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4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lor Image Quality Assessment Based on Structural Similarity 被引量:2
1
作者 卢芳芳 赵群飞 杨根科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0年第4期443-450,共8页
It is well-known that classical quality measures,such as Mean Squared Error(MSE),Weighted Mean Squared Error(WMSE)or Peak Signal-to-Noise Ratio(PSNR),are not always corresponding with visual observations.Structural si... It is well-known that classical quality measures,such as Mean Squared Error(MSE),Weighted Mean Squared Error(WMSE)or Peak Signal-to-Noise Ratio(PSNR),are not always corresponding with visual observations.Structural similarity based image quality assessment was proposed under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Human Visual System(HVS)is highly adapted for extracting structural information from an image.While the demand on high color quality increases in the media industry,color loss will make the visual quality different.In this paper,we proposed an improved quality assessment(QA)method by adding color comparison into the structural similarity(SSIM)measurement system for evaluating color image quality.Then we divided the task of similarity measurement into four comparisons:luminance,contrast,structure,and color.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dicted quality score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are more effective and consistent with visual quality than the classical methods using five different distortion types of color image se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age quality assessment structural similarity difference mean opinion score color image
下载PDF
Structured Computational Modeling of Human Visual System for No-reference Image Quality Assessment
2
作者 Wen-Han Zhu Wei Sun +2 位作者 Xiong-Kuo Min Guang-Tao Zhai Xiao-Kang Y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tomation and computing》 EI CSCD 2021年第2期204-218,共15页
Objective image quality assessment(IQA)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various visual communication systems,which can automatically and efficiently predict the perceived quality of images.The human eye is the ultimate eval... Objective image quality assessment(IQA)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various visual communication systems,which can automatically and efficiently predict the perceived quality of images.The human eye is the ultimate evaluator for visual experience,thus the modeling of human visual system(HVS)is a core issue for objective IQA and visual experience optimization.The traditional model based on black box fitting has low interpretability and it is difficult to guide the experience optimization effectively,while the model based on physiological simulation is hard to integrate into practical visual communication services due to its high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For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signal distortion and visual experience,in this paper,we propose a novel perceptual no-reference(NR)IQA algorithm based on structural computational modeling of HVS.According to the mechanism of the human brain,we divide the visual signal processing into a low-level visual layer,a middle-level visual layer and a high-level visual layer,which conduct pixel information processing,primitiv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global image information processing,respectively.The natural scene statistics(NSS)based features,deep features and free-energy based features are extracted from these three layers.The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is employed to aggregate features to the final quality prediction.Extensive experimental comparisons on three widely used benchmark IQA databases(LIVE,CSIQ and TID2013)demonstrate that our proposed metric is highly competitive with or outperforms the state-of-the-art NR IQA meas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age quality assessment(IQA) no-reference(NR) structural computational modeling human visual system visual feature extraction
原文传递
A New Hidden Markov Model for Protein Quality Assessment Using Compatibility Between Protein Sequence and Structure
3
作者 Zhiquan He Wenji Ma +1 位作者 Jingfen Zhang Dong Xu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2014年第6期559-567,共9页
Protein structure Quality Assessment(QA) is an essential component in protein structure prediction and analys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tein sequence and structure often serves as a basis for protein structure ... Protein structure Quality Assessment(QA) is an essential component in protein structure prediction and analys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tein sequence and structure often serves as a basis for protein structure QA.In this work, we developed a new Hidden Markov Model(HMM) to assess the compatibility of protein sequence and structure for capturing their complex relationship. More specifically, the emission of the HMM consists of protein local structures in angular space, secondary structures, and sequence profiles. This model has two capabilities:(1) encoding local structure of each position by jointly considering sequence and structure information, and(2)assigning a global score to estimat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a predicted structure, as well as local scores to assess the quality of specific regions of a structure, which provides useful guidance for targeted structure refinement. We compared the HMM model to state-of-art single structure quality assessment methods OPUSCA, DFIRE, GOAP,and RW in protein structure selection. Computational results showed our new score HMM.Z can achieve better overall selection performance on the benchmark datase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tein structure prediction structure quality assessment Hidden Markov Model(HMM)
原文传递
A Novel Spatial Pooling Strategy for Image Quality Assessment 被引量:3
4
作者 Qiaohong Li Yu-Ming Fang +1 位作者 Member, CCF Jing-Tao Xu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6年第2期225-234,共10页
A variety of existing image quality assessment (IQA) metrics share a similar two-stage framework: at the first stage, a quality map is constructed by comparison between local regions of reference and distorted imag... A variety of existing image quality assessment (IQA) metrics share a similar two-stage framework: at the first stage, a quality map is constructed by comparison between local regions of reference and distorted images; at the second stage, the spatial pooling is adopted to obtain overall quality score. In this work, we propose a novel spatial pooling strategy for image quality assessment through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quality map. Our in-depth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overall image quality is sensitive to the quality distribu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the quality histogram and statistical descriptors extracted from the quality map are used as input to the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to obtain the final objective quality score.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three large public IQA databas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the proposed spatial pooling strategy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quality prediction performance of the original IQA metrics in terms of correlation with human subjective rat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age quality assessment spatial pooling statistical pooling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structural similarity
原文传递
“国考”下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提升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1
5
作者 郭春燕 陈秀芬 葛建新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期53-56,共4页
国家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是检验公立中医医院改革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尺,是高位推动公立中医医院政策落实的有力抓手,更是落实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功能定位的“指挥棒”。文章结合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充分发挥国家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 国家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是检验公立中医医院改革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尺,是高位推动公立中医医院政策落实的有力抓手,更是落实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功能定位的“指挥棒”。文章结合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充分发挥国家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研究分析“国考”下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的内涵,通过加强党建引领、增强服务效能、创新服务模式等实践探索与取得成效,以期为引导中医医院强化中医药特色优势、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促进中医医院主动加强和改进科学管理能力,实现坚持中医办院方向功能定位,不断深化医改,助推中医医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改革 中医医院 绩效考核 中医药特色 中医药服务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炼焦煤热解过程中膨胀压力的形成机制及对焦炭质量的影响
6
作者 王帅 周文艳 +3 位作者 高亚芳 申岩峰 王美君 常丽萍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43,共14页
在工业室式炼焦过程中,膨胀压力过高会造成焦炉炉墙损坏及推焦困难,膨胀压力过低会影响焦炭产品质量。现行焦化工艺通过调节入炉煤挥发分控制膨胀压力,缺乏对炼焦煤膨胀压力形成机制的本质认识,可能导致焦炉运行不稳定、焦炭质量波动大... 在工业室式炼焦过程中,膨胀压力过高会造成焦炉炉墙损坏及推焦困难,膨胀压力过低会影响焦炭产品质量。现行焦化工艺通过调节入炉煤挥发分控制膨胀压力,缺乏对炼焦煤膨胀压力形成机制的本质认识,可能导致焦炉运行不稳定、焦炭质量波动大等问题。基于此,通过分析炼焦煤结构特性,从分子水平探究了膨胀压力的形成及演变,并揭示了炼焦煤膨胀性与焦炭质量的本质联系。利用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分析了五种不同煤阶的炼焦煤(Q1,JA1,F1,J1和S1)的化学结构。通过热重分析(TGA)、小型热解实验等方法以及基式流动度测定仪、奥亚膨胀仪、透气性在线检测装置及膨胀压力和膨胀位移检测装置等仪器探究了单种煤热解过程中煤基体分解行为、流动特性和膨胀特性的演化机制。结果表明:热解气体CO,CO_(2),CH4的释放和低透气性带的形成影响了膨胀压力的产生,适宜的膨胀压力可提高焦炭质量;300℃~450℃是煤产生膨胀压力的温区,与煤中f_(al)^(O1),f_(al)^(O2)和f_(al)^(1)~f_(al)^(5)结构的分解有关;膨胀压力过高(120 kPa~180 kPa)的煤,形成的焦炭孔隙多、真密度小,质量差;膨胀压力适中(90 kPa~120 kPa)的煤,形成的焦炭质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化学结构 流动特性 膨胀特性 演化机制 焦炭质量
下载PDF
学前教育结构特征与过程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述评
7
作者 范明丽 王静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3-140,共8页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正处于数量发展转向质量提高的关键节点,通过改善结构质量可以提高过程质量,进而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梳理近30年国内外有关学前教育结构特征与过程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与改进制度有...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正处于数量发展转向质量提高的关键节点,通过改善结构质量可以提高过程质量,进而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梳理近30年国内外有关学前教育结构特征与过程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与改进制度有助于提高过程质量;机构环境中的机构规模与类型、物质环境与材料、组织氛围与管理质量、工作条件等变量均对过程质量有显著预测作用;班级环境中的班级规模与师幼比、班级结构等变量有较强预测作用;教师的受教育水平、在职培训、个体特征等能够影响过程质量。我国学前教育结构特征与过程质量关系研究应进一步拓宽广度,丰富结构特征的研究内容;拓展深度,实施跨区域的追踪性研究,为学前教育政策制定提供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 结构特征 过程质量 实证研究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农田土壤—小麦系统重金属迁移特征和风险评估
8
作者 薛志伟 郜峰 +1 位作者 黄青青 杨春玲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30期48-54,共7页
冬小麦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豫北典型农田土壤和小麦籽粒中重金属的富集特征及其潜在风险,为小麦种植及籽粒安全质量提供科学依据。采集了豫北典型农田的土壤和小麦籽粒样本,测定了其中的铁、锰、锌、铜、铬、镍等... 冬小麦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豫北典型农田土壤和小麦籽粒中重金属的富集特征及其潜在风险,为小麦种植及籽粒安全质量提供科学依据。采集了豫北典型农田的土壤和小麦籽粒样本,测定了其中的铁、锰、锌、铜、铬、镍等元素的含量,并对重金属的污染及其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中重金属元素铁、锰、锌、铜、铬、镍平均含量分别为11397.33、287.83、23.33、7.41、31.41、8.56 mg/kg;元素之间多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铜、锌、铬、镍单项污染评价和综合污染评价均为清洁无污染。小麦籽粒中重金属元素铁、锰、锌、铜、铬、镍平均含量分别为30.42、61.75、23.17、1.52、0.28、0.16 mg/kg;少数元素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铁、锌、铜含量低于小麦可耐受最高含量,锰含量高于小麦可耐受最高含量;铬元素综合污染评价为轻度污染,镍元素污染评价为清洁无污染。土壤—小麦系统中重金属之间存在协同或拮抗作用,小麦籽粒对土壤重金属的富集系数表现为锌>锰>铜>镍>铬>铁。可得出结论豫北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程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小麦 冬小麦 重金属 污染评价 富集特征 富集系数 风险评估 安全质量
下载PDF
稻谷对铅富集特性的品种差异及其安全风险
9
作者 林芗华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68,共6页
以漳州当地15个水稻主栽品种为试材,采用添加铅源的盆栽试验及大田试验,考察稻谷对铅富集特性的品种差异及评价其质量安全风险。结果表明,在弱酸性(5.5<pH≤6.5)水田土壤中,盆栽试验土壤铅全量分别为22.4、103.5和204.8 mg/kg时,15... 以漳州当地15个水稻主栽品种为试材,采用添加铅源的盆栽试验及大田试验,考察稻谷对铅富集特性的品种差异及评价其质量安全风险。结果表明,在弱酸性(5.5<pH≤6.5)水田土壤中,盆栽试验土壤铅全量分别为22.4、103.5和204.8 mg/kg时,15个品种稻谷铅含量变幅分别为0.016~0.061、0.061~0.198和0.157~0.606 mg/kg;大田试验土壤铅全量分别为23.4、23.5、26.4 mg/kg时,15个品种稻谷铅含量变幅为0.016~0.056、0.014~0.056和0.024~0.069 mg/kg;同一品种稻谷铅含量与土壤铅全量呈正相关性直线关系(P<0.01)。不同品种稻谷对铅的富集能力有显著差异(P<0.05),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的富集系数分别为0.059%~0.296%和0.060%~0.261%;聚类分析得出有4个品种为高富集、6个品种为中富集、5个品种为低富集。依据GB2762—2017规定的稻谷中铅含量限量标准(0.2 mg/kg),低富集、中富集和高富集水稻品种,弱酸性水田土壤(5.5<pH≤6.5)铅全量风险临界值分别为204.1~274.7、113.5~180.0和82.7~107.1 mg/kg。漳州市15个水稻品种在土壤铅全量≥风险临界值的水田上种植,稻谷铅含量存在质量安全高风险(>0.2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稻谷 富集特性 质量安全 风险评价
下载PDF
基于EDA统计图量化的桥梁动态监测数据质量评估
10
作者 殷鹏程 谭曼丽莎 +1 位作者 曹阳梅 单德山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6,共8页
探索性数据分析统计图在桥梁健康监测动态数据质量评估中已有广泛应用。为了减少人工观察统计图的主观性,通过近似度量方法实现统计图的量化分析,得到多个指标对监测数据进行快速质量评估。在运营环境激励作用下,桥梁结构动力响应具有... 探索性数据分析统计图在桥梁健康监测动态数据质量评估中已有广泛应用。为了减少人工观察统计图的主观性,通过近似度量方法实现统计图的量化分析,得到多个指标对监测数据进行快速质量评估。在运营环境激励作用下,桥梁结构动力响应具有短时线性平稳性,近似服从正态分布。以某大跨斜拉桥振动数据为研究对象,首先,绘制样本数据直方图和Q-Q图,通过观察数据分布特征预先判断数据质量,确定优、良和差3个等级。然后,分别通过KL散度和余弦相似度2种近似度量方法对样本数据直方图和Q-Q图进行量化,得到数据服从正态分布程度的指标;通过箱线图检测样本数据全局异常点,得到正常数据占比;统计分析得到量化值和先验质量等级的对应关系,确定以直方图KL散度和余弦相似度为主、以箱线图正常数据占比为辅的数据质量评估标准。最后,取部分数据为验证集,进一步验证所提方法各个指标的合理性,并给出该方法在实际工程上的应用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桥梁结构健康监测 数据质量评估 探索性数据分析 KL散度 余弦相似度 箱线图
下载PDF
金融特色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文化建设路径探研
11
作者 朱琳 《成才之路》 2024年第30期61-64,共4页
金融特色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文化建设,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文章在界定金融特色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分析教学质量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剖析当前教学质量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质量认知不足、培育机制缺失、评估体系不健... 金融特色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文化建设,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文章在界定金融特色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分析教学质量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剖析当前教学质量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质量认知不足、培育机制缺失、评估体系不健全、激励措施有待完善等问题,并从强化质量意识、构建培育体系、完善评估体系、健全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促进教学质量文化建设的建议,以期为金融特色高职院校提升教学质量、彰显办学特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金融特色 教学质量 文化建设 人才培养 评估
下载PDF
中国高食味北方粳稻与南方半糯粳稻品种理化特性及食味品质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大伟 郑欣 +4 位作者 余静 牟仁祥 陈铭学 邵雅芳 章林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9-483,共15页
【目的】明确我国优质北方粳稻和南方半糯性粳稻稻米理化特性与米饭感官食味品质的差异,为优质粳稻培育提供依据。【方法】以代表性高食味北方粳稻品种、南方半糯性粳稻品种为材料,以日本越光大米为对照,系统分析比较2种类型粳米外观品... 【目的】明确我国优质北方粳稻和南方半糯性粳稻稻米理化特性与米饭感官食味品质的差异,为优质粳稻培育提供依据。【方法】以代表性高食味北方粳稻品种、南方半糯性粳稻品种为材料,以日本越光大米为对照,系统分析比较2种类型粳米外观品质、淀粉精细结构、蛋白组分、米粉糊化特性、米饭质地和感官食味品质的差异。【结果】虽然3个北方粳稻品种和3个南方半糯性粳稻品种具有较高的感官食味值,但在淀粉精细结构、蛋白组分、米粉糊化特性和米饭质地等指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米饭感官食味方面,3个高食味北方粳稻品种表现出较好的适口性(96—98分),3个南方半糯性粳稻品种表现出较好的冷饭质地(92—100分)。在理化特性方面,3个北方粳稻品种表现出较高的表观直链淀粉含量(17.6%—19.6%),较低的粗蛋白含量、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3个南方半糯性粳稻品种表现出较低的直链淀粉含量(8.5%—10.5%),较高的谷蛋白及醇溶蛋白含量。在淀粉精细结构方面,3个南方半糯性粳稻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和直支比较低(均值低54.7%和55.6%),支链淀粉链长分布相似度高。此外,南粳46和宁香粳9号的直链淀粉短链与长链比高于五优稻4号和天隆优619(均值高43.2%)。因此,与北方粳稻相比,南方半糯性粳稻品种的米粉具有较高的糊化温度、峰值黏度、崩解值,较低的消减值,米饭具有较高的黏度、较小的硬度和弹性。【结论】高食味北方粳稻品种具有较低的糊化温度,适中的硬度和较好的弹性;而高食味南方半糯性粳稻品种表现出较高的崩解值,其米饭黏度较高,外观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食味 感官评价 淀粉结构 糊化特性
下载PDF
长江口鱼类群落粒径结构特征及群落稳定性评估
13
作者 杨柯迩 陈锦辉 +4 位作者 赵静 王学昉 吴建辉 张硕 马金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122,共12页
为了解长江口鱼类群落粒径结构特征及群落稳定性状态,实验基于2018年长江口四季鱼类资源与环境调查数据,利用标准化粒径谱、群落稳定性评估模型对鱼类群落特征进行了探究,并利用营养指数法对长江口水体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 为了解长江口鱼类群落粒径结构特征及群落稳定性状态,实验基于2018年长江口四季鱼类资源与环境调查数据,利用标准化粒径谱、群落稳定性评估模型对鱼类群落特征进行了探究,并利用营养指数法对长江口水体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①长江口鱼类粒级主要分布在−2~6范围内,曲线穹顶位于0~3粒级范围,鱼类群落以小型鱼类为主,整体处于受干扰状态;②北支和南支的鱼类群落存在季节变化,北支粒径谱曲率夏季最大(–0.04),秋季最小(–0.41),生物量与数量相对关系统计量W值为–0.11~0.12;南支粒径谱曲率夏季最大(–0.04),冬季最小(–0.24),W值为–0.03~0.37;③南支鱼类群落稳定性系数均值为0.57,北支均值为0.43,4个季节南支与北支鱼类群落稳定性程度不同。水质营养指数表明,北支富营养化程度(18.89)较南支(5.43)高,且富营养化指数和群落稳定性系数呈显著负相关,水体富营养化或对长江口鱼类群落系统偏离稳定状态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长江口鱼类群落粒径偏小,鱼类群落稳定性不高,水质呈富营养化状态。本研究探究了全面禁捕前长江口鱼类粒径结构特征并评估了鱼类群落稳定性,为长江口禁渔效果评价提供了前期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群落 粒径结构 粒径谱 水质 群落稳定性评估模型 长江口
下载PDF
人为管控下典型城市空气质量及经济指标特征
14
作者 周岳 屈垚 +3 位作者 张勇 刘卉昆 师菊莲 朱崇抒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18-126,共9页
为探讨中国典型城市在极端人为源管控条件下空气质量和产业特征,文章分析了2018-2020年1-5月武汉、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和拉萨等7个城市空气质量及产业发展指标;同比了极端人为管控期大气污染物浓度及经济产业指标变化特征。... 为探讨中国典型城市在极端人为源管控条件下空气质量和产业特征,文章分析了2018-2020年1-5月武汉、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和拉萨等7个城市空气质量及产业发展指标;同比了极端人为管控期大气污染物浓度及经济产业指标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受极端人为管控影响,管控期各污染物浓度同比、环比均出现显著降低,其中NO_(2)浓度环比下降幅度最大,约为50%,其次是PM_(2.5)和PM_(10),百分比为30%~40%。但O_(3)浓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未来需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PM_(2.5)和O_(3)协同控制,推动城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各城市不同管控力度对大气污染浓度变化有显著影响。此外,对比了2020年第一和第二季度3类产业发展状况,北京、广州、西安和成都均为第一产业产值恢复速度较快,第三产业增长率最慢为10%;同比3类产业表明管控措施对第二产业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 大气污染特征 产业结构 人为源管控
下载PDF
高蛋白重组米理化特性、结构特征与营养品质研究
15
作者 吴俊灵 廖卢艳 +4 位作者 邓慧清 任贤龙 刘操 吴卫国 石萌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45,共9页
高蛋白重组米是是指以大米为主要原料,运用蛋白质强化技术手段,经双螺杆挤压、切割、干燥等一系列工序制成与天然大米类似的颗粒米状制品,其蛋白含量(干基)≥12 g/100 g。研究以非高蛋白重组米(市售)、普通大米为对照,对自制和市售高蛋... 高蛋白重组米是是指以大米为主要原料,运用蛋白质强化技术手段,经双螺杆挤压、切割、干燥等一系列工序制成与天然大米类似的颗粒米状制品,其蛋白含量(干基)≥12 g/100 g。研究以非高蛋白重组米(市售)、普通大米为对照,对自制和市售高蛋白重组米的食味值、滋气味特性、结构特征、消化特性和营养品质指标等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研究,为满足蛋白质摄入不足的人群的营养需求,开发高蛋白重组米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高蛋白重组米在有机硫化物、硫化物、氮氧化合物等挥发性气味组分含量方面明显高于对照样品(P<0.05);挤压重组工艺和蛋白质的添加对滋味特征不产生显著影响(P>0.05);挤压重组高蛋白大米淀粉晶型为V型结晶的特征;挤压重组米淀粉相对结晶度在6.1%,低于对照普通大米相对结晶度19.8%;高蛋白重组米蒸煮截面呈现密集蜂窝状微孔;挤压重组米抗性淀粉(RS)质量分数在17%以上,高于对照普通大米RS质量分数14%;自制高蛋白重组米中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49.45、129.00 mg/g,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比例分别为62.17%、40.86%,均与FAO/WHO推荐的理想蛋白质模式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蛋白重组米 理化特性 结构特征 营养品质
下载PDF
新疆巴里坤湖流域平原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16
作者 张悦悦 周殷竹 +3 位作者 周金龙 曾妍妍 丁启振 姜凤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9期95-104,共10页
【目的】了解巴里坤湖流域平原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地下水污染指标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方法】依据2022年8月地下水水质资料,采用离子比值法和饱和指数法对地下水控制因素进行分析,并综合运用熵权水质指数法和健康风险评估模型进... 【目的】了解巴里坤湖流域平原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地下水污染指标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方法】依据2022年8月地下水水质资料,采用离子比值法和饱和指数法对地下水控制因素进行分析,并综合运用熵权水质指数法和健康风险评估模型进行地下水水质及人体健康评价。【结果】研究区地下水整体属于低矿化度、硬度中等的弱碱性水,水化学类型以HCO_(3)·SO_(4)-Ca·Na型为主;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主要受岩石风化作用和阳离子交换作用的影响;巴里坤湖流域平原区75.0%的地下水可以直接饮用,8.3%的地下水为中等质量,16.7%的地下水不适合直接饮用;超标离子的非致癌健康风险指数均小于1,为人体可接受的风险水平,Na^(+)的非致癌健康风险指数最高,且儿童的潜在非致癌风险高于成人。【结论】研究区地下水水质状况良好,但博尔羌吉镇以北区域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地下水是工农业用水的重要来源之一,通过对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健康风险进行分析,为饮用水安全、预防地方性疾病、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选择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化学特征 熵权水质指数法 健康风险评价 巴里坤湖流域平原区
下载PDF
覆盖材料对云贵高原柑橘园土壤理化性质和细菌群落特征以及柑橘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余高 赵仕龙 +2 位作者 孙约兵 罗有亮 陈芬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408-3422,共15页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玉米秸秆覆盖(JF)、白色地膜覆盖(BF)、黑色地膜覆盖(HM)和园艺地布覆盖(YD),以及清耕作为对照(CK)对云贵高原柑橘园土壤理化性质、细菌群落特征及柑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不同覆盖处理下柑橘产量、单果...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玉米秸秆覆盖(JF)、白色地膜覆盖(BF)、黑色地膜覆盖(HM)和园艺地布覆盖(YD),以及清耕作为对照(CK)对云贵高原柑橘园土壤理化性质、细菌群落特征及柑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不同覆盖处理下柑橘产量、单果重、果汁率、可食率、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等指标均提高,可滴定酸含量则有所降低,进而提高了固酸比,其中以JF处理效果最显著。BF、HM和YD处理降低了土壤pH值,JF处理则相反,不同覆盖处理均能提高土壤温度、含水量、有机质和养分含量,JF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提升作用最明显,BF处理下土壤温度最高。JF、HM和YD处理均能显著提高Chao1指数和Observed species指数,而BF处理则相反。在门水平上,覆盖提高了有益菌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了致病菌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在属水平上,覆盖提高了有益菌热酸菌属、朱氏杆菌属、Babeliales、红杆菌属和脱氯单胞菌属的相对丰度,降低了致病菌Saccharimonadales、成对杆菌属、金黄色杆菌属、芽孢八叠球菌属和丛毛单胞菌属的相对丰度。此外,覆盖还使土壤细菌共生网络变得简单而稳定。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全氮和细菌群落红杆菌属是提升柑橘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子,其解释率分别为45.67%和39.40%。方差分解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理化性质和细菌群落的共同作用对柑橘产量和品质提升的贡献最大,其解释率为45.0%。综上所述,覆盖能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升土壤养分供应水平,优化细菌群落结构,提高柑橘产量和品质,其中,玉米秸秆覆盖可优先作为云贵高原柑橘园土壤的地表覆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园 覆盖 土壤 养分特征 细菌群落结构 柑橘品质
下载PDF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Analysis of Karst Mountain Areas Based on GIS: A Case Study of Jingxi County 被引量:1
18
作者 尹秋月 段正松 +1 位作者 李羡 陈兰康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4年第8期1407-1409,1413,共4页
Agricultural land quality assessment of karst mountain areas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protect and manage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of karst mountain areas. With Jingxi County as a case, the data resources included achi... Agricultural land quality assessment of karst mountain areas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protect and manage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of karst mountain areas. With Jingxi County as a case, the data resources included achievements of cultivat-ed land grade, achievements of second land investigation, investigation of local con-ditions and the other data resources. With the overlay tool of MapGIS, attribute data of evaluation index were obtained, which can reflect agricultural land' characteris-tics, and agricultural land quality scores were calculated and land quality was grad-ed using the model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multiple factors to make further analysis on characteristics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sed agricultural land is dominated by middle and high-grade lands in Jingxi County mainly, representing 68.58% of Jingxi County’s agricultural lands. On the other hand, the quality of paddy land is general y higher than that of dry land, and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land showed higher in middle and eastern Jingxi, and lower in north-western region, which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national land manag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GIS Karst mountain areas Agricultural land quality assessment 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s
下载PDF
江苏省境内河流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分布特征
19
作者 杨晨钧 刘凌 +3 位作者 邹怡倩 姜丰 张顺婷 黄艳芬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8-116,共9页
大型底栖动物是水环境的重要指示生物,其完整性和群落结构能够反映水体生态健康状况。以江苏省境内淮河、长江、太湖等35条河流(125个采样点)为研究对象,在2023年丰水期调查分析其大型底栖动物、水环境指标以及生境状况,计算大型底栖动... 大型底栖动物是水环境的重要指示生物,其完整性和群落结构能够反映水体生态健康状况。以江苏省境内淮河、长江、太湖等35条河流(125个采样点)为研究对象,在2023年丰水期调查分析其大型底栖动物、水环境指标以及生境状况,计算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B-IBI);采用比值法对B-IBI指数进行赋分,分析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并利用普通克里金法对B-IBI指数进行空间插值,评价河流健康状况。结果表明:①B-IBI指数与栖境多样性、NH_(3)-N、PO_(4)^(3-)-P、流速和透明度呈显著正相关,且核心参数中刮食者分类单元数与COD_(Mn)呈弱显著正相关。表明栖境多样性和水体透明度的增大有利于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完整和稳定,NH_(3)-N、PO_(4)^(3-)-P在一定范围内对底栖动物有正向作用,刮食者能够承受一定程度的水体污染;②35条河流整体健康状况东北部好于西南部。其中,健康状况良好的采样点主要集中于淮河流域东部、西北部,长江流域西南部和太湖流域的中部。③相似性分析(One-way ANOSIM)和相似百分比(SIMPER)分析显示,淮河与长江流域底栖动物群落密度结构存在显著差异,长江沿岸的城市化和航运已经影响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动物 生物完整性 分布特征 群落结构 生态健康评价 江苏省
下载PDF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评价
20
作者 陈振林 杨卫诚 +4 位作者 罗康 熊玲 杨涛 黄玉杰 张高发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8-268,共11页
为了解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习水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资源及水质现状,于2022年7月(丰水期)及2022年11月(平水期)对习水保护区5个管理站内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采样调查,分析习水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物种组成、优... 为了解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习水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资源及水质现状,于2022年7月(丰水期)及2022年11月(平水期)对习水保护区5个管理站内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采样调查,分析习水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物种组成、优势种、密度、生物量及生物多样性特征,并基于水质理化参数及生物指数对保护区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丰水期和平水期共采集大型底栖动物45种,隶属3门6纲13目37科,其中昆虫纲(Insecta)占比最多(35种,占77.80%)。优势种为中华沼螺Parafossarulus sinensis、扁蜉Heptagenia sp.、扁蚴蜉Ecdyonurus sp.、纯襀Paragnetina sp.、四节蜉Baetis sp.。从时间上看,平水期的密度和生物量均大于丰水期,丰水期的群落生物多样性指数大于平水期;从空间上看,密度大小排序为蔺江管理站>大白塘管理站>小坝管理站>长嵌沟管理站>三岔河管理站;生物量大小排序为蔺江管理站>小坝管理站>长嵌沟管理站>三岔河管理站>大白塘管理站。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的大小排序为大白塘管理站>小坝管理站>长嵌沟管理站>三岔河管理站>蔺江管理站。不同指数显示的习水保护区水质结果不同,水质理化参数结果表明习水保护区水质为Ⅱ类水,水质较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表明保护区水质为轻污染状态;生物指数(BI)显示保护区水质为清洁型。结合水质理化参数及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的耐污值结果可知,生物指数的结果更符合保护区实际的水质情况。本研究结果表明习水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以水生昆虫为主,水质为清洁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水质评价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