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求司马士风人格 创新传承文化精神——评王长顺教授《先秦士人与司马迁》
1
作者 亓娟莉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0期116-118,共3页
王长顺教授《先秦士人与司马迁》一书将司马迁放在先秦士人文化变迁的视域中予以观照,探讨先秦士人对司马迁的影响以及司马迁对先秦士人文化精神的继承、弘扬与创新。该书结构宏阔,论证精严,为研究《史记》提供了新的视角,从历史的纵深... 王长顺教授《先秦士人与司马迁》一书将司马迁放在先秦士人文化变迁的视域中予以观照,探讨先秦士人对司马迁的影响以及司马迁对先秦士人文化精神的继承、弘扬与创新。该书结构宏阔,论证精严,为研究《史记》提供了新的视角,从历史的纵深视域揭示了《史记》的生成及历史价值,在司马迁思想研究方面有所突破和创获,对推动“史记学”研究有着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士人 士风 司马迁 史记
下载PDF
汉至唐宋琴的士人化与琴学的审美倾向
2
作者 宋静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6-203,共8页
琴在先秦就进入宫廷,成为宫廷主要乐器之一。汉代以后,有流行于民间、盛行于士人的倾向。这是因为琴不同于八音中的其他乐器,从一产生,就因为其便于携带和琴曲适于独奏的特点,很适合私人备用和演奏。所以琴极容易成为士人常备的乐器,蓄... 琴在先秦就进入宫廷,成为宫廷主要乐器之一。汉代以后,有流行于民间、盛行于士人的倾向。这是因为琴不同于八音中的其他乐器,从一产生,就因为其便于携带和琴曲适于独奏的特点,很适合私人备用和演奏。所以琴极容易成为士人常备的乐器,蓄琴至晚到汉代就已经成为士人的雅趣,自汉至宋名士善琴者甚多。更为重要的是魏晋士人个体意识的觉醒,琴因此而成为士人隐居以求志、独居而养心、标榜士人风流的工具。蓄琴私人化和琴事的士人化,必不可免地使琴学染上士人的观念和情趣,形成了崇尚琴的中和之美、欣赏琴曲清远风格的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琴学 士人 中和 清远
下载PDF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大单元教学初探——以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史向前 王鑫焱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0-44,共5页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选取先秦诸子散文,引导学生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教师在教学时应多角度、多层面地确定单元主要任务,通过交流和专题研讨活动实现单元教学目标。本文以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选取先秦诸子散文,引导学生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教师在教学时应多角度、多层面地确定单元主要任务,通过交流和专题研讨活动实现单元教学目标。本文以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为例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落实单元任务,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单元教学 高中语文 先秦诸子 传统文化
下载PDF
源古流新:先秦诸子互见文献的文本再造与溯源——以《孔子论欹器》和《金人铭》为中心
4
作者 高思莉 马世年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0-168,共9页
先秦诸子互见文献是诸子根据现实需要对既有文献进行再加工的结果,通过文献互见关系,我们可以进一步发现先秦诸子文献“源古流新”“虽亡犹存”“存而待识”的特殊状态,探寻诸子互见文献与诸子学派的互动关系。《孔子论欹器》和《金人... 先秦诸子互见文献是诸子根据现实需要对既有文献进行再加工的结果,通过文献互见关系,我们可以进一步发现先秦诸子文献“源古流新”“虽亡犹存”“存而待识”的特殊状态,探寻诸子互见文献与诸子学派的互动关系。《孔子论欹器》和《金人铭》是先秦诸子文献中颇具代表性的互见文献,前者属于典型的同源互见文献,后者则属于典型的多源互见文献。从《孔子论欹器》的互见文献谱系可以看到,《荀子》中的文本保持了文献的早期面貌,《说苑》中的文本保留了亡佚已久的《子夏易传》部分文本,由此可以发现韩婴之学早期口耳相传的特点给写本文献留下的烙印。从《金人铭》的多源互见文献谱系可以发现,《说苑》并非《金人铭》的源头文献,其文本具有缀合晚出的特点,但其中留存了一些古老文献,这表明可能有一个早期祖本的《金人铭》。从战国早期到汉武帝时期,儒道互鉴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说苑·金人铭》的文本体现出诸子互鉴发展到儒强道弱阶段的特征,这是其在汉代成篇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诸子 互见文献 《孔子论欹器》 《金人铭》
下载PDF
先秦诸子文学中的寓言形象阐释
5
作者 李铭艺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5期38-40,共3页
战国时期,形成处士横议、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为了更好地阐道说教、宣扬思想、倡导主张,先秦诸子在论辩的同时缔造了寓言形象的“表现王国”,异彩纷呈的先秦诸子寓言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和多变的情感色彩不断发酵,在达到劝谏效果的同时,也... 战国时期,形成处士横议、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为了更好地阐道说教、宣扬思想、倡导主张,先秦诸子在论辩的同时缔造了寓言形象的“表现王国”,异彩纷呈的先秦诸子寓言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和多变的情感色彩不断发酵,在达到劝谏效果的同时,也丰富了传统文学的创作形式,为后代寓言文学的持续创作和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研究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寓言文学 先秦诸子 形象 创作形式
下载PDF
先秦诸子的地域文化特性 被引量:5
6
作者 邓乔彬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9-55,共7页
西周末年“天子失官 ,学在四夷” ,私学之兴及诸侯“养士”的需要 ,使“士”阶层迅速崛起 ,诸子之学逐渐生成。王国维注意到诸子有南北之别的地域文化特性 ,孔、墨和老、庄可分别作为北、南代表。春秋以来的政治家渐走出蒙昧主义 ,孔子... 西周末年“天子失官 ,学在四夷” ,私学之兴及诸侯“养士”的需要 ,使“士”阶层迅速崛起 ,诸子之学逐渐生成。王国维注意到诸子有南北之别的地域文化特性 ,孔、墨和老、庄可分别作为北、南代表。春秋以来的政治家渐走出蒙昧主义 ,孔子更树立起理性精神 ,墨子虽讲鬼神、天志 ,却有以之制约统治者之旨 ,老、庄多关注自然天道 ,与孔、墨的实用理性不同 ,其他各家也可以作瞩目于人生或自然的大概划分 ,诸子确有南北之别。孔、墨、孟、荀、韩等儒、墨、法诸家文风不同 ,却都主于实用 ,他们所代表的北方派可以用一“实”字概括 ,而以庄、列为代表的道家和阴阳家驺衍等南方派 ,则富于想象 ,可用一“虚”字概括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时期 诸子 地域文化特性 理性精神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自然天道
下载PDF
语录体形成刍议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子开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17-521,共5页
有关语录体的产生,至今仍然存在着盲点或误区,且多将诸子语录、禅宗语录和宋儒语录混淆。实际上,三种语录的出现原因各不相同:春秋末期私学兴起,受巫史记录传统和"述而不作"观念影响,孔门弟子遂将教学内容形诸文本,是为《论语... 有关语录体的产生,至今仍然存在着盲点或误区,且多将诸子语录、禅宗语录和宋儒语录混淆。实际上,三种语录的出现原因各不相同:春秋末期私学兴起,受巫史记录传统和"述而不作"观念影响,孔门弟子遂将教学内容形诸文本,是为《论语》;唐代禅宗沿袭印度佛教教学方法,以语言文字为方便法门,故而模仿结集,采用散文、韵文相间的佛经体裁以总结禅师生平言说;宋代理学家受禅宗启发,兴建书院以论道,再仿照诸子语录而记录师徒问答。语录体乃中印文化传统既分头独立发展、又最终撞击融合的结晶,体现出中印不同的语言文字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录体 先秦诸子 印度文化 禅宗 理学
下载PDF
展开人文学之“返本创造论”——杨义教授治学答问 被引量:3
8
作者 杨义 李思清 《云梦学刊》 2010年第5期5-16,共12页
一、还原诸子的五条脉络;二、蕴藏在文献功夫和田野调查中的文化哲学;三、"文学地图"的学术史意义;四、"创造与建设并重"的人文学;五、民族能力应该与时俱进。
关键词 杨义治学 还原诸子 文献处理 文学地图 创造与建设 与时俱进
下载PDF
先秦诸子平均思想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李振宏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6-61,共6页
平均或均平, 是中国古代社会思想、经济思想和政治思想中的基本范畴。先秦诸子, 关于平均思想有丰富的论述, 是中国古代平均思想的源头。研究先秦诸子的平均思想, 对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具有启发意义。先秦诸子的平均思... 平均或均平, 是中国古代社会思想、经济思想和政治思想中的基本范畴。先秦诸子, 关于平均思想有丰富的论述, 是中国古代平均思想的源头。研究先秦诸子的平均思想, 对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具有启发意义。先秦诸子的平均思想, 主要表现在主张经济平均、政治平均和社会平均三个方面。社会平均的核心是社会公平。先秦诸子在社会思想和政治思想上, 分为不同的学派, 但在平均思想上却没有明确的思想分野, 这是一种文化共生现象; 它更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诸子 平均思想 社会公平 先秦思想史
下载PDF
楚、秦的“士”与社会发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蔡靖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9-66,共8页
春秋战国时代 ,士阶层处于急剧壮大和急剧变化之中 ,并且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作用。由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的分析比较可知 ,楚、秦两国都在春秋初年形成了较完备的阶级结构并出现了士阶层 ,但因两国的地理条件、人文生态和发展路线等诸多... 春秋战国时代 ,士阶层处于急剧壮大和急剧变化之中 ,并且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作用。由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的分析比较可知 ,楚、秦两国都在春秋初年形成了较完备的阶级结构并出现了士阶层 ,但因两国的地理条件、人文生态和发展路线等诸多不同 ,两国士阶层的人员构成、人口数量、经济状况、文化素质也有别 ,对本国乃至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作用也大不一样。楚士人多才高、用于晋而事于秦 ,为楚国经济文化的繁荣、秦王朝的统一和统一而稳固、强盛而昌明的汉帝国的创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层 社会发展
下载PDF
拒斥·卫道·好辩——论孟子对先秦诸子的学术批评 被引量:3
11
作者 高华平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0-60,共11页
孟子对先秦诸子批评的对象主要是道家杨朱学派和墨家的"兼爱"、"节葬"、"非命"等观点,而其批评的锋芒还涉及纵横家、农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小说家以及所谓"兵家"。孟子对于道家杨朱学派... 孟子对先秦诸子批评的对象主要是道家杨朱学派和墨家的"兼爱"、"节葬"、"非命"等观点,而其批评的锋芒还涉及纵横家、农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小说家以及所谓"兵家"。孟子对于道家杨朱学派的批评虽抓住了杨朱思想中最重要的主张,且切中了其可能产生的流弊,但未能"同情"地理解杨朱学说的立论目的和宗旨,存在强人从己的偏颇。孟子对墨家"兼爱"、"节葬"、"非命"等观点的批评,既可见出其儒家思想与墨家的歧异和对立,也反映出其明显的独断论倾向。而孟子对纵横家、农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小说家以及"兵家"的批评,也并非对它们进行全面的分析评判,而多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他。孟子先秦诸子批评的特点,既与其以儒家卫道士自居的立场有关,同时也是当时学术发展的现实情形使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先秦诸子 学术批评
下载PDF
先秦诸子说尧 被引量:1
12
作者 安海民 陈娟 +1 位作者 岳婷 唐肖萌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66-74,共9页
疑古大师顾颉刚先生认为:"尧舜这两个人,是周人想象洪水以前的情形而造出来的;大约起初是民间底传说,后来那班学者便利用这两个假人托古改制。"此说得到胡适、郭沫若等的赞同,尧、舜、禹作为传说人物,便几乎成为定论。因此,... 疑古大师顾颉刚先生认为:"尧舜这两个人,是周人想象洪水以前的情形而造出来的;大约起初是民间底传说,后来那班学者便利用这两个假人托古改制。"此说得到胡适、郭沫若等的赞同,尧、舜、禹作为传说人物,便几乎成为定论。因此,对于尧在内的古帝,如何看待他们的历史真实存在以及在文化史上的地位,仍然有继续探讨的必要。本文仅就先秦诸子对尧的记载进行梳理及其简要的评说,以期对关注此问题的同仁有所帮助。同时,我们认为:1.先秦诸子之观点无论如何的歧义,但都承认尧为伟大的古帝之一,从他们的谈论中可以看出尧在我国历史文化中具有崇高的地位。2.尧作为传说中的历史人物,在后来的传播过程中,尽管人们因各种原因在细节方面对尧进行了添枝加叶的重塑,或拔高了其地位,或成为了自己立论的依据,这都可以看作是后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尧的创造性阐释,而不能认为尧这个人物是捏造的。3.从诸子说尧受到的启发是,尧及其尧文化是一个永远谈论不完的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诸子 尧文化
下载PDF
墨家与诸子十说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士林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0-53,共14页
从出身与源流上看,以墨子为核心的墨家学派很可能是一个流亡的贵族集团。孔子与墨子的分歧在于"礼与食孰重",即政治文明重要,还是物质文明重要;孟子与墨子的分歧在于"君主的正业是什么",即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生产重... 从出身与源流上看,以墨子为核心的墨家学派很可能是一个流亡的贵族集团。孔子与墨子的分歧在于"礼与食孰重",即政治文明重要,还是物质文明重要;孟子与墨子的分歧在于"君主的正业是什么",即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生产重要,还是使人民成为懂文明、讲礼貌的人重要;荀子与墨子的分歧在于"是劳动重要,还是学习重要",即直接创造财富的生产环节重要,还是分配生活资料的政治制度建设更重要;韩非子与墨子的不同在于"心系百姓,还是只关心最高统治者";老子与墨子的根本区别在于"非儒,还是反文明";庄子与墨子的根本区别在于"实用主义,还是审美主义";杨朱与墨子的区别在于"腓无胈,胫无毛",还是"一毛不拔"。墨家学派是指导侠客进行社会实践的理论基础。墨家与农家在中国农业文明结构中是一体两面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家 先秦诸子 诸子哲学
下载PDF
论《吕氏春秋》对先秦诸子百家的学术批评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华平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2-69,共18页
《吕氏春秋》一书,自《汉志》以来即隶之杂家。尽管对其主导思想,历来有属于儒家、道家、阴阳家及杂家等多说,但仍当以《汉志》所谓"兼儒、墨,合名、法"之"杂家"为准。《吕氏春秋》除论乐诸篇对儒家《乐论》思想的... 《吕氏春秋》一书,自《汉志》以来即隶之杂家。尽管对其主导思想,历来有属于儒家、道家、阴阳家及杂家等多说,但仍当以《汉志》所谓"兼儒、墨,合名、法"之"杂家"为准。《吕氏春秋》除论乐诸篇对儒家《乐论》思想的吸取之外,对儒家源于孔子的仁、义、忠、信等观念和思孟学派的"五行"学说及荀子"明分使群"、隆礼重法的思想,也都有明显的继承和发展;《吕氏春秋》对墨家思想的批评和扬弃,主要集中于《振乱》《禁塞》《大乐》等篇对墨家"非攻""偃兵""非乐"等观点的批判和继承上。《吕氏春秋》对于名家和法家的学术批评,也是一方面分别对名家和法家的学术思想进行了继承和扬弃,另一方面又将名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的相关内容互相补充、加以整合。另外,《吕氏春秋》对纵横家、农家和小说家言也有所批评和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氏春秋》 先秦诸子 学术批评
下载PDF
先秦诸子散文颜色词语法及认知特点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顺琴 潘玉华 李兴奎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90-100,共11页
选取先秦经典诸子散文六部,对其颜色词范畴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了颜色词的搭配对象,对颜色词的语义进行了解释。在此基础上,发现先秦颜色词的语法特点和认知特点:从语法上看,表现为颜色名词大量出现、颜色动词逐渐增加、颜色词受... 选取先秦经典诸子散文六部,对其颜色词范畴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了颜色词的搭配对象,对颜色词的语义进行了解释。在此基础上,发现先秦颜色词的语法特点和认知特点:从语法上看,表现为颜色名词大量出现、颜色动词逐渐增加、颜色词受到副词修饰。从认知上看,表现为六大颜色范畴基本成型、颜色认知体现出不均衡态势、典型颜色凸显、对白、黑、红三种颜色的认知更显精细、颜色词隐喻更具体生动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语言 先秦诸子散文 颜色词 语法 认知语言学
下载PDF
钱穆关于先秦诸子起源的论述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长银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1-163,共13页
先秦诸子起源是关系诸子学近代转型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在这一问题的讨论上,钱穆既不完全否定传统的“诸子出于王官”论,又不完全赞同胡适的“诸子不出于王官论”,而是认为“王官之学衰而诸子兴”。其中,开诸子之先者为儒家,而“儒家起... 先秦诸子起源是关系诸子学近代转型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在这一问题的讨论上,钱穆既不完全否定传统的“诸子出于王官”论,又不完全赞同胡适的“诸子不出于王官论”,而是认为“王官之学衰而诸子兴”。其中,开诸子之先者为儒家,而“儒家起于艺士”;继之而起的是墨家,而“墨家起于工人集团”。此后,“其他诸家,皆从儒墨生”。这些观点在当时学界引起了较大关注,可以说进一步澄清了诸子起源的真相。当然,钱穆的观点不能成为定论,但其着眼于社会生活流品的思路,无疑开启了诸子起源研究的新方向。而其说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进一步彰显了诸子学的平民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穆 先秦诸子起源 社会生活流品 平民精神 中国近代诸子学史
下载PDF
先秦诸子政治哲学之复古主义辨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付洪泉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4-71,共8页
先秦诸子的政治哲学以儒墨道法为大宗。其中,儒墨道皆有复古主义思想倾向。儒墨两家同尊封建,不同之处在于孔孟复古以阐扬经典文物的精神为主旨,墨家复古则流于空泛。道家复古的实质是反对一切社会制度,主张复归于自然和人的天性。法家... 先秦诸子的政治哲学以儒墨道法为大宗。其中,儒墨道皆有复古主义思想倾向。儒墨两家同尊封建,不同之处在于孔孟复古以阐扬经典文物的精神为主旨,墨家复古则流于空泛。道家复古的实质是反对一切社会制度,主张复归于自然和人的天性。法家反对将古代道德混入当世政治,试图构造一种更为纯粹的政治哲学,但是缺少政治人格的“先天不足”导致其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缺陷。总体看来,先秦诸子的政治哲学缺少纯粹的逻辑原点,不得不依托理想典范的历史预设进行历史和逻辑相混合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诸子 政治哲学 复古主义
下载PDF
先秦诸子“愚民”论考辨 被引量:7
18
作者 宋洪兵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2-139,共8页
先秦时期"愚民"的主要内涵,涉及知识、性情两个方面。就知识方面的"愚民"而言,先秦诸子普遍认为社会大众在是非辨别、利害判断方面存在愚昧无知的不足。"民愚"判断既是先秦诸子政教思想的社会基础,又是... 先秦时期"愚民"的主要内涵,涉及知识、性情两个方面。就知识方面的"愚民"而言,先秦诸子普遍认为社会大众在是非辨别、利害判断方面存在愚昧无知的不足。"民愚"判断既是先秦诸子政教思想的社会基础,又是一种最早的国民性批判。性情方面的"愚民"则是先秦诸子理想社会状态中的民风民俗,蕴涵着先秦诸子对现实"狡诈奸猾"社会风气的强烈批判意识,不能简单地认为先秦诸子在具体政策措施层面提倡"愚民"、"反智"。探讨先秦诸子,尤其是几乎已成学界公论的法家"愚民"思想,应对研究者的价值立场和前提预设作一具体分析,反思"愚民"论的相对性和历史性。先秦诸子"愚民"论的话题,不仅关涉对先秦诸子思想内涵的重新认识,而且对于提升当代中国对于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亦不无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诸子 法家 愚民 反智
下载PDF
先秦时期黄帝形象新诠——以诸子文献和《汉志》著录为中心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笑岩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1-136,共6页
黄帝是先秦战国诸子百家的重要话题。结合《汉书.艺文志》所载与黄帝有关的著述以及先秦传世文献及相关出土文献来看,黄帝在先秦诸子笔下的形象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而从诸子在古史传说基础上对黄帝的加工、改造及依托的内容可以看出,... 黄帝是先秦战国诸子百家的重要话题。结合《汉书.艺文志》所载与黄帝有关的著述以及先秦传世文献及相关出土文献来看,黄帝在先秦诸子笔下的形象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而从诸子在古史传说基础上对黄帝的加工、改造及依托的内容可以看出,各家各派之中,阴阳家、道家黄老派、数术和方技家的黄帝理论最为丰富和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 《汉书·艺文志》 先秦诸子 道家 阴阳家 方术
下载PDF
先秦诸子文献的类型与文体变迁——以《论语》类文献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1
20
作者 夏德靠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2-70,共9页
文学史家通常将先秦诸子文献划分为语录体、对问体、专论体三种类型,认为它们沿着"语录体—对问体—专论体"方向之演进。这种归纳整体上指出先秦诸子文体的发展历程,然而新材料为先秦诸子文体的具体演进带来新的认识。《论语... 文学史家通常将先秦诸子文献划分为语录体、对问体、专论体三种类型,认为它们沿着"语录体—对问体—专论体"方向之演进。这种归纳整体上指出先秦诸子文体的发展历程,然而新材料为先秦诸子文体的具体演进带来新的认识。《论语》载录的主要是孔子的言论及其行为,但孔子的言论、行为还散见于《论语》之外的其它文献,这些文献可视为《论语》类文献。《论语》文本的真正特征在于言、行两录,其中记行文本的分量少,记言则占据主要地位,其记言文本又包括格言体、对话体与事语体三种形态,但除事语体外很少长篇大论。《论语》类文献一方面继承《论语》格言体、对话体与事语体这些形态,但又有所发展,具体表现为:一是语录体向长篇大论演进;二是语录体向专论体演进。《论语》类文献表明先秦诸子文体的类型是复杂的,其演进路径也是多元的,所谓三阶段说的直线式演进思路显然遮蔽了诸子文体多元演进路径的真实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类文献 对话体 专论体 诸子文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