫防治方法的效果,避免蚊媒传染病发生。方法:采取人诱、人帐诱法捕捉成蚊。观察阳性容器、水体中蚊幼数量。以灭前灭后蚊虫数量变化考核灭蚊防蚊效果,驱避剂则观察有效保护时间。结果:蚊虫种类主要有中华按蚊、骚扰阿蚊、三带喙库蚊、致倦库蚊和白纹伊蚊。成蚊密度( 蚊叮指数) 平均40 .8 只/(15 min·人) ,蚊幼密度平均62 .8 条·500 ml - 1 水,受叮咬后有体征的人数占46 .2 % 。驱避剂有效保护时间为3 h 左右,使用蚊帐不可行。环境治理后,室外成蚊密度下降可达80 % ,幼虫密度下降97 %以上。在室内使用烟雾杀虫弹,房屋建筑内成蚊密度下降,1 d 内为100 % ,3 d 内平均为85 .9 % ;军用帐篷内成蚊密度下降,1 d 内为100 % ,3 d 内平均为96 .8 % 。结论:抗洪部队临时营地的蚊虫防治措施,首先应采取环境治理,其次,室外用超低容量喷雾,室内用烟雾杀虫弹,单兵防护用驱避剂,即可解决蚊虫防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虫 防治 抗洪部队 效果观察
下载PDF
清代私绘海陆合一的全国总图——黄千人《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及其谱系
5
作者 石冰洁 《海洋史研究》 2022年第2期80-98,共19页
乾隆三十二年(1767)的黄千人《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系清代私绘海陆合一的全国总图,其陆上部分的知识来源可上溯至阎咏《大清一统天下全图》,海上部分知识来源为改绘阎咏图的汪日昂《大清一统天下全图》①,其底图接近增补汪日昂图的... 乾隆三十二年(1767)的黄千人《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系清代私绘海陆合一的全国总图,其陆上部分的知识来源可上溯至阎咏《大清一统天下全图》,海上部分知识来源为改绘阎咏图的汪日昂《大清一统天下全图》①,其底图接近增补汪日昂图的《地舆全图》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来源 总图 海陆 全图 一统天下 合一 清代
下载PDF
楼兰地区新发现“张帀千人丞印”的历史学考察 被引量:3
6
作者 吴勇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1-48,共8页
"张帀千人丞印"中的"千人"、"丞"可能均为两汉时期的职官称谓,"千人"为曲一级的领兵将官,秩次为比六百石,"丞"为"千人"之属吏,"丞、尉秩三百石。"由此推知"... "张帀千人丞印"中的"千人"、"丞"可能均为两汉时期的职官称谓,"千人"为曲一级的领兵将官,秩次为比六百石,"丞"为"千人"之属吏,"丞、尉秩三百石。"由此推知"张匝千人丞印"为一枚秩三百石的官吏印。根据外观造型及制作技法来看,该印有可能是在本地制造,"张帀"估计是西域长史管辖下的某一地名。两汉时期,中原王朝对西域进行有效官辖,设置西域都护府,并配置一套独立的职官系统,魏晋、前凉时期基本沿袭两汉治理西域的思路,在西域设立西域长史一职,但有关西域长史营的职官系统却不见诸史载。此印的发现则填补了这一空缺,进一步完善了魏晋西域长史营的职官系统,为深入研究两汉至魏晋时期西域职官制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楼兰 张币千人丞印 西域长史府 职官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