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或翻修术中应用股四头肌V-Y成形术暴露僵硬膝关节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7
1
作者 陈乐源 陶可 +6 位作者 李虎 李儒军 柯岩 侯云飞 王锴 陈照宇 林剑浩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9年第10期771-776,共6页
背景:股四头肌V-Y成形术作为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或翻修术中膝关节难以显露时选择的手术入路之一,国内相关报道鲜见。目的:评价初次TKA或翻修术采用股四头肌V-Y成形术暴露僵硬膝关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其操作要点与临床意义。方... 背景:股四头肌V-Y成形术作为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或翻修术中膝关节难以显露时选择的手术入路之一,国内相关报道鲜见。目的:评价初次TKA或翻修术采用股四头肌V-Y成形术暴露僵硬膝关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其操作要点与临床意义。方法:2013年11月至2018年9月采用股四头肌V-Y成形术暴露僵硬膝关节8例9膝,男1例1膝,女7例8膝,左膝4例,右膝5例。术前诊断包括骨关节炎(OA)2例2膝,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3膝,前交叉韧带术后骨性融合1例1膝,血友病性关节炎1例1膝及TKA术后僵硬膝关节2例2膝;初次TKA 7膝,膝关节翻修2膝。年龄41~79岁,平均(59.9±12.9)岁。临床评价指标包括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及关节活动度(ROM)。结果: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57个月,平均(32.7±20.7)个月。术前膝关节KSS临床评分平均(38.8±13.1)分(17~57分),功能评分平均(41.1±22.5)分(0~70分);末次随访时KSS评分平均(78.0±15.9)分(43~97分),功能评分平均(80.0±19.5)分(55~100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934,P<0.001;t=-4.603,P=0.002)。术前最大伸膝角度平均10.0°±8.3°(0~25°),末次随访时平均4.4°±5.8°(0~15°);术前最大屈膝角度平均17.8°±13.0°(5°~40°);末次随访时平均78.9°±31.0°(30°~110°);术前膝关节最大活动范围平均7.8°±9.4°(0~30°),末次随访时平均74.4°±35.5°(15°~110°),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92,P=0.007;t=-4.736,P=0.001;t=-5.431,P=0.001)。随访时因术前残余较大的屈伸活动受限,仍有2例膝关节活动范围不足50°。结论:对于僵硬膝关节的患肢,采取股四头肌V-Y成形术暴露膝关节及延长股四头肌肌腱更易于暴露膝关节,以改善患者屈曲挛缩畸形及膝关节活动范围,提高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四头肌v-y成形术 关节强直 关节成形术 置换
下载PDF
应用PGLA膜治疗股骨骨折创伤后膝关节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董恒纲 张志宏 +2 位作者 李泽芹 胡泊 穆亮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9年第3期505-507,共3页
目的:评价PGLA(聚乙交酯丙交酯)膜应用于股四头肌成形术中治疗股骨骨折创伤后膝关节功能障碍(PKJD)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例股骨骨折伴发PKJD患者采用直视下股四头肌成形术联合应用PGLA膜治疗,并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 目的:评价PGLA(聚乙交酯丙交酯)膜应用于股四头肌成形术中治疗股骨骨折创伤后膝关节功能障碍(PKJD)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例股骨骨折伴发PKJD患者采用直视下股四头肌成形术联合应用PGLA膜治疗,并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年,其中4例于术后12周时膝关节活动接近正常,1例6个月时活动接近正常,平均屈膝角度为109.7°,总优良率为83.33%。结论:股四头肌成形术联合应用PGLA膜方法治疗PKJD效果满意,可以解决传统手术必须早期功能锻炼增加患者治疗痛苦的缺点,但由于临床应用例数有限,应进一步观察其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交酯丙交酯 创伤后膝关节功能障碍 股四头肌成形术 股骨骨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